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维训练方法

思维训练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维训练方法

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计素描 视觉思维 训练方法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设计素描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国内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没有美术基础。针对此类学生,国内各院校的设计素描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准确的对象造型表达能力。笔者认为,这种脱离设计特殊性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缺乏创新性的具有肤浅形式主义观念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是设计基础教育的灵魂,是设计教育的重中之重。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设计基础课程中显得无比重要。而以怎样的眼光来观察,往往是想象力的源泉、创作结果的关键性取向。

一、高科技下的视觉思维

哲学对物质世界的分类包含两个存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自在世界即天然自然界,而“人化自然”即指被人类实践活动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形成更大规模的“人化自然”。

随着“人化自然”规模的拓展,我们可摹写的自然对象愈来愈多,而随着高新技术设备的发展,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自然也愈加变得宽广。面对全新的自然,面对传统没有记载过的物象,面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是否也理应有“思变”的造型方法?这种“变”,就来源于站在高科技平台上的新视觉思维方式。高科技给我们提供非常规观察方法的可能,非常规观察方法刺激我们的思维与日俱新,从而提升设计素描的造型想象力、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新思维又可转化为一种高科技,并反作用于现行思维向更高、更新去演化。

当然,依赖科技可能会导致画面效果趋同、思维能力萎缩,对非常态下的自然态模仿,会导致画面缺乏人文性而显得机械。由此可见,高科技只是给我们提供技术可能性的工具,新思维才具决定性。在有些人手中,相机仅仅是一个记录常态自然的工具,而有些人则通过相机记录一些非常态下的事物,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抽象思维的物化。所以,相机也有傻瓜相机与机械相机两种产品之分,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我们利用高科技是傻瓜式的还是非傻瓜式的,将决定最后的作品是否肤浅。在高科技、新思维共同引领下的设计素描造型创意,将变得无比宽广。

二、视觉思维的物化

在设计素描中表现对象时,首先要对此物象进行观察。在这一过程中,常态的视觉思维会作用于观察,并运用常态的观察方法捕捉一些常态的观察经验中的物象,这是学院的写生教育下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写生时,常态的视觉思维与方法往往引导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对事物概念化的捕捉,并以直叙的方式记录下写实的自然物象。M・弗尔沃林将再现的造型艺术分为再现自然和再现观念两种,由此分别称为物体造型和观念造型。根据这种理论,旧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是物体造型;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才形成观念造型。以后,这两种类型在造型艺术发展史中并存。而学生在写生时所采用的造型观念,就是指再现自然的物体造型观,存在片面性,缺乏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到感性的双向性的思维效应。实际上,除了在常态观察下能获取艺术感觉外,在一些非常态观察下获取的观察经验更能刺激人的艺术想象。比如,外可借助于一些高新仪器、设备来进行观察;内可依靠现代各高新技术理论研究成果,在新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引导下予以观察。这些不同于以往的观察方式,往往会刺激产生新颖的造型。将非习惯性、非定向的视觉思维方式与习惯性、定向的视觉思维方式一同纳入学院的观察性艺术,建构在常态与非常态双重观察方式下的观察性艺术,学生将拥有无穷的造型想象力与创造力。

下面笔者将从非常态视觉思维与想象力的关系、常态与非常态的观察经验、常态与非常态的观察方法三个方面,探讨设计素描造型创意表现课程中新视觉思维的训练方法。

(一)视觉思维与想象力的关系

视觉思维直接影响着观察方法的选择。常态视觉思维即习惯性的视觉思维。非常态视觉思维则是一种发射性、多维性的视觉思维方式,是我们对现行的各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高新仪器及高新理论”的善用,并借其力量,配合人类的智慧完成的一种全开放的视觉思维方式。由非常态视觉思维所抉择的观察方法既是新思维的结果,也是新思维能力的表现。这将直接影响设计素描造型创意设计能否破除以往的束缚,获取一个全新的世界。

如1968年,美国的一位母亲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家长打赢了官司,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由此例可知,美国对想象力教育的重视。视觉思维方式与想象力密切关联,多维的、变量的非常态、非定向视觉思维,指向无穷的想象空间,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创造力的源头。

