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耕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雏鹰争章;校本教材;体验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13-02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培养大学校,少先队活动在设计上应紧跟时代,以兴趣爱好为突破点,尊重队员的年龄特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持续创新活动载体,坚持拓展活动形式,将有意义的活动办得有意思,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在创新中打造“让雏鹰与卡通共舞”活动
(一)让校园卡通形象“立”起来
高度重视,积极推广。通过召开校行政会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会,就开展此项课题实验进行探讨,在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基础上,起草《卡通人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校领导分别对全体教师就《方案》进行解读,就卡通人物的使用办法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以统一思想,统一认知,统一基本操作程序。新学期伊始,学校对所有老师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觉地把卡通文化融入教学活动和日常工作中。
完善标识,营造文化。从文化墙到楼层提示牌,从楼梯间的温馨提示牌到厕所、水房的节约警示语,从校服、日记本到班级文化布置、表扬条、激励卡等等,目之所及,都会有一个或若干个“卡通”出现在学生面前。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宣传,加之卡通主题文化的创设,校园卡通形象在耳濡目染中渗入学生的心田、影响学生的认知,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为系列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让校园卡通形象“活”起来
坚持活动育人,重视实践体验。学校让校园卡通参与到各类活动中,这样增强亲近感和情境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学校组织的各项赛事和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都以就卡通冠名,以获得卡通勋章作为此项赛事的最高奖励,获奖学生所在的班级也会根据班级雏鹰争章办法在对应的栏目内盖上卡通印章或贴上卡通贴纸,以示奖励。这些奖励的数量和种类是参选各级美德少年、三好标兵、校园之星、形象大使的重要指标。这样的导向使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学生以获得卡通奖励而自豪、欣喜。
整体构建规范,全面推出卡通。根据《方案》出台一系列“细则”“办法”,促进“卡通”的落实。努力做到十个“结合”,即将卡通形象的落实与班级考核相结合、与雏鹰争章相结合、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少先队常规工作相结合、与师生评优选先相结合、与德育课题研究相结合、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各项赛事和科技艺术活动相结合。将卡通形象分解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及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卡通形象的落实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和学校的一项常态工作,共建卡通文化,共塑校园新风。
重视科研引领,确保推陈出新。学校成立推进校园卡通实验的课题领导小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小课题研究和经验交流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与研究,推进其课程化、生活化、活动化建设,使各项活动日趋合理、科学,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三)让校园卡通形象“大”起来
树立学习典型,大力弘扬新风。学校对获得“卡通勋章”“校园之星”“三好标兵”“美德少年”等系列荣誉的学生进行表彰,通过主题班队会、道德讲堂等对其事迹进行专题学习,利用每周一德育在线广播、国旗下演讲、学校橱窗、红领巾广播、学校网站、微信平台等进行大力宣传,规定荣获校园之星荣誉的同学可竞选大队委。
开展主题活动,掀起“争星”热潮。学校持续开展“以做校园之星为荣、以做校园之星为乐”主题教育活动。教师激励学生时时处处以校园之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品学兼优的好少年。教师让校园卡通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渐渐高大起来,在校园内掀起争做校园之星的热潮,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二、在探索中推动少先队活动校本教材研发
(一)蒙元文化“我秀家乡情”校本教材
在学校的少先队活动中,教师以培养队员民族精神为核心,培养学生民族情感。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独特的文化有所了解,热爱家乡的文化,传承人类的文明,校大队部围绕艺术、时尚的蒙元文化开展了一系列队员喜爱的活动。举办了以表现蒙古民族的生活场景、娱乐活动、饮食文化、标志性图案等为内容的现场命题、绘画比赛。举行环保时装展示秀活动,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和废物再利用意识。
(二)“我们的节日”少先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校本教材
我校大队部牵头编写的 “我们的节日”系列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校本教材,进一步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实践中,教师通过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
每一次“节日”活动都追求设计的最优化、组织的精细化、成果的最大化,每一次活动都坚持这样的步骤,即:方案制定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展示庆典成果汇编反思小结。活动实现了科室合作和学科组互动。确保了方案的合理、内容的整合,避免了活动的重复,减轻了师生负担。活动体现了要求各异和形式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同一主题不同年级形式不同、要求不同,以求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活动的多个环节体现了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家校互动,尽可能拓展活动的参与面、辐射面、影响面。活动逐步实现了系列化、课程化和校本化,活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老师的认可和学生的喜欢,电视台录制了系列宣传片“我们的节日”清明、重阳、中秋、端午。
