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动康复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本科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康复医学及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健康以及伤病的康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全国部分体育院校及医学院校陆续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我院2012年开始筹备运动健康与康复申报工作,2013年正式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运动康复与健康(四年制本科)专业”,该专业于2013年9月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主要培养能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从事物理治疗师和运动损伤防护治疗师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出社会满意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教师神圣的职责。
一、专业由来与发展前景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2004年经教育部首审批“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专业代码为040206S,修业年限为四年,学位授予门类为理学。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是首批开办该专业的高校,天津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玉林师范学院、泰山医学院等15所高校相继开办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2009年第一批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目前已有四批毕业生已经毕业。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5000万人有康复治疗需求,结合我国家庭和社区康复的巨大需求,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至少为50万人,然而我国康复治疗师仅11.47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康复技术人员与人口的比例太低。以物理治疗师为例,目前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例平均大约为70人/10万人口,而我国大陆仅为0.4人/10万人口。据估计,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显然目前的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社会对康复治疗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综合以上原因,康复相关专业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诸多业内人士都对该专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二、培养目标的制定
运动人体科学是运动康复与健康的前身。运动人体科学的培养方向是各级各类训练基地、体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医药卫生系统、社区康复治疗师;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师资,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属于方向发散培养,既可做康复治疗师,也可做营养指导师、体育保健师、教师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方向定位不够清楚,想要培养全才,然而结果却并不让人满意。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看似就业口很广,但每个就业口都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我院开办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我院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在各级康复医疗部门、运动训练基地、健身会所和体育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物理治疗师和运动损伤防护治疗师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可以看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较运动人体科学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清晰。
三、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在充分比较国内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并结合天津体育学院的教学、临床和科研优势与特色,在我院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共同研讨下,拟定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详见表1。从课程设置来看主要分为运动康复与伤害防护两个方向,运动康复方向重点学习物理治疗技术和特殊疾病的康复治疗学,比如心肺疾病康复治疗学、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学和肌肉骨骼疾病康复治疗学。伤害防护方向重点学习运动伤害处理、运动创伤、运动医学、运动员管理等专业课程。
四、考试及学位授予
按正常教学进度表规定进行学期或学年课程考试外,专业课考试形式多样化,更多地注重测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学习习惯。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符合学籍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符合卫生部科教司2003年9月1日颁布的《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康复治疗师)》试行条例规定,毕业生可以参加国家康复治疗师资格统一考试而获得康复治疗师从业资格,也可以通过相关资格考试获得私人教练和健康咨询师等从业资格证书。
我院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教育刚刚起步,存在一些经验不足,比如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够充足等的情况,今后将继续努力,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与完善,向国际办学标准努力,为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高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戴红,卓大宏,卫波等.我国康复治疗技术岗位需求预测研究,中国康复医学,2003,18(12):739-742.
[2]卓大宏.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2004,19(6):406-410.
[3]张凤仁,李洪霞,崔泓.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6):599-600.
