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城市;科技服务;发展思考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逐渐提高。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纷纷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步伐。

一、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随着服务业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也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服务能力,总体来看,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还处于初步成长阶段。1.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持续扩大。目前,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主要由科技服务载体,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研发机构、专业检测机构等组成,包括孵化器、工程中心、综合服务机构、各类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公司、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地方经济贡献率日益加大。2.服务载体不断加强,空间布局日趋扩大。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骨干的综合科技服务机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不断聚焦,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已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生力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实现了市县区的全覆盖。3.服务能力不足,区域差异较大。中小城市科技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为产业集群提供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知识产权和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但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仍然不到位。从市场规模和完善度看,区域差异较大,发达地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猛,出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成化服务模式,个别区域发展仍然比较落后。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普遍面临着诸多瓶颈制约和现实难题,主要表现在:1.总量偏小,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服务机构数量不足,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在产品检测、科技评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技术交易、高层次人才培训等专业领域,只有少数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机构,法律咨询、知识产权服务、审计、风险投资等业务机构较少。区域性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不足。2.内容单一,服务程度较低。科技服务业中的政府背景比重较高,民营科技服务机构相对较少,科技服务业发展活力不足、动力不够。科技服务内容相对比较单一,综合性、高层次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的科技服务机构相对匮乏。3.管理体系不健全,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准入、淘汰机制尚未建立,缺少行业机构评估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同机构的服务水平、服务方式、服务能力、服务信用参差不齐。科技服务机构自律组织、自律机制发展相对滞后。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范文第2篇

北京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战略咨询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尤其在研究开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领域,承担了一批研究课题,形成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如新业态、新型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等。科技服务业意见后,长城战略咨询正式了国内第一份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研究报告――《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

科技服务业成为新兴产业

21世纪是创新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创新需求的逐渐多样化,科技创新服务链条开始不断细化分解,各创新要素不断进行重组和对接,社会上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创新服务模式和业态,包括风险投资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创业苗圃、研发外包、互联网众包等在内的大量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出现并快速发展。这些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当前创新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随着科技服务业业态的逐渐形成,其对全社会科技创新发展的带动和提升效应也将日益凸显。这种新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服务业,是一种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市场化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服务于科研活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目前,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发达国家科技服务机构种类繁多,组织形式多样,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力强,注重通过营造环境间接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当前美国硅谷是全球科技服务业发展最活跃、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尤其是硅谷的创业孵化服务业更是闻名全球。

我国科技服务业的特点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良好,具有鲜明特点。

第一,总量较小,但增速较快。2007-2011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年平均增速达到18.6%,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我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07年实现增加值3441.3亿元,2008年实现增加值3993.4亿元,2009年实现增加值4721.7亿元,2010年实现增加值 5635.9亿元,2011年实现增加值6965.8亿元,占GDP比重约为1.4%;2013年行业固定投资额为3149亿元,同比增长27.2%;2012年行业法人数和就业人数分别为324932个和330.7万人,同比增长14.5%和10.8%。

第二,区域差异较大,科技服务业发展与科技资源丰富程度正相关。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和科技资源丰富地区。以行业法人数为例,2012年北京市拥有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38136个,占全国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总数的11.7%,而新疆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数仅为3582,占全国比重仅为1.1%。从科技服务业市场规模和完善度来看,北京、上海比较成熟,处于第一集团;广东、浙江、天津、浙江等省市科技服务业有一定基础,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猛;新疆、等西部地区基础较差,发展仍比较落后。

第三,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活跃。在研发设计领域呈现明显的细分化、专业化和外包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以生物CRO为代表的研发外包产业;在创业孵化服务领域,逐渐由早期提供简单的物业租赁服务向提供高质量创业增值服务转变,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建立在天使投资网络下的“第三代”孵化服务业态逐渐涌现;知识产权服务领域,逐渐由低级的知识产权等服务向较高端的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呈现出内容专业化、服务集成化、运营商业化等新的趋势。第四,国家层面高度重视。2014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会议强调发展科技服务业是调整结构稳增长和提质增效、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元,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等九个重点领域,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这对于我国现阶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长远且深刻的意义。广东、浙江、天津、浙江等省市都将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了相应规划。

