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锻炼心理素质;措施;意义

心理素质教育无论是在何时都是一个重要研究的对象,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才会在现实生活中战胜种种困难,在学习中或是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所以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体育这门课程同样也需要学生们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教育人员也在不断的去寻找与发现好的教学方法。为的也是让学生们受益,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的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1现阶段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教学理念带动不了学生们对于体育学习的激情,错误的教学思维导致学生们对于体育这门科目认知受到局限性。体育教学是为了丰富学生们的生活,锻炼学生们的身体,减轻学生们的压力,但是如今很多同学错误地认知将体育课程当做是令人疲惫没有意义的课程,这主要也与学生们偏激的思想和较差的心理素质有关。他们对于体育课程学习上总是以逃避的态度面对,这是初中学生在面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2)在体育教学设施中,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达不到教学的期望。也就是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学生们无法超越自我,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学生们在进行体育项目比赛时,心理素质较差使其不能继续坚持,中途放弃,从而并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思维的出现不仅在体育教学方面受到影响,同时在其他科目上也会受到影响。消磨学生们的意志力,使其变得不自信等等不利心理疾病的产生。

2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

2.1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在教育理念上进行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例如:体育老师可以在进行体育教学前,给学生们进行心理素质培训,总结心理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在精神上改变学生们的思维。可以采取举例的方式来进行心理素质教学。如某一学校的王老师会给学生们讲授一些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坚持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一件事,并通过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努力的表现、超越自我的状态,都是由于他们心理素质高,战胜了自己消极的一面,一心想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一心想要超越自我的精神理想。所以老师在讲授的同时积极触动学生们那种想要提高自己的欲望,抓住学生们的思想,让学生们积极的一面战胜消极的一面,从而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2.2在体育课程实施当中,时时刻刻都在与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做斗争。所以就能看出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致使对于体育课程学习与吸收的结果也就大相径庭。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体育课程跑步这一锻炼的环节就会出现好多女生请假或者坚持不下来的现象频繁发生。有的学生跑到一半就受不了了,其实是自己心理素质较差造成的,导致她们遇到困难或者劳累就随时终止自己的行为,所以在遇到类似状况时老师应该及时的观察学生们的状态,发现她们出现这种状况要及时鼓励,例如:某班进行体育跑步学习中有学生想要放弃,但是被老师及时观察到她的迹象,老师结合她的身体状况发现她可以继续跑完规定的长度,只是意志力不够坚定,心理素质较差,于是老师陪着她助跑了一段距离,并且在助跑期间给予鼓励,告诉她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学生得到老师亲力亲为的鼓励与协助,最终完成了这一项目,并且在事后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是多么令人愉快,从而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想到老师的鼓励,想到完成后的骄傲,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开展体育竞赛,让学生们在竞赛中锻炼自我的心理素质。如果体育单调的进行教学,那么学生们的体育课程就会变得沉闷无趣,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为了加强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对于体育课程学习采取多竞赛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感受比赛带来的激情与紧张。从中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经过专家测试与分析,紧张的心理可以让学生们学会自我调节,发挥自己现有的水平,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帮助,比赛更是能够让学生们找到紧张的情绪,激发学生们的潜力。所以体育教学中采取竞赛教学方法对于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有实质性帮助。

3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们战胜很多生活中的困难,让学生们更加自信。较强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们来说可以产生更多的积极思想,让学生们摆脱消极的思想。在人与人交流上也是素质的提高,提升了学生们的教育水平。所以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们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对于达到教学的期望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层次的提高,也是教学理念的完善,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学校关于心理素质提高的教育措施,相信学校这一措施的实施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要求意志坚定的优秀青年。相信随着教学理念的完善与提高,会让中国的教育得到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盛久埂,初中教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科教导刊,2015.

