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维训练课的教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维训练课
“这学期要上一门非常重要的新课,叫‘思维训练课’,由新的老师教。”班主任袁老师非常严肃地告诉我们。“思维训练课”?什么是“思维训练课”?它为什么非常重要?新的课程、新的老师以及袁老师的话使大家对“思维训练课”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一头乌黑的卷发,一身黑色的长裙——这便是教我们思维训练课的顾老师。这位顾老师果然与众不同,她要求我们“先思考,后发言;答案可以多种多样”等等。她提的问题也很有趣味:“在一个绝对不可能作弊的考场,出现了两份答案完全相同的试卷,这是为什么?”我们一听,马上就想到了“交白卷”。大家纷纷举手,抢着说出这一答案。没料到,顾老师微笑着又问了一句:“还有可能是其他什么情况吗?”一大片手刹时落了下来,大家都在苦思冥想,没人吱声了。顾老师期盼的目光在我们脸上扫过,希望有人能回答出问题,我们的脑子却一片空白,教室里鸦雀无声,陷入了尴尬之中。
这时,我灵机一动:连体婴儿不也是一种可能吗?我连忙自信地举起手,向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顾老师微笑着向我投出赞许的目光。一阵沉默总算过去了。顾老师鼓励大家继续大胆思考,很快,又有几个同学想到了新答案。在顾老师的鼓励和启发下,大家情绪高涨。接着,“屋内取食”、“双手打结”等一串串有趣的题目使台上顾老师津津有味,满面红光,台下学生踊跃发言,还有几个同学迫不及待的同时抢答,虽然有的答案并不正确,有的还引起哄堂大笑,但顾老师还是表扬了大家的奇思妙想。短短的40分钟很快过去了,直到下了课,同学们还在讨论有什么新答案呢。
轻松的课堂气氛,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别开生面的教学内容,让我们喜欢顾老师,喜欢思维训练课。
一、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美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也称对美的鉴赏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感受是否敏锐、鉴别是否准确、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的东西是否深刻等。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层次去定位。
1. 知识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判断、科学的审美价值、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文明的审美趣味。所谓审美判断是依据一定的审美理论、标准,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艺术作品所作的饱含情感的审美评价; 所谓审美价值,是审美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 所谓审美理想,是指人向往、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境界,是审美要求系统化后所形成的理想化的审美观念,是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升华; 所谓审美趣味,是指审美主体对某些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有的喜好、偏爱的倾向。
2. 能力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是有对美的感受、鉴别和欣赏能力; 三是有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完成美术作品的能力。
3. 情感价值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准确的审美判断、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审美情趣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审美对象或爱或憎的富有情感的评价倾向。它表现为个人爱好、兴趣的差异和审美能力高下深浅的差异。时代精神、生活方式、地域环境、民族心理、习俗的差异也会带来审美情趣的差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起人们高雅、文明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的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就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美术教育目标定位简单化、同一化和绝对化的弊端。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技法训练是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课堂写生与临摹占据了大部分的学时,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学生的基本功扎实,技法过关。但坏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学生的艺术个性不明显,创造力薄弱。另一方面,对审美教育的忽视,也使学生的艺术视野不够开阔,审美能力较弱。所以,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在训练学生专业技法的同时,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1. 构建跨学科课程
表现和创造“美”是一切艺术活动的目标[1]。许多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中,鉴赏与美学理论课仍然是球,整个四年下来,也抵不上一个学期的技能课学时,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明显不足。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注重构建跨学科课程。首先,在保持专业独特性的同时,构建跨学科的新课程体系,注重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渗透[2]。提倡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也积极选修美术之外的舞蹈、音乐、文学、哲学等学科。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大专业美术理论课的学时与分量,引导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引入思维训练课程
创造力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3],也是高素质的美术人才必备的才能。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着重视课堂习作而忽视创新训练培养的倾向,学生的作品习作味浓,创新性差。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随机训练,如做出发散图表等,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新型的思维训练课程,如头脑风暴训练课。训练时,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像暴风骤雨一样,迅速地说出自己的一些观念,不能迟缓,不限制数量,也不要求质量。在整个思维训练过程结束后,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说的越多表示思维流动性越高,速度越快表示思维流动性越好。这种风暴式的联想训练,对促进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
