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科临床护理

骨科临床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科临床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骨科临床护理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8-01

实习生的护理临床带教是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手段,它影响护理队伍后备军的素质和能力。我院在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重视护理实习生专科护理知识及专业护理技能临床带教并结合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本院骨科临床护理带教方法。

1 对象

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临床实习生105人,护理专业3年制中专生95人,大专生10人,骨科实习时间为4周。

2方法

2.1 专科知识训练

2.1.1 护理讲课: 实习生入科后由护士长安排高年资、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临床带教。入科第一周内进行专科知识讲课,内容主要是人体骨架、骨性标志、骨折的临床表现、治疗,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及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搬运、急救方法等。

2.1.2 护理卡片示教及发给考试模拟题: 将本科常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以卡片形式制作,同时给实习生复印三套相关专业知识考试模拟题,让学生熟记,以便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护理及病人的健康宣教;也为出科理论考试做好准备。

2.1.3 护理业务查房: 每月进行2次护理业务查房,将本科比较特殊及大型的手术,复合伤手术进行业务查房。首先通知老师及学生翻阅资料,第二天以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以提问式方法提问实习生;病人术前宣教、术前护理问题,术前准备及护理措施;术后宣教、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病人潜在护理问题及需加强哪些病情观察及护理等。如学生回答不完全请带教老师补充并说明意义。

2.1.4 健康宣教知识带教: 主要为入科病人介绍病室环境和住院期间病情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2.2 专科技能训练

2.2.1 急救演习: 主要为肢体包扎,肢体固定及搬运。

2.2.2 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位: 主要讲解功能锻炼目的及示范骨折术后肢体怎样进行功能锻炼,肢体功能位摆放。

2.2.3 石膏托固定: 首先让实习生明白石膏托的目的,用物准备;再指导石膏托固定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2.2.4 牵引术的护理: 牵引的目的、作用、牵引的种类、牵引的并发症及牵引术后的护理。

2.2.5 夹板外固定: 主要为肢体固定原则,固定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

2.2.6 大型手术后病人的搬动及各种管道的护理: 例如:股骨头置换、脊柱骨折病人的搬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胸腔闭式引流管搬运、固定及骨盆骨折合并膀胱破裂中造瘘管及尿管的护理等。

2.3 护理文书带教: 首先带教老师指导手工处理医嘱及护理病历书写,然后指导进行微机处理医嘱及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病历书写的指导主要强调骨科专科的内容。

2.4 意见交换: 实习期间由护士长定期抽查带教情况,听取实习生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听取带教老师需要学生改正及加强学习方面。

2.5 考试

2.5.1 理论知识考试: 主要考实习生基础护理及骨科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2.5.2 技能考试: 骨外科骨折肢体固定、搬运以及无菌技术操作等。

2.5.3 护理文书考试: 检查各个实习生书写护理文件3份。

3结果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0~2015年在我院接受常规骨科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和接受骨科护理路径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4~70岁,统计学学均值为(34.5±6.8)岁,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6:8,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2~73岁,统计学学均值为(35.3±5.7)岁,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5:9。两组患者均为首次诊断就确诊为是踝关节骨折,均需要采用关节骨折复位手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没有其他严重的影响开展本次手术治疗效果的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0.05,符合对比实验条件。1.2方法。首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科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骨科护理路径方法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给患者提供一份临床路径护理表,让其对整个住院过程中的护理情况有个整体的认识。护理人员向其详细的介每个护理项目的具体情况,以便患者在了解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其次,在进入正式的治疗阶段,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严密的观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向患者讲授病情相关的知识,让患者有个全面的认识。同时,针对骨折状况开展深入细致的骨科护理,对患者的异常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为了明确护理责任,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每天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检查,将所有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联合医生制定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力求患者的骨折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最大程度上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最后,患者出院时,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何保证护理的饮食,如何对自己的病情状况进行自我的监测。1.3评价指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分为优、良、一般和差四个等级。优: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踝关节没有畸形和肿痛症状,X片结果显示患者的骨胳愈合良好,关节穴位恢复正常;良:患者关节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水平,X片结果显示患者的骨胳愈合,有轻微的肿痛症状;一般:患者的骨胳已经正常愈合,活动范围受限,走路过程中有可忍受的疼痛感;差:X片结果显示患者的骨胳愈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有肿胀和疼痛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对基本的认知水平以及患者得满意程度调查,两组调查结果均采用百分制的形式表示,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越高。1.4统计学方法。观察、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资料,分析工具为SPSS18.0,分析结果如果为P<0.05,表示差异具有意义,如果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满足对比实验的要求。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见表1。2.2患者满意程度和认知水平对比。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且差异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可以得到临床路径方法应用到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得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3-4],使患者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在骨科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顺华.上肢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5,37(18):232-233.

