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民族特色;表现方式;建议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有着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民族情感,在我国音乐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经典的民歌在经过各族人民的传唱之后更是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所以对少数民族的民歌进行一定数量上的了解和练习,能够深刻地体会我国音乐文化具有的多元特征,对于歌手驾驭不同风格民族音乐作品并拓宽自身演唱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在演唱中有何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不仅对于歌手,对于我国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有何重要性
(一)对于普通群众的重要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反映到音乐中也就有了各种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歌曲。民歌可以说是最具有民族性的一种音乐艺术,同时可能说是最具有群众性的一种音乐艺术。普通群众在听歌时多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情感上的共鸣,而包含着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的民歌恰恰就具有这种能力。民歌既能满足普通群众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普通群众了解各个民族自身的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唤起普通群众的民族情感,对于民族团结有着一定意义上的促进作用。
(二)对于专业歌手的重要性少数民族的民歌可以说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是其社会发展历史利用音乐而成的记录,既蕴含了丰富知识,也有着多学科意义。不同的民族,其民歌的思想主题和演唱方式等有着其自身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民族就具有宛转悠扬的特点;藏族的民歌具有嘹亮高亢的特点;维吾尔族的民族具有伊斯兰教的特色;傣族的民族具有佛教的特色。学习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歌,有利于专业歌手掌握更多的音乐文化知识和音乐演唱技巧,同时也有利于其拓宽自身演唱领域,可以对专业歌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对于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改变使得传统的民歌面临着令人堪忧的生存状况,因此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歌成了一个当务之急。只有有效引导民众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让人们体会到民歌中包含的感情,明白民歌的重要性,就有利于民族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保持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音乐艺术相互借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的民歌表现民族特色有何重要性
(一)对于表达歌曲思想主题的重要性不论什么歌曲,都有着其自身的一个主题。就像现代流行歌曲多是表达爱情一样,少数民族的民歌多是歌颂生活或者劳动,当然也有对情感的表达。但是由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传统与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各个民族对待同一个事物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观念,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特点。所以,只有准确地对民族特色进行把握,才能准确、顺利地对歌曲思想主题进行表达。就像祝酒歌,藏族多是在亲朋聚会或举办婚宴上才唱,演唱时多伴有舞蹈,歌词比较固定,一般都是表达祝福,而且演唱时基本不离开酒;而苗族多是在喜事的宴席上才唱,往往是宾主对唱的形式,而且歌词多是现编的赞美之词,演唱时基本都不会提到酒。所以,少数民族的民歌只有充分表现其民族特色,才能展现出歌曲表要表达的意思。
(二)对于表现歌曲艺术风格的重要性所谓艺术风格,指得是民歌在其调式和旋律等方面所展现的艺术特色、气派、风貌和格调。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风格一般都和自身的民族特色紧密地联系于一起,所以想要展现好歌曲的艺术风格,就必然要对歌曲的民族特色进行把握。不同民族,其民歌的音调、节奏、题材、衬词和唱法都不同。就如蒙古族的民歌一般都是长调和短调这两类,长调民歌的旋律悠扬,而短调民歌的旋律欢快,而且一般都会使用颤音的唱法,有着浓厚草原气息,这些就是蒙古族民歌的艺术风格,只有把握了这些蒙古族的民族特色,才能充分表现出蒙古族的民歌艺术风格。
