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校武术 教学设计 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强身健体。武术作为中国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发展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武术是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1]如何将这一传统运动项目传承与弘扬下去,需要我们不断探求学校武术教学设计艺术,在提升学校武术教学实效性同时带给学生艺术享受。

1 学校武术教学目标设计艺术

学校武术教学与其他武术训练不同,它是一项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身的武术教学目标。在学校武术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要充分体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此目标引领下,引导学生通过武术学习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且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爱国情感,国防意识等教育。“事实上无论是民间武术,还是武术历史,甚至是武侠小说都把武德作为一个武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并把既有武德又有高超的武术技击能力作为武者的最高追求目标,把有没有优良的品行作为评价一个武术运动者的核心。”[2]以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高的接班人。学校武术教学目标设计可以细化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基本目标,学校武术教学其他设计要紧紧围绕目标设计展开。

2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设计艺术

2.1 武术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学校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大致分为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散打运动、武术理论等基本内容。武术基本功主要是进行身体素质专项练习,锻炼学生弹跳、柔韧、灵敏等基本素质;使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功,包括手法训练、步法训练、腿法训练、跳跃训练、平衡训练、组合训练等,使学生了解武术基本技术要领,正确完成手型、步型、手法、步法等基本动作,提升学生身体柔韧性、灵活性等各项素质。武术套路主要进行初级长拳与简化太极拳训练,使学生熟练地把握长拳与太极拳运动基本技术要求,正确处理好运动的节奏、速度等,形成一定的武术运动气势与风格。散打运动教学主要着重于基本步法、拳法、腿法以及组合训练,包括前进步、后退步、上步、撤步、闪步,直拳、摆拳、勾拳,蹬腿、侧踹腿、鞭腿、勾踢腿等;包括基本防守技术,例如后闪、侧闪、下躲闪、格挡、拍压等,全面提升学生武术运动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同时锻炼学生竞争、进取等优秀品质。武术理论教学主要介绍中国武术起源与发展,以及武术运动一般特点,并且引导学生了解运动与营养等相关知识,学会欣赏武术套路。

2.2 教学内容层次设计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层次设计要根据学校武术运动发展的层次进行设计。一般来说,我们将学校武术教学的内容设计为三个层次:趣味武术、技能武术与文化武术。这一设计体现了教育的一般规律,从学生的武术兴趣培养上升至武术技能的掌握、武术文化感染与熏陶。

3 武术教学中教学方法设计艺术

“一节武术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3]因此,学校武术教学要不断加强武术教学方法设计,不断丰富学校武术教学方法。

3.1 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是武术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通常情况下包括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合作示范等基本示范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出合适的示范教学法。

教师示范设计时要突出直观、规范、明确等特点,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武术动作的形象、构成与运动顺序,形成规范的动作表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武术技术动作概念。在示范前,教师要加强目标引领,让学生明确观摩要求与内容,消除示范教学无效性。同时,处理好分解与完整的关系,分解示范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武术套路、拳法等基本动作构成,完整性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运动概念,感受武术运动魅力。

学生示范设计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武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了激励学生,树立榜样,我们可以在武术示范教学过程中,邀请技术动作要领掌握得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以先进促后进,激发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合作示范往往是根据武术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的。在武术运动中,有很多攻防技击动作,需要进行合作示范。在设计中,重点要突出合作者之间合作的协调性,在合作示范前,教师要与合作者对教学的技术动作进行磨合练习,确保展示给学生规范的运动动作。

3.2 多媒体教学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丰富学校武术教学手段创造了条件,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提升学校武术教学效率。例如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武术动作,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特写”功能进行细节放大与回放,将学生难以把握的细节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并且多媒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技术动作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武术动作概念;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武术影视资料、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武术,感受武术,营造良好的武术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武术运动技能的形成。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对比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无论选用哪一种教学法,都应当紧紧围绕学校武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要有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总之,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运动项目,也是一门艺术,学校武术教学设计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在武术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准确定位与设计学校武术教学目标,设计好武术教学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校武术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运动素质与身心素质,努力弘扬中华武术。

参考文献:

[1]朱清华.武术教学方法新探[J].搏击(武术科学),2009,(12):60-61.

