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文化传承

农村文化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文化传承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第1篇

一、完善针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与传承相关的法律

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实现从法律层面来保护好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成果,更好利于民间艺术活动的开展。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提升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与传承的法制化建设标准。在《文物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等框架下,参照当地农村民间文化传承及保护实际,制定出适宜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具体条例,做到有的放矢,确定好具体之策,拟定好相关的措施、计划和方法,确定在保护农村民间文化上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还需要创建好的农村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开展分级保护制度。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源进行准确评估。特别是对农村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名录经专家论证后,及时对外公布。再者,成立农村民间文艺协会、研究会等,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为整理、挖掘、保护与利用等文化遗产提供保障工作。要全面吸纳社会力量,全面筹集资金,做好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工作,并需要将保护资金都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中。

二、培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队伍

传承及保护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关键是做到后继有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对实现文化价值传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化艺术因为多种因素渐渐失传,这实际上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必须全面发挥民间艺人在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养并鼓励乡土民间艺术家,激发民间文化艺术活力,建立好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基础。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扶持。通过培养农村的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名人,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特别通过农村的民间艺人,用艺术表演效果去感染并影响农民,提升农民改变自我意识。同时,也需要造就并培育农民身边的多样文艺能人,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创办文化艺术的积极性。二是,全面挖掘文化艺术传承人的潜能,通过民间文艺队伍工作当成切入点。乡村文化广场是文化艺术传承人的主要活动场地,为彰显地方特点,要让文化艺术传承人主动担当民间文艺队伍组队、管理和培训方面的工作,比如成立秧歌队、小剧团等,同时,还需要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民间队伍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发挥好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组织领导作用。三是,发挥组织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倡导作用。积极鼓励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广泛参与到各类比赛中。通过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来激发广大群众的自我提高机能,并以此作为示范,进行积极推广,培育民间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此外,乡村歌曲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起到净化民风的作用。通过编排一些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广泛宣传民间艺人在保护民俗方面的积极作用,让群众能感受到身边的优秀文化,以此来影响广大群众,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培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的自觉意识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传统文化; 传承; 有效途径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实力,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乡土性的文化,它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代表着民众的审美理想。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其文化内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天独厚的根基。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本土 ,突出发展“本土文化”,发挥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作用,塑造新农民的作用,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发。

一、 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是历史进步的标志,凝聚了古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时代沿袭传承下来的民族民间的文化蕴涵着大量的尚待开发和破解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后人的文化创造无限丰富的灵感资源。

其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综合态势的文化,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真实地反映了生产生活实际、民族特征、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并以潜移默化的独特方式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为文化创新提供着基因和动力,不断地传承着文化传统,延续着中华文明。

第三,保护传统文化遗产要在深层挖掘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赋予其经济意义,使其融入经济发展大潮,创造市场价值。

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的严峻形势

就目前就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来看,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明显着力不足。

首先,从社会认知和社会观念上看,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偏差。一方面,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是一场临时性的“运动”,没有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官方和民众更多注重的是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地方发展带来经济效益而非其自身的传承和革新。实际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 或者说是主要途径。事实上,很多村广播、图书室建起来后, 却因为缺乏有吸引力的内容而最终闲置,而导致资源浪费。

其次. 在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下,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多, 保护、创新少。受强势商业文化的冲击挤压, 各地政府对待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评判与取舍的标尺就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有选择性的、功利性的开发, 使得起源并发展于民间的传统文化自我调试和自正的空间正逐步收缩。另一种情况是,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涌起、市场经济的深入和信息的快速更替,社会成员在大量接触外来文化后,开始认同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尤其是年轻人大多钟情于现代艺术,追求时尚,对传统艺术和技艺不再有昔日的热情。

第三民间传统文化后继乏人。民间传统文化通常只存在于某一独特地域和人群当中,尤其是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基本上都掌握在少数才艺精湛的艺人巧匠之手, 大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但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农村青年一代大多外出务工,受都市文明影响,对传统技艺兴趣不高,加之学习传统技艺难度高、耗时长、收入低,需要下苦功夫,令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如根雕、刺绣、剪纸、竹纸等传统工艺大多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学会。这就使一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令人堪忧。

三、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有效途径

(一)建立有效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方式与原则

首先,建立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如在对农村传统文化普查和整理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力量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分类、制订和落实保护方案。建立市和区、县(市)农村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搜集、记录、分类、建档,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特别要对传承人生活状况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和保存。

