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学专业问题

法学专业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学专业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法学专业问题

法学专业问题范文第1篇

 

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是应用型专业努力的基本目标。法学属于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其教学应该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但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普遍存在学生法律思维弱化、实务操作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优化实践教学机制是提高法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根本路径。

 

一、加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的需要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所在区域发展需要和自身培养能力等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定位,而不能盲目跟从重点大学。加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是有效彰显地方高校培养比较优势,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规格,主动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多远需求的必然之路。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在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优势,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是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的必然选择。

 

(二)提高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的需要

 

法学实践教学既可以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又有利于形塑法学专业思维、强化法律职业伦理修养,更有利于训练法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是提高法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2〕优化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机制,必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法律职业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而推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推进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方式转型的需要

 

当前,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普遍沿承传统学院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重视不够,使学生毕业后既难以与大牌法学院毕业生在专业理论、学术能力上相竞争,又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磨练才能适应基层法律工作。立足地面向广泛而多元的基层社会,顺应社会现实需求,优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强化法律实践能力培养,增强直接服务基层的能力,这样才能凝练自己特色,实现法律人才培养方式转型,更好服务于基层社会建设。

 

(四)推进地方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

 

地方法治是国家法治建设、长治久安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法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核心内容,而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基本品质就是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技能。〔3〕提高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强度与质量是地方高校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推动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转型发展和提高整体层次,促进基层社会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社会法治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实践教学方案不合理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定位存在不明确、不切实际等问题,无法以此引领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的建设。其次,大部分高校法学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时间安排明显不合理,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下面以法学专业毕业实习为例:首先,毕业实习安排的时间短,大多为3-4个月。其次,实习一般限于阅卷、装卷、帮实习老师干些递送材料等杂活,实习内容过于单调,学生缺乏实习兴趣,觉得通过实习学不到东西。〔4〕毕业实习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综合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关键所在。从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可以充分发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及培养机制的不合理性。

 

(二)实践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不科学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之间缺乏连贯性,在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教学环节、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整体设计,导致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其次,部分地方高校没有按照法学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发展规律来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随意调整安排等问题。其次,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也不科学,大多数采取类似于理论教学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轻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战化,轻视全部学生的参与,导致部分实践教学沦为精英教学,难以起到普遍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评价与监控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较为重视高校法学专业实践作用与实施,但轻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虽然地方高校大都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普遍存在目标定位模糊、零散碎片化、制度建设滞后、监控效果不佳、效果评价机制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四)实践师资队伍不适应

 

从整体来看,地方高校大部分法学专业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必要的社会与法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不强。而法律实务部门的指导老师大部分缺乏必要的高校教育教学理论,也缺乏担任实践教学方法培训。而且,实务部门的指导教师本身实务案件多,更是缺乏提供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可见,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教师存在不适应越来越重要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需要。

 

三、优化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优势与地方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地方高校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的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极为科学。其次,在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是在理论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适当增加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训教学环节,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训练路径。二是适当压缩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增加法律实务,法律谈判技能等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在必修课之外建立理论与实践选修课模块。

 

(二)构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协商、谈判能力、辩论技巧和方法、法律文书制作能力,制定规则能力,证据运用能力等。每种能力的培养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方式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地方高校应科学界定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构成和培养标准,针对性地对每种实践能力设置实践教学方案、教学环节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保障实践教学安排系统性

 

地方高校应依据地方应用型卓越法学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在实践能力培养标准指导下,强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规范化。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见识性实践教学、专项实践和综合性实践教学,并按照以循序渐进的原则优化实践教学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与程序开设实践教学课程,以保障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五)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地方高校应依据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类型、培养质量标准与学生实践能力状况,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研究性教学、参与式教学、诊所教学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教学经费、教师晋升支持等方面不断健全激励机制,以促进校师重视实践教学,从教学责任和完善制度等层面加强实践教学约束机制建设。

 

