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资源;文化视角;秦皇岛市;旅游资源

一、秦皇岛市发展历史文化的必要性

在我国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产业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游览,其已经逐步向文化体验方面转型。通过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旅游产业的人文内涵,也可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人文发展相互结合,国家已经对旅游文化产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将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作为了全新的研究对象,旅游文化产业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拉动了更多相关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产业当下发展的全新趋势。

秦皇岛作为环渤海城市圈中旅游业开发较早的城市,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旅游产业市场的区域饱和,秦皇岛市的旅游市场开发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缺乏行业引导,同行业之间竞争激烈。秦皇岛市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丰富的历史文化层面,山海关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民间传说,民间历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是秦皇岛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建设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坚持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所以对于秦皇岛市来讲,发展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势在必行。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这样的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秦皇岛市的旅游产业发展也就有了更加光明的未来,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秦皇岛市应当坚持通过“旅游立市”,发挥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环境资源优势,同时以政策为导向,抓住大好的发展契机,从而确立秦皇岛市的特色化文化品牌。

二、秦皇岛市在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发展优势和前景

1.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优势

对于秦皇岛市来讲,其在旅游文化生态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种独有的优势性,可以成为秦皇岛市对外宣传的标签。首先,秦皇岛市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秦皇岛市已经作为全国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除此之外,其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优势。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秦皇岛市应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将文化与生态建设纳入大旅游范围。也就是说,秦皇岛市要完成旅游思想的建设和综合产业的发展,就应把旅游作为途径,文化作为目标,生态作为基石去努力建造一个旅游文化生产融合发展的理想化休闲度假型旅游城市。秦皇岛市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作为基础,用绿色和文化作为城市的包装。

于此同时,秦皇岛市还可以将旅游文化和生态整合发展,通过彼此之间的融合和推进,完成对本土第三产业的造就。这种第三产业的形成,将使秦皇岛市城市旅游的发展不单纯依靠与旅游景点的建设,而是立足于城市整体旅游形象的推出,和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城市方向的转变。在人们当前休闲度假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条件基础上,秦皇岛市更应该紧紧围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自己拥有的环境条件优势下,在文化分享产业方面提供特色载体,从而完成在历史文化视角下旅游资源产业的开发。

2.秦皇岛市文化旅游发展的目标前景与要求

按照《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要求,秦皇岛发展定位除了“全国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还有“文化创意之城”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等目标。秦皇岛市政府为秦皇岛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内容,也确立极为远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远大目标,秦皇岛市政府一定要坚持进行旅游品牌建设,坚持走精品化路线,迅速在国内地区乃至国际上打开品牌知名度。与此同时,秦皇岛市政府要出资建设新的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景区,利用这些示范景区带动更多的景区走快速发展的道路。在进行景区建设的同时,要加入更多的人文思考元素,利用“孤竹、碣石、长城”等文化内涵元素丰富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内涵。

三、秦皇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

1.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秦皇岛市是我国河北省和东三省的链接的纽带,是我国长城东段的起点,境内的山海关长城具有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同时也围绕长城衍生了很多民间传说和民间习俗,因此发掘秦皇岛市旅游文化产业就要紧紧围绕长城展开。

(1)山海关作为兵家要塞方面

山海关,老龙头作为明长城的中心,其天下第一关的地位是长城文化中永远不可替代的部分。从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再到民国时期随着军阀的没落,山海关一直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位置。其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对于精神文化来说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具体来讲,以八国联军在山海关和老龙头屯兵的历史为例,这些都证明了山海关是自古兵家要塞之地。除此之外,这些也证明了老龙头在我国抗击外族侵略中,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除此之外,在日本对华侵略战争中,于1933年1月1日在榆关打响的战争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当时美国媒体评论认为,日军夺取榆关可以看作是日本再次发动入侵中国的侵略战争的第一声枪响。同时苏联有关媒体认为,日本对山海关的入侵,是从另一方面实施田中计划的标志,而并非如日军所讲是偶然发生的地方性事件。从日本侵略榆关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帝国即有侵略华北及中国大部分平原的阴谋。所以说,从榆关便可看出未来历史的发展大趋势。榆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从兵家要塞的角度出发,更能够深度的挖掘出山海关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2)从激发民族耻辱感的角度