其次,保持民间传统文化产生、生长的原始生态环境。民间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跟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在的基础就是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方式。营造适于农村传统文化生态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是农村传统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保证。

再次,要保护好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在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骨干作用,并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形成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

(二)构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机制和体系

抢救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要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模式,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构建起有效的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和体系。

首先,设立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施行农村传优秀统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文化生态环境是民间传统文化赖以生长和传承的土壤。设立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保护古建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当地居民及其民族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其次,建立健全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机制。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有赖于健全的工作机制及领导机制。健全的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有利于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有利于开展、组织学术、展览(演)及公益性活动,交流、推介、宣传保护工作成果和经验等。

再次,注重开展各种民间传统文化交流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涉及范围广,关涉到人类学、社会学、法学、传播学、史学、民俗学、民族学、地理学及艺术学、博物馆学等多个学科,要充分吸纳专家的研究成果,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对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系统的宣传、展示、普及。

(三)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来促进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积极筹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传统文化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将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形成有注意力的民间艺术休闲体验和旅游景区,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术的经济价值。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商演、展演、展览活动,增添景区的人文色彩,提升景区的品位和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以生产性方式保护。比如年画、剪纸、根雕等很多手工艺制作项目,都可以作为艺人生产、生活方式延续传承。甚至可以通过资源重组,以产业运作使这些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播。很多民间手工艺制作项目的繁荣,是与文化生态的生成紧密关联的。比如传统民族节日仪式的发展,会大大增加民间艺术品(如年画、剪纸)的需求。

结语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本土,立足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才能切实推动农村建设的发展只有将民间传统文化借新农村文化建设之机,通过有效的传承与创新途径,完成自身的现代性重塑, 才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软动力。(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本文系“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名称:秦皇岛市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025A086

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第3篇

1.1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消失、传承后继无人和文化遭到歪曲

农村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而其承载的主体是农民,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呈现明显的“中空化”,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日益减少,据2013年6月统计,秭归县摸底普查民间艺人1418人,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11名,市级65人,县级386人,这些人中55岁以上的占到近8成,老龄化严重,传承形势十分严峻。秭归县也对有的农村传统文化进行了一些保护,但由于忽略了传统文化产生的土壤和社会生产,传承的更多的是表面的做法,而缺少对其渊源、缘由、变化过程的理解,有形而无神,存在而无价值,这更体现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紧迫感。

1.2一些传统文化被作为不良风气遭摒弃、批判

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所有的只是反映当时的历史现状及诉求、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和状态。一段时期以来,农村传统文化被放到了城市现代文化甚至是现代文明的对立面,被看成迷信、落后、野蛮而加以改造,一些农村传统文化被作为不良风气遭到摒弃、批判。改造否定农村传统文化、文化西化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导致了农村传统文化与其根基断裂和文化认同的危机,不及时进行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一些传统文化将成为历史。

1.3一些历史见证、老街旧巷、文化象征等被遗弃

在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为追求居民点村居整体效果而统一提供房屋构造图纸规范建筑,缺乏本土的传统建筑风格,使传统建筑文化遭到遗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历史见证、文化遗迹遭到破坏或拆损;在旧城改造中,重开发、轻保护,对老街旧巷、文化象征肆意改扩建,制造假古董,假文物,愚弄游客;在文化打造中追求眼前利益,将一些民俗活动脱离原有的发生情境和空间,强行植入、拆解。凡此种种,致使一些文化遗产被毁坏,被歪曲,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1.4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因商品化而发生异化,失去了传统本色

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的的消费往往情有独钟,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替代传统的生产、制作工艺,甚至违背原义,使传统工艺发生异化、丧失本色,失去了个性;一些传统工艺品因商品迅速化而趋同化,产品粗制滥造,甚至假冒伪劣,最终失去了吸引力;传统工艺和加工技法因商品率低、缺乏现代气息、加工过程枯燥单调致后继无人。

2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措施

2.1政府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政府引导,基层负责制订相应的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将传统文化保护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进行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力度,对各级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一定造诣、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上卓有成就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助,从而提高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热情与积极性,使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共识。

2.2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要从基础抓起

培养立志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工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在中小学增设农村传统文化兴趣班,将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体育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培养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充分发挥乡镇文体工作人员的作用,组建原生态艺术团、安排民俗风情聚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征集、整理,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民展示,切不可为卖座而“标新立异”。

