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素质培养

儿童素质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素质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素质培养

儿童素质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美术;美术素质;教育

一、儿童角度的审美与美术素质的体现

儿童美术教学是培养儿童美术素质的基本过程之一,是美育中的重要环节。当今,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通过美术教育开发儿童大脑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儿童的灵感和想象,使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促进与发展。同时,培养儿童追求美、创造美的良好素质,形成从整体到局部、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方式。通过美术教育,使儿童在精神上得到愉悦、舒适,有一个宽广的眼界,激发儿童艺术灵感,培养儿童美术素质。

美术素质的培养需要审美的条件,审美的前提是感知觉的产生,这就需要我们将美术素质的培养和知觉做出对比。人们观察事物或欣赏一件艺术品时,知觉使我们会不自觉地进入再现的内容。而儿童由于平时对客观事物的好奇较多,更容易产生审美的活动,激发艺术灵感。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对儿童表现出的审美要做出肯定评价,积极指导,使儿童这种无意识的艺术灵感得到升华,形成一种美术素养。

二、美术素质的培养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1.儿童的美术素质的培养要围绕儿童提高美术兴趣的方式

在儿童的世界里,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眼中的世界与成人有着极大的区别,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没有受角度、类别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他们的绘画有着随心所欲、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自由。

如果一些教师和家长用比例、透视、明暗调子等技法去苛求儿童,根据成人理解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在教育者看来内容丰富,对接受者却无法消化,同时扼杀了他们的个性,无法发掘其内心的艺术感觉。长此以往儿童的脑海中就不再呈现创造性与艺术感觉,随之美术素质无从谈起,对儿童美术素质的培养无法展开。

2.儿童在艺术活动中有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儿童的心理特征。首先,自由的想象力。本质上讲,就是把通过感知到的事物或大脑中储存的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形成新的意象的过程。这种自由的想象力则是来自儿童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正是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把内心的幻想与多姿多彩的外界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体现出儿童的个性、人格,也体现出儿童的创造性心理表现。其次,特殊的形式感。儿童表达艺术的最好方式是那种纯朴的、未被雕琢的特殊的形式感。儿童在作画的过程中是自由的,凭着直觉和想象力,他们的思维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不能根据成人的理解去对儿童进行教学,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发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注重对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

3.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活动中的特性

培养儿童美术素质的前提我认为,在培养儿童美术素质的前提下应该制定儿童美术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儿童自由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形式感受到严重影响,无形中抑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儿童独特的形式美感在画面里也会消失。其次,积极引导儿童亲身体验和感受形象世界,让儿童走进自然,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最后,在美术教学中,多采用艺术欣赏的活动课,让儿童接触大量优秀作品,从而提高儿童的感受美、把握美的事物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美术素质。

三、对儿童美术素质的培养给以启发和引导

1.通过提高教师美术素质来促进儿童美术素质培养

美术素质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艺术气质。对于美术素质的培养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意识到艺术过程的体验比结果更为重要,教师通过丰富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富有感染力的行为动作为儿童展现他们眼中的世界,激发儿童的感情,有助于儿童准确地认知世界。

2.通过提高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儿童美术素质培养

儿童美术教师要树立创新价值取向,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质量观。教师要意识到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丰富儿童的美术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意识,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儿童的创作愿望,正确评价儿童的自由表现,尊重儿童富有个性的创造行为,保护儿童的创造力。

3.通过激发儿童个体的特点来提高美术素质的培养

在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提倡画面造型独特、色彩波澜,应当尊重儿童自身特点完成辅导教学。可以在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加以启发和引导,更多地使用游戏式的方法完成教学,培养他们有兴趣、有创造、有感情的创作冲动,保持大脑创造性思维的正常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美术素质。

儿童素质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督促;素质培养;身心健康

家长之中很多人认为孩子没有生病,体质健康状况就没有问题。其实不少孩子已经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但作为父母却不知而已,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应该意识到,中小学阶段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的降低很有可能会危害他们一生的健康,甚至诱发孩子心理的“亚健康”。近几年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这已成为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引起各级各组织部门的重视。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小学生在学校参与体育活动有了一些改善。但是学生到家之后,他们学习的负担依旧很重,不少父母给孩子请了家教,让孩子学习各种特长,把孩子娱乐放松的时间挤占了。我国将近70%的孩子父母从来不带孩子一起运动,有近75%的学生放学回家后就是写作业,父母不允许他们出去玩。不知道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身体素质的年代何时能缓解。

