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审计措施

安全审计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审计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审计措施

安全审计措施范文第1篇

1.1漏电及触电。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可能由于设计疏漏或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疏忽,使得电气系统、机电设备、测控保护设备以及供电线路自身的绝缘性能下降或过热,轻者可能引起设备损坏,重者会由于设备漏电而发生触电伤亡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

1.2电气事故引起火灾。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从整体上对临时用电进行规划,乱拉乱接、随地拖动电缆、超负荷运行等,造成施工现场的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长期处于超载运行工况,致使其绝缘保护层性能不断降低或破坏,在操作过电压、雷击过电压等作用下,产生的大电流会引起火灾事故,对施工人员和机电设备造成危害。

1.3静电造成的危害。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的接地和一些连接装置存在安装质量问题,电气设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不能得到有效抑制或泄流,对二次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就会造成损害。另外,静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也可能会对操控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1.4电磁危害。

一些电气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未达到应有的屏蔽效果,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会对操控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2电气工程安全措施及人身保障措施

2.1准备工作。

人和物是与电气工程施工关系最为密切的两大要素,因此要想使电气工程的安全及人身安全得到保证,首先就应该对人和物进行良好的安全控制。安全控制并不是待施工开始时才进行的,而是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具体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必然是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施工材料是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的基础,原材料是否安全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所以采购原材料的时候要使其符合国家规定和安全标准,不要使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一旦发现,要立即弃用,这种做法是在源头处保证施工的安全,将一切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当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第二,人员是施工的主要操作者,也是电气安装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参建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强化其安全理念和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其在施工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就算遇到紧急情况也能镇定自若,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彻底有效的解决和处理,此外,在详细考察施工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手册,让每一位在职人员进行熟悉并掌握;第三,在电气安装施工实际开展的时候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检查人员,这些人员一定要有上岗证书,一旦发现无证上岗现象的出现,要追究其责任,安全检查人员的主要作用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的时候不存在安全隐患,而检查应该分两次进行,通常都是当天开工之前和当天手工的时候;至于开工之前的检查,就是针对那些危险性高的对象和项目进行检查,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防止由于检查不到位而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和不可估量的后果,而所谓的收工时的检查指的则是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虽然其所处的位置是施工完毕之后,但是其重要性却容不得有一点忽视。

2.2安装阶段。

配备完各种事项之后,施工方应该在第一时间上报给监理方,之后才允许正式开展电气安装施工。施工人员只要在施工现场,无论是不是在施工,都必须戴着安全帽,施工前更是应该配备好各种安全防护设施,例如绝缘手套、雨鞋等。三相五线制是首选的系统配置,这也是现行基本的通用强制性标准,将零、火、地三相线从源头分流,在较远距离的位置将保护线接地,接地使用除锈后的钢管套接中型号的PVC管,合二为一。接下来是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要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和三级保护的措施到位,开关面板的线盒要采用优质品,以免线盒面板安装不上。这里我们监理单位应当注意,允许施工人员将管道集中在一起,使用胶水粘结的时候还需要逐一检查避免出现次品,影响施工质量,造成安全事故。在防雷电方面,作为监理单位应当抽检个别重点接地、接零线位的连接情况。对于出现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明显不足等情况,应当立即制止;情况严重的上报驻地高工,予以返工处理。施工单位在每一处防雷处均须引下线,单面焊接的质量要求在下线直径12d以上,并用防水油漆作警示标记,这里建议采用红白相间的油漆作为警告标记,同时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实际操作施工图纸(越详尽越好),并将该图制成电子版本上报监理单位备案。使用前必须检查安全带是否完好和支架是否牢固,同时还需要固定时间对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导致出现人身伤害。

2.3运行维护。

电气工程安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上岗证书上的等级进行相应的施工,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不能超过证书上规定的等级;如果电气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专业的维护人员需要立即进入施工场地进行维护,检查完毕并确保无误后,恢复正常施工。施工场地的防火防电安全保护措施必须做到位,消防器具的数量不可太少,以备应急之需。通电工具使用之前,电工需要仔细的检查其绝缘性能。电气安装施工人员必须自觉服从指挥和安排,不能违背工程监理人员的指令,更不允许发生矛盾和冲突。