在918,榆关之后,日本帝国对我国的全面侵略,使我国人民感受到这是民族国家处于危机存亡的重要关头,从而不断奋起抵抗。这种面对国家受辱而奋起反抗的民族主义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根本。所以在时隔多年之后,挖掘这些文化有助于新生代的中国力量形成与其正确的历史认知的完善。并且通过对不忘民族耻辱的精神的建立,将激励中国新生力量凭借其自身的努力完成社会主义民族主义荣辱观的建设。在山海关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山海关景区首先应做的就是将历史文化与现有精神的挖掘整合,使历史的基本面貌完全展现。通过对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的宣扬,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

(3)民间文化所具有美学价值

山海关作为一道在地理历史以及国人情感上的永久防线,在历史变迁中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民族精神和国民情感的底线。以孟姜女为代表的山海关精神,承载着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以孟姜女的故事为例,她的故事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已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构建了一个历史性的丰碑,供人们去朝拜和祭奠。她的故事体现了传统文明中一种独自守望的精神。在时间变迁中这种精神不断传承,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底蕴,完成了就故事本身而言的升华和积淀。作为四大传说之一的孟江女庙文化,它体现着中华女性传统美德中的道德价值观。而通过设庙祭拜的方式,山海关人民将这种道德价值观与现有的美德传播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何将历史与现代文明整合是我们应当迫切考虑的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应当有民族自豪感也应当有美学欣赏能力,还应当保留一颗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内心。山海关文化景区的建设,能够使游客留下余味悠长的历史体会,感到历史的沧桑之感和历史的教育意义。这就是秦皇岛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的深刻内涵。

(4)秦文化方面

作为春秋战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位于山海关地区的秦文化也是值得挖掘的历史文化之一。由于秦文化特定的历史性,使得秦皇求仙入海等历史事件浓缩了中国秦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这种特定文化保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而这种人性化景区的建设能够使游客感受到历史的源远流长,体味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在游览之余游客可以得到精神文化历史方面的提升。所以说有关于山海关秦历史文化方面的挖掘在今天仍有其特定的价值的及实际意义。

(5)文学历史及其精神意义

北戴河鸽子窝名人文化,会让我们在走进历史名人的丰功伟绩中体会那个时代的精神历史。依托秦皇岛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发掘出很多的精神文化内涵。比如曹操的《观沧海》这篇诗歌,描绘的就是秦皇岛的海滨景色,在这样的历史名篇中,我们而已感受到三国时代的伟人情怀和壮志抱负,这样的豪情壮志可以激发出我们的历史沧桑感和历史厚重感。这些历史文化都是先人留给秦皇岛市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秦皇岛市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利优势,我们不仅要发掘财富,还要坚持扩大其影响力。

2.开发滨海休闲文化中心

客观环境作为旅游成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所以说,自然环境对人的感知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就不能够忽视所拥有的环境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根据数据统计可知,秦皇岛市早在201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4天,达到全年的90%以上,以连续八年的排名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前三,这样的成绩在全国各省市领跑。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秦皇岛的优良天数也保持了稳定的局势,属于河北省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这样优良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证明了秦皇岛市对环保方面的重视,体现了其环境优雅的特点。北戴河以其绿树红墙为代表,在世界上卓有声誉,并且以其自然环境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新的疗养度假胜地。在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优美的旅游环境的前提下,北戴河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北戴河的旅游成为了其强劲发展的产业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大力发展和沿海城市的迅速崛起,北戴河也成为了中国开发最早的滨海度假区之一。由南戴河和昌黎黄金海岸等滨海景区组成的长达162.7公里海岸线的秦皇岛,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休闲度假文化的胜地。在不断的产业开发中,北戴河的休闲旅游已经组成了完整的产业运行链。老龙头滨海区,乐岛公园,秦皇岛东山浴场,秦皇岛亚运村海滩,翡翠岛,黄金海岸等已经成为了北戴河旅游的金字招牌。在这种环境氛围下,衍生出具有特殊意义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应当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全民海洋保护意识。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一直是起着传承的重要作用,同样,历史文化旅游随着时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所以在如今的发展潮流中如何将主观文化与客观条件相结合则是我们应该迫切考虑的问题。以史为鉴,给后辈子孙以良好的精神教育作用,以地为凭,保证旅游品味的提高。我们应该在突出历史文化特点的过程中打造历史文化精品,并且发挥出秦皇岛市独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在精品文化旅游路线上,保证主体方向的发展,将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而完成对秦皇岛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国宏.论发展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J].旅游研究,2013(10).

