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文化精神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衍生物,具有多重的意义,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与象征。本文旨在指出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分析我国体育文化的特性,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提出体育人文精神建设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内涵 特性 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一、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
(一)体育与社会发展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表现,因此体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1]。推动社会发展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生产制度的完善。体育活动从产生起就伴随着众多则,规则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类的行为。在当今世界,体育运动的核心规则是平等公平原则,通过多项体育运动的开展,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平等公平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原则,因此体育文化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前进。
(二)体育与个人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倡导全民参与,体育活动不是某个阶级的专属,而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平等公平的活动。当今社会体育文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意识到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体力活动,更是一种文化含义。加强体育锻炼,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体现。
(三)体育与世界交流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发展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已加入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在文化领域,体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展示自身的窗口之一,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
二、体育文化的特性
中国的体育文化有中国特色,是吸收了世界体育文化共性中的精华,同时结合了特殊国情衍生出的特色文化。具有以下特性。管理制度严格[3]。国家对于体育的投入非常大,所以也需要看到足够的收益,而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运动员出成绩,各专业运动队伍都在效仿军队的管理制度。每天有规定的作息时间,训练强度和任务都很艰巨。成为专业的运动员之后,运动员需要控制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时刻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能做出有损国家荣誉的事情。重视人才培养。我国是举国培养机制[4],很多运动员都是从小就接受训练,一直到为国争光的一天,从不停歇。我国运动员储备量庞大,专业的体育院校,每年数量繁多的体育比赛,这些都是发掘体育人才的来源。拼搏性。中国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不服输的气质,眼中只有冠军,因此会展现强大的斗志。所以近几年来,中国能够频繁在世界体育竞赛中取得傲人的成绩,不断刷新纪录。坚毅性。中国运动员不怕吃苦不怕累。在赛场上的时间是短暂的,在场下的时间才是漫长的。赛场上需要过人的抗压能力,而在场下,需要坚持不懈的耐心。因此中国的运动员和教练在场下默默训练,一直坚持很多年,只为最终能为国争光。
三、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一)制定总体发展目标
体育人文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期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进行详细而又科学的规划。当前我国体育竞争力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国体育项目发展不均衡,全民参与体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应该利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群众基础,从全局的眼光看待体育人文精神建设。在全国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提高人民的参与度。积极申请承办各项体育赛事,提高知名度。在各大高校、行政机关宣言体育人文精神理念,让有知识的人先接受并践行这种理念,进而推广到更多的人群中去。基层与上级一起开动,全民参与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时发展,形成综合的一体的全局发展战略。
(二)完善体育人文精神理念
体育人文精神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理念,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只有深刻研究不同环境下的体育人文精神,才能更好的建设体育人文精神。对于国家而言,体育人文精神应当与体育强国的口号相契合。鼓励运动员努力训练,为国争光。同时国家要发展体育行业,激发民族自豪感,让更多的民族体育企业走向世界。对于社会而言,倡导公正平等的人文内涵,鼓励在体育行业的从业者秉持这样的原则。做好本职工作,让体育行业规范运行,构建和谐的体育发展规则。对于个人而言,发挥坚持不懈,拼搏不息的斗争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超越自己。
(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中国体育文化有很多传统的体育精神,我们不能抛弃传统空谈建设。应该始终坚持传统精神中的优秀精华。踏实工作,制定合适的阶段性计划,不能出现空想主义,制定不切实际的计划。保留举国发展体育的机制,中国长久以来就强调集体主义,举国体制可以调动一切能够使用的力量,为运动员创造更好的训练环境,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宣扬奋斗精神,对体育事业怀有极强的热情和积极性,认真工作,有责任意识,愿意为体育事业奋斗终生。发挥创新精神,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再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良。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任何行业都需要具备多重意义,既能表现出民族的特性,也能对外展现出中国的国家符号。体育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对体育文化发展一定要用更加全面和创新的眼光看待,才能制定更适合体育发展的战略,从而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2:22-26+32.
