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的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代;科技哲学;创新;发展

引言

作为对科学技术时代出现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的哲学回应, 科技哲学既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又与近代以来哲学的演变相随相伴。作为对当代哲学问题的访谈, 理应对此予以关注。科学技术哲学既属于哲学体系,也是近些年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科技哲学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其规范性正在不断增强,有着特别巨大的研究与分析价值。全面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实质、门类构成和研究内容等方面,与传统的自然科技哲学均有较大的区别。

一、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和理念体系

(一)学科定位

认识科技哲学具有的学科定位,首先要认识其学科性质。20 世纪 80 年代后,大学分学者认为,科技哲学属于哲学学科,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将马克思哲学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统一起来。部分人认为科技哲学尽管是独立学科,但并非属于哲学学科,而是综合学科或者边缘学科。认为科技哲学是处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等学科边缘的学科,体现出历史学、社会学及哲学的特点;或者认为科技哲学是自然科学与哲学两种学科互相影响和渗透而出现的独立学科,其既非哲学,却和自然科学和哲学有重要联系,是体现双重性质的学科

(二)理念体系

我国学者对科技哲学的定位和学科性质有不同的认识,对其理论体系的看法也不相同。吴国盛认为,科技哲学的内容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史、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等。陈其荣指出,当科学技术逐步发展,传统的自然辩证法会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进而建立起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即科学技术哲学,其内容包括社会与科学技术、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等。张明国等学者将科技方法论列入到科技哲学结构中,指出其应该包括科技方法论、社会与科技、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近些年,随着全球性科技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潮流的冲击,科技哲学不断分化,并形成专门的方向及学科,如,科学社会、技术哲学、科技思想史、科学方法论以及未来学等。虽然学术界的意见并没有得到统一,但基本同意科技哲学的内容基本包括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三个部分。随着科学技术、产业工程、社会等知识体系的实践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产业哲学、工程哲学等新兴的研究领域。部分学者区分工程与技术、科学的理念,将传统的技术、科学二元理论进行拓展,使其成为工程、技术、科学三元理论,指出工程活动的中心是建造,而工程哲学是区别于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新兴学科。现在工程哲学开展的研究集中在工程案件、工程历史、工程共同体、工程人才、工程创新、工程设计和决策等方面。

二、科技哲学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科学哲学

要从科技哲学向着科学文化哲学的方向创新,从哲学认识向着哲学价值的方向拓展。在文化哲学领域中,科学价值论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它是体现多种价值内容的文化及其活动,而并非只是某种认识或者实施的认识活动。另一方面,其重视全方位的研究价值,而并非只限制在认识价值的领域内,其重视科学ι缁岷腿死嘧龀龅墓毕祝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技术价值等,进而体现出科学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对于人类解放、自由、发展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融合分支学科,让科技哲学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传统科技哲学重视对认识论进行研究,而非全面、系统的研究哲学,所以其并非是真正的科技哲学,全面发展科技哲学,有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想,将这些思想整合与完善,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科技哲学。科技哲学要推动新型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既能够扩展科技哲学的研究的覆盖面,也能给予科技哲学的研究增加研究范例及素材。具体科学问题是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其重视具体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而这些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所以分析具体问题不应该脱离哲学进行研究。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具体科学进行哲学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全面、深入地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机制、条件、标准、概念和相关的哲学问题。部分学者在方法论、认识论、复杂知识论和复杂概念等领域对科技哲学进行创新和探讨,拓展研究的视野。我国科技哲学要体现出自身特点,虽然西方哲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部分,但我们要建立起体现中国问题、中国语境的科学哲学,并构建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部分学者尝试性的研究科学哲学中国化的意义、现实性及可能性,指出这是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要吸收我国和西方思想精髓并不断创新,以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起发展技术哲学

