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系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旅游 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模程度。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 经济 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l. 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由于森林公园是新生事物,人们对“森林公园”这一名词的真正含意并非完全理解。普通的“公园”人们并不陌生,它常指城市中供居民娱乐消遣的公共设施,而森林公园却不能理解为“森林”和普通意义“公园”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森林公园中的“公园”为一专有名词,来源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National Park),而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 历史 。自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后,“国家公园”

一词就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指一类自然保护区。鉴于国家公园的普遍存在,196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十届大会作出决议,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 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

和生境具有特殊的 科学 、 教育 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1.2 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1.3 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以上三个特征正是区别普通的“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显然,国家公园强调其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科学意义的特征,这是普通的公园所不能具备的,而森林公园却基本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森林公园的景观主体是森林植被,多为自然状态和半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常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该区域已由地方政府划出,给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并主要用于开发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的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应该指出,国家公园是一类保护区的总称,拥有多种景观类型。森林公园的景观特征是森林植被,它仅为国家公园体系中的一种景观类型,除森林公园外,国家公园类型还应包括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草地公园、荒漠公园、湿地公园等。

2. 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公认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IUCN的保护区分类系统中,国家公园一直是前5类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1]。但是,在我国森林公园并未被看作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资料几乎都未涉及森林公园,如国家环保局每年公布的《国家环境状况公报》中没有森林公园的数据。另外,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1993年的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其条款 内容 都未提及森林公园,显然把森林公园排除在自然保护区的范畴之外。随着“森林 旅游 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 发展 越来越快, 影响 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一个 问题 ,即:森林公园的性质和在 自然 保护中的地位如何?它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如何?为探讨此问题,我们应首先区别“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的概念。一般认为,前者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包括那些保护对象自 然性较强、 科学 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呈绝对保护状态的保护区域;而后者指广义的自然保护(Protected area),这些区域具有自然保护性质,但保护对象的自然性相对较差,保护要求也不太严格,可开放旅游。国外有许多保护区以及有些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类型。就我国森林公园性质而言,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兼融了部分人文景观,并利用森林环境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的特定生态区域,虽然它的管理目标是开发旅游,但这种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因此,它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不仅如此,我国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有许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如黄山、黄果树瀑布等。有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包含了相当多的人文 社会 成分,但也包含了明显的自然背景,如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等。上述这些风景名胜区也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

为了将狭义的和广义的自然保护区统一起来,似乎应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该系统以自然保护性质为基础,既包括狭义的现有自然保护区,也包括广义的现有森林公园和部分风景名胜区。该系统充分强调具有自然保护性质,因而可明显区别于农业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防上的“军事禁区”和生活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3.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下, 目前 全国就地保护设施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这三个体系在建立、审批和管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并都拥有一定的基础。

3.l 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近40年的努力,至1993年底,全国已建自然保护区763处,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2]。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18万hm2,占国土面积6.8%[3]。并且,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共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4],它们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根据国家现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Guidedbytheoriesofecology,greenculturewasadeeprev-olutioninthemindareaofhumanit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wasitsfundamentalgoal.Thedailylifeofhumanhadco-nnectedwithgreencultureverycloselyfromgreenmind,greentechnologytogreenindustry''''sproduction,greenfood,greenc-onsume,greenwrapping,greenliterature.Thedevelopmentandc-ontentofgreenculturewereanalysed,andtherelationshipa-monggreencultur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ecologyw-erediscussed.