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体验教育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少先队活动育人的主阵地,一直追求教育无痕,坚持活动育人。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基地,走到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去观察,去体验,去追寻,去发现外面世界的精彩;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学会探究和思考,学会自主与协作;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中发现;用自己的智慧在思考中感悟;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实践中创造;用自己的语言在交流中畅谈。让孩子们在寻找、参与、陶醉、体验中收获知识、收获情感,收获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灵动瞬间。
丰富的实践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每学年我们都会组织队员走进植物园、农耕博物馆、气象公园、消防中队、网球馆等实践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实地演练的体验教育。同时组织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排练心理情景剧。每学期学校邀请交警、公安民警、播音员、主持人、消防员、社区道德模范、作家、各行各业的爱岗敬业模范做校外辅导员,到学校开展安全、行为规范、良好品德意识培养等方面的讲座,提高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并在校外辅导员的引领下建立了法制安全大讲堂。通过校外辅导员参与,学校的少先队工作以社会参与创活动品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文系“2015年度少先队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作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区域文化;文化基因;大学生;综合素养;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2-0047-05
高校是培养人的综合素养的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经典正在被遗忘,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在海丝文化重新提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今天,闽南文化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笔者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角,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和闽南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以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主线,探析现阶段闽南文化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寻找其发挥作用的路径与方法。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教育中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教育与大学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是相辅相承的,但又有其特殊性。就业创业素养不仅代表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掌握,而且包含了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的水平,是素质教育的整体表现。随着95后、00后大学生不断进入大学校园,原有的素质养成教育慢慢变得不适应,并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一)视野狭窄且单一,价值观混乱
得益于高校教育软硬件的提升,以及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大学生的学术及技能素质得到较快提升。但是,过分专业化的教育趋向和经济化的职业导向让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实用和单一,造成了知识视野的狭窄。狭窄的视野“专注”于时髦的大学生创业、青年创业、风口创业等,使自己成为孤独的“类精英”,进而又带来了人际交互缺乏、生涯规划缺失、思维模式呆板等问题。
从整体来看,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的,但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目标的设定上,表现出自我化、短视化、功利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精神、理想抱负缺失等。这些表征的出现,其原因在于大学生的“三观”尚未成熟,在多元混杂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以金钱为唯一的目标,以庸俗的标准来衡量自我,从而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二)文化归属淡,人文底蕴薄
传统人文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区域文化传承的没落与失声,传统阅读、汉语写作能力的整体下降,西方节庆文化和日韩娱乐文化的渗透,不断割裂大学生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联。这些现象深度影响了大学生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上的成长,具体表现为文化归属淡,人文底蕴薄。一部分大学生对人生中的真善美缺乏鉴赏,没有基本的人生修养和高雅的文化情趣,将对个体的这种影响放到高校中来看,就出现了“宅”亚文化的兴起、沉迷游戏群体的扩大、素质养成类社团的降温等现象,同时又表现出对高校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了解不足,认同度不高。
