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锻炼的含义

体育锻炼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锻炼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锻炼的含义

体育锻炼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环境;体育锻炼;大学生

一、体育环境的含义

体育环境一般包括体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人是社会动物,体育锻炼属于社会活动,所以人是体育锻炼的主体。一切的体育环境的设置都应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的体育环境的设置能更好的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使人类通过体育锻炼使自身机体发生好的变化。所以体育环境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1.1自然环境。体育的自然环境一般指的是体育活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时当地的气象环境,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地表生物圈。这些条件一般是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环境,是体育锻炼的外部条件。

1.2社会环境。人类为了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而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组织的总和。体育的社会环境一般包括体育的外部社会环境和体育的内部社会环境。良好的体育社会环境可以帮助人们积极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

1.3人工环境。体育的人工环境一般指的是人为形成的运动场地或是高度人文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前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后者却是违背人类的初衷的,并且这种污染一般对体育运动有害。

二、体育锻炼的介绍

如今,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广泛的、基础的锻炼活动,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因此,体育锻炼行为也具备了比较宽泛的含义,那就是任何与体育活动发生关系的行为都应该称之为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指的是运用多种锻炼方式,并且结合其他健身措施,以达到调节精神、强身健体、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锻炼活动。而体育锻炼行为指的是体育锻炼人在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达到增进和丰富社会生活为目的,体现人们主体意愿的行动过程。

三、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心正处于发展、成熟阶段。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对大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3.1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第一,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大学生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大学生的抗病能力,增强他们的有机体的环境适应能力。

第二,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能及时地指挥大脑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2对大学生心理上的影响:

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的情绪处于健康的状态。

第二,体育锻炼同时能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指数,使大学生疲劳的身体得到有效的休息,使大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当中。

第三,舒展大学生的身心,因为,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而有效的体育锻炼能帮助大学生睡眠和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

第四,同时体育锻炼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之保持健康的心态,在学习当中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四、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4.1自然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一般不受人为的控制。从现今发展来看,人们只能适应它,而不能改变它。所以大学生应积极运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寻找适合当地地理位置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南方河流较多,因此,大学生可以多参加一些关与水的体育活动,学校也可以设定一些此类课程;在郊区,体育活动受自然影响较大,大学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设定相应的体育活动。

4.2社会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较大的一般在城市,城市是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这里一般聚集着先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项目,学校或者是大学生本人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或者是学习各种体育器材,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4.3人工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这里的人工环境主要是一些人工的体育设施,例如,篮球场、足球场等。这些场地的设置,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参加,同时也能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所以各类高校应该具备必要的体育设施,为大学生多类型的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总结:体育环境对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所以,在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体育环境对大学生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地为学生准备优秀的体育环境,因为良好的体育环境,能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使他们进行体育锻炼,最终使他们培养成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体育行为。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当前的体育环境加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重视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的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育锻炼中学心理健康影响

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成现代教育者的一道难题。在一般情况下,中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通常会出现一些自我矛盾,主要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求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等。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并使自己保持精神上的愉悦。所以,引导并帮助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对中学生健康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有关资料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正在增长,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病种不断扩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它是由精神因素所引起的常见病,是既有精神性症状,又有躯体性症状的心因性疾病,主要有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和器官性神经症等。(2)心身疾病。也称心理障碍,它是指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与情绪有关的躯体疾病。这些疾病一般在身体的生理机能和组织结构上有明显的损害,如长期焦虑、恐怖、忧愁、愤怒等消极情绪会诱发胃溃疡、高血压、偏头痛等。(3)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精神活动分裂,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特征全面分裂与失调。

1.2原因分析

导致中学生出现这些不良心理状况的因素很复杂,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又有个体自身原因,但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1.2.1学习负担过重。

目前,中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社会和家庭把重心都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面临升学的学生,大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背负过大的学习压力。学校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欠缺,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能力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

1.2.2生活上的挫折和对挫折的敏感症。

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于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失恋、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或突发不幸事件,常使这些承受巨大学习压力的高三学生再遭受难以承受的精神上的打击。有的认识水平不高,情感脆弱,心胸狭窄,计较个人得失,心理脆弱者均可导致不同心理障碍。

