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创意市场现状

文化创意市场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创意市场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创意市场现状

文化创意市场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00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207- 04

近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合计10313.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仅次于金融业,是北京第二支柱产业。本文将基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的政策建议。

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整体现状

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 205.2亿元,比2011年增长10.8%,增速明显下降,比2011年回落了6.4%,但依然高于GDP增速。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比2011年提高0.1%(VK 图1所示),仍稳居第二支柱产业地位。2012年全年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计达到15 575.2亿元,比2011年增长20.3%,实现收入合计10 313.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4.4%。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吸纳就业平均数达到152.9万人,比2011年高出12万人,就业形势良好。

从增加值增速情况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增速达到14.2%,仅次于广播、电视、电影领域增速的15.3%,文化艺术领域增速也达到11.8%,均高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增速的10.8%。其他辅助服务领域实现负增长为-3.2%,说明其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重要性降低。

从就业来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是吸纳就业的最大行业,平均就业人数69.8万人,占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就业人数的45.7%,远高于其他领域。其次为其他辅助服务和新闻出版业,平均就业人数分别为16万和15.6万,占比分别为10.5%和10.2%,但其他辅助服务业就业相比2011年呈现负增长为-5.4%。

从资产情况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资产总计达到6529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计的41.9%;其次为广播、电视、电影,资产总计1570.7亿元,占10.1%。从资产增速上看,艺术品交易增速最快,达到76%,这也和国内快速增长的艺术品需求有很大联系。

从收入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收入最高,为3 888.1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的37.7%。其次为其他辅助服务行业,收入1 370.8亿元,占比13.3%。排名第三的是广告会展业,收入1 256.8亿元,占比12.2%。其他依次为新闻出版,旅游、休闲娱乐,艺术品交易,广播、电视、电影,设计服务,文化艺术等行业。

从收入增速看,2012年艺术品交易领域的收入增速最快,达到43.4%,其次为广播、电视、电影,增速为22.9%,旅游、休闲娱乐增速也达到20.2%。此外,设计服务增速19.8%,新闻出版增速16.9%,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增速16.3%,这3个领域的收入增速也都高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增速的14.4%。而其他辅助服务业呈负增长为-3.5%,说明其对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性降低。

1.3 产业发展模式现状

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文化传承以及现代的城市建设,针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制定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集群发展”的发展模式。即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尊重市场自由、鼓励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多层次、多角度地参与其中,促进全方位的发展渠道的形成;再一方面通过市场与政府的双向结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部企业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

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 000万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人民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在北京居民对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的带动下,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形成了多个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北京 798 艺术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中关村科技园雍和园、中关村软件园、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北京 DRC 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等。集聚区的形成,一方面彰显了市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伴随着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向多元化、自主选择性和多样性的趋势发展。北京的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市场可以起到很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全国创意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文化消费潮流的革新。政府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通过制定各项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入,并对文化创意产业内企业进行市场开拓性的引导,促使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现有发展模式的形成。

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情况上来看,由于体制、产业、政策、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制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来看存在以下几点:

2.1 投融资体系落后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企业建立初期及成长期的早期,政府的引导及优惠政策尤为重要。而当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不足,税收等优惠政策缺乏合理的政策标杆。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评价机构、担保机构尚不完善,财政资金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每年的专项资金被少数套利企业所占据,资格审查上缺乏监督,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还未能形成,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倍增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得到利用。现有的状况是政府投资是投融资体系的主力军,不能有效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投资的热情,落后的投融资体制,加剧了文化创意企业资金的缺乏。

2.2 产业内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低

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于科技和文化的结合。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科技型文化创意企业中,主要是存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融合的方式主要是简单地叠加,尚未形成要素融合,两类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环境等仍处于分裂格局。科技型企业主要是以技术研发为主,主要利用文化内容作为广告宣传。文化型企业主要是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增强了产品的传播能力和推广力度。两者的运营方式和所需要的资金、人才、环境等要素,仍然沿袭各自的传统方式。目前,融合后的成熟产品仍然分布在两个领域里。其中,在文化领域主要是演出、影视制作、文化展示和宣传等,用现代灯光、音响和多媒体的普及增强了销售能力,但基本未改变文化行业原有的规则和产品性质;在科技领域里,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增强了文化内容的传播广度和使用方式与频度,产品形式、运营模式和销售方式都已经突破传统方式,但仍然遵从科技运营模式,大部分科技文化型企业缺乏将文化要素和科技要素进行渗透融合的内生模式。

