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进行思维导图训练

如何进行思维导图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进行思维导图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进行思维导图训练

如何进行思维导图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 价值 联想能力 表达能力

一、认识思维导图

1.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en)提出的。他认为:放射性思维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形式,而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人们只有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来思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因此,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从小学英语教学来看,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江苏省小学英语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吉桂凤在其所撰写的教育专著《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中就这样总结了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2)建构知识网络,提高记忆力;(3)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力;(4)培养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可见,我们带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与学习并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又高效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由词句过渡到语篇,影响“灵活运用”学习延展性。如今,根据译林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Story time是语言的功能,是语篇的整体呈现,Fun time和Grammar time是句型、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功能在结构之前,语篇在词汇、句型之前。在以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我们一般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由语言结构板块入手,将重点句型结合Fun time呈现在一个情景中,从“点”的角度进行呈现和讲解,将重点难点逐个突破后再对Story time情景会话板块进行教学整合和剖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由简单到复杂,目的性明确。但这种方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句子,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较差。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从结构到功能的,教材编排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从话题功能到结构意图。

2.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篇“思维结构图”。我们调整教学方式,按照教材的编排从Story time语篇直接切入教学,让学生整体感知话题情境,在第二课时再进行语言结构的教学。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词汇和句子都不会,如何进行语篇教学?如何使学生学懂文本内容并能建立合理的知识网络,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这就需要通过教师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维导图”在黑板上及时的呈现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思维中架起“文本结构图”,通过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建立思维网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生词生句,理清文本脉络,从而理解对话。

3.思维导图在第一课时(语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语篇”的特征明显,它会直接围绕课题展开。无论在哪个年级段,语篇的思维导图框架都可从 “when, who, where, what, how”等这几个角度入手进行构建。即读标题,提出疑问词,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语篇段落并解答。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后,学生就能做到抓住课文主题,理清语篇的脉络并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对于学习较优秀的中、高年级学生,在对语篇进行预习时即可将相应的思维导图准确地表达出来。

译林小学英语6A Unit 8 Chinese New Year第一课时(语篇)文本内容围绕中国新年这个话题谈论了即将如何迎接新年。教师在第一次播放录音锻炼学生的听力之前,可提出问题“What holiday are they talking about?”学生在通过听力初步感知课文后,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即本课主题――Chinese New Year, 那么,思维导图的中心点也就跃然纸上了。接着,由问题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引发在不同时段tomorrow,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 on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on Chinese New Year’s Day将要进行的事情,由此,本课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就不y找出了。

语篇有脉络,又是一个整体性的语言教学,所以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快速构建知识网络,大大提高记忆效果。思维导图在语篇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对Story time 的“复述”,这里的复述既可以是口头复述,也可以用文字复述,即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将文本内容进行文字表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言的输出训练,是思维导图的又一强大功效。

三、思维导图在词汇与句型教学中的运用

1.紧抓单元主题,明确“重点”信息。由语篇过渡到语句的教学,真正实现了教材编排中的“从话题功能到结构意图”。在语篇部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或前后对话的语境帮助自己理解句子的含义。但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所以仅仅知道句子的意思,就会出现“盲人摸象”般的学习效果,会使学生对语言知识产生片面的理解,甚至造成错误的理解。那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语法-句型-语篇与运用四者相结合呢?

在构建第二课时的思维导图时,学生会出现“找不到中心点”的问题。其实语法和句子看似是一个个零碎的分支,但其一定是围绕一个单元的主题进行分析与讲解的。所以,在构建第二课时的思维导图时,仍然要紧抓单元主题,或者是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的中心思想,然后将词汇和句型进行分支联想,最后画出能够将单元主题与词汇、句型相联系、相统一的“思维结构图”,从而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词汇与句型的特点与联系,构建思维网络,有效提高对语言结构的理解。

