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预防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康复医学专业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加强对湖南省重点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践教学中心”等学科平台的建设,结合国内外高校调研和国内公共卫生机构走访交流,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理念。该理念拟概括为:①培养预防医学学生全球视野,不局限于国家和政府边界,而应客观分析全球性因素和多元文化环境中对健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提高跨文化领域交流和学习能力。②引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应急意识,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报告与预警应急处理处置效果评估等。④培养学生全球协调发展型卫生观,即“公共卫生与全球生态系统融合,自然-社会-心理-生态-健康”一体的全球多元协同卫生观”,以全人类健康为内涵,以全人类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2全球化背景下预防医学人才应急能力培养举措
2.1拓展和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注重应急技能培养
分析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情景特点,结合传统教学内容中应急能力培养的薄弱之处与难点,拓展和优化传统预防医学专业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教育教学内容,对全球化视野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评估等教学内容进行强化,切实提升应急技能。如:指导学生熟悉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应急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训练,掌握应急储备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与情景模拟,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技术方案,独立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并提供相关预测预警信息,跟踪监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态势能力,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报告和反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及处置信息能力,协同处置跨区域、跨文化、跨意识形态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和报告能力等。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与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预防医学专业较单一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块,优化与拓展应急教学模块,增设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教学内容,搭建层次分明、实效明显的应急型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技能实践教学质量
一支稳定且与应急实践结合紧密的师资队伍是保障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应急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校多数专任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交流与联系不够,不熟悉公共卫生机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技能,而且应急技能训练类教材偏少且更新速率慢,导致高校教师应急教学偏重理论,应急技能实践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公共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熟悉应急流程与技能,但其科研能力与理论水平有待提升。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为专任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鼓励高校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联合申报科研项目,选派部分高校教师至公共卫生机构进行短期交流与实践,从公共卫生机构选聘部分熟悉公共卫生应急技能、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充实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同时,鼓励预防医学学生前往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毕业论文,在部分高水平公共卫生机构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全方位加强应急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实践教学质量。
2.3强化应急案例教学,提升现场处置能力
关键词:健康管理学,教学,思考
当今,健康管理成为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卫生部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中提出了我国卫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确定了卫生发展的一些优先领域,如重大传染病的控制,妇幼卫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患和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产业发展等,最终旨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健康管理学科体系与相关技术方法则不断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实践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过程中必将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国内健康管理已历经十年,无论在学科体系、产业实践,还是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医学教育也必须适应这一发展,健康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应运而生。我国已有十几所高校开设健康管理课程或开始以健康管理为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及研究生培养。因此,在医学模式与医学教育发生巨大转变的背景下,针对健康管理学不仅要突破医学课程传统的教学形式,更要注重创新教学的探讨。
一、健康管理学特点
健康管理学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课程。
1.健康管理学是综合众多学科的新兴学科
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中明确将健康管理学列为现代医学创新体系之一。它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营养学、运动学、中医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一些健康管理相关的书籍、资料显示,各家的理念和内容均存在差异,尚未达成较大的共识,一些内容甚至存在拼色,即内容上有堆砌现象。这也体现了年轻学科的特征。
