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第1篇

1.帮助学生寻找学习动力,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高考不单独考生物了,变成了综合学科,生物占的比重不大,许多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因此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动力,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当务之急。只有想学了才能在此基础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1.1 满腔热情、恰到好处地宣传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从绪论课开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要满腔热情地向学生讲明生命科学的现状和前景,讲明生命科学在工农业、医学等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讲明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等我解决都依赖于生物学的研究,讲明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使学生对生物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2 联系实际、讲求实效,使学生充分感知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仅凭教师的口头宣传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充分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如讲课时密切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让学历生自己用所学知识去解答一些实际问题,看懂一些常见的化验单,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的识别,克隆羊到底是怎么回事等,再列举国内外的一些科学研究动态、重要论文,甚至一些重要案例,以及发达国家对生物学的重视,每年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经费等,使他们体会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1.3 锐意改革、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已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以极大的热情去上好每一堂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每节课、每个环节都能有新鲜感、满足感,注意力高度集中。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对生物产生足够的兴趣,有了学下去的强烈欲望,就会在平时刻苦学习,而不至于考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了。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有了良好的素质,学习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要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应是最关键的因素。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应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

2.1 探索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会问题即可,一般是先给概念、结论,再解释、分析,忽视推导、探索过程,因此学生对概念、原理等总是圄囵吞枣,生搬硬套,根本不理解,学习时只凭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很重,效果则不佳。

以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为主的探索式教学法则可以使学生有充分地成为学习主体的机会。在这里教师要甘当导演,搞好教学过程设计,准备好充分的背景材料。在课堂中适时的指挥衔接、引导、总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学生在课堂上是演员、是主人,在不知结论的情况下,经过教师的启发和自主的实验、探索、讨论、研究,最后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学生自然会在其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此外学生还会产生身临其境的科学探索感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当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的课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的,但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能用上的一定要上。

2.2 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实验是锻炼学生技能、传授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往实验和教学是脱节的,一般都是先讲课,后做实验,应付了事。现在我们则是边做边讲课,把新授课与实验课结合起来,把能在实验室上的课尽量在实验室上,演示实验尽量变成学生实验,边实验边讨论讲解,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有时还可有意设置一些困难,让其自己分析解决,甚至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还锻炼了其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培养了创造能力。

2.3 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许多学生根本找不出问题,一看书,什么都懂,一做题又什么都不会了。学习就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注意油墨疑问,不断创设新问题,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鼓励、表扬,不论多么简单的问题都要耐心解答,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而又没有任何包袱,学生思维开阔了,自然学起来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2.4 指导学法,使学生获得独立掌握知识的本领。学习方法不是上一、两节学法课就能教给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应渗透在教法中。课堂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怎样结合插图学习知识,列预习、复习提纲,怎样标记重点、难点,如何列表比较,进行专题阅读,去粗取精等。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正确学习方法。

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第2篇

一、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感到物理不但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例如学习了蒸发知识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快蒸发?是怎么做的?你们家里是怎样让收割回来的水稻快些干的?说说采用了什么办法?水资源日渐匮乏,我们要节约用水,生活或生产中是如何减少水分的蒸发的?平时洗头后如何使头发更易干?学了电学知识以后,问:电流的大小是有公式计算的,那你帮家里算算你家的导线通以多大的电流?应选择多大的线芯呢?让学生感知物理知识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

二、学好语文和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课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其原因是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例如数学中的指数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函数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所以学好数学知识对物理课的学习至关重要。同理,学生的语文水平对物理的学习影响很大。因为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言简意深,一字之差,天地之别。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二字,则产生的是电压而不是电流;又如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了40℃和温度升高到40℃含义截然不同。可见让学生学好语文对学习物理有多么重要。

三、重视物理的图形作法和学会认识图形。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及力的示意图、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课标”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另一部分是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而且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四、以观察和实验作切入点,重视观察能力和实验素质的提高。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更全面。

五、经常让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的方法,让自主创新走进课堂。

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第3篇

摘 要:生物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深入。因此,在学习生物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分别从基本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两方面论述了如何学好生物。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学习效率

一、学习生物的基本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听觉学习者、触觉学习者、视觉学习者。不同的学习者通过不同的途径学习,学习效率差异比较大。一个班级中各类学习者都有,教师不能固化思维要求学生变成什么样,而是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当遇到知识难点时,尽量用深度加工策略,而深加工策略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深加工知识。

