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

一、研究背景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阶段,其可塑性较大,任何不利的因素都可能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学上称之为“危险期”。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0%~30%的中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某些研究中这一比例可能更高。而随着各级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功能表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们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我县某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分析了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期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资料。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抽取某县某中学七、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46份,剔除其中信息缺失、漏选等无效问卷26份,最终有效问卷720份,回收率96.5%。其中七年级313人,男生173人,女生140人,平均年龄14.06岁。八年级学生407人,男生228人,女生179人,平均年龄15.26岁。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王极盛编制,由10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等,共有6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1、2、3、4、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一次评定约需15分钟。量表总分或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或在某方面的心理问题越严重。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想。

3.方法

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的方法,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结果

(1)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性别特点

首先对男女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量表得分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心理健康及各维度中,适应不良分量表得分性别差异显著(p

(2)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

对七、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量表得分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

七八年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常模存在年级主效应,但只有初一和高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常模相比,七八年级总均分均小于常模。但七年级强迫、偏执、人际敏感三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常模,八年级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

(3)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关系

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总均分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了解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状态的预测作用,分别以心理健康总均分为因变量,以心理素质各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以心理健康总均分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有人际沟通、适应能力、责任感和乐观进入了回归方程,共同解释了心理健康变异量的4.3%。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人际沟通能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但因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如环境因素等,心理素质只解释了其中一部分原因。

三、讨论

1.心理健康的性别年级差异

从纵向比较,即与总体常模比较,该校七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从横向比较,即与同年级的常模比较,该校学生在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存在着薄弱环节。

在性别差异上,数据显示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青少年男女的心理健康各方面各有特点,但总体情况而言,没有太大区别。唯独在适应不良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女生的心理发展早于男生,相对于男生而言更成熟,因此在适应能力上也优于男生。在年级差异上也不显著。

2.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有密切联系。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二者的关系是“本”与“标”的关系,即心理素质是其心理结构的核心层,是心理活动之本,起支配作用。而心理健康是其心理结构的状态层表层或外显层,是一定心理素质的状态反映。具体来说,心理素质是人稳定的、内在的心理品质,而心理问题则是受心理素质支配的、消极的、负性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的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标志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心理素质水平高的人,很少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经常处于健康状态。相反,心理素质水平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易处于不健康状态。健全心理素质的培育是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郑希付等人也认同此观点。

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它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调节效应则表现为保护效应,即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人能较好地抵御、调节和缓冲学业压力、考试失败、父母离异等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能较好地主动汲取社会支持等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构建积极的外在保护系统,维护个体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外在表现,但两者并非必然的对应关系。心理健康状态好虽然是个体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重要外在表现,但不等于心理健康状态好的个体就一定拥有健全且水平高的心理素质。同样,除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外,心理健康还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心理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后而采取的具体应对方式等影响,因此个体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也不能完全确保个体当前的心理健康。不过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个体即使暂时会出现心理健康状态不良,但更有可能主动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较容易克服心理障碍,具有自我康复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可见,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

四、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从研究结果看,心理健康教育应以预防为主,内容应放在如何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虽然心理健康状态好于常模,但心理素质各因子间发展不平衡,在工作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责任感教育。这几方面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最大。心理健康教育以团体辅导为主,内容应侧重于人际辅导,适应辅导等。如在新学期开始时,对学生进行适应性心理辅导讲座,在学期中进行人际关系辅导,如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亲子关系辅导等。

参考文献:

1.邱莲.广东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的调查与分析.教育经纬.2006.9

2.吴丽华.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浅析.心理世界.2004.11

3.张自华.青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发展.青年研究.1994

4.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1997.4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第2篇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

、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

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第3篇

我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一直都是社会公认的重点问题,从来都是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在德育教育的同时,个人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心理健康四个字也被人们频繁提起,那么心理健康到底指的是什么?