[2]徐小峰.武术练习者武德教育的调查研究――以陕西西安、宝鸡两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1,(29):193.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我们都喜欢听特级教师,尤其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的课,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课堂是一种启迪感化,循循善诱,心灵交流的过程;他们的课堂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的教学真谛;他们的课堂“行云流水”,每个教学环节都折射出“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教学功底。这犹如武林高手般“踏雪无痕”,我们权且称之为“教学无痕”吧!这种“无痕”考验的是教师的功底。《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文将以此课为例谈一谈对“无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精心创设情境,让数学与生活的对接“无痕”

“数学化”与“生活化”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两个维度,它们相辅相成:“生活化”是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化”是目标,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化”,努力实现“数学化”与“生活化”之间的“无痕化”对接。“创设情境”便是最常用、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我摈弃了教材中创设的情境:足球运动员进球率与种子发芽率。原因只有一个:离学生的生活太远,缺失了教学情境应当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丰富的现实背景。为了使情境富于“现实性”与“挑战性”,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市举行三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学校教导处要推荐一名同学参加比赛,以下这是三年级两个班推荐的四位同学及其答题情况,请帮杜老师确定一名选手。

生1 :老师,我认为应该让蒋小刚去,因为他答对的题数最多。

生2: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答对题数多,代表他掌握的知识牢固,这样参加比赛得奖的可能性大一些。

师:有道理!其他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3:好像正确题数相差的太多了,这可不太正常。

师:是吗?你观察得很细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4:老师,我有一个疑问。他们每个人做的题数应该都不一样吧?

师:是的,在没有知道每个人做的总题数之前,我们所下的结论都为时过早。现在老师告诉你们,你们能比较吗?

学生在获取了正确题数与总题数等数学信息后,立即着手计算正确题数占总题数的分率,在一番计算、探讨后将分数转化成了分母是100的分数,通过比较得出了孙芳的成绩最好的结论。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现实的情境中,学生表现得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这个教学情境之所以成功,我想主要是将“百分数”概念的建构与活动情境“无痕”地整合贯穿于数学活动中。在一个“帮老师解决问题”的“无比荣耀”的任务驱动下,孩子们的认知冲突被激发了,在运用已有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了棘手问题后,也很好地帮助老师将他们自己带进了“百分数初步认识”的大门,从而顺畅主动地完成“百分数”的概念建构。

二、精心设计梯度,让思维与智慧的绽放“无痕”

随着对数学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学科,它同时具有很高的智力价值。我们不可能期待每一堂数学课都能成为“思维风暴”的课堂,但通过教师在课前的精心设计教学梯度,在课堂实现不露痕迹,含而不露地“让学生自己用脚走路,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的目标却并非是遥不可及的。

《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百分数的读写学生很容易掌握,只作为考查点即可,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作为本课堂核心的数学思想――比的思想应当渗透在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上。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课堂上我设计了三次不同层次的“比较”:

一比:同中求同――引出百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90%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1:90%表示100道题目,孙芳做对了90道。

师:可以这样表述。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生2:90%表示,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九十。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因为90%这个百分数是从18/20这个分数来的。18/20表示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18/20,那么90%就可以表示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90%。

师: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百分数,像这位同学一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吗?

二比:异中求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师:看来大家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百分数,你能说一说它们的意义吗?(PPT出示,配图)

这四组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一个数据与百分数意义的表述方式完全相同,第二数据总量与部分量的顺序相反,第三个数据则是最常见的“率”,第四则是不出现总量(但可以根据图来确定总量)。通过这样四组表述不同的百分数意义理解,旨在异中寻同,概括出百分数意义的一般表述方法。

师:说了这么多百分数的意义,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吗?