(三)就业创业心态的茫然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大部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由此,影响到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心态,一部分学生趋于安逸、守成,一部分学生则略显过激。两极化的心态互相影响,在大学生圈内进行反复交锋与传播,使大学生群体中多数缺乏立场的人很茫然。这种普遍化的茫然心态,导致了学习目的性的缺失、工作中的随性、未来规划的无序等。
当然,上述在价值观念、知识视野、文化归属、文化底蕴、心态意识等方面出现的不足,深刻影响到了高校人才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联。高校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招收学生、培养人才,但是现实中却是人才大量外流,未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反而加剧了人才需求的扩张。这种现象必须加以改变,要将区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对其就业创业工作进行熏陶和引导。而在此之前,必须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剖析,进一步去探求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区域文化弱化带来的文化根基缺失
中国大陆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优质土壤正在消失。这种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传递载体或素材遗失,原本出现在教育过程中的文化经典、出现在区域生活中的文化遗产等在慢慢消失,而新文化未及时承继传统文化造成的空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等优良品质,正在被现实的功利化、短视化等局限思维“驱逐”,西方文化与西方科技的并行输入冲击了日益薄弱的传统文化阵地,原有文化载体被弱化并开始消亡。三是快速发展的时代给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阵地,而文化类、素养类的学习阵地显得相对单调,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无法有效地驱动大学生参与其中、融入其中。
(二)机制保护失效带来的高校文化缺失
学校作为相对于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的活动空间,其内是学术、知识,其外是经济、社会,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互联网的兴盛,加上校企合作、厂校融合等多元教育模式的参与,高校对大学生的保护层正在不断地消失。“保护失效”的过程中,高校面对着校园内经济意识的突显、政治意识的淡泊、学术氛围变淡的现状,未进行有效的氛围营造,大学生直接暴露在社会的宏观氛围中,导致了校园氛围变得急躁、不安、功利。高校文化缺失影响到了校风与学风,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养成。
(三)移动新媒体的出现带来文化传承路径的混乱
W络改变了信息传播的路径,各种文化、各种社会意识直接呈现在大学生的面前,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智成长和素质养成。大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到无数的信息,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所占比重不断变小,有效无效的信息混淆在一起。快节奏、娱乐化的方式挤占了原有的传承路径与培养阵地,知识更迭、文化变迁对高校教师的冲击,以及信息在大学生之间快速传递、互动频繁,造成了文化传承路径与阵地建设的混乱。
如何有效地应对上述变化,笔者认为,挖掘区域文化中有益的文化基因,并将之导入具体培养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以闽南地区的漳州文化为例,可以看到区域文化基因具有其明显的特征,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具有极大的养成作用。
三、闽南文化基因及其对区域大学生就创业素质的提升作用
(一)文化基因的概念界定与特性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这种片段具有可传承性,并且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全方位表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基因内涵丰富,“凡是直接接受文化因子影响的基因,如语言基因、笑的基因、饮食基因和的基因等,都属于文化基因的范畴,或都可谓之‘文化基因’。”[1]文化基因根植于同个区域、同个民族的文化血液里,影响到了区域内人群的价值取向、思考方式、生存方法、生活内容等。
文化基因藏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中。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建筑、景观等硬件;非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这些文化遗产通常由师徒之间,采用口传心授的的方式进行,从而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是“活”的文化。”[2]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是由区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而来,并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基因就藏于其中,而闽南文化亦是如此。
(二)闽南文化基因的特性及表现