2.4几点措施。

笔者从事监理工作已经有一定的年限,工作经验些许丰富,那么接下来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出本电气工程安全措施及人身保障措施,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人士的采用,也希望多多指教,有不到位的见解敬请指出,定当改正与完善。第一,专题会议在在电气工程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必须被召开,主要负责方是施工单位,要求施工人员全部到齐,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到场的需要派遣代表前来,为了强化会议的效果,要求各施工单位形成书面记录,这是为了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在心底了高度重视电气安装施工的安全性。第二,安全警告标语必须在施工现场被标明,设置的位置必须显眼易见,如果是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的路口或路段,要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看守,施工现场的前后方位各安排一位安全人员,为每一个人配备性能良好的对讲机,保持及时的联系和沟通。除此之外,用电场所附近必须配备专用的配电房,并在房门上设置安全警示标示,明令禁止闲人免进,如果施工单位条件比较好,应该在配电房四周建设围墙。第三,鉴于电气安装施工的特殊性,国家对施工都有明确的规范标准,而施工人员从事这一行必须事先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才能正式上岗,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某些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应该立即指出并更正,防止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或人员伤亡。第四,施工人员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在闲暇之际进行广泛的学习,学习监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只有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监理工作。

3结论

安全审计措施范文第2篇

项目名称

乌兰大泵房变压器清扫检修、避雷器更换

实施单位

审批部门

审批意见

签字

审批日期

总工程师

专业副总工程师

调度室

安全管理科

生产技术科

审核

编制

乌兰大泵房变压器清扫检修、避雷器更换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2019年3月29日

一、总则

为保证乌兰大泵房变压器清扫检修、避雷器更换工作顺利进行,做到安全有保障,组织有秩序,工作质量有保证,特制定本措施。本措施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的要求编制。

检修项目:乌兰大泵房变压器清扫检修、避雷器更换

试验项目:变压器和避雷器接地电阻测试

计划实施时间:   年  月  日09:00—   年   月   日14:00

二、组织措施

1.为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2.本措施一经批准,立即生效,进入工作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3.工作前参与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并签字。现场发

现任何人员违反本措施,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应立即制止。

4.人员及职责

工作负责人:祝宏智

负责与公司上下的协调,审核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是否完善,布置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各项事宜及各项事宜的准备工作。与公司协调安排停电清扫工作的具体时间,对此次工作负总责。

现场负责人:谢明明

负责工作现场的组织实施,工作前的材料准备,工作中人员安排及调整,对本次工作的进度、安全负总责,为本次工作的总监护人。

技术负责人:马维群

对本次工作中的各个技术性环节负责。

安全负责人:廉红卫

负责对本次工作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进行监护,对本次工作的安全负责。

工器具及配件准备:

序号

名  称

规格/编号

单位

准备

数量

备注

1

短路接地线

1

2

电工工具

1

3

万用表

1

4

接地电阻测试仪

1

5

棉纱

5

6

避雷器

6KV户外型

1

三、技术措施

(一)停 电

操作任务:在乌兰35KV变电所将工业锅炉626回路由运行转检修。

1、拉开工业锅炉626断路器,检查确已拉开;

2、取下工业锅炉626断路器合闸熔断器;

2、拉开工业锅炉626-2线路侧隔离开关,检查确已拉开;

3、拉开工业锅炉626-1电源侧隔离开关,检查确已拉开;

4、在工业锅炉626-2隔离开关线路侧验明三相确无电压;

5、在工业锅炉626-2隔离开关线路侧装设01#接地线;

6、取下工业锅炉626控制电源熔断器。

(二)验电及挂接地线

1、验电:在大泵房变压器杆的电源侧逐项验明三相确无电压。

2、挂接地线:在大泵房变压器杆的电源侧装设一组接地线。

(三)悬挂标示牌

1、在乌兰35KV变电所工业锅炉626开关柜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

2、在大泵房变压器围栏上挂“在此工作”标示牌。

(四)送电操作技术措施

送电顺序与停电顺序相反,即检修结束后,现场负责人、安全员共同进行检查验收。确认接地线全部拆除,安全措施已全部拆除,现场无任何遗留物、作业人员全部撤离后,工作票办理终结后,变电所值班人员向调度联系、开始送电。

操作任务:在乌兰35KV变电所将工业锅炉626回路由检修转运行。

1、装上工业锅炉626控制电源熔断器;