先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以便后面学生进一步交流。在学生反馈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方法不进行任何指点,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感受这里的百分数表示的是通过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在做比较,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三比:同中求异――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百分数是由分数导出的,因此,理清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之处也是本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能清晰地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之处,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PPT出示):

课堂上学生通过辨析,得出了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虽然百分数与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相比的关系,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但两者的区别是,分数还可以带计量单位表示一个量,而百分数不能带计量单位表示量。因为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相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比;如果是表示部分同总数相比,百分数也叫百分率。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将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设计成三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为学生铺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平台。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于是他们有话可说,而合作交流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所以,讨论前的独立思考不是“空白”,而恰恰是思维的最高处。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对于百分数概念的理解过程,机智地运用学生的迁移,并不是急于牵引学生回到标准答案上来,而是诱发学生自觉地反思、体会,逐步靠近准确的概念。

三、精心选择载体,让历史与文化的融入“无痕”

数学可以说是与人类发展同步的,源远流长。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它的作用渗透到各个方面,人类的每一个成果都不可能与数学没有联系。数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让数学历史与数学文化自然、融洽、和谐地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或许已是老生常谈了,但依然具有新意。因为现下“数学与文化两张皮”“数学+文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与“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有什么两样呢?这又怎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呢?最好的思想教育应当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犹如春风般“润物细无声”,实现“不露痕迹”的教育,这才是最佳的模式。

我在设计《百分数的认识》中努力实现这种思想教育的“无痕化”。我首先出示这样一组题目:①请用一个百分数表示下面的四个成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百战百胜、一举两得。②请根据描述写出以下三个成语:命中率100%,生还的可能性为10%,50%的国土面积。

面对这样新颖的练习题,学生们都表现得异常兴奋,丝毫感觉不到这是老师在向他们灌输有关的思想教育:我国的古典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数学与古典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感到自豪与骄傲。所以教师认为有一定难度的第二组题目他们也同样做得得心应手,并且做完题目后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似乎意犹未尽。

课的最后,我一改往常与学生共同小结课堂内容的做法,赠送给他们一句学习宝典: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对于这句话学生也许早已熟悉了,有的或许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们还是非常乐意接受。因为老师对这句话做了精心的包装,是一句“成功宝典”,而且这是“我”(指学生)刚刚懂得百分数的知识后得到的,这是多么幸福呀!

“教的境界大约分为三个层次:上、中、下。记问之学的境界乃下界;必然王国境界乃是中界;自由王国境界乃是上界。”我们要走出被自己设计的教案和思路所奴役的必然王国境界,追求左右逢源,出神入化而又形散神不散的自由王国境界,在教学设计中就必然要体现教学上的艺术,在无形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渗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使数学不再枯燥,而是生动、有趣、活泼的课堂,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学情境;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37-02

1 隔靴挠痒的教学情境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播放了悠扬的背景音乐,一个稚嫩的童声富有感情地朗读《背影》,课堂气氛被浓浓的父爱笼罩着。然而学生听着听着就迷茫了,六分钟朗读后,大家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今天到底要讲什么内容啊?后来大家终于从开始讲话的教师口中明白:老师要从《背影》引到伟大的父爱,从父爱又引到父亲节,父亲节该给父亲送什么礼物呢?物质类的东西已经不稀罕,那么给父亲一个惊喜,亲自动手帮父亲处理照片吧?这才算是转到本节课的课题上来了。至此,时间已过去了十分钟。

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照片,演示如何使用魔术棒工具、套索工具和印章工具,足足演示了20分钟之久,之后又利用大约三分钟的时间演示如何将扣取的图片与另外一张背景图合成。对于没有图像扣取和合成经验的学生来说,真是大开眼界,于是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听课教师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感到高兴。然而,在接下来不足十分钟的学生操作时间里,学生虽然都在认真操作,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至少一半的学生刚刚扣取好图片,来不及修饰照片,更没有时间来合成图片,下课铃就响了。