3. 增加开放式实践教学内容
现在高校美术毕业生的通病是学生实践性不够,就业后还要“二度培训”。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和教师应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体系,倡导“开放式”实践教学。
( 1) 鼓励课堂外教学。这种课堂外教学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寻求当地美术资源,如相距不远的古建筑或博物馆,组织学生实地观摩。观摩前教师设计好课题,观摩后以组为单位提交调研报告。另一种是在讲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技法时———如透视学,由教师短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实地观察透视变化。
( 2) 建立“班级工作室”,把社会设计项目直接引入教学课堂。通过模拟真实丰富的生产情境,把教室变成合作互助的工作室,师生共同负责“产品的全程生产”。这种实践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 3) 组织多种竞赛活动。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设计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变模仿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 4) 发展校外实践基地。由校方出面联系,发展不同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习时了解社会需求,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选择
1. 改变“一言堂”教学,倡导“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美术教学是建立在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教师和作品三者间彼此的精神敞开而达到心智启迪、灵魂交融目的的教学形态。在这种多元对话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与权威,而是课堂的引领者与组织者。
( 1) 与作品对话。通过课前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搜寻作品资料,理解“画内之意”与“画外之意”,实现初步的“人与作品的对话”。
( 2) 师生的对话。课堂上教师巧设话题,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在教师循序渐进的问题诱导下层层深入的。同时,学生之间讨论、对话,活跃思维,呈现了对作品的多元理解。
( 3) 与自我对话。对话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自身的人文关怀与精神的提升。师生在欣赏完作品后与自我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进行对话,这是课程审美性与人文性的体现。
2. 改变单一的“范画示教”,倡导多元化教学
单一的范画示教容易导致一班学生都模仿老师的作画风格,显得千人一面。因此,在现在的技能教学中,倡导在“范画示教”的基础上,引入多元的教学方法。
( 1) 激疑法。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刺激学生感官,再促使学生思考和探讨。如教师在作画前,先展示自己或他人的优秀作品,在学生惊叹之中,教师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观察技法特点,如湖水的透明感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研究,讨论。然后教师具体示范湖水透明感的画法,使学生领悟。这种方法针对性强,且激发兴趣,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 2) 对比法。展示优劣不同的范画,请学生自发找出劣画中的构图、色彩、透视上的缺点,再讨论同样的问题在优秀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技法细节。
( 3) 展览法。名家名作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感叹,但是与他们心理距离最近的还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观摩,定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观摩与讨论,可以互相促进,开阔创作思路。
( 4) 临摩法。让学生临摩美术大家的画作,提高其审美和鉴赏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美术史和名人名画介绍,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
3. 引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无疑是现代课堂的重要改革,这使课堂的信息量增长,感官性增强,课堂效果更好。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收集资料,相互交流与促进。也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美术作品挂到网上,相互交流与欣赏。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美术创作与其他学科门类相比,方式多变,过程复杂。因此,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 由重结果评价向重教学过程评价转变
原有的美术教学评价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美术评价改革要求,应在宽松的艺术氛围下,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过程分阶段评价。
2. 对作业的单一评价向质与量评价转变
在日常作业的评价中,弱化量化评价和主观评价,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做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与软性评价,适度地指出问题,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
(3)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 、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 依据新课程标准,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课程来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要真正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就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