【关键词】绿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生态学Greenculture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y

绿色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1]从狭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切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包括采集狩猎文化、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学科等;从广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包括持续农业、生态工程、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消费、绿色交通、绿色文学等,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生态学的理论和原则是绿色文化的精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绿色文化研究的核心。

1绿色文化的发展演化

本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落后的传统农业阶段。从60年代开始,人类掀起了一股推动粮食高产的绿色革命。这股“绿色浪潮”最早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谷物产量,在1950年至1987年的30年间,世界谷物产量增加超过1.64倍。绿色革命伴随的是农业的高投入,且绿色革命运动是由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由于发达国家的退却,绿色革命思潮在70年代被自然农业思潮所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再生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等。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潮又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并成为当前世界热点。在1996年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绿色革命重被提起,只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2,3]。90年代的绿色革命首先强调应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其次是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如防止单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原生镜和非原生境中保持大量的基因库、发展灌溉要防止次生盐渍、发展耕作制度多样性、提倡病虫害综合防治、重视土壤保护等。

在绿色革命兴起的同时,绿色组织开始成立。70年代美国成立了数百个青少年环境保护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纷纷成立绿色组织,英国、德国、日本等还成立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政党——绿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象征着人类进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绿色时代”,随之而起的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绿色文化的诞生。

2绿色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已久。“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先由国际保护同盟提出,该同盟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需求与欲望。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为世人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性、资源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5],呼吁人们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要求人类在生产中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可看出,可持续发展准确反映了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的反映观[4]。这样,就把以人为主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染”上了“绿”意,并使绿色文化获得了价值尺度。因此,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推动了绿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赋予了绿色文化更深刻的内涵。

3绿色文化与生态学

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物种间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和谐、高效、有序的特征。生态学理论认为,有人类参与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处于复合生态系统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但是,无论人类改造自然的欲望和能力有多大,都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理论,都必须而且应该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人降到一般消费者的地位、强调“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协调[6]。因此,人必须将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相统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上,形成“文明的生态观”。

绿色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因此生态学理论关于人居生态系统的阐述与绿色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吻合。绿色文化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为绿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绿色文化的精髓所在。

4绿色文化的表现

4.1绿色思想

绿色思想是建立在充分认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的思想意识。绿色思想认为,一个物种主宰世界的自然史是最不稳定的自然史。在人类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们必须放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工业化道路,走一条与自然界相互协调、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现代化道路,用“绿色”文明取代工业主义的“灰色”文明[7]。

4.2绿色科技

绿色浪潮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思考,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一定财富的同时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如“六六六”、“DDT”杀虫剂的发明和应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或创造的财富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科技是“反生态”的、“反绿色”的,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科技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是能够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能优化生态系统结构的科技系统,其特征是在创造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损坏或不影响生态平衡。绿色科技要求在设计产品时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指标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不产生毒副作用以及产品设计有利于拆卸和回收、利用并保证产生最少的废弃物。

4.3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指符合“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Labelling)要求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环境标志标准对绿色产品在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人类健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保护环境的绿色冲击波[8]。

为增强竞争优势,企业纷纷设计绿色目标,开发绿色技术和研制绿色产品,涌现出的绿色工业产品有绿色汽车、绿色计算机、绿色冰箱、绿色电视机、绿色纸张、绿色服装、绿色玩具、绿色能源、绿色水性涂料、绿色可降解塑料等。

绿色农业产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准规定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土壤中不含重金属、灌溉用水必须无污染,强调绿色食品在其原料的生长、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应最小。

4.4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含义是多重的,它包括:

一、人类的消费活动无害于环境;

二、人类的消费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和综合利用;

三、人类一切消费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不能因畸形消费而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9]。绿色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青睐。

4.5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一种不产生垃圾的包装,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在生产环节中就考虑包装品使用后能够尽快回收而避免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与日俱增的包装废弃物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绿色包装已在全世界达成共识,成为全球包装的趋势。目前,技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塑料降解问题,并尝试一些替代方法。

4.6绿色住宅

绿色住宅是符合生态要求且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的住宅,它是生态学、建筑学和园林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尽量使用天然能源与再生能源,采用节能技术和防止污染措施,宅址选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荷兰、日本建筑师按上述特征设计出生态住宅,这些住宅均采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不用空调器、采用节能光源。