2.3产业集聚区协同效应差

对于产业园区来讲,文化创意企业公共聚集形成产业集聚和完整的产业链,最终集聚效应能产生1+1>2的效果。但是,目前部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聚集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量并不多,有些非政府主导的商业型文化创意产业园,迫于盈利压力,往往会招纳一些非文化创意类企业的进驻。这样,就会导致产业园仅仅是局限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没有真实产业集聚的效果,并会破坏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大生态环境。

由于部分集聚区内部管理水平较低,集聚区内的企业更为强调自身的利益,不愿意与其他企业分享信息等资源;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少,不愿意与为其提供智力支撑的大学或者科研机构进行合作;部分企业仅贪图短期利益,缺乏长远意识,也不利于血统效应的形成。

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对策

基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政府和产业的角度提出完善投融资体系、推动产业内资源整合,推动合作共赢、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吸收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针对性建议,以此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绩效。

3.1 完善投融资体系

(1)注重间接融资方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各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的行为,主要包括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商业汇票贴现等。在我国,银行贷款是文化创意企业间接融资的最主要方式,而我国银行体系却未能给文化创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足够的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处于大型商业银行不愿贷款,中小金融机构无力贷款的两难境地。当前,注重间接融资方式创新,对于拓展融资渠道,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鼓励民间资本积极进入,丰富资金来源。民间资本是市场嗅觉最灵敏的投资资源,将其引入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缓解文化创意产业资金压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民间资本获得良好的投资渠道,取得高额回报。

(3)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降低融资难度。解决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能力,关键在于要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高等方面的问题。北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为进一步向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3.2 推动产业内资源整合,推动合作共赢

(1)机制融合促进资源整合。①鉴于资源主要集中在体制内的现状,建议通过体制内外资源共享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②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体制内机构的创新,实现体制外的资源共享。比如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合一”,是自愿在体制内外充分流动,增强体制内的创新动力。

(2)平台建设促进资源整合。①政府引导积极搭建展示、交流、合作、共融共赢的平台,不断开拓各行业、各环节、各部门、各产业的合作领域;②通过税收、奖励、资金扶植等措施,支持多种行业应用的统一平台建设,用扶持平台建设代替企业扶持;③打造影视制作、新媒体、数字出版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内科技与文化的融合;④为企业搭建人才交流和储备平台,增强要素资源共享;⑤建立跨界、跨部门合作工作平台,开展跨界资源交流与共享,推动多领域合作。

(3)组建企业梯队,培育创新组合。①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打造航母型企业,并通过政府引导和公共服务,鼓励这些企业在平台商业运作模式进行创新,为更多企业参与创新提供平台支撑;②培育一批旗舰企业,为这些企业在关键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服务,并鼓励这些企业为其他企业进行文化、科技融合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③为优质企业创造创新氛围和条件,使这些企业具有稳定的资源和人才队伍,专心制作精品,增强后续竞争力;④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规范一批配套企业,使这些企业为优质企业、旗舰企业和航母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和配套服务,并保证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性,关注微小企业的利益诉求,保护企业权益和竞争力。

3.3 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

(1)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不是一种可以遍地开花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产业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有着相当的难度。因此,必须明确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所必备的条件,全面考察北京区域内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和特色文化等条件,从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的战略层面决定创意产业的时机和路径。

(2)文化创意产业依托的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求地理区位的相对集中,还要求在生产和创作上要相互匹配和协调。因此,应该统一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规划,引导从事相关的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到统一的区域内发展。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分类特征,分类型、有步骤地实现产业集聚。

(3)文化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的凸显和产业集聚规模效应的发挥,有赖于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的优化。因此,应当打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链,强化分工与协作,将产业上游的开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下游的市场营销及衍生品的开发集聚到一定区域内,形成整个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已形成一定产业优势和具备较好发展基础的区域流动,从延伸特色产业链入手,调整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鼓励优势企业的衍生、裂变和被模仿,在现有的龙头、优势企业周围,就近实现产业集聚。

[1] 冯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 胡艳超.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

学,2012.

