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当前形势;幼儿美术教学;创新意识;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教育大力改革的今天,幼儿教师应在美术活动中为孩子们创设自由表现的机会,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他们大胆想象,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在绘画中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感悟与体验。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当前幼教美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现笔者将对此展开相关探究。

一、注重引导孩子从实践生活中发现美

在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孩子创新思维就必须引导他们去感悟生活中的美。具体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从客观角度而言,美术作品中蕴藉着浓郁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实践生活,同时高于生活,她所展现的美感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感更典型、更集中。因此美术教师应做有心之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基础与前提。根据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引导他们主动观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去感受自然界中具有美感的色彩,万事万物美丽的形态,从中获得极为深刻的生活感悟,最终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能力。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激发孩子们在绘画上的创新思维。第二、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不能盲目而行。譬如告诉孩子们在外出时可以观察见到的高楼大厦,路人的言行举止或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带领孩子们观察幼儿园内植物的生长变化,在户外开展游戏活动时引导孩子们观察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场面。此外,还应在教学活动中随时引导他们感悟美,表现美,为孩子以后的美术活动积累更多素材。第三、引导孩子欣赏具有美感的名家之作(名画)。美术作品的创新既包括题材的创新,又包括表现手法的创新。为了培养孩子们在美术上的创新能力,可让他们欣赏名家名作,譬如欣赏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梵高的名画《鲜花与玫瑰静物画》,能丰富孩子们对颜色种类的认识,感受丰富多彩的颜色,通过观察这些著名画家的经典之作,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画面中的美感,学习表现画面美的技巧,从而培养其在美术方面的创新能力。

二、实施科学合理的指导策略

在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还应实施科学合理的指导策略。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可让美术教学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相互融合,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绘画灵感。从本质上而言,对于幼儿美术教学应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相互融合,以此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情感,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譬如在让孩子们欣赏《动物音乐会》时,可让他们踏着旋律表演各种动物的走路形态,孩子们兴致勃勃、生动形象的表演能帮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千姿百态的动物形象跃然纸上。孩子们喜欢听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在听完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与他们一起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以及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形态,并引导他们对故事的结局进行大胆的想象。如此一来就能有效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进而让其能在绘画中表现更多新颖的元素。其次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特点进行指导,不能实施一刀切的指导策略。从客观角度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因而他们在审美意识、绘画能力、创新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幼儿美术教师应承认这一点,并积极面对这一点。正确对待孩子们的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指导策略。有的孩子想象力极为丰富,绘画时胆子很大,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可是这类孩子在绘画中却较为急躁,作品表现得比较混乱,色彩构筑也极为单调。对于这类幼儿,一方面要肯定他们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要针对其缺点鼓励他们在选色、涂色时要抱着极为认真的态度,让画面的色彩更为丰富;有的孩子喜欢模仿别人的画,绘画的线条比较流畅,色彩表现很丰富。对于这类孩子在肯定其长处的同时要充分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生活去绘画,不断拓展思路。此外,还应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这类孩子在绘画时不断充实画面的内容;对于一些在绘画上表现出自卑感的孩子,千万不要一味指责,一定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赞赏,则能有效提升其在绘画中的信心,进而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孩子绘画作品的最终效果,而忽视了应怎样帮助他们在美术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实质上,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真正意义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孩子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但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评价,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去培养他们在美术上的创新能力,这既是提高孩子绘画技能的必要手段,又是时展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范文第2篇

关键词:洛克;核心素养;道德品质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素养一词由来已久,可以从古书中寻找它的踪迹。在《汉书・李寻传》中曾有这样一句话:“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过分关注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使得教学逐渐演变为一种“心灵隔离”性质的训练、控制,萎缩成职业准备的附庸,甚至将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家国情怀抛到一边。因此,我们急需建立具有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素养目标,促使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回归正常的育人轨道。

二、洛克眼中的核心素养

约翰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并制定了绅士教育计划的教育家,这里的绅士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素养的培养。洛克认为道德品德应该及早的形成,良好的习惯素养可以使儿童终生受益。如下将列举洛克的思想中出的关于中小学的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

(1)身体健康

洛克不仅是一位教育家,哲学家,同时还是一位医生,在1674年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因此从医生的角度看来,一切的绅士培养,一切的素质教育都是基于一个健康身体的基础上,没有健康的身体后者的素质教育和绅士培养将很难进行。所谓“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努力使自己的身体达到最佳的状态,我们才能发挥最好的自己。他是教育家中第一个提出精密的体育理论的人。洛克根据自己当过保健医生、教师的体会,提出了一套经过仔细研究的、适应当时科学水平的体育制度。他认为应该采用游戏、运动、冷水浴、用冷水洗脚、游泳、过户外生活等方法来锻炼身体,使受教育者将来能适应疲劳及各种变故的特殊情况。小孩子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睡眠、多呼吸新鲜空气等。只有加强锻炼,保证饮食得当,才能使儿童的身体健康地发展。