一、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与增强体质的途径

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显示:1995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状况连续十几年持续下降。中小学生的心肺功能降低、身体机能水平降低、近视率更是逐年上升,中小学生中体重超重的人数明显增多。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病症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相对常见,但现在在一些中小学生身上也屡见不鲜,他们的患病年龄已经提前了10到20年,这是相当可怕的结果。

在2011年全国学生营养日举办期间,设立了一个主题,即食品安全营养,孩子健康成长——远离肥胖与慢性病。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的一个关于中国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的报告,报告显示,高达72%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严重不足,我国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仅为34%,6到12岁的小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于5%,13到17岁的中学生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也只有13%。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增强体质的方法有两种:营养,还有运动。这说起来是很简单,但具体实施的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特别是让二者达到平衡状态就更不容易了。现在中小学生就面临此类问题,营养和运动严重失衡。一说到体质差,父母的想法就是增加营养,认为吃的好、吃得多,就能提高孩子的体质。当然结果并非如此,营养充足了,而孩子体质没有提升上去。形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营养过剩而运动不足。营养需要补,但是前提是与运动平衡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1.辅导教师的角色当属家长

幼儿时期,父母对孩子的运动给予最亲密与直接的指导,使他们学会了坐、爬、立、站、跑。父母期望孩子多爬、多跑,以此增强抵抗力。当孩子成了小学生、中学生,家长的愿望有了倾斜,把上哪个好学校定为了最重要的目标,而更多的忽视了中小学生体质状况。

如果中小学生坚持各种样式的体育锻炼,他们的体质状况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差了。体育锻炼还可以很好的改善心里状况,原本心理压抑、抑郁的孩子,在足球场上跑跑跳跳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变化,原本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

2.教师与家长是青少年儿童体育锻炼的重要伙伴

大部分父母认为,中小学生参与运动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其实,中小学校里面虽有课间操和体育课,但受学生人数、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活动时间和运动负荷都不能完全达到标准。所以中小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家长是有一定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参与运动的第一任体育老师。在低年级阶段,孩子的天性好动,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父母会经常运用游戏的方式,跟孩子一起玩耍。其实,一些看似很简单的游戏,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已经有了一些运动的基础,父母可以给予一些规则性和指标性的要求。例如,在玩耍或娱乐中增加一些竞技性的运动,做一些提高他们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的活动。比如,每天坚持上下台阶,可以设定一定的目标,做好记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体育锻炼是家长与孩子最佳有效沟通的方式

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阶段,孩子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家长,对他们的生活习惯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目前生活,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家长可以带他出去做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家长跟孩子进行慢慢地交流,告诉他这两种生活有何不同。相对于直白的直接的交流来说,后者的教育方式更加比较活泼、自然,而且孩子也能够很自然的了解并接受。

家长每天能够抽出一个小时和孩子一起进行锻炼,长期坚持的话,家长会发现孩子性格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开朗,他们也能以运动为中间媒介与同龄人进行自如的交流和交往。假如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小烦恼,那么一起运动就会使烦恼解决。在运动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一起体验、一起参与,家长也会感觉到自己融入了孩子的生活,融入了孩子的快乐之中。

家长努力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指的不仅是在文化知识方面,同时也包括体育运动。孩子拥有良好的运动习惯,需要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抓起,甚至从孩子开始学爬、学走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因此,作为父母,在中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方面所起的作用要远大于学校老师。因为中小学生的言行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父母,当然也包括是否参与运动。父母为孩子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运动为家庭成员的团聚,分享美好时光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父母只是通过言语去告诉孩子这项运动的趣味性,远不如通过亲自展示更具有说服力,所以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锻炼,例如,骑车、游泳、远足、溜冰,或者只是跟和他们一起跳绳、打篮球,都能够享受到别样的时光。

健康问题是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才能拥有好的体魄,我们除了要注意饮食,还要注重身体锻炼。家长对于孩子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积极发挥启蒙老师的作用,转变态度、以身作则,积极引导,使孩子从小爱上运动,通过运动来增强身体素质。

儿童素质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非智力因素;培养措施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老家随其他亲人一起生活的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人们更加关注智力因素的发展及其对留守儿童学习成就的影响,但是相关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指出:一个人成就的取得,智力因素的作用仅占25%,而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则占了75%。[1]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1949年,韦克斯勒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认知的、先天的和非智力智慧》一文,文中正式提出了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这篇文章也被认为标志着非智力因素的诞生。其后,我国学者燕国材教授将非智力因素分成三个层次进行详细的探讨。第一层次———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第二层次———狭义的非智力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个基本心理因素构成:第三层次———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将狭义的五种基本非智力因素细分为十二种具体的非智力因素: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和独立性。[2]林崇德教授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与能力以外的,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其包括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和个性意识倾向性五个方面。[3]

