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教孩子独立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说起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每个家长都会有自己的心得。但谈到教育目标,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有一个共识:让孩子独立地做出选择,并学会对自己负责。
给孩子选择的空间,是达成这一教育目标以及亲子沟通的有效手段。当父母总试图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时,孩子会本能地反感和抗拒。如果我们能给孩子几个选项,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他就会因为感到被尊重,而更愿意合作。譬如希望孩子去做作业,可以问他:“你是想先收拾一下房间,还是先做作业?”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比生硬地命令孩子“你赶紧去做作业”要好得多。
学会选择是孩子负起自己人生责任的开始。如果孩子从小穿什么、玩什么、学什么,都是我们给选择的,当孩子长大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孩子没有选好大学、工作,甚至伴侣?那个优柔寡断、缺乏担当、逃避责任的人,不正是因为从小就被我们剥夺了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的权利,一手“培养”出来的吗?学会选择也是获得人生自由的基础。什么是自由?自由意味着要在不同的选择中做出取舍,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既然选择对人生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教会孩子做选择呢?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首先父母要做一个好榜样。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建立起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习惯了“被代表”,不愿对自己负责,整日随波逐流,又如何要求孩子有能力去做出自己的判断,自主地选择?同时,我们要把孩子视为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来尊重,支持孩子想做的事和要成为的人,而不是把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视为唯一和全部,不是把自己的要求视为绝对的正确。
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少给孩子唯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要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鼓励孩子做自己,教孩子学会说“不”;要鼓励孩子多尝试,包容孩子的失败和错误;不要娇惯溺爱,凡事包办,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培养他的自理能力;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凡事都听我们的话会让孩子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被激起逆反心理,则会对我们不再信任。
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不需要专门的训练,从生活的琐碎做起即可。例如,早上起床,你是直接给孩子选一件衣服穿上,还是放手让孩子选自己喜欢的?带孩子去书店,你是直接帮孩子选好书,还是让孩子自己选几本喜欢的?周末是去博物馆还是科技馆,走哪条路、坐哪线车,能让孩子自己选吗?带孩子去游乐园,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玩哪些项目?先玩哪个,后玩哪个……通过日常琐事培养孩子做选择的能力,让孩子对自己负责,其实很简单,但却往往被父母忽视。
培养孩子做选择的能力,对孩子选择的范畴要有所划分。对于完全在孩子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应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和独立探索的空间。既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表达了你对他的尊重,譬如问:“孩子你今天想穿哪件衣服?”而对于需要引导孩子做的事,要给出封闭选择,譬如问:“你想先收拾玩具,还是先去看书?”而对于孩子必须做的事,语气和语态一定要坚定,不给孩子说“不”的机会。
如何养成孩子的良好作息习惯?
有的家长朋友反映:平时上学还能好些,一到寒暑假,孩子就晚上不睡觉,早上起不来。家长敦促其早些休息,孩子口头答应,但是目光却很难从电脑、电视上转移开。这里,我们就给遇到这样情况的家长朋友们提供几个小方法:
首先,假期开始,有约在先
如果你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作息不规律的情况,家长朋友应该在刚放假,甚至是放假前就要做好动员工作,找准契机和孩子约定:假期中可以适当上网、看电视,但是不能影响休息,清晨用闹钟叫醒自己,等等。同时,为了鼓励孩子坚持,家长最好首先表态:爸爸不会熬夜看球、妈妈不会看电视剧到深夜。模拟部队的吹号和熄灯,也是爸爸妈妈们不错的选择哟。
其次,过时不候,坚持原则
父母做好了饭菜,叫孩子吃饭时,有的孩子总是放不下手中的游戏:再玩一会儿、你们先吃、我饿了再吃……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请不要客气,告诉孩子,吃饭是有时间的,过了时间就不要再吃了,而且当天的零食也应取消。吃过一两次苦头的孩子,就不会“不饿”啦。另外,放假期间,不妨鼓励你的孩子和你一起动手洗菜、择菜,相信,有了自己的参与,饭菜会格外可口。
另外,适当提醒,坚持有奖
其实,和家长约定好的事,孩子也愿意照做,只是有时受自制力等原因的影响而拖延。这时,家长朋友就要善意地提醒,不要喝斥。如果孩子一周都能规律作息,你可以奖励孩子一本他(她)喜欢的读物,这样,过不了多久,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
一、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刨根问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允许孩子“异想天开”,鼓励孩子的“求异”精神。其次,转变旧观念,淡化成人权威,正确评价孩子。
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特别需要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使孩子敢于创造,乐于创造。
二、要教育孩子学会读书
