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动物生理课程是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教学实习、开展设计性实验、期末考核以及更新换代实验设备、网络教学等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高职;动物生理;课程改革
动物生理是研究动物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石,同时也是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我院动物生理课程的教学对象覆盖面较广,涉及全院的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方向达30余个,每年学生达2000余人。近几年来,我院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本着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就我院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作一初步总结。
突出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21世纪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既能出色地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又能在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为了达到这种要求,我院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强调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突出了实验教学无可替代的地位。
开展实验设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实验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验证性实验过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过少。因此,我们把实验设计引入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以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各组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具体操作,不但学会了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而且也经历了一次初步的科学研究实践,加强了开拓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效果要求学生上课前都要预习,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学习。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学院资源,采用投影、电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演示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讲解仪器使用的规程和方法,教学形式形象生动,图文并茂,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常用的基本技术和实验方法,提高了实验效果。
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优化实验教学环境要推行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与技术水平应与时俱进。我院实验条件一直处于农林高职高专院校的前列。2003年淘汰了记纹鼓,购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开发的8套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这套系统不但能进行实时生物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还能进行网络多媒体的播放。装备精良的教学条件,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积极开展教学实习在理论课讲授结束以后,为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动物生理实验的技能训练,内容尽可能包括所有学到的动物。学生每5~10人组成一组,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这使得学生对自己亲身实践的内容理解透彻并且记忆牢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表现为四种趋势,即高等教育综合化,高等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科技、经济的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由于学科的交叉融合,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较之以往有所增加,而现时的人才培养又要求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因此课时比以往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得原有的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新的教学内容又难以补充。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本着理论与实践、前期课程与后期课程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畜牧业的结构特点,我们编制了新的课程教学大纲,以符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而且能促使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学一些动物生理学领域中的新发现与新成果,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与效果。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可以系统地介绍动物各器官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等基本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备的基础。
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要使每堂动物生理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多数学生在初次接触动物生理课时都会被众多的名词、机理搞得晕头转向,常常觉得厌烦而缺乏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把实践教学提到首位,进一步充实教学环节,并针对各个生理过程的不同特点,用图片、动画等直观地解释该生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了让“生物电现象”一节便于理解,我们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图片、动画加以解释,这是因为图片、动画比较直观,易于记忆、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另外,给学生留出提问和讨论的时间,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应用诱导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诱导式教学法,是使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相结合,并适当联系畜牧兽医生产实践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学以致用是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这一心理和社会实际情况,在讲授动物生理知识的同时,努力将知识面拓宽,以便讲课时可以灵活地将内容引申到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实践中去,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例如,讲授反刍动物的前胃时,结合牛的采食特点以及胃在体内的位置关系,可以联系到临床上的常发病——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瘤胃臌气等疾病。同临床实践与畜牧生产的紧密结合,避免了空洞理论带给学生的厌学心理,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领域,也使学生了解到本门课程在专业课中的位置及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自觉性。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整个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等,由于它们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直接、迅速地表现各种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中,我院也一直处于高职院校的前列。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动物生理教学网站,并将自制的《动物生理》多媒体课件等与本课程相关信息到该网站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网站既可以供本校学生复习之用,也可以进行远程教学,还可以供教师下载后使用,达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的效果。我们的多媒体课件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格式,下载后可以按照教师自己的教学需要和个人爱好进行调整,做到重点突出,同时配有形象化的图形和动画,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学习知识。此外,它还具有信息量大,使用灵活,图像直观、生动实用性强等特点,而且通过电脑技术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以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
改革考核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任何教学活动都要进行考核,但考核不是目的,是提高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好,就可以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的总成绩采用“5+5”的模式,即在总评分中平时成绩(作业、测验、实验报告、考勤等)占总成绩的50%,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认真对待任何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对本课程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图片与动画等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印象深刻,基本掌握了动物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及其规律等主要内容,达到了教学要求,也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我们经过近几年来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教学实习、开展设计性实验、期末考核、更新换代实验设备、网络教学等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物生理已成为我院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学生动手训练多,兴趣浓,收获大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杨秀平,张桂蓉.从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看教师的“导学”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4,(12).
[2]毛慕华.“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9(5):11-12.
