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文化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的必要途径,是体育社会化的新载体。社区体育的发展理论则是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关健,也是体育社会化的关健。因此在分析社区体育发展概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体育发展的新理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既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对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20世纪最后15年群众体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热点。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体育仍将是21世纪前5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热点。社区体育正是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发展的热点问题。因此,社区体育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理性探讨。
1、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界定
1. 1对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理解
社区体育发展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社区体育发展涉及到社区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第一:社区体育发展是由政府和居民共同从事的“双边项目”.双方对此都应做出贡献。第二:社区体育发展的目标和方法是非常广泛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第三:社区体育发展具有区域首创性特点,居民不仅应该积极参与,而且应鼓励发挥首创精神。第四:社区体育发展还包含着对自愿方法的强调,社区体育发展的趋势将成为自由选择而非强迫认同的过程。因此.对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界定也有不同观点,归纳如下四个方面。
1.1.1“过程”说。这种观点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社区体育变迁的目的。这个定义属于抽象工具理性范畴,把社区体育发展概括为能够促进社区变迁的民主参与过程。
1.1.2“方法”说。这种观点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实现一种目的的方法,凭籍这种“方法”完成社区体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特定目的。这个定义属于具体工具理性范畴,它把社区体育发展视为实现一般变迁过程的方法、步骤。
1.1.3“方案”说。这种观点认为,社区体育发展由一个个项目计划即“方案”构成的,每一个“方案”都是根据社区体育发展实际需要制定出来的,通过完成这些“方案”来达到满足需求或问题解决的目标。
这个定义属于抽象目标理性范畴,它把社区体育发展目标化为有计划地解决社区体育所面临实际问题的行动、活动或工程。
1.1.4“运动”说。这种观点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一种社会运动,它致力于社区整体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学.涉及到不同社会制度的文化价值选择和社会理想。这个定义属于抽象目标理性范畴,它把社区体育发展制度化为实现理想和信念的一种社会运动。
1.2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界定
上述关于社区体育发展的理解是从两个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的:一是目标理性思维,回答干什么的问题;二是工具理性思维,回答怎么干的问题。从理论层面上讲,目标理性和工具理性没有那一个更科学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目标和手段的关系。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理解,主要是分析社区体育发展四个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四个要素,把它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对社区体育发展概念的完整界定。
综合考虑以上的要素,结合我国近年来社区体育发展的实践情况,我们对社区体育发展这一概念的表述是:所谓社区体育发展,是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社区组织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体育的问题,改善社区体育环境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加强社区体育参与意识,培育体育情感、体育人口,确立新的体育形态、推动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的过程。
2、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在现阶段主要指在街道办事处和居住小区的辖区内,在农村是指乡镇和自然村,以自然居住生活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资基础,以全体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社会体育活动。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可以从社区体育概念和社区体育发展概念中推断出来。从社区体育概念出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可归纳为社会体系模式、社会区域模式;从社区体育发展概念出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可归纳为计划变迁模式、政府授权模式、社会参与模式、文化创新模式。前两种模式是从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模式引申出来的,所以叫存在模式;后四种模式都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所以叫社区体育发展的功能模式。
2.1社会体系模式
社区体育是持续的社会体系,具有相互依赖、共生共荣和均衡发展的特点。按照此模式规划社区体育发展,必须坚持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发展的目标模式;必须坚持系统联动、功能互补、互相沟通和整体发展的理论和价值取向。
社区体育发展是一个变迁的体系,社区体育发展必须做好“动态平衡”工作,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分工与合作、继承与创新、局部与全局、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辨证关系,使社区体育发展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保持常新的面貌。
2.2社会区域模式
社区体育为一定区域内的个人、群体、组织、机构提供了互动的舞台,社区体育的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区域性、以本区域的自然环境设施为物资条件等特点,丰富了社会区域生活的内涵。社会区域模式是对某个区域的体育工作(包括理念、过程和方法)的判断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融健身、娱乐为一体,具有本地(或地区)特点的制度化的社区体育行为过程。按照此模式设计社区体育发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的积极性,立足于本地社区,促进社区在居民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把社区建成居民所向、心灵所归的精神家园。
2. 3计划变迁模式
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一个自觉的、飞跃的、进步的和有计划的社会体育变迁过程。要搞好社区体育发展,首先必须制定好社区体育发展规划和目标模式。我们希望明天的社区体育是什么样子、达到什么目标,就要在今天进行理性的规划和设计,未来的社区体育是现在社区体育的理性延伸和规划实现的。
2.4政府授权模式