当然,深度加工策略不是在每个知识点上都要应用,而是要针对学习难点和重点知识展开深入的了解和学习,避免在简单知识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难的、易混淆的知识点尽量一次弄透彻,忌复习时再来挽救。

1.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生物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生自身知识的积累而逐渐深入。在学习生物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根据生物课程的设计标准与训练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习,这也是教学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所在。

2.对新知识点做好预评估

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学生要对新课程内容心中有数,时间充裕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分析教材,充分把握自身现有的知识学习水平,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3.营造积极的氛围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主动融入教师授课时营造的课堂教学情境,注重课堂上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和师生合作环节。

此外,经过预习,学生可以预备和激活先前学的知识,把新学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结,充分唤起自身现有的知识,也就是在预习时要考虑到头脑中已有的不正规或不完善、不准确的知识和概念。

4.深度加工知识

深度加工知识意味着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以方便探究、交流、讨论,进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攻克知识难关。深度加工知识的过程也是加深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过程,学习生物知识切记蜻蜓点水,要学会反馈与内省,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好教师设计的课后练习,懂得反馈,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学习新内容之后的想法。总之,深度学习与一般的简单学习不同,不是机械割裂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记忆和模仿,而是着眼于全局的知识构建,对知识进行主动吸收,并将其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迁移和应用。

二、提高学习效率的椎憬ㄒ

学好生物课程,兴趣爱好十分重要。有了求知欲望,带着问题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起到激励和促进学习的作用。学生要懂得变被动为主动,克服自身对某一学科的厌学心理,积极融入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生物学科是探索大自然和生命科学的学科,光靠书本上枯燥的理论学习是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这就需要我们透过生物学科来探讨生命科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生物课程是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因此,学习生物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效率较高,对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条件和水平来借鉴与吸收。

1.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

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也会因为身心疲倦而降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小部分,并给每一部分限定时间,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长期坚持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会提高其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2.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同学习其他理科课程一样,生物学科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知识有着与其他理科知识不一样的特点,那就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涌现出名目繁多的各类名词,如细胞、有机物、无机物等,这些名词之间关系是给定的、自然存在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将这些名词和关系牢牢记住,只有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得出生物学的逻辑规律,即“先记忆”。“后理解”的含义就是思考这些名词、术语的由来或是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不是纠结名词的奇特。在这种学习认知习惯下,生物学科的学习就会变得简单和轻松。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91-02

初中物理相对于整个物理学科来说,属于初级阶段,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的开始,如果这个阶段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对以后的物理学习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初中物理概括性很强,只是物理的综合描述,许多原理到了高中阶段还要详细学习,又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偏小,逻辑思维尚未正式形成,所以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教师稍不注意,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致使许多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对学习中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视,学生只有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去研究、去思考、去探索,并在其中得到学习的快乐,才是教师的最终要求。

一、上好第一堂物理课

初中物理教师要做好物理学习的开头工作,使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做一些灵活机动的小实验,如纸锅烧水、鸡蛋入瓶等。也可以结合一些趣味性较浓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鸟站在高压线上,却没有触电?为什么有的电工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带电修理?为什么改变电动机的接线方法,电动机的轮子转动方向就不同?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亲眼目睹过,但又不能解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学生,这些现象我们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都要学到,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来解决,以此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从而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交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弱,针对以上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种教学方法交互使用,如实例讲解、问题预设、多媒体、趣味实验、讲解课本等,如果教师观察到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马上转换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在每一节课的内容中设置几个知识研究的兴趣点,适时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使学生思维一直处于研究、思索、计算的形式中,要注重课本上的“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等各种问题的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亲自动手、动脑,从以前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形式。

三、多方面应用实验教学

在物理的学习当中,要进行多种形式的物理实验学习,在各种实验中,学生能体验动手动脑的乐趣,观察多种多样的物理变化现象,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办法。每节课都用一个小实验引入,形成问题预设,通过老师的讲解来解决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学习欲望较强,教师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通过做一个小实验,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当中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思索探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第二课堂的创设,把生活中的一些小实验和课本上的一些实验在第二课堂上去做,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实验前、实验时、实验后的各种工作,强化实验中细节观察能力的培养,例如纸锅烧水、鸡蛋入瓶、细线割冰等,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给予解释,教师在一旁指导,如有误差及时纠正,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中自头至尾的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掌握各种物理知识的欲望增强,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能使学生领悟到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性,其间又充满了趣味,这样一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