2.思维导图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在译林小学英语6B Unit 2 Grammar time & Fun time 的教W中,课堂仍然围绕本单元主题Good habits展开。但与Story time的教学目的不同,这节课要求学生能够在句子中正确应用程度副词和方式副词修饰动词;能够应用本课所学的句型“Do you ...?”“Yes, I do./No, I don’t.”进行问答;并且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构思思维导图第一步时,学生要明确主题思想“Good habits”,然后通过联想,发散思维写出关于自己对好习惯的认知,如:go to bed early, do homework well等,教师顺势带领学生总结这些词组中的方式副词early, well, fast, late等;接着,由“Good habits”转向对“Bad habits”的谈论,引出句子I sometimes go to bed late at night. / He often feels sleepy in the morning.等,在此讲解sometimes, often, usually, never等频率副词。最后通过游戏Do you …? Yes, I do./ No, I don’t.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良好习惯、改正不好的习惯,同时通过操练句型对话达到加深理解“副词”用法的目的。以下是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见图3)。

图3

在词汇与句型的思维导图成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网状思维”特点,将学生的语言输出训练再次提上笔尖。学生不仅仅要画图,更要用图。教师应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发挥想象,发掘更多的与词汇、句型相关的信息,鼓励学生大胆地多说。因为英语学科的特性,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信息纳入与语言输出相结合。思维导图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支架。学生通过创作思维导图并进行表演,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协作交流能力。

四、结束语

由于思维导图具有的发散性特征,使学生的思维模式由传统的“线性思维”转化成具有放射性的“网状思维”,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了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形成高级思维模式。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知识内化, 以期达到自动化输出的水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策略, 它在使语言知识达到自动化输出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第二版)[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

[2]吉桂凤.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2015.

如何进行思维导图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意能力;教学方法;实践训练

1 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随着学科交融性日益增强,各领域“跨界”应用的现象日益频繁,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意创新能力。在互动媒体、网页设计、动画设计、游戏开发等数字行业,创意能力对进一步推动行业体系建设及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忽略了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体如下:

第一,过于重视技术能力教学,忽视创意能力培养。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没有太大区别,专业特点不突出,并且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创意能力培养的重视。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教学创新。在实际教学当中,一般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为主,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完成了相关作业任务,并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做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所以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创意能力。

2 创意能力的培养

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创意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不足,教师应如何对课程进行有效调整,不断提高学生创意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2.1 调整思路引进方法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直接渠道,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所思将直接影响其认识和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提高有重要的直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适时作出合理的安排和调整。

第一,改进案例分析法。传统的案例分析法多是“就事论事”,老师讲个人见解甚至直接将教材内容介绍给学生,整个过程缺少学生思考环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分析法进行调整,学生进行主导性思考分析,老师进行评价补充,则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苹果手机的标志分析为例,为什么要做成苹果?为什么被咬掉一口?用新的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可以得到以下答案:亚当夏娃偷吃的禁果是苹果,从此有了人类;砸到牛顿的是苹果;苹果重视用户体验,吸引用户去尝试;甚至因为乔布斯喜欢苹果。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能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第二,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法是创意思维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情况下由多人以小组形式一起完成,通过不同成员之间创意点的碰撞交融、激发得到更多的创意想法,这是个人单独思考所无法做到的。思维导图法可以说是思维的具象化,利于图形图像以及文字将思维的内容和过程表示出来。在使用头脑风暴法的过程中,充分结合思维导图,可以使思路更加清晰,创意点更加明确。

以“电”为主题词进行头脑风暴为例,传统教学中只是提出主题词,学生自由进行发散性思维,得到的结果很多但会显得杂乱无序,不利于之后的创意总结。若在头脑风暴过程中结合使用思维导图法表示,可以将创意思维指向不同的方向类别,如来源、形式、应用、效应等,在此基础进行后续创意发散,得到的结果就会清晰而有序。

