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文化的现状

乡村文化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文化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文化的现状

乡村文化的现状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建立在对张庄村为期半个月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农民的访谈和对农民日常生活的观察,考察大众传媒在农村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电视媒体对农民生活、生产以及生活观念的影响,并指出大众传媒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农村社会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大量的农民离开了生养他们的土地,进入城市。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一种显见的和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影响着原本闭塞的乡野社会,尤其是电视媒体,利用广告、连续剧和新闻报道的方式,不断把城市的信息和生活方式传递到乡村,由此改变了农民的购物习惯、生活方式和交往行为。

一、遭遇现代性的乡村社会

1、调查的对象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以农业为主体,早已指出,这使得中国人养成了安土重迁的习惯,土地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人们也是在土地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各种交往关系。然而,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产结构,在1979年之后有了显著变化,1979年之前,工业化虽然也在中国城市和乡村都同时开展,但并没有对乡村结构造成根本的冲击。而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重新走上“现代化”道路,中国的乡村社会很快面临着危机,这种危机不仅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首先,随着人口日益增长,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其次,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吸引着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诱惑他们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工”作为一个独特而庞大的群体出现在城市里,以血缘和地缘为基本结构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又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中国农村的现状又是什么呢?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又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对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一个名叫张庄村的村庄进行了一次为期半个月左右的田野调查。

选择张庄村作为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在于它是中国农村向城市化转变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张庄村原来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本的村庄,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张庄村原有的乡土特色正不断地被削弱,大规模的林业生产、外出务工以及在附近的工厂做活已经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2、土地情况

张家村早年是一个典型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乡村,这个村子共有土地约3200亩,人口约1500人,1500人主要靠在3200亩上播种稻谷、麦子和玉米来生活,直到1986年,这里的人们多数还是以农业为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每户家庭通常是6口人:父亲、母亲、两个孩子和祖父、祖母,其中父亲是一家之主,父亲在田野里劳动,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祖父、祖母帮助父亲、母亲处理田野和家庭事务,父亲和母亲则通过收割庄稼,共同担负全家人的生活开支,这样的家庭结构一直维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

但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土地逐年减少,如今整个村庄剩下不到200亩的农业土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约有80%的人已经不再从事农业耕种,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们纷纷离开了土地和家庭,到城市和外地打工,同他们一到出去的还有儿子,这样的男性共约500多位,这个村庄也有女性到城市里打工,但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女性(约700多位)选择在本地的开发区上班,留守家中的是一些鳏寡孤独者,农田不再成为唯一的生活来源。

原有的土地都到哪里去了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工业园区的开发商租用,甚至住房也被置换,农户可以用0.4亩的土地换取占地0.4亩的房屋,政府负责房屋的统一规划与建设,在张庄调查时我们发现,这个村庄有整齐有致的别墅、干净的广场以及设施齐全的活动中心,这一切已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曾经是传统中国农村中的一个普通村落,在我们采访期间,在一些尚未改建的房屋外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语“向华西村学习”,可见,正在开展的“新农村”运动在这里已经如火如荼。

虽说农民住上了别墅,可调查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失去土地的农户,对于土地,仍然十分留念,“没有土地还叫什么农民,谁愿意把地给卖掉或出租呢,粮食即使卖不掉至少能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生活有个保障啊。”村民们这样跟我们说。土地对于他们依然很重要,农民们认为没有土地就没有安全感。不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样的想法只存在于父亲、母亲辈以上(即50岁以上)的村民中,20岁以下的青年和部分的青壮年(30岁上下)村民都表示不想一辈子靠种地来维持生活,他们普遍认为一亩地辛苦一年只能挣得700元左右,远远不及上班打工挣得多,他们渴望离开土地。但是离开了土地,他们能到哪里去呢?进入城市?多数年青人实际还是有些迷茫。

传统的乡村生活已经改变了,我们想知道,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如此急遽的历史变迁,作为一种现代媒介,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电视与乡村生活