[3] 孔令刚,蒋晓岚.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7(6).

[4] 蒋三庚,张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5] 厉无畏.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5.

文化创意市场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模式 推进措施 对比分析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概况和模式。在美国,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产业被称为“版权产业”。早在1996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对外销售额和出口额首次超过汽车及配件、计算机业、航天业、农产品等行业,达到601.8亿美元,居美国各行业的第一位,成为美国出口份额最大的经济部类。美国版权产业的增值持续涨高,就2010年而言,美国整个版权产业的增值额为16269亿美元,占整个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10%。

美国在经过市场经济的“自由放任”、“全面干预”等阶段之后,进入了成熟的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美国实行的是市场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美国文化企业实行自由企业制度,通过反托拉斯法和保护中小企业法等措施来限制文化产业垄断,并减少国家行政干预,加强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

产业分类和产业集群。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类别有:核心版权产业、交叉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美国的创意产业是一条完整的、商业化的产业链,整个产业环环相扣、相互制约。迪斯尼王国、好莱坞影视、百老汇戏剧产业园、硅谷科技创业园等耀眼的名牌向我们展示着美国创意产业的丰硕成果,它们无一不是产业集群效应的产物。

版权保护政策。这主要是对内逐步提高版权保护水平,对外先游离于当时国际主流版权保护体系之外,然后主动融入国际主流版权保护体系,并在全球推行美国的版权保护霸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逐步提高国内版权保护的总体水平,包括范围不断扩大、版权保护期限不断延长、版权侵权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二是当国内版权产业落后时,美国政府长期庇护国内出版商对欧洲尤其是英国作品的盗版行为,并长期拒绝加入《伯尔尼公约》,但又谋求美国作品在《伯尔尼公约》缔约国内享受版权保护。三是当国内版权产业有竞争力时,美国主动融入国际主流版权保护体系,并主导全球版权保护立法,扩大保护范围,提高保护标准,以顺应美国版权产业海外扩张的需要。

版权产业推进中的措施。一是完善法律制度,重视版权保护。1790年美国颁布实施第一部版权法;1980年颁布实施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82年通过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法案,1997年通过反电子盗版法,1998年跨世纪数字版权法;1994年最终达成TRIPS协议。二是政府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美国对国内非盈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对外国进口文化产品征收重税,以保护美国的创意产业。三是加大版权产业的科技投入和创新,重视网络传输、数字化、通讯卫星、数字电视等高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广泛应用。四是注重人才战略,重金培养引进、储备大量专业人才。

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概况和模式。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出版业已成为法国的第一大文化产业,仅图书销售额和版权贸易量就占到了全球图书市场的14.7%。法国旅游业发展良好,每年接待外国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为法国创收约350亿欧元。法国的三大精品创意产业:法国香水及化妆品、时装、葡萄酒以其独特的法兰西文化元素享誉全球,征服了全世界的消费者。

对于文化,法国与美国采取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艺术创作,采取“公共投入为主、国家扶持、多方合作”的政策。法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涉入较深,属于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强调文化与国家形象互相结合,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

重点文化产业。一是电影业。法国号称“世界电影之父”,每年举办26个电影节,其中以1939年开始举办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最负盛名。2010年法国电影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61部,比2009年增加31部;电影生产制作增长31%,高达14.39亿欧元;票房收入增长5.6%,达到13亿欧元。

二是出版业。法国有各类出版社5000多家,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法郎的有40多家。以阿歇特图书发行中心为例,它是法国最大的图书发行中心,总部设在莫尔帕市,面积4.4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万册图书,承担60多家大出版社的图书发行业务,每年销售图书1.1亿册,占法国图书发行总量的28%。

三是设计业。法国设计业所涵盖的设计领域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时尚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19个行业。其中,产品设计占所有设计公司业务量的60%,是设计公司主要的业务内容。