[2] 夏漫辉.当代中国主流体育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中华文化;两岸人民;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100720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1]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底色”,它积淀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中。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共同的中华文化,它是维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因素,也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母体与价值认同的基本元素。海峡两岸同根同祖、同文同种,地缘相近,血缘相通,文缘同根,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是联系两岸人民的纽带与桥梁,也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一、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1、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性
文化是人类思想的历史集成,是人类历史的积淀。它作为人类生活最深层的东西,是人的活动及文明成果在历史长河中自觉地积淀和凝结的结果。文化作为稳定的生存方式一旦生成,它对于置身于这一文化之中的主体的生存就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它像血脉一样构成人的存在的灵魂,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相对于具体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形式而言,积淀于不同地域人们头脑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尤其是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渗透力,它能赋予人们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并且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文化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不断发展但不会轻易消失和改变。
中国不仅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唯一的文明延续传承未曾中断的“声名文物之邦”。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繁衍生息,以其独特的智慧不断积淀,并创造出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灿烂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族精神、道德规范、审美趣味、创造才能、思维方式和理想追求。民族文化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自从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过五千多年的迁徒、演化和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地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和形成的。“一个地方传统的地域文化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公共选择后,所最终积淀在这个地区和民族的血液里、构成这个地区社群特色和民族特质的文化底色。”[2]
文化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地域环境、民族背景和历史传统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所处自然及人文环境的不同,都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说,“应当理解为文化多元和政治一体的关系,政治上的单一中华民族已经形成,而文化上的中华民族只能是多元主义的。”[3]中华文化“以民族划分”,有56个民族的文化;“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如中原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关东文化;以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如草原文化、绿洲文化、海岛文化;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如齐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等。
延续性指文化的传承性,它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沉淀在人们的基因中。地域性是指不同的地域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特点。延续性使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地域性使不同的文化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
2、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
台湾是中国大陆移民世代辛勤开垦的宝岛,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文化是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自然延伸与发展,和中国大陆各地域文化同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系统。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与台湾移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步。
从远古至今,中国大陆移民台湾先后有三批:第一批是旧石器晚期的“左镇人”和“长滨人”,他们距今约在1.5万至3万年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由中国大陆移入台湾;第二批移民原属大陆南方古越族,其最早移入台湾者可早至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最迟者由约在2000年前的汉代,今天的原住民大多是他们的后裔;第三批是汉民族的移入,始于宋元之际,止于20世纪40年代末,其间明郑时代、清初和1949年前后有三次移民。台湾得以渐次拓垦,汉文化得以在岛内传播和发展,都是汉民族大量移入的直接结果。尽管中间经历过荷兰和日本分别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但中华传统文化在宝岛台湾始终延绵不绝,长盛不衰,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著名学者徐博东把汉文化在岛内的传承与发展分为萌芽期(宋、元、明时代)、奠基期(明郑时代)、发展期(清代)、苦斗期(日据时代)、繁荣期(光复以后)。
在郑氏父子治台时期,岛内逐渐出现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仅包括学院、府学、州学和社学等各类学校,还开办了科举制度,以儒学为主干的大陆汉文化自此开始全面、系统地在全台湾传播。
清朝后,先后在台湾设府、设道、设省,使有史以来在台湾第一次出现了中央王朝管辖下的地方政府。闽粤移民大量移居台湾,台湾变成以汉族人口为主体的移民社会,这连带使中华文化成为台湾的主导文化。清政府在台湾各府、州的孔庙内设立官办最高学府──儒学,并设置各级学校即“社学”。台湾设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较为重视教育,在任内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创办现代化的学校。由此台湾教育迈入现代化时期,台湾当时也成为全国经济和文化最先进的省区之一。
1949年政权退踞台湾,大陆各省约近200万人口迁台,他们把大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带到台湾,使台湾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使台湾文化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期。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考古发掘、历代传世文献证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地脉相连、血缘相通、文化相同、习俗相袭,无论从地质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角度讲,都本为一体,都是流与源的关系,密不可分。占台湾人口98%的汉族同胞,与高山族同胞在开发和建设台湾中,不仅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也形成了其独具魅力的台湾地域文化。两岸的文化相通,两岸人民血脉相连。
二、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
1、台湾文化的源头在中原
汉语是中华民族借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汉语除了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外,还包括北方话、吴语、粤语、闽语、客家话等七大方言。在台湾,普通话广为流行,即使在落后的偏僻山区也是如此。