在南海区教育局和南海区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的支持下,从2013年开始,南海区星辉学校与南海区社会福利院合作,建立“医教结合康复中心”,开展“医教结合”康复项目,打破以往医教结合仅仅是依靠特殊教育学校的康复教师以及教学教师结合进行医教康复的模式。由南海区星辉学校提供康复对象、康复实验基地、器材及教师助教等,涵盖硬件、软件条件的资源支持;由南海区社会福利院提供康复医生、康复理念及康复技能,在对中重度各类型障碍学生进行康复矫正的同时给教师传授相关生理心理知识及康复技能。在探索实践期间,康复医生进驻南海区星辉学校,与南海区星辉学校的师生共处同一空间,从生活、学习和训练多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康复训练。
二、医教结合的内容
以南海区星辉学校教育教学为主体,南海区社会福利院康复医生康复训练为重要内容,同时教师和医生适时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医教结合教育康复课程体系初步确立,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方向。
(一)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主要针对大动作不协调的脑瘫学生、运动功能障碍及部分自闭症学生。康复内容主要包括脑循环综合治疗、体感音波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个别训练和多感官训练。
教育计划方面,为了更加有效促进教育与康复的结合,达到个别化教育康复课程体系中医教协同互助的目标,学校安排2名老师以助教形式参与康复治疗,与2名运动康复医生交流学习,共同制定与个别化教育康复课程体系相辅相成的教育目标。康复训练计划方面,针对康复对象存在的问题拟定一个康复训练总体目标,接着制定长短期训练目标,进而根据康复对象自身情况选取合适的康复训练项目。
(二)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主要针对一些智力障碍儿童及自闭症学生,如有一定语言理解能力,无法通过口语或手势语与人交流,但已经错过最佳言语康复期(3-7岁)的学生。言语康复治疗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某种方法让言语障碍儿童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图片沟通法,即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简称PECS),是一套结合功能性沟通和随机教学精神,利用学生对强化物的喜好,激发其自发性沟通的训练沟通系统;主要通过对具体或抽象图象、简单文字等的运用,为暂时或者永久性没有口语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自闭症儿童、发展迟缓儿童和具有社会沟通障碍的儿童提供表达的途径;通过训练学生能主动运用图卡表达需求,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动机。
(三)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主要针对精细动作不协调的脑瘫学生、注意力缺陷的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作业治疗以我校美术与手工课教师为主要实施者,以学校美术课程为载体,以串珠为主线对脑瘫学生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对注意力缺陷学生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在康复教学过程中,采用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运用操作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对学生进行手工技能训练的同时,对个别重度脑瘫学生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及多动症学生的注意力训练。
(四)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我校部分多动症、情绪障碍学生。由于情绪障碍学生的康复治疗过程复杂且对康复医生与教师的经验和体力都是很大的挑战,稍不注意,情绪障碍学生就会出现砸坏公共财物甚至自残行为。因此我们将康复场所定于学校的感觉统合训练室,以1名心理康复医生、2名助教教师为专任教师,每天常规教学与康复训练交叉进行。同时在开展心理治疗过程中,把家校合作纳入康复治疗范围,即在校时间学生进行心理康复治疗,放假时间教师指导家长进行连贯性康复训练。
三、医教结合的实施过程
(一)教育评估
项目初期,教师、医生和家长汇聚一堂,共同对个案进行前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绪行为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制定个别化教育康复目标
在教育评估的基础上,为更加有效的促进教育与康复的结合,达到“医学”与“教育”的协同互助,教师和医生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共同对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康复目标,目标范围涵盖学生模仿、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协调、认知(理解)、认知(表达)、生活自理(进食、穿衣、梳洗)等方面。
(三)康复评估
在个别化教育康复目标的基础上,康复医生会利用“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或“自闭症学生评估表”对康复对象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制定长、短期康复训练目标。
(四)教师、医生和家长分工
为完成个别化教育康复目标,医生、教师和家长合理分工。
教师负责学生的认知领域(表达、理解)、生活自理领域(进食、穿衣)目标(认知领域目标由教学老师在课堂及个训课中完成,生活自理领域目标由教学老师和生活老师分别在课室及宿舍生活中完成)。
医生负责学生的动作领域(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协调等)、认知领域(表达)目标。
家长负责向教师了解学生教育和康复内容及进展,明确需要在家里进行配合的事项(如言语表达清晰、自己穿鞋、独自上下楼梯等),并将学生在家进行教育康复的情况认真填写在“医教结合项目家校联系表”中。
四、医教结合的有效性
在北京师范大学有关专家的理论指导、康复医师与教学老师的配合下,经过细致的初期评估、专业的康复训练以及多样化的教育介入,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在医教结合康复项目上初见成效。
(一)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
兴趣是成功的开始,我校学生对医教结合项目的态度由一开始的忐忑不安、排斥抵抗到接触后的积极参与、期盼等,态度的转变十分明显。学生们能够克服冰冷机器带来的恐惧感、密闭空间的局促感和陌生医生的窘迫感,积极参加各个项目,说明学生对我们的康复项目很感兴趣,也能够积极参与进去,配合度很高。
(二)康复效果明显、学生进步可见
1. 自闭症学生莫XX康复治疗前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主动与人交往或参与游戏,经过两个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后,在参与活动和游戏方面有比较大的改善。
2. 自闭症学生蒋XX康复前非常多动,上课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常自言自语或重复性提出无意义问题。平衡感较差,走路时身体不协调,动作笨拙,不能放手上下楼梯,需要扶着扶手才行。经过两个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脑循环综合治疗和个别训练后,在粗大动作、沟通与社会交往方面进步显著。具体表现在可融入学校参加集体活动,平衡感明显改善,遇到障碍物虽然动作缓慢但能顺利通过,能不用扶助上下楼梯,上下台阶能直立行走。
3. 脑瘫学生赖XX康复前行走不稳,经常摔跤,感觉统合严重失调,流口水严重。经过两个学期的脑瘫肢体综合运动治疗、多感官训练和言语治疗后,行走比之前稳定、能做跳跃运动,还能在软垫上快步行走且能上下三块软垫;且经过言语治疗,在说话方面清晰度较高,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流口水现象。
(三)家校合作紧密、家长满意度高