1. 闽南文化基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从此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历经汉晋、晋唐、宋元,越来越多的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并扎根其上,使闽南文化日渐成型,并得以发展。“闽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越文化、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生成的。”[3]从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根植于本土的生产实践之中,并吸收了多元的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如农耕文化的内敛、海洋文化的外放、山丘文化的淡泊、平原文化的朴素,等等,闽南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历史与经济的变迁之中,文化基因日渐形成,形成了山海兼济、农商并重、冒险开拓、团结拼搏、重教崇文、兼收并蓄,并深化成为务实、开放、平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格。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闽南物质文化正在日益消失,过去时代中藏着的文化基因也正在日益消散。相比较而言,文化基因在非物质文化中保存得更好――得益于心口相传,文化基因在依托技能、作品等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加入了传承者的再创作,从而在传承中得到更大的活力。以漳州为例,截至2016年,漳州市人民政府已公布了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到129项,大致可分为十大类,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体育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在政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挖掘出来,被纳入保护,并得到相应传承和推广。其中传播的不仅是文化的表征,更是藏在其中的文化基因。
(三)闽南文化基因具有的“五力模型”
对闽南文化基因进行梳理,可以看到闽南文化形成五种对就创业素质具有推动作用的能力,并彼此作用。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道德力。所谓的道德力并非专指道德而言,而是包括了各种优良的品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近大海的地理区域、出海捕捞的生产方式等造就了闽南强烈的宗族观念和庙堂文化,也造就了世代传承的朴实、厚道、义气、豪爽、团结、敢拼与奋进等优良的品格。这些优良品格得益于中华传统文化与闽南文化基因的交融,成为教化历代闽南人的道德之力。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技能力。闽南文化本身就是生产生活的文化,文化的传承与生产的技能等结合在一起,成就了独特的闽南文化,如闽南石雕、木雕、建筑艺术、服饰文化等。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就包括了相应的技能力的培养。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包括体现于其中的文化基因,以及人际交互、语言沟通等生存技能,这些技能是生存的需求,也是职场发展、创业成功的基石。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学习力。中华传统文化与闽南区域中的海洋文化、吴越文化的融合过程,使闽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更具独特性;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加入了自身生活体验的再创作;这一过程也不是功利的,而是从整体精神上传递的非功利。这种变化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思考能力,能够从文化表面入手去把握内在基因,从一时一地的文化入手去把握区域整体精神,从物质文化中挖掘出精神文化的卓越。这样的思考过程,能够推动学习力的提升,使身处闽南的人,更全面、更具体、更科学地把握其中的文化基因。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协作力。文化基因能够培养人的合作能力,建构在同一文化背景环境下的一群人,会具有更多的沟通可能与协作可能。“在进化心理学看来是人类通过文化基因的复制进化出‘合作模块’的结果。这种‘合作模块’常被生物学家称为‘互惠的利他主义’。”[4]在闽南先民的生产中,无论是农忙收割,还是海渔,都需要多人合作;而这种品质也是大学生需要被强调、被加强的素养。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创造力。文化的沉淀过程记录了先民对于自然的发现与思考。发展至今,闽南文化要与时代的传播载体、教育机制等相适应,这就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提升思维层次。“思维层次是文化基因中‘创造力’密码的关键信息,理解层次越高,其对于不同文化的认同水平就越高,获得的文化营养就越丰富。”敢拼会赢、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等精神的存在,成就了闽南文化本身的创造力,表现在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对不同时代变迁的及时转化性,也表现在创新、实干、诚信的行为准则以及人格修养。
上述五个培养角度,推动着文化基因不断影响着被教育者的素养,并使之彼此相互作用,形成共融共荣的心理特质、行为基准等。这些基因彼此作用,有效地拓展个人的视野,推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并形成吸收各种文化的优良因素而融入自身所属文化的优势,使自身的就创业素质得到不断优化。
四、以闽南文化基因推动大学生就创业素质提升的“五力模型”建设路径
(一)“五力模型”中内在驱动机制的建立
闽南文化基因中包含的优秀的精神品质,是区域高校建设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体现我国传统的平和、中正、崇文等理念的同时,继承了闽南文化中的开放、拼搏、务实的个性;既有对区域文化的挖掘、精神内核的传承,又有对时代观念的重视、民族责任的承担;要把这些闽南文化的优点融入到高校文化之中,并形成内在驱动机制。内在驱动机制要把理念构建、榜样驱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使闽南文化基因成为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内在动力。
所谓的理念构建,就是要通过“闽南文化”或者“漳州文化”、“泉州文化”等具体内涵的强化,为大学生植入闽南文化的观念,树立起区域文化的精神理念――爱拼敢赢、艰苦奋斗、人定胜天等,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成为大学生道德约束的标尺,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石。所谓的榜样驱动,就是要通过对区域文化中的先进人物与事迹的研究与呈现,如陈元光、黄道周、蔡新、郑成功、陈嘉庚、李叔同、林巧稚等,挖掘出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基因和优良传统,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正向榜样和内在力量,从而成为大学生就创业过程中的指导。
(二)“五力模型”中行为规范机制的建立
