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相关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以及成因;其次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充分表明,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将会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预,将经济职能更多转向为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企业公平、公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然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必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
1.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集中表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2.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及成因
1.财务风险的概念
(1)财务风险和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广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包括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各方面所具有的风险。将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限定为由于使用负债筹资而带来的风险,而对于经营风险,则定义为由于使用经营杠杆而导致的公司息税前收益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结合以上理论,将本文中谈及的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公司在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生背离,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实际上应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和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客观存在性与不确定性。
(2)财务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财务风险防控管理过程应包括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从防控管理内容上讲,则应包括单位预算风险防控管理、财务收支风险防控管理、资产运营风险防控管理、采购风险防控管理、发展风险防控管理和操作风险防控管理这六大类别的风险防控管理。只有对这些环节的风险从严强化管理,坚持制度创新,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力争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2.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财务预算风险。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带来的风险。通常体现对单位相关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经费没有进行深入审核,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密。二是对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则主要是指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造成预算资金分配不均衡、被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在预算资金支出环节,因财务人员对具体项目的不了解,信息交流的不畅,容易造成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的顺利进展。
(2)财务收支风险点。一是收入不按照合同约定,不入账、少入账。如没有定期核对往来账目,欠款长期不能回收,也不做帐务处理;又如当期的生产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在收入确认原则方面,有的单位财务甚至通过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来改变企业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的数据。此外,有些企业还存在虚构收入的现象,如通过对开发票,确认收入等。这些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债权债务统计不实,而财务统计的不真实又为企业在运营中作出的决策埋下了风险隐患。
(3)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严格,企业管理不善,账实不符。如有的单位不顾生产实际用量而大批采购、重复采购的现象依旧存在,物资过分积压浪费,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且对企业的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占用。此外,对材料出入库管理不够严格,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的现象也颇为多见。
(4)成本费用管理不严,对成本乱挤乱摊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资本性支出挤占收益性支出。如将应列入资本性支出的固定资产列入当期生产成本等;二是收益性支出挤占资本性支出。如将机器维修等费用列入资本性支出。这种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乱摊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制度创新
首先应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为准绳,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往来账项管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如在预算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从完善预算组织程序着手,建立预算评审项目库,坚持按程序办事。此外,企业亦应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使之能够为预算的执行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建立集预算、核算、决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减低企业财务预算方面的风险。
2.落实管理责任,强化财务核算监督
落实管理责任,就是要责任到人,以资金管理业务为例,其存在着资金控制人员违反规定支付资金的风险,那么资金控制人员就是这个风险点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在强化财务核算监督方面,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要实行由经办、审核、部门负责人、稽核四人负责的业务流转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对财务流程的重重把控,才能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财务风险指数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树立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忠诚度,使财务人员清楚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财务工作无小事,任何麻痹大意的行为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唯如此,才可将企业的运营风险减到最低,为财务工作理顺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06):86.