4.7绿色文学

狭义讲,绿色文学是以描写自然、歌颂绿色、激发与引导人们向往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文学作品,如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出于对绿色生命的热爱、将自然品格视为人类道德品格的母体、将自然之物人格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淡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高洁优雅,无一不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广义讲,绿色文学是以反映社会环境问题、抨击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提高人们的绿色意识、倡导生态平衡、宣扬绿色文化的文学作品,如R·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绿色文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而围绕关注绿色文化而创作的绿色文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鸿。何谓绿色文化。森林与人类,1997,(1):4

2丁树荣。绿色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孙家涛。绿色设计的现状与展望。环境科学动态,1996,(2):13~15

4余谋昌。全球变化的人的因素。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5)21~26

5严立冬。简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特征。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3):155~157

6张长元。从绿色消费到绿色技术到绿色设计。环境科学进展,1997,(3):16~19

7赵红州。生态文化应急行。森林与人类,1997,(4):4~10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园林艺术;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植入

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多以皇家园林为主,建国后各地也根据原有的园林遗址实施了诸多创新型发展。比如,北京著名的颐和园、圆明圆;再如,西安在大唐诸遗址上建设的大唐慈恩寺周边公园、南湖景观、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均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手法进行了景观的造型设计,以及景观布景,极大的提升了人们对于这些公园景观方面的休闲兴趣,也促进了城市化建设。农村地域则利用退耕还林、传说故事、古代遗址等实施了诸多森林公园基础上的旅游生态文化建设,主要集中于公园景观设计方面,如袁家村、云集生态园等均属此类。下面对主题展开具体论述。

1、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征与价值

现代化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古典园林存在的差异显著体现在“园林艺术融合”方面,即在传统园林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诸多西方园林艺术元素,如对于英国地貌式的自然元素的借鉴,还有对于法国“裁剪式”园林艺术元素的应用。但在整体上传承与发展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根据传统园林艺术的特征与价值分析,主要体现在哲学思维的运用,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隐含着“天人合一”、“大小格局一统性”等特征,平移到传统园林艺术后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取景自然”、“法式同构”方面。从取景自然方面分析,传统园林艺术主要以自然为法,在园林艺术实践中尽可能运用法式同构的方法,对自然界中的山、水、树、石等进行景物方面的同构平多,如黄山迎客松就会被平移到“假山假水”之上形成对应的景观;另一方面,在自然造型方面则主要取法自法形势,形成了人、景之间的交互,比较自然、符合人性层面的审美需求。具体分析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价值可以认识到它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采撷以描摹法实施“以小见大”的重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并且在这种哲学一以贯之的前提下,达到了景观师法自然、造园手法灵活多变、园林景象诗画情趣合一、园林意境意N深远等目的,从而为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2、传统园林艺术在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入分析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属于现代景观设计范畴,其中的重要特代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要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休闲需要、游玩乐趣等。因此,在设计方法层面注重应用“生态环保”、“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节能节约”等新型理念。根据现阶段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与事实分析,应该体现出自然、生态、地域、场地、空间、简约等基本特征。所以下面探讨传统园林艺术在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入主题时结合突出特征展开全面分析。

2.1以哲学思维带动自然景观设计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提出了“究天人之际”的理想,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自然”关系的研究主题,根据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和”的理念可以在现代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中以文化融入自然景观的思维路径,在思路决定出路的原则引导之下,实施“师法自然”的景观类型设计,如利用森林公园中的水流营造与水相邻的植物氛围,形成带状、蜿蜒状、水中点状等景观的设计,使其与自然生长中的水、树、石浑然一体,表达出“和而不同”、“同中存异”,将森林公园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化思想对应起来,提高审美观看者通过景物通道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底N的目标。另一方面,造景中应该注重生态为核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接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但需要注意在整体造园手法方面的灵活多变,比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集中体现了假山假水,给人的感觉相对单一,不能形成一种气势磅礴的印象,因而可以借助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貌”在灵活多变手法之下,实施了一些自然气势的营造,如利用“群集效应”以密集化的“石榴林”、“枫叶林”等达到氛围烘托,令森林公园的园景整体上实现系统性的设计构建与整体上的局部表达产生和谐一致的效果。