科塔克把电视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电视凭借它的新颖获得了人们关注;第二个阶段,开始了“对电视信息的地址、解释和加工的过程”;第三阶段,电视进入了某地的大多数家庭;第四阶段表现为“电视收看行为对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的持续和终生的影响,后者一生都生活在电视传播的全国文化和电视制造的大众现象之中。”[1]张庄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7%,而张庄新区已是100%,可以说,张庄村已经进入了第四个阶段。77.14%人认为他们了解国内外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媒体对张庄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而又细微的影响。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否认大众传媒对他们生活本质的改变:“没有电视,最多是有些闷,我们才不会相信电视上的那些广告呢,都是骗人的。”然而,不管否认与否,我们通过观察可以肯定,他们的日常行为和精神生活实际上都已深受媒体的影响。

大众传媒改变了中国农民思想、行为和认识,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的交流,将城市里的一切带到了农村,也使得农民了解了城市世界。“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2]在传统社会里,人际传播作为人们沟通的古老方式成为信息来源的最主要的渠道,我们从鲁迅的小说《风波》里就可以看出,村子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信息的最重要通道,小说中的河边和谷场成为了最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不过,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是通过七巧那样的人物了解外界情况,而是通过广播、电视和电影了解外面的世界。

电视在这个村庄已经非常普遍,在接受我们调查的35户人当中,每家至少拥有1台电视,而绝大多数人家里拥有2台以上的电视,而在15年前,这个村子还没有电视。电视出现后,人们过上了“新的生活”,据我们统计,有48.57%的人每天收看电视在3—6小时之间,其中有8.5%的人超过6小时,仅有14.28%的人收看时间低于1个小时,有1人因文化程度较低而不看电视。就观看人数来讲,电视的影响已可见一斑。电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娱乐、放松方式,为了喜爱的电视连续剧,人们会提前干好活或者将它扔在一边,由于这个村子有80%的人群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所以,白天整个村子显得格外宁静。家中多为学生和一些老人,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电视机前。而傍晚时分,各家更是关起门来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聚集在一起聊天的传统乡村生活,显然已无法继续维持。

柯克约翰逊博士在《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中,考察电视对印度两个村庄的影响时,认为电视在三个方面改变了乡村社会,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笔者也试图从这四个方面讨论电视对张庄的影响:

1、经济领域

电视媒介在改变农村经济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最主要的。人们通过电视了解自然气候,通过电视购买家用物品,牙膏、洗发膏这些日常用品都是电视广告经常宣传的品牌,新的消费方式通过电视进入了乡村,城市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首先,电视让村民们了解了外面世界。过去这个村庄是封闭的,村民们对于外界一无所知,但现在外面的世界通过电视等媒体深入到了村庄的每个角落。城市生活对于村民特别是对年轻人有巨大吸引力,在与他们交谈中,一位在读的初三学生说道“我现在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以后去南京那样的大城市生活。”我们问到“那么南京你去过没有?你觉得它哪里好呢?”她回答说 “我没有去过,但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里的生活条件好。”我们便继续问道“那你经常收看那些电视节目呢?”她笑着说“我最喜欢看电视剧了,青春偶像剧,我每天下午都看,还有韩剧也喜欢看的。”

其次,大量的电视广告迅速而深入地影响着村民们的消费观念与选择。有39.39%的村民直接告诉我们他们经常按照电视广告购物,有一位身穿名牌运动服的小伙子告诉我们,他只买“安踏公司”的服装,原因是看了电视广告后就喜欢这个牌子了,他买东西一般是认准牌子的,认为好的产品广告做得都好。在一位妇女家中,她带着责备的口吻指着一辆帅气的摩托车对我们说“我家儿子都已经有3辆摩托车经手了,没办法,留不住钱,你说跟亲戚朋友一起出去,人家都摩托车一骑就到了,我们总不好意思让别人等,于是就买了一辆。后来,改朝换代,这车过时了,就又换了辆。前两年娶媳妇又换了辆新车,还是看电视,那个明星做的广告,还是名牌呢,平时也不大骑,就扔在屋里”,有一些人虽然并不承认自己已深受电视广告的影响,但从他家购买的家电依然可以发现电视广告的巨大渗透力,他们的洗衣机、冰箱和彩电都是那些电视广告中反复出现的商品。