对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家长的支持是最大的助力。在医教结合项目开展初期我校就召开了医教结合知情会,详细讲解本次项目的意义、风险及需要家长配合之处,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在项目开展中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让医生、家长和老师一起交流,达成共识,以促进学生校外生活中对教育康复的巩固与延续。而最能够看出学生进步与否的也是家长,医教结合康项目成功与否可以从家长的态度看出来。我校学生家长对此项目的支持、对教师及医生的感激之情不时流露,很多家长都说这次的医教结合项目效果比以前做过的要好,孩子很受益。
(四)教师学习面广、课堂配合度高
自医教结合项目开展以来,通过教师助教、项目研讨和家校会议等活动,教师与医生有足够的机会相互交流、协同互助,尤其是我校教师在专业康复医生的指导下,不仅了解了各种康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作用,还在康复技能方面有所提高,开拓了眼界、提升了专业技能、学习面大大增加。
五、结论
(一)医教结合促进了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
通过实施医教结合,将教育和康复相结合,使得特殊需要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获得身体机能的康复或心理问题的矫正,学生的缺陷得以补偿,潜能得以开发,教育和医学的效果互相促进,良性循环作用于学生身上,为学生的全人发展提供了途径。通过对个案的实证研究可知,我校的医教结合教育康复都或多或少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脑瘫学生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自闭症学生的心理治疗、言语治疗效果最为突出。
(二)医教结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医教结合实验班的组建将学校部分老师和医生凝聚在了一起,教师与医生相互交流、知识互补,尤其是我校教师在专业康复医生的指导下,不仅了解了各种康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作用,还在康复技能方面有所提高,开拓了眼界、提升了专业技能,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了研究学生的能力,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关键词 医教结合 康复治疗 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
分类号 G760
1 缘起
“医教结合”成为热点是这几年的事情。从2009年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医教结合”的实验,到201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特殊教育处的谢敬仁处长发表《以人为本,科学推进“医教结合”实验和探索》,特教行业里掀起了一波探索“医教结合”的。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做了“医教结合”的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但在实践中“医”和“教”怎么结合,已经进行“医教结合”的学校所总结出的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尚需进行剖析探讨。教育部提出的是“医”和“教”有机结合。怎样才算是有机结合,教育部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界定和范例,对此各个学校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医教结合”方式进行总结探究,认清相关实践方式的价值,判断这些方式对学生是否真正有意义、有推广的价值,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般而言,一种教育思想,一项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会反映到课程上,具体而言就是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问题。考察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方式,可以了解“医教结合”的状况。剖析各学校“医教结合”方式的长处与不足,可以从中总结出值得各特殊教育学校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2 国内“医教结合”课程实施现状
自“医教结合”的口号提出来后,不少特殊学校对如何在校内进行“医教结合”进行了一番实验探索,对课程进行了一番改革,籍此实施“医教结合”。就现有文献来看,国内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课程的实施,大体上来看,主要有两种实施方式。
2.1 以“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式
这种做法的理念是尽最大的可能实施康复训练,试图在每一节课都把“医”融合进来。康复训练课、感觉运动课融合康复治疗在里面,音乐课融合康复医疗在里面,数学课、语文课也是融合康复医疗在里面。已经有特殊教育学校从这种理念出发进行了一些实践,并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哈尔滨燎原学校试图将“医”和“教”运用整合在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和康复训练等学科教学中。上海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声称已经摸索出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康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方式,认为(对脑瘫学生)除了设置专业的康复课,还要始终坚持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融入康复训练。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的于文和张瑶同志甚至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康复。要将康复训练目标与学生的单元活动目标有机结合,在活动式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语言、动作等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锻炼。照此看来,实施这种理念的有关单位认为康复训练在学校工作中应该占主要地位,至少与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此实施教育,看来似乎已经做到了教育教学与康复医疗的结合。然而这是否达到教育部所说的“有机结合”,这种做法是否有推广价值还值得讨论。
在每一节课都能兼顾到学生教育和康复的需要,确实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然而当前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的理念应该注重于提升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围绕学生康复治疗来设计课程。围绕学生康复治疗设计活动,是医院和康复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殊学校课程在提升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方面着力的时候,是否一定能兼顾到康复治疗的方面呢?一味强调治疗的课程,在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增强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方面,会不会顾此失彼呢?比如数学课堂上掰手指数数,是一种数学能力,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细活动的训练,但是否能因为这点把数学课停滞在只训练学生手指精细活动而忽视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生活中使用数学的需要呢?
研究者指出,残疾政策集中于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和收养照顾服务,通过治疗、救助与有限的教育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是典型的社会福利模式。在西方,这种模式已经落伍,由集中于主流社会与公共服务体系平等接纳残疾人,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消除社会歧视与环境障碍,维护残疾人平等参与的权利并促进其相关能力的发展的“权利”模式所取代。
