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常规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常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常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常规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常规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44-02

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且骨组织显微结构出现异常,并且患者的骨脆性会在一定程度上上升,这将会使得患者出现全身性骨病?从全球范围来看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亿,给群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从年龄分布来看骨质疏松症患者多见于老年患者,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将可能导致患者继发性骨折发生率上升[2]?我院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4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4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中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为36至75岁,平均年龄为(66.12±7.59)岁,其中骨折患者12例;对照组中20例,女27例,年龄为33至71岁,平均年龄为(65.14±7.57)岁,其中骨折患者1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对于自身病症情况了解程度不深因此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心理压力甚至可能会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结合老年患者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心理工作,通过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来更为确切地了解老年人具体情况,以交谈的方式做好思想工作并给予老年人信心?通过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可配合治疗并保持积极心态从而促进患者康复?(2)健康教育?可通过宣讲会?专题讲座等方式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医学常识及病症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让他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疾病情况并注意病症注意事项?(3)完善患者治疗依从性?饮食上可让患者多食用高钙食品来促进骨骼生长,多喝奶制品?多食用豆制品,日常可多食坚果类食物,或取黑芝麻?核桃仁各炒熟研为末状并与适量白糖拌匀,每日温开水冲服,2 次/d,25g/次?在生活习惯方面应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少食用刺激性食品?(4)协助患者进行适量康复运动?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匹配的康复运动方案,通过有氧运动加速骨骼恢复,增强日光照射以此来促进钙?磷吸收?运动时间不超过1h,一周3至5次,若患者出现疲劳感则停止运动?(5)预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若受到外力影响时将可能出现骨折,因此为防止患者出现跌倒情况应当加强预见性护理来降低患者风险?(6)用药干预?告知患者用药知识让他们掌握安全用药的方法,避免出现用药副作用并充分发挥治疗药物效果?

1.3观察指标

结合老年生活质量评定表[3]对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生活情况进行评价,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从上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骨密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骨折以及驼背等,不仅仅会给患者生理带来影响,同时也会使患者心理承受较大压力,会对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滑[4]?之所以出现患者会出现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骨质吸收增多从而导致骨组织降低所致?在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性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工作方可让患者保持较为稳定的恢复状态,从而延缓骨质疏松发展并有效控制并发症?

本研究中我院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4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了针对性护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各项质量评定表评分均要高于对照品组,且观察组V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骨密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治疗?康复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促进患者康复?事实上触发骨质疏松转变为骨折的危险因素居多,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锻炼等都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病情?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使其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饮食协调?运动康复等来促进患者骨生长,以此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6-7]?另一方面护理干预使患者用药及治疗依从性大幅度提升,使得用药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对用药也具备了科学的认识,这对于控制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可增进患者治疗信心?同时可降低老年患者钙流失速率并促使骨密度上升让患者疼痛症状大幅度降低,也可让患者生理机能维持较好的状态?

综上,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提升老年患者实际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洪峰,王桂敏,李明慧. 首乌延寿丹对去势后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11(01):101-103.

[2] 杨红玉.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12(04):133-135.

[3] 韩晶. 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10(05):231-233.

[4] 吴玉芳. 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影响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51(09):404-405.

[5] 姚乃万.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6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10(05):1023-1024.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常规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88例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均已经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为髋部骨折,并通过骨密度检测提示所有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骨质疏松。排除因为车祸、暴力引发的髋部骨折和髋部病理性骨折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就本研究签署了同意书,参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62~83岁,平均(73.12±3.3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初中到高中20例,专科及以上5例;基础性疾病:糖尿病15例,心血管疾病16例,高血压1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62~84岁,平均(74.01±3.3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到高中21例,专科及以上3例;基础性疾病:糖尿病17例,心血管疾病15例,高血压12例;两组患者于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基础性疾病等方面的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取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其主要干预方式如下:(1)骨质疏松健康教育。①饮食教育: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多进食奶制品、鸡蛋、豆类和虾皮等。肥胖患者可进食低脂、低糖食物,比如红薯等;②补钙误区宣教:人们通常认为老年人和儿童才需要补钙,事实上人人都需重视钙摄入量,在其摄入不足时重视补钙,遵医嘱服用钙剂,以免不良反应发生;③合理运动:指导患者每日坚持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跳绳、游泳、慢跑和爬山等,增强其造骨细胞和骨骼耐受性,并增加骨质、骨密度;④骨质疏松危害性教育:告知患者骨质疏松症容易出现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可导致30%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专门看护,大约50%患者不能独立行走。同时,骨折诱发的生活障碍、疼痛、情绪低落、伤残和社交受限等情况,护理人员也要予以强调,引起患者对于骨质疏松的重视。(2)骨质疏松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理解和尊重,在护理服务中体现细心、关心和耐心,同患者建立友好护患关系,鼓励并认真倾听患者对于自身感受的主诉。告知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能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促使其早日康复;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保障患者生活环境亮度充足,光线分布均匀且柔和,避免闪烁。室内物品摆放合理,容易获得。通道内无障碍物,地面平坦不光滑,厕所设置坐厕和扶手,必要时可增设手拐等;③药物护理:骨质疏松患者往往需要服用钙剂、降钙素、雌激素和氟化物等药物防治骨质疏松。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详细讲解其所用药物的药理机制和毒副作用,告知其用药注意事项和正确用药方法。每日坚持查询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其多服、漏服和不按时用药情况。对照组采取骨折手术后常规护理,包括骨折治疗注意事项、常规疾病宣教、用药指导、康复锻炼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