2.2以文化景观增强造型审美下的底N

哲学思维的运用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设计的根基,而文化景观方面的强化能够进一步在形式化的生态审美需求满足之上,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与内涵传达。比如,在我国诸多城市有所谓的“长安八景”、“南京十景”、“西湖八景”等,一方面有以“数”为主的景观设计,其主要目的在于符合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易经之数”的喜爱倾向,因而在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这种文化传统制造一些因势利导的文化景观,如在森林的高地可以设置与日出相关的文化景观,催生泰山日出方面联想;同时,也可以在洼地以森林景观中的荷塘景观设计令人产生对于“爱莲说”、“河塘月色”等方面的文化意象联想,并利用这种文化景观进一步使森林公园景观达到意境方面的深远化传达,强化其中的文化底N,令观看者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受性传导体验,增加休闲中的精神与修养提升。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非常注重“人性化”,这与英国单纯的自然化景观设计、法国单纯几何化的景观设计恰恰相反,它更加注重“和谐”文化理念之下的“阴阳五行论”,即将所有的景物存在纳入到一个整体的森林公园景观之内,并利用这种元素之间的衔接、对接、融合,达到一种“万物一统”的祥和效果表达。从操作方面分析,新时期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可以在造型方面选择“拟自然”的方法进行简约手法应用,增加对于自然物势态方面的因势利导,减少施工量。根据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与效果经验可归纳为“剪除多余、弯直因势、化繁为简”。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注重对于空间的利用,尤其是在低矮植物、灌木、地被植被、花卉、果实类植物、风景类植物等进行空间的合理配置,提高造型与地理地势方面的匹配度,如坡地尽量选取一些花卉、地被植物相间,并置入一些古典文化图案;再如,可以在较窄的狭长带地利用一些细木类植物或者灌木增加排列效果,利用空间的同时形成带状景观等。至于一些平坦的地势、则应该尽量以高大植物增加茂盛、葳蕤的氛围营造,使观者可以体验到森林的原始风貌,提高其对自然力量的了解;另外应该体现森林公园中的林荫大道的景观设计,使人、树、景之间产生一种共生共存印象等。因此,在森林景观设计中植入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就应该从游览路径的设计、沿路景观的设计、休闲区域的景观设计、生态理念传导景观(如湿地、河塘、动植物等)各个层面实施统筹规划,令以路为主线的公园休闲功能、作用得到全面体现;同时,应该通过文化景观为森林公园景观的审美功能增加形而上的内涵传导,令我国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与中国非物质文遗产、生态发展实施协调发展。

结束语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入重点在于氛围营造、造型设计、审美表达等方面,因而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中文化要素的采X应用,发挥其中的文化功能表达;同时应该借助现代化的公园景观设计造景方面,实施生态理念之下的新型设计,包括在地域地貌、人文特征、空间利用、景观顺势而建等。建议在当下选取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元素时,关注其中的取法自然、依势而建;而在造型方面尽可能增加设计后的施工节约,降低施工成本,以简约手法尽量提升森林公园景观的创新性、生态性;尤其需要注重传统园林艺术中承载的哲学思维,将其中的“阴阳五行论”加以发挥,从而更好的实现对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生存观念的应用实践,达到贝聿铭先生所说的“景中有人文”、“人眼观自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青俊.城市中心区域景观设计浅析――以包头市新都市中心区中央公园和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林产工业,2016(9).