家长不能只满足孩子学会,而更要教孩子会学,虽然两者仅仅只是词序的不同,但它却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素质。杨振宁博士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到一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要你注意的不是最高原则,而是一些新的现象,抓住这些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归纳、总结。”我们不是要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是希望孩子能掌握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工具。
三、要引导孩子的创新行为
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够了,不给孩子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环境,这样实际上剥夺孩子的自我发展的机会。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谈何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家长要由替孩子做事,变为指导孩子自己做事;指导孩子独立地跨越障碍,独立地思考问题;甚至让孩子受点挫折,使孩子从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逐步具备独立地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孩子外出旅游时,可告诉孩子旅费不能放在一处,要分散放之,以免万一失窃,产生尴尬,至于如何放,可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有时还可有意识地给孩子设定一些问题情景,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孩子多动手。家长应鼓励孩子动手做实验,动手制作,动手发明创造一些作品。教育孩子动手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更重要是为了发现。要允许孩子得出的结论与众不同。鼓励孩子采用不同的仪器和方法。对于孩子一些“破坏性”的举动不要简单粗暴地给予否定,要发现孩子举动中的创造性因素,加于保护。如帮孩子修理电动玩具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养成动手的习惯。家里坏了的钟表,电器可鼓励孩子去拆着玩。让孩子折纸、搭积木、玩积塑,这些小制作都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要教育孩子学会思考
科学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向导”,离开了这个“向导”,就有可能被伪科学钻了空子,就可能分不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科幻,什么是神话,什么是真实,什么是魔术。
综观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得主的事迹,有许多人是凭着直觉确定主攻方向的,但这种直觉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基础上的。作为家长,从小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分辨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以免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无效的努力上。孩子创造个性的培养与家庭环境和氛围有密切关系。只有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事互相探讨,共同商量,有理为正,有理为真。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中长大,没有拘束和压力,才能有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和不时闪烁出创造的思维之光。
家庭不仅是开发孩子创造力之源,而且在开发孩子创造力中有着特殊作用。人世间父母对子女最亲密的爱,子女对父母由衷的特殊情感进而转化为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权威的教育力量。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我国的《学记》中有句话,叫做“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指教育中重视情感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孩子创造力的开发,不是靠上课、教科书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是把对子女创造力的开发贯穿于整个生活环境之中、整个家教之中、整个身心发展之中。
新课程改革如一缕清风,给我们的头脑注入了新的思想,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教师有了新的方向。我们都愿意做改革的践行者,因为只有改革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真正的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同时改革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怎样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老师干什么?老师怎样做才能既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又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唯一的答案是学生掌握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狠抓“有效预习”这一环节。
一、尽快走出粗放式预习的误区
每一位教师都知道预习的重要,布置作业的时候也总忘不了加上一句“预习明天要上到课”之类的话,但老师的预习方法随意性大,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做。要么把预习单纯地理解为读一遍课文查几个生字,要么就完全依赖教辅,用课文全解代替独立阅读,用编者的观点代替自己的独立思考,要么干脆不做。学生根本没有做到有效的预习,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预习就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学习的主动权,必须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预习,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会自主学习!
