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试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精细化 措施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全面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事业单位财务目标的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自身长远发展有着推动意义。
1、重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实施,促使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公开透明,各岗位人员权责明确,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科学化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意识增强,建立官员问责约束机制,形成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目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着手推动,更能发挥预算精细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长期来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也是财政管理高效的内在要求。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认识
1、全员、全面、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单位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单位要求各部门各岗位结合岗位职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岗位的业务预算编制,最后结合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得到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一方面,这种自下而上、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办法,使全员参与到各岗位预算编制过程,从而对本岗位的职能定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经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单位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有利于预算执行力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单位全部业务计划,考核各业务量和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充分分析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时编制不同的预算数据供领导决策。
2、数据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的每一个数据应力求精准,减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偏差,预算编制时的数据得到要有充分的市场预算分析,包括业务量、市场单价、市场走势预测等因素的考量;通过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得到数据,尽量避免单一方法或历史经验来评估预算。确保预算数据尽可能准确,设立预算编制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3、管理科学化、方式精细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目设置细化,实现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的无缝对接;这种预算科目设计方式有利于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预算执行的可追溯性强,从科目细化上保障了预算编制执行效率。预算模板中应着重增加对重点项目成本费用的专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的紧密性,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编制的科目细化与各岗位人员的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使得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强化预算执行落实到实处。
三、编制精细化科学化预算的思路
1、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在单位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流出和项目审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加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2、预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所涉及的各部门预算计划统一纳入到预算编制计划中,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细化预算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对于业务部门的预算经费,对各项目的开支设定限额标准,同时规范经费申请的审批标准流程,超过部门预算的款项,通常情况下不给予拨款。项目经费集中支付,便于日常业务往来收支的统一管理,细化项目资金拨款及支付程序,规范日常预算执行过程,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不断提升财务监督能力
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有助于预算管理人员管控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促进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料,保障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还需对企业的人员、资金、车辆等物资进行统一的编排和管理,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细节做到精细化;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信息化。
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1、深化内部控制,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费用与业务绩效结合的有效衔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更加详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信息。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加强对收支情况的动态管理,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也涉及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力
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标准,需要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支出都严格审核。财务预算部门需要制定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及要求,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进而强化预算执行力。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约束岗位预算的执行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保证预算能够顺利实施。另外,预算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解决,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3、项目经费精细化,强化预算监督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经费政策制定之后,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具体落实项目精细化,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度落实到项目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预算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在未得到审批之前,严格禁止事业单位提前采购,否则不予报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
4、推进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要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还需要优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将预算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同时,便于掌握和了解后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岗位职责的细化和明确,加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工作的挂钩,缩小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对成本收支的管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金优化预算方案,配合组织落实好资源优化配置审核工作,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流失等现象。
5、加强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拓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共同参与和完成,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预算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应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者的职业责任心,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性。部门间人员预算工作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五、结语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公共服务部门,其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内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人员和机构,负责预算的编制、组织、执行、监督、考核评价等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对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进行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强化预算执行力。坚持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积极调动全体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深化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预算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因此,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巫升斌: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践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09(9).
论文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校教师 管理
论文摘要: “以人为本”是广泛应用于西方企业管理领域的一种管理理念。本文介绍了该管理理念的产生渊源及其内涵,探讨了该理念对实施高等院校教师管理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办学的基础,是学校的灵魂,没有了教师,学校也就不称其为学校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对于学校的重要意义。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否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关系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形成及其内涵