关键词:财务风险;高校财务;风险规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经营性理念逐渐成为了高校争取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主流形式,这使得高校在财务管理上的自不断加强。由于高校对财务管理的不断加强,使得高校经费的来源比较多渠道,导致高校在财务上出现了一定的财务风险。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是高债务风险和投资风险以及资金支付风险等方面,而造成高校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不但只是因为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也是因为高校风险管理意识和扩招规模的影响。财务风险对高校的正常运营是有较多不利影响的,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关的规避,以保证高效财务风险能够进行有效的降低。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
目前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两种概念,即广义上的财务风险和狭义上的财务风险概念。广义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经济界在经营中遇到的经济风险,这种风险多通过货币化的形式呈现,而狭义上的财务风险则是资金运营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这两者在具体含义上有着一定的区别。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与广义和狭义财务风险都有着具体的不同,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主要是高校在资金运营中存在的危险,且这些危险也包含了资金运作短缺、银行无力偿还等资金运作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
(一)高校防范意识缺乏
我国很多高校的运营预算基本都是有国家控制管理的,这使得很多高校对于财务风险上的管理并不重视,且在面临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时,高校管理人也没有合理的规避风险措施。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实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但由于贯彻和实施力度不足,使得很多高校还未改变于政府经济补贴的思想模式,其对于学校扩招背景下面临的财务风险并不透彻理解。高校管理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的情况,不但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情况不断加重,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的资金正常运转。
(二)盲目扩招加重财务负担
随着我国教育扩招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高校都对学校建设规模都进行了扩大,而这些不断扩招的学校,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扶持。我国对于高校扩招是有一定财政预算管理的,这使得高校除了利用财政拨款后,其也大量的引用银行贷款,从而导致高校每年需要对银行偿还大量的贷款利息,甚至一些学校在偿还利息后无法进行正常的学校资金运转。由于高校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使得其对财务风险没有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和管理体系,且也没有设置专门负责高校财务风险的专业管理人和岗位,从而导致其在盲目扩招加重财务风险后,没有科学的规避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治理。
(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财政部和教育部在2013年颁布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制度中明确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但因实施和贯彻力度不够,很多高校目前使用的还是1997年版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传统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制度上比较落后,对于实际财务风险管理制定的制度也不完善,很多管理规定上都不符合财务风险规避的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高校在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以及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中,都没有严格合理的制度可供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促进了高效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
(一)加强高校的防范意识
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体,其必然会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因此为了避免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必须要加强高校的防范意识。对此高校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财务情况和资金经营情况,来建设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以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对高校的财务资金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资金管理不合理而造成财务风险的形成。高校可以建设相关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以对财务活动可能发生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使得其能够及时的控制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防治盲目欠债而影响财务正常管理。
(二)对扩招投资严格管理
盲目扩招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扩招不但使高校的举债金额不断增加,也影响了高校的财务活动日常管理。因此高校需要对扩招投资进行严格的管理,在进行扩招投资时需要全面的对学校财务资金进行分析,以建立合理的扩招方案。在提出扩招方案后,需要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对高校的扩招方案进行论证,以保证扩招方案不影响到高校资金的运转。
(三)建立高校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风险进行规避,且同时也有利于加强高校财务活动的合理管理。建立完善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人,使得高校的财务活动在进行资金使用时,能够有专项管理人进行财务管理。高校财务管理体系需要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设置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和职位,并采用财务管理专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以及同时需要将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深入贯彻到财务管理体系中。
四、结语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平衡计分卡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笔者认为,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从财务风险的角度描述并规划公司战略,通过对公司发展各个维度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有效地进行管理并达成公司战略目标。
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Norton)提出“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的概念之后,基于简单的理念――所谓“员工将对被检查的内容而不是期望的内容作出反应”,最初平衡计分卡很快作为一种标准管理实践被纷纷引入公司管理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远不止业绩计量方面,通过其简明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罗列出公司发展各个维度的现状及未来目标,于是将其作为一种持续管理工具在战略管理等领域加以广泛运用。
针对所在公司的实践,笔者就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平衡计分卡”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分析、总结和探讨。笔者认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从公司战略到运营、从财务指标到非财务指标、从点到面、从表象到实质,全面地建立财务预警及监控指标体系,从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风险定义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依此,我们可以将财务风险定义为一个事项将会给企业财务目标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按照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对风险管理的目标的划分,财务风险管理也包括以下4个层次的目标:
战略目标:是企业经营的高层次目标,应与组织使命方向一致,并支持使命;
运营目标:有效且高效地使用资源;
报告目标:报告的可靠性;