一味强调康复治疗的“医教结合”模式,正是属于上述的带有救济性的福利模式。实施这种“医教结合”的学校,过于关注残疾孩子的缺陷,而忽视了残疾孩子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的一面。
2.2 以“教”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式
“医教结合”制度下,特殊教育学校课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学科教学只管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进度进行,在落实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另外开设康复训练课程。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基本上是把康复训练看作教学的一种辅助活动,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上海市闸北区启慧学校认为,坚持“医教结合”就是要在认真落实基础性课程的前提下,开设运动康复教育、感觉统合康复教育、音乐康复教育、言语语言康复教育、行为训练等康复类的补偿性课程。该校的康复类课程开展也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永和医院华山分院、上海闸北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机构专家和学者的指导。
笔者所在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广东省特殊教育基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实验基地”、“中国特奥培训基地”,现有65个教学班,有视障、听障、智障、自闭症、脑瘫5类残疾学生776人,其中智障、自闭症、脑瘫学生都是属于中重度残疾学生,对康复治疗的需要比较大,也在“医教结合”课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校以道德、文化、科学教育为中心,以身体、心理康复为基础,强化就业训练,培养学生“自尊自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立志成才”的品质,努力为残疾学生将来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打好基础。学校的课程结构主要参照教育部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分为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学校“医教结合”工作的开展,主要体现在选择性课程上。除了选择课程,校方并没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意学生的康复训练需要。近年来学校除了大力引进康复医疗类人才外,还积极让教师参与各种康复培训,以提升教师进行康复性训练的水平。此外,残联还有“送医到校”项目,派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到校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化训练。
相对于以“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式,实施这种理念的学校所考虑的内容不太复杂,基本上都是在基础学科教学之外安排康复训练课,由教师或者康复治疗师在康复训练课上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相对而言,这种实施方式能减轻教师负担以及压力,使教学成为教师所需考虑的首要问题,把康复训练的任务交由有资质的相关人员。实施这种“医教结合”,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残联、医疗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校方也需要有熟知康复医疗手段的相关人才,以便于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3 “医教结合”实施方式的探讨
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在“医教结合”理念下的培智学校课程应该由三个板块构成,即:康复训练类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康复训练类课程主要包括:运动康复、感知觉康复、认知康复、言语语言康复、作业康复、生活技能康复等,这类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实用语文、实用数学、艺术、活动等,这类课程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包括: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或升入职业培训机构作准备的各类劳动知识与技能,这类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按这种理念,“医”并不需要存在于每堂课,而可以到专门的康复训练课中再进行,如此一来康复训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活动,教学始终是特殊学校的中心工作。从特殊教育学校的现实来看,实施这种“医教结合”教育理念只需要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可以做到,并不涉及课程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切合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当前的实际。
上海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项目的所在地。上海的“医教结合”理念反映在课程方面,主要是为康复课程实施的集体训练,也有在个训开展时候的个别康复。主要内容包括认知训练、运动康复、感知觉训练、行为情绪辅导、听觉语言康复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上海市的“医”是由特教康复、保健教师负责所处特教机构内学生的康复、保健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实施。上海并没有在学科教学的时候进行“医教结合”,而是专门有康复课程和个别训练。这样看来,上海的做法与上述研究者的理念较为一致,把康复训练单独列出来,使得康复训练与教学不至于互相影响互相干扰。
在教育较为发达,同为华人圈的新加坡,他们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现出相当大的“医教结合”的思想,相关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的特殊教育课程在架构上归纳起来有三大类:(1)功能性课程;(2)辅助课程活动;(3)以康复训练为主的专业服务。功能性课程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实用文化课、生活技能课、美育及体育。辅助课程活动的设置旨在进一步推动功能性课程的落实、促进学生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及优势发展的需要。具体包括:游泳、戏剧表演、歌唱表演、工艺制作、野外活动、童子军等活动。康复训练专业服务则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及家庭康复与教育指导,补偿学生的身心缺陷,服务项目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语言治疗等。三类课程以功能性课程为核心,其他两类为辅助,三者相互联系,互相补充。他们主要在开设文化教育类课程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课程,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语言治疗、音乐治疗、社工服务以及心理辅导等专业服务和相关支持。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新加坡的特教课程体系也是以教育教学为主,康复训练只是教育教学的一个补充,并不是特殊学校所考虑的最重要内容。
