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足球训练教程

足球训练教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足球训练教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足球训练教程

足球训练教程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以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冢访谈法、问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法对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对足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足球运动员;足球运动;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K8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236-01

引言

沈阳地区普通高校的足球比赛较多,通过对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队在教练组的配备上不是很完善,大部分高校只是由足球老师来带领足球队的训练和比赛,在教练组中大多数球队没有队医和体能教练。这些运动员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因此他们对运动损伤及自我保护意思上都是比较差的,由于基本技术不规范,因而会带来不同的运动损伤。找出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规律,提出预防措施,使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水平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沈阳航空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的足球队队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整理有关运动医学、运动创伤学,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其具体情况,为研究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并参阅了近年与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方面相关的文献资料十余篇。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沈阳八所高校的足球队队员进行足球运动损伤情况调查,共发176份问卷,收回172份,回收率97.72%。

1.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目的的要求,将问卷所获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沈阳地区高校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时间

从表1可以看出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中有71人,占52.59%:训练中18人,占13.33%:平时有46人,占33.82%。以上数据说明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多发生在比赛中,在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几率很小。比赛时,因为足球比赛中身体接触很多,动作幅度过大、对抗激烈,损伤很容易发生。比赛中的一些激烈的拼抢和很大的体力消耗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2.2 沈阳地区高校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情况

在被调查的176名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中,135人在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达到297次,平均每人2.2次。可以看出,其中踝关节损伤98例,占32.99%:小腿损伤35例,占11.78%;膝关节损伤62例,占20.87%,大腿25例,占8.41%;腰损伤17例,占5.72%;肩关节损伤14例,占4.71%;头颈损伤19例,占6.39%;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足球运动中,受伤部位下肢最多,这是由于足球运动的特点是以下肢运动为主。

2.3 沈阳地区高校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类型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关节扭伤75例,占36.58%:挫伤38例,占18.53%:拉伤16例,占7.8%:撞伤18例,占8.78%;踢伤18例,占8.78%;其它21例;占10.24%。足球运动中发生的损伤多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这种损伤在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以下肢为主的足球运动中多见。以上数据得出扭伤发生的最多,主要原因是:足球训练和比赛中因场地不平,或者对对方蹬踏、踩、拌导致关节发生损伤。

2.4 常见足球运动损伤的预防

2.4.1 预防足球运动损伤的措施

第一,

要高度重视足球运动损伤的预防

第二,增强身体素质

第三,认真做好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

第四,加强医务监督和现场处理知识的教育

2.4.2 常见足球运动损伤

第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第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第三,踝关节扭伤

第四,骨折

第五,关节脱位

第六,脑震荡

第七,重力性休克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中运动损伤发生率高。发生运动损伤人数较多。沈阳地区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中运动损伤中,扭伤、挫伤、拉伤发生率较高。运动损伤部位以踝关节、膝关节、小腿、大腿居多。造成常见足球运动损伤原因主要有: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正确,场地设备不良,不注意自我保护。

3.2 建议

3.2.1 沈阳地区普通各高校足球队,应对大学生运动员加强科学训练,医务监督方面知识的教育,

普及运动及足球损伤的防治知识。

3.2.2 足球教练员在训练中,要科学的安排训练内容,并根据各运动员的体质情况区别对待,必须让大学生运动员掌握规范的专项技术,减少大学生在余暇足球活动和比赛中因技术不规范,而造成的伤害事故。

3.2.3 学校应有计划地新建足球场地,维修场地器材设备,定期组织检查场地、器材、设各安全程度,改善运动卫生条件,运动装备。

3.2.4 足球教练员加强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应重视足球运动损伤的调研。

参考文献:

[1]吕志刚、杨次榆:足球运动员的损伤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2(2):57-58

足球训练教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园足球;校本模式;学生成长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48-02

崇寿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人人爱玩足球,不但在省市、全国比赛中屡屡获奖,还代表浙江省赴日本参加世界少年足球赛。全校1392名学生,随便从班里拉出一个小孩,都能抱起足球正脚背、外脚背地“秀”上一把。足球,不但是我校学生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而且是杭州湾畔新兴工贸型城市――慈溪对外展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校园足球之校本模式