[2]徐德宽,马波.秦皇岛市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商业研究,2012(12).

[3]杨柏林.秦皇岛市景区文化产业的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2-08-28.

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瓜州;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8-0120-03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利用,需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承传、发展、利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列,国内沿海地区的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做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看,一是它们的经济发达,能给文化的保护、研究、弘扬、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在文化的发展和利用过程中,使人们看到了它的价值,提高了对既有文化的认识。

甘肃地处丝路中段,是伏羲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等文化的所在地,是文物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敦煌、瓜州又居丝路要津,是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的中心,文物遍布,遗产林立,有横贯东西的疏勒河绿洲、汉长城、丝绸之路,在国际上也具有空前的影响力。然而,它的保护、弘扬、利用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田野、沙漠,任凭风雨剥蚀、人为破坏,甚至连最基础的文物“四有”都达不到,更谈不上弘扬和发展。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不分门户,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化方式,动员全民参与,来抢救、保护、弘扬、发展文化,其次,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的价值,显示文化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创造经济效益,为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提供资金支持;最后,旅游业的兴起给文化的保护、弘扬、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旅游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旅游离不开文化,旅游业依赖的资源是文化资源。因此,促进文化的保护、弘扬、发展,一定不能忽视旅游业的作用。

二、瓜州文化遗产丰富,个性突出,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瓜州位居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是多民族融合地区,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荟萃之地。汉代敦煌郡所辖六县中有三县就在今天的瓜州境内。瓜州风景名胜各异,文物古迹众多,是甘肃省的文化大县,有各类文物古迹333处,其中已公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瓜州境内所保存的石窟遗址、古城遗址、古墓遗址、丝绸之路古道遗址、古长城烽燧遗址、古水源遗址,和大量的馆藏文物、文献资料,都是研究古代政治、军事、文化、交通、民族的成因、发展、交流、融合、兴衰的佐证,是丝绸之路文化、长城文化、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三、发展瓜州旅游,必须做好基础工作

作为关联性极强的旅游业,其启动与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各行各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补互动,互为因果。从产业链条讲,旅游由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构成。从相关产业讲,又与文化、交通、通讯、城建等有关系。从产业的外延讲,它又与工业、农业、商业都有关系,而且旅游业的发展又必须通过策划、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调整、完善等步骤来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旅游发展的复杂性、系统性,首先,应做好策划,必须对瓜州地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盘点、归类、定位。其次,应做好规划,包括与其他行业协同发展的规划,以及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等。

四、发展瓜州旅游,开发要有创新理念

(一)要重新认定传统文化的价值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不断深入。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这是很有必要的。一直以来,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惯性思维的局限,形成了一些理解误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准确,特别是对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认为这些文化或者是糟粕,或者纯粹没有意义,或者过于“土”。今天看来,这些评判大多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岂不知,越有地方性,才越有国际,性没有文化的差异就没有旅游的个性;旅游就是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向往和追求,旅游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桥梁。

(二)旅游景区和博物馆搭建了向大众传播文化的平台

20世纪90年代之前,传统的博物馆建设理念还大行其道,博物馆似乎只为专家和文化层次较高人士提供服务。近年来,博物馆的功能、宗旨等都顺应时代要求有了转变,国家提出了“三贴近”的方针,博物馆的服务对象除了专家学者,还增加了广大民众,而且,民众成了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旅游景区和博物馆就成了服务于多层次广大民众的文化传播载体。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我们选择表现文化、宣传文化的方式。民众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群体,其内部必然存在着认知、理解等多方面的偏好和差异,在接受历史文化上,也势必体现出多层次、多形式的需求。经验证明,讲究知识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的寓教于乐的文化传播、宣传方式,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若将其纳入旅游开发的范畴,它就能使旅游景区或博物馆所倡导的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具象的文化实体,就能使游客在参与体验的同时感受历史的魅力,接受文化的熏陶。

(三)资源不是产品

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来讲,能够保持文化遗产现状不被破坏,可供研究就似乎可以了。但要辟为旅游景区或建成博物馆,作为旅游产品展示出来以供游客参观,仅仅把保持在原生态面目的文化遗产简单呈现出来还远远不够。