(二)常态与非常态的观察经验

一味选用常态的、定向视觉思维,会让设计者错失许多曼妙的自然杰作,并形成定向、模式化的视觉思维方式,甚至会“视而不见”――忽略一切的细节,其结果就是对观察现象概念化处理,导致常态观察经验的形成,并反过来作用于思维使之趋于僵化。由此可知,观察对象也理应宽广,除对物的关注外,对一些现象的关注亦不能忽略。前文提到过,物质世界的分类包含两个存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人们对物象的变化也务必关注这两个区域的所有现象,这将对开阔视野、拓展新思维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可借此创造出属于艺术家自己的“第三自然”。

换句话说,即观察的触角要敏锐,对一些异样的观察经验的观察与提取,往往是获取灵感的来源。画家伦勃朗便是在一次无意中“看到挂在父亲磨坊椽木上摇晃着的铁丝笼子里那些激动的老鼠那一刹那起”①,获得了对光线的感悟,并成为表现“光”的艺术大师。同样,洒在脸上的百叶窗的影、透视变形的相片、观察的重像、动态的物象以及抽象的痕迹、网络世界,任何新兴事物、任何异样的观察经验,只要能体察得到,就有可能是突破自我的契机。

(三)常态与非常态的观察方法

除观察的对象要宽广外,观察的方法也要多角度。意大利画家奇里柯,曾谈到“每一物体有两个视角:平常的视角,这是我们时常的看法,每个人的看法;另一种是精灵式的和形而上的视角,只有少数的个人能在洞切的境界里和形而上抽象里看到”②。常态的观察方法采用的是平常的观察视角,而非常态的观察方法则是形而上的观察视角与非同平常的观察视角的集合。上文提到常态的观察方法主要是对物貌的观察,可分为常态的角度(位置)、常态的距离、常态的观察工具(眼睛)、常态的观察角色(无特殊身份,只停留于对事物的知觉认识),在这种观察方法下所看到的是概念化的物象特征。非常态的观察方法体现为对常态观察方法的拓展或反向,而这些观察方法中有些可借助一些高新仪器来实现。此外,观察位置的改变、观察角色的置换都能获取一些非常态的观察刺激。

以下是对观察方法的分类解说。

1.常态与非常态的观察工具

常态的观察工具为人的眼睛。非常态的观察工具则是观察时借助一些高新仪器――显微镜、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望远镜、照相机、扫描仪、摄像机等,以及通过这些高新仪器所具有的特殊技术如红外线、摆动、彩色反转、多次曝光等,来获得一些非常态的视觉刺激,也叫“借物”观察。这些仪器技术可让人获得非常态的观察角度(位置)、非常态的观察距离以及非常态的物象形态,并揭示一些异乎寻常的现象,给人带来无限的创作源泉,刺激人的新思维发展。

2.常态与非常态的观察角度(位置)

常态的观察角度(位置)表现为“平视状态下、正常视域范围内观察物象形态”的角度。俯视、仰视、动态观察、跨时空观察、透视都是非常态的观察角度(位置)下的观察方法。

俯视、仰视表现为观察视角俯、仰的变化,而动态、跨时空、穿透性观察则是在改变观察位置、时间的情况下所获得的观察刺激。改变观察位置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象的观察能获得不同体验,宋代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最能说明问题。而集合移动状态下多角度观察获取的对物象的认识,即为动态观察(不定位观察)方法;跨时空观察是不定时观察方法,可不定位也可定位,以此来获取对不同时空下的物象的全方位认识;透视观察法则是更改常理定位,体现出一种洞察内外的超能力。而借助现代高新设备可以获得更为宽广的观察角度(位置),如飞机上对城市的俯视、红外线对屋内的穿透、摄相机对花开花落的记录,均打破了人的常态视觉经验。

3.常态与非常态的观察距离

常态观察距离以人能清晰把握物象外在形态的全貌为标准。微观、宏观、近视、远视则是在无限远和无限近的观察距离下所采用的非常态观察方法,它所认识的是物象的一部分或常态观察下不能把握的物貌。比如,借助显微镜微观下对花卉的观察,其纹理的美会掩盖其作为“花”的概念的美。而对麦田怪圈远视观察所得的几何符号,会掩盖其作为“麦”的本体物质的属性。