虽然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技术哲学却属于新兴学科。国内学者既希望构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因此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是两个领域共同发展的。陈昌曙等学者从技术哲学的性质和定位、理念意义、本质、价值、发展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等方面研究技术哲学,指出技术哲学应该深入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研究技术哲学更加成熟,随着逐步建立健全的建制化,技术哲学也得到哲学领域的认可,此研究正在增加研究深度、明确研究课题、创新研究成果。在科技哲学范畴内,工程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并诞生工程哲学。部分学者指出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活动和工程知识,是哲学分支之一。工程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能否能改变世界和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其中社会技术的概念是人们管理和改革社会、优化和调整社会关系、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社会技术和科学体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范畴。我国技术学要创新及发展,要遵守认识传统技术和发展新技术相结合、中国语境和国外学术成果相结合、反思升华和面向实践相结合、群体多样化和个体专一化相结合等四个基本原则,促进我国技术哲学以本土化为基础,逐步向建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哲学。

三、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

(一)自然将列入科技哲学的研究范围

就科技哲学而言,其内容涉及到多种观念,如,马克思哲学论、方法统一论、

世界观等。科技哲学可以分析与探讨自然界的辩证法,并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自然观。传统理念中,对科学哲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是科学哲学的正宗,自然科学是科学哲学的问题或者边缘问题,部分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自然科学

哲学应该是科学哲学涉及的重要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科技哲学会逐步增加对自然界的研究。进而建立起系统的自然观和科学观。随着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的产生,可以建立起有较高合理性的自然哲学,以自然为切入点来区分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并为发现、解决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给予全面、完善的理论依据。

(二)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科技哲学要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多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多元化

发展的概念就是全面融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让科技哲学的分析与探索更加具有层次性和价值性。科学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是多元化、层次化和歉收并蓄的体系。而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科学哲学性、方法论、规范性及逻辑性等方面,自然科学哲学重视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前者是理性升华而后是实践基础。就人文科学问题而言,重点在于对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行深入思考,对人生意义进行研究。根据物质决定精神的思想理念,可以认识到洛克菲勒家族为何会贡献家产来建设学校、办慈善机构。在某种意义层面上,此行为是否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具体行为。同时该家族捐献私有财产支持学术研究,体现出人文、社会与科技哲学的有机融合。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技科学进行全面融合,可以让科技哲学具有扎实、稳定的科学基础。另外,在新学科不断出现的前提下,会出现对分支学术内容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如,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逐步完善这些领域的研究,可以使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展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科技哲学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科学哲学

要从科技哲学向着科学文化哲学的方向创新,从哲学认识向着哲学价值的方向拓展。在文化哲学领域中,科学价值论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它是体现多

种价值内容的文化及其活动,而并非只是某种认识或者实施的认识活动。另一方面,其重视全方位的研究价值,而并非只限制在认识价值的领域内,其重视科学对社会和人类做出的贡献,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技术价值等,进而体现出科学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对于人类解放、自由、发展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融合分支学科,让科技哲学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传统科技哲学重视对认识论进行研究,而非全面、系统的研究哲学,所以其并非是真正的科技哲学,全面发展科技哲学,有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想,将这些思想整合与完善,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科技哲W。科技哲学要推动新型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既能够扩展科技哲学的研究的覆盖面,也能给予科技哲学的研究增加研究范例及素材具体科学问题是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其重视具体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而这些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所以分析具体问题不应该脱离哲学进行研究。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具体科学进行哲学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全面、深入地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机制、条件、标准、概念和相关的哲学问题。部分学者在方法论、认识论、复杂知识论和复杂概念等领域对科技哲学进行创新和探讨,拓展研究的视野。我国科技哲学要体现出自身特点,虽然西方哲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部分,但我们要建立起体现中国问题、中国语境的科学哲学,并构建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部分学者尝试性的研究科学哲学中国化的意义、现实性及可能性,指出这是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要吸收我国和西方思想精髓并不断创新,以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起发展技术哲学