瓜州以及河西地区的田野文物中,可供开发的大型文物遗址主要是两汉、魏晋、唐之前留下来的,其历史沿革都在千年以上。但这些遗址绝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的土遗址,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与之关联的历史文化事件十分丰富,民间传说也蔚为大观,但观赏价值却很低。限于职业、阶层、文化素养等因素,除了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一般游客很难在参观文化遗产的短暂时间中,就认识到其中蕴涵的辉煌历史积淀和丰富文化内涵。

但是,利用文物遗产及其文化价值打造旅游产品,不经过一定的开发、建设,则无法使其文化价值彰显升华,无法使其旅游价值充分体现。所以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去解读它们、展示它们,要对它们进行保护、研究,还要建设相应的展示载体以及旅游服务的基础性设施。

所以要使资源真正转化为产品,就必须通过资源、资金、智慧的对接。这三者之中,智慧尤为重要。因为若要打造一个旅游精品,就必须对景区所有的文化遗产进行搜集、归类、评价、定位,还要正确地把握服务对象的文化价值取向,选择恰当的开发方式,使该景区历史文化的价值、意义全面得到诠释和再现,从而将游客带进历史,带进文化。

五、发展瓜州旅游,开发要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及其价值的提升

(一)开发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文物法》有“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明文规定。并且文物不可再生。依靠文化发展旅游,要靠山吃山,吃山养山。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发展旅游,才能保证持久永续的发展。

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秦皇岛 民间文化 产业化

民间文化就是以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主体,在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文化传统,包括生产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其内容之丰富庞杂、形式之多种多样、价值之无限可能等,无法一一列举。秦皇岛作为蜚声中外的滨海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镶嵌在渤海沿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有着优越的旅游地理环境,而且也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其辖区内的昌黎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抚宁县是“中国吹歌之乡”、“中国吹歌研究基地”,千年古镇卢龙县是“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山海关是“中国长城文化之乡”;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抚宁鼓吹乐、山海关孟姜女传说等4项民间文化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抚宁太平鼓、青龙猴打棒、卢龙抬皇杠等19项民间文化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政府及秦皇岛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并推动其实现产业化,使得秦皇岛内的民间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但不可否认,在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对某些民间文化资源的市场分析及定位还不够准确,未能实现民间文化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民间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质是民间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经济的腾飞可以带动民间文化的发展,而传统民间文化的发扬光大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因此,开发、运用宝贵的民间文化财富,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实现文化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秦皇岛市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虽已得到了开发利用,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一些文化资源的市场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如市场定位不准确,开发的文化产品单一、未形成规模,在对传统的继承上缺乏创新和现代意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影响了文化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例如,秦皇岛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故事的城市,美丽、丰富的历史故事对当今社会人们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如何分析及拓展历史传说故事的市场定位并使之形成产业化规模,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对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继承与持续性发展等还不够和谐统一,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与保护机制,以致民间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损毁或流失。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中加强保护。在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事业时,要防止开发中的低品位和庸俗化倾向;防止对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为达经济效益不合理使用、歪用、滥用文化资源;防止开发过程中的损毁或流失现象的发生等。当前,秦皇岛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很强,大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几乎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保护,但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仍存在着“短视”眼光,不够注重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对秦皇岛乃至河北省内某些历史古迹、古文化遗址的开发,很多地方都只注重其商业价值,而忽视了其文化价值的传承与维护。随着秦皇岛游客的增多,秦皇岛的环境保护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民间文化产业化的焦点问题之一。

第三,秦皇岛近年来的发展不管是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呈现出走低态势,它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同时开放的其他13个沿海开放城市,甚至比某些内陆城市发展还要缓慢,特别是在民间文化教育以及传承发扬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据一项调查显示,秦皇岛当地居民对秦皇岛的历史文化了解程度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大致情况如下:在所参与调查的人员中,26%的人对当地历史文化了解的很多,69%的人多少了解一点,5%的人一点也不了解;66%的老年人了解非常多,32%的老年人多少了解一点,2%的老年人一点也不了解;39%的中年人了解很多,55%的中年人多少了解一点,6%的中年人一点也不了解;2%的青年人了解很多,83%的青年人多少了解一点,15%的青年人一点也不了解;45%的少年儿童了解一点,55%的少年儿童一点也不了解,非常了解秦皇岛历史文化的少年儿童没有。其中,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对民间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也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历越高的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越高,学历越低的人对历史文化了解的越少。当前,秦皇岛对当地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除了政府倾注资金开发的主要项目之外,民间资金的投入远远不足,这与当地居民对本地民间历史文化认识了解不足是分不开的。