(四)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一是可通过支持专任教师到法律实务挂职锻炼、参与办案、考取法律资格证书、从事法律实务兼职等方式,提高其法律实务能力与实践教学水平。二是可通过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律实践部门专家担任兼职理论教师,并通过加强其教学理论培训等形式提高其法学实践教学理论素养。其次,可建立法学专业学生校内与校外教师协作指导机制,由其共同制定实践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毕业论文选题等,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克服理论与实践的隔离问题。

 

(六)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地方高校应在系统分析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培养要求和质量标准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不同年级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与改进指导。并以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抓住社会调查、庭审观摩、模拟审批、法律援助、实习实训、法律诊所、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点,健全决策与指挥、评价与诊断、信息反馈、激励约束及保障等运行系统等,协同推进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七)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法学院校与实务部门双方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充分发展实践基地对于实践教学方法运用和实践教学效果起到提高的作用,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地方高校首先应加强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建设,健全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操作技能示范、训练与实战的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其检验学生实务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质量方面的作用。法学专业应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以方便两者的紧密联系和实践教学的检查监督。再次,强化实践基地教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基地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基地实践教学健康与有序推进。

法学专业问题范文第2篇

参考文献:

[1]柴玉梅.浅谈独立学院之法学教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2).

[2]周志荣.从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素质缺陷看法学教育[N].法制日报,2006.

[3]曾令良.法学教育中素质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改进建议[J].中国法学网.

[4]刘通.坚持高校教学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青年学者论坛文集[C].2011,12.

法学专业问题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为了克服体育院校办此专业的缺陷,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从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出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能用体育的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利用生物学和医学知识探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既涵盖体育科学中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保健和康复、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也包含生物科学和医学等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1998年教育部将运动人体科学设置为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的体育学类。2004年普通医学院校开始招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但因该专业招收的对象是“普通理科生”并且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再加上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缺乏办学经验,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上,基本上套用体育专业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相关课程,难以体现“以运动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导致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上产生了偏差。为了更好地促进运动人体科

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笔者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谈以下几点心得。

一、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目前状况

1.培养方案。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到2007年止,全国拥有该专业的本科院校达27所,其中,已招生的医学院校就有5所。各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即“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修业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课程设置。因该专业缘起于体育院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方面,招收的是普通理科生,并且他们的体育技能素质又较差,再加上大部分体育院校缺乏临床医学专业作支撑,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偏多,而医学知识过于简单,非凡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心血管、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学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就更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在医院实习的时间偏少,不能很好地适应运动康复的要求。

3.教材建设。教材是规范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相关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难免造成不连贯性,影响教学质量。教材和培养目标不相匹配,就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

4.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所学课程大多为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又是想成为康复治疗师,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了解和熟悉不足,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

总之,随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发展,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不改变招生对象以及学位授予方式,不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则在医学院校的发展道路将举步维艰。

二、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而带来的老年人身体锻炼和病后康复等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学校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既懂医、又懂锻炼的复合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1.培养目标应和市场需求相统一。在现代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核心新问题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在这类疾病防治上的重要功能已初显端倪,作为主要培养专门从事“体疗”人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成为社会紧缺专业。为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既不能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混同于体育教育学专业,也不能将它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探索体育和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如何运用体育的方法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这一主线,制订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重点应是摘要:把握体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各项基本的体育练习方法以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运动处方解决人类健康新问题,即在把握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形式来促进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2.凸显医学院校特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始建于体育院校,“落户”于医学院校,为了和体育院校互补,凸显医学院校运动康复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较好地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要求,采取前期公共教学模块和后期专业分流的方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具体来说摘要:第一,要将招生对象由“普通理科生”调整为“体育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在大一和大二期间,采取公共教学模块,让学生把握体育学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干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外,应有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概论、中医骨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处方原理等课程。第三,在大三开始进行专业分流。一为“体育保健和康复”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主干课程为医用物理、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学、康复评定等,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二为“休闲体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休闲体育发展所需的学术探究、技术指导以及教育、组织管理和策划的能力,主干课程为教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社会学、休闲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技能实践系列课,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三为“体育教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懂得康复保健知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主干课程和师范院校的类同,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3.合理布置毕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即将工作前的一个培训阶段,为学生向职场转变做预备,非常重要。专业分流为“体育保健和康复”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医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6~8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休闲体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健身俱乐部或中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体育教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布置在中小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所有分流方向的学生在第8学期返校后,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和技能空白,有所侧重地进行补课。

