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

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

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教育;医学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与进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手段与措施。课程教学网站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示范作用,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等。

1 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对医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学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彻底变革,这种教学模式摆脱面对面教学的局限性。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网络服务技术为医学院校教学带来极大的便捷。网络学习平台是包括在线教学辅导、在线学习、在离线交流、在线测试及质量评估等功能在内的综合教学服务支持系统,它能为学生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辅导。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开设医学课程,安排教学活动,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主选择课程。同时,学生间或师生间,可根据“教”与“学”的需要进行辅导、答疑、交流和讨论。

1.1 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在医学上的应用

在以往的医学研究中,大多是利用标本、挂图和录像片等配合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但由于受到出版周期、资源来源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资源的利用受到限制。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扩增,医学的学习需大量的资源。对图像、声音、视频、文本、动画等资源的处理及运用更加需要网络技术的配合,这样才可保证医学图像的质量。

医学教学要做实验,进行案例分析,才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实验的标本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各医学高校在解剖实验学时上又有所增加,这两者是相矛盾的。网络资源平台的创办,用数码技术把实验虚拟到解剖学网络课程中,建立了解剖学虚拟实验室,减少标本的投资与浪费。而医学学生可进行网上实验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实战演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网络平台建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

在过去,资源的局限性、落后的科学条件不足以发展先进的网络技术,学生没有途径去获得更多相关知识来加深自己的专业学习,更不用说是一些医学方面的课外知识,而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障碍。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资源,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此外,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搜索教学资料(如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临床案例图像、人体构造图等)进行在线学习或复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1.3 网络平台建设是高校教师提高自我的新武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学生知识获取的首要供应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地位。学生在获得知识的程度以及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如果是一桶满满的水,学生也只能获得其中的一小碗。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不再知识的主要供应者,而是扮演着辅助及指导的作用。

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网络技术,学习先进的网络知识,熟悉网络资源平台的操作,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渠道,并且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加工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指导,并在其学习出现困难时实现一对一的答疑和辅导。

2 网络平台建设如何推动医学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

网络平台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内容,精品课程所有材料都必须能在公众网上浏览,并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以保证教学资源全社会共享。因此,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制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精品课程的建设,追求的是特色,是更加完善的教育教学设计,需要更加独特的教学模式,而网络平台建设正好推陈出新,符合精品课程的教学理念。

2.1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使用书本的知识,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整个教过程就会做很多无用功。配合使用网络资源库里的系列资料,就能改善这种状况。比如说,运用一些临床录像,形象生动地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采用大量课件、动画、图片等材料说明机理,展示操作过程,使学在线学习得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内容服务。

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中,医学各个学科的内容千差万别,教学方法多样,精品课程建设是展示其巨大财富特色的重要途径。在这复杂的学科领域,专业特色就成了不同科目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而网络资源的多样化正好为精品课程建设开拓渠道。比如,对于图像的研究,可以在网络资源平台里搜索到一系列外科学手术图解、人体解剖图解、药学系列的药草识别图等。这些图解可以使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更具有特色。

2.2 采用新的网络技术

医学学科错综复杂,科目种类繁多,如临床医学、法医口腔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学以及护理学科等。这些学科看起来互不相关,但是知识的构造却同出一辙。在网络平台上,一些护理学科中人体构造图的探究,可以和临床医学的人体解剖图解相结合。精品课程网络建设需要以校园网为依托,构建专业性的网络教学平台。将相关的医学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等采用当前比较成熟的网页开发技术来实现资源共享,使更多的资源被学生利用到医学专业学习中。

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查阅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表现在学术大师汇聚,科学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是衡量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提高精品课程建设应采用新的网络技术,如使用高质量图像(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真彩色)呈现解剖结构、X 线与核磁影像、彩色B 超影像、病理切片、各类内窥镜影像等。

网络资源平台,作为新的网络环境,它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逐步改善。只有适应新的网络环境,网络平台医学精品课程才能充分进行网上教学活动,实现师生深入交互学习,交流互动,以及资源的共享,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2003-04-08.

[2]王亚青.对<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与体系> 的分析与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3).

