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问题;建议

管理学的形成经历了多个不同的阶段,由此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管理思潮。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教学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影响管理学教学成效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单从教学层面上看,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将影响管理学教学的成效:

一、管理学教师自身理论水平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策略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型学科,科学管理的兴起、行为科学的产生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管理学教师,广阔的知识面,多学科背景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自身对管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果教师缺乏多学科背景或者知识面狭窄,会严重影响到对于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管理理论学派及研究对象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了教学难度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第一步。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随之产生,其中以梅奥的“社会人”假设为代表。继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论之后,以西蒙的“管理即决策”的管理科学理论产生。直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涌现出了各种新的管理思潮,如学习型组织、公司再造等,我们将之统称为现代管理论。除了容易令学生混淆的管理理论和学派,管理学中的组织、决策、计划、领导、激励和控制这几种要素包含的知识点复杂多样,仅一个“激励”就包含了三类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结果反馈型激励理论),三类理论又分别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观点,如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代表理论包含了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显示性需要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由此可以看出,管理理论学派复杂多样,管理各要素知识点复杂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各个理论学派之间存在的关联及先后顺序,除了让学生了解管理各要素,还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三、案例教学法的不当运用影响教学的成效

案例教学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选取很困难,现有的案例资料大多较为陈旧且对于知识点的涵盖比较单一、生硬,除此之外,教师对于案例教学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大小不一,形式化的案例教学时有发生。

四、传统授课方法的单一运用降低学生学习热情

部分管理学教师沿用过去传统的授课方法,填鸭式的教授学生管理学知识点,从定义到内涵,从特性到功能,从途径到作用,延续一贯的教学方式和风格,教学毫无创新,对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管理学教学成效。

(一)梳理学科脉络体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由众多学科支撑的交叉型学科,涉及范围广,研究对象复杂,管理理论和学派多。因此清晰明确的学科脉络体系,贴近生活的学科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理清管理学的学科脉络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学习,所谓纲举目张,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学科,这是有效开展管理学教学的第一步。

(二)有效利用案例教学,进行教学实践

科学的选取教学案例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针对现有案例陈旧、知识点涵盖单一和生硬的情况,一方面,学校应该尽可能的投入资金购买可用于管理学教学实践的管理案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每年都用大量的资金购买最新的管理学实际案例,将其用于管理学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现有案例进行慎重的筛选,力求案例教学落到实处,不能将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三)尝试新型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管理学教师应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管理学中的头脑风暴法、圆桌会议、德尔菲法等讨论和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当中。新的授课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提高其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的成效。

(四)引导学生进行管理实践,提高管理理论水平

通过管理实践活动,学生对于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思考。因此,管理学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范文第2篇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一: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探讨

摘要: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时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明确自己的定位,遵循相应原则,形成自己的专业规范。

关键词:地方综合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规范

一、专业规范的作用

专业规范是高等院校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础,它是对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内容的总体规范。具体地说,专业规范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等给出的定性描述和量化规定。具体包括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学条件等。专业规范的核心是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多层次的规范性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

第一,专业规范是大学本科培养的基本规则。所谓规则,或是说在一定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是不能做什么、不必做什么。这就是制度的核心,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有了专业规范,各个大学就得按照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

第二,专业规范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制定专业规范有利于建立相应的社会评价、监督标准和机制。制定专业规范和教学规范是保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措施,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宏观管理职能提供了分类指导的依据。同时,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专业规范是高校交流合作的共同语言。高校间往往根据专业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等基础文件,来进行学分互认、判断是否授予学位等。

第三,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培养质量的基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专业规范确立了大学教育的质量标准。美国原来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就更是五花八门,各个学校制定标准的随意性很大,差异悬殊。对此,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1983年发表了著名的公开信《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引发了美国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制定和推行全国大致统一的质量标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随着大学扩招及学校升格,国家每年又新增很多本科专业,例如2010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733个本科专业和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11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887个本科专业,分别从2010年和2011年开始招生。大学扩招,尤其是新增本科院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诚然,大学培养质量下降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缺乏专业规范,一些院校没有达到本科培养的基本要求就开始招生,或者得到国家批准为新专业之后,由于没有专业规范等原因,没有很好进行专业建设。因此,制定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