西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产生于企业管理领域,是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探索而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史上,19世纪末以前的企业管理基本上属于经验管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以电为动力的自动化生产的普及,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单纯凭经验进行管理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诞生,也奠定了泰勒作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泰勒将人作为管理的客体,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引入管理领域。开始于1924年的霍桑实验,把现代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阶段引入人际关系阶段(行为科学阶段)。人际关系阶段以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行为学为其显著特征,以人际关系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人”为假设,认为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因而要求管理人员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局限于所要完成的任务上,而应更多地关注为完成任务而工作的人的需要,关心、理解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将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使组织成员的归属、自尊等非理性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使个人人格的完整性得到一定的保护。“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二、“以人为本”理念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启示
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高度集中、以培养人和教育人为主要任务的特殊组织,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来实施学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优化高校教师管理,即要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教师的价值,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要从教师的教育生活世界出发,真正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淡化“官本位”思想,以教师成长为本,坚持对话与沟通,尊重教师需要的多层次性,实现教师与组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1.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地位,实行民主管理
传统的学校管理,强调制度治校、量化管理,强调对教师控制、监督、制约,强调管理就是领导、就是令行禁止。这种管理,其优点在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职责分明,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是必不可少的。但它最大的局限性是忽视了人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理性代替了人性,忘记了学校管理的一切都是为师生的发展服务的,极易使师生产生逆反心理。
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和劳动特点决定了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不应该只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教师不应只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应给予教师参与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的权力。这样不仅可以使政策更具现实性,避免朝令夕改,强化制度的权威性,而且可以减少摩擦,降低运行成本,营造民主氛围,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明确高校教师需求,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
激励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以某种刺激作为诱因,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外在刺激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的过程。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詹姆斯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的能力在平时表现和经过激励后的表现之间的差距是50%~60%。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平时的工作效率是30%,则得到充分激励后,他的工作效率可以达到80%~90%。即在一个人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程度。因此,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增加学术成果产出的重要保证。
而激励措施是否有效,取决于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在当前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高校教师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完全可以得到满足。而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的知识分子,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才是他们最典型的内部特征。相比较而言,他们可以容忍经济上的清贫,却无法忍受精神上的窘迫。因此,要达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的目的,使激励措施更为有效,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就必须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了解教师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并尽可能地满足其需要,倡导个性发展,使其感受到来自管理者的人文关怀。
3.建立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
在高等院校,教师追求的利益既是经济利益,从长远来说更是一种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教师选择一个学校往往是以追求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为目的,而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教师个人发展成就得以满足的通路。所以,建立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搭建干事业的平台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关键。可以用“银行效应”来形容宽松的工作环境对高校教师的作用。“银行效应”是指银行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存款,实行的关键措施是存户有取款的自由,自由度越大,吸引的存款额也就越大;限制或取消取款自由,其结果不是保住了存款,而是急剧减少乃至破产关门。
高校应该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并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术环境。高校环境是由学校的知名度、学科水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是教师努力工作的基本环境和基础,但学术环境建设更为重要、更加困难。学术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学术硬环境主要包括实验设备、文献资料、科研经费、后勤保障等,学术软环境主要包括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有宽松自由的学术气氛、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工作充满热情。在高校教师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湘洲,陈仁新.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机制探索[J].科学与管理,2005,(5):54-56.
关键词:文化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本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化管理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它被许多学者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进行的活动,任何的管理活动都包涵着对人性的握持和对人性价值的道德追求。所有的管理系统也都是以人为构成要素主体,由人来运营并为人服务。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组织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以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标。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的核心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由此,作为一项人类基本社会实践活动的高等教育管理,走向文化的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一、文化管理以及高等教育文化管理的阐释
每一种管理理论的诞生,都和其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情况可一直追溯到工业文明的开始时期。综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文化管理”理论,是继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后逐步产生和形成的管理理论,它力图进一步纠正、补充其他管理理论的不足而进行最新的探索。对于什么是文化管理,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探讨。朱仁显(2003)认为文化管理是一种对文化产品进行传播和共享的管理;季萍(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对组织文化进行的管理;同年,孙鹤娟(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从人自身角度为出发点,借助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间形成的文化力来实现最终管理目标――人的价值,是一种尊重人性的管理。罗登远(2005)认为文化管理是借助于组织文化的影响力来进行管理的,是一种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同范畴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价值观念和信念确立为核心,通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刘德忠(2006)认为,所谓文化管理,就是指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部门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国家的各项文化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引导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其《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书中首次使用“学校文化”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同时,哈佛大学校长中心创始人巴茨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做事的方法’……学校的文化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组织核心的关于标准、态度、信念、行为、价值、仪式、传统等的复杂形态。”高等教育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则对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以达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学者曾提到:“文化管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表现出来的优化作用,从对管理理念的正确引领作用,到对管理效率的科学强化作用,再到对管理过程的高效校正作用,都说明它优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方式”。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把文化管理模式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之中,通过借助一些含义深刻的文化符号系统,建立其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拥有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使命的文化组织,形成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力量,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达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以人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文化管理本质