1.3观察指标

(1)制定骨质疏松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于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率,总计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知晓,不满90分为不知晓。(2)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骨性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可耐受;7~10分表示重度疼痛,不能耐受。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7.0软件分析。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骨性疼痛程度

护理前,观察组(7.04±1.34)分、对照组(7.05±1.33)分,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2.85±0.93)分,低于对照组(5.01±0.97)分,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率

观察组对于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者41例,其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率是93.18%;对照组对于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者31例,其骨质疏松健康知识知晓率是70.45%,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常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 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5-0110-02

doi:10.14033/ki.cfmr.2015.35.052

骨质疏松症最常发生的人群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松散,骨头较脆弱,主要是因为骨组织减少,相对提高对骨质的吸收量,进而形成一种骨质性病变。若治疗后护理不当易发生骨折、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等不良反应,因此治疗后进行准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1]。护理干预是一种对于患者本身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制定的一系列干预方法,可以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疾病与心理健康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骨质疏松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男

19例,女21例,年龄60~81岁,平均(70.0±0.2)岁;试验组4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1~80岁,平均(70.0±0.8)岁,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80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法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如常规的补钙,运动、增加阳光照射、观察生命体特征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护理计划表,记录患者每天的身心状况与疼痛感觉,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经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处理;(2)健康教育的实施。①集中授课。在医院电教室定期组织患者进行授课,主要讲解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概念、临床表现、危害性及主要并发症、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等,讲解骨质疏松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的联系。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行为,讲解药物、运动、饮食等对骨质疏松的影响。②个别指导。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或家访进行随访,掌握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的讲解其病情及治疗方法,再次强调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嘱其遵医嘱,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③发放疾病知识小手册。制定骨质疏松知识小手册,将其方法给患者,以方便阅读,同时建立患者基本信息的健康方案,以方便出院后随访。(3)日常生活的护理。要督促患者戒烟戒酒,禁止吃未检测过的食物,严格按照制定的菜谱合理用餐,增加杂粮、蔬果、坚果的摄入,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得其他疾病,并定期做身体检查。(4)心理护理。使患者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病情,解除患者内心的恐惧不安与不自信,让患者有着乐观积极的态度有利于病情的恢复。(5)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在床上尽量进行腰背肌肉及四肢的主动运动,以防止失用性肌肉性萎缩及骨质疏松。活动膝关节、肘关节及髋关节,以防关节僵硬,握健身球,以增加手部肌肉的肌力,作上肢平举、抬高运动,以锻炼臀部肌力,作下肢直腿抬高运动,提高腿部肌力。骨质疏松患者因骨强度下降,因此容易发生脆性骨折。要嘱咐人活动肢体动作要轻,上下楼梯时要扶好扶手,地面保持干燥,以防滑倒,对于下肢肌力差可使用辅助工具。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合理户外活动方案,患者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作息,饭后多散步,每天的运动量逐渐增多如1~3次/d,20~40 min/次。(6)合理地服用补钙药品与激素,同时还可以服用剂量较少的维生素D,每天增加日光的照射,但避免阳光暴晒,有利于钙与磷的吸收。(7)护理人员对患者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时刻了解患者的疼痛感觉与不良情绪,尝试抚平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心理,使患者身心舒畅有利于改善其生存质量。(8)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督促患者出院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加强运动,防止患者再次发生骨质疏松。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生活质量的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情感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