二、制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基础

1.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从本质上讲,全国专业规范对大学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有利于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一个基本水平。但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来衡量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应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多样性的培养标准。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大学应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确定相应的专业定位,使得各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类型也应有所不同。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社会上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种植业经济,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草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渔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林业经济管理,还有的地方需求的重点可能是海洋农业经济管理等等。各校不可能培养具有所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只能在某一方向上体现人才的特色,这就决定了各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专业规范的制定就是力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多样性化基础上的统一。

2.应从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专业定位出发

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思考自己本科专业定位时,应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实际出发,如何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应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我们认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定位时,应立足于地方性、综合性实际,让学生具有较好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有较好传统文化中经济、经营及管理素养;学生还要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和行为科学的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的原则

地方性综合大学制定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体系。

第二,通用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做一种专业规范,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要具有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一般性,能够满足地方综合大学培养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对地方性综合大学如何培养本科生提出一般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各个综合性大学都具有自身的特点,都有服务地方的任务,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制定专业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性综合大学的特殊性和地方性。

第三,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综合性。综合大学不同于专业性大学,具有学科齐全、学科众多的特点,因此,人才培养应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真正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学生。

第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立足教学全过程,科学地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第五,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各类实习、社会实践的质量,增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落实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一、二年级可结合课程学习写读书报告,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科研兴趣小组。院、系应创造条件吸纳二、三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研活动。

四、地方性综合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中介咨询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本知识,受到调查方法、研究方法、项目可行性分析、专业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扎实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基本原则和管理技巧,具备从事经营管理、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具备较深厚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第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理论;第三,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及分析方法,能够熟练地撰写各种专业文章;第四,对于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应用较强的课程,不仅掌握基本原理,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第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能力、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

农学,经济学,管理学。

4.主要课程

农学概论、林学概论、畜牧学概论、人文科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专业写作与训练、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15-25%。

6.专业基本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专业教师12-1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讲师5-6人,助教1-2人,师生比20-25之间,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比重应高于40%;其中60%以上的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2)图书资料、教材。公共图书馆中有一定数量本专业比较典型的和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数字化资源的工具。人均图书100册,核心期刊应该全部订阅,电子期刊包括CNKI、维普、人大复印资料、万方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要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本校教学大纲的讲义,对于新开办的专业,教材选用尽量用国家级教材,对于实力较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可以编写自己的教材,但应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尤其是特色教材可以自己编写。

(3)实验室。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每个学生拥有的实验仪器设备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实验设置除计算机外,还应有数码照相机、数码摄相机、录音笔等。同时,还应有可供实验用的教学实习软件。另外,实验室还将具备利用实验形式讲授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条件。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40万元以上,应具有可进行经济学实验(或者开设实验经济学课程)、会计模拟实习、财务管理模拟实习、投资、理财模拟实习等的基本条件。

(4)实习基地。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外)2-5个,实习基地应要能够满足进行农学、林学、畜牧学、农村调查、统计、企业管理实习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的基本条件,能够满足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调查的基本条件。

(5)教学经费。新设本专业,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不包括固定资产)20万元。每年的生均教学经费不低于金额500元。

7.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农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绪论、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等。

林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林业及林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植物、林木与环境关系、森林分布、森林分类、林木育种、森林保护、造林、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城镇园林绿化等。

畜牧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环境工程、动物保健、养牛生产、养猪生产、养羊生产、养禽生产、养兔生产等。

人文科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艺术等。

微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需求、供给及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弹性理论、效用理论、消费者选择、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博弈认入门、市场失灵等。

宏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言、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与失业、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

实验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市场均衡实验、生产与成本实验、厂商理论实验、要素市场实验、博弈化实验、制度实施实验、市场失灵实验等。

农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农产品需求与供给、农产品市场与价格、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与消费、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林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林业资源介绍、林业资源配置、林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林产品市场均衡、林产品贸易、林业市场失灵、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林业制度等。

制度经济学: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制度的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基本理论、合约理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等。

管理学原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管理概述、道德与社会责任、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企业管理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企业管理概述、企业管理的领导制度与管理组织、企业管理理论、经营策略、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农业经济研究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经济研究、研究方法概述、规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