虽然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技术哲学却属于新兴学科。国内学者既希望构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因此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是两个领域共同发展的。陈昌曙等学者从技术哲学的性质和定位、理念意义、本质、价值、发展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等方面研究技术哲学,指出技术哲学应该深入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研究技术哲学更加成熟,随着逐步建立健全的建制化,技术哲学也得到哲学领域的认可,此研究正在增加研究深度、明确研究课题、创新研究成果。在科技哲学范畴内,工程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并诞生工程哲学。部分学者指出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活动和工程知识,是哲学分支之一。工程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能否能改变世界和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其中社会技术的概念是人们管理和改革社会、优化和调整社会关系、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社会技术和科学体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范畴。我国技术哲学要创新及发展,要遵守认识传统技术和发展新技术相结合、中国语境和国外学术成果相结合、反思升华和面向实践相结合、群体多样化和个体专一化相结合等四个基本原则,促进我国技术哲学以本土化为基础,逐步向着建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哲学。

结语

现代科技哲学是建立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特色各不相同,研究方法、研究诉求、哲学传统也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我国要明确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和理念体系,以推动科技哲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科技哲学若想在未来的研究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就要将自然纳入研究范围内,积极融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使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要创新科学哲学、建立和发展技术哲学,丰富科技哲学的涉及领域和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提高科技哲学的价值。现代科技哲学是建立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特色各不相同,研究方法、研究诉求、哲学传统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段伟文.科技哲学30年[N].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光明日报. 2008-11-25 (011)

[2]费多益.2005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回顾[N]. 光明日报. 2006-04-11 (012)

[3]高耀彬.科技哲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N]. 中国教育报. 2004-11-12

[4]段小华,柳卸林.2004年中国科技竞争力剖析[N].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4-11-18 (002)

[5]殷登祥.科技哲学的STS新方向[N].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06-23 (002)

[6]郑念.科学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眼睛[N]. 大众科技报. 2001-06-03 (006)

[7]尹传红,郝爽.产业哲学研究领跑和谐崛起新理论[N]. 科技日报. 2005-03-27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技术创新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正成为全球广泛认同的林业发展方向,它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重新定向和定位,同时涉及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在对后代人需求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对林业各方面的需求。林业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历了由产量型到效益型的转变,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崭新阶段。我们从分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条件入手,探讨林业科技创新在林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论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对策。以期促进林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1、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概述

林业的主体是森林,森林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大的生产者,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多重功能,因此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人类利用森林的方式和内容上看,林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自然林业、农耕林业、工业资源林业和综合利用林业4个阶段。森林利用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森林经营思想的演进,从自然林业时森林对人类的单向呵护,到农耕林业时因粮食问题产生的毁林行为,再到工业资源林业初期对森林的掠夺式开发和后期的森林永续利用,以及20世纪中期以来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反映出人类对森林的经营越来越趋向于成熟。从森林永续利用到森林可持续经营,最大的进步在于从强调森林单一价值的生产发展到了强调森林的全部价值,经营单位从林分或林分集合体发展到景观和景观基础上的森林健康和生产力,从注重森林的蓄积量和定期产量发展到在注重林龄、结构、林木活力、动植物种类等森林状态的前提下关心蓄积量和定期产量。

2、技术创新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2.1 森林资源监测与信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森林资源清查、监测和管理手段日益走向现代化。并使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向高层次的区域与全球的方向发展。近代森林经理学融进了系统论、控制论、模拟仿真理论及信息科学等现代决策理论与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有可能从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对复杂的森林系统作出多资源多目标和土地综合利用的优化方案,加快实现了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方向的转移。

2.2 林木遗传改良与无性系林业的技术创新 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林木育种开始从常规手段向遗传工程过渡,基因转移技术逐渐渗入树木改良领域,并应用于林业生产,分子标记技术对主要树种的遗传图谱构建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可创造出优质的工业用材新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林业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取得突破。使得桉树、辐射松等树种的无性系造林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当代林木遗传改良及无性系林业的技术创新,使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森林资源进行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定向培育和工业利用。

2.3 森林集约栽培及管理技术 人工林集约栽培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为: 林木培育定向化,即按工业生产要求。营造专一用途的森林;管理措施模型化。即在不同栽培措施、营林生产与社会经挤条件等因素对人工林产量、产品结构和经营效果等影响的基础上,建立起不同栽培区、不同立地类型、不同造林营林措施、不同作业用工与投入价格、不同木材规格及价格等方面对营林效应的影响关系的计算机模拟系统,用于选择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和培育方案,评估人工林的生产力与发展潜力,从而实现人工林的优化经营; 栽培作业机械化,即苗木培育向工厂化发展。