2、拆除工业锅炉626-2隔离开关线路侧01#号接地线;

3、检查工业锅炉626柜内确无接地短路;

4、检查工业锅炉626断路器在“分闸”位置;

5、合上工业锅炉626-1隔离开关,检查确已合好;

6、合上工业锅炉626-2隔离开关,检查确已合好;

7、装上工业锅炉626合闸电源熔断器;

8、合上工业锅炉626断路器,检查确已合好。

四、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人员要求及注意事项:

1、参加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听从现场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严禁擅离工作岗位或擅自进行工作安排之外的工作。

2、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掌握工作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没有参加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学习和安全交底人员不得参加本次工作。

3、不得在现场打闹、吸烟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未经许可不得拆除标示牌和接地线。

4、停送电前必须与公司调度联系,必须征得当值调度员同意后方可开始停送电工作,严禁约时停送电。

5、工作前办理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6、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必须对工作班组人员的精神状态负责,不适合参加此项工作的人员不得强令其参加。有精神不振、有明显的疲劳、困乏及其他身体不适、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的,不得工作,严禁喝酒后上岗。

7、作业过程中,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思想要高度集中,禁止在没有监护的条件下工作,所有电气设备在未经验明确无电压前,一律视为有电,在安全措施未做好之前,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6KV安全距离为不小于0.7m)。

8、现场操作和检修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安全用具(绝缘手套、绝缘靴、安全帽)。

9、停、送电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操作票由副队长审核确认,操作前必须进行模拟预演。操作人员执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操作前,要认真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严格执行唱票复诵制。

10、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并使用电压等级相符(6KV)并合格的验电器逐项进行验电,经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接地线的装设,装设接地线时必须做到,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11、在清扫变压器及更换避雷器过程中,工作人员至少两人一组,一人工作,一人传递工具和监护,严禁攀爬及踩踏套管或绝缘子。

12、登杆作业前,应先检查水泥杆的根部、基础是否牢固,登杆时要使用脚扣,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的挂钩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并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栓牢。禁止利用绳索、拉线上下线杆或顺杆向下滑落。

13、上横担进行工作前,应检查横担连接是否牢固和腐蚀情况,检查时安全带(绳)应系在主杆或牢固的构件上。

14、杆上作业应使用工具袋,不准随便乱放,上下传递工器具及配件应使用传递绳,严禁随意抛掷。

15、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在基准面2m以上),除监护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逗留,防止落物伤人。遇有5级以上的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特殊情况下,确需在恶劣天气进行工作时,应组织人员充分讨论必要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

16、工作过程中发现设备有缺陷等问题,及时向工作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汇报,及时处理隐患。

17、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清理工作现场,现场负责人、安全员进行验收。符合运行条件后,拆除接地线并检查无误后,在工作票上填明工作终了时间,经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签字后工作终结,方可开始送电事宜。检修人员在现场安全地点外待命,送电正常后方可撤离现场。

(二)工器具要求:

1、所使用的绝缘手套、绝缘靴必须完好无破损,符合规范要求,经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有开粘、裂纹等损坏情形禁止使用。

2、接地线应使用多股透明外护层软铜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严禁工作人员擅自拆除接地线,禁止使用其他导线充当接地线。

3、安全带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外观无破损、断裂,金属配件无裂纹,焊接无缺陷。挂钩的钩舌咬口平整不错位,保险装置完整可靠。并在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

4、安全帽外观及组件完好无损,帽壳与顶衬缓冲区在25-50mm之间。

5、使用梯子时,梯子要确保完好,使用时不得垫高或接长,梯子放置稳固,与地面的夹角应为65度左右,有人在梯子上工作时,应有专人扶着,严禁人在梯子上移动梯子,严禁上下抛掷工具、物品。

五、反事故措施:

1、检修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送电,应立即停止检修,拆除安全措施,终结工作票,恢复送电。

2、检修完毕恢复送电,如发生系统有故障或有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向工作负责人汇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操作。

3、送电后发现系统或设备异常已影响到继续运行时,汇报工作负责人后,立即停电检查。

六 、文明施工

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的规章制度,严禁扰乱现场工作秩序。

2、参加工作人员要讲文明,礼貌待人,不讲脏话。

3、工作结束时,做到现场“三清”。

七、危险源分析及管控措施

序号

 