农村调查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农村经济调查的方法概论、调查方案设计、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参与式的调查方法、质的调查方法、抽样基本原理、样本设计、问卷设计、指标与标度、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资料处理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原材料及供应品、厂址选择、方案设计、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及社会效益评分析等。

财经专业写作与训练: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专业写作概述、财经写作的概念、功能、特点极其要求、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战略、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决策报告、招标书与投标书、经济合同、经济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等。

投资与理财: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投资与理财的基本知识、投资和理财的基本理论、投资和理财的环境、农业的投资和理财、工业的投资和理财、流通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和理财、风险投资、银行业的投资和理财、证券投资和理财、投资基金和基金投资、家庭(个人)投资和理财、投资理财的法律规范等。

市场营销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定向、市场定位、产品决策、渠道决策、促销决策、价格决策、营销组织与控制、营销哲学、营销策划案设计等。

统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概念、统计数据的类型、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时间序列分析、指数等。

财务管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外币业务管理、企业清算、财务分析等。

组织行为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知觉与个体决策、个体行为、态度与管理、激励理论与应用、群体行为与沟通、领导行为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管理、组织发展与变革等。

会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核算形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4

[2]徐定华,关勤,楼盛华.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8):57-58

[3]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7-9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二:浅谈农林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林经济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农村产业结构也跟随市场经济的变化在不断调整和升级,农林经济管理在此期间也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冲突,因此,对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建设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为更好地打造健康科学的农林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的农林经济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现代的农林经济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发展农林经济离不开完善的管理,需要我们从根本上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了解国家对农林经济实施的政策,才能解决农林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 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农业强国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农业种植土地分布的比较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生产技术,农民的农业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山区,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是需要靠人力去进行种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很多农村人员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出现严重的土地闲置现象,这样家中了城市发展的负担,也拉大的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差距,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不能建立规范的农林经济管理体制很容易导致农林经济走下坡路。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对提高农林经济竞争实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难,生活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2 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解决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就要坚持不懈的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工业发展都应该遵循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原则。农民的工作热情要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带动,这样才能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现代化技术的实施。对农林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2.2 农林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农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农业的发展和改造情况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林经济的管理方法,提高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农业操作的理论知识,还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应用到农林业的工作当中。

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还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给农林业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同时政府部门的鼓励政策也对农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提供有力帮助。

2.3 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农林经济的管理问题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正确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农业企业稳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还能够使我国农林经济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尽快从农村教育抓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农林科技体系的改革方面也要加强,无论是从技术服务管理还是科技管理方面都要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只有加大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力度,才能加强农林科技机构的管理,从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水平。

3 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与创新

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和创新至关重要。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主要让学生了解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特色内容,以及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管理的关系,在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为特色的学科,服务于农林经济的发展是教育的使命,只有适应于农林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目前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是根据农村经济的转型所制定的。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断的提高其生产水平,加强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迫使农林经济管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同时农林生产经营方式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供销方式,需要改变为开放的生产和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针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转型案例来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立进行指导。让学生从资源的分配到产品的销售进行全过程的了解。总之,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管理的人才,从而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本文对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就是农林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农林教育开始抓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同时对农林经济管理要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对农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市场需求不断的分析。在传统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在农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林技术水平。相信随着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建立,以及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实施,一定能够使我国的农林经济发展的更好,让农林企业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宇丹,刘宇虹. 基于能力建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4)

[2] 苏红伟.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3)

[3] 徐秀英,付双双. 新时期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的调查[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05)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关系教育;人才培养

公共关系是人们所生存于并必须面对的由社会群体间互动而形成的关系,是社会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管理人性化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公共关系利用协调沟通、传播管理、形象塑造三大职能手段。在宏观上,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环境的优化;在微观上,辅助社会组织科学管理。化解矛盾冲突。协调多方关系,塑造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生存与竞争实力;通过对公共关系的学习与运用,更可促使个体观念更新、提高个人综合能力。高校普及公共关系教育既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普及公共关系教育的现实性分析