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源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指出:“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葛新斌(1997)在《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一文中认为,管理思想史中的几乎所有管理理论,相互交织着沿着人的系统的社会与心理问题不断向前推进。管理学家西斯克也曾在《工业组织与管理》中提出:“每一种管理行为都是以一组有关工作性质和人类本性的含蓄假设为基础的”。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引导,建立起组织和成员内部认可的文化环境,协调和谐的人群氛围,自动地调节组织和成员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氛围的心理认同,增强群体凝聚力,使得组织和成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随之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群体能够产生最大的合力。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核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的根本就是文化意识和精神能动。把重视人的价值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进行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组织和成员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使组织和成员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内在活力并且实现既定的目标。
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一样都是由人和物这两个主要系统所构成,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所以,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人都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所有的管理系统都是以人为主体要素构成的,由人来运营并为人自身服务的系统。由此,教育管理系统中人的系统作用可见一斑,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管理系统各要素以求有效达成管理目标的活动。“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管理是人类整个实践活动主体能动性的突出反映,人的能动特征,是教育管理中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教育系统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于物质系统以及人系统与物系统是否能有效和谐使得人系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文化管理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机制就是根据事物要素之间变化的原理,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有意识安排的组织设计”。由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就是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等在管理活动中为了保证高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进行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等的一种组织设计。
1.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目标
所谓的价值观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主体对自身需求对于客体的总的看法。文化管理要求组织中成员个体的价值观和群体的价值观,依靠组织价值观的引导而整合,从而构建属于该组织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无不受到社会观念和自身情感的驱使,为了更有效地树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应该尊重个体的价值观,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要,并较好地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要建立组织共同价值观,把现在分散的、独立的状态凝聚成一个组织,促使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统一,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效率。
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庞大体系,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准则,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矛盾,这也即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冲突。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为各自的生活条件以及生活经历、经验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各自的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由于高等教育是先进文化的标志性成分,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更是在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断言,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文化,也就没有代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2.以刚柔相结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内部组织
文化管理注重柔性管理,也就是软管理,但是对于软要素的强调并不是意味着对硬管理即刚性管理的忽视。所谓软要素指的是管理活动诸要素中人与人之间直接相关的因素。西方国家的理论界曾经对管理中的要素进行过分类。沃特曼就曾认为“管理要素可以分为结构、策略、人员、管理作风、制度与程序、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其中,结构,制度与程序,策略是硬要素,其他如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人员、管理作风等都是软要素。就高等教育管理而言,硬要素较为直观也比较容易操作,而对高等教育管理效果较为明显的软要素则不好掌握和操作,其效用也比较长,又往往是潜在的,短期内不容易察觉和进行评价。
软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在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对管理对象往往采取非强制性措施,从深层次中挖掘出人的一种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使被管理者能够自觉提高自身标准,在工作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管理形式。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满足被管理者的高层次需要,能够增强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硬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监规纪律等来强制性地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使被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保证教育管理活动拥有比较稳定良好的秩序。在硬管理中,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以及理性的处理是其核心内容。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评价主要是以具有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以此来减少因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因素给工作学习带来的不均,以便体现出管理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于高等院校的人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硬管理将会带来一种相对的安全感,能使人们不必花更多精力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只把重心放在工作学习上,这样把工作学习做好就相应会得到应有的肯定。
在传统管理中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随着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软性因素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学校管理更需要的是软管理和硬管理的相互结合和优势互补。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转换还有一个刚柔并济相结的问题。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者都各自拥有优缺点,对任何时期的管理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决不可回避这两管理思想。我们不能排斥刚性管理,更不能只用柔性管理来取代刚性管理。没有刚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无序和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因此必然会失去立足点;没有柔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空洞和乏味的,刚性管理也必不会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因而,在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中,必须要坚持刚柔并举、刚柔兼济,以求取得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管理并不是一味地要排斥硬管理,它并不反对管理制度和制度的建设,相反的,软管理的实施依赖于学校制度的保障,硬管理也需要管理中软要素的引领和带动,从而将高等院校的规章制度内化成为内部组织的自愿和自觉行动。
3.以教育性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
评价是建立在事物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基础之上的,根据主体需要的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定义为“教育评价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么,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就可以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根据其需要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判断。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评价活动中,我们势必就得要认清评价主体、评价主体的需要以及对客体事物及其属性的认知这三个关键因素。
高等院校多年来在对待评价结果上已经非常习惯将注意力集中于办学档次上,极少关注于评估结果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更不用提到有所强调或者是作出一定的引导描述和说明。“世界(事物)就是它向我们显示的那个样子,世界(事物)的意义,只有生活于其中的人才能‘读懂’”,而且必须去“体验”这个“世界(事物)”。如“‘科教兴国’所反映的是教育对‘兴国’的价值,但是,要实现这个价值的前提是发展‘科教’。发展‘科教’的一切行为是否有价值,只能以‘科教’本身的需要来判断”。毋庸置疑,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教育性。从高等教育管理原始就具备的教育性视觉出发,以具有人性的生命价值体为主体去评判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这就是一种回到事物本身去的现象学评价思维方式。这种评价的立足点是从高等教育管理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出发,注重反映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及其他相关要素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自身的价值体现,从而对现实的教育管理活动进行批判和反思,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往往是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往往造成因管理者的个人喜好进行评价,导致所要获得的信息不充份等因素而影响了被管理者的行为,甚至还会由此抑制被管理者的创新精神。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是多重的,在实践活动体系中,评价活动的最根本的功能就在于发现价值,把握其属性和功能是否符合或部分符合高等教育价值主体需要。不仅如此,这种评价的价值从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以教育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体现出很大程度的深刻性,尊重了作为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人的自然发展,也强调了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使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得到突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登远.浅谈学校的文化管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9):85-87.