2.2 集思广益发挥特长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创意过程也一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集体创意的优势,做到集思广益可以事半功倍。传统教学中考虑到小组成员执行力等因素,教师更多地安排学生单独完成创意过程,这样的效果是不佳的。若能在集思广益过程中注重发挥特长,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网页创意设计当中,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案例的搜集分析。有的学生擅长演讲汇报,有的学生擅长制作演示文稿,在安排任务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性进行小组分工。执行任务时,依据个人特长完成相应的部分,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另外,也可以进行任务的轮转,由擅长汇报的学生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这样一来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加强训练实践提升

从目前情况来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缺少创意思维指导环节,学生缺乏创意能力培养,加上理科生长期理性思维的影响,其创意性更容易具有局限性。完善课程体系,加强相关环节设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相关艺术课程中融入更多的创意训练。例如,设置游戏互动环节、集体头脑风暴等,有助于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拓展。另外,以比赛竞赛等实践训练为载体,有利于学生创意能力的巩固提升。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该专业在课程中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不但使学生的创意能力得到加强,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4 重视课堂勤于课外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与学生都应充分利用好课堂黄金时间,教师进行指导,学生积极配合进行各种方法的学习以及实践练结。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提升课外学习的方法能力。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养成观察分析的习惯,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创意想法,分析他人的优秀作品,学习创意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形成自己的创意思路。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自主学习,打开视野,充实素材,组织小组探讨交流拓展思维。

创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不但要主动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各个教学环节,认真完成相关实践训练任务,还要通过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创意能力。教师作为创意的引导者和创新能力培育者,要合理安排课程重视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将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方法、训练与实践、课堂与课外各方面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创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0(4).

[2] 徐景学.创意人才的生成探析[J].科技与生活,2010(5).

[3] 付晓东,余婧.关于创意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 朱澍清.对创意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

[5] 王贞子.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初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1).

如何进行思维导图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 “导学式”教学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124-02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沿袭了很多滞后、陈旧、呆板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按照“准备―示范―练习―再练习―结束”的模式进行教学。这个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获得,而往往忽略了教会学生如何自主掌握运动技能。“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的“引导”,推动学生的“学习’为主,并以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因此有效运用“导学式”教学方法是创建高效高中体育课堂、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以“导”激发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知识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好课前时间进行引导。有的体育教师往往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一上课就让学生排好队进行枯燥的活动训练,这样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教师合理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引导则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排球的传球技术时,笔者首先采用诱导式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我们在看排球比赛时,常常听到解说员说3号位传球,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有的经验交流对排球传球技术的看法,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提高了对排球传球技术的了解,而且有效激发了学习排球传球技术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有新意,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和练习短跑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教师可以变换训练方式,采用分组比赛跑、追逐跑等多样化方式进行有效引导。这样,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自己真实的体验,感受到每一节体育课都有所不同,体验到新颖,感受到有趣,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融入到体育课堂中。以“导”激发运动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关键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二、以“导”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体育思维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必要。运用问题情境不仅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展学生体育知识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对于体育运动技巧的掌握也是很有帮助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创建,可以运用新的体育知识创建,可以运用学生比较喜欢的话题创建,还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进行创建。例如,在背跃式跳高过竿技术训练时,笔者选出了3名学生进行演示,然后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引导:“这三个同学谁的动作要领相对规范?”学生思索了后说是小李同学。之后笔者又提问:“他们在过竿时动作有什么不到位或不规范的地方?”学生也很快指出来小华同学助跑节奏有点乱,所以没能过竿。而小明在腾空时候身体的姿势有点偏了所以脚碰到了竿。笔者又提问:“这是我们在练习背跃式跳高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你们有什么好的改进建议吗?”学生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改进的建议。例如,在教学羽毛球击球技术时,笔者选用学生比较喜爱的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林丹的比赛视频进行问题创建:“通过视频看出林丹在这场比赛中有几个进攻动作非常漂亮,他采用了什么样的击球技术呢?”学生一看是自己熟悉的运动员,兴趣马上被激发,积极思考,有的学生总结说:“他趁对手不注意用反手吊打了一个精彩的对角线球,对方都没有挽救的机会,真厉害。”有的学生发现了:“对手把球打到了左边的后场区,他用了一个反手击高远球,打得对方措手不及,值得学习。”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思考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对运动技巧的掌握也更加到位。