信息社会的快节奏,让大学生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传统文化,对古老文化的看法也在潮流的冲击下转变了,地方礼俗、传统习俗也被一切从简的形式取代,而西方节日、日韩文化的侵入之势日趋变强。一些传统被遗忘,一些传统被取代,一些传统则正在慢慢消失,随着这些包含着闽南文化基因的文化行为、文化载体的变迁,造成了文化行为上的不足。因此,要加强对区域内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还需要从行为规范上入手,通过文化传承,将闽南文化基因转化为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并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推崇的生活、学习、工作方法,从而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进行有效的塑造。具体可以包括行为约束、行为感染和行为协同三个方面:所谓的行为约束,就是将传统文化中一些需要被遵守准则性的内容,包括那些不能做的事情,通过悬挂上墙、张贴宣传等,入心入脑,从而推动大学生的遵守与执行。所谓的行为感染,则是以“润物细o声”的方式,在校园建设中以环境的布置、氛围的营造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如以历史文化名人来命名校园内的建筑物、道路,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内历史文化名人的名言,设计、放置名人雕像等。所谓的行为协同,就是要将区域文化基因注入大学生的班团建设、社团建设之中,注入到师生的成长之中,进而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不懈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健康“基因”。
(三)“五力模型”中体验培养基地的建立
高校要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创建体验及培养基地。这一基地具备了呈现文化、体验文化、接受文化的功能。其具有三种形式。一是具体的场地建设。如非遗文化展馆、区域书画名家展览、校内外文化角等,是开展五力体验与培养的具体场所。在创建基地之后,要发挥基地在闽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引导推动师生到基地开展各类活动。二是培养实际五力的具体协会或机构的建立,如提升道德力与学习力的文化研究会、提升技能力的剪纸艺术协会、提升协作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保护志愿组织等。三是开展闽南文化培育工作的闽南文化教学等。在实际教学中,把闽南文化的内容渗透到文学研究、艺术鉴赏、技能创新等课程中。如公共必修课“艺术鉴赏”中加入具有区域特色的戏曲欣赏和书画欣赏等,或开展“闽南文化”、“闽南名人”等相关讲座,以闽南文化的生动性、现实性在充实课程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体验文化、提升素养。基地的活动应达成三个要求:一是针对性,即要有针对性五力的体验与培养;二是趣味性,即要能够有吸引当代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三是驱动性,不只让大学生知道闽南文化的表现及内涵,还要有驱动大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动力。
(四)“五力模型”中传输分享平台的建立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类的信息与资料。闽南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分享,也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平台,包括媒体平台、分享平台、竞赛平台。
一是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根据“五力”的培养要求,挖掘闽南文化,形成有益的五力内容,结合不同时间节点――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活动时间等,应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当然,也可以采用传统的广播、宣传栏、校报、海报等媒介进行推广;还可以创办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刊物,将线上线下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传播平台。
二是分享平台。主要集中在校内外互动的活动上,如推动闽南文化进校园的闽南文化周,推动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民间的闽南文化采风活动等。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推动大学生与民间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沟通交流,走访艺术家工作室、观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结合口述与采访、资料整理与搜集等工作,努力把民间文化记载下来、传承下来。通过活动的执行,大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闽南文化,使之进入自己的脑海与行为,并外化成分享,传递给更多的人。这种分享平台的策划、执行及持续都是闽南文化基因的传播与再造,都是让大学生吸收五力提升就业创业素质的过程。
三是竞赛平台。95后、00后的大学生具有自身独立的个性,以及对个体成才的需求,追求快速、新鲜的事物。因此要让他们接受闽南文化中的有益内容,就要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他们主动参与五力的训练和学习之中,这就需要采用竞赛机制。可以设定与学生相关的综合类赛项,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创新大赛等,通过赛前赛中赛后的多元训练及总结,导入讲座、互动式培训等方式――开展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专业讲座等,帮助大学生全面学习五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闽南文化基因能够适应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发展,其表现为道德力、技能力、学习力、协作力、创新力五个方面,通过构建出“五力模型”的内在驱动、行为规约、体验培养、传输分享的不同模块平台,能够使闽南文化基因通过精神、物质、行为上的多种渠道,作用于大学生“三观”的塑造、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其综合素养的提升。然而,具体的问题仍然需要一项一项完成,并结合区域内不同文化的表现,形成具体的工作推进方案,这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参 考 文 献
[1]孔宪铎,王登峰.基因与文化[J].东岳论丛,2010(2):5-11.
[2]潘勤.“非遗”:渗透血脉的文化基因[J].江淮法治,2014(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