(2)规范德行

洛克特别重视德育,他指出,“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洛克用新兴道德论来代替过去完全以宗教和“先天思想”为基础的道德观念。中小学时期是道德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期,一个人需要健康的身体和从善的心灵,缺一不可。所以在教育中两者要同时进行,不能忽略了任何一个,知识获得的多,如果心不善,也不会做利于社会的事情,只会危害社会,知识将会成为那些心术不正人手中的利器。同时教养和德行对一个人的社交很有影响,有教养的人会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结交很多的朋友,所以在培养孩子德性和知识的同时需要注重教养的培养,这是一个人气质的所在。

(3)创新思维

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指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惟一来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块白板上以后会刻上什么都是不确定的。当人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思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范式,要想再突破固定的范式,创新思想,有批判精神将会变得很困难。我们需要在中小学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让他们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而在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中,家长和老师应当给与帮助,不能束缚孩子,认为自己见识的比孩子多,就以一个长者的姿态去批判孩子,有时候我们需要聆听孩子的想法,若其说的对就应赞扬,使其获得动力,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时候成人在社会久了被社会化以后,看问题的角度反而没有孩子单纯,越是单纯越是可能发现不一样的意义。好奇心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基础。

三、结论

总之,在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我们应注重身体健康,规范德行,创新思维,与人合作的培养。我们在开发课程时,要将这些素养融入于学科之中,一定要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以整体性之课程培育整体性之素养。我们在教学改革中,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同时我国的教师培训需要整体变革,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重新建构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模式等。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教育科学研究,2014(3).

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范文第3篇

中南路街洪山坊社区

为组织开展好2021青少年暑期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建设,带领青少年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文明、充实的假期,洪山坊社区居委会以“喜迎建党百年 红色基因助我成长”为主题,围绕 “红色教育引导”、“文明美德渗入”、“实践成长助力”、“创新活动益脑”、“暑期安全保航”、“帮扶关爱深入”等六大活动主题,精心设计了30余项公益性青少年暑期实践体验活动,每次参与人数都在30人以上。

红色故事会:活动邀请了社区的老党员给社区青少年讲述入党历史及革命故事,让大家回顾往昔的峥嵘岁月,能够更加珍惜现有生活和平的不易。聆听了老党员的故事之后,社区青少年以真实的革命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进行总结,然后进行讲述。本活动通过孩子们声情并茂的表演,把一个个红色经典小故事演绎得活灵活现,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被革命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所动容。同时,社区还利用托管班开展“红

船精神”航模课,通过制作“红船”模型,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争做新时代红船好少年,进而发扬“红船精神”,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文明道德户外演讲: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荣辱观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由此,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高尚的道德素养,深入理解国家核心价值观,社区在暑期活动中加强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多次举办文明道德户外演讲及公益小天使行动等活动,其中文明道德户外演讲这个活动即加强了小朋友的临场发挥能力,培养他们的胆量自信,同时也强化了小朋友对文明道德要素的吸收,深度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进而从小就形成对孩子们价值观的正确输入,让文明、健康、和谐的文明道德贯彻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公益小天使行动让孩子们体验责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借助所学爱眼护眼知识,走上街头,宣讲给更多的陌生人,做一次公益宣讲活动,传播爱,提升大爱格局。教授他人如何爱眼护眼,和更多人一起关爱眼睛,保护眼睛健康,增强健康意识,增加换位思考体验,提升沟通表达能力。

动手创新小制作: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在创新性实践活动之中才得以生成和发展。暑期期间社区以托管班为主阵地,从美术教学切入,通过手工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中活动形式多式多样:小小手抄报设计、小童学中医、创意美术、速叠杯、

小小环保卫士、剪纸艺术、 DIY制作等等,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实践机会。其中小童学中医让孩子们模拟医院医生给病人看病,通过角色互换引导小朋友参与了解医生的行业及急救的相关知识,每一个小朋友都十分认真的学习,并了解了家庭急救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及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安全知识保航讲座:为进一步加强辖区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与自我防范意识,社区对本辖区的青少年进行安全知识讲座。讲座主要围绕游泳、防火、防电等安全点进行讲解,提高青少年的防范意识,帮助大家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让青少年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为青少年提供安全保障。