根源危险源类型

根源类危险源名称

状态类危险源描述

风险后果及描述

事故类型名称

风险等级名称

管理标准

管理措施

1

变电运行工

误操作

操作票未经审查,操作前未进行模拟预演。

误操作造成走错间隔,误停电及人员触电事故。

机电事故

中等

1、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板或接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并进行模拟预演,2、操作票要经值班负责人审核签名。

1.工作票要在工作前一天送达变电所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提前填写好操作票,由于是单岗,所以必须由副队长审核。2、工作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对操作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按规定填写、使用操作票,对停电当天操作人员进行处罚。3.每年对变电所值班员进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

2

变电运行工、维修工

停电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变电运行工未验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挂标示牌不及时。

人员触电

机电事故

中等

1.完成停电后,要按照措施要求做好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的技术措施,并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

2.由工作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现场工作负责人

工前未交底

开工前未向工作人员告知危险点、安全技术措施及工作任务等内容

易造成人身触电。

机电事故

中等

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在开始工作前向全体工作成员告知危险点,交代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告知工作地点、工作任务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

1.跟班领导、安监人员或工作负责人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制止工作,并要求重新进行安全交底。

4

变电运行工、维修工

工作任务不明确

未严格学习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造成人员伤害

人身事故

中等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掌握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危险源,并履行确认手续。

5

 

变电运行工、维修工

未验电、放电

未验电、放电或验电、放电操作不规范

如果设备有电而未验明,造成短路跳闸,设备烧坏,人员触电等事故

机电事故

中等

运行工对设备停电后,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并合格的6kv验电器进行验电,验明无电压后,进行放电、装设接地线;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

 

1.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做好检修安全措施;

2.安全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6

工器具

人员使用工器具

工器具未进行安全检查

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造成人员受伤

人身事故

中等

工器具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作业前应对所有的的工器具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安全可靠,工作负责人进行监督。安全用具必须集中管理,防止受潮、挪作他用。

7

维修工

抛掷

工器具

未按规程规定手把手传递工器具或者使用绳索传递

抛掷工器具导致人员受伤和碰伤瓷瓶等设备

其他事故

中等

传递工器具时严格执行规程规定手把手传递或者使用绳索传递,

 

安全监护人进行监护,工作前交代清楚。

8

维修工

高空坠落

未系安全带

摔伤

人身事故

中等

超过基准面2米必须使用安全带并系在牢固可靠地位置上

现场负责人、安全员要现场监督严禁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作业

9

维修工

人员使用梯子摔伤

梯子未立稳或无人扶

摔伤

人身事故

中等

梯子要立稳并有专人扶着

作业前技术员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同时现场负责人指定两人至少一组,有专人扶梯子

10

 

维修工

导线虚接

更换避雷器接线时,没有按规定将导线与接线柱连接好。

造成接头过热烧坏接头或者烧坏避雷器

机电事故

一般

安装避雷器接线时,注意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完好性,接线时,螺丝要拧紧,不能虚接,线鼻子与导线头的接触面足够。

由电工连接安装。由现场负责人监督检查连接是否完好。

措施学习

主持人

措施学习时间:

需重点强调的危险点:

针对上述危险点的管控措施:

风险源持续评估(补充危险点及管控措施):

其他事项(人员精神状态、现场成员有无变更):变更人员需注明原因

 

 

 

安全员确认签字:                   区队跟班领导确认签字:            

措施学习人员签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补学措施人员签名:

1

2

3

4

5

6

7

8

安全审计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安全监控;措施

前言

深基坑支护施工将受到地质条件、环境因素、技术条件等的影响,为了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支护安全监控与监测,提高深基坑支护质量,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基底面积1962m2,总建筑面积4652.8m2,该建筑为地下2层(-8m),地上8层的框架结构,四周邻近建筑物,东面为10m为市区道路(6m位置有电缆管线),南面11m为发电厂,西面10m为9层高的建筑,北面10m为11层住宅小区,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0.5m。

2深基坑支护措施

2.1钢板桩支护

引进液压打桩机,可以先维护、修缮位于地下室附近的钢板桩,按照先支撑再开挖的顺序来施工,具体的顺序为:前期筹备,钢板桩设置,挖掘土方到基底标高,混凝土浇筑,底板施工,回填。