此案例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足足用了十分钟的时间来创设一个她自认为合理的教学情境。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学习内容,而此教师大费周章地在课堂引入中创设此情境,其实只是导入一个煽情的气氛,后边的课与这个情境完全是脱节的。这样一味追求华丽的情境,为了情境而情境,不可能激起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很好地落实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反而是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创设这堂课的教学情境应该从图片合成与加工着手,比如结合学生最近的课外活动,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合成图片示范,或要求学生做一个实用的作品(如学生社团的招聘广告,教师校本课程的宣传广告等)。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不能摆架子、走过场、浮光掠影和不求实效,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并在情境的激励诱导下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是图像的合成与加工,图片扣取仅仅是合成的第一步。从该课的情境创设来看,教师是欲用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想让课堂学习氛围活跃一些,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此教学情境的运用淡化了教学的重点,没有体现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更没有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样隔靴挠痒式的教学情境应该说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体现教材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尽可能大的发展,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使创设的情境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

2 生搬硬造的教学情境

在一节“计算机系统组成”课上,教师将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部件展示给学生看,接着让学生讨论各个电脑主要零部件的品牌和生产商,然后教师总结各个硬件零部件的生产商:“对于CPU,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来自于美国;常见的硬盘品牌有希捷、西部数据、迈拓、日立、东芝和富士通等,其中希捷、西部数据和迈拓都是美国品牌,日立、东芝和富士通是日本品牌……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列举的知名品牌中竟然没有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不仅硬盘这样,软件也是如此。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来自美国的微软公司,常用的处理图片软件Photoshop是美国Adobe公司的产品,日常使用的很多应用软件大都来自美国。另外,Windows操作系统留有大量的后门,能收集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所有硬件的资料和信息,而这些核心硬件也都产于美国,这将使国家的信息安全成为最大的隐患。”然后教师结合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向学生解释我国计算机发展很缓慢、计算机技术很薄弱,但是不能就此丧失信心,只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赶超美国,打造出更多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目前,一方面要支持国货,尽量使用国产软件,如WPS、QQ、百度和有道等;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开发出更多的国产软件而时刻准备着。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将原先重视知识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三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往往生搬硬造出一些无效的教学情境。如本案例中,教师花费大量心思和时间来创设一个一厢情愿的情感教育教学情境,以期望从中国计算机发展缓慢、计算机技术落后于世界的情形中,达到让学生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实现创造软件强国的伟大梦想。这样的一节课,让听课者感觉不像一节普通的信息技术课,倒像是一节感化学生的德育课。当学生不能从教师创设的情感教育情境中有感而发,教师则拼命引导学生往设定的情感目标靠拢,无异于教师在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教师为了情感而情感,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情感牵引或灌输,最终只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最直接的影响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偏离教学主题,达不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立在对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学生不能从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知识和其中蕴涵的科学方法,就谈不上理解学科的深刻性,这样“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成为空洞的口号,而失去原本的实际意义。恰如此教学案例中的教师以为只要在信息技术的情境创设中引入一些积极的口号,加入一些正能量的因素,就能立刻达到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效果,着实荒唐可笑,况且这种舍本求末的策略估计连“末”都未必能求到,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理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摆正教学的姿态,不要动辄扣个情感教育的大帽子。

唯有入境,方能生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入境”而“生情”,信息技术教师要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选择教学情境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过程,变隔靴挠生搬硬造等浮华式的教学情境为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误”入教学情境,方能达到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允t.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周素华.创设游戏情境,享受成功喜悦[J].小学教学参考,2007(3).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武术是我国固有的一项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武术也是新课程标准运动技能目标中中小学必须重视的传统体育项目,但如何进行教学值得研讨。就目前来说我们的体育课教学中绝大部分其实就是操式化的武术教学,原因一方面是武术教材本身的枯燥和缺少趣味性,另一方面我们的很多体育教师由于不是武术专业出身,本身对武术教材的理解就处在动作路线、方向及造型上(还没有达到功架的程度),自己演练时的动作都不是很到位,很多时候也很难表现出武术的劲力和精、气、神,而对武术动作的一些内在的技击和养生方面的含义知之甚少或根本不懂。如太极拳的云手,这一动作不但在攻防有格挡对方的进攻和引化后反击的作用,还是治疗肝胆疾病的体疗手段等。这样的教学与学生想像中的武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原本对武术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学习而失去了兴趣。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重点是应加强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层次设计,笔者非常赞同贾齐教授“应该将武术作为对抗(或攻防)的运动文化进行教学,而不是作为纯粹的个人动作教学”的观点,练武德为先,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武德、武道应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