2.4 木材科学理论及加工利用技术 今年来,国际国内在木材物理学领域已揭示出木材加工处理机制,改进了木材加工处理工艺,能够利用小径材和采伐剩余物制造出大规格、高质量的板材或直接压模成型的木材构件,并从全树利用向全林利用的方向迈进。在木材力学领域已扩大到以木材为基质材料的人造板、层积材和复合木质材料研究与应用等方面,使木材和人造板等木质材料的测试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木材加工,加工机械达到高度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清洁化。在产品结构上,耐用、耐腐、耐压、固化和阻燃新技术不断更新,定向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重组木等新产品开发层出不穷。在制浆造纸工业方面,酶工艺已走出实验室应用于造纸生产。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对策分析

3.1 发展林业高新技术 在林业生物技术创新方面,要着力解决林木生长率低,森林质量差和抗逆性不强等技术难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着重提高3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发展数字林业,完善森林生态和灾害监测网络,建立森林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相结合,选育出一大批优质的林木优良品种,在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天然林保护等方面,要在增加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产业上取得突破,从培育、管理、保护森林资源到加工利用进行一体化机制,提高科技质量,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使林业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2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首先要调整林业结构,建立林业科研新机制。主要解决学科结构、科研结构布局和组织结构,在学科结构上加强生态环境改善,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及植被恢复技术,人工林资源培育、保护与高效利用,高新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的创新能力等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的综合素质。转换机制,成立现代科研院所,形成社会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科研新模式,开放、竞争、协作的新机制,形成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和敬业爱岗的院所新文化,发挥科技资源的优势。

3.3 抓好林业产业升级 增强林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林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引进、吸收、消化、创新水平。强化高新技术研究,积极培育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高新技术产业等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兴办科技先导型企业,大力支持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减少研究和开发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浪费,在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强制性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努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3.4 健全和完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成立林业技术服务和示范中心,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甚至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的这个组织可由林业部门、产业界与科研院校联合组建。主要进行林业产业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国外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成立林业技术、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对于林业部门不仅要加强法规、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力度,而且要起到中介、协调和服务的作用,利用现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林业机构网络大力推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扩散能力。

4、结语

技术创新是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为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和有效的手段,从而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的技术创新一定要从林业体制改革、林业高新技术、林业产权、配套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提高林业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俞新妥.混麦林营造原理及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园;企业;创新;发展;温床;围城;效应

我国举办科技园的政策在较大的程度上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且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说,科技园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绿色温床,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力的支持,并且在政府、高校、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共同促进之下,科技园区快速发展,不断壮大,使之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示范,在科技园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要素高度聚集,各种创新创业要素处于一种被活化和激发的状态之下,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自由选择和竞争。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科技园是一种技术创造和技术转移的社会实验,“温床效应”和“围城效应”并存,并非所有的科技园企业都能够获得创新绩效,还需要寻求适宜的、科学的组织战略,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科技园的“温床效应”,调节科技园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的“围城效应”。

一、科技园的概念及其功能

科技园是基于公司的赢利为基础而创建的,它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结合和联系,推动和倡导以知识型产业为主导的企业建构和成长,并为技术和商业技能的传输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有效的管理。

科技园的正向影响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输送和支撑。科技园内有多种重要的资源,这些内部重要资源的配置方式有所不同,这就成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资源来源和渠道。在科技园内的交流技术研发经验、信息交换网络等不断溢出,成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二)资金支持。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风险资本金,并为企业成长提供了信用认证服务和资金支持服务,这些支持都极大地避免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失败。(三)文化支持。科技园的人才聚集,也极大地激发出创新的思S和文化氛围,在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前提下,科技园通过自身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了园区内企业的形象,为园区企业吸引了极其广阔的社会关系。(四)市场支持。科技园的独特地理优势,还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极其宽泛的市场环境,集聚和汇集了大量的社会市场信息,成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二、科技园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温床”效应与“围城”效应分析