2.3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仅存的文化遗迹

对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传统艺术、传统建筑、传统工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确保有原汁原味的影像资料记录,地方文化产业机构必须从根本上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不能简单地以精华和糟粕进行扬弃,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造就的这些传统文化,符合现代社会正能量的可以进行保护和传承,相反的则可留下相应的图像、文字资料供后人研究、探讨。

2.4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第4篇

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建设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传统与特色,对新农村的建筑进行修复、扩建、恢复能够丰富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实现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传承,要遵从以下两项原则:

首先是功能性与美观性、延续性相结合。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是新农村的主要特点。新社区规划中恰当的布置幼儿园,菜市场、超市、银行、社区医院、休闲娱乐场所、图书馆等。这些设施极大的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的规划、修复、改建是应建立在当地乡土的自然景观、建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这些极富当地特色的景观和建筑,如当地的“祖坟”、“风水林”等。新农村的建筑既要与时俱进借鉴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更要好好利用农村的原始建筑,与当地传统的历史文化接轨,让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历史韵味。例如仙桃市沔城镇,作为历史上沔阳州的州府所在地,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案中就充分考虑了地方历史传统文化要素。

其次是生态化与现代化并重。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还要遵循现代化与生态化并存的原则。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的状态“村落从选址开基,一般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俞孔坚,2004)。所以,当地的河流、池塘或者湿地这些具有清洁和改善错落气候功能的小生态区都应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被尽量利用。

2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办法

首先是文化背景保护。对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背景进行保护是实现传承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建筑及景观文化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其传承的环境密不可分。在对土地规划及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交通、特色建筑、土地利用及区域景观这四个方面。结合原有的道路格局尽可能的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现存的特色建筑进行保护和维护,既能减少大规模拆建浪费建筑资源又可以突出当地的建筑特色,增强其社会效益。

其次是既存空间扩展。保留并且扩展极富文化特色的既存的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这些建筑景观的修复及扩展也是非常的有必要性,能够让人们对其内部体系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再次是文化符号抽取。符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由于不同的符号和语言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及景观特色,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语言对人们日常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特色的建筑及景观里的文化符号人们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及文化传统提供一定的借鉴资料。抽取建筑和景观内的文化符号,使之与新时代的新文化和新精神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彰显传统文化更能够促进其更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用既存的建筑及景观的特色文化符号特征进行转换和变形,运用比喻的手法,让大众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传递传统文化的特色信息。

其他注意事项。朴素美也是农村的建筑与景观重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极富当地特色的建筑和景观的建设对村民的生产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农村功能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创造出极富文化特色的、环保、生态的农村建筑及景观。

3新农村建筑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重建设的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事先进行合理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进行统筹的发展建设。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在建设中的传承与保护。还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形势做到因地制宜的编制安排。不能改变农村的原有特色风格,做到延续性发展,同时要保护农村里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

第二要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要对不同文化和类似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理解,将这些文化特质融汇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的景观建筑要体现出多元融合的精神,同时还要彰显出自身的独特死那个。对国内而言要将地方特色做到位,对国外而言,要极力弘扬自身的民族特色。要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将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展现出来,体现其文化价值。同时,文化的发展集成也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保留传统但也要注重发展。

第三要调动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还要发展支撑产业。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是历史任务也是现实任务。要将新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化的生活相结合,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发展和保护措施。这就要动员每一个农民积极参与这项工程,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保护意识。不仅要注重物质载体的传承保护,还要关照生活方式精神传统的保护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产业作支撑,那么这项工程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因此还要发展地区产业,用产业的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展望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T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0)03-0022-02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中国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婺剧的衍生和发展由来已久,一般认为,婺剧起源于明朝中叶,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它与京剧的前身徽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江山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地杰人灵,文化厚重。历史上出过9个尚书、240多名进士。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之一的国家AAAA级景区江郎山,古镇廿八都,以及清漾祖居地,保安戴笠老家,浮盖山,峡里湖,月亮湖等150多处景点。婺剧于清朝中后期传人江山民间,传入后得以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变脸”、“耍牙”等招牌技法,江山婺剧也以此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婺剧扎根于农村,发展于农村。婺剧在江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喜爱者众多,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江山婺剧仍得以较好的传承,并深受当地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重视。

为切实做好婺剧传承保护工作,江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2007年,江山市成立了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婺剧促进会,以抓普及、抓挖掘、抓精品为手段,切实承担起江山婺剧传承、振兴、繁荣的职责。并在多个小学、乡镇开展婺剧传承基地建设,组织婺剧团老演员现场授课,推动婺剧艺术在青少年及农村中的传承和普及。同时开通江山婺剧网,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戏剧爱好者展示宣传江山婺剧文化,传递交流婺剧信息,扩大江山婺剧影响。