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规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应组织专家编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

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对象方面,应将普通理科生改为体育生,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因普通理科生体育技能稍差,对体育运动的喜好不浓。

同时,要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法学专业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破解途径

“师”这个名词,自春秋时期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教师成为一种专业的活动却经历了一个分化发展直至专业化的历史过程。[1]专业活动是指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某一人群从事并遵循具体的作业规范而进行的实践。[2]譬如医生、律师的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也同样是一种有着自己职业特点的专业活动,这种活动应建立在完备的专业保障机制之上,从事着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从而获得社会认可,实现其社会价值。然而由于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艰苦,薪资待遇比较低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陷入困境。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作为社会职业人,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充实、更新知识的过程,这种过程具体的说来就是,教师需要经历从具有专业知识的个人成长为初任教师,再发展为有经验的教师,最后成为实践教育者的实际过程。[3]教师既然从事的是专业性活动,就要培养教师有把教育当成自己终生事业的意识,以此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为自己的事业设定目标,并努力的去开创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教师各方面专业性素养的提高为目标,以提升教师教育知识水平、道德情感、教学技能等素质为内容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自我完善来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而达到一个专业的高度,使自身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1、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中国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足,投资的比例也不均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各级各类教育自然面临很多问题,特别体现在农村教育中。一些学校的历史债务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硬件设施,使得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条件受到限制。而从工资水平上来讲,给农村教师带来的则是生活负担沉重、教学负载超重、住房条件差,甚至包括心理上的负担,比如自卑,这都是农村教师的普遍反映。无论是从外在环境,还是内在需求,农村教师的职业角色实现的前提都不充分,自然会阻碍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在这一现实问题的面前,资金分配针对性地倾向农村教师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2、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政府体制不完善

现行的教育法律制度,虽然赋予了教师一定的权利,但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却没有作详尽的阐述,只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作了笼统的说明,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现行的教育法律与当前的行政法规、改革政策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保障成了空谈,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尤其是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当地政府不够重视,政策和制度等外在条件也不健全,存在决定意识,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也并不十分积极,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只有当有一定力度的政策和法律为自身的权利作保障的时候,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者才能排除担忧,更好地去履行自己义务,从而优化这个主体的专业发展。

3、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淡薄

教师个体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由于受传统农村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没能够与时俱进,很多老师仅仅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看作是单纯的应试灌输,对自己本身的职业也认识不清,没有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只是把教师当作一种行当,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并不认为自己在这个职业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专业价值,这种意识自然而然的导致了他们也不会注重和关心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同时,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们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成套的教学模式,他们不必花费大量的精力去钻研教学中的问题,这种惯势也会带来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这一问题,而且长期教学方式的不更新,也会导致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教师也容易因为这种固化的教育观念而丧失自主发展意识。

4、农村教师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包括了教师的对教学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授课的能力以及对各个学科进行分析整合的能力等等。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地方,教师的学历达标率相对于城市地区还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而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农村教师队伍中年轻人的比例偏少,而年龄比较大的教师则占大多数,在这部分教师队伍中,教师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而且有些没有受过正规师范教育,与此同时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年龄大的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接受较为困难,不利于现代的时代潮流,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更难以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要提高农村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首先要关注农村教师的职业素养问题,在提高其学历层次的基础上又要注重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完善课程结构的同时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农村教育这个大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时展对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将其应用到教学的具体实践中。[4]