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护理学专业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46

Discussion on TCM College Nursing Specialty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 Biology" Teaching Reform

YANG Shenghui[1], FENG Min[2], LU Fangguo[1], GAO Qiang[1]

([1] Medical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028;

[2] Nursing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028)

Abstract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s" course is basic course of compulsory nursing students, also connected to the bridge basic and clinical medicine courses. According to my school nursing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by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highlight nursing specialtie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ing teacher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efforts to improv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learning leading,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nursing specialty;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 Biology; teaching reform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同时也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涵盖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等3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其中医学免疫学重点阐述了人体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相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原则等相关内容;病原生物学部分主要涉及临床常见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内容。本课程内容繁杂、学科之间交叉较多,知识面广,是医学生特别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课程。我校历届护理学专业学生都反映本课程难学、不好理解,因而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也比较多。如何在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中开展本课程的教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和的探索,现将体会整理如下。

1 结合本校护理学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护理特色

我校护理学专业系文理科兼招,文科生占了60%~70%的比例,一般来说,文科生的理科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和欠缺,而“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往往需要较多的理科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如果按照对理科生的要求来设置和选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且,由于中医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学生还要学量的中医药相关的课程,因而在本课程上安排的学时数往往偏少,①而我校护理学专业仅安排48个教学学时,明显偏少。有鉴于此,我们针对本校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培养方案做了适当的调整,特别在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我们选定了一本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的教材,即范虹和卢芳国教授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供中医药类专业使用的教材《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系统研究了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中有关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部分的大纲内容,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这部分知识点作为重点讲授内容,以适应和满足将来护士执业考试的要求。具体来说,医学免疫学部分我们重点讲述与护理学临床有关的抗原、抗体、补体系统、超敏反应以及免疫学在防治方面的应用等章节,特别是超敏反应的防治措施;在医学微生物学部分,我们重点介绍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的消毒灭菌概念,无菌操作技术,细菌的致病作用。另外,对化脓性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临床常见的病原体做重点讲授;而在医学寄生虫学部分,我们则重点讲授医学寄生虫学总论,介绍寄生虫感染的一般规律、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寄生虫的生活史和防治原则。同时给学生讲授临床常见的线虫一章,而其他临床常见的寄生虫则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和问题,要求学生自学书面回答,上交作业批改后作为平时成绩,以此督促学生的自学。在教学学时安排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学校教务处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理论42学时,实验6学时。我们调整后,适当减少理论课的讲授学时,增加了实验课学时,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调整后免疫学部分安排16个理论学时,医学微生物学部分安排16个理论学时,人体寄生虫部分安排4个理论学时。实验安排了12个学时,其中,医学免疫学部分2个学时,细菌学部分4学时,真菌和病毒学部分2学时,医学寄生虫学部分4学时。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将这些方法的综合利用,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医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课程具有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和知识点繁杂等特点,学生们往往学习兴趣不大。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培养往往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石。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兴趣,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结合直观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方法开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在讲授医学免疫学Ⅰ型超敏反应一章时,提前准备了马血清致敏的豚鼠,上课时在讲台上给各组豚鼠分别心脏注射马血清和鸡蛋清,然后分别观察注射不同抗原后豚鼠发病死亡情况,给学生视觉上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加深了学生对超敏反应知识的印象和体会,在后续的讲授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为了克服“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理论抽象、不好理解的困难,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素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和微观世界变得生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显著得到提升。同时,我们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采用案例式方法进行教学。②如在讲授化脓性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幽门螺杆菌、结核杆菌等病原菌章节时,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了临床案例,将全班同学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5~6人,要求各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课外查询资料,然后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讨论,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给出成绩,并指出回答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学生的反响热烈。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学时安排偏少的情况下,提高了教学质量。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是搞好教学的基础,而本课程大部分老师由于常年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临床经验和相关护理学知识欠缺和不足,部分教师甚至没有医学背景知识,不能很好地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与临床护理相结合。这就要求从事本课程护理学专业教学的老师要多接触和了解临床护理工作,熟悉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例如,我们采取跟班听讲的形式,跟随护理学专业班级的临床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或者参加护理学院的学术报告和知识讲座,或者以参观学习的形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观摩,熟悉本课程在护理学专业方面是如何与临床护理工作有机结合的,找准结合要点。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一门是实践性性很强的学科,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消毒和灭菌方法、无菌操作技术、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常见病原生物的培养及检查方法、粪便中寄生虫病原检查技术是本课程实验课中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每一次实验课的项目和具体的要求都提前通知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提前准备。实验课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课后完成试验报告。通过严格的实验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实验课中除了开设常规的验证性实验之外,还开设部分综合型实验和部分设计性实验。如肠道感染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皮肤创伤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等实验项目,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实验进行设计和独立完成,并完整撰写实验报告。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讯作者:高强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探讨中医药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NO.229);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NO.177);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资助项目(NO.15);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资助项目(NO.48);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资助项目(NO.1);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NO.201210541015)、2012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NO.197)