合规目标: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二、财务风险管理中嵌入“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意义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是以“公司愿景与战略”为核心,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的绩效表现来分析和衡量战略,组织将在业绩的先导指标与后滞指标间、财务与非财务风险因素间达到平衡。这种多维度的组合,有助于组织内部成员对组织战略目标及战略执行步骤有更全面的理解。平衡计分卡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战略目标、业绩计量、执行目标和战略行动。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是“公司的愿景与战略”,即公司组织内部追求的长期目标。从财务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看,利用平衡计分卡,可以清晰地对其进行定义、分类,使执行公司战略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从财务风险管理的运营目标看,运用平衡计分卡,可以衡量公司在财务、顾客、业务流程以及创新责任等公司发展各个维度的绩效表现;通过衡量在各个维度公司运营目标,可以更好地均衡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期望。
从财务风险管理的报告目标看,平衡计分卡中对非财务指标的量化与定性描述,有助于跳离财务指标的窠臼,透过表象看到实质,更好地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从财务风险管理的合规目标看,利用平衡计分卡,可以采用定性表述或非财务指标来描述难以用财务指标来量化的合规目标,让财务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三、平衡计分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一)运用平衡计分卡描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在此以本公司为例,运用“平衡计分卡”描述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以简表形式列示如表1:
从表1可看出,指标包括一些具体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但其在各个维度的表现,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而财务指标比如利润率等又会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进而影响非财务指标如产品上市数量与速度等。
(二)运用平衡计分卡识别相关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包括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和监控系统。运用平衡计分卡,可以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同时可以利用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建立预警系统和监控系统。比如,对产品(存货)管理,可以建立以下指标体系来识别相关的财务风险,见表2:
在建立预警指标之后,对风险事项严格进行监控,并及时跟踪反馈,选择适当的防范、回避或转嫁财务风险的措施,将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可容忍范围之内。在信息汇总、整理、分析、运用的环节,可以财务量化指标为核心,建立严密的数据分析体系,及时提供对组织决策有用的信息。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财务结果发生偏离,会产生财务风险,但可能其是顺势而变,比如研发投入过多,企业可能不堪重负,但新产品上市获得销售额的增长将增加企业效益,因此,单纯的财务指标不足以概括财务风险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引入“平衡计分卡”后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是更全面更综合地考量与管理财务风险。
(三)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应强调事项
财务风险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财务风险指标较其他风险指标而言,量化指标比较多,毕竟财务更多的是以数据说话,因此,在引入并运用“平衡计分卡”概念的实务过程中,还是应当注重定量指标的选择与设定。
另外,引入并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是期望财务风险管理并不仅是纯粹的数据分析,而是利用其他管理工具,使我们能站在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高度,更好地实现财务风险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关键词】 财务风险; 原因; 管理; 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从财务角度来看就是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内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结果与预期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在商品经营过程中,为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企业需根据现在所具有的信息和以前的相关资料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而企业要面对非常复杂多变的繁杂环境,人们只能是说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而无法实现获取所有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人们无法对企业的现在和以前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部掌握,这样的客观实际情况决定了企业的财务活动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的,所以财务活动的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活动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也有可能不会带来收益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甚至是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以上这些情况足以证明企业的财务具有风险性、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了使其能充分发挥作用,公司内部不仅应该设立独特的组织机构,而且还要根据该企业的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系统、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来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国有企业所具有的诸如效率较低、管理水平欠缺、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时有体现。而中小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则主要体现在财务预算分析能力欠缺、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成本费用控制不严等几个具体的方面。
(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
市场环境有可能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导致购买力风险、投资风险和价格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完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产品的细分和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市场价格的趋势,就会存在产品滞销的风险,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生产企业面临产品同类、同质竞争的局面,行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这样就会增加生产企业的开发难度和销售费用。再加上随着近几年煤炭行业的利润翻番和煤炭大整合,大量的大型企业进入煤炭行业,我国煤炭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运力因政府定价不能市场化,只会引发更多的权力寻租。
(三)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不强
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只要存在经济活动,也就伴随着财务风险。但是,当前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对市场的变化信息掌握不及时,同时也缺乏必备的财务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理好企业的生产和备用资金,企业就处于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实际上却把企业推向了财务风险之中。
(四)企业内部审计不严谨
在当代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成本以及审计风险有着使之保持均衡状态的观点,因此允许审计程序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也就促使审计人员必须达到审计效率和效果之间的平衡。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他们往往把审计的关注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并抽取部分业务进行审查,而抽取的样本与整体主观结论和客观事实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偏离,也就带来一定审计风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增加了企业风险系数。另外,在企业的投资决策环节,没有做好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力度不够,投资盲目性较大,最后形成投资失败,不良资产大量产生,最后有可能引起企业的倒闭风险,这也是财务风险的产生根源之一,因此,做好企业财务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
(一)收据和往来账款的管理