二、非智力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日本学者田口英字研究了168位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发现他们都有着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坚强的毅力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关心周围的事物,凡事都质疑,有主见和事业心,肯努力,珍惜时间,工作时充满热情。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学习和事业的成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对一千多名天才儿童进行的追踪调查研究也表明:与智力因素相比,非智力因素对个人成功的影响更大、更显著。反思国内外偏重智力的教学实践,人们逐渐发现:个人成才或学生的学业成就,需要开发其智力,更需要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一个拥有强大动机、浓厚兴趣、充沛情感、略强意志和独立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取得优异的学业成就。[5]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对其的学习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更应关注留守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激发和培养留守儿童的非智力因素。

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

(一)树立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驱力。一个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对留守儿童而言,父母不在身边无法时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便采取物质奖励的方法来刺激孩子学习,甚至有些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受此影响很多留守儿童认为钱比学习更有用。在学校中也只是被动的学习。因此,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十分必要。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将留守儿童的“要我学”思想转变为“我要学”思想。首先,作为家长必须认识到学习对孩子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读书并非无用。其次,家长要改变使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学习的方式,要让孩子清楚学习是为了自己,家长应从自身帮助孩子在校外就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适合孩子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孩子能朝着目标奋发向前。其次,教师不能只关注孩子学习发展的状况,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让孩子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助于留守儿童真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二)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没有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寻根究底地追问问题。”一个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去学习,去发现。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其对学习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将其转化为对学习的兴趣。鼓励孩子对同一事物提出不同的看法,鼓励孩子的独到见解,使得孩子愿意思考,强化孩子的好奇心,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有的儿童的兴趣在看课外书、进行体育活动等事情上,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应支持孩子的课外兴趣,并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指出现阶段其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时,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丰富课堂内容,努力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学生能够听得懂学的会,从而使其愿意将自身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三)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大多数留守儿童都由祖辈照顾,然而祖辈年事已高,无法负担较多的家务劳动,因此,留守儿童必须分担一部分家务劳动。同时,学校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考虑到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课后还必须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家庭作业,这两者对留守儿童造成了一定的负担。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会导致其学习情感的降低。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的解决仍有待商榷,现阶段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学校“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其积极的学习情感。同时,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考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减轻课业负担,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四)锻炼留守儿童的学习意志。荀子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最终的成功来自平日里点滴的积累。对学生而言,平时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等等,这些看似很小事情却非人人都能做到。究其根本还是缺乏意志力。缺少意志力的人很难获得成功。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外在的监督,其自身的意志力又较为薄弱,他们更加难以坚持下来。锻炼意志力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与学生一定的指导,指导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避免由于目标不符合自身实际而轻易放弃。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面对困难时能够自己调整心境,增加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对于意志力的锻炼,他人监督等外在因素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身。(五)培养留守儿童的性格。父母不在身边可能会导致留守儿童性格较为孤僻,甚至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留守儿童会表现出无纪律性、无责任感等不良性格,对此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良好的性格。在学校中,教师应积极帮助留守儿童融入班级集体环境中,加强其与班级其他同学的人际交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班级同学间应该互帮互助,自己应该为了班级更好的发展而做出一份努力。从而使得留守儿童诸多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守信、纪律性、责任感、荣誉感、组织性、自信心等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与教育中形成,并随着个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引导孩子参与有益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从多方便促进留守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

作者:蒋苏蓉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墨英.努力开发大学生非智力因素[J].江苏高教,2000(06):103-105.

[2]燕国材.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134-139.

[3]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1-13.