2.健康管理学是具备特有内容的独立学科
虽然健康管理融合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管理学等许多学科,但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形成了以健康信息收集、健康状况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为主线的学科体系,具备其特有的实用技能,既不同于以人群预防策略为主的预防医学,也有别于以个体的诊断治疗为中心的临床医学,可称得上是一门独立学科。
3.健康管理学以注重技能培训为主,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
鉴于健康管理学的多学科、新兴学科特点,在专业教育计划制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需要大量探索和改进。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单纯的治疗,扩展为预防一治疗一康复一保健;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流行病统计、营养、运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等知识与技能。
二、健康管理学教学体会与思考
目前,各地陆续在开展健康管理学教学和培训,但尚未形成一套较成熟的教学体系,也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我校于2013年首次面向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开设健康管理学必选课,全科医学人才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对整个生命进行照顾。我校已着手开办国家免费三年制乡村医师及五年制本科学历全科医师,旨在改善农牧区缺医少药,社区医疗不均衡的情况。2015年我校健康管理学申请纳入本科与研究生课程选修课,现结合本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体会与思考。
1.完善健康管理教学平台
完善健康管理教学平台。通过课堂理论课可传授健康管理学的理念、范畴和内容,然而针对健康管理技术与方法,需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或见习平台。文献报道,海南医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拥有健康管理教研室和健康管理测评实验室,拥有健康管理软件一套,基本能满足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我校于2013年成立健康管理学教研室,但健康管理理论课与实践课均在教室授课,缺乏实践教学条件与教学场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优化健康管理学师资队伍
优化健康管理学师资队伍。健康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目前专业人才和师资力量不足。我校健康管理学由两名流行病与统计专业教师专职任教,其他教师均为兼职人员。一方面借助新疆健康管理师培训师资及社区全科医师培训师资,另一方面从医院行政部门或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聘请在职人员,充实师资力量。此做法的优势在于外聘人员学识水平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传递较大健康管理相关学科或学术方面的信息,但兼职教师教学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因此,在充分发挥现有师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健康管理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3.丰富健康管理学教学素材
丰富健康管理学教学素材。健康管理学重点围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状况监测、健康风险评估与预测、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与管理三大内容,也是教学内容的主线。目前我校采用的是由王培玉主编的《健康管理学》教材,并参考王陇德主编的健康管理师培训教程。涉及健康管理概论,流行病、统计学和健康教育学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实践相关的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计划、实施与评价等内容,以慢性病为主的干预基础知识,也涉及到了一些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但健康管理学涉及多学科,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学科之间的集成和融合,才能真正为健康管理所用。同时,教师和学生可利用信息平台,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公共资源,以及通过课堂之外的活动,获取健康管理最新的信息,更轻松地将专业知识难点、重点加以解决。
4.创新健康管理学教学方法
创新健康管理学教学方法。健康管理学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我校面向全科医学专业开展此新课程,符合其专业需求,学生有较高的热情和兴趣。为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健康管理技能掌握,倡导贯彻参与式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对疾病进行管理,将教和学、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采用以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形式外,可采用实地考察见习(例如我校通过参观健康体检中心)、PBL教学(案例分析),以及课余带领学生参与社区健康教育、家庭访视指导、社区医生随访交流,以及参加专业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专题讲座等学术活动,更直接的进行技能教学与培训,确保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健康管理在我国快速发展并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健康管理(产业)服务发展是离不开健康管理学科发展的。因此,需要加强健康管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推进培养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邹媛 王迎洪 王巧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培玉.健康管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6.
[2]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1-147.
[3]王培玉,爱萍.健康管理学与健康管理师—人群健康领域的一个新学科、卫生行业的新职业[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3):347-351.
[4]王培玉.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现状、问题和展望[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1):2-4.
[5]刘静,曾渝,王大红.海南医学院健康管理专业方向在校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5):358-359.