票据的规范使用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占有特别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票据的使用是否规范有序代表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估企业票据管理使用的水平从而估计企业财务相关状况。在票据财务管理方面,为了避免财务上的风险问题甚至是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要做到出纳不能兼任票据管理者,否则极其容易产生财务上的麻烦。另外,必须按照企业核准的标准进行收费,而不是按照其他的标准来进行收费,并且所有开具的票据都必须保证以真实存在的经济活动为基础,不能代开、虚开收据或发票。对于往来账款的管理,首先,企业应该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健全完善台账制度,通过查看台账就能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并方便对于企业的账款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要由财务、法律等专业人员对企业的相关合同加强管理,对于相关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研究,如果发现风险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管理不善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第二,企业进行的所有财务活动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现“依法理财”,对于企业应收账款在到期的时候对客户给予善意的提醒,促使客户依约付款,还应经常与客户方对清发生的每笔账款,以便引起经济纠纷等,诸如此类的管理制度应该加强管理。
关键词:风险;财务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76-02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无疑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企业不可能依靠回避来控制财务风险,因此了解财务风险的内涵、类型及其起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才是一个理性企业的所应采取的决策。所以,我们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规避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类型
(一)风险的内涵
时间价值与风险是财务管理中的最重要基本原则,所以风险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实务中决策者倾向于对不确定性与风险不作明确区分,但在理论上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风险可以认为是能够测定的不确定性。简言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普遍性,时时、事事、处处存在的,但又与不确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风险具备可知性。
(二)财务风险的内涵
有关财务风险的概念,理论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债务成本的固定性与预期报酬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也称之为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因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企业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第二种观念认为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上述对财务风险内涵的认定,更多是从企业可控的角度,而并没有将不可控因素纳入其中。
(三)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可分为两类:一种不可控财务风险,一种是可控的财务风险。不可控的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上也被称作系统风险,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如一旦发生了经济危机是任何企业都不能豁免的,是实施任何措施都规避不了的。所以探讨可控风险就成为当前的主流,可控风险是企业能够控制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当然我们认为以上财务风险是可控的,并不等于企业可以消灭它们。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我们则可以尽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已发生财务风险的危害。
二、可控财务风险的起由
(一)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客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能否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就体现出企业管理人员控制与防范风险的能力。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这要求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由于财务风险意识不到位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致使企业破产的事例比比皆是。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而且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却也提高了对管理人员增强风险意识的要求。
(二)高层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知识的匮乏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在企业的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由于财务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财务决策的失误,而财务决策的失误又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懂得必要的财务知识,那么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就会不够。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测,防范与纠正就是空谈。
(三)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后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制度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控制住风险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执行的制度无异于一纸空文。设计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贯彻执行,仅满足形式上控制的需要,事实上会导致产生更多的财务风险。
三、化解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知识,从理论素养上提高风险意识
近几年,中国大中型企业不惜天价年薪从海外和知名中介机构聘用高级财务人员做企业的财务总监和财务高管。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内企业正迅速与国际接轨,进而对事关企业发展大计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外向型企业集团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根据当前的数据来看,财务风险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会随着财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而降低。虽然企业的发展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其他高层人员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财务素养。
(二)建立相关的预警体系,从制度上防范风险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它们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抵御财务风险,确保财务状况的稳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于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非常必要。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够提前发现财务风险,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建立风险化解体系,从实践上降低风险的危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的特性告诉我们风险是规避不了的,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来降低已发生的财务风险的危害。如企业财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资金回笼,其中决定性的一个因素就是应收款的变现能力。如何控制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财务风险,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其次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较为严格地挑选客户,最后确定合理的赊销比例,谨慎控制授信额度,稳定的信用政策会传递企业的良好信息,而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考核,降低了客户赖账的可能性,合理的赊销比率从源头控制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尽量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也有利于将已发生的危害控制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刘林.财务风险预测与控制漫谈[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