在2007年教育部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课程设置原则就强调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这点,提出“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乍一看,似乎是在呼吁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康复治疗。但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部分还指出“考虑了智力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构建了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
一般性课程体现对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约占课程比例的70%~80%;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约占课程比例的20%~30%。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就充分说明,作为一般性课程的学科教学还是应该按照自身的逻辑与规律进行,康复训练不应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
4 结论
从上面的论述,结合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当前的实际来看,在每节课都进行“医教结合”恐怕只是一个美丽的幻影。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学校机构,中心工作应该是教学,康复治疗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工作。把康复训练工作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显然是抹杀了学校作为教育场所的基本属性。
4.1 以康复为中心的“医教结合”制度存在实施障碍
能在每一节课都进行康复医疗和教学的有机结合,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在实践中,是否有可能在每一节课都巧妙地把康复医疗结合进来?学校的人力资源能不能达到每一节课都设计好并实施相应的康复医疗?相关的康复治疗仪器是否足够让每一个班每一节课都能进行康复医疗?这些恐怕都是难解的问题。
在当前以班级教学为主的特殊教育中,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同一班的学生需要的康复医疗并不一样,有些学生需要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有些学生需要进行运动协调感方面的训练。在班级教学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每一节课中所设计的康复训练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
从学科自身特点来看,学科教学有自己的逻辑结构以及规律,不能为“医”而“医”。不能因为学科中某些内容可能会发展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而不断重复这部分内容。毕竟学科教学是提升学生智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过于注重康复训练,忽略了学科教学,将使学生缺乏融入社会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始终为“圈养”的人从而丧失了生活质量。
从学校的定位来看。为“医”而“医”会从根本上丧失学校作为教育主要场所的基本定位,从而使学校沦为不入流的康复训练机构、医疗机构。
从人力资源的配置上来看,学校教师所接受的训练都是如何成为教书育人的教育者,而不是成为理疗师。有学者更尖锐地指出,特殊教育教师既从事点医疗干预,又能进行教学服务其实是一种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且不切实际的奢望。因此,指望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设计并实施“医教结合”只是为难教师,从而产生更多形式主义上的、而实际上对学生毫无裨益反而浪费师生时间与精力的“医教结合”教学方式。
4.2 “医”在特殊教育当中的现实定位
在我们大陆,培智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中度、重度的智力障碍、脑瘫或自闭症孩子。毫无疑问,他们有康复治疗的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康复治疗并不能让他们变成普通人,也不会让他们掌握普通人所具有的所有语言、交往或者动作技能,唯有教育才是他们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不能因为“医教结合”而把“教”放在次要位置。更不能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医”而强行在教学当中插入“医”。这种做法实质上是违背了教育规律也违背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使学校工作陷入主次不分的泥潭。有学者甚至提出“医教结合”是历史的退步,是对特殊教育本质的歪曲。由此,应当牢牢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把“医”置于教育的辅助地位。
4.3 学校中合理的“医教结合”方式
实施“医教结合”制度较为合理的方法应该是,按照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必修课该上课时候上课,该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不必殚心竭智地把“医”放到普通课堂。实际上,按照一天6个课时,一周五天来算,一周有30个课时。课程方案中的20%~30%的选择性课程,就有了6~9个课时选择性课程。这就保证了至少每天都有一个课时可以用于学生的身心康复训练或者潜能开发。如果再加上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实际上每天都可以抽出2个课时用于学生的康复训练。弹性较大的选修课安排中可以安排多些时间进行康复训练。如果有更多的康复训练要求,还可以利用每天下午下课后的课余活动时间进行。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special children’s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empirical research,the formation of the path of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medicine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and further explor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mod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medicine.Fully discuss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school evaluation mechanism,optimize the rehabilitation and special teacher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bined feature classes to teach medicine, and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explore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penetration; bridg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nd special education.To elabor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mode wi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asic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medicine, is full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can promote the full rang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medical rehabilitation in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 and fusion developmen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Working mode;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Ji’nan Hospital,Ji’nan 25001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9.040