(三)对于增强歌曲感染力的重要性增强感染力是任何歌手在进行演唱时都需要做的事情,不论其唱的是什么类型的歌曲。而增强歌曲感染力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充分利用舞台背景、歌手着装的特色或者歌手利用肢体动作等都能增强歌曲感染力。而对于少数民族的民歌来说,增强其感染力的有效措施就是突出其民族的特色。比如藏族民歌的曲调多是宛转悠扬和嘹亮高亢的,这种悠扬和高亢会使人感受到藏族人民犹如雪山一般纯洁的心灵。所以,民歌作品只有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其民族特色,才能增强歌曲感染力。
三、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者表现民族特色有何方式
(一)通过各自民族的语言来表现民族的声乐艺术和语言艺术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民族的民歌艺术就更是这样了,在民歌的演唱中,语言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民歌和语言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各个民族的民歌在演唱时一般都是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而各个民族的语言在用词、发音和音调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别,有的甚至差别很大,这也就是为何民歌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演唱时能够充分表达其韵味,而改成汉语演唱时就会显得怪异了。比如壮族和傣族的民歌,由于语言因素而带着明显鼻音,可以说这鼻音就是其民歌展现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鼻音改变了,那么也会失去其民族特色。另外来说,因为语言的不同,将民族语言转换成汉语时,文字上可能会多一些,那么就会改变民歌原来的节拍结构,最终影响其旋律。所以,民歌演唱者想要充分展现其民族特色,那么就必然要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进行演唱。
(二)通过特殊行腔的技法来表现少数民族的民歌一般都是利用调式、音乐旋律和特殊的演唱技法来表现其自身的民族特色。因此,民歌演唱者想要充分表现出其民族特色,就需要通过特殊的演唱技法和音乐旋律来实现。例如,在演唱蒙古族的民歌时,由于蒙古族的民歌或多或少都带有长调的味道,所以就需要特别注意蒙古族长调在发声方面的技法;而在演唱藏族的民歌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喉部发出装饰音的技法,藏族民歌必然不能忽视喉头力量,必须有喉音色彩。总而言之,利用行腔技法来表现民歌民族特色,其方法是多样的,但主要是从运用调式、结构、特性变化音和节奏节拍等方面来把握歌曲具有的民族特点,并且在演唱时将这种特点展现出来,以表现民族特色。
(三)通过伴奏乐器来表现我国少数民族都具有其传统的乐器,而且特点鲜明、种类繁多。比如藏族的甲玲、钦、苏那和柄鼓;蒙古族的雅托噶、马头琴、四弦琴和琵琶;苗族的芦笙和唢呐等,而且历史上许多民族都存在着边弹边唱的表演形式。这些传统乐器不论是从外观还是从音质上都具有其民族自身的民族特征。所以,将少数民族传统的乐器作为民歌的伴奏乐器,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强歌曲感染力,而且也能充分表现民族特色。
(四)通过服饰艺术来表现我国少数民族一大特色就是其服装的绚丽多彩和五光十色,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标识,服饰中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服饰和其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反映其民族生活环境、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和劳动特点等。所以,在进行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时,身着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对于民族特色有着最直观最有力的表现。当然,服饰色彩和华丽程度等都应当与歌曲的内容相一致,从而在歌曲思想主题的表达方面起到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对普通群众、专业歌手,甚至对我国音乐文化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表现歌曲的民族特色对于表达歌曲自身的思想主题、艺术风格以及增强歌曲感染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歌手应当从演唱艺术的各个方面去把握,从而在演唱时充分表现出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马宇飞.我国民歌演唱艺术的多元化与发展趋势[J].黄河之声,2016,01.