三、以“导”开展运动练习,提升学生运动技术水平

体育运动技术的掌握与平日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然而有的教师在训练中只会让学生没有目的地机械训练,而没有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所以训练的效果一般。教师不应该只教会学生盲目地训练,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思考与训练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果,提高学生对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例如在一节篮球实战练习课上,笔者设计了“我们都是教练”的环节。把班上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男女生各2组。双方各自思考讨论各自的进攻方案和防守方案,并选定好5名上场队员,其余为本组的“教练”。商讨好方案后进行实战练习:以10分钟为限,双方有一次换人名额,进行到5分钟后有一次技术暂停。比分高的一方为本次练习获胜方,在练习结束后教师再进行指导性总结。学生对于这样的实战性练习非常喜欢,投入的积极性很高,都在积极地思考制订各自的作战计划。(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24页)“小李同学今天进攻状态不行啊,是不是考虑换下,让小东同学上?”双方的练习比赛进入了胶着状态,笔者巡视指导。“对方进攻很猛啊,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们该如何调整计划?”“老师,我认为现在是我们领先了,得重新制订作战计划,重点是要加强防守,防止他们反超。”“你们队现在落后3分球,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们认为该如何调整作战计划?”“老师,我认为我们现在落后了,所以重心就是在进攻方面,找准对方防守漏洞,看看有没有机会来个3分球,争取打平。”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思考、学生的练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实战体验,思考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与此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篮球运动进攻和防守技巧的掌握,使学生在实战练习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发挥练习的最大作用,最终达到练习的目的。

四、以“导”促进学生创新,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体验

创新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这正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所忽略的。传统体育教学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经历过质疑、思考、想象的过程,没有属于自己的自我体验,更不会创新,也就无法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教师应该充分给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给予学生创新的机会。例如,在进行徒手操准备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因为长期训练一套徒手操,学生已经厌倦了,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于是笔者安排了一节“徒手操创新比赛”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活动,探索徒手操的花样,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思考、想象、讨论以及尝试,将枯燥乏味的徒手操创造出多种不同的样式,有编成徒手操舞蹈的;有编成双人徒手操的;有把健美操与徒手操相结合的;学生玩得非常高兴,课堂气氛也很好,这才是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又如,在进行跑步练习时,笔者提前让每个学生创编一个与跑步有关的游戏,尽量与他人的不相同,有的学生创编了双人夹气球跑步游戏;有的学生创编了紧急救援游戏,等等。笔者把学生创编的游戏进行收集整理,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适合游戏。通过这样的引导创新,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在玩着自己创编的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体育创造的成就感,感受到了体育所带来的乐趣。

如何进行思维导图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 地理思维 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善于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问要有层次、难易适度、有趣味性,要提示学生如何去想,指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提问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1 精心设问,引发兴趣,促使学生想象,发展思维

兴趣有利于思维发展,而思维始于发问。认识客观事物常从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也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教师精巧的设问,可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并积极思维,调动起储存的多样信息。现举例说明:

如2考查学生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与其问“东西半球怎样划分?”不如改问“175°E附近的惠灵顿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因为前者只要求机械记忆,后者却要求学生思考:175°E虽属东经,但位于160°E以东,按习惯划分已属西半球。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东西半球的划分,又懂得经线、经度的具体运用。再如,在复习地球运动的意义时,可设问“同一纬线上有哪些地理现象相同?赤道上有哪些特殊的地理现象?”这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学习土地资源时,教师出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在世界的位次柱状图;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我国地形图;我国土地类型构成扇形图;主要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表等,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归纳出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进一步改进的政策与措施。设问:若你分管农业工作,对耕地、林业现状有何进一步打算?我国人均耕地、林地少,该怎么办?后备耕地资源不多,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由此使学生身临其境、将思维引向深入。