[3]林佩璜.导学法在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吴伟建.准确把握医学高职教育生理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要[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2):20-21.
关键词:高职;移动微型;电子商务;学习资源;开发
基金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6000z029)
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随着性能优越的移动网络地逐渐铺开,为移动学习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截至2016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了7.10亿,互联网的普及率稳健地增长,手机网民规模已达6.56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有所提升,网民中选择的上网设备也进一步地向移动端集中。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终端设备的越来越多样化,鉴于终端设备的多种优点,如携带方便、移动性强、可进行无线上网等,因此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也越来越依赖,手机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学习者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内容。通过有效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使学习安排达到最优化、效果达到最大化,也更能提升学习效果。
《电子商务实务》是苏州健雄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技能课。重点培养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进行商务活动所应具备的硬件、软件和技术方面的相关能力,创新销售模式。由于电子商务的学习内容更新换代比较快,很多时候学生学习到教材的内容已经过时,要想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
(一)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基于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结合了移动计算机的有效的学习方式。Kukulska等(2008)认为移动学习是指以手持设备为媒介,可随时随地进行的正规或者非正规的学习。移动学习系统环境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创造了随时随地学习(AAL,Anytime Anywhere Learning)的环境,从而丰富了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二)微型学习
微型媒体所承载的微型学习内容,是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组织学习活动,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的、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常以 但不限于移动终端作为载体,如便携式移动设备:手机、PDA等手持设备。为此,需要以微型的媒体来呈现微型的内容,以多种移动终端来承载微型课程,并以移动通信工具实现微型学习的互动通信。于是,就产生了微型学习,微型学习需要设计一种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微型学习资源作为支撑。
(三)移动微型学习
移动微型学习是移动学习与微型学习互相结合的结果,是运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微型学习,它把学习场所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方便了人们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移动微型学习不太适合运用于内容覆盖全部主题的学习情境,但在运用结构化的小信息片断去更新和补充现存知识时最为成功。
二、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移动微型学习的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特征分析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年龄集中在18―22岁,他们思维活跃,易于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大部分学生都拥有并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熟练掌握与手机相关的操作技能,学生从原来高中学校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学习的被动性转变为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但是学生具有的知识都是最基础的知识,自学的能力较差,学习的目标也不够明确。但是,高职生毕竟还是在校生,需要按照学校的安排修完所有课程,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课程专业知识,但这些远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培养专业技能的需求;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提高需求。移动学习系统学习资源库中的微视频教材为高职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情境,使学生无需到达工程实践现场就能够接触到实践过程和实践细节,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桥梁,帮助构建对实践过程的复杂性、理论如何转变为有效实践的深入理解,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根据以往微视频教材中获取的知识来采取行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块的自由时间还是不多,但片段的学习时间比比皆是。
(二)移动微型学习模式适合高职生的学习
移动微型学习的广泛性,表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灵活地学习,因为学习的内容都是微小的内容块,能够随时嵌入生活中去,可以利用正规学习之间的空余时间。高职学生有更多的零碎时间,在宿舍、在教室、在食堂,排队的时候、等人的时候等,都可以用来学习,获取知识。移动微型学习可以组织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和各专家进行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学习者可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畅所欲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和方式,高职学生更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开展研究,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会找空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而且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也乐于尝试和接受移动微型学习这种新颖的学习模式,并且会促进这一模式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移动微型学习资源开发设计的原则
(一)学习内容的微型化
与传统的学习模拟相比,移动微型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只需抽出零碎的时间片段,也没有稳定的学习环境的要求,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学习场所,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要求不会太多,只需要设计碎片化和模块化的知识点作为移动微型学习的资源。根据脑科学研究表明,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根据这一理论,移动微型学习的时间应该设在10分钟以内,主要起强化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设计《电子商务实务》学习内容时,应该以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课程标准中设计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包含着不同的任务,在每个任务中设计一个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在10分钟内容完成这个任务的知识延伸,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安排选择相应的学习任务,完成学习。