[2]刘兰.民歌演唱与教学之我见[J].江西教育科研,2014,06.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精神文化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它既诉说着民族的过去,更昭示着民族的未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传统和文化的发展,而文化是发展过程伴随着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问题之所以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凸显,缘于经济全球化冲击下民族文化由多元趋于一体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即文化认同的变化所导致的民族身份模糊和民族重构,继而引发的民族认同危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想,即是应对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浪潮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全面冲击(如主流价值失位、民族文化日渐式微等)而作出的积极回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谋求国富民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既以开放的胸襟学习、吸收西方的优秀文明和文化成果,同时又以自信的心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重建民族的精神支柱,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为根基,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情感表达体系和信仰体系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它是中华民族成员共有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是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对这一精神文化系统的认知、建构和接纳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就是文化意义上和精神层面上的民族认同过程。因此,揭示民族认同过程中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因素,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思路和建设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民族认同的基本界定
什么是民族认同?在英文中,“民族认同”的对应词是“ethnic identity”或“national identity”,其中,“ethnic”和“national”意指“种族的或民族的”,而“identity”的意思是“身份”、“认明”、“确认”,组合起来就是“民族身份的确认”,即民族认同。一般认为,“认同”一词源于心理学,最先由弗洛伊德提出,意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心理学中的“民族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与情感依附。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认同可以分为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在个体层面上,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或身份的理性确认,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吉登斯所言的认同就属于这一层面,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在社会层面上,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法国学者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就属于这个层面的认同,他指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因此,当谈及“民族认同”时,必然涉及民族成员的个体认同和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在本文中所谈的民族认同更侧重于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方面。依据以上所述,民族认同可以界定为“社会成员对自己归属于某一家庭、家族、社区、阶层、阶级、国家、文化等的认知和感情依附”。
在当今的全球化话语系统中,“‘民族认同’实际上已经被理解为‘民族认异’,即一个民族确定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差异或他性”。而“民族认异”的突出是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多元。正如罗伯森在论述“民族认同表现”的当代条件时所指出的那样,“民族认同首先从其触及范围和意义来说可以确定为全球性过程的文化方面及对这些过程的反应;其次,某种已经被概念化为世界体系的实体。贝尔纳德・麦克格兰所谓‘用于解释和说明他者不同之处的权威范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越来越由‘文化’解释他者的不同之处”。因此,从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的视域来考察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剖析民族认同的实质,揭示其内蕴的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因素,对于理解精神文化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
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文化是人类后天习得之物,“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性式样也包括隐性式样”,“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起反应的各种业已模式化了的方式当中,通过各种符号可以获得并传播它……文化基本核心由二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人与文化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人是一种悬挂在由他自己织成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文化“就是这些意义之网”。人类创造了自身的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类。以文化为其独特标记的人类,无一不是生活在自己造就的符号体系或意义世界之中的。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在心理上表现为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进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对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体系、精神结构进行不断的内化、保持与发展。文化认同作为个体的文化归属和价值支点之所在,成为维系群体秩序的“黏合剂”,是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深层基础。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就是民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心理或文化归属感,它是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文化认同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同一民族的文化认同,即世界范围内超越民族国家的同一民族对各自文化的认同,如世界各地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又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中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的认同;二是同一信仰的文化认同,如全世界范围内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的社会成员,不分种族、性别、国籍等的相互认同;三是同一文化圈即同一文明的认同,如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等的认同。