1.1心理素质是人自身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心理素质是建立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的影响与德育教育的培养逐渐慢慢形成的。心理素质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对事物情感的表现、本身意志力的形成等。心理从结构上讲属于人的生理结构,是受大脑支配和控制的,心理素质客观存在着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心理健康体现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具备的才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是否能够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否能够承受会环境的考验,总而言之,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中更好生存。

1.2我们迎来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要求人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强大,才能适应经济时代的挑战,国际竞争的激烈带动了人才竞争的激烈,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只能被社会淘汰,学校在实行教育时,正是学生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时候,生理方面的一些变化就会造成心理方面的反应,所以这个时期正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最多的时期,这时候德育教育时就要同时加强心理素质的教育,防止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厌学、忧郁、偏执、叛逆的心理现象,只有在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都具备时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2德育教育中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中有些是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者是心理疾病的,虽然这些学生是少数,但我们还要充分重视起来,不能麻痹大意,要防范极端事件的发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努力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走出心理困境。通过对现代学生的观察了解,我们发现,学生在上学期间性格上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特性,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又会极端脆弱,一旦遇到逆境就会产生叛逆心理,或者进行强烈攻击、或者过度自责内疚、或者漠视放弃、有甚者会犯放弃生命这样的严重错误,造成这些严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2.1首先是学校对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设置相关的心理课程,甚至没有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过任何调查与研究,在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或者是比较落后。

2.2然后从师资方面来看,我国学校目前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以学生辅导员为主,学生辅导员并没有接受正规心理专业的培训,没有系统学习心理学并接受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导致对心理学科专业知识的缺乏,同时必要的心理指导的技巧就更加无从获得。这个现象已经成为学校在心理方面指导匮乏的主要原因。加上目前心理健康辅导行业待遇冷淡,得不到社会的足够重视,导致了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的流失。

3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怎样结合

3.1德育教育时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知道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告诉学生挫折不仅仅会带来痛苦,还能使我们的意志得到磨练,获得更多生活经验,也能减少以后生活中遇到更多挫折的机会。在学习中,利用教学语文中所使用的真实教材,给学生讲解其中涵盖的生活哲理,利用教材中的励志精神,鼓励学生要勇于面对挫折,并接受挫折带来的伤害,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逆境中也能坚持奋斗,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力,热爱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发掘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都能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从而避免了危险事情的发生。

3.2重视心理课程的开设,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在实施德育教学的计划中,把心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把心理教育放到学校正常教学中,我们知道心理素质的培养,除了自身的限制外,绝大部分还是要靠后天环境的影响的,而我们人格形成的过程有大部分在校园中,所以校园心理教学的开展就尤为重要,学校要招聘专业的心理教学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教育工作,并且要认真布置教学任务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心理课程,并积极进行测验测试,及时发现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针对个别特性进行特殊指导,绝不能轻视草率,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身心能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奋斗,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能避免,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危险事件的发生。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第4篇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李惠

(营口市卫生学校 辽宁省营口市 115000 )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

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

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

前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素质教育  研究探索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整体素质就难以发展到高的水平。能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身心都能健康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健康。

中专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流、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自卑羞怯,有的嫉妒心强唯我独尊,有的性格脆弱多疑,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倔强冲动,更有的经受不了一点挫折,一遇挫折从此就一厥不振甚至厌世轻生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学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是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它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一些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如何能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注重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心理学就是一种科学,它是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让我们共同运用这把科学的钥匙去开启青少年的天赋之门,教给他们修身养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吧。

【参考文献】

[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20实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里立的一个概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理想、愿望和改革主张的凝聚。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其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我们认为,思想教育工作有三个层次,即政治观点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属于心理方向的问题,而并非道德品质或政治观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益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活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学记》中说:“知其心,长善而救其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再次,心理健教育能促进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一项测验表明:“一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文化科学素质欠佳)是由于心理素质造成的。”学生心理素质好,学习质量就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德育工作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师的任务和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认可与重视。

三、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教育工作

学校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依赖于少数专职教师单纯的口头说教。要充分调动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多方渗透,全面推进。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员的思想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初中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与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长。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班级工作中去。要建立起情感交流资料库,对学生中产生的心理动态褒良抑莠,及时总结并加以实践。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和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任课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从心理上与学生加强沟通,使学生乐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去。

3.做好家长工作。充分发挥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双管齐下,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最信思想动态。

4.对学生采取点面结合的教育方法。利用专家集体讲座和个别学生个别咨询的方法,建立心理咨询室,并为问题学生做好隐私的保护工作。

(1)对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各有侧重地进行指导。如:对记忆力、注意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各有所长的学生进行指导。目的是让他们看到自身的可取之处,提升他们的智力素质,让他们心理上对自己有信心,提高他们的情商水平。

(2)学习心理的教育。帮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动机。向学生传授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人际交往及人格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性心理指导,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处理好异往间的距离。帮学生分析、认识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培养自信,学会尊重、合作与拒绝。正确处理与同学间、教师间及家长间的关系。训练学生未来踏入社会所必备的适应社会压力生存的健康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