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为习惯的培养

行为习惯的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为习惯的培养

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第1篇

一、从日常生活中进行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正处于好模仿、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具体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从点滴入手。如在活动中,孩子常常为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簟⒋蚰帧⒏孀吹南窒螅针对这种现象,都是要因势利导,及时纠正。在玩区角时,幼儿争抢玩具材料、独占玩具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就要注意教育幼儿克服独生子女在家中独自一人玩玩具,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让他们知道,玩具是大家的,要共同分享。从而使他们不断养成在集体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友爱谦让的行为习惯。

二、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形成来自实践,实践活动是幼儿习惯形成的关键。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我认为,在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1. 礼貌待人,助人为乐。这是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从小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助人为乐的习惯。让幼儿从小心中有他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互相谦让,与同伴友好相处。2. 不讲享受,热爱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吃、穿、用等什么都不缺,哪怕家长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孩子们并不知道爱惜,玩具乱甩乱扔,见什么买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要教育幼儿这些东西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艰苦劳动得来的,从而教育他们要爱惜、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培养他们要不讲享受,热爱劳动。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的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三、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行为习惯的关键所在

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一、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

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智力开发关注度较高,对其琴棋书画技艺的启蒙,对其数理化的引导,对其健康体魄的造就;他们却往往忽视了对其良好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于是不少幼儿吃饭偏食挑食、用眼不卫生、迟睡迟起等现象屡见不新。这些不良习惯,难以表述其穷尽,故将此不良习惯进行归类组合如下:

(1)不良品德习惯:乱使小性子、不使用文明用语、满口脏话粗话、对玩具及图书等随乱丢弃或进行随意破坏、随地大小便、浪费粮食,撒娇任性,不尊重长辈,乱吐痰、撒谎成性,随意摘花或毁坏树木、践踏草坪等不良品德习惯。

(2)不良学习习惯:错误的读书写字姿势,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学习,握笔不正确,迟起并随意不去上学,躺着看书,阳光底下看书,用眼不卫生,看电视当作重要的任务等不良学习习惯。

(3)不良的卫生习惯:咬指甲或铅笔,挖鼻子、用衣袖檫鼻涕,饭前便后不洗手、不刷牙、睡前吃零食、以零食代替正餐、挑食偏食、进食姿势不良等不良卫生习惯。

造成幼儿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和娇宠,初期对孩子的放任自流与无视,还有些因为家长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效果,导致孩子最终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生活习惯。

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1.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的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周围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际竞争力的日益提高,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创造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首先,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家庭环境,正所谓家长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个家庭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一个健康、团结、和睦、诚实守信、勤劳简朴、文明礼让的氛围中不断健康成长,而家长应该首先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时刻得到情操的陶冶。其次,优化校园环境也是确保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础。校园要做到绿化、净化和美化,充分发挥隐型教育的作用,做到环境育人学校要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使幼儿在无形之中感受真、善、美的熏陶。最后,优化社会环境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今社会,由于人们闭塞的居住空间,匆忙的生活状态,疏离的人际关系等原因,使得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交往的纽带,这都深深影响着在此环境下成长提来的幼儿群体。正因如此,现阶段,只有不断开展社会主导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用渐进式教育、辨证式教育、创新式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种基本形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最终使其成为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2.转变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管理、教育、服务是幼儿工作的三大主题,在以往的幼儿教育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以管理为主的工作理念,从而导致服务和教育功能被不断弱化。幼儿教育者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影响孩子,把新知识、新思路、新信息传递和灌输给学生。以人本化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变教师管理为主到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努力构建起全方位的孩子成才服务体系。

3.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工作应该情理交融,注重实效

虽然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环境和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等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在日常管理中情和理总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幼儿教育者应正确处理情和理的辩证关系,力求做到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用最真挚、热忱的情感,在情感上打开幼儿的心,从而引起他们的理性思考。

4.让孩子主动地接受教育

在幼儿良好的品德教育中,光靠幼儿教育者的灌输是不够的,还要改变幼儿在品德教育中的被动地位,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碰到幼儿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碰到孩子打架,幼儿教育者就应让孩子们自己进行商讨是非对错,让打人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通过换位思考,让孩子们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让他们在讨论中自己辨明是非对错,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爱护他人的重要性。