小组活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有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统一安排、在统一的时间内进行活动。这种活动具有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功能。小组成员可以打破班级和性别的局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结合而组成的,可分为低、中、高三段。组织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参与,互相学习帮助。活动中可以兴趣活动为主,注重知识的巩固,应用及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创造性活动为主,注重能力的提高及特长的发展。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班级活动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活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受益。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组织班级共同活动。这样,活动就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科知识与活动知识的配合,有利于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依据学科知识适时安排或组织数学活动的主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激发兴趣、利用活动课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师辅导为辅,学生独立活动为主。让每个学生通过情趣盎然的活动发挥各自的潜能,寓教于活动中。教师组织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兴趣及需要为主,从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培养能力发挥特长出发。依据教育目标有意安排一些针对性和趣味性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测量、数学制作、操作等系列活动,激发兴趣,拓宽是失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教学活动能改变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方式,教师组织活动时,一要注意与科学知识的紧密结合;二要注意与学期教育目标配合,做到因材施教。例如,低年级在认识简单几何图形,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后,班内可设计“想一想,拼一拼”的活动课,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懂得两个大小一样的图形可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在小组活动时可设计“剪一剪,拼一拼”活动课,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若干个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纸片,然后提问:1.什么样的图形可剪成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三角形……2.用什么图形可拼成近似如小五星、小鱼、小天鹅等图样。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课作为课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每个全日制小学都必须开设,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的一种指令性课程。它具有一定的结构,相应的活动纲要和活动指导书,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时间和教学进程的新型课程。活动课是贯彻教育方针和落实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我们在观念上不能将数学活动课和数学课外活动混为一谈,决不能简单地把课程表中的课外活动更名为“活动课”来替代新课程计划中所要求的活动课程。
三、提高素质,做好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论文关键词:诊断学基础 检体诊断 教学质量
《诊断学基础》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也必然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中医和西医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为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诊断学基础》的目的是要使他们能初步掌握西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为临床课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为丰富中医临床诊断手段服务。但是由于中医院校的学生,西医基础课的学习学时不够,不扎实,导致学生普遍反应《诊断学基础》的学习困难。而《诊断学基础检体诊断实验课则实践性更强,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诊断学基础》检体诊断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本人在《诊断学基础》检体诊断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1重视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
《诊断学基础》检体诊断实验课的一个特点是必须熟练地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种检查方法,其中尤其是体格检查方法,而这些检查方法绝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掌握的,它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也是艺术性的。为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体格检查方法,必须在自己身上或同学之间反复练习正规、系统的检查法,再到临床工作中反复实践、不断训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学有所成。只有熟悉了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各种表现后,才能更好地认识病态变化;正常与异常比较,使知识巩固、理解透彻、体会深刻。
因此,在诊断学开课后一段时间,诊断学理论讲授到胸部或腹部检查后,每周1次(4学时)技能训练课,共6周24学时。分4阶段:第1阶段:单元训练即按顺序分一般即皮肤粘膜和淋巴结、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和神经系统检查,心肺听诊。第2阶段:全身体检。重点强调全身体格检查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条理性的关系,既要全面检查,又要避免翻动“患者”。在单元训练和全身体检期间,按15~20人为一组将班分组,每个组由1名教师指导(带教)。试教后2人一组,一人扮演“病人”,一人扮演“医生”,进行练习,然后角色户换。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答疑、纠正错误手法。
2探索纯理论型向能力型的转变(检测与考核)
考试得分是学生最关心的事,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考试内容又是指导学生重视哪部分内容的重要导向。因此教学工作的一个核心部分。传统的考试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笔试轻操作的弊病,为改变高分低能状况,调整改进考试内容方式的方案。