(一)公共关系教育普及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大学是一个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教育部高教司杨志坚同志认为,“培养目标”是把人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预期和规定,体现着一系列思想观念,……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目的和社会目的两个方面。首先,国家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遵循的共同目标。从21世纪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各种关系有待理顺,既要统筹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际上,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依然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压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世界范围公共危机的频繁发生等全球性问题又不断恶化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面对上述严峻的历史课题。我国提出了抢抓历史机遇期,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宏伟目标。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肩负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任务――不仅要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民族复兴,还要致力于消除社会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实现人类美好家园长期、文明、和谐地生存与发展。其次,从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教育应具有传承和创新文化、提高社会生产力、完善个性和促进个人发展三大功能。仅从未来我国国内就业趋势来分析,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市场经济调节范围扩大,加入WTO,就业压力加大等综合因素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毕业将主要有四个流向:研究设计、市场营销、会计、中介服务、为社区居民直接提供的家政、服务等服务行业;占99%的数量份额,提供75%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外资企业;自主创业。可见。21世纪大学生开办、加盟企业或从事服务行业的将占较大比重,形象意识、公众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等公关意识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掌握传播技术与技巧,精通WTO规则,善于参与国际事务的人才将受到欢迎。

我国高等学校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创新型人才、素质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应该也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一是强烈的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国家共兴亡的道德感使命感;二是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开拓进取,寻求最合理与最可能的发展途径来解决人类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掌握现代知识的能力与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知识结构合理,人格健全、心智健康、身心和谐。

(二)公共关系教育普及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

历史与现实已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昭示,同时也召唤着与之相匹配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逐步改革与完善。随着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增强,信息资讯获得手段的多样化和便捷化,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学生专业素质水平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但同时也忧虑地注意到在社会变迁、教育体制等因素影响下,大学生整体素质依然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差甚远,这些差距具体表现为:

第一,受独生子女家庭抚养方式影响和社会变革思潮侵扰,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出现过分强调自我,漠视他人和集体利益,贪图安逸舒适,强调实惠和实用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道德信念水平降低。社会价值观念混乱。第二,市场经济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过分专业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层面狭窄,视野狭隘,思维固化。第三。经济改革深化所带来的社会意识多元化、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加剧,也加大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失调,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大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弱,心理失衡现象较为严重。第四,受“一言堂”授课模式和试卷考核方式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淡薄,表达能力、实际动操作能力较差,这些存在于学生思想观念层面、思维方式层面、心理机制层面的问题亟须一种先进的、开放的、灵活的课程体系去加以改善与解决,需要我们研究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去应对挑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关系教育自身特点决定其应是高校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中的首选。

二、高校普及公共关系教育的实证分析

依据研究小组成员在校内开设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部分学生中进行的抽样调查(调查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文秘、物业管理;年级范围:06级,07级,08级)下发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公共关系学》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调查显示,《公共关系学》的开设,使89.8%的学业生端正了对公关的认识,认为公关教育能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先进的观念、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心态;认为有利于树立形象意识者占89.6%;有利于树立公众意识、互利意识者占85.7%;有利于树立创新意识者占82.6%;能注重应用公关礼仪知识的学生为86.0%,认为公关能提高交往技巧。树立自信热情、开放的心理素质。

第二,《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能力的调查。调查表明,公关课的学习,使85.7%的学生能运用换位思考,很好地体会别人的心情;76.5%的学生能遵守诺言。讲求诚信;70.7%的学生喜欢参加群体活动;懂得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占到53.2%。

第三,对《公共关系学》课堂讨论的评价。《公共关系学)课堂讨论的开展使82.1%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协调能力;81.8%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表达能力;80.5%

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控应变能力;79.0%学生认为能提高社交能力;72.6%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创新能力。

结合问卷调查,在多年实践教学的直接观察总结分析中,开设《公共关系学》选修课或公共课,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如下效果:

(一)强化公关意识与创新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公共关系学学科体系内容涉及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等诸多学科,既吸收了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也吸收了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可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管理、策划、传播、礼仪知识。接受更为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学会危机管理,掌握关系协调,拓展思维空间,不仅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提高适应全球化要求的综合素质,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讨论也增进了学生们参与活动策划,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形成全局意识

公众利益至上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公共关系实践的基本原则。社会组织与社会个体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竞争,更离不开合作。公共关系竞争强调的是一种非对抗性的“双赢”经营艺术,要求社会组织具有包容性、渗透性,在服务社会中在维护社会整体效益中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进行公众利益至上,实现互惠互利教育是大学生学会关爱社会、生命、他人,正确对待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前提,也十分有利于规范社会生活,维护公正合理社会制度,实现社会有效管理。