三、总结

总之,幼儿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就越大,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越容易培养。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最主要通过养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者,应充分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齐心协力,在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内,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敖妮娜.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问题与建议――基于对四川省36所幼儿园的调查[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方式 探索

在现代社会,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于幼儿来说,其自身的行为习惯培养非常重要,不仅对幼儿时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幼儿成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要从小开始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学校、教师以及家长要相互协作,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加强幼儿良好环境的建设力度

幼儿由于其自身的年龄比较低,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的发育都不是很成熟,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主要是依靠教师、家长以及周围的环境,让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受周围环境影响非常深刻,幼儿园要注意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外界的事物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幼儿园在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轴,要重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幼儿营造一个文明、良好、礼貌的环境氛围,让幼儿能够耳濡目染,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能够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幼儿园可以将一些孔融让梨、囊萤映雪等故事制作成卡片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张贴在幼儿园教室内,让幼儿能够随时看见,从各种各样非常细小的事物当中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利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1日常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

在针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从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的细小事物开始培养。生活本身就是一堂非常大的教育课程,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开始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幼儿自身的意识不够强烈,所以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习惯能够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园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借助一些具体的事件对幼儿进行习惯教育,这样能够达到非常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吃饭时,很多幼儿都存在挑食或者是剩饭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明确的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习惯,让幼儿能够意识到这些是不良行为,从而改掉这些坏习惯。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加强对这些细小问题的重视力度,只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促使幼儿的健康成长。比如为了改正幼儿剩饭的行为,教师可以通^“光盘”比赛的活动来让幼儿改正自己的剩饭行为,让幼儿将自己的吃饭结果进行展示[1]。对于不挑食或者是没有剩饭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表扬,比如给其贴一个笑脸等等,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幼儿将自己的坏习惯逐渐改掉,而且能够培养起自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游戏活动中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单纯的依靠教师来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幼儿不仅很难听得进去,而且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结合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幼儿普遍年龄都比较小,心智发育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特别是游戏。因此,幼儿园要在游戏活动当中逐渐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一些游戏活动来开展对其自身的行为习惯教育,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要从幼儿自身的兴趣点出发,结合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一些幼儿参与程度比较高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能够完全的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2]。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当中,扮演“小鸡”的幼儿可以在游戏当中增强其自身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让幼儿在游戏当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游戏活动的实施,能够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这也是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施路径。

3、凸现家长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

3.1家长的榜样作用

幼儿园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纠正的过程中,家长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毕竟是有限的,而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占据的重要性,将其自身的榜样作用发挥出来。幼儿由于其自身的心理以及生理都发育不是很成熟,所以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或者是事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家长要做好幼儿的榜样,幼儿的所有行为习惯养成都与家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够促使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打下重要的基础。

3.2家长的监督作用

幼儿园主要为了保证幼儿在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中的最终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这就需要家长将其自身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幼儿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幼儿园课堂当中,否则行为习惯的教育效果就不会很理想。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当中,有家长和其他幼儿对其形成良好的监督,其自身的行为习惯就会切实有效的约束,但是一旦回到家之后,很多幼儿就会放松自己的要求,这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非常不利[3]。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幼儿园要与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家长能够成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监督者,让幼儿在家里的时候,也能够被监督,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对幼儿在家庭当中的表现要及时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两者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对幼儿的情况及时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非常希望得到肯定,这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口头上的表扬,也可以给幼儿一些笑脸或者是星星的奖励,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鼓励性作用,让幼儿能够意识到这样做的准确性。幼儿园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良好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幼儿的情况及时掌握和了解。幼儿园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以及活动让幼儿能够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将家长的职能作用发挥出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向东,许凯.从社会性发展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教育导刊.2010(06)