(二)以学生需求为中心
移动微型学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需求为中心,设计的学习资源应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调研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企业的真实案例,现如今,电子商务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领域,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信息技术发展带给他们的新生活,因此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能够利用片段时间去分析和研究案例,巩固课堂中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资源应该更受学生的欢迎。在建设《电子商务实务》移动微型学习资源之前,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结构和学习期望进行详细调研,设计开发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资源。
(三)学习资源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学生希望能够通过片段时间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如今这个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是一种趋势,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也都处于移动微型学习的环境之下。在进行移动微型学习资源开发设计时应考虑实用性的原则,开发《电子商务实务》移动微型学习资源时,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对于课程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对于核心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学习资源设计时还应该设计不同形式的资源,结合图片、视频、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资源的优点来设计,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四、《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移动微型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
数字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种移动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等,这些终端设备轻巧、易携带,价格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受高职学生的追捧。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绝大多数的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了和同伴、家人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也实现了移动微型学习,他们实现微型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使用QQ和电子邮件的,也有使用微博、微信等等。针对他们所使用的APP,《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组开发了以下学习资源:
(一)开发电子商务内容的电脑屏保
大部分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他们利用笔记本电脑完成作业,进行娱乐活动,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过程的电商名人、比较经典的案例,设计特殊的笔记本电脑屏保,当电脑闲置时,启动特殊的屏保程序,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去寻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二)开发电子商务内容的手机阅读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查询到相关的电子商务参考书籍进行阅读,同时可以将电子书籍下载到手机上,图书信息每日更新,内容多样,学生办理的手机4G网络,可以实现阅读自由畅享,享受随身阅读乐趣。健雄学院校园内都有无线网络,学生随时可以升级手机APP的版本、功能和速度,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三)开发微信平台新闻推送
现阶段,学生使用微信的频率逐渐增加,除了利用微信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利用微信获取更多的知识,课程组针对这一特征,在微信上开发了《电子商务实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电子商务新闻和课程的相关信息,新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开发微博、BBS话题实时讨论
经过调研,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97.6%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微博,同时健雄学院还拥有一个BBS,学生经常在论坛和贴吧上讨论事情,针对这点,课程组定期在微博和BBS上发起话题的实时讨论,讨论的内容可以是电子商务的一张图片、一段文本、一个小动画、一则新闻、一段视频等等,学生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发表自己的言论,畅所欲言。
(五)建设《电子商务实务》空中课堂
手机阅读、微信平台推送、微博和BBS话题讨论的学习内容都很短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非连续性的,学习资源设计也是短小的,一方面是由移动终端设备的存储容量和数据传输能力造成的,另一方面,高职生进行微型学习的时间片段没有那么长。可以将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的小模块,不必短时间将所有内容记住,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学习记忆一个短小的内容片断。但是学生有时候需要一个连续学习的模式,因此课程组开发了《电子商务实务》的空中课堂,内容包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与课程相关的大型的音频和视频资源、学生需要提交的作业,开发空中课堂可以解决平时课堂学习中的疑问或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多样的课外知识,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结语
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了高职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方式,学生对于这种随意、片段的移动微型学习也是越来越喜欢,参与性越来越强,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着眼于适应岗位需要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按照职业能力开发的理论,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电子商务能力的培养和课程开发提供有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参考,高职学生移动微型学习未来发展走向以及对非正式学习有效支持等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在以后的研究中将给予密切的关注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国华,俞树煜,李亮等.基于微型学习理念的网络课程微型化设计与实现──以“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4(04):89-94.
[2]侯振江等.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02)369-370.