政府授权是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典型社区发展模式。联合国的文件规定,社区发展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政府支持,二是人民参与闭。政府授权与联合国关于社区发展是中央政府和地方人民双边合作的定义是一致的,反映了社区发展政府授权的模式特征。社区体育发展离不开社区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因此也同样具有政府授权模式特征。社区体育发展政府授权模式除了行政上的领导、政策上的优惠外,它本身也从财政拿出相当可观的启动资金,建设社区体育配套设施,这对调动社区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体育发展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
2.5社会参与模式
广泛参与是社区体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必要条件。这首先是由于社区体育发展具有突出的社会化特征,这种社会化特征决定了社区体育发展既不是单纯的某一部门、某一团体的行为,也不单纯是某些个人的行为,而是社区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团体、自治性组织和广大居民共同的行为。社会参与模式包括对社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社会资本的调动,社会资本就是社区居民作为民主国家公民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和责任,是社区居民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激活它们,就会变成社区体育发展的无穷力量。
2.6文化创新模式
文化创新包括概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它是集信息集约、技术革新、文化嫂变和观念扩散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发展模式。社区体育具有的民族性体育文化、区域性体育文化特征,决定了社区体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征下发展的将成为发展的可能和必然。从这个思维角度出发,它也同样适用于文化创新模式。这种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突出了文化特征,包括社区体育新技术的引进、思维观念的变革和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创新所导致社区体育变化的过程,它是自觉和不自觉、渐变和突变、理性和非理性社区体育变迁的综合体。
3、社区体育发展的机制原理
社区体育发展的机制原理是指社区体育发展的结构、功能及动力关系。从结构上说,社区体育发展结构分为四个子系统:即概念子系统、组织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和器具子系统。概念子系统是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价值目标的导向系统,社区体育发展的理念、目标和意义均从这个子系统提出。组织子系统是启动和领导社区体育发展的执行系统,负责社区体育资源的动员和组织、项目的选择,问题的解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配、活动整合和过程监控等。文化子系统是指活动和动作规范系统,是制约着个人、群体、组织和机构的运行及其相互关系。器具子系统是满足社区成员物资和文化需求的供应系统,包括场地、健身器材、用具等,保证社区体育发展平稳、顺利、健康的运转(见下图)。
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自上而下的计划推动;二是社区成员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社区体育发展的整体动力。
4、社区体育发展的理念
4.1以人为本
社区体育发展必须坚持自愿选择、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社区体育发展所作的任何事情,包括它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都必须自始至终地贯彻“茫茫宇宙,唯人为大,林林万物,为民是从”的人文理念,居民需求的服务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4. 2以服务为中心
功能定位是确定发展理念的前提。社区体育发展的功能,只有通过服务才有可能得到体现,社区体育服务将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中心工作。而社区体育服务的实施又必须通过制度保障和资源供给,形成良性发展局面。因此,建立一个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社区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就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构建具有明确功能定位的、可操作的社区体育服务保障系统,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4.3资派挤合
调动和整合社区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潜在资源,使之变成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资源,促进社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区体育服务的全面进步,这既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价值目标,又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价值理念,因为它包涵居民权利和义务、享受和回报等共享和共担的观念。
4. 4本土化发展
由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形成了我国区域文化氛围和行为习惯特征。社区体育也是在这种环境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区域性特征的、新的体育形态。社区体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征下本土化发展,将成为发展的可能和必然。
4. 5社区.与: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要义
在社区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和治理,才能培育居民的社区体育意识,才能有效地整合与发挥社区自身的各种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居民的社区参与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离开了居民的社区参与,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和完整意义的杜区体育发展。虽然我国各地社区体育各有特色,但相同之处就是“参与、分享”,这就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精神所在。也就是说,实施社区体育发展规划,核心是形成一种自主、积极参与精神,通过参与实现共同的目标,享受共同的创造的成果。我国当前的社区体育发展,内涵及其丰富,其核心就是要倡导自主参与的精神。
4. 6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体育发展的多样化载体
社区自治,顾名思义就是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依法享有自主管理社区事物的权利及其过程,是居民社区参与的高级形态。社区体育发展正是需要自治组织、中介组织的广泛参与,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不发达,人力资源却相当充足的国家,依靠民众的广泛参与推动社会体育发展已成为现实的选择。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在我国尚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但已显示出它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社会中介组织开始介人体育赛事、体育经营、体育管理等,这些情况表明,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正日益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必将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新载体。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
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外围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外围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外围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j]. 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67-71.