(一)拓建航母式组织网络

成立镇足球教育领导小组,教办主任任组长,各校校长为组员,组织协调全镇足球教育工作。校校都组建足球队,校长为组长,开展本校足球活动。各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年段班际足球比赛,全镇每年举行一次校际足球联赛,选拔优秀队员进入我校学习训练。镇财政还为足球工作单列经费,设立“足球基金”,每年筹措30万元,专款用于各校日常训练、外出比赛、成果奖励等。

(二)组建金字塔训练体系

所谓“金字塔”体系,是在普及基础上选拔优秀队员进入高一级组织进行训练,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一种训练模式。“塔基”是全校1392名学生普及运动,“塔身”是全校35个班级足球兴趣小组,“塔尖”是学校校级足球队。全面铺开基础上选拔优秀队员进入班级兴趣小组,每学期举行的班际足球比赛中的尖子队员选入校足球队进行训练。这样“塔基”-“塔身”-“塔尖”形成训练坡度、选拔阶梯,“塔尖”-“塔身”-“塔基”形成目标激励、榜样引导的体系,从而形成了普及-提高-再提高-再普及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校本化教育模式

低段(1~3年级):

1.每周教育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1~2次,每次训练1~1.5小时。

2.教育内容

(1)技术训练

以熟悉球性为主,包括地滚球、反弹球和空中球。借助游戏形式,传授最简单的足球技术:运球、传球、接球、控球及射门。如学生运球训练:队员排成一路纵队,排头开始从起点线运球绕过对面标旗,再折回到起点,把球传给下一个人,然后跑到排尾,依次循环。

(2)战术训练

借助1∶1、2∶2、3∶3及4∶4单球门(小球门)比赛,向球员介绍足球比赛“攻与守、进球与阻球”等基本战术思想,认识控球的重要性,鼓励球员去争夺控球权,培养球员抬头的观察能力和意识。

(3)身体训练

①各种体操和垫上滚翻运动;

②练习各种敏捷性跑动、跳跃、跨越,培养反应速度、柔韧性、平衡协调和节奏感等能力。

(4)心理训练

培养儿童球员求胜欲望、自信心。任何场合应以鼓励表扬为主,让小朋友在训练、比赛中享受足球的快乐。

(5)理论学习

懂得简单的比赛规则,如进球、手球、界外球等,介绍球星成长故事,观摩职业队训练和比赛。

高段(4~6年级):

1.每周教育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2~3次,每次训练1.5~2小时。

2.教育内容

(1)技术训练

继续提高基本技术运用能力:对抗情况下,进行传接运球、控制球状态下射门以及相应防守技术练习,使球员基本掌握进攻型、防守型的个人技术特点,并使之服务于比赛攻守原则,鼓励队员在掌握基本技术基础上,形成个人技术特点和风格。如守门员选位训练:当对方射门时,守门员要封住射门角,射门角是由射门点与两个球门柱所构成的角度,射门点改变,射门角就相应改变,守门员位置也应随之改变。当对方在罚球区外正面射门时,守门员应站在球门中央,并距球门线30~40厘米左右。当对方在侧面射门时,守门员首先要封住前角,兼顾后角。

(2)战术训练

①巩固提高小组进攻战术:包括传球、接应与创造空间,创造射门机会(墙式二过一、交叉选位配合、居后插上),系统进行攻守战术原则演示和训练(进攻四个原则:宽度、渗透、机动、即兴;防守四个原则:延缓、平衡、收缩、控制)。

②位置战术:有目的地分前锋、前卫、后卫进行位置战术演示和训练;

③点球战术两种:一是以角度准确性为主,二是以力量性为主。

(3)身体训练

各种反应和起动速度练习,根据小学生特点,进行协调腰、腿、脚部动作练习。

(4)心理训练

培养自信心,注重思维能力开发,培养球员独立性、责任感以及抗干扰、抗压能力。

(5)理论学习

加深理解比赛规则和绝对服从裁判员判罚的必要性,结合战例进行攻防原则分析,讲授个人位置技术、战术理论以及有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