2、社会领域

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张庄的社会结构也或快或慢地改变了。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是以“家庭”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村落社会,传统的农耕社会,年龄和生活经验十分重要,所以男性和年长者往往具有权威性。但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动和新鲜事物被电视、报纸介绍进入乡村之后,年龄不再是权威式人物的唯一评判依据。约翰逊博士在《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中指出:“传统上,年龄和性别是家庭登记制度中的主要决定原则。在传统的印度家庭中,男人比女人拥有更多的决定权,年长者比年轻人拥有更高的权威。”[3]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亦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长老统治”传统,并且由家庭扩展到整个村落,这种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权威式”的统治结构发生了变化。“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4]

大众传媒在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媒不发达和信息封闭的时代,经验是最宝贵的,而经验属于长者。但传媒的发达,使得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掌握这些新信息的不再是老人,更多的是年轻人。在接受我们调查的人群中,全村只有5个人接触过计算机并偶尔上网,不过,他们基本上是18岁以下,他们逐渐掌握了信息的话语权,他们不再尊重年长的意见,而是更多地通过电视媒介了解世界。比如在婚姻上,他们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由长辈确定,而倾向于自由选择婚姻,他们的择偶标准也趋向多样化。

家庭的规模也开始缩小了,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已不多见,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在一起比较常见,祖父和祖母往往住在分外。一位60多岁的老人说到“现在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同,比如我们习惯早睡早起,他们都熬夜看电视。互相之间都看不习惯,容易产生矛盾,不如自己住得自在。而且现在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人了。”电视还使得老人和青年人之间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显然老人代表着传统生活方式,而喜欢电视的年轻人,则主导着这个村庄现在和将来生活方式。不过,电视对老人思想观念也是有很大影响,当我们问到对生孩子的性别偏好和个数时,几乎98%的人回答是少要孩子,男女均可。有位60多岁的老年妇女说:“现在男女不都一样吗?电视上一直宣传要计划生育,不要重男轻女,这些道理、政策我们现在都懂。”但是,在对已婚农户的家庭人口组成的统计中发现,每家至少有一个男孩,这也说明了传统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

3、政治领域

传统中国的农民既不关心国家政治,也不关心与自己命运相关的村庄政治组织,他们认为只有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不受到影响,谁上台都一样,而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仅仅是通过家族来解决问题。但是大众传媒进入乡村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农民们开始关心国家政策和各种社会问题,这从调查可以发现,村民在选择电视节目方面的情况是这样的:据首位的是新闻类节目,占到了53%,电视文艺类其次,再次是体育类节目。村民们尤其喜欢看《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和《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他们在聊天时,还经常讨论各种电视新闻。

其次,通过观看媒体和学习文化知识,村民们掌握了一点粗浅的法律知识,他们遇到诸如离婚、经济纠纷等问题,大多数人不再是通过家族内部协调来解决问题,而是选择地方的政府和相关司法机构,也有少数人直接选择新闻媒体。不过,直接选择媒体的情况还不是很多,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当我们就“您会采用何种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只有8.57%的人选择利用媒体资源,而45.71%的人选择向政府求助,村民们认为媒体没有太大作用,除非是“焦点访谈”这些中央台才有用的。对媒体的不信任是农民们的普遍心态,这说明了媒体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村民们甚至不相信媒体上的一些报道;当然,无法和媒体直接接触,也是村民们不选择媒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4、文化领域

大众媒体对于乡村还有一个方面的影响,是它改变了乡村的文化状况。传统的乡村社会几乎谈不上文化,有少部分人是通过读书掌握文化知识,但大众传媒给乡村带来了一些文化和消遣活动,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通过大众传媒,村民们知道了韩剧、日剧和城市生活方式,他们甚至开始按照电视所提供的文化样本,进行恋爱和交往,例如,婚庆商店也出现在村子里,年轻人开始按照最流行的时尚结婚。