[6]杜文津,陈晋文,陈大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老年医学教学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3):355-357.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流行病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43-0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通过创造近似真实场合的情形和景象,帮助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2]。本研究尝试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教学对象
以2009级预防医学专业的82名学生作为情境教学试验组,以采取传统教学法的2008级相同专业9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该组学生已在去年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理论和实践的教学。
1.集体备课,包括传统流行病学理论教学的安排、情境教学内容选择、方案制订、课时确定等,尤其是知识点的选择、情境的设置以及知识点与情境的融合。
2.传统理论教学,在情境教学之前,先进行传统流行病学理论的教学,让学生先了解各种流行病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等。
3.情境模拟教学,根据既定教学方案,选择传染病暴发调查、慢性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3个内容进行情境模拟教学,共计15个学时。上课时采用多种情境融合:①图画再现情境,如SARS暴发期间的照片及视频、不明原因疾病发生时群众受访的视频等,主要用来渲染一种来势汹涌、大众恐慌的感觉。②表演体会情境,主要是角色扮演,事先选择十几个学生现场模拟患者或周围群众,描述个人感受或陈述事件经过。③语言描述情境,在图画和表演情境进行的同时,教师辅以语言描述,提高感知的效应,也有利于学生能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4.教师引导与提问,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情境进行引导的同时,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扮演“流行病学专家”,应对现场遇到的问题,探寻疾病或事件发生的原因。对于既往讲授的流行病学理论,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些启发或提示,以增强其利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讨论与发言,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积极进行讨论与发言,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教师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引导其讨论的方向,并对个别疑问进行解释或说明。
6.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点评,同时基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情境中的问题与流行病学理论结合,进行横向和纵向的阐述,使得学生切实体会如何解决现场问题。
(三)教学效果评估
在情境教学后,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情境教学方式的评价。同时组织相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命题,题型与以往一样,力求与去年流行病学考试难易相当。根据考试成绩,分别比较两届学生的总分和流行病学应用题型的得分,并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一)不同教学方式学生成绩的比较
情境教学组学生期末成绩与去年传统教学组学生期末成绩存在统计学差异(88.4±7.7分与84.6±8.2分,t=3.109,P
(二)学生对情境教学的认可程度
共发放问卷82份,收回82份,91.1%的学生赞成情境教学方式,认为情境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教学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加强与公共卫生实践的结合。
三、讨论
(一)情境教学模式的必要
流行病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都很强的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最核心的课程之一。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公共卫生领域中的问题[3]。目前国内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流行病学学习上表现出高理论成绩和低实践能力的现象。不同层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反馈的信息也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刚毕业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很多事情不会做,不知道怎么解决,但问及相关理论时,一般都能说出个一二,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现象很明显。而传统的流行病学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应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也很难接触到公共卫生实践,大多停留在文字的假设,一旦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可能就显得手足无措。因此,探索一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能力的流行病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二)情境教学模式的优点
情境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学效果[4]。就本次情境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而言,情境教学的优点可表现在:①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公共卫生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实际的应用又会提高其对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提早让其接触公共卫生实践。虽然是通过情境模拟,但采用多种模拟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日后真正投入到公共卫生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也为其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了思想准备。③增强其交流沟通的能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无论现场调查还是健康教育,都需要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相互讨论、积极发言等,均可提高其言语表达水平和相互沟通的能力。
(三)情境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情境教学的顺利实施其实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周乔木认为主要是课堂内外的两个因素:一个是课堂软环境因素,主要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另一个则是课堂硬环境因素,如教育主管及教辅部门的影响,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资料等物的制约等[5]。这些因素在本次情境教学研究中也有所体现,也是需要事先考虑和解决的。此外,结合本次实施过程,尚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即来自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层面上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构思情境教学案例的主要过程,包括对知识点的选择、情境构建、开课时间等方面的讨论,如何通过情境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需要教师广泛查阅文献、反复讨论才能有很好的可行性。本次情境教学是在传统教学讲授了基本理论之后进行的,此时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实践兴趣,此时进行情境教学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首先,教师层面上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教师的语言描述既要考虑案例的发展,又要考虑到学生进入情境的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等,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境控制能力。其次是学生层面上的配合。情境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情境教学中形成的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公共卫生领域的多个学科,需要学生通过查询文献和资料、相互讨论、积极思考等多种途径来解决,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本次实践研究表明,情境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式教学,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流行病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为进一步开展整合式预防医学学科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奠定了基础,从而更好地培养了预防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虹.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19):2532-2534.
[2]陈黄琴,黄彬.情景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30(10):278.
[3]王蓓.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321-323.