二、校本足球之实践成果

(一)以球健身

足球作为世界上第一运动,是一项对抗性、集体性、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能有效发展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人体中枢神经、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器官功能。随着学生足球运动能力的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身体形态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表1)。

(二)以球促智

把智力开发作为训练目标之一,既加强文化课学习指导和督促,又在训练中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以训练带学习,以学习促训练(表2)。

(三)以球育德

足球运动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比赛就是最好的训练,也是一个锤炼意志的过程。2014年12月浙江省小足赛中,施奇迹等队员在雨雪中同比自己大一二岁的对手赛了四场,大家靠坚强意志、拼搏精神获得了二等奖。比赛结束,小家伙们淌着热泪,相互搀扶着回到住所,在场的体育厅领导称赞我们才是真正的冠军。学校发出了“向足球队员学习”的号召,家长们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球队“吃苦”(表3)。

参考文献:

[1]刘青.运动训练管理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08,109,110,204.

足球训练教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运动负荷,足球训练运用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分析法。

查阅并利用国内外有关专家对体育专业训练所进行研究的数据及结果,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运用有关训练理论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分析研究。

2 研究结果

2.1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上减少教学上的盲目性

2.1.1运动系统

运动员一般处在18至22这一年龄阶段,对这个年龄阶段的运动员来说,骨骼的发育基本结束,但肌肉的发育远远没能达到相应的水平,肌肉所含水分丰富,蛋白质与无机盐较少,因而富有弹性,所以应该着重考虑加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对于足球这一对身体对抗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的项目来说,在加强大肌肉量的同时,要注意发展小肌肉群的协调功能;在着重发展肌肉爆发力的同时,也要多进行静力力量练习。

2.1.2氧运输系统

足球运动是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运动,它始终保持相当强的节奏感。由呼吸系统。血液和心血管系统组成的系统中,心血管系统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人体内贮氧最多不过1.5L,要提高氧运输的能力,首先就应该提高氧的贮备能力;其次提高最大吸氧量,减少呼吸当量以增强耐力;提高负氧债能力以提高无氧运动能力。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总之,找到有氧与无氧,速度与耐力的最佳契合点是我们的目的。

2.1.3供能系统

足球属于剧烈运动,有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时每分钟要消耗9.5千卡的能量,每天必须摄入不低于5600千卡的能量食品。人体内有三种供能系统:磷酸原系统能持续供能约8秒,乳酸能系统能持续功供能约33秒,剩下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有氧氧化系统,了解这些对教练怎样掌握运动量和负荷有很重要的意义。

2.1.4神经系统

这一年龄的足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优点在于容易兴奋,对具体的动作信号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足球理念掌握较难,缺乏必要的综合分析能力。但同时对动作的掌握不够稳固,容易产生分化,错误的动作一旦巩固,很难再改变过来。

2.2从全面身体发展的角度上提高人体个系统的功能

2.2.1 重复训练法

在足球教学训练中,重复多次的练习同一动作,在各次重复练习之前安排一定的调整休息。此如要提高脚背正面射门的准确性,就必须让运动员不断在相对固定的地点,相同的对抗强度等条件下进行练习,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不断的给予运动员相同的生理刺激,使之运动条件反射得到加强,技术动作得到稳固,从而提高准确度。

2.2.2 循环训练法

这一训练手法由不同内容的训练点组成,这些训练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同样是为提高脚背正面射门的准确度,可以在安排了强度大一点的练习(比如半场比赛)之后进行射门,原理是运动员几乎是在无氧呼吸的情况下进行大运动量练习的的各个器官尚未恢复正常水平,此时进行的射门与正式比赛时相似,既能有效提高比赛时的命中率,又能发展运动员机体乳酸功能系统及无氧运输系统的能力。

2.2.3持续训练法

这也是足球训练常用的训练方法。一般见于计战术的攻防演练,在有氧代谢的情况下,用强度较低,练习不间断,持续练习的较长时间的方法进行新的技战术练习。有研究表明,为了发展运动员的心肺的有氧代谢能力,心率要控制在130――150次/每分为好,而且要持续5分钟以上,对强度过小的练习,甚至可以持续30分钟以上。