2008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江山婺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

和众多传统戏剧种类一样,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江山婺剧也面临着电视、电脑游戏、互联网娱乐等等或传统或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的挑战和挤压。而且,受限于地区局限性,江山婺剧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老化、师资力量缺乏、支持资金短缺等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山婺剧更好的发展壮大。

(一)从业人员老化

江山农村目前活跃着150多支农民吹打班,多为婺剧的业余爱好者自发组成。这些来自草根阶层的民间爱好者中,年龄最长的已79岁,50至60岁之间占多数,30岁以下的则廖廖无几。这充分反应出婺剧在普通群众中影响力的弱化趋势,年青一代中喜欢婺剧、愿意投身其中的日趋减少,婺剧有群众基础流失的危险。

同时,在更专业化的演出团体中也面临着人才断档、后继乏力的窘境。以成功参演过2010年戏曲春晚的江山婺剧团为例,现有在职事业编制25人中,40岁以上的22人,40岁以下的仅3人,年龄均已到或超过了最佳表演期。这直接影响了婺剧的推陈出新和艺术精品的打造,也间接地限制了影响力的扩大。

(二)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在全市农村仍拥有许多婺剧戏迷、票友,凭着对婺剧的一份执着的热爱,他们经常唱、奏婺剧,婺剧已融入生活,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手段。然而多年来,这些婺剧爱好者大都是自发地开展活动,虽然有些单位设立了婺剧传承保护基地,但限于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只能针对少数人开展专业培训,无法在更大范围开展专业指导,满足更多人群提高欣赏水平和表演技能的需求,也因此从另一方面限制了婺剧向更多人群的渗透和潜移默化。

(三)资金支持短缺

婺剧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举办培训班及学习交流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撑,然而目前婺剧传承保护尚未有政府投入的专项经费保障,依靠民间自发力量仅能勉强维持。这不但直接影响了婺剧的推广,更不利于婺剧新一代的培养。

三、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的反思

(一)传承和创新并举

在江山农村一批婺剧传承人出于对婺剧的热爱,利用空余时间义务带学徒,手把手地传递技艺,毫无保留地指导学员,在婺剧的道路上默默奉献着。但这些前辈大都已年过花甲,很多人健康状况堪忧。婺剧是视觉和声音的艺术呈现,它的魅力来自于演员的活生生表演,对江山婺剧的保护首先是要对这些宝贵的婺剧传承人的保护。要深入挖掘建立现存的农村婺剧传承人名录,一方面要关照传承人的身体健康,尽可能的延长其艺术生涯,培养婺剧接班人和爱好者;另一方面要整理收集传承人保存的婺剧曲谱、掌故,并利用影视设备在传承人现场演绎时同步摄录,以免遗失婺剧经典。

同时也要利用江山婺剧团等专业剧团的人才优势,在保留传统特点和技艺的同时,向京剧、越剧等发展良好的剧种学习,探索创新婺剧曲目,不断创造出符合当下社会特点和人们普遍审美需求的新曲目、新技艺,推陈出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兴趣。

(二)校园和农村同步

江山婺剧是极具江山特色的传统文化代表,它的传承需要更多青少年的参与,才能厚实基础。可以通过“婺剧进课堂”等方式,将婺剧作为学校选修课或兴趣班,与音乐课深度结合,在中小学生心中撒下婺剧的种子,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集中专业培训,培养婺剧在校园的师资力量。

另外,要加强婺剧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和市场培育,通过举办婺剧卡拉0K大奖赛、民间婺剧戏迷联欢等活动,推动婺剧的传承与普及。同时,定期邀请婺剧专业人员下基层、进农村,与农民面对面的开展培训辅导,加强农村现有人才的学习交流和技艺提高,同时吸引农村年轻一代的兴趣,不断扩大和坚实群众基础。

(三)政府和民间呼应

婺剧的传承和发展不但要民间自发的投入,更多的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投入。作为江山市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江山婺剧应该成为一项地方政府重点扶持项目,在资金、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倾斜,成为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建设工程。具体可在三个方面做努力:一是将江山婺剧传承保护经费纳入正常性财政预算;二是增加江山婺剧非遗专项投入,保障婺剧传承基地有效运转;三是由于江山婺剧传承保护工作涉及到宣传、财政、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乡镇,婺促会应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协调督促各部门、乡镇做好传承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