四、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在物理教学中增加一些物理知识方面的趣闻,也能为物理知识的教学增加趣味性。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表述方式来进行科学知识的传达。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尤其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仍然充满儿童的天真,容易对各种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研究,比如,在进行“大气压”的学习时,把一个水杯盛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这时发现,水不会从杯子里流出来,纸片也被“吸”住没有掉下来,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厚兴趣,急切想了解这是什么原因?又让两个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结果两个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把两个半球分开,使同学们通过这两个实验确信大气压的真实存在,进而联想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施工中水平线的确定等,这样就能使学生对这一节课形成深刻的印象,好多年后也不会忘记。这样的教学方式必定很受学生的欢迎。

五、创造性运用教学艺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最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比如,“超声”可以形象地解释为人经过短跑后每分钟呼吸次数显著增多,像是“超声”。“次声”可以用大象的行走来比喻,虽然很慢,但具备很大的力量。能够使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和物理课本中的名词联系起来理解,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又如:在势能的讲解时,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当二楼落下一张纸时,可能任何人也不会关注它的下落,但是如果从二楼落下一张课桌时,可能人人都要躲避,于是可以解释势能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在这个教学中,引用了实际生活当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的事件,学生容易理解,也能被老师的有趣语言和充满乐趣的实例所吸引,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感悟中掌握知识。

六、结语

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关键就在于兴趣的培养,在实际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创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实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韦国尧.注重“动态生成”,让地理课堂流光溢彩――浅淡地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第5篇

初中数学的知识对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强、计算量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想法,特别是初中女生,她们甚至会用“女生文科学习能力强、男生理科学习能力强”的说法逃避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如果不能引导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问题,学生将很难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障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使用分层的教学方法

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要意识到学生会有个体性的差异,他们的数学基础不同、领悟力不同、性格爱好不同,学习数学知识就会有层次的差异。教师如果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统一的要求,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觉得别人会的知识自己都不会,学生拿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别人比较,会觉得自己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进度,学生就很容易引发习得性无助的心理。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通过分层次的方法引导他们挑选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并根学生学习的成果分层次评价。通过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得到纵向的评估,慢慢地学生就会找到学习的动力,继而愿意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几何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菱形进行了解。教师要求学生回答菱形的判定定理、菱形的证明方法、用多种方法证明菱形判定定理,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索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只要学生积极完成适合自己学习层次的内容,教师就要予以鼓励。学生由于得到合理的鼓励,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就会逐渐突破。

二、引导预习的听课方法

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发现很多学生没有预习的学习习惯,他们觉得预习数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数学知识就行了。然而学生的基础不一样、领悟力也不一样。如果学生不做好课前预习,直接在数学课堂上听教师讲课,有些领悟能力很强的学生容易很快了解教师要讲述的要点;另一些学生领悟力不强,他们会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他们在课堂上学不好该学的知识,在课后就需要花更多的知识补学课堂上的知识,这些学生会出现知识结构的缺陷,以后可能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心理。

教师要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需要让学生建立事先预习的思想,并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幂的运算”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学习概念知识,看自己是否能清晰概念中讲述的每个要点,如果学生对概念知识有不了解的地方,需要做好标记,以便第二天在课堂上重点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了解的概念知识看课本上的例子,思索自己是否理解例题中讲述的流程与原理,如果不够明白也需要做好标记。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做课后习题,如果发现自己通过预习依然不能做出习题,则可能出现知识结构的缺陷,学生可以先尝试自主学习,如果依然不能理解该知识,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了解该知识。学生通过做好有效的预习,能在课堂上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有效预习会发现学习效率能有效提高,从而突破习得性无助的心理。

三、教授逻辑性的思维

初中的数学知识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如果说小学的数学知识可以用直观的方法得到计算方法,而且得到的结果是唯一的、固定的,那么初中数学的知识则要求学生自己提炼数学计算规律,初中数学的计算得到的答案也不是唯一性的,它常常有多个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建立逻辑的思维方式提炼数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