2.2.4教学训练法

选定适当的对手,以竞技的形式来完成预定的训练效果。因为它的运动量和强度都接近正式竞赛的要求,所以它也是对前一阶段的训练效果的最直接的检验,也是一个总结。打教学比赛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神经兴奋,强化交感神经的作用,同时因为足球运动是一种节奏感相当强的运动,所以它又要求运动员在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合理有效的安排技战术,节省体力,减少不必要的运动负荷,以取得最佳的成绩。

2.2.5“超量恢复”这一规律在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在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身体各组织的物质含量在运动过程中逐渐消耗,而运动停下来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逐渐恢复阶段,最后逐渐波浪形再恢复到原有水平。论文参考网。人们给这个运动生理现象,起名为“超量恢复”规律。这个规律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运动量愈大,物质消耗就越多,而运动后超量恢复出现的时间就越晚,而且超量恢复的效果更显著,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根据这个规律,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把运动量训练作为提高人体机能的有效方法,但是采用大运动量训练,必须在超量恢复的阶段上进行下一次训练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训练效果,如果在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候进行下一次训练,效果就差,甚至不能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如果恢复还未达到原有水平时就进行下一次训练,就有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而出现过渡疲劳。如果把运动生理学知识以及变化规律、理论依据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运动训练中去,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更为明显。所以“超量恢复”的学说已成为教学、训练工作中有节奏地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理论依据。

3小结

在现代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高科技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许多项目上,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运动成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手段和训练方式上也有很大的改进,仅凭借四肢发达和个人经验已不足以取胜,还必须依靠科学的训练、器材的改进、技术的突破以及先进的体育思想指导。有的国外专家预测,知识广博的科学家将驾驭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被具体引申为“体育教育科学”、“锻炼科学”、“训练科学”等。当前国内外体育科研领域中正在大量的进行心电、呼吸、肌电等遥测仪器、监测器等已都研究成功并已运用在教学、训练比赛中,随着这些技术的大幅度突破,必将使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体育教学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麻雪田王崇喜.现代足球运动高级教程[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 黄巍.主题性教育论[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3] 李秋苹. 对话式教学在运动生理课堂教学中运用[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

足球训练教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预见性思维 高校足球教练员 重要性

预见性思维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它前瞻性地揭示了未来客体的本质及发展过程,是主体实践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揭示预见性思维的特点,为主体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高校教练员作为训练与教学的主体,有预见性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教练员的培养对象是大学生球员,最关键的是教练员对其技战术的提高与比赛中心理因素的调整。足球比赛中对战略、战术及比赛中的临场指挥能力都要通过预见性的思维来调控。教练员作为其中的主体对取得比赛的胜利有关键的作用。

1.高校足球教练员预见性思维的分类

1.1经验性预见

经验性预见是指教练员在长期教学与比赛中所经历的,在比赛中随机产生的直接感觉,通过本身的素质及知识所做的一种预见。纵观全局所有的经验性预见往往只是给比赛的表面做出的肯定,不能从根本上来改变其本质,没有到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较高层次。所以经验性预见只能在一般的比赛与训练中产生作用,并不是科学的预见。依靠经验性预见来掌控球队或是比赛在现代足球的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太大。

1.2创新性预见

创新性预见是教练员通过对球员的理解,比赛的阅读加上自己的知识背景、应用能力及思维方式提出的一种前人所未能预见到的思维模式,是预见思维中层次较高的预见。教练员根据多年的教学训练所积累下来的直接感受、经验得出的经验型逐步上升到根据事物客观规律发展变化形成创新型,将以往的各种训练、比赛进行分析,通过总结与思考不断探索,得出最适合大学生球员训练比赛的模式。特别是自己训练的风格与当地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球队风格的训练方式。高校足球训练直接管理者必然会面临大量新的大学生球员和各种不同特点的比赛球队,这就要求管理者有创新性地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以便以有效的方式来规划未来或对现在的训练模式、训练手段进行调整,使训练达到现代高校足球水平。