特殊?和?是指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偏离普通儿童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或适应困难的儿童,他们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和受教育权。特殊儿童教育是为有身心障碍、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他们的成长需要医学、教育、心理、社会等多学科的共同协作,配套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依靠优质的专业资源、先进的设备设施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参与,使之得到较好的医疗、康复和教育服务,切实改善孩子们的生命质量,并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共同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指出建立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是今后重要的发展途径[1]。
国内外诸多实践证明,早期进行康复及教育干预,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高特殊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家庭负担,降低社会成本,对于特殊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如何有效结合已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新课题[2]。
2013年济南医院以“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架构,成功转型成为济南市唯一一所公立二级康复医院,2014年3月成立“历下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致力于拓展医教专业交叉发展,重点在于关爱特殊儿童的康复和教育诊疗,从而全方位地探讨建立特殊儿童身心康复阵地的建设模式。2014年12月成立济南市历下区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培训学校,该学校的建立,填补了山东省特殊儿童医疗康复与教育无交叉专业合作的空白。培训学校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和综合康复手段,对学龄前期(0~6岁)的特殊儿童进行评估诊疗,通过特殊教育、综合训练、现代康复相结合手段,减轻功能障碍,弥补功能缺失,运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创设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和康复训练环境,构建和推进“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
1 创新“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
构建和推进“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就要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
1.1 多种形式发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 对综合医院的康复中心、社区的康复训练机构、学校的康复训练室进行规范化建设,并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社区、家庭为依托的康复训练体系;对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幼儿园、儿童福利院等机构,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开办特殊儿童康复特教班;同时,按照新形势下医改方案并参照社会力量办学有关规定,制定卓有成效的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团体、个人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创办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培训机构,以满足特殊儿童发展需求。
1.2 建立医教结合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医疗机构殊儿童特殊教育与康复手段的有机整合 发挥医疗机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对辖区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的指导作用,特教老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三位一体”协同合作;医疗机构指派专业医学康复人员,帮助特教学校及培训中心开展康复与医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教育方案,指导特教老师开展康复工作,并对特教老师和特殊儿童家长开展康复知识技能的培训与咨询。
1.3 发挥市级及各区县特殊儿童康复指导中心的作用 充分利用社区康复设施设备及技术特长为特殊儿童及其家长、教师及各类残疾人教育与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
2 建立“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
对特殊儿童的康复需要进行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以及职业康复等多重干预,但核心是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教育康复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与康复学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大康复学的组成部分”[3]。“医教结合”广义上是指由特殊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社会工作者、家长及志愿者共同搭建综合康复平台,共同对特殊儿童进行综合康复、智能锻炼、身心多重干预、生活能力培养、潜能开发的教育教学过程。
3 完善“?t教结合”融合发展的评估机制
3.1 建立适合特殊儿童身心特点的康复教育评价体系 医教结合综合评估可以短时间内了解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功能,增强其自信心和环境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4]。实践证明,早期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估训练和教育干预,能促使已经发生损伤的大脑结构和神经功能产生代偿性改变。其中,0~3岁是实施早期干预的最佳年龄,4~6岁效果稍差。王雁等[5]的研究表明,早期评估干预可以让身心障碍儿童节省康复时间,减轻对社会的依赖。
3.2 建立多学科跨专业的综合评估团队 建立由特教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组成跨专业评估团队,建立评估团队和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家校联合会,由特教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及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特殊儿童康复和教学的评估效果,开发并细化学生的各种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客观公正并具有针对性的定期讨论分析评价[6]。专家组对特殊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教育与康复建议,制定康复训练目标并建立档案,跟踪检查、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动态调整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兼顾儿童的心理疏导和营养干预,让每位特殊儿童都能得到最优化的身心发展。