笔者认为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应在传统的强化基本功的基础上,考虑进行游戏化,在游戏中穿插攻防的意识与反应判断能力等等的训练,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有表现力的组合动作的教学。如在学习手型、手法,步型、步法阶段可用传统的游戏“石头、剪刀、布”进行变形,可以把并步设为石头,弓步设为剪刀,马步设为布让学生练习,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增加手型变化如并步抱拳,弓步撑掌或冲拳,马步前冲拳或架冲拳动作再进行练习,甚至可以让学生把一些套路中的单个动作如提膝亮掌作为失败者的表演等等,同伴间对游戏的内容的规则可以自行规定设计然后进行练习;在强调安全的基础上,在小学阶段也可以进行单个动作的进攻与防守的教学,如格挡冲拳的对练,弓步架冲拳的对练等发展学生的反应与判断能力,用拳击或脚踢垫子、沙袋或不倒翁形式感知用力等,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在增加学生单个动作的练习数量的同时强化动作的质量,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笔者认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应该对教材进行改造,使教材趣味化。

初中阶段的内容应进一步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如在准备部分可多安排如正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弹踢冲拳,蹬踢推掌等等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教学中应该强调组合的教学,在组合设计与编排上要考虑动作的技击性,可以是一攻一防的几个动作的串联,也可是A组合为几个连续攻击动作的串联,B组合是几个连续防守动作的串联,教学中一学生用A,另一学生用B,形成一个一攻一防的组合练习。目的是在加强学生基本功和基本动作规范的同时增加对武理、武德的理解,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演练的武术动作体现出应有的劲力与精、气、神,并在有范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演练的风格和对组合的理解,去把组合再串联成简单的套路,增强套路练习的表现力,串联的形式可以是ABCD,也可以是BADC。

高中阶段教学内容应该是以传授传统套路和相关健身、养身知识为主,辅以擒拿与反擒拿技巧的教学,同时让学生运用套路中的动作进行搏击的练习。如高中三年的选修可以把一套初级长拳第三路作为一个模块,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一个模块,再加一个传统的套路(南拳、查拳、陈式太极,形意或八卦掌)作为一个模块,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进行设置模块内容,因为三个模块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影响第一次未选学武术模块而后又选的学生的学习,唯一在对动作的攻防性对抗练习中,在攻防运用的熟练程度上可能有差别和层次,教师教学时可以以优带差,加强武德与安全的教育,使所有学生能学有所获。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06-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对高校而言,其重中之重就是大力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学管理队伍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对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至关重要。而作为在教学管理队伍中最基层的教学秘书,是整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秘书队伍。

一、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存在的问题

教学秘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对维持高校教学管理的秩序,保证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学秘书往往被认为是高校里最低等的工作,只有没有能力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才会去做教学秘书,很多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往往也偏重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忽略了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使得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不尽理想,目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教学秘书队伍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受传统的“重教学、轻管理”的观念的影响,高校对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教学秘书的能力要求不高。目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构成十分复杂,有从教师岗转岗的,有从学校其他行政部门转岗的,有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随调人员,还有一部分通过社会招聘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其学历水平、年龄结构、专业方向等都不尽合理,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相关的专业能力培训,使得教学秘书的总体素质偏低,工作能力较差,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往往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

(二)教学秘书缺乏地位,队伍不稳定

很多高校对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秘书队伍建设上的投入明显失衡。很多领导普遍认为教学秘书的工作只是单纯的事务性工作,这些工作难度不大、技术含量不高,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什么样人都可以胜任。使得教学秘书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方面与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很多教学秘书在心理上不平衡,思想上不稳定,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往往有一部分人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流向其他的管理岗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自我的学历提升转向教学和科研岗位,使得教学秘书队伍的流动性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教学秘书缺乏专业化培训,业务素质不高