2.预见性思维对高校教练员的重要性

2.1预见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改进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头脑中建立了正确的概念,因此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在探索动机下还能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错误动作技术及时地进行调节和改进。如在教射门技术时,先组织学生体会动作要领,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然后在练习过程中进行不同环境的射门技术训练,在反馈后在反复练习中的“评价”作用,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强化了运动训练的智力化。在高校教学与训练中,要培养出色的年轻球员和一流的比赛队伍,教练员必须具备较活跃的引导思维,引导球员拥有新的足球理念,以适应目前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2预见性思维有利于提高高校足球运动员的动机

高校足球运动员是正式青年足球运动员,怎么去开发、引导其对足球训练和比赛的动机,是各位教练员面临的首要问题。运动技术水平发挥的好坏与动机的好坏水平有直接关系。有了强烈的求胜动机,才能勇于克服一切内外困难,挖掘自己的运动潜力,争取比赛的主动,树立必胜的信心。但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主要来源于对自身主观和客观实力的评估。

激发足球运动员学习和比赛动机的手段可用回忆成功战例的方法,在头脑中重现了人最佳比赛或训练情景,充分认识个体优势,使自己以往高昂的作战欲望和拼搏精神从淡漠中唤起,从而达到恢复、树立信心的目的。

2.3预见性思维有利于高校教练员主体素质的体现

在实际比赛中一个教练员主要的职责是教会运动员正确和有效地去执行比赛的各项基本任务。实际上,任何一个其他项目的教练员都不会像一个体育基础课的教练员那样,必须严密和明确地遵循学习规律。教练员对基本技术必须进行讲解与示范,运动员必须模仿正确的示范动作,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模仿动作应该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并予以纠正。教练员的角色仅次于学生的父母,学生和教练员相处的时间较长,生活、训练中受教练员的影响很大。因此,教练员应该充分意识到这种责任和义务并要认真对待。

2.4预见性思维有利于创新性的提高

高校足球教练员在创新思维的预见性品质特征主要是指:教练员在制定战术时或执行之前就预知到所制订的方案实施后可能对运动员和往后比赛产生重大的影响。足球教练员创新思维的预见性既要有比赛的整体预见,又要有比赛中的个别情况的预见。准确的预见不仅在运动员的心理上产生自信心的心理优势而却对于运动员对教练的战术的信任更加牢固。因此,高校足球教练员创新思维的预见性要重视对整个战局的预见,既要预见顺境时的对方的战术变化和逆境时对方的战术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运动员心理上产生的预见。由此可见在训练与比赛前足球教练员多一些预见性,才能在比赛困难的时候知己知彼、应变自如,不断改变战术,赢得比赛最后的胜利。

3.预见性思维对足球比赛的重要性

现代足球运动快速发展,决定了教练员临场比赛指挥才干越来越重要,高校教练员也不例外,教练员早期就加深对预见性思维模式的理解对比赛的发展是一种提高。这里的预见性思维指的是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教练员的指挥包括赛前、赛中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技巧。赛前包括了解比赛规则、对手情况和本队目前的情况;赛中战术运用、换人、语言和肢体语言指挥等。

3.1赛前准备

高校足球运动员属于特殊的运动员群体,其生理、心理还未到达成人的最佳个体,因此教练员的准备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此主要分析几个方面:对比赛对手现目前状况的了解;对自己球队和球员现状的了解;对场地和比赛规则的了解。教练员对于各种不同赛程的比赛有不同的理解,和队员目前的生理与心理状态的了解,以及是否适应当前比赛的能力都要有充分的预见。因此,在赛前教练员要细致观察队员们的各种反应,认真分析研究,帮助队员在心理上和技术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教练员在赛前要分析对方战术、技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战术与具体任务,做到胸有成竹,从而在比赛中临危不乱。同时,教练员还要充分了解规则和场地设施;以及当值主裁等一系列因素。在比赛中往往就是因为教练员忽略了对规则细节的了解,忽略对一些旧规则所做的改动或补充,仅凭书本经验办事,以致造成对比赛不利的影响。