四是旅游业。法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1.4万座古代建筑和遗址被列为历史古迹,有4000多个博物馆,还有很多新型的文化设施,如蓬皮杜文化中心、新国家图书馆、大卢浮宫等。这些名胜古迹和文化设施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的游客,法国曾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创意产业政策与推进措施。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政府的大力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在欧洲国家中最早设立文化部,负责协助文化的发展,并从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始把文化列入五年计划之中。同时,法国积极与美国文化抗衡,“无国界的电影”、“文化例外”等政策都与法国密不可分。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保护和扶持民族文化。法国通过开展净化法国活动以大力宣传本国文化、在资金方面资助本国影视制作业的发展、对美国文化产品的进口实行限额制度、加强同欧盟国家的合作等措施来保护法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独立性。二是政府大力支持。法国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支持表现如下: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赞助、补助和奖金等;地方财政的支持;政府通过减税等措施扶持企业发展。三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管理和建设。法国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投入大量资金维护和修复建筑遗址、城堡等,同时加强博物馆、剧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概况和模式。在国外文化创意产业成熟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从整体来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0%;文化市场空前繁荣,201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131.15亿元;国际文化贸易逆差逐渐减小,以我国核心文化产品为例,2010年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笔者认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应采取以政府和市场混合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即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

分类和产业集群。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北京分为9类,杭州市分为8类,香港分为11类,台湾分为13类。我国比较典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以北京为主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大理丽水为主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等。

产业政策。一是扩大准入的政策。国家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二是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的改革政策。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一大批经营性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三是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政策包括安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对新办的文化企业免征1~3年所得税、对符合规定的文化集团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文化类产品的进出口免征所得税、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

推进措施。在学习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注重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建设,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等为核心的措施构架。

对比分析及启示

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体现了各国不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也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格局。美国是与自由市场相适应的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法国是“公共投入为主、国家扶持、多方合作”为主题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我国是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的政府和市场混合主导型,三者都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确定本国创意产业的主导产业,并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和推进措施,大力推动、扶持和发展主导产业,这一发展模式是相似的。美国和法国还非常注重完整产业链的建立,以文化为核心,依托优势产业,发展相关产业集群和衍生产品产业。

从上可知,我国应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成立专门组织来负责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依托现有资源,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重视中小创意企业的发展,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营造宽松的文化环境,鼓励各类创意产业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这里,高瞻远瞩的总体规划、合理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良好的创意环境至关重要。

文化创意市场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高职艺术;人才培养

1 我国高职艺术专业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现状

新的历史时期,因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严重匮乏,对文化市场需求无法给予满足。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而对于诸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具有严重滞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是实践教学平台的欠缺,实践实训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这样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实际操作经验缺失;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产业经营和人文素养的匮乏,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举步维艰。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对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将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在设置专业课上,应有机的结合市场意识、操作技能和人文素养,将以往不分专业的素质教育中,没有密切结合产业需求的不合理的专业设置的弊端摒弃,通过诸多实践环节,如定岗实习、课程设计和技能训练等,对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成为一专多能的文化创意人才,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和工作环境。

2 高职艺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是拥有创新型人才,能对文化市场发展需求最大化的给予满足。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是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产业,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集创意、技术和艺术于一体。注重创新是其根本的教育理念,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合创业、创造和创意理念。

2.1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填鸭式,而在班级管理上,是采用“集体圈养式”。“集圈养式”的管理,不求个性,只求共性,对整体利益过分强调。“填鸭式”的教学不求创意,只求经验,对知识的积累过于强调,这样不能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设置课程体系方面,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还是局限在必修课上,则完全不适应文化创业产业下复合型和跨学科人才培养需求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是交叉性和跨界性,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跨学科教学的环境和条件却普遍匮乏,人才培养机制相对封闭、传统和单一。这样即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也对创意人才的成长形成了阻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意,应通过跨专业、跨学科交流渠道,全方位的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如利用文秘专业的《社交与礼仪》和《外国文学》等,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文化礼仪。利用法律专业《知识产权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加强版权体验。利用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掌握营销技巧,加强文化体验,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为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夯实基础。

2.2 构建多渠道校际合作,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因为各个高职院校之间人力、财力和地域之间的差异普遍存在,使艺术设计专业也有着不均衡的发展,目前亟待开展项目驱动式实践实训,倡导开放式教学,开展校际合作,对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开展校际合作的方式,既能使师生的视野更加开拓,也能使一些院校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师生之间通过交流,能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创造力。而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即可使创造的技能得到锻炼,还能使创造的动力增强,同时使创意的构想更加丰富。这种跨校的合作,和专家之间共同对创意、经验和知识进行分享,显著提高了学生参与创造的乐趣。