同一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同一民族的成员共有的文化心理或文化归属感,它是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从社会学角度看,民族是“臆想”的共同体,由一系列文化符号所建构,有自己特殊的大众神话及文化传统。认同这一共同体的民族成员承担共同的命运。作为共同体的民族,可以使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民族成员”互相认同,如中国人互相认同于“中华民族”,并以“中华民族”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民族由于民族成员的认同和民族情感的凝聚而存在,无论这种认同是如何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具有神话的特点,即“民族”可以借助想像和幻想来实现认同。“民族”在这种想像中是原生性的,即认为自己认同的共同体是从来就有的,甚至有着神圣的、不可质询的起源。就此而言,民族的历史是根据共同体认同的需要“编造”出来的。在这一历史 中,有民族的祖先、民族发展的谱系以及作为民族象征的一系列文化符号。②而且,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和英雄人物。在民族叙事中,所有构成民族史的幻想情节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存在。当民族成员被如此地驯化和熏陶,民族神话就成为他们内在的心理、心性、情感的结构,成为特定的民族文化的象征。社会学意义上的民族神话来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民族认同的需要。定义“民族”的要素或者确定民族身份的标识可以是种族、语言、宗教、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民俗,甚至是某些文化和历史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能够让民族成员认同的标识物,就都可能被用于界定自身所属民族的特性。
历史研究表明,所谓的民族身份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民族身份的标识物也是可以变化的。民族认同是文化范畴的问题,在思想方面,涉及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哲学思想、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等等;在行为方面,涉及风俗习惯、礼仪、家庭、生死嫁娶,等等。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共同的历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认同感”,这是一种与其他现代的集体观念如集团、种族和阶级等完全不同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族群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而民族的文化又孕育、形成于民族的生活土壤中,民族由其自身的文化所标识,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的意义也就不存在,至多具有种族的意义。由此可见,文化在民族认同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在大多数社会里,“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可以具有种群的、地域的涵义,也可以具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涵义,还可以是这几种要素的交叉混合。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考察民族认同问题,与单纯从人类学或政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相比,更有利于揭示民族认同过程的复杂性。
首先,这一考察角度可清楚地显现“民族”与“种族”的不同。“种族”主要用于揭示人群的血统或血缘关系,而“民族”则强调对共有文化传统的认同。譬如“中华民族”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种族概念。尽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几千年的共有文化传统使各民族成员长期在同一屋檐下得以栖息、繁衍、交流与融合,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体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其次,从文化角度考察民族身份比从政治角度要更加全面和符合实际。有的学者认为“民族”应该是一个政治概念,认为它是由现实的政治权力(主要是国家)所定义的地域和人口来界定,因此,“中国人”是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享有一定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公民。然而事实上,许多拥有中国国籍的外来移民并不一定拥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外来移民在中国生活多年并拥有了中国国籍,但在中国亲友、同事之中还是不知不觉地、或多或少地被当作“外国人”看待;在西方国家中的中国移民也有类似的感受。可以说,每一个移民至异邦的民族个体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承受原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被割裂、被更新所带来的阵痛。也正因为如此,尽管许多中国人通过在海外的多年耕耘,拿到了“绿卡”甚至更改了国籍,获得了应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得他们的“叶落归根”情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依然殷切。可见文化对于民族个体的认同与被认同的重要性。
从文化层面来看,个体民族身份的确认或者说民族认同是建立在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基础之上的。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是,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身份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它以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安全感和自信心。一个民族的正向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
三、精神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核心
如果从文化的外延分析或结构分析人手,可以大致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文化产品,其基本功能是维持个体生命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与人类的个体生存和群体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制度,如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商品交换、教育、婚姻制度等。精神文化包括个体和社会、民族群体的所有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它是以心理、意识、观念、理论等形态而存在的文化。
笔者认为,民族认同的过程和民族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即民族历史的发展是通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与奋斗而实现的,而民族认同则是民族发展的基石。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奠定了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民族认同的外部条件,而精神文化则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和内部依据,因为世界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表明,促使一个民族形成“自在性”并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或制度文化,还包括由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内在文化机制和由民族的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外在文化形态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其中,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要素更是在促进民族认同、维系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心理是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漫长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特定生存方式的直接的生理一心理反映,是“对自己的民族归属和民族利益的感悟”,它具有高度的“自在性”特征,可视为初级阶段的民族意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民族心理能够引导某一民族生存的发展方向并促进本民族内部的凝聚与团结,成为维系民族统一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民族心理具有自发性、个体性和情绪化的特点,存在走向非理性并演化成为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危险。要想维系民族的团结、推动民族的健康发展,民族心理必须经历一个由自发的初级民族意识阶段上升为自觉的民族意识阶段的过程。
自觉阶段的民族意识是社会成员对所属民族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所持有的理性认识,它是引领社会时尚和风气形成的、具有主导性的文化模式,具有高度的“自为性”特征。作为民族的精神文化系统的基础性要素,它以潜在的方式贯穿于民族的生存活动的全过程,具体表现为民族的处世态度、价值尺度、应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定式、情感方式,等等。