[3]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 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方躬勇. 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7] 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关键词:布洛陀文化;壮族;乡村和谐社区
作者:群,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百色学院政法系讲师。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08-005
近年来,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对布洛陀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文学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缺憾的是,很少有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实际上,研究文化是社会学的一大传统。社会学具有两大传统范式,一是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宏观结构的实证研究;一是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主义的范式,强调对行为意义的理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韦伯运用其理解范式所成就的文化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杰作中,韦伯论证了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目前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大范式也正在走向综合。这种综合的基础在于社会事实的性质,其实,结构总是有意义的结构,意义总是通过结构发挥作用。因此,对布洛陀文化应该有社会学的思考。概括的说,运用社会学视角思考布洛陀文化,就是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视域中,如何提取具有现代价值的布洛陀文化精髓,并使其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实践中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价值内涵的抽象阐释上。如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壮族而言,如何批判的继承其传统文化一布洛陀文化的传统为社会主义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服务,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将运用社会学视角,试图在借鉴现有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布洛陀文化对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并就发挥这些作用的实践路径提出自己初浅的思考。
一、和谐社区概念的解读
随着和谐社区研究的深入,和谐社区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从既有文献来看,关于和谐社区主要有如下一些定义。
“和谐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高度价值认同和归属感、人际关系友好和睦、社区自治程度高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特征同时具备的社区。”
“和谐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各个社会群体及其个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社区。”
“和谐社区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层次:一是通过人人参与,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使社区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通过人人参与,频繁的交往与沟通,形成祥和、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使社区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三是通过人人参与,互动共济,构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与道德境界,强化公民道德意识,提倡诚信友爱,提倡奉献精神,使社区成为一个‘精神共同体’,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四是通过人人参与,强化社区团结意识,强化法律意识,构建民主法治、充满活力的社区文化,构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凝聚社区成员的意志汇成一股和谐的精神合力,推动社区发展……使社区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促进人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归结起来看,虽然各种定义对和谐社区界说的角度不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和谐社区就是表现为融生态协调、人际和社会关系融洽,以及人的身心和谐为一体的社会生活实体,和谐社区体现着生态和谐、人际和社会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区概念具有明显的价值色彩,是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理想建构。传统社区与现代和谐社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正是这种差距的存在说明和谐社区需要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所以,和谐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结构的调整,功能的改变,社区主体素质的提高。陆益龙在论述新农村建设时认为,新的农村建设,是指把新农村建设视为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村发展战略,即促进当今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新农村意味着新结构、新功能、新主体,即形成新的生产结构、新的社会管理结构、新的行政管理结构、新的知识和观念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结构的功能转换或更新;使农村社会主体的结构得以转型和重新整合,实现农村社会主体的现代化。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必然要遵循这些规律和要求。本文正是在这种语境条件下来讨论布洛陀文化对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所具有的作用。
二、布洛陀文化对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崇奉布洛陀为创世神、始祖神、宗教神和道德神,并遵从其旨意以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性文化体系,是壮族这一人们共同体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社会活动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幻化形象、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体系的主旨和精髓。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布洛陀文化对推进壮族乡村社区和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促进社区生态和谐、加强社区人际和社区社会和谐以及增进社区主体的身心和谐。
(一)促进社区生态和谐