2.3 开展人才创业型实践,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文化创业产业发展较晚,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规划体系。在产业链的两端,缺乏创意产品的经营者和创意的生产者。由此,更加凸显了我国高职艺术教育的弊端,即存在着严重的轻产业、重设计的问题。学生往往对作品的设计过于关注,而不考虑作品在市场的运作情况。一些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所设计的作品与现实脱轨,因为对消费者的感受不重视,而不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要加强校企合作。

在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制定时,首先应采用驱动教学,引入企业的真实面目,将封闭式教学模式打破,注重学生与市场接轨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如《室内设计》课程,可通过小组形式,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通过实地勘察,参与项目的制定与实施工作,掌握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室内设计通常又分为住宅室内设计和公共建筑室内设计两种,公共建筑室内设计作为重要的观摩和休闲的场所,需要彰显一定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目前室内设计风格中,蕴含了现代式、欧洲古典式和中国古典式等诸多风格,对不同的文化内涵进行体现。如现代式风格通常倡导的是造型简约、纹理自然的设计风格。

3 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为更好地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努力构建完善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渠道。通过培养更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成为一专多能的文化创意人才,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和工作环境。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杨,王艳琦.高校艺术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几点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张杰.设计哲学的人文属性[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 朱瑞波.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儒家文化理念的扩展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4] 梁瑾.浅析如何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J].电子测试,2015(24).

[5] 孙强.徽州家具民俗意义的建构[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

文化创意市场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对策;城市综合竞争力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026-03

About the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f Tianjin

LI Qiu-le,MA Zhen-lo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survey of the status of Tianjin, Shanghai, Hangzhou and other citi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ianj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ells about thesis from the government policy, industrial park positioning, market ecology, industry chain and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ianj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o carry out deep thinking.

Key words :Tianj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ountermeasure; city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Internet :.cn

一、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一)创意产业现状

近来,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政府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小巨人”等计划的推动下得以迅速发展,2015年投资超过100亿元用来推行了近60项市级文化项目。同时,作为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动漫产业,也随着政府政策的出台和滨海新区动漫产业平台的建立,集合了一批较有实力的企业与动漫人才,形成了一定集聚趋势,动漫产业在天津正逐步成为优势产业。

(二)创意产业园现状

目前,天津市级的创意产业园(基地)超过50家,涵盖了建筑设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动漫设计、科技研发、影视制作等多个领域。具体分布如下图:

二、天津文化创意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力度不够,政策还有待完善

创意产业与园区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这些部门的管理责任范围各不相同,如一些管理扶持资金申请,有些负责园区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等等,导致城市优势文化资源不能更好的应用于创意产业,甚至在一些园区里还存在着交叉管制的现象,种种的矛盾在创意成果被产业园区中企业的应用别突出,这是阻碍天津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此外,其他相关产业与创意产业的二次融合及创新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难题,如认定发展成果的归属权等。从本质上看,反映出了政策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割出现争议。

(二)运营模式存在弊端且缺少适宜软环境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过程中一路走高的租金让一些中、小企业难以为继,为了生存难免会沦为追求商业化甚至纯商业之流,对于这种原创力及知识产权保护的软环境是避免于此的重中之重。艺术家及创意产业发展帮助政府和商家实现了“旧城改造”与土地增值、盈利的目标,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艺术家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利益诉求。当创意园失去百家争鸣的创造活力而完全演变成一个手工艺品或其他文化产品加工制造与售卖的大型商业化市场,创意园出产的创意变成了工业化复制的批量生产,甚至变成某些文化产品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制造环节,十分明显的阻碍了天津市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缺乏原创支撑力

天津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的创意产业,现有的产业内容仍集中在普通服务行业、广告及产业链下游加工制作的层面上,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原创支撑力,仅仅只是作为产业下层的基础工作并不能对天津整体的产业产生深程度的影响。同时,目前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园在市场反应和群众认知度方面显得略为平淡,未能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影响。从总体看,由于创意产业缺乏原创支撑力,其在增长速度、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创意产出及对经济的贡献力等方面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四)产业园与市场脱节