[2]孟祥庄,吴晓欧.谈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J].山西建筑,2014(29).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宁阳;生态;分区;环境

一 生态战略规划的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山东省宁阳县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城镇规模也显著增大,这种城镇化过程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但同时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这不仅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危害到了生态安全。由于县城绿地生态对于改善城区以及其他城镇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人们对其愈来愈关注。

本次县城的绿地生态战略研究主要目的是保护县城内的地质、水文、生物,文化遗产等资源,保障县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县城气候环境,涵养水土、为城镇提供持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县城的农田林业系统,保护土地资源。引导城镇空间有序增长,协调人类居住、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维护县城生态平衡。

二 生态分区的依据与原则

生态分区应以自然系统的生态学基本特征为基础,根据县城内社会经济需求情况和生态完整性维护状况确定主要的生态问题和主要的生态保护目标,依据生态学基本特征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在区划的基础上编制可持续发展的分区可持续发展方案.坚持区域分异原则、特殊生态功能区优先保护和培育原则、确保城市发展空间原则以及建设性保护与整体协调和系统整合原则。

三 生态分区

根据县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适宜性,按照城市生态功能进行分区,将县域划分为生态管护区、生态重建区和生态控制区三个功能区。

(一)生态管护区

1 范围

生态管护区主要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场以及东引汶干渠、西引汶干渠、直界水库、贤村水库、月牙河水库和石碣集水库等重要水源涵养地。

2 主要环境问题

该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部分地区森林与水资源遭到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3 生态管护区建设保护与发展重点

由于生态管护区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占至关重要的地位,是维持城市基本自然生态功能平衡、维系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稳定因子,其建设、保护与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禁止进行有损自然生态的开发建设话动,对域内工业用地和集中村落

应慎重布置,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

(2)严格限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人类活动,非核心区和其它生态管护区可适当进行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实施积极的建设性保护方针。

(3)水源保护区内要先期实施清污分流与污水导流。在此前提下可进行低密度的城建开发。

4 生态管护区亚区

(1)水源管护区

主要包括东引汶灌干渠、西引汶灌干渠以及直界水库、贤村水库、月牙河水库、石碣集水库及其上游区域,这些区域按饮用水源区进行水环境保护,以达到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水库周边设立300~500米卫生防护隔离带,上游地区设立100米以上隔离带,禁止污染企业进入该区域,尽快实施清污分流。

(2)自然保护地

①森林公园

县域内森林公园l处即神童山森林公园。

在森林公园内,以景观资源的保护为主要目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美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严禁建设与森林公园无关或污染环境、破坏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未经批准不得新建各类宗教建筑。在核心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

②自然保护区

县域内自然保护区有l处,即白鹭栖息地自然保护区。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与保护工作,对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等有保护价值的区域划定专门保护区,全面保护珍稀物种及环境。禁止在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开矿、采石等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③林场

县域内林场主要包括:杏山林场、中皋林场、高桥林场。

加强林场的森林资源保护,严禁乱砍乱伐,乱占林地,搞好森林防火,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它毁林行为。

(二)生态控制区

1 范围

生态控制区主要包括:县城内各类农林用地、河流水系防护林带、矿产资源保护区、地下水超采地区以及重要城镇的生态隔离带等。

2 生态环境问题  本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城镇建设和矿产资源的开采,部分农田耕地遭到破坏,部分河流水体缺少防护林带保护,导致湖泊湿地萎缩,=-些河流湖泊退化污染严重。

3 生态控制区建设保护与发展重点

(1)控制区的开发与占用要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的方针.加强城镇各组团之间及交通沿线的绿化带建设。

(2)管护区与重建区之间的过渡地带、沿路沿河的绿化带等以农田、园林绿化和景观开发为主,合理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适当布置具有观赏性的标志物,强化过渡区对城市生态的稳定功能和对城市居民的休闲服务功能,加强湿地与河湖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展矿区废弃土地的复垦,努力建设农牧、农水结合型循环农业经济系统。