未来的五大发展趋势

总的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科技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科技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第一,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新技术成为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技术应用也是科技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科技服务业不仅是技术的主要拥有者,也将成为新技术开发的重要促进者。在技术集约化的背景下,服务业研究开发的费用在所有研究开发费用中的比重在过去10 年中不断上升,制造业所占比重减少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技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集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第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将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技术进步和变革促进了各创新要素的重组和对接,从而更容易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和模式。大型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一部分业务外包,造就了研发外包、生物CRO、检测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市场空间。2009年以来在国外率先出现众筹的天使投资模式,集众人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或项目等提供资金援助。未来还将进一步催生众包、创客、科技博客、创业苗圃等新型商业模式的业态。第三,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和集成化并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科技服务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方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服务环节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新型研发组织和机构,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专业服务团队,向社会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另一方面,集成化服务模式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当前我国科技服务向整个“创新链”拓展,从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等单一服务发展到技术熟化、创新创业等综合。一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围绕产业集群开展研发外包、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为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集成化的“一站式服务”。第四,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技服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拓展了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科技服务机构将一部分通用型服务模块化并在线上提供服务,深度个性化服务则在线下解决,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群体需要。利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成为科技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成为未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五,科技服务业将带动“制造业服务化”大发展。科技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其它两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中,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无论工、农业产品自身还是组织形式都将从单一的大规模生产变得越来越精巧和个性化,需要各类服务的支持;信息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普遍应用,也增加了两大产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这些都使未来工业和农业成为“服务密集型”领域,出现“产业服务化”的现象;通信、金融、保险、物流、农业支撑服务、中介和专业咨询服务等服务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成为服务业的主流;同时,知识和技术将进一步集中,知识的收益诉求也将逐步走向开放,由传统的自主研发、自主利用向商品化的技术转移、出售转变,具有高聚集性、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的知识服务业将随之大量兴起。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唐山市 科技服务业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基金:本论文是唐山市科技局2015年立项课题-唐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140211a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的范畴。其依托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向社会各行业提供高智力、高附加值的服务,以此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社会产业科技进步。其服务形式包括:技术评估、产权交易、科研信息、咨询培训、科技金融及政策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唐山市科技服务业SWOT分析

(一)唐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优势

1、创建科技中心,提升研究能力

近年来,唐山市依托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资源共享、服务集成”的思路,积极搭建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中心,大大提升了研究开发能力。从2015年7月科技中心投入运营,该中心已具备研究开发、科技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企业孵化、科技金融、资产评估及检验检测认证等九方面的服务功能,使该中心可以为新创业者提供全链条、保姆式的服务。目前,我市共建设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0个。此外与中科院等研究机构合作,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项,储备中科院项目300项,获批河北省院士工作站,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科技成果在线登记服务点,促进中科院等“大院名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转移转化,有效提升了唐山市相关行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稳步推进科技服务业平台建设

近几年唐山市政府坚持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型企业的重要平台,积极鼓励支持各县(市)区及企事业单位,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唐山市政府已经制定出台了《唐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与管理办法》,并组织认定了2家首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5年我市新增唐山融通清科技企业孵化器、建华石墨烯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新增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唐山金发科技企业孵化器、唐山博玉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6家、市级3家,孵化总面积超过33.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298家。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唐山市各类企业的产业升级,技术结构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

(二)唐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劣势

1、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

唐山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科技服务业机构数量少、业务覆盖范围小,服务能力有限,没有行成系统、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由于受传统产业结构的影响,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还不够重视,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市虽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7个,但数量低于保定、秦皇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仅占河北省总量的9.4%,这与唐山是河北省的经济强市地位明显不符。此外,从我市科技服务业的布局来看,发展也极为不平衡。唐山市有7区、16县和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汉沽管理区,但我市的科技服务业企业则主要集中在路北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研发机构之间的研发能力也相差悬殊。

2、政府及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够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扶持,目前唐山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果转化资金给予的财政贴息或贷款担保补助不足50万元,而石家庄则是200万元;市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合作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以注入资本金形式,给予不超过出资比例 30% 的资金扶持,这与唐山市是河北省经济发展领头羊的情况严重不符,此外,我市的科技服务业管理体制也不规范,科研院所统计不全,导致无法准确掌握科技服务情况,从而影响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对其的管理。