[2]代峰,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学园,2014.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完善;学生心理教育;方法与途径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突增期,也是心理发展敏感期,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体育行为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使体育课堂教学承载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因此,作者将对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适应以及个性的养成的具体途径与方法进行粗浅的探究,以期共同学习与研究。

一.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效用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也不够稳定,但是中学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初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同时身心也拥有着急剧的变化,心理容易产生失衡,有些同学还会产生逆反或者叛逆心理,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扰乱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初中的体育教学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调节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调节心理压力,促进人格的发展、坚强意志的形成。体育锻炼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便能够保证动作协调完成。久而久之,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直觉判断能力,使学生的心理变得敏锐、灵活。2.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调节的方法,只有正确引导下的体育锻炼才能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体育对于协调动作的要求使学生更易于在体育教学中更多地获得与他人的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对身心发展的适应性。3.体育锻炼能够磨练人的性格,使学生变得坚强、开朗和乐观。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外向型的性格,协调人际关系,并进一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获得。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克服生理极限,通过持久性的项目锻炼自己坚韧的意志品质,跨越障碍的项目锻炼了学生勇敢的意志品质。

二.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分析

1.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可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在初中体育课上,学生根据体育运动调节情绪,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进取与挫折,丰富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样当学生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调整,同时加强的心理素质的锻炼。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做出客观的评价,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进一步端正自我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通过手势、表情以及身体的动作进行交往,让学生在同一集体中学会相互关心、照顾他人,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在体育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2.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形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体育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拥有不惧困难的勇气。在体育素质测试中,教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努力达成目标,逐步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靠教师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在学生不断的接受挫折以及困难的过程中,学生耐挫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素质也会逐步增强。

三.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格以及个性的养成效用分析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只有针对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才能避免挫伤学生积极性。进行目标教育要激励学生充满竞争力,以帮助他们形成持久的正确学习动机。

1.初中体育教学可以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体育教学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要抓住体育教学的过程的这个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法,突出“新”字,采取新颖、实用以及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使用生动活泼的教法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新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增强练习、思考、探索等创造能力。2.在初中体育课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初中学生竞争心理比较强,各种形式的体育赛事可以激发起学生心理、智慧以及意志的较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认识都能够综合发挥内在的力量和同学抗衡,而比赛的过程很自然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品质特别是意志力量的发展。在艰苦、紧张的比赛中,只有坚定的意志,学生才可能在你争我夺中获得胜利。学生的个性形成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后天环境的培养对其发展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以及运动的环境都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巧妙使用体育学习迁移可以使学生将已经学到的技能、知识以及方法实现迁移。例如运动感知觉能力、注意力以及想象力都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信心、稳重、机智勇敢等都可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3.在体育课中,教师要努力消除学生运动中的恐惧心理以及不良的个性心理。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难免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

那么,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困难,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安排身体素质课课练,对落后生要增强他们的信心;其次,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学生能够适应训练的时候,要逐步提高训练难度,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针对学生不良的个性心理,教师要能够加强横断面知识辅导,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无知产生的懒惰心理。对少数个性随意的学生,教师要能够对学生动之以情,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升华。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术教学;心理素质;意义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而言,文化课的培养貌似是重中之重,家长和老师都过于关注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事实上,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很多学生都被逼拼命学习,忽略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每天熬夜写作业,这种做法可能能够一时提高学习成绩,可是潜在的危险就是学生的身体越来越差,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学习的压力下心理素质也越来越薄弱,学生面临的潜在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未来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学生对于文化课学习真的很艰难,为什么不让学生换个方向呢?高职武术教学可能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学历太低,还有的家长也舍不得孩子吃这种苦,可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学生经过武术教学的锻炼,能够增强体魄,提升心理素质,可见武术对于学生的意义非常!

1高职武术教学的策略

1.1提高学生对于武术的认识和重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已经受到国家的重视,可是学生对于武术的认识始终不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武术是有点类似于体育课的存在,尤其很多学生将重心始终放在专业课上或者文化课上,而对于武术的学习却并不重视,经常会有很多学生逃课去看书做作业,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武术教学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武术的作业和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认识误区,也就导致了他们对于武术不够重视。因此,要想提高高职武术教学,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武术的重要性。

1.2优化武术课程,讲解与师范相结合

就目前的高职武术教学现状而言,武术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是武术课程不够合理,教学方式不够科学。武术课程有很多,可是这些课程是有顺序的,需要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学习武术,任何方面的学习都必须先打好基础,然后再逐步深入,武术教学更应该如此,因此需要优化武术课程,同时教师也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将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1.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任何好的教学都离不开好的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教师的水平足够优秀,才能够更好地教学生,才能让学生接受足够优秀的教学。其实教师的水平不仅体现在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水平,有的教师自身知识足够丰富,可是却没有好的教学水平,不能够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那么再好的知识水平也是枉然!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水平,因此,二者合一才是教师综合水平的体现,我们需要的是综合水平都优秀的教师资源,这也就意味着要想提高武术教学,首先得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