(三)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社会适应能力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公共关系学课程通过对公关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公关人员必须具备的自信、热情、开放的心态面对社会和他人。在教学中,通过教育学生要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充分发挥连接课堂教学与大学生个人生活实践的桥梁作用;通过开展广泛的课堂讨论,设计特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逐渐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塑造个人良好形象。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懂得珍视自己的存在状态,并积极追求良好的存在状态,已经成为现代个人的基本生存观念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说塑造个人良好形象是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与良好修养的有机结合。通过形象教育,确立形象意识,将有助于社会个体提高道德修养与文化品位,遵守社会信誉,珍惜个人名誉。推动社会和谐、文明发展。仪表的规范、真诚的微笑与问候、得体的言语、文明的举止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消除人际隔阂,增强自信和自尊。提高自身素质与形象,进而营造出文明和谐的人际、社会环境氛围。

三、国内外高校公共关系教育普及现状分析

全球性的现代公共关系思想与公共关系教育的起源地均在美国。在高校公共关系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美国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曾最先对公共关系教师道德标准做出要求;在课程建设方面IPRA则从公共关系的工作流程构想出“教育之轮”;媒体资深编辑Elliot&Koper(2002)也提出公关教育应该重视道德与战略思考的主张;此外REDECK―ER(1992)建议在课程中加入课外实习。以上研究都对公共关系学科建设的实际操作起到有力推动作用。美国高校公共关系课程虽大多为新闻传播学院或管理院系学生开设,是公共关系专业的必修课,但全体学生可跨系、跨院、跨校选修。可见,公共关系教育在美国高校有一定的普及率,在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国内公关教育理论发展来看,自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把《公共关系》作为正规大学本科课程列入本科培养计划开始,大量公关学者、公关教育者从公共关系学科建设,包括教学体系与内容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师资力量加强等方面,从公共关系教育对人才培养作用的角度都进行了一定有益研究与探索;而国内公共关系教育实践,根据(中国公共关系教育二十年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公共关系本科课程教育不断完善,并已被新闻传播、人文、管理等学院,被旅游、文秘、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设置为本科专业学位课或专业必修课。不少综合性大学还将

四、对策与建议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公共关系教育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实现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就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本课题研究小组建议高校各专业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公共课或选修课来开设。具体操作方法建议如下:

(一)教学目标定位

现代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在讲授公共关系基本原理,传授公共关系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侧重大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立足专业、人文、创造素质培养以外也要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理、责任感缺乏等人格道德问题着重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全球意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意及公关教育应该重视道德与战略思考。

(二)教学体系与内容选用

由于是素质教育普及,公共关系公共课或选修课学时可稍少于公关专业课学时设置,可设成36学时。内容体系应主要包括公关原理与公关实务两大部分。公关原理部分涵盖公共关系基本概念、基本构成要素,公共关系形成条件、发展历史,公共关系基本功能、基本工作原则,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介绍等基本理论内容,可用一半左右学时由教师讲授完成;组织形象塑造、公共关系传播管理、公众关系协调,公关工作程序等内容可作为公关实务部分由学生参与完成。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1 前言

体育教育的创新,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破除传统教学思想创立新式教学方法的独创教学活动。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的创新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体育教育的创新要以人为本,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对学科内容的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体育是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行为科学为一体即自然、社会、人文的综合性学科,体育创新意识是人们对体育的综合认识的总和,是人们在自觉认识体育运动作用的基础上,在参加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着眼于未来,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各门学科,有其特殊性,它不仅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空间,并且提供了观察、思维、实践的场所。所以说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的迫切任务。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中教师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教学模式创新来探讨的,提出了体育教育创新的途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手工查阅本校图书馆藏书,收集整理各种有关中学体育教学创新能力方面的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2.2 专家访谈法

就有关中学体育教学创新能力方面的问题,对西安体育学院专家和教师,实习单位阎良二中的一些老师进行了走访,广泛收集了专家、教师的意见及建议,了解专家对本课题的看法和意见,以指导研究方向。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确定完成论文思路。