天津市目前的创意产业园区由于市场选择机制不充分,没能从创意内容上进行差异化设计,导致过于单一的园区建设模式。同时,企业增长速度无法匹配园区的扩张速度,设施大量空置,产生空心化趋势,此外,园区企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不能配合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消费要求的消费等级与其中的产业配置不匹配。

(五)缺乏稳定产业链,品牌效应不足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离高级乃至顶级的产业地位还有较大距离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缺乏文创产业研究的领军人物;其次,没能发展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的品牌;第三,“城市名片”还未能建立。北京的798园区、杭州的国际动漫节等作为国内文创产业发达城市的“城市名片”,对城市整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天津没有形成稳定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支撑,亦缺乏有支撑力、影响力的事件及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还不足以成为天津的城市名片。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一)国内外先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

1.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之间需要更密切的协作

文化创意产业想要迅速的发展从而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首先就要看政府有没有在观念上对其重视、有多少重视,其次看是否合理运用各种公关政策扶持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等,政府特别注意制定一些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个人扶持措施的实施,特别是英国还专门建立了可以全面收取社会各界意见的跨政府特别行动小组,只有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更密切的协作,才能摆脱单一的政策制定模式,从而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就国内而言,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办公室”以市、区两级来协调全市的产业发展,通过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合作,搭建了项目引导、产业集聚、人才开发及投融资等一系列平台针对性的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产生的分割混乱问题。

2.积极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对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尊重创意个体或企业,完善法律法规为其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保障其合理化经济收益,这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美国为了建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和法律实施机制,更好的保护本国的版权产品和产业,积极加入了国际版权保护体系并推动达成了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还制定了《跨世纪数字版权法》针对性保护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相关的产品及产业。而日本不仅出台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还为保护互联网时代下内容创意著作权发明了避免复制的技术。在国内方面,发展较好的上海市《上海市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及《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等明确相关政府部门对本市文化市场的覆盖式监管。

3.创意城市开发与创意产业发展结合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现代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核心驱动力。在日本特别注重创意城市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结合,如东京、名古屋、横滨等城市都提出了以城市优势产业为中心,与文化创意产业并行发展的政策。而英国以伦敦为代表的中心城市更是全世界“创意城市”的典型。在国内,上海、杭州等城市充分发挥创意城市开发与创意产业发展结合的联动作用,确立“设计上海”“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等的城市品牌。

(二)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深层思考

1.政府引导调控,创新管理机制

天津市政府主管部门应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思路,创新出多元化的合作型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创意产业的多种管理模式,如与企业或是社会各界部门之间进行集团制管理,共同制定和完善符合天津城市特征的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对管理及扶持内容、标准和程序实行公开化、透明化与规范化,为创意产业中企业、个人的成长及初期发展提供合理、适合的软环境。另外,政府还应当注重结合与市场调控,加大在土地政策、商业发展、投资融资及建立网络等方面的引导调控,让产业及产业园在“无形的手”的保护下为天津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2.融合天津特色地域文化,确定重点文化创意产业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要寻找突破的方向和出路,抛开发展中的其他因素,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特色与定位,在天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哪些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而言是独具一格的地方,比如天津丰富的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伊始的外来“洋”文化与当地特色地域文化发展至今的“民俗”文化,这是天津区别其他城市的特色标签;第二从天津目前的产业发展而言,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相对其他产业有自身的优势,怎样利用好现有产业中发展较好的产业优势,是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着重考虑的突破因素之一,利用优势产业带动整体产业进行错位互补发展,从而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创意、生产、经营的上下游产业联动效应。一方面推动天津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层面来说,融合天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二者相互促进,既保护了自身文化遗产,又同时填充了创意产业文化内涵,实现双赢发展。