[2]陈芳.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2-223.

[3]任晓琴.临床路径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11):142-143.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骨科手术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21~67岁,平均35岁。患者的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10例,初中16例,高中36例,大专以上22例;骨折类型:上肢骨折16例,下肢骨折32例,骨盆骨折18例,腰椎骨折7例,复合伤7例。所有的患者我们采用随机分组发各分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采取的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方法:首先在患者入院后先安排一些善于沟通的护士与患者细心、悉心、耐心的交谈、沟通、调查了解,以便全面的分析出患者的心理障碍究竟在哪里,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从而为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护士首先要摆正患者的心态,要告诉患者疾病不可怕,要以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从心理上战胜疾病,面对问题,并和医生护士很好的配合来战胜疾病;护士一定要耐心,面对什么样的患者都要耐心,与患者建立比较好的护患关系,从言语上、行动上、精湛的护理技术上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护士要及时告之患者的家属要经常来医院探望患者,给患者减压,让患者从心理上觉得没有给家人造成一定的负担,并配合护士多开导患者,为患者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观察组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引用CNP的模式,建立一支由主治医生、护士、药剂师等相关成员组成的CNP小组,这些成员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再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并经过严格的讨论为每位患者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制定预期的治疗目标,并制定出详细的护理程序,检查方法,用药时间和频率,患者的饮食情况,以及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等。护士可以把对患者护理任务制成一表格,横轴是患者的住院天数,纵轴是患者的每日护理计划,每位护士执行后在对应的地方打钩确认,并记录号详细的执行情况及突发事件。

1.3焦虑、抑郁标准的评价

我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此表分着4个评分标准,分别为1、2、3、4分,分值高低和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患者可以通过自制调查表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自制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对医疗和护理技术的评价,对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对医院整体治疗的满意程度,此项评分分5个等级,1到5分,分值高低和患者的满意度成正比,其中1~5分分别为:极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1分和2分合并代表不满意,3分代表基本满意,4分和5分合并代表满意,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数据库用FOXPRO法建立,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所有的计量资料均表示成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比较率。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表2)

3讨论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骨科;健康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医疗护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 常规的护理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这也是目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近些年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广受患者好评, 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其中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众所周知, 骨科手术患者病程较长, 病中承受压力较大, 易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 对其实行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许多骨科患者的病情都比较突然, 患者对于突如其来的疾病没有心理准备, 而且骨科患者通常要承受非常大的疼痛, 有些患者容易出现心理崩溃的现象。更有些患者可能面对截肢或者今后不能正常行走的困难, 这部分患往往表现的比较悲观, 情绪低落, 害怕给家庭带来不便, 有的甚至出现厌世、自杀的征兆。针对这样的患者, 医护人员及时的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势必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安慰,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为此, 本文分析了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240例骨科患者, 总结了患者心理护理的措施,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骨科病例24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 对照组120例;年龄20~73岁, 平均年龄45.6岁。实验组男69例, 女51例。对照组男67例, 女53例。患者骨折分类:上下肢骨折、胸腰椎骨折、盆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病情、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即完成患者一般信息的采集和病床安排工作, 监测患者生病体征。对需要实施手术的患者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及完成患者及其家属的手术解释工作;患者术后按照疾病给予相应护理,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出院时做好健指导, 护送患者离开病区。

1. 2. 2 实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具体如下:①入院后心理介入阶段。此阶段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 针对患者这样的心理特征, 医护人员应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相关医护人员应向其介绍医院及病房的基本情况, 做到“想患者之所想, 急患者之所急”, 积极的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病情, 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 因人而异的制定心理干措施。向患者讲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包括饮食、并发症的预防、功能性锻炼等方面。②错误认知重建阶段。骨科患者往往都需要进行手术, 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大部分骨科患者在手术时往往表现的比较紧张, 对手术没有正确的认识, 对手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表现出焦虑和抑郁, 会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 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此时, 医护人员应当针对性的纠正患者及家属对于手术错误的认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重建其对手术的正确认知, 坚定手术决心与信心[3]。同时, 帮助患者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 尽可能让患者有足够的睡眠, 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手术。③术后康复指导。有些患者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 此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好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护理工作。定时给患者变换, 预防褥疮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 预防肺部感染;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 增强患者的体质[4]。对于术后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 鼓励他们坚持必要的锻炼和活动, 促进患者尽早恢复。④健康宣教。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 做好必要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工作, 嘱咐患者回家后坚持做功能性锻炼, 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量力而为。注意日常休息与饮食, 增强体质。如果手术部位遇到不适, 及时的就医。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依从性调查, 依从性分为不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依从。实验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些年来, 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因意外伤害造成骨折的患者越来越多。目前, 骨折患者表现出年龄多层次发展, 不仅有老年人, 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临床上治疗骨折患者有效的手段就是手术, 多数患者由于对突然发生的病情没有心理准备, 加上对手术有一定的误解, 常常表现的焦急、恐惧, 害怕手术不成功会导致残疾, 这些不良情绪会使患者不配合治疗, 导致患者不能及时治疗, 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 对骨科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显得尤其重要[5]。