3、科技服务人才匮乏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既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产业链整合,技术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升级清晰明了,又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但是,目前唐山市科技服务业机构规模小、业务覆盖范围少,缺乏对高级科技服务人才的吸引,导致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匮乏、从业者素质低,从而也阻碍了其自身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三)唐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机会

1、政府重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2015年9月10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文包括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到2017年,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0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机构达到20家的具体目标,基本形成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新兴业态壮大成长、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格局。这表明,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科技服务工作,这将为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机会。

2、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给唐山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016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唐山市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提出了“精准服务企业”的工作理念,先后邀请了河北省科学院及天津、北京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为企业把脉问诊,筛选确立研究课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唐山作为北京、天津的能源、原材料、建筑材料和农副产品的基地,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人才和智力成果外溢,与京津地区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唐山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唐山市技术商品及知识产权向京津冀其他地区扩散辐射,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奠定基础。

(四)唐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威胁

周围城市对优质资源的竞争。唐山市毗邻京津、廊坊、秦皇岛等城市,与这些城市相比,唐山市经济实力虽强,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科技服务业投资小,政府重视力度不够。唐山市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与京津等地区相比,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科技资源凝聚缺乏竞争力,导致外来优势资源流入其他城市。京津及其他地区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唐山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二、唐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策略

(一)政府支持

建立政府直接干A与重点扶持,致力于创新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新模式。逐步形成以政府干预为主导,“官、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实施重积极引导和重点扶持的发展模式。注重政府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引导,制定科技服务业法律体系,发挥政府协调职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过程,建构“政府-企业”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对企业提供大量中介服务,聚集多方面力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良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资金支持

国家直接投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等方式给予支持,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依托大学、研究机构、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公司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及技术。

(三)重视教育及行业人才培养

发展教育事业,实施人才战略。一方面,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高层次的科技服务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与唐山地区高校联合积极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科技服务业人才,从而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自身发展

建立技术转让中心,专门从事咨询、开发、专项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培育科技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建立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形成统一的、联动的信息平台,提高信息的披露和交易成果的转化,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示范区;集聚;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志码IA 文章编号:1673-29IX(2015)08-0024-04

引言

科技服务业是科技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结合体,具体指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分析方法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和科技服务的新兴产业,同时以促进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及管理水平为目的,并可以独立核算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全球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服务业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关键产业。随着科技服务业的产业规模不断增加,对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并逐渐呈现高速发展和集聚的态势。科技服务示范区就是在集聚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载体,目前业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关于科技服务示范区的概念。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认为,科技服务示范区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形成科技服务机构集中、科技服务功能集成、科技服务产业集聚的创新生态系统。本文从科技服务集聚区集聚态势出发研究科技服务示范区形成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动因,通过研究江苏省科技服务示范区的发展现状,分析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规范科技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一、江苏省科技服务示范区发展的动因

(一)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理论支撑

第一,企业的相对集中能够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因此交易成本是集聚形成的一种原始动力。第二,厂商为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会尽可能扩大生产规模,而企业集聚的产生是在一定区域下企业寻求外部规模经济的结果。第三,韦伯在《工业区位论》(1929年)中将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区域,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和关联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因此,交易成本的下降、规模经济和产业集中化发展理论解释了科技服务业集聚现象的产生。

(二)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实动因

1.科技服务业集聚态势明显・

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是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某一服务产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基础,在一定区域内集成的服务企业集群。随着科技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不断呈现出集聚发展的态势,并率先在一线城市涌现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数量增长迅速,类型丰富,并呈现出专业技术服务集聚、以园区为载体的集聚、科技资源的集聚、专业镇的集聚、老城区集聚等多种集聚模式,各类集聚区在带动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以中关村西区为核心建设了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成为国内首个以技术转移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资源“集散中心”,形成了创新服务机构集聚区。西安市建设了科技大市场,实现了高校、科研院所、军队科技资源的共享,形成了科技资源集聚区和技术创新的加速器。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成立“大孵化器”联盟,为初创企业提供科技金融、创业支持、公共平台、国际合作等各项服务,已有孵化基地16个,在孵企业1000余家,形成了孵化器和创业机构集聚区。苏州科技城集聚了软件园、光伏产业园、生物医药园、微系统园、膜科技创新园等若干个园中园,围绕软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吸引处于产业链前端、与现有产业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入驻,形成了新兴产业研发机构集聚区。广东在全省推广建设科技服务超市,把科技服务作为商品,建立经营模式标准化、专业化、连锁化的服务组织或机构,形成覆盖全省的超市服务网络。中关村正在计划打造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服务业集聚区,旨在成为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机构和检测、认证标准化高端服务机构集聚区。