2高职武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2.1有利于学生缓解压力,释放压力

武术教学是一项竞技类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只要教师稍加引导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就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释放压力。换句话说,就是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往往要跟别人进行攻防技击动作练习,在这种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慢慢释放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在练习中使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压力得以释放,对于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成绩的改善都是很好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除了能够缓解压力之外,还能够在自身的综合素质上得到很大提高,慢慢地学会坚韧不拔等优良品质,不断使自身得到质的飞跃,学生在突破中还能感受到拼搏的喜悦,与之伴随的必然还有失败的忧伤,可是这些都不算什么,反而这些都是学生需要的,学生要学会接受挫折,挑战挫折,这才是锻炼的根本所在。骄兵必败是最常见的,学生需要的是通过武术的学习学会胜不骄、败不馁。

2.2有利于学生建立健全人际交往关系

武术教学经常需要的是两个甚至多个学生对练的,这种对练中最容易产生亲密接触,而这种接触就是建立人际交往的最好时机。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打”出来的友谊有的时候更加真诚。通过武术教学学生们学会独立自主地生活,培养学生艰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在武术切磋中产生密切的联系,使得对方对自己有亲近感,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团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健全人际交往关系。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武术是一个很奇妙的项目,可能它会使学生不断碰壁,不断后退,可是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必然能够最终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的确,武术一开始是会让很多学生手足无措,甚至伤痕累累,可是这些都是在锻炼着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学会坚韧不拔,此外,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挫折的时候,那种愉悦不是别人能体会到的,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慢慢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他们更加优秀地展现他们的武术光彩,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心。毕竟其实很多人对自己都不太自信,可是当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的时候,当他们发现在武术上获得胜利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心也就随之而来了。因此,高职武术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大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内外兼修。

3结语

总而言之,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武术教学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健体魄,而且还能够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高职武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武术教学给予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一切以学生为先,在教学武术技能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使得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晓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5):31-34.

[2]吴宝忠.武术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术科学:搏击版,2006(4):53-54.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现代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实践中进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老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技能方面的知识传授,却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学校体育教学是以育人为宗旨、与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实践活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既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克服不良情绪,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是当前体育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1)能有效调节学生心理。心理调节的方法很多,体育运动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种。科学安排体育运动,开展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适当地放松,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与协作,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非常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可以得到锻炼,意志也可以得到磨砺。特别是通过开展一些体育精神活动,同伴之间通过相互协作、相互帮助,能够增进了解和友谊,更容易解决实际问题,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排泄消极情绪。

(3)体育运动通过活动肢体和筋骨,能够使身体关节能加灵活与协调,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觉判断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信心

教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运动、兴趣、性格等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分门别类地有采取针对性地措施,因材施教。一是分类分层训练。可以将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于该组学生,安排的体育运动应是比较简易的,如短跑、跳绳、踢毽子等;将急躁、紧张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于此组学生,应该以可以调动情绪的运动项目,像排球赛、篮球赛等;将体育素质较高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组学生可以安排难度较大、技巧性强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跨栏、铅球等运动项目。通过这样分层分组,能够全面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并避免性格局限。二是注重正面激励。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时期,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鼓励,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坚持以正面积极的教育评价为主,要多表扬少批评,多宽容,少苛求。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捕捉和扩大学生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表扬鼓励,让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的自信心。

2.挫折教育,锻炼学生意志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此增强学生抗击挫折、经受逆境的意志,从而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一是强化动作技能训练。为了熟练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学生可能需要经过几十次的反复强化巩固训练。在达标训练中,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难免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消极心理。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不足,汲取教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从而将心情调整到积极向上的状态中来。二是适当磨砺学生意志。在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要巧妙应用恶劣天气等外在环境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如在下雪天,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打雪仗的游戏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增强学生抵抗严寒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坚强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适应逆境的能力,为其将来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在关键节点磨砺意志。在体育运动中,往往会出现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如短跑冲向终点的最后一刻,篮球运动中抢夺篮板时刻,拔河比赛中转败为胜的关键时刻等。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节点,锻炼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3.开展比赛,让学生学会竞争