关键词:PBL教学;CBL教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73-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营养意识逐渐增强,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这一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对预防医学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为基础(Cased-Based Learning,CBL)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在世界各国高等院校日益受到重视,该模式已成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教学改革措施[2]。同样,PBL和CBL讨论式教学模式已逐渐引入我校预防医学教学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教学质量,在该教学中实施PBL和CBL综合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新时期对高质量卫生人才的要求。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的现状和思考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了营养和饮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营养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仍屡见不鲜。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是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保证居民健康、增强体制、降低慢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延长寿命有重要意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教学时数少;学生学习状态不佳,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进入工作后难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把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PBL教学属于精英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多采取循序渐进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而CBL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采取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以案例为主线,自我完善为基础,“头脑风暴”为特色的教学形式,它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CBL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参与为特征,通过事先准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PBL教学属于开放式的探究,而CBL教学属于引导式的探究。PBL和CBL教学模式都是新型的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者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并有利于预防医学学生在今后卫生工作思维模式的形成。为此,如何把PBL和CBL教学模式应用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三、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教学
众所周知,讨论式教学是以案例为主线,实际上,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知识自古就有。然而,选择什么样的案例教学,才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好的教学效果有待商榷。
1.典型案例的选取:选择合适的案例,无疑是CBL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真实性、新颖性、典型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原理和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必须紧扣授课内容中教学大纲的知识要点,同时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经过思考,初步能正确地推断出结论。譬如,2013年6月13日17时20分,四川眉山映天学校部分学生出现呕吐、乏力、发烧等症状,截至15日上午10时30分,送往医院治疗的该校学生达386名,经医疗和疾控专家初步会诊判断为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针对以上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例,我们可以设计围绕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中毒食品、食品可能被污染的原因和中毒原因等)、中毒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措施等诸多问题,为PBL教学准备翔实的资料。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来说,PBL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采用CBL教学模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实施步骤:(1)课前编写PBL和CBL相结合的教案:该项工作由教师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关注一些与营养及食品卫生相关的事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广泛收集案例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使之成为适合教学的案例。(2)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下次上课主题告知学生,同时把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任务发给学生,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把每组需要收集的资料告知各小组组长和其他组员。(3)课堂要求:教师首先介绍本次PBL和CBL将结合的教学的要求和规则,按照前面所分的小组,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报告,教师参与,共同讨论。(4)结果讨论:教师和学生互相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某些基础理论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根据和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及表达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确营养与食品安全对健康的重要性。(5)分析总结:对每次教学案例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相应评价,对本次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查找根源,给学生以启迪。
3.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优点。传统的案例讨论课一般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其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而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并以学生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为主,教师指导解答为辅,该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对于学生进行学习成绩评价不能单纯以试卷为准,而应从多方面评估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将为预防医学毕业生在以后工作岗位中,奠定一个坚实的专业技术能力。
PBL和CBL的教学模式的引入推动着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包括对预防医学的改革,但任何一种教学形式不可能是完美无缺。传统教学模式有其诸多不足之处,然而其存在与延续也必然有合理价值。如何将传统医学教学方法与PBL和CBL讨论式教学模式进行完美结合,并应用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中,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并与世界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相结合,是我们医学基础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Gilkiso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tutor expertise:the need for different questions[J].Medical Education,2004,389(2):921-926.
[2]李稻,韩玉慧,蒋益,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08-110.
[3]张增利.案例教学在毒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96,132.
[4]O’Neill P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longside clinical experience:reform of the Manchester curriculum[J].Education Health,1998,11(1):37-48.
[5]Rodrguez Barbero A,Lpez Novoa JM.Teaching integrative physiology using the quantitative circulatory physiology model and case discussion method:evaluation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J].Adv Physiol Educ,2008,32(4):304-311.
[6]Chan WP,Hsu CY,Hong CY.Innovative Case Based Integrated Teaching in an undergraduate medical curriculum: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onses[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8,37(11):95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