2.2钢板桩的施打

依照图纸设计,第一步来测定位置、定位,放线,在打设钢板桩之前必须做好校验、检查等工作,实际打桩过程中必须拥有导向夹具,而且需要装配导架,可以借助振动锤来施打钢板桩,为了确保钢板桩平顺、位置准确,在正式开始打桩前则应定位桩架,保持顶高齐平,第一步先打进定位桩,再从小的咬口入手来打桩,做好咬口部位的,控制水体的渗出,桩体锁口处必须准确对应,实际的打桩操作中,为了确保钢板桩处于垂直状态,可以借助经纬仪从两端来进行控制,从而控制锁口的中心线平面发生位移,也可以将夹板安装在钢板桩锁口处,来保护钢板桩位置的牢固,而且应该首先计算得出各个板桩的实际部位,为检查创造便利条件,实际打桩操作中必须重视初始钢板桩的实际打入部位、方向以及精准度等。

2.3安装支撑

从“时空效应”的理念出发,实际的支撑安装需要同土方挖掘相协调,而且要遵照特定的思路,那就是:水平分段、竖向分层的理念来挖掘土方,通常竖直方向的分层挖土的厚度则需要参照各个支撑之间的距离来决定,一般应该分成三层,当土方挖掘达到两米半时,则需要设置地一道支撑,也可以借助吊车来让支撑上升到一个能够安装的部位,本着先设支撑再挖掘的顺序,当土方挖掘到地下五米半时,则要增设下一道支撑。

2.4支撑与钢板桩的拆除

在正式拆除地下支撑前,可以将混凝土传力带设置于底板和钢板桩中间,具体的厚度一般应达到20cm,同时,又要利用油毡设置隔离层,检查传力带,如果其强度已经达到50%,就拆掉下一道支撑。回填基坑,回填至地下3m时,才能拆除钢板桩,拆除钢板时应该借助液压打桩机,而且钢板桩拆除过程中要控制四周房柱地基的变形、位移等问题,而且钢板桩的拔除也不能逐根进行,而是本着隔跳的模式。

3深基坑支护安全监测与控制

3.1基坑支护的安全监测

实际的深基坑挖掘操作中,应该积极维护基坑与四周建筑的稳固、安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重点监测支护桩顶部的水平位移,桩柱的沉降、倾斜度等,具体监测项目如表1所示。(1)监测桩顶位移与沉降结合桩顶实际,是否出现沉降、凸起,从中分析得出围护构造后方的土体有无沉降、塌陷,是否存在软土层。可以将监测点设置于圈梁,并植入直径为16的圆柱形钢筋,同时,要做下十字标识而且做好标号。可以选择直径为10×10cm的钢筋、钢板桩顶来焊接,以此来设置沉降,和水平位移测试点,同时,要围绕桩顶的水平位移、沉降等来加以检查、测试,要尽量提前做好防范对策来减少基坑塌陷的概率。(2)立柱沉降检测用来支持核心的立柱,其沉降度将影响到支撑体系的牢固度,可以借助水准仪来加以观测,能够确保观测精度,在1mm以上,要保护立柱安全,防止其发生沉降,从而确保基坑支护系统的牢固、稳定,确保其安全。(3)厂房柱沉降与位移监测应该将监测点设置于靠近主厂房的柱上,主要监测位移、沉降与倾斜等,可以选择直径为10的膨胀螺栓,其中监测点一般达到10个,为了获得全面的监测数据,应该尝试从若干维度、角度、点等进行观测。

3.2安全监测技术与频率

应该根据监测所得到的数据、数值等大小以及外部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来灵活调整监测频率,安全监测也需要参照工程概况、对象特点等来对应决定,一般可以选择定时监测、跟踪监测相互配合的模式来展开。如果发现形变较大,已经大于相关标准、现场条件时,则需要增加观测的时间、次数,加大观测频率,遇到一些特殊的气候条件,例如:大雨、暴雨等则要加紧观测与监护,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危险时,则需要加紧观测步伐,通过变通地调整监测频率来对应解决一些突发性事件,控制隐患问题的出现。

3.3深基坑施工在土方开挖的安全控制

结合此工程的实际情况,基底面积1962m2,基坑开挖深度为10.5m,该建筑为地下2层(-8m),土方开挖中最关键是要掌握好土方开挖的先后流程,具体可以选择基坑开挖从两端向中间的方式(见图1)。