台湾同胞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为传统节日。台湾同胞将龙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甚至连日常起居、饮食结构、服装样式、审美情趣、消费心理与方式、房屋建筑样式,均与大陆无异。而民间的礼数待客之道、茶文化、食文化与酒文化也与大陆毫无二致。
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2009年底访问台湾,对“河洛文化与台湾”进行了总结: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根底和源头。河洛文化随人口转迁传至台湾,深刻影响了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台湾大多数人与中原人血脉相袭、台湾文化与河洛文化一脉相承。第一,族群同宗,血脉相连。陈、林、黄、郑四姓的根源均在中原河洛。第二,语言同系,文字相同。台湾方言“言多周秦之语,声含中原之音”。第三,礼仪同承,民俗相近。台湾地区的风俗民情、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习惯,都继承了河洛文化传统。第四,宗教同源,信仰相通。台湾的民间和神像虽直接来自闽、粤,但是追溯历史渊源,又是与河洛宗教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台湾文化的源头在大陆,台湾文化的根源是洛河文化。
2、台湾文化是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文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它既有原住民的“土著文化”;更具有“闽文化”、“岭南文化”的显著特质;同时还有“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大陆其他地区文化的特征;此外,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外来文化”(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影响。正由于台湾较之大陆内地更多地受到各种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和影响,从而吸收、融合了各种文化的许多有益成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台湾地方文化,不断地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但是,与大陆其他地域性文化一样,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如戴逸先生所言:“区域性文化是属于全国文化的一部分。各个区域性文化之间是有共性的,正是这些共性使许多区域性文化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联系成中华民族的文明。但是区域文化也有自己的个性,有它的地域色彩,它在语言、艺术、风格、风俗等方面都带有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个性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多样性。”
三、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
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寄托和归宿,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中华文化蕴涵的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与民族精神,既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无形纽带,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包括大道运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追求,贵和执中、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砺志报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以民为本、舍己为人的价值观,崇礼重德、重义轻利的伦理观,等等。这都是支撑我们这个伟大古老民族生存、发展、渡过各种艰难险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连结全体中华儿女的心理纽带。
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祖国传统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我们要始终站在民族利益角度,凝聚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焕发民族全体的力量,实现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中国完全统一,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增加台湾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目前可以增进民族间的感情,从长远来看,则是两岸最终走向政治认同的前提与基础。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文化全面复兴之时,便是一个中国完全统一之日。
参考文献:
[1]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911.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结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28-02
“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战略最早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当今世界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的影响和融合不断加速。要赢得国际竞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还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文化全球化势不可当,文化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文化“走出去”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我国经济“走出去”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里的必然延伸,是我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对中华文化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的要求。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与他国文化友好交流、相互借鉴、不断交融的过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既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文化“走出去”是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不断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识。通过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建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从跨入国际舞台、呈现亮点。到形成规模、有所影响,现在逐步进入打造品牌、讲求效益、进行长远规划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长期发展、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硬走,不能草率,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走出去,这其中要做好几个结合。
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一起走出去。世界需要中国文化,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对外文化交流应该既有传统文化,又有当代文化。以往传播出去的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留在外国人的记忆中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武术、中国气功、中国的戏剧、书法等等,而对于中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宣传和弘扬极度匮乏。甚至许多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还停留在物质匮乏、社会保守动荡的年代。一些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中国了解片面,甚至存有偏见。中国拥有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本源和基本立足点,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让世界领略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只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方面。“走出去”不能仅仅推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展示中国各族人民当代精神风貌,介绍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创新。为了使世界人民更充分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使世界人民更加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进而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我们要全方位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成果,介绍和传播我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更多地推出题材广泛、主题深刻、风格新颖、技法多样、内涵丰富的当代优秀文艺作品,既要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更要让人体会到当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全面介绍中国的文化创新来反映当代中国的繁荣与进步,进而塑造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当代中国新形象。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