[3]顾凤佳.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学习课程设计原则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60-66.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情境任务;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注意事项
计算机专业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应该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模式,沿袭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不适应计算机学科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和情景教学,既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关于“任务驱动与情景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是任务驱动与情景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创设情景、提出任务、实际操作、教学反馈、教学评估等主要环节来组织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任务驱动与情境教学”的新模式,教师要事先设计好样例与模板,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样例,然后不失时机地提出新任务,对新的知识点作简明扼要的说明或演示,把大量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实践。比如:“幻灯片的制作”一节,通过播放引人入胜的样例,让学生戴上耳机,静静地欣赏,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新任务,教师引导性地对新的知识点和难点进行演示性操作,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情景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项学习活动是学生欣赏教学样例、使用特定的教学模板、运用特定软件完成任务。
样例:教师在模板上以某种软件完成的学习项目,它将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的范例。
模板:为学生设计事先准备好的半成品,学生将通过模板、参考样例,完成特定的任务。
素材:为学生创作作品而准备的,包括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文件等。
讲义:为学生发放已打印好的讲义或电子讲义,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项目、技术领域描述以及软件信息。有些讲义能够把学生一下子从现实生活带到教材预设的故事情景中。
二、“情境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1.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
提出的任务要与本节课的知识有紧密的联系,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的差异,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
2.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创设一种具有新颖性与层次性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思维状态,激活学生的情绪智力。多问“为什么”和“怎么样”,少问“是什么”,以让学生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要鼓励、诱导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达到“跃跃欲试”的状态,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3.注重合作学习
情境式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一项任务都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分成小组进行协作学习;或讨论交流,共同评判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如,在“Flas基础”单元,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提出具体任务(制作一轮冉冉升起的月亮),并在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四人必须共同完成。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操作,一个同学做完后,立即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并对发现的问题及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也解决了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重视课后评价
当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时,就会在一种成就感,就愿意接受别人的评价,更喜欢听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课堂评价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任务评价,就是运用评价来激励学生,首先让学生作自我评价,然后是小组间互评,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由教师对小组或个人进行评价。
二是作品展示,体验成功,给学生一个展示作品,介绍学习经过、交流学习经验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顾小红.学与做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后学习能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6).
[2]欧燕.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索[J].职业,2009(33).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管理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管理学”课程理论性强,包含了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是日常生活管理还是现实的企业管理,都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管理意识和掌握一定的管理能力。单一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无法让学生真正领会管理的艺术、管理的真谛。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高职管理学课程教育应该符合高职教育的理念,课程教学要秉持“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穿插适当的理论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含义与基本原理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是:把教学分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段,在实践教学这个阶段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然后自然地过渡到理论教学阶段。首先,将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设计到具体的任务中,学生根据任务书可以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开始理论教学。其次,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来完成任务。最后,学生进行任务总结,教师进行点评,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2高职管理学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2.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开设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一致,都是照搬教科书的内容,泛泛而谈,空洞乏味,缺乏专业针对性。一个知识点用同一个陈旧的案例在不同专业中进行讲授,由于案例陈旧和缺乏真实的工作情境感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同时,管理学教学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和本科教学内容大同小异。管理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应针对高职学生高考成绩相对较差,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等特点,教学内容应删除高深的,过于专业的理论知识。从基础性和实用性的视角出发,根据各个专业岗位需求特点,精选教学内容。
2.2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高职管理学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填鸭式”灌输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就是讲解过程,教师通常将教材内容、自己的价值观念及从现实中获取的经验灌输给学生。虽然,现在有部分教师在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但是,由于教师缺乏行业从业经验,教学案例大多从网上和书本上照搬过来的,案例更新很慢,没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2.3课程考核形式过于传统
当前,各高职院校在管理学课程考核上大多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或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或40%的考核方式。期末纸质考试占比很大,平时成绩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表现等方面。这种考核形式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记忆一些知识,考完后就完全忘记,根本不能检测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3任务驱动下的高职管理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3.1任务驱动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任务导向教学模式驱动下,根据学生毕业后到具体工作岗位任务所需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取舍上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原则,注意知识更新,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尽可能将新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引入教材。同时,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架和顺序,以实际工作问题出发,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将管理学中的核心问题体现出来。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笔者设计的管理学具体授课内容如表1所示。
3.2任务驱动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3.2.1故事教学法