乡村社区是以一定自然区域为基础,由特定的生态环境构成。土地、山林、水源直接影响着乡村社区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是社区生产和生活的依托,是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社区和谐的基本特征。也是建构乡村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生态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对生态意义的科学认识和法律的健全。但是爱护自然的文化传统对建设生态和谐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布洛陀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壮人尤其通过自然崇拜、始祖崇拜、禁忌等民间信仰,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意念”。布洛陀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是由其文化性质决定的。布洛陀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具有典型的农业文化特征。布洛陀“是华南珠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加之原始认知水平的低下,壮族先民对自然环境充满了敬畏、想象和崇拜,不仅产生了对山、水、石、花、蛙、雷、雨等自然事物的信仰和崇拜,试图通过崇拜,求得风调雨顺,以保丰产丰收;甚至已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依据。比如关于布洛陀创世说所表达的天、地、人由同一块石头而生的思想,甚至创世母祖姆六
甲由花而生的观念,实质都可被理解为壮族先民崇拜自然的理由。源于这种自然崇拜,壮族先民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诸多禁忌,表现为不滥砍滥杀,保护林木、保护动物等行为特征。对现代人而言,人们对自然的神秘感消失,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消失。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和破坏,已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在建设壮族乡村和谐社区过程中,布洛陀文化的生态伦理,对于保护壮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壮族乡村和谐社区生态,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社区人际和社会和谐
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是社区和谐的核心要求。就乡村而言,家庭和邻里关系是社区人际和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社区社会和谐的基础。对社区而言,家庭是乡村社区的基本单位;对个体而言,家庭是社会成员的首属群体,是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和生活的组织形式,是影响家庭成员人格的首要结构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平等互爱的夫妻关系,尊老爱幼的代际关心,互帮互助的兄弟姐妹关系,是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内容。邻里关系是乡村社区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和睦的邻里关系是乡村社区和谐的重要标志。
在布洛陀文化中“勤勉和睦是其中崇尚的家庭伦理的主题。”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强调“尊母尚柔”,倡导夫妻和睦相敬,承认女性权利地位,强烈感怀母亲养育之恩以及对子女婚姻原则采取相对平和的主张、对男女婚姻自主的肯定和理解。在处理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上,无论是体现在布洛陀人格中的“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人”、“正直公道、崇尚诚实勤劳、尊老爱幼、友爱和睦”的仁慈性和道德性内涵,还是对教徒“不能偷盗或贪图他人钱财,不得调戏奸女;要善待他人,不计较酬劳,有求必应等。”的规诫,以及布洛陀的神喻对壮人做到正直刚强、公平合理、与人为善等善行,反对好吃懒做、损人利己、虐待老人、贪图私利、挑拨是非等恶行等要求,都具有规范社区行为,协调社区人际关系,化解社区人际矛盾,促进社区人际理解和促进社区社会公正的功能。
同时,从属于布洛陀文化体系的歌圩文化,具有典型的交往特征。对歌不仅是男女之间的个人交往。也是村与村之间的群体交往。不仅交往的人数多,而且由于歌圩与相联系,人们在交往中还表现出浓重、热情、友好。哈贝马斯在论证交往概念时说:“交往行为……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口头的或口头之外的)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行为者通过行为语境寻求沟通,以便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把他们的行为计划和行为协调起来。”他认为,交往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通过(语言)沟通相互提出有效性要求,使得交往行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反思关系。通过主体间对有效性的论证,最终形成共识。所以他认为交往具有合理性,并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和交往理论。哈贝马斯力图通过交往合理性,来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对歌交往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通过对歌这种交往,人与人之间不仅传情达意,启发智慧,而且相互竞争逗趣、合作共享。因此,歌圩文化不仅对促进社区人际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社区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三)增进人的身心和谐
何为身心和谐?静态地看,身心和谐表现为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相协调的状态,它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相适应的结果;动态地看,则是人的内心世界随外在世界的改变而相应的改变。用社会学的语言说,身心和谐就是个体与社会结构良性互动的一种状态。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人的现代化本质是人格的现代化。之所以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因为社会发生了变迁,人与社会不相适应。在现代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壮族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变迁中的文化“堕距”,人的文化观念常常落后于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使转型期的人成为“过渡人”。金耀基先生说“过度人是站在‘传统一现代的连续体’上的人。一方面,他既不生活在传统世界里。也不生活在现代世界里;另一方面,它既生活在传统的世界里,也生活在现代的世界里。由于转型期社会的‘新’与‘旧’的混合,在这里,新、旧两个‘价值系统’中的他一只脚踩在新的价值世界中,另一只脚还踩在旧的价值世界里。”也就是说,转型期的人是处于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的身心不和谐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就是使人具有与现代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无论是社区的生态和谐,还是社区的社会和谐,都是以人的身心和谐为前提。没有人的身心和谐,就不可能实现社区的和谐。
对布洛陀文化来说,“无论是关于开创天地和人类万物,还是各种发明与创造都包含着先民们不畏艰难、团结奋进、不断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而不畏艰难、团结奋进、勇于创造是布洛陀神话的核心,”而且,布洛陀文化注重对人们心理的调适,具有说人劝世、交流情感、调节矛盾的丰富内容,这些,无疑有益于人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从而维持人与世界的平衡。追求和谐宁静、向往安定和平是其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三、利用布洛陀文化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可能路径
概括地理解,人类学侧重于研究文化对于行为和结构的意义,社会学则侧重于寻找文化与行为之间的结构机制。本文将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思考在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布洛陀文化作用的可能途径。
(一)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象征的生态空间