[2]刘德忠.文化管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7.
[3]Roland S.Barth.The Culture Buil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2,5(8):6-11.
[4]孔杰,曾维和.非盈利组织的文化管理及机制转换[J].学术研究,2004,(11):84-88.
[5]孙健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4.
[6]西斯克.工业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01.
[7]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
[8]吴礼民.论管理机制与创新[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4):41-44.
[9]彼德斯・华特曼著,尉蛟译.追求卓越[M].台北:长河出版社,1974.31.
[10]杨晓江.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科学的教育评估[J].教育研究,2000,(8):33-36.
关键词:管理会计;民营企业;问题;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效率的竞争。而企业的效率表现为:对于外部市场变化的应对效率,企业内部资源调配的效率等。而企业的各种“效率”表现,可以总结为决策管理效率。管理会计作为立足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提高企业决策效率的新兴学科,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叉学科。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1952年召开的年会上,正式启用“管理会计”这一专业术语,这标志着现代管理会计正式形成。此后,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以及信息经济学。此后,随着行为科学、人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引入,西方管理会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1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假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财办会〔2014〕5号)作为我国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总纲,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至此,管理会计理念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全国兴起管理会计资质的学习和考试,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也争先恐后地建立自己的管理会计团队,然而,在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却没有形成很多标杆性的实施案例。
二、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
从管理会计的授权大小角度看,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充分授权型”,即企业重视财务在经营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充分授权管理会计参与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事宜,同时也充分重视管理会计在业务决策中的话语权。二是“协助型”,即企业强调以业务为主导,财务等相关后勤职能部门担当提供协助服务的角色,从而,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和业务决策中,无任何的话语权,仅充当数据收集、数据计算和整理、资料提供等协助型的角色。第一种“充分授权型”的运作模式,能够极大地鼓励管理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但是财务人员固有的“谨慎性”职业习惯和充分的话语权,也令到业务部门人员产生“从属财务”的感觉,从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业务部门求变创新的积极性。第二种“协助型”的运作模式,无法让管理会计人员更充分地发挥财务人员在战略规划,风险管控,业绩监控方面的职能,并且在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和财务人员固有的内向谨慎职业习惯共同作用下,管理会计人员最终有可能变成了惟命是从,毫无独立性的“助理”角色。
三、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营压力的增大,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民营企业开始思考并建立管理会计体系,以便扭转盲目决策的颓势。然而,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的应用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管理会计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就当前看来,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应用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程度低
管理会计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信息的方式,协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战略规划,进行战略执行监督,保证企业管理者不断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然而,在民营企业中,由于企业发展初期比较平顺,令到企业管理者认为,敏锐的市场触觉才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管理者在设置“管理会计”岗位时,很多时候是以“赶时髦”,制造“高大上”的企业形象为出发点。此外,过于强调“敏锐市场触觉”的重要性,令到企业管理者“重经营,轻管理;重市场,轻财务”,最终在决策时,主观臆断,认为“有市场即有一切,哪怕亏本或资金流紧张,也需要大胆开拓市场”。缺乏科学思考和管理工具测量的激进策略,最终给企业经营制造了很多风险。主观决策,也最终影响了管理会计人员深入研究符合企业需要的管理会计方法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了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国内缺乏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
会计理论知识及可复制的模式管理会计产生和高速发展于国外,在引入中国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企业实践,均存在生搬硬套国外现成经验的现象。有的企业在管理会计应用实施过程中,盲目追求国外先进理念和工具,在没有客观评判企业现阶段实际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花费巨额资金引入国外著名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内部管理机制落后,内部流程不清晰等原因,导致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信息,无法较好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态,最终收效甚微。有的企业则片面套用管理分析体系,未能全面地根据业务需要,运用管理会计理论,从而导致了诸如“强调杜邦分析,忽视了机会成本”,“强调了业绩分析,忽视了战略规划”等结果,最终也令到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打折扣。管理会计本意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适应实际的科学的测算方法,为企业经营宏观和微观的决策保驾护航。因此,生搬硬套国外现成经验的管理会计实施方案,注定面临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