教学秘书队伍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很多高校没有对教学秘书进行高校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系统培训的机制,使得他们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即使有少部分高校对教学秘书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其培训往往也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教学秘书的日常管理的工作比较繁杂,这就使得很多教学秘书成天忙于应付各种具体事务,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由于缺少培训,教学秘书教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普遍不足,对于教学管理工作往往以经验型管理为主,缺乏运用现代的管理理论来开展各项工作的能力,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业务素质明显不足,根本就谈不上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无法适应高校建设对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四)教学秘书缺乏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非常繁重。包括学生学籍管理、排课、排考、调课、日常教学秩序检查、教材征订发放、档案管理等很多常规性、阶段性的事务,这些工作占去了教学秘书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加之,还要应付诸如教学督导检查、教学评估等突发性事务,使得教学秘书往往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秘书的来源复杂,一部分教学秘书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加上不熟悉高校教学管理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由于高校对教学秘书队伍建设不够重视,缺少相应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工作有无创新根本不会影响教学秘书的薪资水平和职务升迁,在这样的环境,很多人觉得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根本不需要创新。

二、加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重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

首先,学院领导要改变传统的“重教学,轻管理”的理论,充分认识到教学秘书队伍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优化教学秘书队伍的人员配备。其次,要对学校的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制定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的教学秘书队伍。再次,要使教学秘书深刻认识到自身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使他们重视自身的价值,转变观念,认识到在教学管理岗位一样可以做出非凡成绩,从而激发教学秘书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制度,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培训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加强对教务秘书的培训便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首先,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岗位培训制度,为教学秘书的培训创造一个稳定、规范的制度环境。高校应把对教学秘书的业务培训和进修提升纳入学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规划之中,明确规定教学秘书参加业务培训和进修的形式、时间要求和经费来源,保证培训的规范性和持续性。其次,高校要根据教学秘书的工作要求制定一套完善的系统性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以及培训的组织实施过程,使得培训制度能够切实得到实施。再次,学校要精心设计培训的内容和重点,要根据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和教学秘书队伍的实际情况科学计划培训课程,既要包括高校管理学、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又要包括教学秘书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高校还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通过举办岗前培训,网络办公技能培训,聘请专家举办培训讲座,组织教学管理工作专题研讨会,选派教学秘书到校外参观学习等多种培训形式,使教学秘书了解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规范,更新观念和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培养他们处理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从事教学管理的能力和素养。

(三)统筹规划,建立健全教学秘书队伍考核激励机制

目前,高校教学秘书的待遇和地位普遍偏低,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同时导致现有的教学秘书队伍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同时,高校对于教学秘书的考核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这不仅没有达到激励的作用,相反还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因此要改革这种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一方面,高校应对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质量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岗位责任制。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坚持以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以师生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工作创新程度作为考核标准,采用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性考评与定量打分相结合,领导考评与群众考评相结合的方法来加强对教学秘书的考核工作,对考评不称职者,应要求其限期整改。限期不改或者达不到岗位要求的,应则调离教学秘书岗位。

另一方面,要建立奖励激励制度,调动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学秘书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教学管理岗位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高校可以通过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办法,对事业心强、业务能力精、管理业绩突出的教学秘书,在职位升迁、职称评定、进修培训、评选先进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形成教学秘书相互竞争、优胜劣汰的良好局面。

(四)采取措施,培养教学秘书队伍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的正常运转有赖于教学秘书的管理式,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学秘书是处于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枢纽位置,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因此,高校的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应强化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要不断提高教学秘书的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切实做到“管理育人”。要不断增强教学秘书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成为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高等教育的改革需要创新,教学秘书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创新。教学秘书的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学秘书必须通过学习,不断充实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综合知识,创新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要善于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综上所述,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制定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业务能力强、富有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教学秘书队伍,进而提升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方盛,刘吟.地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9-61.

[2]简华英.浅析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156.

[3]文节,刘喜斌,刘果.浅析新时期高校管理队伍的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0,(11)上: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