2.对科技服务业的需求增强

课题组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泰州医药城、连云港、盐城各市县成果转化服务中心40余家典型企业和服务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对专业技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业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科技服务主要业态的需求。根据217份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对于专业技术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最需要专业技术服务,然后是科技金融服务和人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中最缺乏研发支持服务,其次才是检验检测服务,这说明当前企业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研发能力偏弱,新品开发中检验检测的需求增加,而现有的研发服务机构尚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需进一步大力支持研发机构建设。对于科技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最需要的科技金融服务是科技小额贷款。企业反映,向银行申请贷款最为困难,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轻,所以贷款程序复杂、融资过程较长。企业反映,向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最容易,但发展规模尚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需要进一步加速发展。对于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企业认为科技中介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对其缺乏了解,其次才是投入不足和服务机构服务主动性不强。因此,政府需加大对科技中介机构的宣传,并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服务机构自身也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走市场化运作方式。对于科技创业服务,企业认为科技孵化器最有效的服务方式是创业辅导,其次才是人才引进和投融资。但现有不少孵化器服务方式方法有限,仅以提供场地、物业管理等常规服务为主,甚至有部分盈利还依靠标准厂房的出租。为初创企业提供所辅导、融资等增值服务的能力不强,孵化资源整合不够,公共服务平台较少,服务的深度、精度不足。企业认为孵化器发展壮大应增加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说明政府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孵化器的投入,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于科技咨询服务,企业最需要政策咨询服务,其次是投融资咨询服务,生产型企业最需要投融资咨询服务。政府则认为企业最需要知识产权服务和政策咨询服务,这反映科技部门对投融资咨询服务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工作抓手。由此可见,企业在创新和转型发展中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要求逐渐提高,呈现出专业化、特色化、新兴化的特点。而目前服务机构提供的浅表性、低层次的科技服务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无论是企业还是服务机构集聚发展的意愿都非常强烈,要加强科技服务联盟和科技服务集聚区的建设,促进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与产业创新联盟的合作,加大技术需求和服务供给的交融。

二、江苏省科技服务示范区发展的现状

科技服务业集聚现象是科技服务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中大量服务机构的集聚使高端人才、资金、信息、技术资源实现高度集成和有效共享,有助于形成科技服务集群,降低企业研发创新的成本,推动企业研发创新,同时可以延长产业链条,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一)政府在建设科技服务示范区中的作用

通过对江苏科技服务机构的调研发现现有科技服务机构较为分散、服务层次较低、集聚发展进程较慢,且大多数集聚区存在平台服务功能支撑不足、政策体系亟待完善,企业培养和产业培育尚待加强等问题,不能适应当前全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要求。基于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优势、江苏企业对科技服务机构的需求以及广东省全国建设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的先行先试,江苏提出到2015年打造10家左右“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带动作用明显”的科技服务示范区。

近年来,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指导和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江苏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十百千”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均提出将科技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重点,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领域,通过百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百个集聚区提档升级和百家领军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服务业集约集聚水平。为此,江苏省科技厅专门制订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加强基层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和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三大任务;并于2012年制订了《江苏省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方案》统一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启动建设“科技服务示范区”。政府也为示范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经过2年多的试点,以省辖市主城区和高新区为重点,已试点建设苏州科技广场、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南通高新区科技新城、扬州广陵新城5家科技服务示范区。

(二)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的现状

课题组对江苏现有5家科技服务示范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该省的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刚刚起步,建设模式、机制也处于摸索阶段,但依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模式和特色做法。

1.以集聚高端科技资源为目标,探索地方和高校合作共建的新模式

苏州科技广场是5家集聚区中唯一一家政府和高校合建的示范区,由于地理位置建在主城区,且依托高校资源,因此实现了高端科技服务机构的集聚。目前市科技局3家直属机构已入驻广场,一方面,充分利用直属单位业务联系渠道,着力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和优质科技成果的入驻广场,已经与厦门中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博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30家单位签订了人住协议;另一方面,在挖掘梳理企业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建设企业需求数据库,根据企业有效需求提供靶向。这种建设模式前期投入较少,建设周期也短,能够实现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且地理位置在主城区配套设施完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高端资源的集聚。