文化交流具有经济、政治交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柔性作用。日益成为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石。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用艺术的形态容纳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信息,以文化力量塑造国家形象。只有建立并保持正常的文化交流关系,才能巩固各领域良好合作关系;只有让外国了解中华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更有效地与中国合作;只有不断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与国际社会共同建设美好和谐世界的愿望与主张。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形势变化,我们发现只有文化交流是不够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个渠道并重的方针。通过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传播、扩大文化贸易。发展文化贸易关键是创新思路办法、拓宽途径渠道,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的文化业态,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促使中华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三、政府主导和民间参与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只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政府推动与民间实施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家层面掌握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渠道和广阔平台,与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开意识形态壁垒。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广空间上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政府、企业、民间并举的新格局。从政策上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减少审批步骤,放宽审批条件,在工商税务方面都给予想走出去的文化企业与个人以最大的优惠。积极鼓励、引导、整合、支持民间文化资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四、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要善于利用国内通道和平台。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宣传,环境条件都很成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市场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企业化运作的文化贸易中心,就是一个促进文化交易发展的综合平台,在文化“走出
去”方面成为一条有效的便捷通道。各省市举办的文化节、艺术节等。也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很好地重视和利用国际化文化人才资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归国留学人员,他们可以说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是新生文化的传接者,他们中间有许多是带领中国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化文化人才。这些国际化文化人才在国际间不停地交流与传播最新的资讯,他们受过中外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具有国际化的观念,洞悉中外市场经济,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好的基础,可以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文化传播还要借助于国际渠道。通过文化市场和渠道建设,加强和国外的合作。尤其是让外国人来传播中国文化,这样宣传的效果会更好,更容易被外人所接受。目前,中国的国力和经济实力都在增强,具有很好的条件吸引优秀的国外人士来加盟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大潮,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同时他们还能带来国外文化在发展中的特色与成果,以供我们学习、借鉴,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五、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一个文化战略,更是一个政治战略,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参与话语权争夺的重要举措。文化“走出去”既包括有形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也包括无形的文化价值走出去。文化产品作为人类精神智力创造的物化形态,不仅能为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通过其文化内容和精神因素对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积累创造、民族精神的凝聚、历史文化的传承等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市场需求,但不能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追求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产品深层次的本质性的社会价值。要努力推动优化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价值高又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适应当代国际文化竞争和文化传播的要求。通过文化产品把我们的文化价值、文化精神带到国际上去。文化产品走出去要与文化价值走出去相辅相成。要推动文化价值与文化产品出口的同步化,借助于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充分体现中国当代各个领域发展成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我们需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生产富有竞争力和市场魅力的产品,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完成从文化产品走出去到文化价值走出去、达到既要输出文化产品、又要实现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走出去的跨越。
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文化的“走出去”和“请进来”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走出去”,是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好途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全面推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实际行动。文化“走出去”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流,是增进互信、进行公共外交的一种手段。独立的、繁荣的中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化“走出去”直接关系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确立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必将加快中外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加深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血脉认同,必将促进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永葆青春。