5、教师的管理体制太过僵化

农村中小学管理的今天,一般集中在教师的规范管理,追求统一的教学而优于个人发挥。在这种管理的情况下,追求教育教学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往往是由学校约束规则及规例,而教师专业的追求,并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此外,由于定量的科学的教学评价,农村教师的工作往往用数字来衡量,以应试为中心的评价标准无疑增加了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由于长期固化的管理方式,教师的培训也往往流于形式,在教师培训中,培训者没有把教师当作需要学习的主体,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帮助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走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途径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教育经费是否充足是决定各级各类教育开展的质量高低的最基本条件。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需要以硬件设备作为支持的,因此教育资金的投入是否充足就成了首要条件。[5]作为教育行政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资助政策,建立财政资金,筹集教育资金,并辅以各种其他渠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调整城乡教育投资的比例,提高农村教育投资的份额,确保农村教育资金有着稳定的来源。只有资金投入充足,才能提升教育教学硬件设备和软件保障,才能通过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由此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加强教育法律制度建设

加强教育法律制度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完善关于教师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政策,使之规范化、系统化、可操作化,尤其是对关于教师专业自己发展的权力要有更加详尽的阐述和规定,与整个教师法律体系相适应,让教师专业发展有法可依。对于国家来讲,要注意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使其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同时要完善教师专业实习制度以及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等涉及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制度,使之真正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体系,我国目前积极实行的教师教育认可和审查制度实质上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6]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制定合理的学校发展规划,创新学校管理体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3、培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这种积极主动是发展主体自身的一种追求进步的状态,如果发展是一种被迫的、有压力的,那这个发展过程则是一种不健康的,这种状态也会影响并限制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自我发展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自我教育,是一种长期的独特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我意识会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有着一个科学的教学观念和积极的教学态度,会加深教师对自己的认识,从而带动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教师的自我意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责任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其次,培养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今天,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时代,祖国的花朵们充满着奇思妙想的思维,为了顺应这种潮流,使得自己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最有效的方法是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4、建立农村中小学与地方师范院校的联合体,增强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在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只负责培养中小学老师,担负教师的培养工作,而对于这些师范生毕业之后的工作情况,往往不知情。虽然师范院校是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基地,但实际两者之间联系并不紧密,甚至互不往来。[7]这种职前职后相脱节的情况自然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今后应该建立一个纽带和平台,比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一般来说就是在原有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本质是一所大学的教育学院与几所中小学联合建立起来的合作体,是为了使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得到不断发展,使不同水平的教师通过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修和自我培养来提高自己。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可以说是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他们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成长带来了新的途径,这无疑将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很不错的途径。这样的一种联合体,就可以使理论优势与实践优势互为补充,有利于双向发展,共同提高。

5、提升教师学习与教学的自主性

提升教师学习自主性与提高教师教学自主性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互为各自的前提。想要发挥教师教学自主性,必须提升教师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学的自主性也激发教师学习自主性的一个条件。教师的“教育理论”是在自身的理论知识投入到实践中,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不断反复揣摩的,是一种教育实践知识。[8]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育主管部门不要用既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标准去强加给我们的老师,要尊重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知识和选择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自主性,让每个老师都能在自己创造的教学情境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提升教学自主是对教师的教学价值、尊严和内在潜能的充分重视,是“以人为本”的体现。[9]虽然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老师拥有完备的知识,才能给学生以指导,所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提高教师学习和教学的自主性。

【注 释】

[1] 李・S・ 舒尔曼(著 ,王幼真,刘捷(编译.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3.37.

[2] Division of Field Service,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The yardstick of Profession[M].Washington DC:NEA.1948.8.

[3] 朱旭东,李琼.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42.18.

[4] 霍礼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17-19.

[5] 陈为全.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6.6.51-52.

[6] 韩淑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5.76-79.

[7] 黄友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09.1.80-81.