帮扶关爱助成长:为了培养孩子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传播“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服务理念,我们还定期组织“携手共送夏日清凉,志愿服务孝行社区”等慰问老年人的活动,帮助孩子们走近社区老年人群体,用如同对待亲人般的耐心和关爱照顾着社区的孤寡老人,以此给老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让空巢的老人“心”不空,让社区的夕阳红似火。

与此同时,暑期活动中,我们还坚持每周举行两个以上的大型特色活动,如:“拍拍操大赛”、 “与音乐对话—琴台音乐鉴赏会”、 “亲子讲座——如何做沟通高手”、“阅读成长”等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参入此项活动。并且,我们加大了各种活动的宣传力度,如:辖区内张贴宣传海报、居民群消息、洪山坊社区微信、社区电子显示屏,与辖区中小学校、培训机构联系,并聘请专业机构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音乐教学;途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向。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并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怎样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一直是我所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探索:

一、在发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发声训练即练声。音乐课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利于进行创造思维训练的练声曲,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不同情绪的新的曲子,常常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老师向学生出示一条简单短小的曲子:3/4 1 3 5│5 3 1 ,学生通过识谱后很快学会了。教师便进而再问:“如何将这条小发声曲唱得像小河一样流畅、连贯呢?你们可以试着添加我们以前学过的音乐符号。”学生通过联想和试唱,有的学生想到用连音线(⌒),把它添加到音符的上方,这样一唱,情绪果然流畅、连贯了。教师继续再问:“我们如何才能使曲子变得像小兔子一样活泼、跳跃呢?”学生试着唱出跳跃的感觉,马上就有同学上来把曲谱上的连音线擦去,换上了跳跃的顿音记号(),通过这一次小小的创造性尝试,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两条不同情绪,不同唱法的新练习曲,产生了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他们也从中真正理解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进一步掌握了有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奥尔夫更是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以下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从而达到能力的培养。

1、即兴创编2-4小节的节奏短句

这种创作活动特别适合于学生刚学会某种节奏型。例如学习附点四分音符节奏时,请学生创编的节奏短句必须含有这个刚学的节奏,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感受和巩固。

2、即兴创编为歌曲伴奏的固定节奏型

在教学中,一首歌曲或欣赏曲熟悉后,可以选择几种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如:X X | X - (师拍击并板书出来),学生马上可以拍击出多种节奏:X X X | X X X 或 X X | X 或 X - | X - 等等。可以单独选用其中一种节奏型,也可把几种简单的节奏型组合起来,再把歌词加进去由简到难为歌曲伴奏,成为学生很喜欢的教学形式。

3、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以一个节奏命题。

让学生围绕主题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拍着节奏说一句话,如“上课”:教师拍“上课 铃声已敲 响”,学生就边拍节奏说:“全体 起立问声 好;各位 同学都坐 好;音乐 老师 微微 笑;大家 一起把歌 唱……”。

4、可以先给学生定几个节奏,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进行节奏问答、节奏接龙、节奏重组等游戏。

如:教师拍“”节奏,让学生进行节奏接龙游戏,有的学生就即兴拍出了“的节奏,这里的“”是学生根据所定的节奏即兴拍出的。此外,学生们还争着拍出许多不同的节奏,如:、 | - 、| - 等。在此基础上,我可以还鼓励学生为创作的节奏配上语言,进行边拍边说:如:“我 们很快乐”,学生们的大脑被积极运转起来,课堂上一个接一个地边拍边说: “ 我读 书 |我写 字, 下课 了快做 课间操 -,春天 到小鸟 小鸟喳 喳叫-,……”。将这些简单的1-2-3-4小节的创作连起来,发展成一个乐句、一个乐段的创作。

三、在编创旋律、歌词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的创作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乐曲(或歌曲)而是设计富有创新求异的、留有余地的一些乐句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编旋律

1)为节奏编写歌谱

教师出示节奏卡片×× ××│×××│××│×─要求学生编写曲谱。学生六人一组,分成六组,通过讨论,会编出不同的曲谱。

如:11 55│66 5│4 2│1 ―

34 54│34 5│2 3│1 ─

56 54│34 3│5 3│2 ─

6 76│54 3│2 3│1 ─

2)从“旋律接龙游戏”创编曲调

曲调创编活动在儿童自发的音乐活动中是非常自然而平常的。可以尝试从“旋律接龙游戏”创编曲调,请几名同学,每人依次接在前一人后面即兴唱出一个旋律短句,接不上者算失败,自动退下,最后剩下的为优胜者。这样不仅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用自由探索、即兴创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培养。

3)为歌词谱曲

教师给出一句歌词,让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意境及情感进行编创旋律。如:歌词“我们多幸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创编出各种各样的乐句。拍子有2/4拍,3/4拍,4/4拍;旋律走向有上行的、下行的;节奏有密集的、舒缓的;乐曲的情绪有活泼跳跃的、抒情优美的。