管理学课程中包含了很多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学生上这门课会感到理论深奥,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地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故事教学法,(下转第46页)(上接第34页)就是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任务要点,穿插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这一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就故事教学法设计了一个管理学堂环节,在每次课堂的前5分钟,由当天的管理主播上台主持,包括每次的课堂点到、主播播新闻、主播讲故事、每月明星主播评选等环节。通过管理学堂,一方面学习分享管理概念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应变能力。
3.2.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管理情景,使学生在情景实践中模拟管理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笔者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设计了模块二和模块三两个情景。这两个情景里面包含了系列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论,管理的四大职能基本上都囊括进去了。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一定的情绪体验,从而理解了知识,获取了技能,提高了管理能力。
3.2.3游戏体验教学法
游戏体验教学法主要针对高职学生基础较弱,不愿意学量的理论知识,个性比较活跃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进行亲身体验,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习,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的教学发法。比如在讲解管理学中的头脑风暴法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的《铅笔的用途》游戏,首先将学生分成几组,要求团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评价标准是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同学们在一种完全开放的环境下,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团队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3.3任务驱动下教学考核的改革
课程考核改变传统的以期末纸质考试为主的模式,新的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考核方式加大了对学生管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比重。过程性考核占比60%,期末纸质考试占比40%。考核改革尤其针对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出勤率(20%)+平时课外作业(20%)+管理学堂表现(20%)+情景体验中的管理能力(20%)+职业素质(20%)。日常过程性考核通过教师、小组和学生自己三方综合评定,最后确定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中职旅游;任务驱动教学法
当前形势下,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难以适应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不少旅游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思维僵化,教本宣科,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日益浓厚,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低下。笔者认为要有效提升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建构主义是一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习理论,自从九十年代以来,这一理论进入我国教育界,并获得我国众多教育家的肯定,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以及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的课改形成了巨大影响。建构主义认为,获取知识如果一味依靠教师的传授,则不可能牢固的掌握,而应该让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正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根基的,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要求:中职旅游教师一定要抛却陈腐的教学观念,摒弃“填鸭式”和“一言谈”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处于附属地位”的传统师生角色定位,借助世界大学城和多媒体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为学生制定明确的任务,让教学活动彻底以学生为中心,令学生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探究任务,沟通交流、合作讨论、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可见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方向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是完全吻合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具体策略
(一) 构建和谐情境、展现目标任务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教学必须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现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同时也可充分运用世界大学城这一平台,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展现教学目标。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构建和谐情境主要是为了营造温馨愉悦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能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沟通,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完成任务。但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情境是一种以任务为目标的情境。对此中职旅游教师可综合运用世界大学城的空间和多媒体课件结合具体的旅游专业课程通过某一趣味化的生活场景向学生展示任务式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探究任务的兴趣,让其对任务的研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促进其对任务的深刻理解。
(二) 探究任务、提出问题
中职旅游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世界大学城的空间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出任务后,并不要急于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探究,而是应与学生共同对任务进行研究,启发其对任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从而达到让学生深入了解任务内涵的目的以及任务中需要探究的问题。而解决任务中的问题,教师最好不要包办,而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到深的原则。因为在本环节的研究中是无法探究完所有的问题的,教师也没有必要把任务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向学生提出。因为任务中的很多问题如果学生不亲自去钻研,是很难发现的,即使教师提前向学生提出,也不会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任务中的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不能过度拔高。其实任务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学生以前不曾遇到过的,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 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旅游教师借助世界大学城的空间与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任务和需要探究的问题有了清晰明确的了解后,接下来就是学生根据任务独自探究问题的实践了。此时学生通过上一环节的铺垫已经对自己的探究方向非常明确,能够自行开始探究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清闲的,而应对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须不断在学生之间来回走动,以便对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点拨。但请注意一定是点拨而不是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在点拨时教师一般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指导学生仔细分析任务的深层次内涵,让学生对任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应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指导其分析任务中的现成例子,并充分联系任务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进而明确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避免陷入毫无意义的“钻牛角尖”和机械呆板的模仿。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摆脱定势思维的影响,进行创造式探究;第二、虽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但因为就学生的基础而言,独立学习还是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通过世界大学城这一平台对教学任务进行探讨、交流,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共同面对问题中的难题,从而达到丰富知识,培养合作精神的目的;第三、对于后进生的学习,教师千万不能歧视,而应热情的帮助他们,而这种帮助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完成任务的探究,可是教师须注意帮助和包办是不能划等号的;第四、对于优等生的学习,教师应在现有任务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要求,借助世界大学城的空间单独给优等生布置教学任务,以此促进其旅游知识获得进一步的纵深发展;第五、对于学生自主的探究过程教师要掌控好尺度,不能放任自流,对任务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果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可以世界大学城的空间作为平台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并及时予以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整体完成对任务的探究。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旅游教学如能大力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设计生动形象的任务,以此激发学生对旅游专业课程的兴趣,定能有效提升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