1.2.3人际关系紧张中的矛盾。

在一个真诚友爱和谐的班集体,其亲和力强,使人感受到自然和谐而有安全感,若环境恶劣、人际关系紧张,则感到烦躁恐慌,毕业班的学生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有的学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行为不羁,上课时影响他人学习,在宿舍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感受,影响他人休息,导致同学之间的矛盾增多,群体不相容,互感压抑和紧张,造成不和谐局面。

2.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概述

2.1体育锻炼含义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交往的机会。与人交往,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参与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各种群体性的体育运动,可以得到社会强化和群体的认同,从而在安全、友谊、亲情、爱情、支持、理解、尊重方面得到应有的满足。

2.2心理健康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矛盾,并将个人心理发展为最佳状态,主要包括智力、心境、意志、人格、心理适应几个方面。

2.3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为:一是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二是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三是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四是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五是协调和控制情绪,心情良好;六是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七是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3.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体育锻炼能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此时,体育教师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家长可多带学生参加户外运动,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以此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3.1.2体育锻炼项目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学习的锻炼项目需要。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带球进攻由于要了解场上队员的位置,注意得比较广,既要高速带球又要防止被对方拦截,还要善于分配注意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要有勇敢、顽强、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的感情,而就一般的心理水平来说根本不能满足上述运动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需要。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慢慢地得到提高。

3.1.3体育锻炼能改善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人际关系复杂及对前程的担忧而产生紧张、焦虑、烦恼和不安等。因此,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学生在运动中要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及进步的欣慰和失误的悔恨,这对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此外运动可以释放人的心理能量,特别是当人体在直接参与或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宣泄,促使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带来身心的愉快。

3.2消极影响

中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不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会给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3.2.1部分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痴迷。

一般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对规律的锻炼生活有一种心理依赖,故在停止锻炼的24~26小时以后会出现一些停训症状,停训症状有:焦虑、易怒、肌肉痉挛、全身发胀和神经质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一般是因为被动停止锻炼而出现的,这里所谓的“被动”是一些锻炼者本身无法抗拒的必须打乱自己的体育活动的计划的因素。如果锻炼者要有意停止训练,则一般不会出现这些症状。锻炼者对体育的痴迷,表现为锻炼依赖性或运动依赖性,是指类似于对酒精、药物和赌博的精神依赖并难以摆脱。其典型患者的表现是把运动作为一个无节制项目,即使受伤也不愿放弃运动,这种对体育锻炼的痴迷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

3.2.2中学生过度锻炼易造成心理疾病。

过度进行体育锻炼将会产生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在锻炼者的身上,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在发病的早期。过度训练早期运动员往往主要表现为类似精神官能症,主要表现症状有:压抑、焦虑、易怒、冷漠、自尊心下降、情绪不稳、害怕竞争、工作或训练时精神不集中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做及时的治疗或开导,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容易对体育锻炼产生厌恶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甚至易形成心理疾病。

中学生肩负着历史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同时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因此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对祖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且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各个方面都处于半成熟状态,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锻炼则可以帮助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反之,过于运动训练不利于中学生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积极功能,引导并帮助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好的锻炼习惯,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3-125.

[2]赵海峰.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J].长春工程学院院报,2001(2):63-64.

体育锻炼的含义范文第3篇

要实现以上这些目标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其中尤以促使学生养成长期自觉锻炼的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最为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完成以上目标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参加体育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及活动热点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整了教学内容,但是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爱活动的那几个人,不管什么项目都不爱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会不会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有关?我有了想探索的想法,为了能正确地反映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我对目前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形成,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外界条件的影响

1.家庭环境(社区文化环境)。家庭居住的环境对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反映出居住在文化区即居住在高校及科研单位周围的学生,从小受到校园氛围的影响较大,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对“大”学生们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有了表面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初步的印象:自由、有趣,从而也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2.父母爱好(家庭)的影响。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对某一体育项目的执著热爱,给予小孩子的心灵印象特别深。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受其父母影响就会很大,加之父母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孩子从小就有了情感上的体验,形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在爱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中,从小被父母带领着参加体育锻炼的占有一定的比例。