3.3 制定特殊教育与医学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康复计划 针对每个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科交叉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综合康复培训计划。在训练中,既要注重增强儿童的肌体功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补偿身体缺陷,又要重视矫正儿童的行为缺陷,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将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4 优化“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师资队伍
现在,特殊教育的研究领域已从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三类传统专业,逐渐拓展到脑瘫、自闭症、情绪与情感、心理与行为问题等多个领域。这要求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要具备更加专业、更为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业务技能[7],同时特殊教师的岗位分工趋于越来越精细,合作施教,以便其教学能力和服务特长相互补充,建立相应的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的“走班教学”模式或将成为“十三五”特殊教育的潮流[8]。
特殊儿童“医教结合”扎实有效的推进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如何做到教中有康、康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医辅、医教结合融合发展?一是要多途径加强特殊儿童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教师保障机制。培训学校的教师应为事业单位编制,隶属残联的外聘人员应由残联拨款,应为他们提供公平的考编机会,通过基础理论和实践考核获得事业单位定岗。其次是推进康复医师和特教教师的“轮岗”,期望培养出“双师型”的教师[9]。通过轮岗制度,促使特教教师全面掌握入学评估和个性化康复的知识与技能,康复医师则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流程,充分把握能力和教学的基本规范水平,从而打下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三是进一步加强特教老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有计划分阶段、分批分类培训特殊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同时,积极整合各康复培训机构的康复专业人才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加强同行业间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辐射及带动作用。四是引进专家支持,做好带教和人才队伍建设。强调“医”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10],提高开展筛查、检测、评估、康复指导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加强日常医学护理的规范指导,从根本上提高为特殊儿童服务的水平。
5 实施“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特色课程
“医教结合”融合发展并非“医”与“教”的简单结合与堆砌,如何让“医”与“教”进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充分有效地服务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
5.1 加强特殊儿童教育康复课程建设,实行个性化教育 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残疾儿童的多元发展需要为基础,重视教育与康复的有机结合,承认儿童间需求存在差异性、多元化,用不同层次、个性化教育服务来满足特殊需要儿童的个性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11]。开设课堂内外紧密结合的“学科大综合”课程[12],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不同年龄阶段和盲、聋、弱智、自闭症、脑瘫等不同残疾类型学生发展需求的相关康复课程指南,编排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课程表,编制相关的教师指导用书,充分发挥专用训练室功能,统筹实施走班制课堂教学和康复训练[13]。
5.2 改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发特殊儿童潜能 专业人员应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身心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指导方案,科学调整和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努力提高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与康复质量,为残疾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与康复服务。
5.3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着重培养孩子兴趣和创造力 尝试开设不同年龄阶段特殊儿童的社会生活适应性特色课程,以及为儿童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生存技能、发掘自身潜能,提高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一技之长。
6 构建“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共享平台
6.1 建立特殊儿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特殊儿童早期诊断,完善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网络化的运行机制,建设特殊儿童筛查、首诊报告信息平台,建立特殊儿童健康档案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6.2 确定医学诊断定点单位 进一步统一规范特殊儿童的检查标准和评估体系,贯穿每个特殊儿童不同教育阶段的全员及全程服务[14]。
6.3 建设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 实现教育、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信息整合与共享,为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与康复培训机构、特殊教育教师与相关专业人员、特殊儿童及家长提供教育与康复的专业支持。
7 开展“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家校结合
家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参与作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教育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5],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家长是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特殊儿童的训练,与其说是在训练儿童,还不如说是在训练父母。这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家长掌握的特殊教育理论有限与薄弱,得不到专业的、系统的咨询和指导。社区、特殊教育培训学校也很少开展针对家长的专业化培训。促使家长学习科学的特殊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能加速儿童认知的发展,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以及性格的平衡发展,使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16]。