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关系的区域概念,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但遗憾的是,在众多的社区研究中,这一空间的社会意义被忽略,而突出了社会结构的作用。空间社会学认为,空间在本质上是社会的。空间体现着社会地位的分布和社会关系状态。曼纽尔・卡斯特认为“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空间的形式与过程是由整体社会的动态所塑造的,这其中包括了依据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而享有其利益的社会行动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价值与策略所导致的矛盾趋势。”在福柯那里,空间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例如他关于全景敞视监狱的理解。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具有实践的性质、表征的潜力和功能。并将空间分别概念化为“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空间实践指的是人们对空间的利用、管理和设计,是特定社会关系在空间中的呈现;空间的表征指的是用来理解、表达空间实践的知识符号;表征性空间则是通过空间符号化,来表达特定的象征意义。在壮族乡村社区建设的空间布局中,可以利用布洛陀特有的象征物,起到保护环境、强化社区认同的作用。例如可以从布洛陀文化中有价值的传说故事,提炼出各种象征符号,给社区空间定的环境要素如土地、水源、山林、花木、以及道路或建筑命名,从而增加这些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增强生态的神圣性。同时,在完善乡村社会和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尊重布洛陀文化传统,在社区规划中,保留或增加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活动区域和文化设施,为社区的祭拜、娱乐
活动提供方便,以增强社区环境的道德感。
(二)培育具有布洛陀文化基础的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具有为社会成员提供归属感,缓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整合,凝聚社会资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作用。尤其是目前我国农民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的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培育民间组织对乡村和谐社区建设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乡村社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壮族乡村社区社会建设中,可以利用布洛陀文化的独特资源,促进社区团体的发展。例如可以围绕发扬布洛陀文化的优良传统,组建社区环保协会、社区慈善协会、利用歌圩传统组建社区歌社,歌手联谊会等等,并在法治的前提下,规范各团体的行为,发挥其社会纽带功能,使社区在既富有凝聚力又充满着活力的同时,提高社区成员的社会参与水平和社区自治能力。
(三)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和谐文化
和谐社区要求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乡村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布洛陀文化的和谐传统对建设壮族乡村社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以布洛陀传统文化形式为载体,通过各种传统活动,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社区和谐文化。例如,在乡村社区建设中,可以通过完善乡村文化体系,规划一定区域,建设乡村社区歌圩,组建乡村山歌队,培养乡村歌手,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山歌表演,山歌竞赛等,营造一种既有先进文化内涵,又有民族传统风情的和谐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3][5][6]唐忠新,构建和谐杜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第17页;第12页;第10页;第15页
[2]张再云,和谐社区测量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刘菊娥,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与路径选择[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陆益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种社会学的理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覃乃昌,壮学第四次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9]曾杰丽,壮族民间信仰的和谐生态伦理意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0]覃乃昌,《磨经布洛陀》与华南珠江流域的稻作农业――《麽经布洛陀》与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一[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1][13]潘其旭,《麽经布洛陀》与壮族观念文化体系[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12]罗志发,“阴阳合德”:壮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布洛陀经诗》的性别哲学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4][19]王光荣。黄鹏,论布洛陀文化的凝聚力[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
[15]蒋明智,《布洛陀》与壮民族文化精神[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04,第84页
[17]孙念超,国民性的改造与人的现代化[J],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
[1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77页
[20]熊远明,追求和谐宁静向往安定和平――《布洛陀》价值观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21][22]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方法论和基本概念解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内容摘要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社区旧有的组织管理体制、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下重新建立的新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来说明城市社区管理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城市社区管理的民主化,并说明政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有的一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80年代中期开始,社区的概念重新在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中被得到运用。
“社区”一词译自英文的Community,其原意为“人群共同体”,20年代传入中国时和“社会”一词混用,特指一种以地域特征联系起来的初级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具有同样的文化特质,守望相助,形成一些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学中常用的概念。本文中所讨论的城市社区是由社会学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聚集在城市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组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社会学家认为社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①具有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参与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②有一定界限的地域,其界限一般来说是比较明确的;③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④有一套相互配合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⑤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在情感和心理上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以看出社区具有的地域性特质,它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的含义。城市社区是一种不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用到社区这个概念。