4.常态与非常态的观察角色

观察时,进行假想的角色置换即“借视”,这也是形而上的观察视角作用的结果。文化观念、角色和行为方式的转换,必然引起思想方式、审美观念的深刻变化。设计并以不同角色和身份去观察,是获取多元的观察刺激,并将自我的认知向多元化转化的途径。

而艺术家理应具备多元思维。设计艺术家的设计思维,应是包容各种审美需求的思维。其以艺术的名义的观察,必须是建立在所有行业的观察方式上的;以艺术的名义的美的表现,也应是建立在所有行业的审美趣味上的。常态的观察角色会使许多的存在不为我们所感知、体现。借助高科技把艺术家的视线伸向各个角落,挖掘有机的、无机的元素充分展现美,并借新思维整合、表现,从而达到创造的目的。

结语

约翰・奈斯比特在《高科技・高思维》一书中说:“今天,木质纺织机包裹着纱线,是高思维。4000年以前,在亚述与埃及,织布机是最先进的科技。矛、轮子、楔子、滑车,都曾是高科技。20世纪20年代,装在塑料壳里的收音机是高科技,今天它始发思古之幽情的高思维。”③

由此可见,高科技、新思维具有历时性特征,面对学院以往的教育经验与教学成果,务必借用不断推进的高科技,使我们拥有跟进时代的新思维。从常态与非常态观察方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寻取设计想象力、创造力,这一切来自于对高科技、新思维的认识与把握。在高科技、新思维携手并进的引领下,让人类的智慧在不断的积淀中升华,让传统不断前进。

注释:

①约安尼斯・凡隆恩.伦勃朗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57.

②杨身源,张弘昕.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656.

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75-0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工具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重要地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动态结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教学中要以文本为主而又不局限于文本,引领学生突破课堂,拓宽创新的思维领域。下面是笔者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有益尝试。

一、启发想象,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要以想象为基础。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有许多思维上的“留白”,作品中思维空间的存在,期待着学生的参与,召唤着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视觉出发,对作品进行二度创造。因此,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要充分利用课文的“留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由此及彼的想象和联想,使作品的形象更丰富充实。教学中精心设计好能够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想象教学,这便是创新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我就布置了以“游行大典结束后”为题的写作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续写故事,学生在广阔的想象天地中,有的用智慧的笔写了皇帝被天真无邪、大胆直言的小孩感动,最终悔过自新,严惩骗子;有的写皇帝自知颜面扫尽,恼羞成怒,下令抓捕说了真话的小孩,回到皇宫,继续着骄奢的生活……引导学生顺着故事情节展开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打开,自由驰骋,利于学生领悟作品的更深层次,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引发学生想象诗的意境,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拓展想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诗中有画”,教学古诗文时,总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诗意的图画。这样,学生总能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画出一幅山水画,或一幅田园风光图。当然,鉴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教学中,多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怎样画?这样,学生绘画过程中,以合作的主人公姿态,各抒己见。如教学《观沧海》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诗人形象时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人认为花草树木要矮,诗人形象要高大;有的学生认为山、诗人等几笔勾画,而大海则要画得突出、宽大……这些争论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在这种交流中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质疑问难,引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时不再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将不断地让位于教师和学生的互教互学,再成为学习共同体。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教师作为搬运工把知识挪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学得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之门的金钥匙。有了疑,才能启动创新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敢于质疑,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巧设疑问,引起学生质疑问难。如让学生谈谈感受、想法,对重点词句是如何理解的等,发挥学生思维的潜力,只要说得有道理就算对了,教师应及时表扬。例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我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而是首先点拨学生联想“安史之乱”与“暴风雨侵袭,茅舍”这两幅惨景。经过“社会背景”与“自然背景”的点拨,即把学生引入到深沉的历史回忆之中,拉近了时间的距离。通过创设特点的背景氛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是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通过归纳说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教学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质疑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当然,教师只有给学生创造轻松、民主的氛围,才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对因求知好奇受到奖励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会继续进行实验和探索,从而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质疑氛围,鼓励学生突破陈规,发表新见解、新设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我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我这样引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人类有语言会说话,人们又常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也就是说各种动物也有它们自己的语言,但是谁又听说过大自然也会说话,会向人类报告信息呢?如果同学们认真地研读课文,这些问题一定能够解决,大家赶快行动吧!”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朗读兴趣,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鼓励学生提问,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或零散的,或浅显的,或深奥的,甚至是怪异的,但作为教师,我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为孕育创新思维的火花打下基础。通过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的意识。