3.合理定位产业园,丰富市场生态环境,进行差异化发展

天津目前的50家创意产业园中,有同质化现象出现,园区与园区之间有很多重合、重叠的部分,甚至不管适不适合自己就照搬似的发展其他成熟园区的模式,这样不利于园区之间的优劣势互补,不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因为“一窝蜂”的发展同一个产业而导致其他产业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优势没有发挥优势作用,劣势而更加劣势。实际上,发展产业园应根据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状态,分析产业发展状况,对产业园进行合理定位,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只有市场生态环境多样化、多元化发展,通过行业信息与交流合作的平台,每个产业园都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在互相配合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最大效应,也有利于带动产业园区创意个体、企业之间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4.扶持原创作品的生产并注重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原创”是设计之魂,文化创意产业更是深深依赖于此。鼓励扶持各级、各类企业及个人创作、推广优秀实际的原创产品这是发展原创、保护原创的前提,在这其中重点扶持其中群众接受度高的具有艺术创新性的原创产品,让天津的创意产业发展氛围变成“独尊儒术”与“百家争鸣”共存。还要努力增强原创及衍生品设计开发的能力,让原创人才、企业与推广平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发展循环,借此培育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及企业,全面把握产业联系,构建产业自我良性发展的内生运作机制,从而逐渐形成原创、生产、推广的上下游联动产业链,形成具有天津风格的创意品牌,并加强其国际影响力。

5.充分发挥京津冀联动发展优势

通过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所知,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三产业,因产业以“人”为本的本身模式,极少消耗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发展都将其作为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天津市从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始大规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不仅可以顺应现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全球发展趋势,还有利于京津冀地区及天津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一批高新企业、高校已在“中关村”这个平台上辐射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合作与发展给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广阔的人才资源。同时,利用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制造中心”的定位优势,结合天津自身发展较好的动漫设计、工业设计产业,再加上地靠北京的“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深厚市场资源,通过引入成熟的企业扶持本地企业,人才、市场资源互相流通、学习,让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充分发挥京津冀的联动优势,扩大品牌企业影响,建立天津的“城市名片”,帮助天津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突破现有瓶颈,发展到新的影响高度。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文化建设十大成就及启示[N].中国文化报,2012(11):10.

[2] 李凤香.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1.

文化创意市场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问题;对策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北京集聚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有超过6000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和近50万的从业人员,主营收入达944亿元,占地方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6%,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高。诸如软件、影视、设计等重点行业在全国占据了行业龙头地位,优势突出。特别是作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四大主体行业的广播、电影、电视和设计这四类,其增加值占据了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70%以上。而比重较小的旅游行业和文化艺术其发展势头也很强劲,速度是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快的。

2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发展不完善

第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到位。北京各区县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往往各自为政,联系和沟通都很少。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训、信息和交易平台都无法做到资源共享。第二,社会文化创意环境缺失。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需要靠展会、比赛等活动来进行宣传,最好是市民喜闻乐见、能够亲自参与的。但显然在北京各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区,这样的活动非常匮乏,既不利于其经营推销,也不利于文化创意企业之间的交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推广中需要更多的举办各类有组织、有规划的活动。第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缺乏畅通的交流渠道。譬如收藏、展览等艺术品的交易市场,音像、设计、广告等文化创意产品的服务市场,都亟待建设。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上,服务的规范,交易的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市场不能曲高和寡,对大众而言,更多的是需要既能满足当下文化创意需要,又价格低廉的产品。

2.2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困难

融资难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投资的科学指导力度不足。投资机构在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行评估时,在资助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和科学的分析判定,因而不能制定出最优的投资方案。第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对于文化创意企业来说,其资产中无形资产占比较大,如专利技术、品牌价值、知识产权等,这些资产很难在银行贷款评估时做出准确估算,从而造成了文化创意企业在银行贷款的困难。而且,文化创意企业大多数都是新成立的,其财务制度并不完善,财务信用往往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三,政府支持的缺失导致投资体系落后。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因此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在发展的初期就尤为重要。而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融资评定机构、担保机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融资平台也未能建立起来。

2.3创意产业园区生长环境有待改善

就文化创意产业园本身来说,其大多缺乏发展定位,无法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产业导向定位。目前,在北京各文化创意产业中,收益和数量需求较高的主要是咨询策划类,但是针对这一行业的文化创意园区数量很少。而主打时尚、艺术和休闲娱乐类的园区成为当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这类园区起点低,招商范围广,更容易达到创意与收益间的转化,产品易于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但是这一类文化创意园区由于营业收入有限,很容易进入这样一个怪圈:总是艺术家们发掘出快要倒闭的旧厂房,用低价租金打造出LOFT、SOHO类的产品;紧接着就是画廊的入驻、较有经济实力的设计师入驻;最后则是有更强承租能力的精品店以炒高地价的手段挤走前者。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在这样的过程中面临着被财大气粗的大企业所淘汰的危险。