(3)各个发展时期之间的待建城区不布置永久性标志建筑物。在大规模集中开发之前,以绿地和农田为主,不成片开发。

4 生态控制区亚区

(1) 各种绿化隔离带

主要包括:石崩河、北鄙河、故城河等沿河绿化隔离带,华丰镇,泗店镇、伏山镇、埋城镇等重要城镇周边的生态隔离带。其主要功能是生态隔离.在建设过程中,应强他条带的景观化、园林化设计,建成集生态功能与游览休闲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

(2)备类农林用地

农林用地主要包括备类农田、养殖水面、苗圃等,即各县乡镇周边的集镇,村、农田、河流水网、丘陵等用地的农田开敞区,以农业活动为主要形式。地貌以自然环境、绿色植被和自然村落为主。

除国家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外.要转换思路,在整体社会经济体系中寻求农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宁阳县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有部分农业用地可根据实际需要逐步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或生态用地。

(3)矿产资源保护区

宁阳县是重要的煤矿产区,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部分地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居民点塌陷,重点保护城区东北部煤矿塌陷区,结合城市绿地规划,进行生态整治。

对神童山、彩山、东疏镇西部以及磁窑镇西南部的矿石资源的开采,应进行严格限制,县域北部的汶河河砂的采挖.也将对整个河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加快控制区复垦绿化工作,降低或杜绝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防止山体破坏而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

(4)地下水超采区

重点保护宁阳和磁窑镇两个超采区.以及鹤山乡泗皋和东疏镇西疏地区形成的漏斗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使这些地区水位逐年下降,水质不断恶化,在生态控制区范围内采取封井、限采措施,优先充分利用地表水,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做到全面节流,充分发挥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生态系统。

(三)生态重建区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构建;节约策略

Abstract: Saving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conservation-minded society, articles from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sures for the build-saving urban landscape.

Key words: urban landscaping,build,sav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提出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园林绿化,其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即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遵循资源节约型,就必须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准则,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这是我国针对当前资源短缺的现状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非节约的园林模式,向节约型园林过渡,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2.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三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节约型园林应该是最合理、最经济、最高效的园林形式。同时,根据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节约型园林绿化应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可持续、自我维持、高效率、低成本等基本特征。

3.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策略

3. 1 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城市土地可谓寸土寸金,在服从规划大局前提下,如何预留城市绿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显得格外重要。城市绿地是指城市地区内用来种植树木、草坪、花卉等园林植物的土地。

3. 1. 1 科学规划,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能。

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格局能够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率,是满足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景观、文化、休闲游憩、防护等功能要求的基础条件。理想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应顺应城市空气动力学、城市水文、城市热量耗散及人类活动等城市物理驱动力规律,应具备布局均匀性、要素流动性、功能可达性、体系稳定性、空间开放性等基本特征,从而有利于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巨大作用,所有这些都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规划的基础上。科学的规划对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节约的重要保证。

3. 1. 2 合理设计,提高园林绿地的利用率。

提高园林绿地利用率的前提是园林绿地的选址正确,且设计合理。城市园林绿地除景观功能外还肩负着生态、健身、休闲、文化、防护等多重功能要求,设计时应该兼顾这些要求,以营造多样化的小尺度空间为主,减少冷漠而空旷的大尺度空间的设计,从而提高绿地的利用率,间接地节约土地资源。

3. 2合理选择植物资源,优化植物配置

3. 2. 1 因地制宜,优先选择利用乡土植物。

植物种植设计是现代园林绿地生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与植物景观生态群落的建立等内容,其中,对乡土植物的大量选择利用是植物品种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颁布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暂行标准中,对于当地物种应用的基本指标也有着明确的要求。然而由于有些建设方的盲目跟风、攀比、猎奇等心理加上设计、施工方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因素,导致当前很多城市绿化中仍存在忽视乡土树种,大量引进外来树种、特别是国外观赏品种的现象,从而直接造成建设和养护成本的大量增加。