第四,秦皇岛的民间文化资源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间性特征,这不仅是一种优势,同时也是一种局限。当前,秦皇岛一些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仪式等由于受地域和人们的接受程度影响,只能在当地形成一定的产业化规模,而未能走出地域限制。尤其是存在于乡村的民风民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的已经逐渐消失。

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策略探索

秦皇岛的民间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可以被开发利用并形成产业化规模的方面也比较多,如何将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转化成经济效益,并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合理保护与发扬,较好地发挥这些民间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第一,应对民间历史文化进行资源整合,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中的精华所在,在此基础上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宣传的力度,使之形成以品牌带动其他相关文化资源发展的产业链。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间文化,并融入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眼光,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文化艺术的审美性、参与性及精神娱乐性。秦皇岛的乡村民间文化艺术比较富有地方特色,如昌黎县的秧歌、吹歌、民歌、皮影等,抚宁县的太平鼓、吹歌等,这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是这些乡镇文化的灵魂所在,是秦皇岛世世代代的乡村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因此,以这些乡村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精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展村落文化旅游经济,是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一个较佳途径。

秦皇岛发展村落文化产业的潜力很大,但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科学策划,找准市场定位和开发切入点。开发乡村民间文化资源,原生态、自然式、尽量展现当地的历史和特色自是较佳选择,但在内容、格调、造型、色彩、形式上既要保持原有的古朴性、泥土味又要有所创新,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休闲需求,以文化资源开发为龙头,带动饮食、住宿、购物、文化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

第二,加强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一个秦皇岛人都了解或感知本土民间文化的魅力,吸收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开发运营中。秦皇岛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绝大多数人都多少了解一点,特别是对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求仙入海等典型的历史文化了解得更多一些,但是真正懂秦皇岛民间历史文化的人却很少,而且人们对秦皇岛民间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受年龄、学历和成长环境影响,这样就导致民间资本倾注于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发扬方面较为缺乏。只有让民间发现民间艺术的价值所在,民间资本才会流向民间文化,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但是在向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教育人们不要只图眼前利益,掠夺性地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因为这样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提倡环保旅游、绿色旅游,民间文化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三,从宏观出发,系统规划,开拓多种开发途径,真正实现民间文化旅游市场产业化的规模效应。系统规划要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继承与创新同步、传统与现代兼容,分门别类,于差异中寻找共同点,于同类中发现差别处,多角度、多渠道开拓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使之形成产业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历史价值与现代传承的和谐统一。比如在农村,有着不同文化资源的村镇可以联合起来,整合优势资源,将民间艺人的绝活技艺、民间艺术家的音乐舞蹈、民间手工作坊的展示、民风民俗的表演等科学合理地集合起来,把静态的自然景观与动态的人文景观相交融,使之形成系统的、相互和谐促进的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本投入的最小化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又如,把当代动漫科技融入民间文化资源当中,利用民间文化的传统教育价值开发有利于儿童教育的动漫角色和影视娱乐相关产品等,都是使民间文化资源形成产业规模的较佳途径。

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4篇

一、关于对历史古建筑的认识

建筑物是人类文明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标志,从原始社会的洞穴,到封建社会寺 庙宫殿及普通民居,再到现在社会的高楼大厦乃至摩天大楼,无不标志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对于历史古建筑物来说更是对历史某个时代社会风貌的展现和某个地方特色的反映,标志着当时社会科技发展及施工技艺的水平,表现着当时人们对 艺术的创作和认识水平。很多历史古建筑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像中国的四大名楼,就我了解的最多的岳阳楼留下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的脍炙名片,如刘禹锡的《望洞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这座历史古建筑愈发闻名,其文化价值更是无法估量。历史建筑物普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是很多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的来源。个人对历史建筑物一向有着很深厚的情。靠近古老的历史建筑物总能让我闻到历史的气息,看着雕刻的石匾和沉积着历史尘埃的台阶总能激发人的遐思。每一座历史古建筑都有着与之相应的故事。历史古建筑物上每一片砖瓦都在见证的历史。每一段残垣断壁都在诉说着历史。我们可以从历史古建筑看到过去,也能从历史古建筑看到未来。