在2006年春季学期2003级中医7年制的教学中,我们就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增加操作考核分数;期末考试增加体检考试,每位考生要求完成时间为40分钟。按完成操作的质量及时间,结合用物准备仪表态度和必要时的简要提问等综合评价。并规定凡全身体检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考试(补考合格方可参加)。获得了可喜的效果:一方面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会利用空闲时间主动联系实验室的老师借器械互相练习。另一方面以往诊断学基础考试纯理论笔试成绩即为期末的最终成绩,常导致学生成绩普遍不理想,及格率低。而加入了实验报告和技能考核做为平时成绩后,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不及格率仅为1%。目前我们教研室已将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广到全校中医本科生《诊断学基础检体诊断实验课的教学中了。
3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随着招生规模扩大,逐年招生人数的增加,病房的患者无法满足诊断学实习的要求,近年来,基本取消了诊断学实习进病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多媒体实验室,购置腹部电动肝脾触诊仪及心肺触诊、听诊电脑模拟器,许多异常体征可以不需要进入病房就可以听到、看到,而且一些是临床上都难以遇到的体征在实验室就可以听到和看到,学生可以在多媒体及模型上反复体会,直到掌握。
4课程改革初见成效
针对中医类临床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建立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的概念,将诊断学基础实验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加大了学时、教师和资金的投入。2006年学校投资300多万元成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模拟医院),宽敞明净,面积1000余平方米;设有诊断技能训练室、内科技训练室、临床思维训练室等、多媒体演示室;拥有高级综合模拟人、20台复苏安妮高级模拟人、3O套心肺听触诊训练系统、30套腹部检查模拟人、l0余台心电图机、4O余台临床思维训练电脑、4套多媒体演示系统及100余种配套教具,拥有诊断学、内科学多媒体教学软件300余种,完全能满足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的需要,实现了诊断、内科学教学的现代化,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该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从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两方面训练学生临床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从教育一自我教育一自我训练的平台。在检体诊断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对高等医学专科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5建议
5.1提高教师的教学和专业素质
首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的重要性。要作为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来抓,做到齐抓共管,并列为教研室的目标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临床技能的传授,要和理论教学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好每一堂实验课、见习课,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其次,教师应站在学科的前沿,对本学科的知识有足够的积累和把握,同时,还必须精研教学方法,精于组织教学。具体体现为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做到既注重系统性,又注重实用性。为了更好的做到以上两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就应该不断的进行“充电”,多看、多学。学校也应定期选派教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或理论、技能培训班,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
5.2统一备课
实验课所采用的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边练习,教师边巡视、指导和纠正不正确手法的这种授课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教学质量,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个班的小课由几位教师上,授课的内容与方式、查体的手法和顺序有可能不一致,而在一个年级或同一班组的学生常常出现检查同一体征而用不同的查体方法,且查体顺序也有出入,有些学生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说是某某老师教的。针对这些问题,教研室参照教学大纲,认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对授课教师的讲稿及教案集体讨论、修改。年青教师由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先行知道、示范教学。组织教师观摩标准的查体录象,统一授课内容、手法、顺序,达到授课人员不同,但授课内容、要求一致的目的,保证高质量的授课,提高教学效果。
5.3依托医院,开发资源
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是提高培养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法。临床上的众多体征如皮疹、紫癜、哕音、心脏杂音、肝脾肿大、锥体束征、脑膜刺激征等,虽可从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方式得到某些印象,但只有从患者身上才能真切地认识到和体会到,因而必须在反复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学会。
目前,教学面临的困难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必须积极想办法,开发资源,延伸课堂。如临床见习,安排在诊断学课程结束后的1个月,作为西医诊断学的延伸学习,要求他们在1个月内,力争见识常见病症状、体征,熟悉三大常规等常用检验项目以及心电图等各项辅助检查方法的应用,为后期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再如毕业实习前的临床技能强化训练,与第一临床医学院建立的本科生导师制结合,将数百名学生化整为零,利用医院的师资、场地和病材资源,加强临床诊断技能培训。此外,在医院相关科室的支持配合下,筹备建立诊断资料库,更好地利用附属医院的医疗优势,开发教学资源。医学院与医院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医学教育管理效率、更好地解决了临床教学的诸多难点,保证了质量。
5.4建立标准化病人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