当前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被社会所抛弃。因此,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精力充沛的青春期阶段,也是身体和心理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他们大多具有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搭建平台。一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竞赛活动往往是非常激烈的,也是非常刺激的。学生为了获得比赛的成功,往往会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例如以200米跑为例,在你追我赶的比赛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爆发出超乎寻常的拼劲,他们的竞争意识也能够得到大大增强。通过比赛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而增强学生奋起直追的拼搏进取精神。二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在激烈的体验竞赛中,学生为了获得成功,就必须克服一系列困难,还需要突破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在无数次的跌倒中爬起来,在面临众多竞争对手时,必须要充满必胜的信心,也就需要克服懦弱怯场的不良心理,从而增强学生的抗压心理素质。三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乐观心理。当前社会竞争激烈,而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这就需要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乐观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而需要从小培养,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乐观心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必须将学生乐观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通过体育运动,让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挑战,面对竞赛失败,尽可能地减少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

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于少数个性随意、易有偏见的学生,要主动与他们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练习,持之以恒,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使学生学有信心,赶有目标,喜欢的项目更加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其他项目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这样,学生能得到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升华。

总之,初中生正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任务。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初中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的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切实有效地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水平,从而促使学生身体、心理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5篇

摘 要 健康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结合。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青少年,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心理问题逐渐增多。而体育教学中,大多教师又只注重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的影响,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文章正是基于这一现状,对初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和方法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学生 心理素质 作用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使个体逐渐社会化,初中体育新课标中也明确将初中体育课程定位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但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教学中只注重对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而忽视了以一定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塑造。因此,探究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作用便具有了现实指导意义。

一、增强学生自信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所经历的事情太少,一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便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因素,心理承受力又较差,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后,自卑心理加重。这不但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甚至可能成为“悲剧”的源头。

而体育活动则可以让学生在锻炼的时候将心中的压抑或不快放下来,经过体育锻炼,身体得到放松,心理也自然随之放松;同时,学生在一些竞技体育中获得了成功,大大增加了其勇气和信心。以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体育活动来疏导学生内心的压抑。如跑步中让学生明白“自己每前进一步就是向目标靠近一步”;通过组织小组间的篮球赛、跳远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志坚强的人,不但能克服困难,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目前的中学生,很多虽然身体素质不错,但却没有坚强的意志,怕苦怕累,甚至一点伤风感冒也被吓得“屁滚尿流”,特别是城市中一些“贵族子女”更是“弱不禁风”。

体育锻炼中一些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的协调度、反映能力,而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才能获得一定的进步。体育教师就应抓住这些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性以相应的体育活动来进行指导训练。如乒乓球不但能开发智力,对提高学生的意志力也有积极作用。因为在乒乓球运动中,学生需要通过身体的协调、肢体的敏捷配合来完成,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联系后,技术才能有所提高。这样,学生在锻炼中智力水平得到提高、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所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随之提高。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将这些道理告知于学生,更应引导学生去锻炼,不但教学中,更应该在生活中进行。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

目前,我国的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很多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关心、帮助较为冷漠;特别注重自我的感受,形成了自私自利和不良心理障碍。

初中体育教学强调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而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开放性的课堂来引导学生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常见的跑、跳、投掷一类和生活贴近的体育锻炼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情境性和主题性游戏的效果尤为明显。如在体操的学习中,教师首先以示范的方式进行教授,然后分小组练习,小组中选择学习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对其他同学进行指导和示范,让学生在担任角色的同时担任起责任,不失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好办法。

四、提高抗挫折能力

生活中总避免不了一定的挫折,但相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坚强,抗挫折能力尚低,加之他们的血气方刚,往往容易在激动的时候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对其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技巧性较强的体育锻炼来加强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如单杠、双杆一类器械类运动和登山一类户外运动。以单杠为例,学生在锻炼中,由于单杠的高度和宽度首先让学生产生了一种害怕心理,这就激发了他们去克服困难的斗志,锻炼中,学生需要克服害怕、担心、恐惧、紧张等心理,而克服这些心理的过程就是自我意志力品质增强的过程,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得到提升。

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年龄一般都不大(通常在13—16岁之间),所经历的社会实践较少,还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多为学校和家庭,交际环境狭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如果这个阶段不对其自我保护意识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会随之减弱。

初中体育提倡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而自我保护意识就是社会适应力的一种表现。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能让学生在锻炼中不断的了解危险、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也正要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快速跑中,如何不易滑倒、单杠锻炼中如何不易摔下来、打篮球如何不易让手受伤等等;通过这些细节注意,引导学生向生活过渡,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从细小的地方去提高警惕性,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增强锻炼的时候增强其心理品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