2.3 逻辑分析法

以社会学、哲学、历史学和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系统知识,运用归纳、推理、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取得的各种材料和信息进行深入地探讨,论证有关结论和建议。

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符合现代教学理论

传统体育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那样的体育课,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模仿,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像训练课,学生创造思维匾乏,根本就谈不上个性的发展。针对这一点,现代教学论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注重学生个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大脑思维活动活跃,创造力处于鼎盛时期。作为教育者,适当诱导与启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起到促进作用。

(3)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学生将来不能总是机械地再现教师所教的动作,也不可能按照教师所传授的有限的几项运动技术去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运动问题。如何使体育运动贯穿终身,这就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阶段,要注重把学生培养成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代新人。

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最主要的是问题教学法:其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1)设问:在800米跑中,跑多长的距离后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肌肉酸痛、动作迟缓而且不协调的现象?如何克服?

(2)亲身体验:让学生运动,亲身体会。

(3)启发:先让学生说出自身的感受,之后教师进行讲解,告诉学生,那是“极点”现象。

(4)讨论:怎样克服“极点”现象?学生讨论后,教师要给以肯定的答案,要让学生明白,所谓的“极点”现象就是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开始活动阶段内脏器官的惰性,导致人体功能与骤然增加的肌肉活动强度不相适应,导致供氧不足,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脸色苍白、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机体状态,“极点”出现后,要用坚强的意志继续坚持运动,使内脏器官逐渐适应活动的需要,克服机能惰性。当不适的感觉逐渐减轻或消失后,就会出现“第二次呼吸”,动作会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

(5)验证: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下一轮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锻炼坚强的意志。

(6)实践提高:重复练习,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1)创造问题情境,激发积极思维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机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其方法可以从客观实际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也可以结合动作的技术要点,使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提出新颖的创见,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动作技术的规律。教学时,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发现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是体育教学融入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作为体育教师,更应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为体育课堂教学增光添色。

参考文献

[1]刘春玲.谈创新教育及其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M]

[2]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M]

[3]王顺堂.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初探[J]

[4]梁昌莲.体育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J]

[5]李培文.构建学习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探究[J]

[6]姚同英.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 人才人 才培养 培养模式

一、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近20年来,全球经济及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使预防医学学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从被动个体治疗进入到主动群体预防的时期,人类社会对预防医学的认知和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卫生事业受到高度重视,危害人类健康的传统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新的传染病;以及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等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使预防医学的工作重点发生转移,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控制,保证整体人群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预防医学工作者新的历史重任。

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加深,发现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概括和解释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因为它仅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理解健康和疾病,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如高血压、肿瘤、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997年美国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以及卫生服务因素构成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因素,分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和医学的整体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共识。

为了适应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卫生方针和政策也作了巨大的调整,整体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卫生工作的核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劳动保护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同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机构的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各级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相继成立,发挥着人群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作用,工作范围从传统的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儿童少年卫生、流行病几大卫生扩展到慢性病、艾滋病、精神、心理疾病的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领域。为了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从北京、上海、杭州等试点城市向全国范围推广,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保障社区人群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使卫生资源、卫生服务正逐步从城市向农村社区扩展。体现了满足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公平性,为发挥预防医学的效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作用。有人称社区卫生这一变革为人类第三次卫生革命。最近我国学者提出了“大卫生”观念,认为作为社会事业一部分的卫生事业要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政府承担责任,社会各部门配合,人人参与,使医学社会化,才能实现社会预防和社会保健的目标。它体现我国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二、传统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

我国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基本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卫生毒理学基础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为专业主干课程,此种教学模式几十年来为我国培养过大批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如上所述,近20年,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对我国传承五十多年的传统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严峻挑战。最近,我们对近5届本校预防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很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很多有用的知识又没学,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具体表现在: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动手,高分低能,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应用不相符合,教学内容和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步伐。

如何改革传统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杨克敌等从社区卫生服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拓宽基础,加强临床,优化专业”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新思路,弥合预防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之间的鸿沟。在培养模式上与临床医学专业前期趋同。因为当前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模式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预防医学人才需要更多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来面对疾病谱更加复杂化的人群,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对预防医学人才的需要。耿齐鸣也认为:2004年的SARS流行给我们现行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出警示,在医学教育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和重视预防医学教育,尤其是社区预防医学教育。