儿童素质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乐感;音乐综合能力

一、以听觉为基础的乐感与音乐能力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活动是以发展音乐听觉作为发展一切音乐能力为基础的。依赖听觉,当然还要配合与视觉、运动觉,以至于整个身体的感应来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多声部、力度、音色等等诸方面的鉴别,感受和表达能力的。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以唱歌、欣赏、乐理三部分内容并教授的视唱视谱的传统教学方法,也不同程度地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和培养。但是把发展乐感和音乐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项任务和内容明确的提出来是近年才有的,可是仍然缺少完成这项任务的科学方法。国外的一些富有成效的音乐教育学派普遍地重视音乐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张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综合的音乐训练,特别是节奏训练,多声部合唱和合奏训练。铃木的教育体系重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节奏感觉和音准鉴别,以及多声部的训练。柯达伊的教育体系是通过首调唱名、节奏读法,应用手势训练音乐能力的,并按照儿童接受能力编排教材的程序。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体系则是通过他所创立的一种体态律动的科目来训练儿童乐感。美国的综合乐感音乐教育体系,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曲式五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实施,音乐教学中,提出把听觉训练作为音乐教学活动中心的论点,受到了音乐教师的重视,对少年儿童能力和音乐素质的挖掘和培养是一个重要突破。听要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有阶段性,对幼儿应从听辨音色、音质、音高、长短、强弱开始,逐步到听辨各种不同的自然音程,引导儿童多听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可以提高对优美旋律的感受力。

二、视唱、演唱能力的培养

视唱就是识谱练唱,目的是提高儿童的视谱能力。这种练习是和节奏训练、听音练耳分不开的,通过节奏模仿,听音模唱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儿童的音准概念与节奏感。对有一定能力的还可进行即兴创作训练,教师或家长唱上句,让儿童接下句,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再引导儿童背唱一些好歌的曲调,电视剧演过几集之后,让儿童哼唱出主题歌的旋律。若能进行以上两种训练,可以说明儿童已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音准、节奏感和音乐的记忆能力。

演唱能力是儿童通过教师正确的声乐训练,并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地表达歌曲思想感情和意境,使演唱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做到声情并茂。家庭中的录音机,卡拉OK机和儿童歌曲磁带,对儿童的演唱锻炼,歌唱感觉和培养也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儿童素质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作为语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儿童文学一直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也使得儿童文学教学在教学课程中的设置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外界对儿童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中小学教师对儿童文学专业知识缺乏等现象,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与高等院校《儿童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改变现有儿童文学发展受困的局面,对《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显得尤为必要。

一、我国《儿童文学》教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1.思想观念的落后

我国小学基础性教育教学历经百年,但是思想观念却还停留在封建时期的观念中,很多人以为儿童教育只是代替家长对学生进行陪伴。家长认为小学生教学不在于知识的培养,那些文化知识都会在日后的较高级教育中教授,对于文学教育更是淡化,这样观念的形成导致大量的中小学教师缺乏对学生文学素质的整体培养以及语文素质的教育,使得《儿童文学》没有起到对日后素质形成铺垫式的作用。这样的局面对于儿童文学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障碍性,不利于实现素质教学的推进。

2.价值观的不正确

随着各种“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之类口号的提出,很多家长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很下功夫,但是大多都流于艺术形式,各种舞蹈、音乐、兴趣班,不仅给了儿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使得文化知识变成可有可无的事情,然而这些兴趣爱好的培养很必要却不应该淡化原有的文化知识教育,而文学素质的培养更是需要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系统学习的时候加以引导。然而几乎没有家长会注意到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就给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院校传递了错误的价值导向,不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3.专业知识的缺乏

在基础教育中,中学教师急功近利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小学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缺少对儿童文学的引导,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更低,即使教育部一再要求幼儿和小学教育教师的学历必须在本科及以上,但是,我国幼儿教师的特点依旧是学历低层化,无论是人格魅力还是素质教育都很不完善,甚至很多教师自身就心智还不成熟,更加不可能为初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模范作用。除此之外,很多偏远农村教师视野狭窄,阅读量不大,图书资源匮乏,甚至很多孩子只是单纯地学习拼音,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对于课外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避之不及。这些教师能够带给学生儿童文学上拓宽的程度可想而知。

4.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据调查,高校师范类中文系开通了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学校屈指可数,即使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等专业开设了儿童文学课程,课时也是大大缩减,而致力于儿童文学研究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对这样的情况还听之任之的话,在不久后很可能出现高校中文系再无儿童文学课程的局面,学校本身对于儿童文学的忽视使得社会普遍对于儿童文学的认识存在误区,这样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必将会对儿童文学的日趋消亡产生重要的消极影响。要想实现教育素质的全面提升,课程设置的改革必须要得到大家的重视。