我国社区管理的现状
关键词:社区学习中心; 非正规教育; 农村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69-04
一、前言
“社区学习中心” (简称CLC)是在“全民教育”的理念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8年提出来的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指在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由社区成员自发组织、建立、管理并为社区发展服务的教育学习组织或机构。“社区学习中心”以其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将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结合起来,满足处境不利群体、继续教育、技术提升等多主题、多方面的需求[1](P39),使社区人民能够有效参与社区发展与社会变化,它所关注的是在正规教育体系外,为社区成员的继续学习与教育提供一种支持性的帮助,使他们形成自发性和持续性的学习行为,以引导社区成员能够在全球化进程中和快速变化的时代洪流中谋求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以达到“有尊严地活着”的目的。十余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学习中心在广大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的扫盲、技能提升、性别平等、儿童教育、文化传承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正规教育之外的有益补充。
中国于1998年参加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在甘肃和广西两省实施。自2003年以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三方推动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在全国22个实验点开展了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推广工作,在农村地区进行以扫盲、技能提升、扶贫、劳动力转型与培训等为重点的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提升了影响力,社区学习中心自身也形成了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模式。
受农村变化发展的影响,农村正规学校教育正拘泥于公平与效率、内容与形式等不得不考虑的宏大教育问题中,使学校教育在农村领域中的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农村地区的人们对于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非常强烈,但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发展缓慢,无法适应社会的飞速变迁。非正规教育以其学习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成为弥补正规教育不足的有效途径。社区学习中心的教育对象广泛、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可以促进社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2],但是在当前农村变化的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扫盲、技能提升等功能,而应该适应农村的变化,满足农村的需求,甚至是逐步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引领农村的发展。鉴于此,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必须解决在未来发展中发展目标的确认、教师队伍的建设、学习内容的更新、学习场所的组织、教学手段的改进、评价体系的建构、运行体制的梳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发展政策的支持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够从内部强大自己,使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基于上述我国农村的新形势以及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面临的问题,必须总结出一条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路径,才能使之健康有序并且持续性地发展下去。
二、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路径
(一)发展目标:以教育促进农村转型
发展目标应该是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发展方向的指引,也是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价值的体现。农村地区仍然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农村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仍然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农村概念里面较多的是以经济发展程度区分的区域概念,正是这一区域概念使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发展差距无法弥补,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代表的是一种平行于城市的文化,两者没有优劣之分,两者之间是生活形态的差别。我们不能以城市的标准来促使农村的发展,农村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农村的发展不应该是被城市牵引的被动的过程,而应该是农村自身转型的过程,转型即农村不是按城市的标准发展,而是自身向生产生活更加方便的农村、生活更加幸福的农村转变。教育是促进农村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作为在农村社区的一种教育形式,应该树立为农村转型服务的目标,引导村民热爱农村、建设农村、为农村服务,与农村社区建立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这也是其价值所在。
(二)发展前提:转变观念
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优势在于灵活的学习形式和快速的需求满足,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更多的是满足于政府需求和类似于学校教育的机构,长此以往,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优势将逐渐示弱。所以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要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
首先,“学习中心”非“教育中心”,即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自下而上地推动自身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向外拓展,逐步扩充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学习资源。其次,农村社区学习中心是一种无形的机制、一种理念平台,而不仅是一个实体机构。其机制、理念可以借助于一定的场所、人员、媒介在任何社区表现出来。而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拘泥于科层治理的固定机构。任何一个社区均可以将社区成员的需求与社区学习中心的理念相融合,为社区服务。最后,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并不仅是满足农村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而需在坚持国家政治方向,提高社区成员经济水平的同时,关注社区文化建设,注重社区成员能力发展,发挥社区成员的潜在价值,提升社区成员个体的价值。
总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应以解决人的问题为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社区学习中心的价值追求,把关注人的生命意义,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激发村民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觉悟,提高其追求生命价值的意愿和能力作为社区学习中心的重要任务[2]。
(三)基本原则:需求唤醒、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