3. 2. 2 种植设计模拟乡土植物优势群落结构。

一般地方植被群落经过长期演替竞争,逐渐形成地方的优势植物品种以及由优势植物品种组合形成的地方优势种群群落结构,这些优势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都是自然界长期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的产物,对当地的环境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利用乡土树种建造乡土森林,通过顶级群落推断潜在植被类型,应用容器育苗,超常速、超低价地选择建造地带性森林,苗木和种植等费用只是现行绿化单价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且植物群落稳定、多样性高,提高了森林再建和恢复的速率,无需长期的人工养护管理,大大降低了养护成本,节约了水资源。

3. 3 利用循环再利用理论,节约自然资源

所谓循环再利用理论是指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园林绿化由生产者到消费者最后到分解者的完整生物链。其所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应用模式,它要求把人类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程,在园林绿化的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在生态设计理论中通常遵循“3R”原则,即减少(Reduce) 、再利用(Reuse) 、循环(Recycle)。这些设计原则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同样适用。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就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的排放、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等。除此之外,“ 循环再利用”是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另一个节约资源的措施,主要包括废弃物景观再利用、垃圾的基质化处理、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等。

3. 3. 1 废弃物的景观再利用。

该处所指的废弃物包括各类废弃用地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在景观改造规划中,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废弃物的景观价值,进行景观改造与再利用。以工业废弃地的公园改造为例,德国的杜伊斯堡公园、煤气厂公园和广东歧江中山公园等国内外著名的工业遗产公园的成功开发模式为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诸如将废弃的铁轨改造成别致的花径、将废弃的机床改造成工业雕塑、将水塔改建为攀登望塔、保留旧厂房的钢筋框架并改造为休息休闲场所等的做法,既延续了场所的特征,创造出独特而别致的景观,又节约了建设资金,是节约型园林应该借鉴的节约材料的手段。

3. 3. 2 园林垃圾的基质化处理与再利用。

园林绿地中的枯枝、落叶,从池塘、河流中疏浚的污泥等园林垃圾,如果将它们无害化处理,使之变成富有营养的植物生长基质,不仅能消除园林垃圾处理的压力,为农业生产与城市绿化提供高效肥料,更实现了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持续物质循环。

3. 4 节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

3. 4. 1 自动喷、滴灌技术。

园林绿地中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但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还会出现灌溉不及时、不均匀、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等现象,影响灌溉效果。自动喷、滴灌技术是根据对植物的生理习性和土壤、气候状况的自动监测,运用自动控制系统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相对于传统的浇灌技术可节省水约30%~50%,而且还节省劳力,工效较高。

3. 4. 2 绿色能源技术。

随着人们夜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城市园林绿地不仅要求能在白天欣赏和使用,也要求有同样优质的夜景,这就需要大量应用各种照明灯具。节约型园林绿地要求在灯光设计中遵循“节约、适用、美观”的原则,选择高效照明器具和加强夜景照明的控制管理,选择节能灯头,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3. 5 设计管理粗放型的景观,节约维护成本

景观管理是景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项目的经济性、可持续性,既要考虑建设项目前期资金投入的节约控制,还要考虑到后续管理程序,尽量设计管理粗放型的景观,例如自然栽植的花境、具有自我维护功能的水体等,既方便管理,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因此,管理的节约也是节约型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工程建设的最初阶段被明确,通过规划设计全盘控制。

4.结语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理念,是我国为了适应日益加剧的能源短缺和顺应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提出的,其建设理论与思路在节约、可持续、自我维持、循环再利用、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体现了生态园林的实质与内涵。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也是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的节约型规划设计,才能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节约型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园林绿化综合效益。但是,目前针对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相关技术环节仍然缺乏具体标准。我国应尽快制定并推行相关标准,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就促进节约型设计理念的推广与应用,从而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沿着节约型、可持续的道路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CJJ/ T85 —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刘继忠.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建设[J ]. 华夏星火,2000(10) :51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