2.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

无锡市物联网发展时间较长,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因此,无锡太湖科技园以物联网产业链各环节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集聚各类科技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载体,构建服务体系,针对性更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前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为了解决企业研发的资金问题,示范区注重对金融机构的引进,大力吸引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创新型科技金融机构人驻,初步形成了融股权投资体系、债权融资体系和科技金融中介为一体的三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加强财政政策资金引导,构建“首投、首贷、首担、首保、首购”的五首型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对首次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的机构实施奖励,搭建创新资源与企业资源对接的平台。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阶段,合理配置各类创新要素,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需求。为了满足企业创新需求,引进包括大学、大院大所、大型央企和跨国公司物联网研发机构等各类物联网重点科研院所、研发机构32家。其中有服务产业链上游的研发机构,如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和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有专注产学研合作推进的高校研发机构,如清华、上海交大等在内的九大高校设立的物联网研发机构;有提供业务服务的研究机构,如五网运营商的研究机构。建设各类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6家,其中国家级公共平台2家,实现了开放共享、企业运作。

3.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探索需方补贴服务

示范区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涉足的产业多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都存在创新发展的需求,但在成长阶段普遍存在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薄弱、技术水平低、产业附加值不高的问题。为满足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的需求,示范区加大力度建设孵化器、标准研发楼、总部研发楼、创意研发楼和studio等物业形态,除此之外,示范区为企业量身定制的研发楼、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满足不同科研企业的需要。另外一方面,无锡太科园通过发放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服务券”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服务需求,通过事前补贴企业、事后兑现服务的方式刺激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力,满足企业的需求,使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利用外部科研平台的实现快速成长,并激活创新资源,使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发挥最大效益。

4.以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为目标,加强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为克服科技中介服务行业发展初期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低、经验不足的问题,苏州科技广场已经开展了技术经纪人培育工作,目前技术经纪人规模达到800人,通过整合苏州科技镇长团队伍、乡镇科技助理、重点挂钩企业的科技专员以及科技中介从业人员,初步建立了一支全流程、专业化的科技服务队伍。

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以打造“中国硅谷”为目标,建设人才引进平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与欧洲三大协会、校友会共建麒麟海外人才(经贸)工作站(德国站),于2013年10月在德国慕尼黑举办了专场人才推介会,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与国内各大猎头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面向国内外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优秀管理服务人才,充实科技服务队伍。对现有人员进一步深造,形成以中青年、高职称、高学历研究、服务人员为主体、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科技服务梯队。

三、江苏科技服务示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服务能力不强,示范性作用尚未显现

目前,示范区的科技服务主要依靠园区管委会职能处室和已入园的科技服务企业,无论是科技服务的内容还是服务团队的规模及专业性都还不能完全满足示范区建设的要求与标准。从服务机构来看,示范区内集聚了包括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科研综合体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大量的科技服务机构。但调查发现,服务机构以提供检验检测科技服务为主,还有些机构并没有实质性的服务内容,没有形成针对某类产业或是企业的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也未形成科技服务的示范效应。从服务人才和团队来看,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强,服务链条尚未形成,示范作用也未能发挥。科技服务产业的效益不强,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服务人才与科技领军人才。人才要素不向科技服务领域集聚,其原因在于科技服务的示范区效应未能有效发挥和科技服务产业效益不强,效益差导致人才流动性过强,产业难以发展壮大。

(二)示范区建设缺少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现有示范区建设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缺少建设前的管理机构、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和维持长效运行的运营机制。首先,示范区建设缺乏规范的管理机构,能够统筹协调各类服务资源和创新要素满足中小企业各类需求和服务,政府主导建设型和市场型示范区应该配备什么样不同类型的管理机构还不明确,也没有制定和完善动态管理制度。其次,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缺少对服务过程监督、服务效果评价和考核激励的监督机制。再次,示范区运行过程中,应该配备的服务机构类型、数量、维持服务机构生存的长效机制都不明确,缺少能够集成示范区内资源并进行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最后,目前科技服务内容较为分散、单一,服务层次不高,缺少为企业提供从入驻、孵化、培育、壮大发展等全流程的科技服务体系,缺少可推广的服务模式。