3.4提高基坑支护安全监测质量

(1)提高仪器精密度仪器是否精密、安全会极大地影响到支护监测水平,必须保证仪器达到规范的标准、规范、精密度,得到相关国家部门的支持与认可,保证采集的支护桩顶部的水平位移、柱体沉降、倾斜等都达到精准、实际的效果。(2)整体全面化监测要想确保基坑支护安全监测质量,发挥对基坑支护的引导功能,就必须从整体上进行监测,要充分确保监测设备、人员等的安全。做好相关的围护,积极开挖基坑,要全天候监测、检查基坑的支护桩顶部的位移、桩顶沉降等,要对各项数据实施全方位的动态监测、检查与监督,确保及时查明其中的故障、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基坑坍塌,保护四周环境安全,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监督、监护与检查工作,预防基坑四周出现裂缝,裂痕,保护整个基坑的安全。

4总结

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个技术性施工工程,必须做好安全监控、监测等工作,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水平,确保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99.

[2]陈晓勇,高广运,李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风险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s2):1794~1798.

安全审计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深基坑;安全措施;围护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深基坑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作为整幢大厦的基础,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厦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深基坑施工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具有很大危险性,可能引起基坑周围局部土移的沉降,危及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安全,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同时也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所对深基坑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认真考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深基坑施工主要包括围护工程、挖土工程及地下室底板工程三大块,其中围护工程是三块中的重点。本文以某大厦为例,主要就围护工程施工作详细讨论。

1.工程概况

某大厦工程位于最繁华地段的地区。商业大厦由主楼和裙楼两部组成,中南部方向为主楼,计十六层,总高度71 m。地下室二层,基坑深度分别为7.3m和 9.1m;裙楼在北段,地面七层,地下室一层 ,基坑深度为4.9 m,围护延长米约300m,工程桩系 800钻孔灌注桩。根据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围护桩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物理学指标如下:

2.围护工程

围护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般主要有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地下室连续墙、水泥搅拌桩自立式挡土墙,拉森钢板桩,预制空心方桩等,同时采用对撵、角撑、斜撑、压力注浆和钢筋混凝土盖梁、素混凝土盖梁等相互配合,但根据具体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实际的挖土深度、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工期因素等,选择既安全又经济的施工方案,目前一般多选用几种方案相互配合使用的组合式结构的围护方案。

( 1 )围护设计

①围护设计思路

本工程变形控制要求高,而且基坑深度有 A区4.9 m,B区7.3 m及 c区9.1 m三种,宜采用多种围护形式组合结构方案。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造价的控制及与挖土工程的配合,在 9.1m深基坑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两遭支撑,并且第二道支撑采用预应力锚杆;基坑南侧有一汽车斜坡道,宜采用大面积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北侧4.9m的深基坑则采用能撑则撑,不能撑就用悬臂桩形式;7.3m的深基坑采用一道对撑或角撑形式,南北深浅交汇处用水泥搅拌桩支护。

②围护设计计算

本工程压力计算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水土合算,地面超载取20kN/m2,半无限分布,基坑南侧和东侧的7.3 m深基坑选用 18.5m长,φ800@950 的钻孔灌注桩,桩配筋为l2φ25 ;俩侧和东侧 9.1m 深基坑采用 18.5m长,φ800@950钻孔灌注桩。北侧悬臂部分采用16.5m长,φ800@900钻孔灌注桩,配筋为16φ25 ,离地面7.0 m处加一道预应力锚杆,锚杆间距为 950mm,以25、30倾角交错排布;西北侧角撵部分采用φ800@1000的钻孔灌注桩,桩长13.0m,桩身配筋 12φ22 ;支撵结点处的支撵柱由钢构件加钻孔灌注桩组合形成,基底以上用素砼包住钢构件,基底以下配主筋 8φl8通长,做底板时敲掉外包砼,以利底板钢筋通过;南侧坡道下的水泥搅拌桩为 5.7m宽,10.8m长,桩顶距地面为3.7m,水泥搅拌桩插人坑底 6.25m与钻孔灌注桩形成较好的整体。除西北侧角撑的浅基坑和南侧基坑外,坑内其余各侧坑底距坑壁3.Om宽,5.Om深范围内进行压力注浆,以加固被动土,注浆的水泥用量为加固土体重量的8%。