但大众传媒在文化领域对于村民的影响,主要是消费娱乐文化,村民们最容易接受的是《大长今》、《环珠格格》、《超级女生》和《加油,好男》这样的娱乐节目,尤其是年轻的村民,他们几乎每天都沉浸在这些节目中,并且模仿这类节目进行生活。这类娱乐节目大大丰富了单调的乡村生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大量的娱乐文化也带来了许多坏处,因为大量的娱乐文化本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而村民的文化辨别力、鉴赏力比起城市人显然普遍较低,他们无法辨别这些娱乐文化的优劣。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大众媒介中的某些娱乐文化也是青年农民犯罪的主要根源。一些年长的家长甚至由此痛恨电视,他们把子女的许多问题归咎于大众传媒,在深入访谈时,有位父亲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去他家中跟他的女儿多多交流一下,谈谈如何提高学习成绩,让他的女儿少看点电视和没用的杂书。

三、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的文化重建

经过半个月的调查,我们真切感受到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村的生活质量有了飞速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在这一历史巨变的过程中,大众传媒扮演了重要角色,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正逐渐改变着农村的消费观念、婚姻观念、价值判断,使他们的生活日益接近城市文明。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如何重新建立稳定的乡村结构,解决农民身份与心理转变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结构的真正完善,这是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后,中国农村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当然,“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放弃农村的“现代化”,而是希望乡村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保持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延续性、稳定性。大众传媒能够带给农村许多新颖、现代的思想,同时它也能够为稳定和重建乡村的“文化共同体”而服务,如何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让那些离开和没有离开的乡村人建立起“乡村认同”,这是“新农村”建设对大众传媒提出的更为深层的要求。

首先,“新农村”应该是具有现代精神和现代气息的“现代化”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就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大众传媒应该把现代文明、现代思想传输给农民。而不仅仅是给农民提供一些简单地娱乐。

其次,重建乡村的“文化共同体”,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是以礼治为基础的共同体社会,这个共同体社会具有共同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念和礼仪制度,但现在传统礼仪文化和道德观念在乡村社会已经受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常冷漠。佐藤卓己把大众传媒看作是新的自我和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工具。而在乡村精神的重建过程中,大众传媒也可以承担这一功能,唤醒人们的乡村认同意识,重建一个新的“乡村共同体”,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很强,因而,大众传媒把什么样的文化传达给村民,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思想和文化,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就是重建稳定的乡村结构,将人们重新统一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这一切必须借助大众媒介的参与。

[注释]

[1][美]转引自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02页。

[2]:《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6年,第4页。

乡村文化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化;白族;乡村文化保持

近几年来,少数民族语文活态保护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语文调查的一个热点。在现在这个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化,是当代少数民族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所谓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源于乡村并依存于少数民族村落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在地域性和乡土性,同时又是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它既包括无形的文化,如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娱乐等,也包括有形的文化,如少数民族建筑、文物古址、少数民族衣着服饰等。前者称为非物质文化,后者被称为物质文化。乡村文化秉承传统文化特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扎根于乡土之中,是反城市化的。笔者将以大理白族乡村文化为例,探讨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保持问题。

一、城市化背景下的大理白族乡村文化保持现状

乡村文化包涵有形文化、无形文化等两个方面,具体说来其包涵内容非常丰富,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它给大理地区的白族村民带来活力与商机的同时也强烈的冲击着白族地区的文化,这就给大理白族地区的乡村文化的保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里笔者将主要从语言、服饰、节日、信仰、建筑等角度介绍当前白族地区的乡村文化保持现状。

(一)白族语言保持现状

目前凡是居住在白族村落中的白族人(由于嫁娶等原因进入的外地人除外),无论在生产、生活、学习中都仍然频繁地使用白语交流,使用场合非常宽泛,如家中、村中、公车、菜场、学校等,这表现了白族人民具有非常强烈的凝聚力。改革开放以前,村民多数只会将白语,仅有极少的一部分人能熟练的操练白、汉两门语言,伴随着现代化生产发展、受教育的层次越来越高,白族人几乎都能熟练的使用白语和汉语。现代社会更是日新月异,电视普及,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进入到白族乡村生活之中,白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新词汇,典型的如电器类词汇、科技类词汇、政治类词汇,这些词在白语中采取“汉字白读”,其原有的词汇、句型仍保存完整。面对城市化的猛烈冲击,白语的传承出现了新现象,以前白族儿童通常学习白语,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学习汉语,一些白族儿童不再将白族作为母语来学习,而是同时学习白语和汉语,有的先学习汉语到4、5岁以后,再教会其白语,究其原因,这些儿童的父母通常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经历或者已移居城市,有的并不属于此类型,而是认为先学汉语能培养小孩的语感,否则受白语语音影响,小孩在学习中出现发音不准。