法学专业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学科专业 发展战略 资源整合 效能优先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04-01

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就要认清学前教育的发展形势,明确社会及幼儿园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素质要求,搞好内部改革,尽快提高学前教育学科及专业的水平,以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谨提出以下学前教育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原则建议

1.方向性原则

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着重培养综合素质水平高,师范专业能力强,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复合型”幼儿教师。以便毕业生将来能够培养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健康幼儿。

2.整体性原则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学前教育学科和专业,需要全面分析,统筹兼顾。充分发掘,强力整合现有的学前教育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全园的整体力量。

3.人本性原则

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是专业教师。从人性化的管理,到生活条件的改善,再到教学科研条件的完善等,多方面的工作需要继续努力。让专业教师能够消除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在和谐、便利、信息化的环境中去工作,有力推动学前教育学科及专业的发展。

4.科学性原则

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最基本的规律有二:第一,学科及专业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现实和需要相适应。避免想当然地开设专业,或确定专业方向,否则,将得不偿失;第二,学科及专业的发展必须与教育对象相适应。需要考虑学生的天分、现实基础、发展潜力、兴趣及理想等。否则,会事倍功半,造成教育的失败,影响学科专业声誉,也使无形资产遭受损失,严重的会导致学科及专业发展失去可持续性。

二、定位与体制建议

1.发展定位

学科专业要发展好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子,恰当确立自己的发展定位。

专业定位。第一,专业层次,从以学前教育专科为主,逐步向以学前教育本科为主转变。并积极为开办学前教育硕士点做准备。第二,专业方向,以学前教师教育为主,兼顾早教、育婴、家政、艺术等方向。培养专业基础全面扎实,同时又有一定特长的幼儿教师,增加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

2.体制机制建议

(1)确立和落实幼儿园的主导地位

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属于幼儿园所有。为了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专业发展效能,幼儿园有能力也有责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兼顾,充分发掘,整合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快速提升学前教育学科水平。

(2)应充分发挥办学系的主体作用

办学需要依靠办学实体。教育系是学前教育学科及专业的办学实体,应对学科和专业建设全面负责。在幼儿园的主导作用下,协调与其他部门单位及教师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优势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学前教育学科及专业建设。

三、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议

1.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及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较长的周期。如果能强力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便可大大加快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步伐,迅速提高学前教育学科及专业的水平和竞争力。师资队伍建设应当力戒“系本主义”。“系本主义”是一种狭隘的认识,缺乏全局观念,与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观相背离,会造成分散资源,各自为战,重复建设,低层运转的不良后果。“系本主义”将会导致园内学前教育学科的教师资源将无法很好整合,又好又快地发展学前教育学科将会无望。

2.课程教学

教学工作是学前师范教育的中心工作,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提高课程与教学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在师资完备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实践,继续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相关的系和教师通力合作,研制好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第三,出台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发和使用自编优秀教材;第四,切实重视教学工作,加大教学工作在评职、评优中的比重,鼓励教师投身于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3.教研科研

教研科研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课程教学水平方面起基础性作用。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外系兼课教师参加专业教研活动的责任和义务,保证教研活动正常而有效地开展;第二,科研立项、资金支持应适当向学前教育学科及专业倾斜;第三,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在相关科研项目研究活动中的作用,提高科研的水平和实效性;第四,学前普通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与学前师训、干训资源开发研究并重。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学科建设在学前师训、干训水平提高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4.实习实训

学前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前教育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础还较为薄弱,切实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刻不容缓。要迅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水平,首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全面整合园内与学前教育学科相关的实习实训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资源;第二,加强学前教育学科及专业与即将建设的附属幼儿园的联系,充分发挥幼儿园的实训实验基地作用,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第三,适当提高见习、实习经费数额。以便更好地争取实习基地单位的协同配合,进一步提高见习、实习质量。加强与学前教育实践的联系,培养高素质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四、结束语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也对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好学前教育专业需要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幼教师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