2、编创歌词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须因势利导,鼓励、启发学生创编歌词,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一个同学唱完自编歌词的歌曲后,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四、在配器和表现形式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动作,为歌曲画幅画,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气氛及孩子们内心的喜悦。这样做也符合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心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1、在配器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对于一些情绪优美抒情的歌曲首先要求学生选择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等等,而活泼欢快的歌曲则选择双响筒、响板、铃鼓等等,然后再请同学们为歌曲设计伴奏型,并请学生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等。

2、表现形式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1)创编舞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怎样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不妨寻求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让孩子们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缴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也使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深刻内涵的魅力。

2)创作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范文第5篇

一、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儿童的活动中,不仅是指导者,也是幼儿的尊重者、支持者、引导者。幼儿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因此在教学中能否真正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的,教师的指导、引导与启发也是必须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宽知识的领域,才能满足孩子学习的需要,并以此来启发孩子,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从而以创新的方法,引导孩子走向创新。

二、师幼互动,多途径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

1、空间拓展。现实生活丰富多彩,许多事物幼儿并不知道或并不熟悉,我想作为老师,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身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变化,尽可能多地去了解世上的一些事物,孩子只有通过自身的多方面的感觉才能发现问题,引发兴趣,从而产生创新的愿望,并解决实际问题。

2、自主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是指丰富的物质环境,还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在幼儿园通常都是老师决定今天玩什么、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其实这样的活动并不是孩子主观愿望中想要的东西,作为教师不仅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更要还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权力,因此教师应创设多种区域,让幼儿在活动区内按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活动。这样,在活动中幼儿才乐于动手、动脑、自我表现、自我探索,从而激发幼儿努力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

3、大胆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向于未来活动的。对孩子而言,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开始,想象则是孩子改造世界的开始。奇思异想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敢于想象的孩子才具有创造性。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想象,后来通过“苹果落地”这个再普通不过的现象,大胆展开想像,认为是地球有引力才会这样,最终提出举世定律,那就是“万有引力”论。因此,教师和父母要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满足孩子创新的欲望。例外如:在认识某种事物的基础上,我们可让孩子真正加入到这一事物的想象王国中,并自己设计新颖实用的事物。

4、好奇好问。作为孩子,他们在探索周围的世界时,常常会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常常会不断地用双眼看出问号来,对此,作为教师就应关注孩子提问,启发孩子提问,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头脑活起来。现如今市场上有关这方面的书刊杂志,音像制品层出不穷,如:《篮猫淘气3000问》、《幼儿十万个为什么》、《洪恩宝宝问世界》等,它们的色彩艳丽,动画效果好,有知识点,又有“问不倒”、“你知道吗”、“谁对谁错”等小片段考考孩子,这种互动效应让孩子一个个瞪大眼张大嘴,全神贯注,乐不思蜀,紧紧抓住了每个孩子的思维。而以此为教材在班上开展“每日一问”的小活动,即每天为孩子讲一个“为什么”,或者每天让孩子看一段“为什么”的录像,就能让孩子以思考为基础,敢于怀疑,敢于发问,充分挖掘孩子创新的潜力。

5、动手操作。

蒙特梭利曾说:“听了我忘记了,看了我记住了,做了我理解了”。的确,正确引导孩子对材料的运用是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现在的包装材料品种繁多,美观耐用,而且来源广泛。为此,我们教师可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一些废纸盒、饮料罐、挂历纸、旧毛线、碎布等,并以此作为孩子进行创造活动的原材料,有目的地创设一些“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敲一敲”、“玩一玩”、“想一想”、“说一说”……的小作坊。在此,孩子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动手做使创新构思变成作品,让人有新奇的感觉,如“瓶装喷泉”、“飞机、赛车”、“会变的瓶瓶罐罐”……五花八门的小制作虽然稚嫩,却孕育着自主与创新,而这每一次寻找、发现、体验和实践又都是对他们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发。

三、家园一致,提升孩子的创新意识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和接受教育的天然场所。幼儿园要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必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家长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创新教育,关心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就能和幼儿园一起形成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整体合力。如:我们以“创新”为主题所开展亲子活动,目的就在于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探索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家园同步,促进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于对教育的重视,参加活动的父母与孩子挤满了整个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吸引了他们,在活动中,有的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并给予一定的启发、引导;有的家长在孩子身边边讲边做;有的家长则包办代替,扼杀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我们则采用称赞、提醒、引导等不同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的至关重要阶段。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们既受到了一次生动、形象的教育,又从中掌握了开发孩子创新潜能的有效方法,而家园一致的创新教育更是加速了孩子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