经过两种护理方法后,两组患者疾病均有恢复,但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率(10.00%)明显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率(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微细结构破坏、骨量减少导致骨脆性增加而形成的一种骨质性病变。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渐增加,研究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其中56%的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其中以女性比较常见。骨质疏松易发生脆性骨折,危害性极大,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5-6]。

骨质疏松的防治是临床骨科医师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疏松的骨骼恢复至原状。药物治疗虽能增加患者的骨密度,但却不能改变该病患者骨量丢失的状况[7-8]。由此可见,现阶段下,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研究表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女性绝经、人种、老龄等固有危险因素有关,同时还与长期低钙、吸烟、活动缺乏、过量咖啡因等非固有危险因素有关。研究显示通过有效改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能够降低或消除这些非固有危险因素。因此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护理干预主要是一种对于患者本身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制定的一系列干预方法。为患者进行全方面适合自身疾病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促进疾病恢复,减轻疾病痛楚[4]。在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饮食方面、心理方面、生活质量方面以及社会能力方面进行干预护理,促进患者全方面的提高。通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缓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为患者术后提供健康舒适的医疗环境,随时观察患儿的疼痛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出现。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P

综上所述,增加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优秀,减轻疾病痛楚,有利于疾病康复,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上升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增加,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清平,张艳艳,唐莉萍,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南京地区老干部骨质疏松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28):2633-2635.

[2]马国艳.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伴绝经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7):607-609.

[3]杨红月.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26-27.

[4]李晓兰,王慧文.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24):32-34.

[5]严继莲,陶腊枝,徐莲香,等.院外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33-34.

[6]付瑞平,王俊慧,王珊珊,等.高龄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92-93.

[7]杨红月.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26-27.

[8]朱明玉.优质护理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97-2499.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常规范文第4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 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本院外科门诊自208年至2012年间采用药物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择2008年至2012间,在我院体检科经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吸收法确认并排除继发因素引起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并愿意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23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9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3岁,入选者都有周身疼痛,将本组分为干预组120例和对照组1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主要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1.2.1所有患者均采用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商品名:密钙息),口服维生素D咀嚼片(商品名:迪巧)。以3个月为观察周期,干预组除上述治疗以外,还进行护理干预。

1.2.2药物治疗方面 ①鲑鱼降钙素50iu肌肉注射,1次/天,一周后改为50iu肌肉注射,2次/周,共3个月,②维生素D咀嚼片300mg,2次/天,持续服用。

1.2.3护理干预内容①健康教育内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及相关知识、流行状况、危害、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并告之是绝经后妇女及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发现患者存在和潜在健康问题。确定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要求,并确定教育目标,帮助患者戒除不良嗜好,如偏食、酗酒、吸烟。鼓励患者长期饮用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品,如牛奶、海产品、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鼓励患者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②改善环境:骨质疏松患者的家庭支持很重要。加强安全防范指导,(如上厕所、洗澡、起床等站稳后移步,上下楼梯、公共汽车时尽量使用扶手,地板不要过湿,穿舒适而防滑的鞋以防地板打滑,少到公共场所),尽量改造和去除周边环境的障碍,防止跌倒,以减少跌倒而致骨折的发生。③腰背肌训练操:按照SinakiI[1]方案改编,主要动作如下:卧位训练,俯卧位将一软枕置于腹部,头向后抬与床面呈45°角,然后深吸气,并缓慢回复到原位同时呼气;坐位训练:坐位,双手置于脑后,深吸气,同时双肘缓慢向后做最大可能伸展,然后呼气回复原位,或取坐位,膝关节屈曲90°,以肩关节为支点,尽量向后伸展,然后回收。能力训练:翻身、起坐、立位反复动作练习,加大骨纵轴负荷练习。④步行训练:作为WHO倡导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的三大原则之一的运动疗法[2],训练包括各种步态和姿势行走,如正常步行、足跟行走、上下楼梯、上下坡路等,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肌力,以上每个动作重复(5~6)回为1组,每次重复(2~3)组,(3~4)次/天,10天为1疗程,每个患者均治疗(6~9)个疗程。⑤支具:继发可背伸的驼背患者,同时佩带“腰围”“矫驼背心”等支具,不仅可以解除腰背肌痉挛达到止痛的目的,还可以保持脊椎的稳定性。⑥卧床休息: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椎急性压缩性骨折,其腰背痛尤如外伤性骨折一样地剧烈,因此早期的治疗也就要按骨折护理常规令患者卧硬板床。⑦心理护理:良好的情绪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对防治骨质疏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心理护理时要讲明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进行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所以患者要有恒心、耐心、保持愉悦的心境是防治骨质疏松疼痛发生的关键。