二、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是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从预习中找到学习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就会越来越爱上学习爱上钻研和探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试试:
(一)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从来就重视读,精华的东西我们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那么读什么?单元提示、课文的阅读提示、文本教材、课后习题等都在阅读的范畴。带着提示读,带着问题读,方向性和针对性就强。采用什么方式去读?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默读、浏览、朗读等都可以的。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读是其中的第一步,文本教材至少也要读三到四遍以上才能较清楚的知道作者写的什么,对于较难的文章应该要读到文从字顺才行。“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自己不懂的或者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那么拿上自己的笔作上记号。
(二)查。
查阅工具书。首先,解决初读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弄清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的音形义。注重细节,千万别放过那些自己看起来知道实际上又说不上来的词语,例如七年级上册《行道树》一文中“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旁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句中的堕落一词如果没有深入理解课文,可以通过工具书了解原义,再了解引申义,最后结合课文上下文的语境去理解。对于重点的字词还应该做适当的归纳整理。其次,作家作品自己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做全方位的了解,自己了解到的肯定比课堂上老师讲的要详细,对于重要的作家作品也要做归纳整理。还有文本教材的写作背景自己也可以通过资料进行查阅,这样在无形之中拓宽了阅读面,拓展了知识视野,了解也更全面。
(三)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概括、段意归纳、句子理解、写作特色等问题能否解决等等。思考的过程就是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与作者对话,思考作者写作此篇文章的缘由,要表述一个什么中心,写作此篇文章的目的何在。与文本对话,思考作者用了哪些材料,如何谋篇布局,自己能不能清楚的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层次,能否对文章中写得精采的地方从语言、修辞、用词等方面做赏析,自己还有那些语句不懂。与自己对话,思考自己从这篇文章中的收获,得到了那些有益的启示,反思自己的言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四)记。
记,就是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查、思三个环节中都应记好笔记。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自己预习的情况做一个梳理,工工整整的记在笔记本上。比如我们在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风筝》的时候,完全可以对作家作品做一个读书卡片,方便我们归纳记忆。也可以对自己的预习本做个性化的设计,比如加上重点的字词,精彩的语句赏析,难懂的句子,自己设计的重难点等,为进一步的合作探究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有效预习指导要三“注意”
要保证预习的有效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预习的独立性。虽说现在我们大多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合作之前一定要强调自主预习,必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才会知道自己学习的盲点,才能在讨论中和别人的观点发生碰撞、有所收获。
(二)注意预习习惯的养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预习习惯贵在坚持。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老师要指导学生先选一两篇适合预习的课文预习,待取得效果、有了经验后,再逐渐推广,直到全面自主预习。
谈起今年的高考,康静说:“今年的作文题很开放,我喜欢。”
妈妈培养的好习惯