二、从历史古建筑物的分类、功能、造型、设计认识历史社会

古建筑物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包括寺庙宫殿、皇陵与金字塔、城墙与长城、桥梁 和各种民用建筑物。从这些实物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当年社会的科技发展情况,根据建筑物的造型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艺术水平的认识和追求。比如说颐和园里面的十七孔桥, 其优美的造型和桥上众多精美的石雕更是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艺术及安逸生活的追求。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便可了解当时社会的背景关系。比如说城墙和长城,这些都是防御性的建筑物,这些遗留的历史建筑物让我们了解到冷兵器时代城墙是保护一个城池的安全保障,长城更是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保护屏障,从这也可以看出历史上边疆民族对内陆地区的骚扰和侵袭。从建筑的功能,设计和造型可以看出古人们杰出的智慧,像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用石头建造的单孔拱桥,平缓的桥面坡度便于车马行人上下,桥拱两肩上的四个小拱 洞的设计一方面节约了石材,减轻了桥梁自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泄洪量。合理的设计、精湛的工艺使得这座始建造于隋代的石桥仍然十分坚固。赵州桥的设计从原料的采用上和当地的环境非常协调,在设计上的合理布局体现了古代设计者的智慧,在造型上也反映出了人们 在当时代对美学的认识和追求。在精湛施工上看以看出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

三、关于对历史古建筑物的修缮和重建

历史文物是社会历史的再现,对于历史古建筑物的修缮修缮和重建对不同的人则有着不同的观点。对于历史古建筑物的修缮重建有着“不改变原状之争”和“改变原状之争”。

1、个人认为对于那些非常重要的历史古建筑应该采用不改变原状的的原则,历史古建筑物本身就是携带着当时代的历史信息,反映的是当时代的社会建筑艺术水平和社会工艺。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损毁,修缮是也应该采用不改变原状,因为我们要透露给后代一个真实的历史信息。

2、对于一些主体结构完好的历史古建筑和破损模糊的建筑壁画在修缮时应该采取“最小干预的原则”和“可识别性原则”。在很多地方,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许多地方打着古城的旗号,同时也开始修缮和兴建古城。但是他们太多的只是强调表面工程和商业利益。

3、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和重建,应充分的尊重历史。很多建筑物在毁灭中又重建了起来。但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古建筑在毁灭了之后是需要重建。如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本身就历史。一方面圆明园是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烧杀抢掠留下的罪证,是我们整个民族该引起惊醒的地方。因此,对于历史古建筑物的修缮和重建我们要充分考虑其现实的意义并兼顾对历史的尊重。

四、关于对历史古建筑的保护

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5篇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线性文化遗产,指的是线状或带状分布存在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大运河作为我国具有突出代表意义的线性文化遗产,具有线性文化遗产的共性特征。大运河除了其本身的历史价值外,其文化、经济价值更加不容小觑。如何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其进行合理而安全的保护,实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98-02

线性文化遗产是区别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一个概念,这一遗产类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研究。我国作为拥有文化遗产数目众多的国家,在线性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方面也逐渐加大力度。所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因其线状的分布和遗存的特性而称之为线性文化遗产[1]。随着对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文化线路、遗产运河、遗产廊道等一系列反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体现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动态特征的跨区域的遗产,已成为国内外遗产保护领域探讨的热点[2]。我国的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备受国内外瞩目[3]。

一、大运河的概况及申遗过程

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之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河段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以及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开凿运河。它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紧密地联系了国家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是国家的交通、运输要道、经济命脉,对于维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运河流淌的文明成为影响两岸传统文化的“因子”,岸上呈现的灿烂繁华的历史文化,构成岸边凝固的时光,都是千百年来人类生活的真实记载[5]。因此,对大运河这类线性的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地保护,就显得至关重要。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阶段,萌芽期(2005年-2006年)。2005年12月,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三位专家发表了致运河沿线城市市长的公开信。2006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58名议员提出申请大运河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年5月,国务院将大运河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申遗工作的开端。第二阶段,发展期(2007年-2009年)。2007年9月,14个国外城市以及国内中国大运河24个沿线城市的市长齐聚扬州参加“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由此,扬州成为大运河申遗的主要城市。2008年3月,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研讨会在江苏扬州举行,会议就大运河申遗过程中运河的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求及方案进行商讨,对运河的保护工作进行了科学探索;同年11月,成立大运河申遗办公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对运河沿线的文物、历史、水利、交通等进行了规划,集中精力解决申遗过程中的疑难问题。2009年9月,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对大运河申报工作发挥了奠基性作用。第三阶段,期(2010年-2013年)。2010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小组联合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开展了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工作。2012年,通过完善《大运河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及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法律法规,以适应申遗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同年10月,文化部出台《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了大运河遗产的范围。2013年3月,编制了大运河申遗文本,确定了大运河首批申遗的点段,包括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分布于31个遗产区。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遗产大会上,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至此,自2004年开始的大运河申遗,落下帷幕。