(二)白族服饰保持现状

笔者发现村中穿戴传统白族服装的人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特殊人群当中(如导游、舞台演员等),中年人其次,年轻人服饰“休闲化”,其中老年男性少于老年女性。从服装来看,视觉上仍保持原来整体原貌,包头仍保持着“风花雨月”等主要特征,但衣服样式多数经过改良以适应各种需求,整体呈现简单化;材质上看,市面上多数已经由棉、的确良等布料转变为粗/细纱和绸缎;色彩丰富,实用性减弱;制作手艺有所变化,手工绣花几乎全部由机器绣代替。

(三)白族节日文化保持现状

白族目前的节日文化总体说来保护得非常完整,凡有会期,村民必定以村、社、家庭等为单位组织参与,或者结伴自行参与,主动性高。参与者包括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年轻人多忙于劳作,相对较少,中老年人及小孩居多。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霸王鞭、八角鼓、对歌、祭献、念经等。节日列举:绕三灵,4月22日至24日,大理庆洞村;葛根会,1月5日,三文笔(三塔附近)白族本主节一年四季(各地的时间各不相同);观音会,2月19日,大理观音堂;火把节(白族),6月25日,白族各村寨;耍海会,7月23日至8月23日,沿洱海地区(才村);三月街民族节,3月15日至21 日,大理城西;财神会、无为寺、中和寺等。

(四)族保持现状

白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这从白族的中便能推测出一二,白族村民的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信仰儒、释、道三教,最早还有白族密宗信仰,村中常常塑有三教宫,此外白族尤其突出的便是各村均有属于自己的本主及本主节。从的状况来看,目前白族村民对佛教、道教的信仰并没有因为城市化的冲击而减弱,村中随处可见村民虔诚的各方神灵。同时以村民组织为例,老年妇女往往参加莲池会,这是信仰佛教的自发组织,老年男性部分则参加洞泾音乐会,这则是体现了对道教的信仰。而每个村中则都有本主庙,本主信仰在村民的各种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本主相关活动参与者包括各年龄阶段的村民,信仰本主主要表现在:求消灾、求平安、结婚、丧葬、动土、生子、辞年、节日、初一十五等。总体说来,白族乡村中不同的仍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而天主教、基督教信仰的人群则非常的少,一些村中几乎无人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

(五)白族建筑文化保持现状

白族的建筑在乡村文化中主要体现为城市化影响下的一种改良,即在保持了原有白族建筑的基础元素上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主要变现为为适应现在社会的要求,大多数传统建筑逐渐被拆掉,数量越来越少,新建房多以混泥土为主,但是保留有格子门、瓦面屋顶、房屋彩绘等传统元素。新式房屋整体结构完全不同于传统土木房,但是在外观上又有相似性,当前出现的想象则是,掌握传统房屋建筑本领的工匠逐渐消亡,这意味着白族建筑已经逐渐在向现代化靠拢。

二、城市化对大理白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影响

近三十年的变化来大理地区的乡村文化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总体说来,城市化背景下大理地区的白族乡村文化保持仍不容乐观,虽传承并保存了绝大多数文化,但是在服饰文化及建筑文化等一些方面尤其不尽人意;人们保持乡村文化的态度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而不是有意识、有组织的进行;参与组织的大多数活动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一代能否完整的继承和保持大理白族乡村文化,以及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着实令民族学者担忧,种种迹象表明大理白族乡村文化正面临城市化的猛烈冲击。

从乡村文化受城市化影响好的一面来看,城市化发展为白族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注入新的文化因素,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状况。但是,城市化同样给白族乡村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导致民族文化调适、转型;部分白族文化被强势文化同化,部分文化变迁或者逐渐消亡。