康静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很称职的爸爸和妈妈。在她小时候,爸爸和妈妈就在教育方面有了明确的分工:妈妈负责培养她的好习惯,爸爸则重点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会孩子养成好习惯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有时候,你苦口婆心地说教,孩子可能全没当一回事;但你一些不经意的言谈举止,孩子却学得有模有样。康静的妈妈深知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在和康静相处中,常常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每个小孩都喜欢乱放东西,似乎越乱越高兴。妈妈为了纠正康静的这个毛病,不是简单地跟在她的后面帮她收拾,而是找机会让她自己明白到底应不应该。康静喜欢听妈妈讲故事,她有一套精美的画册,常要妈妈给她念故事。但有时念到一半要吃饭的时候,她常把书随手一扔,自顾自地吃饭了。妈妈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有一次,康静又把书扔到一边,这一次,妈妈把书放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等康静又想听故事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书了,急得她在房间里乱翻,到她的眼泪在打转的时候,妈妈才把她叫到跟前说:“小静,现在你知道乱放东西不好了吧?你看,为找一本书,你花费了多少时间不说,把家里原来整齐的东西也翻乱了,再整理好,是不是又要花功夫呀?”康静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着头。妈妈继续说:“以后要记住了,做完一件事,要把它归位,到了你需要的时候,就能记住在哪里能找到它。”有了这次的教训,康静变得乖巧多了,每次她都自己把书放回自己的小书架上,再也不为找不到书而着急了。
妈妈不仅仅让她不乱放东西,而且还教她怎么收拾好自己的物品。每天早晨起来,妈妈教她自己叠被子,睡觉的时候,脱掉的鞋子该放什么位置,衣服如何摆放整齐都要求得一清二楚。在街上吃东西的时候,只要没有看见垃圾桶,即使路再远,也不把手里的纸屑等扔在大街上。
爸爸教会的独立思考
按照和妈妈的分工,爸爸主要负责康静智力方面的培训。一般的家长说起智力培训,无外乎教孩子认字,也有性急的家长,孩子小小年纪就让他们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围棋、书法、画画什么的,似乎越难的东西对智力的开发越有好处。但是康静的爸爸对这些既不会,也没什么兴趣,他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教育康静,教会她独立思考。
家里来了客人,爸爸从不像别的家长一样强迫女儿喊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爸爸总是对她说:“你想喊你就喊,你不想喊你就不喊,你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办。”他不认为喊不喊人是一个关乎礼貌的问题,爸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康静知道,人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在自己的意愿,谁也不能强迫你改变它,包括你的爸爸妈妈。
康静喜欢看报纸,当妈妈的总是把那些“乌七八糟”的、自认为对孩子不利的内容藏起来,爸爸却找出来又还原到报纸里去。他说:“我们谁也没有剥夺孩子看一份完整报纸的权力。我们为什么总要怀疑孩子对事物的判断水平呢?不能把我们的喜好强加给孩子,也不能包办代替,让孩子和我们一个思维模式,那她的未来不就和我们差不多了吗?那多没意思呀。”很简单的一席话,就说服了妈妈,也让女儿高兴。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并没有出现什么让人担心的事。
在康静的记忆里,爸爸从没有为自己买过玩具,但爸爸却乐于跟自己一起玩沙,玩小石子,玩泥巴。有次康静过生日,见爸爸从外面回来,她上前就问:“爸爸,你给我的生日礼物呢?”爸爸笑着牵起她的小手说:“走吧,我陪你到沙堆上玩去――这就是爸爸给你最好的生日礼物。”父女俩来到江滩上,用江水调和泥沙,修起了长长的“城墙”和“碉堡”,康静玩得十分开心。
自己成长路上的感悟
康静的钢琴弹得很好,这也是她十分骄傲的事。不到14岁,她弹钢琴的水平就达到了10级。有一次,在同学的生日晚会上,她弹奏了一曲贝多芬的名曲《秋日的私语》,赢得满堂彩,大家都觉得她应该是当演奏家的料。
1999年底,学校为了庆祝新世纪的来临,特地在学校组织了钢琴选拔赛,准备选出优胜者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康静觉得凭自己的水平获胜是十拿九稳的,于是,在报了名之后,就静静地等着比赛。离选拔赛还有3周了,妈妈提醒她是不是练练,或请个老师教教,她都没理会,说自己行。妈妈也没强求她,想让她体验一下这样的后果。选拔结束的那天傍晚,正如妈妈所料,康静一声不吭地回到家。她一进门就径直跑进她的房间,只说了一句话:“我讨厌所有人!”在妈妈听来,她大概是说:“我讨厌自己做错了事。”妈妈等了一会儿,然后上楼去,发现康静正躺在床上哭泣。“怎么了?”妈妈温和地问。“我好惨。”她啜泣道。“那你一定很难过!”妈妈安慰她。这时,妈妈刻意避免了“我早就告诉过你”这样的话。“我是弹得最糟的一个……”“你会进步的,以后还有机会啊!”妈妈说。“可是这多丢人呀……”康静一直可怜兮兮地嘟囔。“我想这是一定的。不过,说实话,我敢说别人不会那么在乎你,他们都会更在乎自己的表现。”康静还是把头埋在枕头里,不过,她的情绪已经平静多了。这时,妈妈才说:“今年你可以接着练习,如果明年你还想再试的话,你就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了。”康静没有再争辩什么。打那以后,康静不再有虚浮的表现,无论做什么事情,她都很踏实,即使再有把握的事情,她也兢兢业业地准备,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松劲。看着她的表现,爸爸、妈妈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长大了。
对父母而言,眼看着孩子犯错,造成尴尬或不快,让他“自食其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个父母不爱孩子;父母有人生经历,他们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要让他们在明明知道后果的情况下,撒手不管,任由孩子去承担不好的后果,对父母是个考验。幸运的是,康静有一对好父母,他们没有把孩子放在温室里去,阻止所有的事情发生,而是让该发生的事情发生,父母则在那里,给孩子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康静度过了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