③安全保证措施

由于本工程是特殊的淤泥质软土地质,进行基坑支护及开挖难度较大,一旦引起支护结构在某种程度的失稳,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 )施工前对锚轩进行承载试验及进行压力注浆加固效果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合理的锚杆长度和压力注浆配比。

2 )做好基坑围护的监测便及时掌握基坑施工对邻近建设物的影响及支护结构工作状态,在开挖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 对现场周围的地下管网及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可根据要求设置十二个沉降观测点。

B 对基坑周围圈粱沉降及位移进行监测。每隔15 m设置一水平位移观测点,可测定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圈梁的稳定性,同时在必要时对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进行监测,这样既可监测周边建筑物下沉情况,也可监测水泥搅拌桩防渗帷幕效果。

C 对基坑深层土移进行监测。在基坑周边根据挖土深浅和周围建筑物的重要性设置十一个测斜L,埋设深度与围护桩深度相一致。

D 对基坑支撑轴力进行监测。在锚杆上设置十个锚杆测力计进行锚杆受力观测,并做好每天观测记录 。

上各测试在土方开挖期间每天一次,待地下室底板完成后为每三天一次,各种数据必须及时汇总,对于出现监测报警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并协商进行方案调整、施工速度控制及制定相应措施,如基坑周边卸荷,设立应急支撑等。

3 )由于气候影响,特别是碰到雨季,要防止地表水的冲洗,影响围护桂的强度和地下水位升高。所在挖土过程中,在基坑外侧设置八个坑外集水井,深3m直径 800mm,内套直径600mm用8φ16纵向盘,φ10@100螺旋箍做成钢筋笼,井壁与钢筋笼之问用半径l-3碎石做滤水层,钢筋笼外表用筛网或窗纱包住,集水井之间用500mm宽 300mm深等粒径盲沟相连,及时排除井内汇集水,且坑底内四周及中间设置相应的坑内集水坑,并做成 4O0×400排盲沟,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4 )当土方已有一部分挖到要求深度且有一定大而积时,应及时处理工程桩桩头,尽快完成垫层工程,以利于围护的稳定性和防止基底好土被雨水破坏而造成施工困难。

3.挖土工程

高层建筑的基坑往往具有较大埋深,所以在开挖时用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和开挖表层外,大多采用反铲挖土和拉铲挖土机进行开挖。根据本工程基坑的深度,采用多层开挖,挖出的土方除堆放一小部分外,必须随挖随运;开挖土方时,为便于挖土机反铲、拉铲以及运土汽车进入基坑内施工,在适当部位留了坡道和汽车的出人口。另外还必须做到下几点:①挖土应在支护体系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并分层开挖,严禁一次到底。②基坑开挖时严禁机械碰撞支撑、支撑柱及工程桩;机械挖不到的用人工挖除。基坑内挖出的土及时运走,坑壁外侧附近严禁堆土。③开挖时应防止坑底隆起失稳和坑底管涌失稳。对于前者,应采用阶梯式挖土方案或坑壁四周预留一部分反压土;对于后者,可采取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或预先截止地下水流人基坑的措施。④挖土速度必须随围护监测结果的变化而变化,碰到围护报警应立即调整挖土方案,确保围护稳定性 。

安全审计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153-02

护理安全是指在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确保患者不发生在法律与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者功能上的障碍或者出现死亡[1]。因为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体脑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所以他们的判断力、理解力和注意力都大大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常引发意外损伤和其它相关的医疗和护理安全问题,这也是神经内科医师和护理人员所共同关注和面临的焦点问题。伴随着现代医疗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和患者维权意识的明显增强,所以护患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应当做好各类安全预防工作,从而提高医疗卫生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和纠纷。该文主要对目前医院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有关的防范措施的对策与建议。

1 当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

1.1 针对目前许多医院的神经内科来说,有很多会因为安全设施的不完善和护理工作的失误,造成很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摔伤、坠床、舌咬伤、烫伤、意外拔管和窒息,甚至肢体瘫痪,患者的行动非常不方便。但是假如能够完善在医院病区内的安全设施并加强护理监护,则患者产生坠床、摔伤和滑倒等意外状况的可能性就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