3.大众传播媒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各种高水平体育竞赛的电视转播及现场直播节目增多,深深地吸引了那些喜欢偶像、追逐“明星”的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NBA的引入,“飞人”乔丹的出现,使他们在篮球运动中尝试模仿他们的高难动作,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技术的学习及掌握;屡战屡败的中国男子足球,虽然让球迷伤透了心,但是“铿锵玫瑰”的表现又让他们充满了信心。因此你经常会看到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在像模像样地踢着小皮球。

4.经济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是高投入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一定的投入,最简单的也需要运动服装的投入。因此,有部分人因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而对某些运动项目可望而不可即,没有亲身体验其乐趣及内涵,因此也就没有兴趣可言,这在养成习惯中有很大的作用。

5.学校体育。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体育习惯的形成影响不同,虽然我们现在教学受大纲和教材的限制,有《体育卫生条例》的规范,但是由于不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同时也受师资力量的限制,反映在教学中也就有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极深,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一个人从小到大,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大都要受到社会经济、大众传播媒介、社区文化环境、家庭、学校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其中,家庭和学校起主要的、直接的作用。

二、内因的作用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是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与情感体验,从而形成需要和动力;二是对体育锻炼本身的认识,对其行为起直接指向作用;三是动作经验的形成。以上三点与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稳固的联系。

由于环境尤其是学校体育影响方式不同,个体接受方式存在着差异,使一个人参加体育锻炼有多种开端。

一是服从型:在认识和情感上虽然不能达到与体育锻炼要求相一致,但由于权威命令,或希望避免惩罚、获得奖励的动机,在行动上仍遵照执行。比如,在体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遵守纪律、听话,体育教师就经常用考试、不给体育合格证相要挟,学生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做。

二是模仿型:由于对某一体育明星的崇拜和仰慕,而效仿榜样的锻炼行为。最简单的,教师的示范动作干净、漂亮、流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明星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最明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全国上下掀起了排球热;随着贝利、马拉多纳等足球明星的家喻户晓,足球让中国人着实疯狂;美国NBA中明星们的出色表现,就连中学生也会模仿他们扣篮。以上种种,反映最明显的群体就是学生。

三是认知型:由于受家庭成员喜好运动的影响及自身的学习,学生不仅接受了体育锻炼本身的含义,而且接受了体育价值观和以信念为基础的锻炼行为。

学生通过锻炼行为的内、外反馈信息,可以使上述几种类型获得转化。在长期体育锻炼中获得认知与情感体验,对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

三、应对策略

了解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体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及年龄特点,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使之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发挥各级学校体育教师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特长进行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各个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有所长,终生受益。

1.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发现他们的亮点后,及时启发引导。

2.安排小型多样比赛或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利用青少年追星的心理,提供一些精彩的体育比赛录像片给他们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育锻炼的含义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当前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其目的是进一步引起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作用,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体育锻炼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矛盾,并将个人的心理发展为最佳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切合实际;4.与现时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证明,目前我国大学生中约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紧张等几个方面,而且心理障碍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国家教委曾对121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20%;中国纺织大学统计,近年来该校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中,60%是心理方面原因造成的。

三、体育对于增进心理健康的功能

(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在校大学生常因各种原因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二)提高智力的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自我概念至关重要。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消除疲劳。大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六)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七)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与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八)控制应激水平。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和刺激做出的反应。研究显示,有规律的,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产生积极的应激,也是消极应激的缓冲器,坚持游泳,自行车和慢跑等有氧运动是减少应激最有效的方法。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改革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明确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有关心理训练的知识和方法;2.实施健康教育;3.教学生讲究心理卫生。

(二)创设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条件。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条件,运用多种形式有趣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课中获得深度的愉悦体验。

(三)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要重视了解熟悉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特征,利用体育竞赛特点来磨练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精神。