三、白族乡村文化应对城市化影响的措施

结合当前城市给大理乡村文化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白族乡村文化的保持的应对措施应当包括保护、传承、开发、创新和转型五个密不可分的方面。媒体、政府等应当号召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把白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纳入整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发掘保护和开发的途径,开展多层次的学术研究活动,着力保护和培养白族文化的传承者。文化保持相对应的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对于一些受城市化影响较明显的文化应当采取抢救措施,如:白族服饰方面,除去老年人外,年轻人几乎已经不再穿白族传统服饰,并且该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针对此类情形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收集相关材料、样本,结合现代影像技术,按地区、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等特点分类并进行整理保存,详细记录相关内容。

(二)一些随时代不可逆流的乡村文化变迁,政府应当进行干预,如白族建筑文化,政府对某一片区进行严格的集中保护,以喜洲传统建筑群为例。寻找传统木匠、泥水匠,拍摄关于白族房屋建筑记录片,用纪实的手法记录全过程下,并整理成文字,同时收集整理建筑所需工具,器材。

(三)在群众中宣传文化保持的重要性,熟悉传统乡村文化观念、习俗的老年人,应当尽全力传授给年轻人,青年人主动学习。通过家庭、社会团体口口相传、祖祖辈辈传授下去。

(四)针对白族刺绣、剪纸、大本曲等文化,政府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培训班,聘请相关文化传承人讲授,通过小班教学培养更多人才。

(五)举办专题乡村文化活动,如,白族婚礼、丧礼、白族建筑文化等常识抢答有奖活动,激发人们的兴趣,使民众在积极参与此类活动,同时宣传和弘扬白族文化,使白族乡村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六)地方电视台可创办白族乡村文化节目,系统介绍白族文化知识,同时可邀请相关学者、传承人等熟悉白族文化的专业人士介绍白族乡村文化。

四、结语

乡村文化涉及面宽泛,城市化必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冲击和影响,现在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的发展既不能离开城市化的,又不能完全被城市化同化,怎样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浪潮中保持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使自己的乡村文化不被现代文明吞没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应当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永久,刘庸.城市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06).

乡村文化的现状范文第3篇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定理支持下,发展的劲头和势头很足,在未来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至今,一直走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并且以较高的发展速度和强度在不断创造者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虽然我国的低碳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实现了“产业化”以及“集中化”的有效经营,但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乡村生态环境可能在发展过程中遭到一定的破坏;第二,乡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第三,乡村的基础建设设施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对低碳文化经济建设形成有效的支援。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下,我国乡村旅游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已经表明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将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持。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的新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功能构建的新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开发前提,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乡村地区一致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环节,也是我国保住“13亿亩耕地红线”的关键。因此,在乡村地区进行一切开发活动时,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不能做有损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低碳乡村旅游的主要作用是在“推动减排、保护环境和经济效益”这三个方面形成良性的促进和循环。

另一方面,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需要关注对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乡村性是发展乡村旅游主的基础,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因此,低碳乡村旅游在发扬乡村文明、传承乡村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需要相关开发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注重开发配套功能,构建核心发展体系

旅游是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晋升文化生活。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进行乡村旅游功能建设不能单纯只是发展旅游业自身,也需要同步开发周边的配套设施来满足乡村旅游业的拓展发展。例如,可以在休闲配套设施上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可以在日常的额养殖事业中加入观光和采摘等富有农村特色的旅游活动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三)发挥乡村低碳旅游的教育功能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一直是“跛脚”前行,并没有与城市现代教育的理念相融合。因此,低碳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即尽量与城市文明建设实现的融合,开发出彰显乡村文明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在传播“低碳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上进行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根据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结合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理论,首先要树立低碳乡村旅游的价值观,以绿色经济理论为指导,实现乡村旅游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其次。应当建立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和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参与碳金融市场,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将国际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乡村旅游的开发中。

乡村文化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苏州 乡村旅游 营销策略

目前,乡村旅游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多功能、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发展前景越来越大。本文针对苏州乡村旅游中产生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归纳,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苏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营销道路。