2.4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缺乏

就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结构性的短缺。以下几种人才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最缺乏的,一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者,即艺术家。这类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所在。如果离开他们,文化创意产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二为经营人才。经营人才是需要将文化创意市场化的人才,好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结合更好的推广方式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经济效益,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经营人才既要具有良好的市场营销才能,又要对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具有较高的熟悉度。三为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有较大不同,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独立性和特殊性使整个工作过程充满更大的弹性,需要更富有创新性的管理人才队伍。四为复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文化、科技相结合的产业,因此创意产业从业者在具有科学文化背景的同时,更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

3提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3.1搭建文化创意展示平台,开拓文化创意产业市场

政府要积极构建各种服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开发的平台。第一,举办与创意有关的研讨会、论坛、创意设计竞赛,可以增加市场活力。第二,这些平台给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员和企业提供了交易和展示、中介咨询的服务。第三,对原有的北京文化节庆活动进行整合包装,在对北京形成较好的城市营销的同时,还能起到展示作用,同时可以加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要建立信息互通平台,拓宽企业发展的市场渠道。通过积极举办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贸易推介活动,帮助北京本土文化创意企业了解境外市场信息、投资贸易环境及有关法规,促进文化出口贸易的发展。要激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并借助此类平台扩大北京文化创意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国内外的知名度,加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传媒等产业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入驻北京。

3.2拓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

当前,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资助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而目前北京市设立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都把重心放在了那些资金量偏小,且已经被认定的文化创意项目和产业园区。因此,政府应鼓励在坚持原有的政府专项资金、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的基础上,开拓民间投资、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渠道。建议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吸引以股份制、合伙制和私营制等形式的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领域。大力扶持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海外风险投资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度,做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潜在的投资者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如搭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与银行的沟通合作平台。

3.3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3.3.1创新现有产业管理机制现今北京市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和规划,已经变为各自为政的局面。各个区县政府之间根本没有可以协调商议的过程。所以现在需要在如今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的功能和职责并成立一对一管理的部门,形成独立、有效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监督体制,着眼全局,统筹兼顾。根据北京各个区县的情况不同,文化的差异,来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方式决定了其本身的发展方向,保留和改造有价值的产业建筑,培育创意产业园区。通过改变建筑结构的方式构建创意产业园区。比如说北京南城应该以它悠久的文化特色为优势来建造;中关村附近的各个科技园则应该凭借扎实的科技实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而国贸CBD附近的地区可以利用其浓厚的商业氛围吸引一些大中型的文化创意产业。3.3.2建设公共平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自然少不了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尤其当其发展到成熟阶段后,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就显得更为重要。北京市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正在高速发展,政府应该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在对科技研发、人才服务、金融服务、品牌建设等平台,引进高校的创新因素并引导创意产业与高校的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发挥中介机构的网络化、社会化优势,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专利、人才、融资、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扩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内外间的交流合作。

3.4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

3.4.1完善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制度及政策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发挥各类人才智慧和才能的宽松环境,通过制定优惠人才的政策、加强便利性建设、提高城市包容度、营造创意社区等多种措施,吸引擅长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的管理人才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创意人才落户北京,汇聚各地文化艺术界的大师,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政府还应在行业中引入服务能力强的专业HR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服务,可以建立文化经纪人的资格评定制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法制化打好基础。建立人才引进待遇政策的分级制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北京发展。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举办招聘会、交流会等,不断优化产业人才结构;同时更要积极通过社会宣传,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3.4.2构建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可以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整合资源,从零开始培养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力股。北京政府可以在当地高校中挑选一些优秀师资,着手培养并创建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教育论坛,让一些成功人士把经验传播到四面八方,把学校的学生与创意产业人才联系起来,学校与文化创意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小型的人才招聘会,作为培养企业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设立相关奖项,对在该产业上有突出贡献者授予表彰奖励。在各个大专院校设立基金为创业者提供创意奖项等,使产、学、研有机结合缓解创意人才荒。另外,要在中小学校开展各种创意活动,让学生从小接受文化创意熏陶,打好扎实的创意基础,不断寻找和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学武,范周.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理论:碰撞与交融[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