注释

精品课程外科护理学范文第3篇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具体地说,微课程就是指将教学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一个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题、模拟题等的一种微型教学。微课程可以理解成一堂课的一个片段。通过这个片段,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体现教师的助学能力和智慧。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在微课程讲授完毕之后,还应提供习题、练习测试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微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内容微、问题微、研究微,其内容直指具体问题,主题突出,一事一议,一事一课,将知识进行碎片化、情境化、可视化处理,使之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便携式终端提供内容服务。微课程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适用于正式的课上学习、非正式的课后学习或兼而有之。微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多媒体微内容,如文本、音频,等。为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质量,微课程还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学习支持服务。微课程随着教学需求、资源应用、学生反馈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现有的微课程基本采用网络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常规课程教学中应用比较少。笔者将微课程理念引入内科护理课堂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方法与微课程整合中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

2微课程设计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从事内科护理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些感受:①内科护理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不像基础护理那样可以多做操作练习,也不像外科疾病护理那么直观。讲理论时学生不容易理解,若多做护理措施演练,课时又不够;②在讲解内科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时,由于许多学生没有学好病理、生理、健康评估等先修课程,往往需要花很大精力帮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并讲解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内科护理中,在知识衔接方面很费周折;③传统的内科疾病病人护理方面的影像资料时长一般为30-45min,播放时间较好,教学效果不佳。笔者从事内科护理教学十多年,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使用案例导入法、换位教学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总有教师担心下课时内容讲不完,学生却是一头雾水的困惑。而短小精悍的微课程,正好弥补了上述教学方法的不足。笔者从2013年3月开始,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了微课程设计,通过系列微视频的使用及课后学习支持,加强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成绩也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课堂教学过程为例,报告微课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2.1设计思路慢阻肺病人护理措施中的呼吸功能锻炼,是该疾病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没有使用微课程设计前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教师现场演示一遍,学生当堂学一遍的方法,缺少课后练习的环节,使得许多学生没有掌握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今后在临床实践中,根本无法教会病人实施呼吸功能锻炼。自从在该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微课程设计理念,并制作了呼吸功能锻炼微视频及课后测试题微视频后,学生普遍掌握了呼吸功能锻炼技术,并能指导他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该微课程设计主要包含微视频制作(呼吸功能锻炼及该节测试题2个)、课堂实施、课后网上复习、学生反馈、教师同步或异步答疑五个环节。其设计如表1及表2所示。2.2课堂实施步骤步骤一:按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用多媒体投影仪放映PPT课件,主要内容为慢阻肺的概念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教师结合临床案例做详细的讲解,时间安排为15min。步骤二:微课程应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微视频(呼吸功能锻炼),时间安排为8min,微视频设计表见表1。步骤三:“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分别请五位学生上台讲解慢阻肺护理措施中的一种护理措施,即心理护理、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时间安排为8min时间。步骤四:请课代表(学生)作课堂小结(重点回顾),时间安排为4min。步骤五:布置课堂作业及课堂指导答疑,时间安排为10min。步骤六:课后微课程视频(包括呼吸功能锻炼及该节测试题共2个微视频)放入学生QQ群共享,供学生随时上网复习演练。教师同步或异步上网解疑答惑,与学生互动。2.3教学效果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微视频,笔者制作的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微视频时长只有8min,较之传统的30-45min的影像资料,更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注意力,避免了疲乏和分神,因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其课后还可以上网进行复习巩固,结果所有学生全部掌握了呼吸功能锻炼技术。较之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微课程设计就像一剂兴奋剂,使学生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大增。该课程另外一个微视频(慢阻肺患者护理课后测试题)时长只有2min,放入学生QQ群共享中,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和测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微课程设计中教师在网上同步或异步答疑环节,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具体问题,还增进了师生友谊,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

3体会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