(三)缺乏专业的素质全面的管理会计人才
在国内火热开展管理会计的浪潮中,不少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了追赶“管理潮流”而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在企业设置管理会计职能和岗位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和提升搭建团队的效率,企业中大部分的管理会计从业人员为传统财务会计转岗而来。而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由于缺乏管理会计知识体系,缺乏管理思维和大局眼界,最终也令到管理会计职能的设计初衷大打折扣。其次,在我国,“轻松和稳定”的思想在财务从业人员思想中根深蒂固。在这样的思潮下,管理会计人员缺乏紧跟企业经营和市场步伐的意识和动力。而对于市场认知有限,对于企业经营了解不深,也令到企业管理会计人员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和推广符合企业经营发展需求的管理会计模式,方法和工具。最终平淡无奇,与业务挂钩程度较低的,诸如月末(年度)预算实际对比分析等管理分析报表,也令到企业管理者,尤其是特别务实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失去信心。失去管理者支持的管理会计体系,最终也只能是摆设。再次,优秀的管理会计体系,依赖于企业内部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同步效率,但是,由于大部分财务人员都相对“内向”,因此,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会计模式在企业实践中的效果。
四、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实践中的建议
(一)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缺乏管理层支持的管理会计体系,无异于无水之鱼。管理层对于管理会计体系的支持,不仅要反映在企业思潮层面上,也要反映在资源投入层面上。管理层在企业思潮层面上的支持,有利于为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在促进企业内部信息同步、流程改善等工作的开展,创造平顺的基础。而管理层在资源投入层面上的支持,有利于引进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有利于建立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最终为管理会计体系的高效产出,打造坚实的平台基础。此外,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也将极大地鼓舞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将有利于管理会计从业人员拥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了解企业业务,紧随市场步伐,不断创新和设计符合企业需要的管理会计模式,方法和工具。
(二)研究和设计符合企业需要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工具
深入研究国外管理会计理论和经验,去掉理论性较强而实际应用性较低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工具,拒绝“生搬硬套”,鼓励“去粗取精”。中国特定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形态,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只有符合中国商业环境,人文环境和管理思维的国外管理会计理论,才能真正符合中国企业的需要。其次,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均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定的发展阶段,因此,研究和设计符合企业需要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工具,保证管理会计体系“个性化”,才能最终保证管理会计体系的效率和效益。再次,基于管理会计理论的思考原则和原理,根据企业业务的实际情况,将有利于形成具有“企业个性”的管理监测指标,而“个性化”的企业管理指标和战略组织形式,最终也将有利于管理会计领域的创新,推动管理会计在国内企业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三)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再高深的理论,再严谨的体系,再先进的技术,依然依靠“人”去实施。因此,管理会计人才的质量是建立高效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中的核心问题。管理会计从业人员,作为联系“业务”和“财务”的桥梁,在保证“企业管理行为”高效转化为“最终的财务业绩”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有扎实的财务基础,必须有深刻的业务运作理解,必须有大局观和一定的领导力。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培训,资格证书的考核,更应该关注企业业务流向,商业模式的培训,以及领导力、情商、宏观思维等方面的培养。熟悉业务和企业商业模式,有利于管理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部门反馈的信息,能够更好地将相关信息转化为可供决策参考的管理会计信息;领导力和大局观的提高,也有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意图,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分析信息时,更有针对性,提升管理会计信息的价值。
五、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加大了创新和创业的可能性,也同时加强了企业竞争的白热化程度。面对完全竞争,技术日新月异的国内市场,民营企业必须保持足够快速的反应活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体系,鼓励研究符合国内市场经济特色、符合企业发展阶段需要的管理会计模式,不断提升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将能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也将不断推进企业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保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容面对市场和时代的挑战。
作者:黄健 单位:广东万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乌婷.转型背景下民营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路径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