“走出去”是为了让国外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世界,也是为了“请进来”,然后再更好地“走出去”。文化“请进来”。以开放的姿态、开放的眼光,将本国的文化融入世界。对西方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加以吸收,从而为自身文化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提升自身文化的生命活力。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向互动既提升了自身文化的自省性。又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品格;既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竞争力。又提升了自身文化的世界感染力,从而为文化外交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凤琦,文化复兴与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6,(04)
[2]吴金光,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8-04-02
例1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在审题时要快速找到“传统特色”“中国元素”“历史的演变”,这些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眼”信息明确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③符合题意。①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错误,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答案 D
点拨 本题从中华文化角度考查“中国元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准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从纵向看:源远流长,体现在汉字和史书典籍上。注意是“汉字”而不是“文字”。(2)从横向看:博大精深,体现在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上。此类题通常提供典型事例材料,如体现独特性或区域性的具体材料,考查对博大精深的理解。
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展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哥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解析 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实质就是要求回答雷锋精神长期发挥作用的原因。审题时抓住“文化生活”的指向性信息和“说明”类设问等有效“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答时既要分析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文化、民族精神的关系,也要分析雷锋精神与时代的关系,即在时展中不断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最后强调弘扬和培育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
答案 ①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②鹦哥岭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③当代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点拨 本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结合雷锋精神的相关材料,考查对雷锋精神的阐释,考核同学们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阐释”类设问在解答过程中,大家极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脱离材料,一定要注意是从材料中得出阐释的外延。二是阐释的不全面,只涉及教材的某一点知识,要注意综合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回答问题要有高度,思维要全面。
练习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中国和非洲国家的近400名演员同台演出。中国京剧演员的《唱脸谱》展示了中国京剧的深厚艺术底蕴,《非洲节目集锦》则展现了非洲文化的蓬勃艺术活力。最后,全体演员共同演出《友谊欢歌》,中非演员共同跳起喜庆欢快的中国秧歌,将晚会推向。据此回答1~2题。
1.以上材料表明(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双方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民族文化各有其特点 ④对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交流( )
①有利于两国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②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③有利于提升两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④可以消除不同文化的差异,融为一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10年来,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万跃升到目前的1500万左右。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参考答案
1.A 2.B
本文论述中华文化史对当代油画的影响力及其作用。着重介绍一下中华文化史与油画创作的融合,体现,传播等方面。叙述了在最近几十年间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本的传统的民俗文化也开始创新,发展为新型的民俗文化。更多的艺术家们开始了研究这些民俗文化及其社会意义的工作,扩展和延伸了当代油画的创作观念,进一步使得当代中国油画有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今天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华文化史对油画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油画用不完的丰富的源泉。两者融合的如此完美,让当代中国油画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体西用。
画家们一直以来所推崇的绘画题材是中华民俗文化史,古往今来的中国油画中国,从传统的到新型的,从呆板走向灵活,从对西方油画的模仿走到今天的加入了很多我们中国的传统元素,这从某一种角度来说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民族文化风韵和现代艺术家的思维意识,这是当今的艺术家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都市文化繁华的今天,很多艺术家都走向了表现民俗文化气质的风格,这在繁华的都是文化中是别具一格的,很有内涵的思维,说明了中华民俗文化的特色以及多中国油画的影响,随着现在的画家们对艺术研究的越来越透彻,把民俗文化带入到绘画作品中是很独特的一种思维,越来越的大众喜欢这种表现,对于艺术来说也更加的体现了艺术的真正价值和内涵。
追溯到古代的油画,想想到今天油画也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油画可谓是历经的千辛万苦,经过了种种挫折,可以说油画在中国也经历了从下到上的成长历程,最初是为一些达官贵族所服务的,装饰了他们所渴望奢华的生活,到今天被越来越多贫民所喜爱喝欣赏,在中国的影响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油画同时也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们互相传递信息,开拓视野,接受新鲜的事物,在创作时能融入更多的想法,打开了思维,没有局限性,何乐而不为,可以说油画从一开始就已经融入了中华文化史,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气质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被更多的人所喜欢的文化艺术,所以油画从最初就会表现出中华文化史的内容和其影响。
当今中国油画艺术很复杂多变,但是艺术家们在创作时依然偏向于使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油画创作时,通常都是把内心想法表现出来,体现在自己的绘画中。虽然说现在各种各样的风格已经模糊化了,但现实主义油画家探索的方向依旧是作品的主题。油画主题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和表现的重要元素,无疑是中华文化史中饮食服装,民族游戏,宗教信仰等的民俗事项。
不仅油画的表现内容题材反映了中华文化史对油画创作的影响,作家自身的内心及油画内在语言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史对油画创作的影响。在艺术复杂化发展的中国,表现出时代,表现出中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中华文化史融入了油画创作中,把自己的信仰和感情在油画作品中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新的绘画道路,更加的有意义,不论是用具体的某一事物作为绘画主题,还是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信息在绘画中,都可以说是继承与发扬了中华文化史,同时也开辟和扩展了油画的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