1.3效果评定采用口述描绘分法(VRS),在护理干预之前、第6周末、第12周末进行镇痛效果评估,分级定:0级为无痛;Ⅰ级为微痛;Ⅱ级为稍痛,但不影响饮食、睡眠;Ⅲ级为较痛、一般能忍耐,必要时使用镇痛剂;Ⅳ级为剧痛,疼痛难忍,必须使用镇痛剂。同时记录患者的睡眠情况,好:睡眠时间≥6h/d,差:睡眠时间≤3h/天,须使用镇静剂;欠佳:介于两者之间。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比较 干预组从第6周始,疼痛程度逐渐减轻,Ⅵ级疼痛例数明显减少,使用镇痛剂者也相应减少,第12周尤其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睡眠情况 干预组睡眠质量从第6周开始明显改善,使用镇静剂明显减少,于第12周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常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分泌失调、骨质疏松、临床治疗、效果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多因素疾病,这与患者的营养、遗传、生活方式等有着直接关系。该病是指由于患者自身内分泌失调从而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由于患者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骨基质和矿物质的比例减少,使患者骨脆性不断增加,降低了骨强度,从而也加大了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当女性绝经之后,雌性激素会大大减少,通过破骨细胞为介导,使骨吸收形成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本次研究将分析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9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治疗。研究中所有患者为女性,其中对照组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5.3±3.3)岁;观察组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66.2±2.8)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腿部疼痛、背部疼痛以及自发性腰部疼痛。同时符合WHO制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中相关内容。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和身体情况采用相关的药物对症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临床治疗,包括:(1)性激素治疗:视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而定,每天给予患者雷诺昔芬60mg或替勃龙1.25mg;(2)鲑鱼降钙素治疗:将200IU的鲑鱼降钙素通过鼻内给药的方式给予患者治疗,频率为1次/d,(3)针对性治疗: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可给予0.1g的曲马多缓释胶囊或0.2g的塞来昔布药物。

1.3观察指标

根据《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未发生骨痛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BMD值增加≥2.51%;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会骨痛症状有所减轻,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治疗后BMD值增加2.5%左右。无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骨痛情况依然存在,经过治疗后患者BMD值发生下降。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在经过不同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4%(29/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2/4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当患者骨组织微结构遭到破坏或骨量减低之后,便容易发生骨质疏松[1]。该病的患病人群主要以老年患者居多,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骨细微结构的破坏以及变化,再加上骨密度以及骨矿物质含量的减少,患者人数也将呈现出上升趋势。当女性在绝经之后,由于卵巢功能会发生萎缩,因此使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从而导致了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在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3.1视患者病情发展给予相关的性激素治疗

可对患者给予雷诺昔芬60mg或替勃龙1.25mg/d进行治疗,治疗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维持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在对骨转移进行抑制的同时,可帮助患者促进钙的吸收。但在使用雌性激素时,为防止患者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应当在医师指导下,小剂量、周期性用药。

3.2对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治疗

鲑鱼降钙素能够对患者的破骨细胞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使患者骨量流失情况得到有效缓解,除此之外鲑鱼降钙素能够使患者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浓度得以有效降低,因此可以发挥出更好的镇痛作用[3]。对患者采用大剂量的降钙素可以避免患者破骨细胞的形成和产生,从而使破骨细胞数量得到有效减少,对骨吸收进行有效抑制;对患者采用小剂量降钙素不会对破骨细胞的数量造成影响,但可以降低新生成的破骨细胞核,同样利于患者的治疗[4]。

3.3对症治疗

患者在经过一段治疗时间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曲马多缓释片0.1g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相关维生素以及钙剂的补充能够提升患者钙内水平,同时帮助患者钙的吸收,帮助患者骨形成,防止发生骨折情况[5]。除此之外,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塞来昔布能够避免患者发生骨转换,从而降低了继发性骨质疏松[6]。

总而言之,在经过此次研究后我们发现,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4%(29/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2/4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孙毓蔓. 42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分析[J]. 当代医学,2012,35(3):153-154.

[2]吴文杰.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4,01(4):173-176.

[3]马新春.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4,02(3):144-145.

[4]汪清,王原.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与护理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4,20(2):3151-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