(三)示范区龙头科技服务业企业偏少,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示范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但从目前示范区引进的机构来看,以中小机构为主,缺少骨干龙头机构,与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对科技服务专业化、多样化的需求,未对科技服务新业态的形成起到引领作用,通过培育、发展骨干企业来带动、辐射中小企业的目标还未完全实现。

四、江苏省科技服务示范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示范机制,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

充分发挥示范区在推动当地科技服务业发展上的示范、对科技服务业态的发展和骨干机构培育的推动,以及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辐射作用。在服务业态形式、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实现示范,鼓励科技服务企业进行科技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鼓励服务机构在服务链条上相互连贯和补充,借鉴广东省科技服务超市品牌化发展模式、北京中关村国际技术转移集聚区创新体系建设模式、陕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创新资源集成模式、苏州博济科技园专业化托管模式。

(二)优化示范区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

在管理模式方面,坚持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政府在平台建设前期适当介入,提供政策和资金等支持,然后将平台的建设权和管理权下放给示范区,在政府的监管下将示范区建设推向市场,实行绩效评价体系衡量示范区运作成效。在运营模式上,通过加强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集聚科技资源,在示范区内形成技术交易市场、科技金融市场、科技人才培训市场、检验检测市场、专利市场等各类载体。探索建立园区科技服务、集聚科技服务、连锁专业科技服务、生产力促进服务、外包科技服务等市场化服务模式。借鉴深圳市南山“大孵化器”战略模式,形成服务机构准入制、服务对象开放制、连锁服务网络化、专业服务系列化、特色服务品牌化的“两制三化”模式。 ‘

(三)加强对骨干科技服务企业的引进和培育

骨干科技服务企业是示范区发展的重心,企业的引进必须围绕示范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选择,强化在产业规划整合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引导,努力使得各类要素和资源向骨干科技服务企业集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挥骨干企业的品牌效应,提高集聚区内企业的关联度、产业的关联度,充分发挥骨干服务机构在集聚区中的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将大量相关科技服务机构集聚在一起,不断拉伸和延长产业链,使原有的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并催生发展新的产业,推动产业链、服务链的融合发展,从而加快区域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四)加强示范区企业科技服务需求集成和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集成 从实际调研看,无论是企业还是服务机构集聚发展的意愿都非常强烈,尤其对研发设计和科技金融服务的需求最大,建议加强科技服务联盟和科技服务集聚区的建设,促进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与产业创新联盟的合作,加大技术需求和服务供给的交融;促进银行、创司、担保公司、评估公司等机构成立科技金融服务联盟,降低科技金融的贷款风险,通过联盟之间的合作,实现多对多的科技金融服务。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产型服务业,集聚,转型升级

一、生产业集聚理论概述

生产型服务业是为生产领域提供服务的产业。生产型服务是中间投入,它参与生产过程,转化成商品价值。它促进生产效率,激活要素市场,加快要素重组,促进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微笑曲线价值链两端的研发与营销都是生产型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对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生产型服务业以集聚为主要组织方式,但是,不同的生产型服务业却因其性质而倾向于在不同的区位集聚。譬如,金融业对信息要求非常高,金融企业倾向于在CBD集聚,与金融相关联的会计、法律等商务服务业也倾向于在CBD集聚。物流业对海港、空港、公路、铁路枢纽等基础设施具有依赖性,因此,物流企业经常集聚在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周围。科技服务业对高级人才与知识供应的要求高,而高级人才对生活舒适度、生态环境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科技服务业经常集聚在高校集中、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生态区域。

二、东莞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金融集聚作用有待提高,直接融资的发展潜力有待挖掘

东莞金融以银行为主,且以本土银行为主。银行创新受制于银监会严格的政策约束,区外银行在东莞的分支行创新更受制于总行决策。因此,东莞金融创新艰难。东莞资本市场发展不足,金融工具创新不足。东莞金融市场不足的地方,也正是东莞金融可以挖掘的潜力所在。

东莞的三个经济增长极:市区、虎门港与松山湖高新区。市区的金融商务区建设正在规划进行中。虎门港的物流金融、松山湖的科技金融的潜力还远远未能发挥,亟待挖掘。金融市场体系以银行为主,以间接融资为主。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本市场发达,直接融资占优。随着东莞资本市场的发展,东莞证券公司或者一些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将在东莞金融集群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主导作用。吸引海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创司进驻东莞,是东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路径。