(一)温床效应

科技园成为高新技术创业创新发展的绿色温床,其具有的“温床效应”具体如下:

1、科技园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创新驱动平台。科技园建构了一个优化而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在这个优化的系统和平台之下,企业可以获得极为强劲的创新驱动力,通过这个“政策工具池”,实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整体衔接,在这个整体之中,它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共享的知识创造机会和知识信息交换平台,极大地提升了科技园内企业创新的绩效性。

2、科技园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科技园具有优越的地理便利性特征,它临近大学和区域性的研究机构,这就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服务的契机,科技园可以为企业提供极其便利的公共建筑、办公场所、图书馆、信息交流中心等资源,在这些基础设施服务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3、科技园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科技园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必要的、科学而系统的管理咨询服务,这主要是针对一些新的高技术企业尚缺乏足够的行业经验而提供的,它可以较好地使园区内的企业陷入到“新组织”困境之中,清晰地使园区内的企业界定自己的高科技定位,并在科技园的专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条件下,极大地提升自身的创新绩效。

4、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文化环境。科技园在国家的推动之下,俨然是一种“社会性的符号”,它集聚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各种资源,融合生成了一种全新的科技园创新文化和氛围,在这个和谐的、良好竞争秩序的合作创新商业环境和氛围之中,企业获得了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并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

5、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对接服务。科技园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征,更容易使知识和技术产业化,而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产品和服务,更快地提升了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并在良好的市场对接服务前提下,极为有效地拉近了知识创新与增值市场服务的关系,使科技成果产业化更为快速和高效,切实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落地,由此也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

(二)“围城”效应

尽管科技园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产生了绿色的温床效应,然而,也有部分研究学者看到,科技园的地理位置特征并没有完全达成企业的创新绩效,这种单纯的、地理上的位置拉近,并没有真正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链接。研究认为,事实上,在科技园内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企业之间的互动是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的,它们并不是开放式的、自由的互动和交流,这就使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增加。尤其是当科技园集群在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科技园集群会出现锁定和强化内部网络的意识和观念,这就使企业与外部的联系弱化,处于科技园集体思维的禁锢之下,无法实现自身的创新,这便出现了科技园对企业的“围城效应”,这种“围城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与外部网络的联系,无法打破在科技园形成的思维定势,抑制了企业的创新绩效性。

三、企业战略分析

(一)资源获取战略

科技园区的企业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在园区内的地理位置优势,获取自身创新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自身在创新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技术创新风险,最大化地减少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在这种资源获取战略的有效运用之下,可以使企业明显地获得创新发展所需的资源,活跃自身的创新文化氛围,从而获得科技园对自身创新发展的“温床效应”,削弱外部组织网络联系的“围城效应”,还可以克服和防范科技园内部的交易成本增加的“围城效应”,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

(二)提升争力战略

科技园区内的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加以考察和优化,即: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企业成本创新能力、吸收资源和技术的能力、网络信息能力。通过对这四种核心能力的提升,可以极为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极其有效地规避和防范科技园的集体行动所带来的限制,突破科技园内的群体性思维固有模式,同时这也是企业不断学习和知识累积的成长过程,它可以极其明显地提高和优化企业的创新绩效。

(三)品牌创建战略

科技园与企业的链接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社会声誉,科技园的各项有利资源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关注者,并引发良好的评价和社会声誉,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创建,进而也可以极大地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具体来看,科技园的管理咨询服务和创新文化氛围,可以较好地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建设。然而,科技园所提供的市场对接服务则可能会对企业的社会声誉的创建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企业的内生行市场行为,没有积极地向外开拓市场,而仅依赖于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市场对接服务,这显然对企业的社会声誉的创建不利。为此,企业应当积极地开拓外部市场,增强自己对外界的吸引力,提升自己的市场形象和声誉。