(四)加强体育教学的互,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营造一个融洽祥和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对症下药,选择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的健身手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来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如对性格内向,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可鼓励其多参加公开性的激烈比赛,特别是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赛;对遇事急躁,易冲动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慢跑、打太极拳等项目的体育锻炼。凡此种种,都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总之,学生心理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并非单靠德育工作或某一学科工作就能够改善,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产生的效果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相互配合,弥补不足,共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景莹.大学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体育锻炼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意识;体育习惯;鼓励;体育竞技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00-02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现今的体育教学更要努力致力于怎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知识素养。身体康健才是做一切事情的保障和基石,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体育素养。而且一切事物都应该从萌芽抓起,教育就更应该从小抓起,而什么是体育素养?体育素养又跟体育教学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和内在的联系呢?教学当中又应该怎么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下面就以上问题进行简约的分析。

一、明确体育素养的含义

什么是素养?素养即修养,素质。三者意义相近,都指一个人的各方面能力,包括道德水平、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它涵括了品德、智力、体育、美学和劳动等等。体育素养就是要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们通过不断的努力锻炼,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都得到提高,得到锻炼。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体育素养,开始重视体育素养的培养。通过体育课的锻炼,让学生能养成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及体育意识,能够在日常中多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体育行为;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挥自己的特长,拓展体育技能;在平时的体育运动、体育竞赛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坚强、有目标、有恒心、有毅力,通过体育锻炼整体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全面的对社会有用的新型人才做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

小学生处于智力体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体育知识的积累很少,合理运用体育的科学规律就更欠缺了,所以导致他们的体育素质相对较薄弱。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小学生体育认知不清晰,运动意识薄弱。小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体育素养的认知较所有年级的学生都低,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为低下,处于思维认知的初级阶段。在小学生看来,体育仅限于上体育课,对于课间和课外活动认识缺乏,如跑步、跳高、跳远、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一系列的运动,他们就不认为这是体育运动了,只因为这不是在体育课上的运动。小学生处于思维认知能力的初级阶段,对于体育的认知尚不清晰。

2.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少,行动缺乏。由于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体育运动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多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展,使他们长得高,长得快,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思维的锻炼,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所以体育运动对于小朋友来说至关重要,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孩子们对体育意识薄弱,加上身体弱小,以及作业繁重,还有现在很多家长不重视体育只看学习成绩的不正确态度等等原因,导致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少,体育行为缺乏。

3.小学生体育技能薄弱,技术含量较少。体育技能即是指某人在某项体育活动中的能力,体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加以培养锻炼,让他们能掌握某种较强的技能。比如跑步、跳远、跳高、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运动。小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特点,处于认知和接受事物的初级阶段,导致他们体育技能薄弱,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只能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纵向中对比,不断提升自己。

三、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的课堂实践

1.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意识,就是学生自身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要多锻炼才能使身体健康、思维发展的意识。而体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具备体育意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加强锻炼让自己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体育是一个长久的活动,是人的一项技能。我们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明白体育锻炼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从而主动热情地参与体育运动,养成积极参加运动的良好习惯。

2.根据学情,安排教学内容。小学生包括了6~12岁或13岁的孩子,他们的年龄不同,认识能力不同,思维能力也不同,教师教学面对的对象不同,教学的内容就必须不同。教学要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到达教学的目的,否则只能缘木求鱼,或者揠苗助长,不仅让学生受累,教师教学也累。如:跑步,3000米长跑就只能让初中学生参加,如果你硬是要让小学二年级的同学参与,那这个任务他们是不能完成的。六年级的体育课,就只让学生练习整队,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教学内容单调,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达不到锻炼效果。所以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去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多激励,多鼓励,培养学生自信心。在小学生眼里,教师就是上帝,教师所说的、所做的就是对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当面对学生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这样说:小朋友你做的非常好,很不错哦;加油,下次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相信你。这些鼓励性的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通过竞技比赛,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小学生攀比心态严重,在适量的体育竞技比赛的驱动下,会激发学生的虚荣心,让他们产生求胜的欲望。在虚荣心的鼓动下,他们肯定会积极参与,主动备战,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体育素养。所以,好的教学者一般都会通过适当的体育竞技比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总之,在分析学生体育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应该具备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法案,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锻炼,这些策略定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