一、乡村旅游相关理论综述

1.产品整体概念理论。对于旅游产品而言,在核心层面要考虑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效用,主要表现为旅游吸引物的功能;在形式层面要考虑旅游景观、建筑、设施、线路等综合有形实物;在延伸层面要考虑提供给旅游者各种便利的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等。

2.体验营销理论。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从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结构看,旅游消费者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体验。

3.整合营销理论。对于乡村旅游而言,整合营销就是通过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通过网站、媒体、会议、节庆、合作组织等积极推介、组织客源,进行市场推广。提供旅游者满意的并且愿意承受的旅游总成本,不仅包括其货币支出;通过多种渠道向旅游者提供详尽的信息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实现旅游者旅游的便利性;通过广告、人员推销、赞助和客户服务等同旅游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客户关系。

二、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苏州乡村旅游资源状况。苏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苏州乡村地区,主要分为:环太湖乡村旅游资源集聚带,中部水乡湖荡乡村旅游资源集聚带,沿江乡村旅游资源集聚带。苏州乡村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75%,其中水域面积占到 42.5%。苏州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田园风光、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乡村产品与工艺、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等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已经融合为一个整体,构成了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观意境,很多外地游客对此十分喜爱。

2.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探索,现阶段,苏州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西山明月湾、未来农林大世界等为代表的300多家乡村旅游点日益成熟,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品牌多达十几个,初步形成了生态休闲、参与体验、科技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类型。

三、苏州乡村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苏州的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由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1.市场调查分析不足,盲目开发。目前苏州市乡村旅游景区和项目的旅游促销宣传大部分只是走马观花,重形式而轻实效,重形象宣传而轻连续性的信息提供。苏州市乡村旅游景区虽然能通过接待过程对游客信息进行收集,但却很难掌握苏州市乡村旅游潜在游客的相关资料和需求特点,不利于景区开发拓展旅游市场范围。

2.乡村旅游城市化严重。苏州一些乡村旅游地对现行的比较流行的乡村旅游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理解不深,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忽视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这一本质特征。所以苏州市的乡村旅游在实际的操作中必须以苏州市当地各个地方所发展的农业作为基础。

3.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品位不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本质需求是回归和谐的自然以及传统的文化,现在的乡村旅游多采取以家庭和亲朋好友为主的自助旅游方式,大多乡村旅游的游客轻视体验和精神享受,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初级化。苏州市乡村旅游景区的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在原有农业生产和乡村景观基础上稍加改动和表层开发,忽视了苏州市乡村旅游中的乡土文化的内涵开发,忽视了苏州市乡村旅游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很多景区由于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影响了苏州市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和苏州市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

4.产品类型单一,体验性不强。目前苏州市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与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城市相比相对不足。从苏州市乡村旅游中现有的一些景区来看,苏州市乡村旅游中采取的较多活动仅仅停留在农家乐、农业观光等低层次的水平上,如旺山景区的农事体验区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不够鲜明,景区内的乡村旅游活动主要是多以果园采摘、农事活动为主,参与型与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相对较少。

四、苏州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的改进措施

1.增加参与互动内容。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各个景区在乡村旅游产品中的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消费的过程中,努力创造条件并让广大消费者参与其中,使他们对苏州市乡村旅游景区所提供的最终产品满意,通过角色的转变来激发消费者,使其生活形态得以改变,从而实现苏州市乡村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的销售。

2.以整合营销理念进行市场推广。有了好的旅游产品,不推广出去是没有用的,因此苏州市乡村旅游需借助于媒体宣传和推广苏州市乡村旅游的产品特色,引起感兴趣的人注意,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各个单位和景区部门应该和苏州市和全国的媒体合作,重点宣传,同时,苏州市乡村旅游部门可聘请名人担任苏州乡村旅游形象大使,配合旅游广告进行宣传。