2 分析综合,由因导果、由果溯因,教会思维方法

恩格斯说过:“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综合的可能;通过综合,才能将分析的结果上升为事物的整体概念,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对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举例,要指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如北美气候类型教学,根据课本文字和地图材料,提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分别通过北美洲什么地方?北美在五带中主要位于哪个带、以什么气候类型分布为主?热带雨林、萨瓦纳气候分布在何处?40°N-60°N地区属于什么风带、什么洋流流经大陆西岸、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该地区属何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没有西欧广阔?说出加拿大朱诺的纬度,与我国黑龙江省的漠河相比,冬季哪个城市更冷?为什么?

分析我国核电工业布局,可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东南沿海不建火电站?为何我国核电工业首先布局在东南沿海?建核电站有何优越性?说出东南沿海建设核电站的有利条件。通过上述问题的解析,学生思维得以联想、拓宽,体会到我国首先在东南沿海布局核电工业是明智之举学生思考问题后,总是要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中,不能忽视对思维过程的了解,教师要经常提问一些“你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能否在用其他方法?”要求学生用准确的,关键的科学语言,条理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很重要得,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3 鼓励学生提问。剖析思维过程,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如何进行思维导图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阶段 物理教学 导学 策略 探讨

高中阶段学生的物理学习,正处于从依靠教师向相对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的转化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能顺利度过这一转化的困难时期。为此,需要教师正确地运用导学策略,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转化。所谓导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转变,最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导学策略,实现教学的创新呢?笔者以为,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重视分段指导,突出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

所谓分段指导,是指教师根据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各阶段的能力要求进行培养。分段指导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紧密结合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凭借,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已做了充分考虑并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做了合理安排。学生在相对集中的学习期内,以掌握前人的经验为主要任务,而这需要依靠教材作为平台加以合理利用而不能抛开。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受到自身的心理、生理和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而所有这些问题。2.要强化合作的自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尽可能地指导学生通过合作的个体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开展学习,让学生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多,而学生是说得少、做得少。强化合作的自主探究,使学生乐于参与,勤于动手,通过多向的合作学习,学习比以前更轻松了,学习兴趣更加提高了。3.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而不能搞一刀切。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上应统一,对阶段性能力的培养要允许异步循环发展。在学生的最终能力教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各种能力)上,要求达标(即到了高中毕业时全体学生的各种能力应达到或超过大纲统一要求的水平),但在个体的能力发展上要允许个性的差异存在。因此,分段指导的主要内容是:高二上学期主要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包括观察指导、合作学习指导、作业练习指导等,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学期要增加讨论指导、合作学习指导、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指导等;高三再增加独立实验操作指导、逻辑推理及抽象思维训练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的“差异资源”,达到学生共同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示范训练,突出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之不尽。”示范就是教师采用有效方法(如个别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给学生以模仿、榜样示范,使学生懂得该怎么做,从而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示范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起点,而训练是强化习惯的手段。如何进行训练?教师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结构。如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就要对所学新知进行整体的把握,以建立系统的结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后,才能应用物理知识,特别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特别是在复习的过程中,以前我们在进行单元复习时,往往是列个表明知识结构的图表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这样只能让学生记住有关的知识而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这对高中生形成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是不利的。如果我们教给学生列出知识结构的方法,并给学生以尝试的机会,则学生就能深入地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二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物理量如密度、电压表、变阻器等,可从要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方面来掌握。在进行单元或章节复习时,可用“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对知识进行整理。如能量可分为机械能,又可分为动能和热能;热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压强有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大气)压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归纳为光的传播规律等等。这样经过一阶段的示范训练后,学生就能从整体上应用这方面的知识。如此,学生才能对已掌握知识进行应用,也才能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