三、寻机表演,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

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3篇

    一、巧妙设疑法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而思考的源头就在于“疑”。疑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和启迪剂。只有存在疑,思维才会开启,也才会应运而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在教学中巧设疑难,触发思维。如我在教授《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书上有这样一句“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那么可笑。”写出了斯科特上校痛苦、沮丧的心情。我适时地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作家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呢?这一问题,就像沉静的水面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叩开了学生的思维心扉。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更长久的思考。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作为教师仅仅会设疑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怀疑思维因素”的培养,使他们敢于对人们常见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通过比较开启思维

    比较应该是开启确定对象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我们每个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要辨别真伪,见识好坏,就要进行比较。实际上,比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过程。按照学习的范围分类,可以是中外比较、古今比较。按照学习的内容分类可以是题材比较、主题比较、写作艺术手法比较。按照学习的方法分类,可以是课文之间比较、课文与同类课文比较、单元与单元比较等。如我在讲授《最后一课》时,在分析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课前和上课后的变化时,就引导学生思考: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最后一课上课时和平日上课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设计这一问题的意图就是:通过对小弗朗士的心情态度变化情况的把握,理解小说的主体情节内容。小弗朗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心态就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主题,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小说。

    三、推根究底法

    这种方法就是从语言现象认识思维实质的思维方法,或者说就是从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去认识它所揭示的思想本质,或者从个别的人物事件中去认识它所代表的普遍意义。如《社戏》一文,作者通过在平桥村度假生活、看戏前风波、月下航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看戏风波几个片段部分描写了幼时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找出书中看戏带给孩子们感受的语句,学生很多找出“看的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等语句。再找出豆是怎样煮的——仅仅只是有盐。我让学生思考:结尾处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的表面写的是看戏,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通过思考学生明白了:作者并非是停留在表面看戏和吃豆,而是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这样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地探究下去,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叙事的纵向思维的能力也颇有裨益。

    四、分析解剖法

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4篇

一、漫画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1.美术老师对漫画教学本质理解的错位。

漫画归属于美术学习活动范畴,大致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漫画活动的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依《美术课程标准》而言:漫画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力表达的过程。美术老师过于关注对学生进行漫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导致漫画教学进入模式化,本质上是对漫画教学的错位理解,也就是对儿童的健康身心,以及富有创造力天性的摧残。

2.美术教师自身漫画能力的局限

如果美术教师自己无法理解漫画之道,缺少丰富的漫画经验,不懂得漫画的规律,在教学中一味儿走着单一的“欣赏+参考”路线,怎会领悟什么是自由抒发,表达个性和创意?也就不能做到真正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又怎么能做好学生漫画创造性表达的引领者呢?

二、漫画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模式

1.几何图形联想

几何图形的思维训练是对基本形特征的记忆和表达,如教师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训练,然后学生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和经验来表达“像什么”,又或者在几何图形上进行添加使之超越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重新组合。

以简单的圆形为例(图1),学生沿着“像什么”去展开联想,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像皮球、像太阳、像月饼、像闹钟、像纽扣、像乒乓球……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说出一连串来。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答案都是物体自身就具备了“圆”的特征,不同的是形态上的差异,平面或是球体。凡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学生一般只会表达“看什么”就“是什么”,至于“怎么看”往往会被忽视。作为一个“观察者”,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观察的角度去“这样看”、“那样看”,从而发现了一些局部具备“圆”的特征的物体,诸如锅、碗、杯、碟、瓶、桶等,又或者螺丝、铅笔、手指等,以及经过外力作用的瓜果蔬菜等物品的横截面。当学生的思维已有一定发散时,趁热打铁、层层递进引导他们进行更加宽泛的联想。

2.素材联想

素材联想是由某一人物、动物或其他物品而想起有关其他事物的思维活动,通过思路的连接把看似“毫不相干”的事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新的成果。