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儿童文学》教学与儿童道德素质萌芽

作为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儿童文学》完全按照我国教师的现代化教学环境的选择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低龄化的特点,旨在全方位地帮助基础教育者掌握所学文学知识与理论,使其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一方面,它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很好地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加大学生知识面的发散与拓宽,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儿童文学》的教学,可以加深基础教育者对于常见的文学文体和写法的了解,从而培养儿童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与欣赏的能力,对以后学生学习文学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为儿童文学最契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儿歌、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让儿童明辨是非,认识真假善恶,形成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者掌握儿童文学的这些特征,能为以后的道德思想教育提供前期的理论铺垫,更好地为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依据此我们不难发现《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知识启蒙和道德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贴近于儿童的生理状态和成长轨迹,具有很强的操作意义和启蒙价值,值得重视的是《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道德素质初期萌芽。

2.《儿童文学》与基础教育者的素养培养

儿童文学的出发点不是要求初学者掌握多少文学知识,而是儿童文学作品完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要求,它能够引导学生认识世界,领悟生活,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推动他们的思维发展。教育专家一直在讨论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究竟语文素养是什么东西?其实,语文素养很难用语言来概述清楚,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文学素质在语文素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语文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上都有提及与涉猎,而这就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者所考虑的问题。一方面,要想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要对语文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具备起码的对于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要上升到个人的思想境界、人文修养、审美标准等,而这些都是与《儿童文学》的培养离不开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儿童文学》是儿童在文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承载,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者对于初学者的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三、《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新设置课程结构

由于课程内容的设置直接的影响着儿文学童教学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对《儿童文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对《儿童文学》课程进行改革之前,首先要对其教学的根本要求与目的进行探讨,然后根据这些选取内容上贴近的课程,诸如儿童教学的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和语文素质等,尽量实现理论与文学的高度统一。在原有的理论课程设计中,我们要做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方面,要对原有的理论知识与课程设计进行统筹,对于长期形成的经验教学要有选择地借鉴与传承;另一方面,要积极地根据现代教学模式对于课程设计进行适度的修改,把新兴的技术以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来,使得《儿童文学》更具有时代性与应用性。内容选择上要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特点、文学理论、创作过程等对于儿童语文素质启蒙有重要联系的内容。除此之外,《儿童文学》的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与历史性,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要有所涉及,要具有传统性和创新性,既要有原著的原汁原味,又要有改编的大胆创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可以适时的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分配课外搜集的任务,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对于课堂中保留下来的问题要让学生去搜集材料,并进行相关材料的整理,进而对已有的问题交流与分析,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扩宽了知识面的掌握。

2.培养师范生的文学能力,加强自身文学体系的构建

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文学创作问题,所以师范类院校加强培养师范生文学创作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培养师范生文学创作能力,有助于引导师范生增强个人对于儿童文学的热爱,可以为日后的语文教学奠定基础。在掌握了基本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再适时地进行有关儿童文学的创作,是当代从事基础教育师范生必须要涉及的新领域。一方面,要摒弃原有的创作理念,加入对正规语文工具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针对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艺术的创新,不断加强自身文学理论和思想的培养,以便更好地适应日后的文学教学。在日常的儿童文学教授中,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要做到对于儿童校园文艺的编排能力,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的同时加强学生文学素质的提升。在很多师范类学校中都明确把校园文艺编创和指导作为师范生掌握的一门必要技能来学习。儿童校园文化集中地体现了学生对于文学能力的整体掌握度。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推进以及教学内容、课程的不断调整,《儿童文学》的教学方式必然也不断地随之改变。对于《儿童文学》的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教授,学生单靠自身搜集的知识不能满足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一部分必须要由老师主导,教师要尽可能地完善儿童文学体系,对于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及作家要有推荐,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学生独自的欣赏水平与审美水平的引导,一方面,要加强其对于儿童文学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为他们日后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近些年来,生本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习的主体留给儿童,由单纯的教师教授儿童被动接受向儿童自主学习转移。将儿童诗、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电影等不同的儿童文学依据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四、小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教育界对于儿童的基础性教学也日渐重视,尤其是《儿童文学》也因为其重要性的特点走进了大家的视线,《儿童文学》与其自身基本学习特点,《儿童文学》教学与儿童道德素质萌芽的关系也使得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同时,家长思想观念落后,教师自身知识薄弱,课程设计结构不合理使得幼儿教学面临很大的问题。为此,我们教育界要对《儿童文学》课程改革加以重视,调整教学评估方式,加强全面素质的培养,实施基础与实践并重,加强学生与老师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新设置课程结构,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全面转型。

参考文献:

[1]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

[2]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3]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4]伊文婷.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

[5]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