临床实践证明, 对骨科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会加快患者的康复。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及指导工作, 能使患者正确的认识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6]。此外, 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倾听患者的诉说, 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例子, 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使其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对不能耐受疼痛的患者, 要适当用药, 从心理给予关怀, 以减轻不适。做好患者的功能性锻炼、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工作, 让患者能够愉快的度过整个治疗过程。

本次研究中, 选取了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24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究了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实验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通过对骨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可以融洽医患关系, 提高患者满意度, 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康复状态。

参考文献

[1] 史九菊, 宋瑞红.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体会.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 11(6):214-215.

[2] 葛霞.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6(21):159-161.

[3] 汪玲.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中国医药科学, 2012, 7(17):33-36.

[4] 王洪英, 陈燕华.心理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1):287-289.

[5] 刘芳, 艾玉, 赵亚红.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11):360-361.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骨科 临床护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为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我们将临床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提出避免措施,提高应对能力,确保了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现就骨科临床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1临床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1.1护理病历中的潜在法律问题

护理病历是病人在整个治疗期间,医疗机构护理行为的全面记载,是诉讼中的重要证据。护理病历护理的书写是否规范,是其能否被法院采纳的重要因素。目前病历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记录不及时、署名不真实、护理记录不全或错误、记录中字迹不清,随意涂抹、记录内容与医嘱、医疗记录相矛盾、缺乏证据保全意识等,所有的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医疗机构的足够重视。

1.2护理技术操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医疗护理技术常规》是护士技术操作的指南和依据,是医疗事故鉴定操作是否正确的标准。护理技术操作如果出现纠纷,首先查看是否违犯了操作常规, 若违犯常规要承担责任。其潜在的法律问题表现在不按程序操作或简化操作程序,对急危重病人、特殊用药病人是否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反应等,另外护理工作是否到位也是引起纠纷的敏感问题。

1.3特殊药品及医疗设备中使用潜在的法律问题

药品的管理及使用是一个充满潜在危险性的领域,对各种毒、麻、限、剧药品及抢救药品的使用,必须与医院有关政策与程序一致,对不能正确使用医疗设备、操作不熟练、急救药品及物品未备好而耽误了抢救时间,也会被患方追究法律责任。

1.4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首先是不能保持医护健康教育的一致性,有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其次,沟通解释不当导致病人误解。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除了注意应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之外,还要掌握婉转修饰的语言艺术,切忌将话说“满”、说“死”、说过头。

1.5护生临床实习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在以前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只重视基础操作或专科护理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强化护生法律意识,而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由于不懂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为医疗护理纠纷埋下隐患。

2对策研究和建议

2.1各种护理文件记录要符合当前的法律规范

改变护理记录传统模式,必须从法律角度规范护理病历书写与管理,统一规定护理记录的格式。危重、一级护理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二、三级护理病人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统一规定护理记录的内容,如针对性记录病人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记录病情变化症状、体征,记录验检查的阳性结果、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关键步骤,记录临时给药的药名、剂量、用药后反应,记录病人有症状时医生处理或未给处理意见,记录护士向病人宣教和告知内容等,统一规定护理记录的要求,如记录时间的要求,应随时记录,并规定各种病人记录的最低频次。护士长每周对各项护理文件审查、把关。

2.2加强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并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在工作中自觉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护士职责,高质量、高水平服务于患者,确保护患利益。

2.3完善护理管理,严格执行护理制度

要善于不断改进、完善各种护理制度,对可能引起纠纷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是保证工作秩序,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差错及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

2.4急救药品物品完好应急

急救药品、物品应完好、到位,时刻处于应急状态,科室由专人负责,每班交接要清楚明了,护士长每周全面检查 2 次,确保安全。

2.5规范健康宣教,提高护士水平

护士健康教育与医生告知制度在内容上有重叠,但也有各自侧重点,在健康健育中医护分工合作,护士健康教育过程中明确自己职责范围,在范围内履行健康教育义务。同时,在平时工作中护士必须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学习,定期跟随医生查房,加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加强护士沟通交流技巧训练。

参考资料

[1] 庞艳梅,赵振东.举证责任与增强护士的证据意识.护理研究,2003.12.

[2] 苏兰若,谢淑娟.1028份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