在三年级的漫画课堂上,笔者出示一张袋鼠的图片(图2),让大家说说“袋鼠妈妈有什么用处?”要求学生尽可能想得多一些,想得远一些。起初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我的问题,我便提示可以进行局部联想。马上有学生想到了袋鼠妈妈可以带着小袋鼠一起散步,一起跳跃,我便追问“为什么要一起?”,“因为袋鼠妈妈用口袋装着它”;有的学生想到了袋鼠妈妈可以参加跳远比赛,因为它有着两条强壮的后腿;有的学生说袋鼠的尾巴可以在跳跃过程中把握平衡,我都表扬了他们的明锐观察力。有一位同学的回答却很有意思,他说“小袋鼠长大后不需要袋鼠妈妈的袋子了,就可以用来装东西了”。从发散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位同学的回答应该得高分,因为他把育儿袋和和普通拎袋联系在一起了。随后学生便举一反三,分别以育儿袋、腿和尾巴为思维发散的中心联想到了浴缸、鱼缸、花盆、牛奶杯、升降机、秋千架、滑滑梯、绳子(拔河用绳)、扫把等。

3.命题联想

命题联想是创作者根据一个既定的题目或主题完成漫画创作的一种联想方法。命题通常只规定作品的内容范围,而不限制作品的形式和情节处理。因此,一个命题可以产生多种样式的作品形式。

小学生画命题漫画是“由外而内”,他们对事情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要表达的东西,只是为了交差。不像画家画漫画都会表达、抒发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或情感,即“由外而内”。美术老师就得投其所好地安排命题漫画的内容,让学生感觉一种亲近。在一节“一个爱唱歌的人”的三年级漫画课上,笔者从“看图说画”的游戏引导学生解读图3导入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我们来做个“看图说画”的游戏吧!

学生:……

教师:那你平时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吗?

学生:画完画,我的脸上都是五颜六色的油画棒。

学生:我给纸杯装饰,一不小心把水彩笔画在指甲上了,后来我还把其他的指甲也装饰了。

学生:陶泥课上,我会把自己弄得满身脏兮兮的。

教师:太有意思了!那你们觉得“一个刚上完音乐课的人”又有些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回教室的路上,我还在唱刚学的那首歌呢!总是忘不了。

教师:一路上都留下你的歌声。那路上的同学听了会做出什么反应吗?

学生:有时,他们会跟我们一起唱,因为他们以前也学过吧。

教师:是呀,你从嘴巴里唱了出来,人家从耳朵里听了进去,又从他的嘴巴里唱了出来。这就是一张有趣的漫画了。

(请一位画的好的学生画下来。学生会发现除了嘴巴张得很大,其他没什么特别的。)

教师:声音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我们一般不会画。但声音有很多种,就如音乐(没等我说完)

学生:可以画音符。

教师:你真聪明。(我立马添画上音符,学生恍然大悟。)

学生:我想到了一幅漫画:我在写作文,窗口传来美妙的歌声,结果我笔下写出来的正是这首歌。

教师:你的构思更好,因为你用上了漫画的“夸张”手法,你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声音和铅笔产生了必要的联系。

之后学生有进行了诸如“爱唱催眠曲”、“歌声很美妙或很刺耳”、“声音很响”等的发散性联想,他们举一反三,想到了好多的点子:清洁工人正在清扫一个爱唱歌的人留下的一路音符,;一个爱唱催眠曲的小姑娘把太阳下的一朵小花催眠了;一个唱歌唱得很投入的男孩被音符带上了天空(图4):一个爱唱歌的人为一群盲童铺下了一条光明大道……

4.续尾联想

不走寻常路线的漫画看点就在于“幽默”,且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四格以内的漫画短小精悍,风趣幽默,正迎合了我们小朋友的口味,也很适合喜欢漫画的初学者,从续画结尾开始,锻炼想象力,有助于寻求多个“正确答案”。本文图5就非常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续画联想。笔者在隐去了第四格画面后通过故事导读,请学生在画面中找出几个重要信息: 男孩(人物)、绳子(相似)、绕绳子(事情),确定事情因―根绳子而引起,继而从“绳子”出发,引导学生围绕这是一根“什么绳子”、“来自哪里”、“有什么用处”等一系列发散性问题展开充分联想。有的关注它的材料,有的关注它的用途、有的关注他的形态,一根根五花八门的“绳子”(图6)创造了一个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在应试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受教育越多,思维越单一,想象力也越有限。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三、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1.一般方法:

1)材料发散法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图7)。例如:一根线条可以联想到的东西有很多,电线、风筝线、铁丝、铁链、绑发带、水管、铅笔……

2)形态发散法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例如:线条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直线又包括水平线、垂直线、折线、斜线、粗线、细线、虚线等;曲线又包括自由曲线、几何曲线、弧线、封闭线等;线条还可以分为粗线和细线,长线和短线,出于形态的差异,联想到的物品自然也就天差地别了。如上图,外圆环是一组从线条的直线形态进行发散联想而得到的事物,内圆环则是从曲线形态发散联想得到的不同事物。。

3)功能发散法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例如:一根线条的用途可以“辐射”出:做针织品、对物体进行捆扎或悬挂、测量长、宽、高,切开剥了壳的鸡蛋、搓脸等,又如袋鼠的尾巴、育儿袋也能发挥独特的功用。

4)组合发散法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在功能发散和组合发散的整合下,袋鼠的育儿袋不仅发挥了“装”的功能,还与浴缸、花盆、杯子等新事物产生了直接的联系,参见(图2)。

5)方法发散法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6)因果发散法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2.特殊方法:

1)集体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头脑风暴”,即若干人在一起商量,发挥集体智慧,解决困难问题的集会。民间认为诸葛亮是聪明人的典型,所以取做比喻。

2)假设推测法

由假设推测法得出的观念可能大多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不可行的,漫画正需要这些或许能成为合理的构想。

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5篇

一、精选结论开放的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数学知识训练中就得精选条件开放的训练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深化知识理解,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设计这样的一道习题:给你4盒录音磁带,你能设计出不同的包装方式吗?面对自己的设计你有什么新的思考呢?这不是一道简单的计算表面积的题目,而是把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突破纸上谈兵的局限,就得学会实验,学会与家长、同伴进行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包装上的学问。

为了不把学习训练框定在一个狭隘的空间,让学生只知道埋头啃作业,而忘却自己生活的世界还有很多变数,教师就得重视学生的实践性作业,把一些条件说得含糊些,给学生更多的遐想空间。

二、巧选问题开放的练习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设计问题开放的练习,引领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问题意识,形成创新意识。

如,在三年级“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练习设计中,可设计类似的练习题:兴盛牧场上,山羊有640只,是绵羊的5倍。一是通过这类问题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审题不只是看条件,更要综合问题一起来考虑。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已知信息,提出较为实际性的问题。学生会在这种训练中逐步明晰这类习题的常见问题:“绵羊有多少只?”“牧场上羊一共有多少只?”“山羊比绵羊多多少只?”从而形成对应的数学学习经验。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补充问题,而是以此为源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把握问题,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目的。

三、善选思路开放的练习

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不拘泥于标准答案、标准思路,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言之有理就行。

如,在“认识比”教学中,设计一道练习:“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在途中第一次相遇是甲、乙所行的路程比为5∶4,相遇后两车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行,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返回,又在距离A城180千米处相遇。A、B两个城市之间有多少千米?”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仍然采用比的知识来思考:一次相遇就是1个全程,2次再相遇时行了3个全程,这样甲车就行了15份,乙车行了12份。甲车就比1个全程多6份,第二次相遇点离A城180千米,意味着全程中3份就是180千米,这样1份就是60千米,全程9份,就是540千米。有的学生采用分数与比的关系来思考:第一次相遇甲行了全程的5 / 9,乙行了全程的4 / 9,二次再相遇时甲行15 / 9,这样就有180÷(2-15 / 9)=540(千米)。有的学生采用方程的解法……

创设合适的情境,引领学生从不同的思路入手,在探寻不同解法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开放解题思路,不只是追求一题多解,而是在训练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选择条件开放的练习

教科书是数学教学的蓝本,也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这就要求教师在练习设计中以教材为源,但又不囿于教材的束缚,采取形式灵活的改编习题,让它们更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在“10以内加法”教学中,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题:“10=+=++=+++,9=+=++=+++”,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9、8等数的构成,进一步掌握10以内加法的基本方法,并在练习中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采用条件开放式的练习,一方面能引发学生对学习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