“家校结合”的终极目标,是将家庭与培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合起来,共同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创设适合孩子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与安排,多方面、多途径、多角度采取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措施。特殊教育培训学校要加大对家长进行专业化培训力度,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家长系统学习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用正确的态度和适合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子女教育,使其能够科学有效的实施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见面会、联谊会,定期进行家访,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使特殊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成为促进特殊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 中国传统康复 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康复”是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课程的教学内容几乎包含了除现代康复技术以外的所有康复手段,包括针灸、推拿、各种传统运动康复疗法,以及中药、刮痧、足部按摩等其他传统康复保健方法,是综合多门传统康复技术的一门专业实践课。
为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传统康复的技能,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对照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了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07级三年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两个班学生103名,两个班均于第四学期开始学习中国传统康复,选用同一教材,由同一个教师讲授。随机抽取1个班为实验组(51人),另1个班为对照组(52人),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基础知识和专业成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学生先预习、教师课堂理论讲解、示教,最后学生实践;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时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直接在实训中心模拟临床实际治疗情境,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创造具体病例模拟,学生围绕治疗病患的方法讨论、思考,学习实践相应的传统康复技能,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师生教学做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2.2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结束后,所有学生参加传统康复技能操作考试考核,通过考核成绩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技能考核随机分班进行考核,每班由两名教师严格按统一标准进行评分。任课老师不参加技能测试的考核。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结果比较如表1,对照组优良率为25%,有5名同学成绩不及格;实验组优良率为49.02%,且无不及格。实验组的优良率和合格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优良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P
3.讨论
3.1当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更需要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以我们不但要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这样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内容应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按照教学做一体的教学体系,使高职学生专业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相结合,与职业素质养成相贯通。我们采用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正是顺应了新时期教学的发展趋势。
3.2中国传统康复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必修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所学课程中唯一介绍中医康复知识的学科。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要学习理论,将理论融于实践,又要强调实践操作,也就是要学会做。只有会做了,理论才发挥作用,不会做则理论再好也是徒劳[1]。所以在本门课程中我们采取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将课堂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每个传统康复技能的学习都伴随着相应病例的模拟就诊与治疗,学生通过解决相应的问题学会一些新的技能。这不但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变被动受教为主动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施行更好的教学方式的有力保障。我校结合地方经济与自身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执行各类康复治疗任务的临床康复治疗师;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参照医院康复科运作模式和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制定了较为现代化的符合治疗师岗位要求的设备和师资配置方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购进了一批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的康复训练仪器,同时还引进了一大批兼具良好教师素质和临床执业能力的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学校教师队伍。这两方面措施成为我校施行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撑,有效地保障了各类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将康复治疗师行业背景和职业教育办学传统与现代办学理念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但实践证明,因材施教,采用真实情境模拟,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传统康复技能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