四、科技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渠道与举措

(一)充分挖掘网络平台信息,提供合作契机

科技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强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建立与国外科研机构或公司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机构,获得相关的合作与交流信息,为企业建立良好、稳定而有价值的合作契机,要充分挖掘网络平台的各项信息,推动我国企业的创新发展,在技术引进和创新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实现技术的转移和对接。例如:可以开展合作研究、技术座谈会、联合设计、合作办实验室和研究所等,推动科技园区企业的国际化建设。

(二)注重科技园内企业的技术互动与合作

科技园是一个具有强强联合的优势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之内,企业可以进行交互式的合作与交流,例如:位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同行企业等,这些企业可以从技术上、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联合和合作,利用其地理优势和文化融合优势,更好地实现生产和技术的链接,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并且,科技园还要完善自身的“组织协同”和“互利共生”机制和体系,使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在体系的激发之下,更好地形成一个网络,达到最大化的激发效应和反馈效应。

(三)优化创建科技园金融服务平台

在科技园的资本驱动前提下,还要开发和优化科技园的金融服务平台,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举措,更好地激发科技园区的企业创新发展。要通过设立研发成果奖励基金的措施和方式,对企业的技术开发成本、技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技术增值能力、合法性、风险性等,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对研发成果良好的企业给予研发成果资金基金的激励,从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园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绿色温床,在设立科技园区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科技园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考虑区域经济集聚所产生的“围城效应”,要通过有效的举措和策略,规避科技园的聚集负向效应,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琦. 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05)

[2] 苏屹,姜雪松. 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构成主体与运行过程研究[J]. 科研管理. 2013(S1)

[3] 王伟浩,陶爱萍. 高技术企业分权损益经济学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4] 蔡锐,何伟胜,王涛. 基于创新网络的高技术企业治理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07)

[5] 陈琦. 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形成的一个理论框架[J]. 财务与金融. 2010(04)

[6] 杨震宁,吴杰. 不同功能分类科技园的资源供给差异研究[J]. 科研管理. 2011(09)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范文第4篇

为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根本大计,走资源深度加工、三废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的低能耗、高产出,低污染、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新路,最终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以企业为单位,围绕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建立点上的小循环

以提高企业门槛、拉长企业内部产业链条、加快废物综合利用为措施,构筑内部闭路循环系统,基本上做到“三废”零排放,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由于以前灵石的工业企业多采用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致使大量资源被异化为“三废”,许多生产要素低水平消耗,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潜力巨大。因此,我们将企业小循环工作重点放在能源、原材料行业,积极鼓励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加快实施资源综合开发、生产链拓展,推动余能、余热和废气、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以“资源消费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取代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一废弃物”单向线性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以工业园区为单位,围绕废物循环.能量交换.建立线上的中循环

发展生态工业园区,以产业集群、关联产业互动发展,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是我县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攻方向。我们按照项目立园、园区兴工的思路,坚持优势项目、优势产业、优势资本向园区集中,以中煤九鑫焦化工业区和段纯、南关、两渡3个工业园区为载体,拓展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强化园区产业扩张功能,整合园区内煤炭、洗煤、焦炭、冶金、电力、化工、建材企业,发展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线”上的中循环,积极构筑循环工业体系,形成以行业集聚、产业对接、资源共享、循环经济为特色的高标准示范化工业园区,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桥头堡”。

三、以区域为单位,围绕生态保护和节约型社会,建立面上的大循环

循环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涵盖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灵石县在工业系统中率先推行循环经济,牢固确立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为前提优化产业结构的理念,以节能、节材、节水为重点,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技术装备,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装备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效促进了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了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范文第5篇

一、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

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随着种植业发展不断步入新时期、新阶段,对种植技术的依存越来越紧密,同时对技术进步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是高产。高产、超高产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应用将成为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焦点和重点。二是优质。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程保优技术的研究应用是优质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三是轻简。轻型手工操作、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等轻简化技术将越来越成熟,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四是精准。农作物播种育苗、田间肥水管理、化学调控、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操作力求精细准确,实现程序化、标准化。五是集成。学科之间、项目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交互运用,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集成技术体系。六是立体。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条件,实行间作套种,特别是种养结合型立体优化模式研究应用,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七是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三品”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加快,要求无害化、绿色、环保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

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