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农村的幼儿,其父母或由于自身素质或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或者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而祖辈们则认为: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其余一切则让孩子顺其自然,无所谓什么习惯培养。而孩子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认识不到好的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好处。长此以往,孩子们放任自由、我行我素,出现了许多陋习:卫生习惯差,学习习惯欠缺,礼貌习惯欠缺,缺乏应有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一、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形成正确观念,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在日常活动中,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通过创设良好和谐的氛围,让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年龄小,对于许多行为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标准。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例如,幼儿在幼儿园里,特别是小班的宝宝会对家人产生依赖、依恋之情,对教师产生畏缩心理,导致他们在不自觉中出现吸吮手指的习惯,在帮助幼儿克服吸吮手指的习惯时,我们用游戏的方式告诉幼儿吸吮手指造成的不良后果,教育幼儿保护手指,做一个爱清洁的好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而不是以生硬的命令或批评的方式纠正幼儿的习惯,以免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

二、注重一日活动常规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幼儿了解了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就需要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教育,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和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包括入园、晨间活动、升国旗、早操、教育活动、如厕、喝水、盥洗、进餐、午睡、起床、游戏与体育活动(自由活动)、离园,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常规的培养,特别是从小抓起,从幼儿的生活常规抓起。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呢?

(一)帮助幼儿了解“良好生活习惯”的概念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教师要先把有关生活常规的概念传授于幼儿,如吃饭前要洗手、睡觉时要把鞋子放整齐、小椅子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后要放回原处等等。幼儿只有在明白了这些概念以后,他们才能学着遵守生活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在帮助幼儿了解这些概念时,我们教师也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故事讲述法、观察录像法、成人示范法、游戏活动法,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认识正确的生活习惯。

(二)让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

陶行知说过“唤兴味起”。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有一次,我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朋友,然后再拿着这张图片到毛巾架和茶杯架前,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我就告诉幼儿:“好孩子,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作为奖励。”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了。可见,对于小班孩子,有趣的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很有作用的。

(三)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教学中注重随机教育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原则,教师恰当地、适时地开展随机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一次户外活动回来,我发现几名幼儿在盥洗室里洗手很久不出来,我好奇地走进去,看到林晖、林凯峰等几位小朋友在玩水,弄得满身满地都是水,我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教育。我把孩子们分成两组分别带到盥洗室,在孩子面前关紧了水龙头,并对孩子们说水有很多用处,随后,我请幼儿看我的示范,幼儿通过观察,知道洗手时不能把水龙头开得太大,洗完后轻轻把手上的水甩到水池里,再把水龙头关紧。从此,孩子们懂得了节约用水,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也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三、坚持正面鼓励、赏识教育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第5篇

一 严格要求,细心关照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同学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不能做,如上课不许随意走动、不许高声谈笑、不许谩骂、侮辱他人。在学校不许打架、斗殴;不许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不许在墙上乱画,在桌上、门窗上乱写乱刻;不许攀爬树枝,摘折花草……让这些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应及时予以批评,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违反。当然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只是一味地体罚、责怪、高声训斥,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因此教师必须对他们更加呵护,用情感去影响、感化他们,因为爱往往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显示出对违纪学生的爱护与关注,他们便会如获至宝,深受感动,真正从心底尊重、佩服自己的老师,这便是他尊重他人的开始,并将尊师之情扩展开去,便会成为懂得尊重人、爱护人的人。教师的爱心还会强化全班同学对集体的“归宿感”,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于律己,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文明大方。

二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规范教育

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丰富多彩,我校每位担任“国旗下讲话”任务的领导都能紧跟目前形势或就有关节日、纪念日,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话。有英雄人物故事、纪律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保护环境卫生教育……每位教师要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英雄人物故事是对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走向成才之路。通过学习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达到知情行的统一,由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 学校配合,社会支持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模仿能力强。家庭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大多学生是独生子,爷爷、奶奶、父母宠爱有加,没有形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思想,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家长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变得任性、霸道、不明是非、不懂对错。在学校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有的家长因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助长其坏习气,比如老人偷偷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导致孩子养成吃零食、迷恋游戏机的坏习惯;还有些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告诫孩子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你要还手,一定要打赢,导致孩子不明是非、不分轻重,同学稍不注意碰到他,他就大打出手。当然也有的家长缺乏正确地引导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回到家总想得到家长的同情或安慰,可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进行更严厉的指责,甚至打骂。这些孩子受到辱骂后,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再接受教育,变本加厉,不良行为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对策。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知识和该学期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要求、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 以激励为主,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