二、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

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大运河明显带有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从分布形状来看,呈线状或者带状分布。线性文化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一种形式,其存在形式呈现出线状或带状,与文化线路存在着共通之处。作为中国最大的运河,它贯穿南北,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在这些省市中,分布着众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等,大运河将这些具有不同经济文化发展形态的城、镇、村贯通起来,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文化带。大运河始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古代漕运问题,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中后期,大运河对政治中心北京和运河沿岸各省市之间的沟通交流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

(二)从自然环境来看,呈现错综的分布态势。线性文化遗产覆盖范围广泛,地貌环境各异。大运河所流经的省份,包括政治中心、以工业为主体的城镇以及以农业为主体的城市等,地貌上包括平原、丘陵等。大运河如同魔法棒一般,将这些不同形态的地域串联起来。

(三)从经济角度来看,拥有巨大开发空间。从春秋时期起,初凿的大运河的一些航段就为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扮演着运输者的角色。在元朝,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使得统治者亟需大运河作为特殊工具来奠定统治基础。到了明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大运河都提供了交通方面的保障作用。在25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沿线各个城市乡镇的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农业、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运河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是目前各地政府建设运河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依据。

(四)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古代文化的传播,与航运事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历史变迁,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铁连接连接南北各地、航运连接世界各国的今天,大运河在水上运输中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沿线地区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方式。航运历来为大型货物之首选,其经济实惠的特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削减。

(五)从观光角度看,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线性文化遗产因其线性分布,串联式景点自然也不少。大运河沿岸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旅游资源丰富,为大运河又增添了些许魅力。集航运与观光于一身的大运河,将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展示到了极致。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

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其保护与传统的文化遗产项目尽管有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其固有的保护模式。

(一)我国线性文化遗产包括长城、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等,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人文价值的重视,线性文化遗产将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研究态势。就大运河而言,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在对各省市实际线路综合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专门的研究保护机构,专河专制。在借鉴长城以及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果的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大运河发展保护的模式。

(二)各省市要通力合作。在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之下,跨区域保护成为常态。线性文化遗产相较传统的文化遗产,其最显著的特点即是跨区域性,在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跨区域同样是一个显著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跨区域保护线性文化遗产,是所有遗产保护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运河流经的省市建立起专门的保护机构,由国家遗产保护部门直接管辖,统一指挥,降低各省市因保护措施差异所带来的风险。各部门需要根据其职能制定出相关保护方案,并同其他部门之间密切沟通,坚持从实际出发,通力合作,尽各自的能力来保护大运河。

(三)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在拥有文化遗产这张名片之后,大运河的身价飙涨。体现在旅游业上,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其景点之多堪称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在众多的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大运河本身的承载力也也将受到考验。因此,需要结合各个省市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在为游客提供典型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能缓解旅游业对大运河保护带来的冲击。

(四)做好沿途宣传教育工作。大运河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如何在新时期延续这种和谐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大运河沿线大大小小城乡众多,由此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沿线居民的保护意识问题。在大运河沿线一些河段曾经一度出现过居民向河里倾倒垃圾、在沿线搭建房屋等问题。自2004年大运河开始踏上文化遗产申请道路之后,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沿线城市、乡镇的整顿力度,沿线居民的保护意识逐渐有了提高。沿线居民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之下,对于大运河以后的发展态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由此增强了保护意识。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以提高人们对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认识。相关部门要利用公众传播平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运河的宣传力度,博物馆可以展示大运河的前沿保护成果。只有民众的保护意识提高了,大运河才能得到持久的保护。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加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大运河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跻身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列,使得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持久的动力,也为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提供了新鲜血液。如何更加合理地保护线性文化遗产,是需要我们长期不断思考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俞孔坚,奚雪松,李迪华,李海龙,刘柯.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J].人文地理,2009,(3).

〔3〕单霁翔.委员建议加快京杭大运河申遗[J/OL].光明网,2007-3-7.

〔4〕单霁翔.“活态遗产”:大运河保护创新论[J].中国名城,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