赵福生认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预防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与卫生防疫体制相适应.目前卫生防疫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除了指导公众进行自我保健、预防疾病、控制疫病流行、消除或减少致病因予的作用外.还有卫生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而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目前是以卫生学类课程为主.很少或没有设置公共卫生事业所急需的卫生行政执法等专业和课程。卫生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的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而且卫生监督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远不能满足需要。预防医学系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有关课程,培养从事卫生执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提出毕业专题实习和卫生防疫机构现场实习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采用教研室毕业论文专题实习与卫生防病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毕业专题实习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工作实际,提出若干个研究专题,给学生对专题作简要介绍和总体要求后,学生要完成从查阅文献、课题设计、实验(调查)研究、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到论文答辩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疾病控制中心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到疾病控制中心实习,使学生直接了解现场工作实际,增强学生对卫生防病工作的感性认识,积累实践经验,并亲身参与卫生防病机构的实际工作,如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执法等,这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毕业前训练过程,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江城梅也认为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改革重点应加强预防医学实践环节,由于相当多教师是“三门”(校门、教研室、课堂)教师,不但缺乏公共卫生实践工作,各学科专业之闻也很少教学交流,讲课缺乏生动的实际案例和亲身体验,实际上就是应试教育。建议预防医学专业老师应该到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锻炼一段时间,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以便能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请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的专家上讲台讲课,使学生接触预防医学实际工作。

殷朝阳等分析了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引入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改革预防医学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首先,要从时间上予以保证,实验课程学时数和预防医学实践周数要科学设置。其次,要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测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健康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再有是要加大投入,大力改善目前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设施落后、环境条件差的现状,特别是要加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建设。国外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总的说,国外比较重视知识面广、实践性强、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如美国医学院校协会AAMC提出:预防医学教学范畴包括有最常见的课程:预防医学、社区医学、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信息学、循证医学等课程。美国公共卫生教育理事会(TheCouncilon'EducationinPublicHealth)规范了MPH学位点应包括五方面的教育内容,即行为科学、生命统计、环境卫生科学、流行病学及卫生事业管理。法国高等医学教育公共卫生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改革,巴黎第六大学(BroussaisHotel一Dieu)医学院教学计划的第二阶段(简称为DCEM)中,基础教学内容有:(1)交流:交流技巧、卫生教育技术、文献收集、信息论。(2)流行病学:描述性与分析性流行病学、统计学、人口学。(3)规划:卫生机构评估、卫生与预防的行动计划。(4)经济:卫生机构与卫生制度管理、卫生经济。(5)法学:行政、组织及民事的法学基础,社会保护,卫生法和社会法。(6)环境:物理环境的研究方法与环境卫生学;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组织职能与卫生一社会政策的分析。除了上述课程之外,公共卫生专业的医学生还必须自主选择学习下述选修教学中的两门课程:环境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机构与卫生服务部门的管理、社区保健。

综合上述预防医学的改革动向,作者认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我国卫生战略的改变,教学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控制,保证群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及大卫生观思维。

2.根据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的职能转变,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一致。如传统的三大卫生、流行病扩展到慢性病、艾滋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等。

3.注重交叉学科知识培养,拓宽授课知识面,如:人文科学、信息学、管理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对于现代预防医学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4.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讨论课、社会实践和毕业专题实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要改革死板的考核方式。

三、构建新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在总结多年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新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设想。

如下图所示,与传统培养模式完全不同,本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为主线,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学生将拥有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另外,通过在卫生和疾病预防机构的现场教学,使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本模式还注重人文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做专题讲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方法,总之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完全可以适应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要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工作需要相一致,该模式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2007年获得国家级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

在此新的培养模式中,教学方式也要做较大的改革:如下图所示,各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均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围绕老师的导读内容和命题展开课后的课本基础理论自学,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做探究实验。把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在讨论课中发表和辩论,最后形成结论和完成学习报告上交给老师。该教学方式借鉴国外一些高等院校的经验,确实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完全不会有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厌学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社会对预防医学人才专业要求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如何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克敌,杨世秀,欧阳宁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4-25.

[2]耿齐鸣.从SARS流行看今天的预防医学教育.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