1.2 许多医院的管理人员对于相关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方面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于患者来说更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此外,对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隐私等相关问题也不注意进行保护,很随意地讨论患者的病情,造成患者隐私泄露,或者是护理人员只是简单机械地执行医师口头医嘱,一旦出现了护理方面的问题,很难调取相应的证据,因为在医患纠纷中使用举证倒置制度,无形中也增加了医院工作的难度。

1.3 护理操作流程过于简单化,各种护理制度不能落实到位。有许多医院的护理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擅自对于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在工作态度很不认真,不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按照标准化按规范化进行操作,从而产生较多不良后果,最终造成一些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和对立[3]。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平时的业务学习,无法单独胜任护理工作,而出现不少差错,这些都是造成护理过程中产生护患纠纷的重要隐患。

1.4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和病人的沟通不足,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影响到护理的质量。根据相关临床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许多医院所产生的医疗护患纠纷,有将近50%都是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存在非常直接的关系。在这类纠纷的产生原因中,主要都是因为护患之间沟通欠佳,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提出质疑。从而最终引发了纠纷。

1.5 护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或者是执行不严。对于抢救药品和物品以及器械等,不能保证完好备用的状态,在使用的时候总是临阵慌乱,这都很容易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

1.6 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工作缺乏责任心。由于护理工作常常处在医疗工作的前沿,很多医疗措施都要通过护理来加以实现。而高度的责任心于熟练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完善该本职工作的前提。但医院常常因为条件限制,加上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致使整体素质比较低。加之有的护士缺乏同情心,责任心不强,在接待患者时总是漫不经心,对于患者的痛苦熟视无睹;很多年轻的护士专业知识强,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从而影响到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1.7 护理文书的书写极不规范。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不重视文书记录,其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非常差,加上护理记录书写中字迹潦草,经常出现错别字和不准确的医学术语,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常常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的地位,造成护患纠纷的隐患因素。

2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及建议

2.1 增强护理安全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护理安全的意识

要提高防范护患纠纷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首先保护患者的各种合法权利,又必须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5]。所以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应当经常开展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以及依法施护的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护理服务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尽量减轻护理工作的超负荷状态,让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以确保各项治疗和护理服务工作能够规范安全和正确到位。

2.2 要在医院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病区环境活动

目前,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一些具体情况,应当在病人的护理床上另外加装扶手,同时在患者的病床上方也应当加上栏杆。住院病区的地面应当保持清洁和干燥,并认真做好防滑处理,这样就能避免和防止摔伤和其它的意外事件。患者病床之间尽量安装上拉帘,这样的话就能发挥保护患者隐私的作用,病区必须配备紧急呼叫设备,以便于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与处理患者出现的突发事件。

2.3 正确评估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因素

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属于危险人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要认真结合既往病例分析,阐明跌倒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从而让患者能够从心理上自愿接受帮助;特别重要的注意事项要及时给予书面告知,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必须实施床旁监护[6]。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并准备好各类急救物品,还必须合理地搭配夜间护理力量,尽量安排双班制,选择新老护士进行搭配,必须满足必要的护士数量,确保不出现意外。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建设

积极树立工作负责和业务精益求精的态度。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感是加强其自身保护的关键[7]。医院应当对护士强化医德和医风的教育与考核,并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对于护理服务工作的监管,做到合理排班和分工明确,制定的各种制度都要严格遵照执行。同时要按照医院护理的质量管理的要求,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行为,全面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以保证护理的安全。

2.5 要重视护理病案的书写规范,不断地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患者的护理记录必须认真细致,努力做到执行护理措施和护理记录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法律的角度上来强调护理记录属于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重要医疗文件,这样才能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举证倒置责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争取主动地位。只有这种准确、完整和及时的护理记录,才能带给患者治疗与护理上的安全。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落实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方面的认识,以增强护理服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工作中主动加强质量控制,并注重护患沟通的效果。要从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高度来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都落实到位,要从护理安全的角度出发,在防范安全隐患上下大功夫,以减少与避免由于护理服务缺陷而导致的医源性问题的产生,尽量把各种不安全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严格控制各类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利益和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常红,戴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策略[J]. 护理研究,2010(5):113.

[3] 陈莉萍,陈明秀.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13(4):383-385.

[5] 邱亚华,高玲玲.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7):99.

[6] 李明子,译.护理与病人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08,7(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