3.构建主题文化村。苏州市乡村旅游中的苏州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因此苏州市乡村旅游部门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设计开发具有苏州市乡村旅游中的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4.精心设计体验式产品。从乡村旅游的本质来看,“体验”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属性之一。作为乡村旅游者来说,单纯的走走、看看、玩玩,已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更希望能够参与到乡村的生活生产中去,这样对于乡村文化的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也可以加深与乡村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5.整合各种感官刺激。感官式体验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建立起感官上的体验,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使游客对于旅游景区建立认知的一种方式。在这一方面苏州市乡村旅游的有关部门或者景区部门可以采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建立起感官上的体验,让游客可以听到苏州市乡村旅游中所涉及的乡村特有的声音,如犬吠、鸟唱、虫叫等,嗅到花香、泥土的清新等乡村的味道。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在这一大的背景下,苏州市的乡村旅游在新世纪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乡村旅游也成为苏州旅游市场的助推器、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刘旭,骆高远.浅谈乡村旅游网络营销[J].科学与管理,2008,1

[2]冯清.乡村旅游品牌化战略初探[J].现代经济,2008,7,13

乡村文化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是大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组成部分的重点,它有着长远的历史、文化和乡情民俗的沉淀与积累,同时它也是大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生命的元素与节点。在我国当下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到来之际,中国广袤大地的众多乡村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1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现状堪忧

如何具体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景观规划和建设,有赖于基层执行者和广大的景观规划设计师们。然而据笔者研究所知,为数众多的乡村生态及文化和乡村景观正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逐步遭遇着毁灭性的破坏,或随时面临着被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所替代的命运。

在当前我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背景下,中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原本脆弱的乡村生态景观系统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

中国大地上的众多乡村,经过历年来的环境适应与历史发展演化,已嵌入并成为自然生态的组成部分。山水田园、青草绿地、河流池塘等自然或人为的乡村景观元素,都使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维持在均衡发展与相处的状态。然而中国农民们长期以来超饱和状态的粗放式农业耕种和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却使得历史沉淀下来的这种自然生态的平衡状态变得日渐羸弱。

1.2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将面临严重破坏

所谓乡村景观中的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尚未得到我国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但对于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乡土风貌及民众的精神需求却具备重要意义的各类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如中国农村常见的祖坟、 “风水林”、“风水塘”等。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适应于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及文化认同,伴随着中国传统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的破坏而面临逐渐丧失的尴尬境遇。近年来中国广大乡村盛行起的追求欧式别墅、小洋楼之风,发展势头迅猛,较城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发展延续下去,恐会开启中国乡村文化景观的毁灭历程。

2以马井镇为例说明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中的“危机”

什邡市马井镇,即是当下中国濒临消失的乡村村落中的一个典型例子。马井镇位于我国西南经济发展迅猛的城市-四川省什邡市。马井镇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彭州、广汉、什邡交界处,是川西明珠—什邡的西南窗口,全镇面积41.57平方公里,辖21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9万人。全镇交通方便:邻靠宝成铁路支线,省道成青公路(成都至青川)横贯全境,水资源丰富: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汇聚湔江流入沱江,农业基本为自然灌溉,极为便利;气候适宜:地处平坝,地势平坦,海拔520米左右,马井镇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水源丰富,自流灌溉90%以上。马井镇的乡村景观在历史上以莴笋、西芹种植而闻名,但这种乡土景观现在却随着城镇化的进展、人口的迁移、村庄的消失而逐渐面临着毁灭性危机。

乡村的山水格局、生态景观、乡土文化遗产和草根信仰体系,是中国乡土聚落“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社会基础。如果能避免上述3方面所遭遇到的破坏,则可预见中国广大乡村的生命将能得以延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机遇,否则,这样的运动则很可能成为危机,所谓“危机”正包含了这样2层含义。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用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途径,通过建立保障生态、文化和社会及信仰过程,来维护村镇生命的持续和健康。

3景观安全格局设计下对乡村景观未来发展的思考

乡村的生命延续与发展,在于其生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文化的意义,社会交流功能和社会文化意义,信仰活动及精神意义,社区联系,文化认同及特色等几个方面。保护乡村景观建设的生命力,关键在于需要维护和健全上述5种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上述的乡村景观建设中的战略性的景观格局加以整合,保留并穿插于新时期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催化剂,使传统乡村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最终形成富有特色及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满足时代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阡,邓军.农村景观发展研究与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