2、港口物流发展落后,镇区会展品牌不突出

东莞拥有虎门港口,又具有广州、深圳之间的交通中点,具有充足的货源,因此,物流业发展具有天然优势。但由于虎门港的延迟开发,东莞的物流业市场由香港、深圳、广州瓜分,东莞物流公司接近一半是深圳、东莞物流公司的分公司。东莞物流业处于幼稚期,行业标准缺乏,物流公司多以运输业务为主,运输业内竞争秩序较乱。

东莞会展面临珠三角各城市的激烈竞争,理应根据自身产业资源与市场,打造“华南工业展览之都”。当前会展集群分布在市中心和厚街,布局基本合理。工业镇区一镇一展,镇区展会品牌营销应该更加努力,打造著名镇区的会展品牌,譬如,虎门服交会,可以再上档次,建设上层次的展览馆。镇区会展资源存在空置现象,镇区会展资源应该进行整合,共享会展资源。

3、松山湖科技服务集聚度有待提高,人才集聚度有待提高

东莞科技服务业并不发达,与广州、深圳相比。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这一定程度抑制了东莞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加工贸易企业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成功转型升级,而这必须要增加科研投入。这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市场需求。东莞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推动经济转型,也需要科技服务业提供相应服务。

目前,东莞的科技资源过于集中在市区,但市区的高校资源并不丰裕。松山湖集聚了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等高校,以及众多的研究机构。但是,松山湖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松山湖科技创新与高校的合作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松山湖需要进一步的集聚高等院校。

三、东莞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1、推动金融自由化,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与科技金融

集群是种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搭建舞台。对于金融集群来说,同样如此,需要政府的规划、建设。东莞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东莞的中央商务区,这将为发挥金融集聚以及其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起到很好的用处。东莞推动金融集聚,可以在以下方面努力:第一,大力推动金融自由化。东莞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试点城市,这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金融创新或者试验,需要金融自由化。减少对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减少对民间金融机构发展的限制。第二,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与科技金融,推动虎门港的物流金融业集群与松山湖的创新投资业集群建设。第三,总部建设、商务服务业与金融集聚在空间上高度关联。吸引公司总部、商务服务业与金融企业集群共居。第四,发挥外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在金融集群中的主导作用。

2、高起点建设虎门港,打造珠三角东岸的会展走廊

物流航运带来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商务服务、旅游酒店等一大串关联产业的兴旺。东莞定位为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谋求以港兴城,这战略是英明的。东莞要在物流会展业上有所作为,可以:第一,高起点建设虎门港,与全球港口联网,同时与周边镇区关联,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周边城市的港口群展开合作,在上中下游之间可以有投入产出的联系,同时错位经营,专业化生产。第二,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第三,制定物流业标准,规范业内竞争秩序。整合物流业众多的中小企业。第四,加大镇区会展品牌的营销力度。整合镇区之间的会展资源。第五,与香港、深圳、广州的会展资源整合,打造珠三角东岸的会展走廊。

3、提高松山湖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 创新镇区工业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东莞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或者新增的新兴战略企业,都需要以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松山湖高新区在东莞转型升级中起着引擎的作用,但是其科技资源集聚与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还不够。东莞以集聚方式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建议:第一,镇区利用其工业基础,发展相应的工业科技创新。譬如,石龙的电子信息科技,厚街的家具科技等。鼓励有条件的镇街积极探讨设立科技服务业专项资金。第二,提高松山湖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科技服务业布局与高校相关联。当前东莞高校主要布局在松山湖,科技服务业也应该集聚在松山湖。改善松山湖与广州、深圳的交通,改善松山湖的高级社区生活――更加时尚、艺术、现代化,加大松山湖对高级人才、高校、科研机构的集聚力度。第三,加快与港澳台、欧美日的先进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步伐,引进、研发适用技术,鼓励二次创新。

参考文献:

[1]原毅军.面向全球市场的中国服务业发展(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

[2]王子先.中国生产业发展报告2007(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邓宇鹏,王思煜.东莞城市发展报告2009•金融危机下的产业升级和社会热点(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何骏.全球生产业崛起及中国的对策(J).亚太经济,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