3.2临场指挥

临场指挥直接体现出了在比赛中预见性思维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教练员体现自己价值和水平真正的时刻,主要包括:教练员针对性运用战术;教练员对换人战术的运用;教练员对肢体语言和心理战术的运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练员,预见性思维不是随意估计、胡思乱想,而是以自己丰富的临场经验和知识结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为前提的。因此,教练员不仅要掌握足球运动、足球比赛、足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决策思维学和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赛中稳定情绪、心平气和地进行指挥。所以,高校教练员要不断加强专项业务的学习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以便更好地为高校学校体育事业服务。

4.结语

科学的预见对高校教练员选材及训练、比赛中的决策的影响很大,而且教练员本身所具备的知识与素质对于教学带队的工作有决定性影响。教练员是否具有良好的预见性思维习惯,是否能凭自己的知识水平进行科学和准确的决策,是教练员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对高校足球教练员而言,要以创新思维模式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优化自身的思维品质,从而适应高校足球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昌明,赵传栋.创新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沈绍明.论预见性思维的本质、特点及作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7).

足球训练教程范文第5篇

一、借助媒介,提高时效与实效

“体育课在操场上”这一“理所当然”的看法或想法,一直以来被许多的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所认同、推崇。其实,体育运动中的许多技术动作往往具有连贯性之特征。教师连续、完整地示范某些动作要领,学生不易看得清楚明白;反之,依序分解示范,却又常常破坏了动作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以致学生完成、展示某些动作要领时时断时续,其教学效果低下不言而喻。而使用媒体介入某些动作要领的教学讲解,在某种意义上既能有效保持其完整性与连贯性,又能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时效与实效。如,足球运动中的“带球转身”这一动作,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慢速、直观地将一个完整动作从不同的角度播放出来,再辅以语言讲解。如此,学生对这一动作的用力顺序和发力时机等要领一目了然,能准确有效地理解与掌握。除此之外,足球运动的某些规则、战术等理论教程,亦可结合比赛的视频进行直观教学。

二、创设情境,激活机制与机智

情境教学法,常运用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当中。其实,在足球教学中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既能让学生学有后劲,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有的放矢地借助语言、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以形象生动的场景调动学生情感,吸引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称之为情境教学法。教学情境可分为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等。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体育课程资源等因素,有所侧重地选择情境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中有效地学习、掌握某些动作技能,体验或感触到足球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如,教学足球运球时,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学生熟悉的足球明星在比赛中“带球突破”“带球过人”等潇洒动作的图片或视频,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教学射门时,教师可设置学生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击退大灰狼”游戏活动。简言之便是把足球门装饰成“大灰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击中大灰狼”。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机制,提高其参与面,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驱动力,促进学生的“智”“能”并进发展。

三、适度游戏,培育精神与精诚

“寓教于乐”是小学一以贯之倡导的教育教学思想。小学阶段的校园足球教学,遵循“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这一教学主旨与规律,对激发小学生的内驱力极具意义。在小学足球教学中适度开展游戏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培育学生坚强不屈的精神与团结协作的精诚,能更好地让学生锤炼思想、锻炼自我。

有的游戏内容同足球比赛的整体活动很接近,对学生的创造性、动作的协调性和判断方位的准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某些专项技能;有的游戏具有对抗性和激烈性,要求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对学生的身体、心智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的游戏具有假想和虚构的成分,在带有一定情节性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得到充分的调整与放松。由于体育游戏具有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竞赛性之特点,教师应有度利用游戏调动学生“好胜、好强”的学习热情。如,教学掷界外球时,教师可让一组成员(6~8人)围成一个大圆,另一组成员(3~4人)在内圈,外圈的成员持3~5个足球,用掷界外球的动作方法击内圈队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被击中的内圈队员则参与到外圈击球队员的行列。这样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变被动枯燥的练习为积极有趣的游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课堂练习效果。

游戏活动除了可以运用于足球课堂上的“有球练习”和“无球练习”,还可以运用于足球规则与战术训练等各教学环节。基于小学生好玩、好动之天性,有的放矢地把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恰如其分地把游戏与比赛相衔接,不仅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而且能培育学生坚强不屈的体育精神和一致对外的精诚协作。

四、渗透比赛,提高技术与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