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是一个民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并通过他们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性格与心理的总和。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被高度综合和概括了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的精神品质和风貌。民族精神能够被该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所理解和信奉,为本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和共同拥有,它是民族认同和归属的本源所在。正是民族精神的这一特性,使它千百年来成为一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心灵和生活中的纽带,它以超越时空的力量,不分地域、职业、性别与年龄,把民族成员牢牢地维系、凝聚在一起,成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强大的内在力量。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 民族民间美术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65-01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其中,外来文化的涌入不但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同时也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一些外来的不良的文化也在侵蚀着我们的民族意志和信念,使我们逐渐丧失原有的精神和气质,最终可能丧失民族自信心。因此目前高校美术教育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实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净化和与世界先进文化的紧密结合。
一、把握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理论根基
要想进一步增强关于区域民族民间美术学科的研究力度,就必须将培养具有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首先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对于民族民间美术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要站在艺术形态的角度深入考察其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实际的生存基础和历史演变等重要的元素,同时在深入考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更要加大研究的力度。另外,还需要站在艺术的角度去观察其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渗透、融合以及影响下,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发展趋势。社会上有很多的传统手工艺都是以家族或者师徒的形式传承下来的,而这种传承方式也就造成了其很难被广泛推广。甚至有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手工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如利用大量的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分析和整理,才能为传统手工艺技能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分类施教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体系
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要想深入地开展,必须不断加强少数民族人文素质的教育。由于民族民间美术的学习与现代专业教育在课程学习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民族民间美术所涉及的分类与现代美术不同。民俗信仰、建筑陈设、衣食穿戴、生活用器、生产劳动、传统商业、环境装饰、戏曲表演以及游艺竞技等方面,是民间美术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和特性,一般我们都将民间美术作为美术学的基础分为一般分类法和民间美术应用分类法两部分内容。而民间美术的主要特点就是要突出少数民族的特性,而站在艺术的角度来说,民族民间美术与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不同的少数民族其所代表的民间美术的特征以及民俗信仰等也各不相同。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才能了解掌握这些少数民族的特点。针对这一点,很多的民族高校都开设了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必须在相关的专业课程中辅以民族美术的理论知识和民俗知识教学,将学生认知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增强其民族文化素养,实现民族文化素质与专业创意实践能力紧密结合的目的。
三、拓展民族民间美术实践教学
美术教育的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是学生创意实践能力提高的基础。人类学特征突出是民族民间美术最大的特点,而这样的特点在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将《中国民间美术教程》中民间美术作为实际分类的参照可以看出,各个少数民族民众对于神鬼、祖先的信仰和崇拜都可以从其所使用的祭祀品中体现出来;从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茶具、烟具、食具以及炊具等,也有所体现;而他们所居住的建筑则因其所处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最能代表其民族特点的就是服饰,这些都从侧面体现出民族民间美术的主要特点。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课堂教学、实践、实习、课外创新以及大学生的课外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写生考察、搜集素材以及体验生活。
四、结语
灿烂的民间美术与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密不可分,高校开设的民间美术课程,不但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功能,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将新的血液注入到当代艺术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以及全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急剧萎缩
在科学技术并未如此先进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属于一种缓慢悠闲的状态,那个时候人们的娱乐方式大多来自于民间艺术,空闲时候聚众去看剧团演出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民间也有大量的以演出来传播文化的民间剧团,但是现今社会生活节奏的转变,使剧团的生存面临强大的压力,几乎很少的现代人愿意浪费工作后难得的闲暇去看剧团演出,剧团失去了观众,甚至连生计的维持都变得尤其困难,更别提其他的了,所以有很多的演员都不愿意继续演出下去,各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难题,甚至有的已经濒临灭绝。
(二)很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很多的民间艺术都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结果,凝聚了大多数人的智慧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必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比如吴村鱼灯等民间艺术的继承人已经年过古稀,世代相传的技艺找不到适当的继承人,即将濒临灭绝。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民间艺术行业也都萎靡不振停滞不前。
(三)建设和开发新城市,破坏了民间艺术资源
长久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化除了戏剧等非物质性遗产之外,还有类似于皮影戏,雕塑之类的有形物质性遗产。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这类文化的不重视,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对一些类似于根雕,石雕等的破坏,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还有部分被利益冲昏头脑的商人利用民间艺术来谋取钱财,破坏了民间艺术的价值。
(四)缺乏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管理
就目前而言,整个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树立起保护民间艺术、保护文化财产的意识,同时,民间艺术的管理部门也受到经费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措施,也不能利用现如今社会的现今手段来维护民间艺术,因此,这些部门只能对民间艺术的逐渐消亡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对民间艺术的开发上也存在着各种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民间艺术的后续进步成为难题。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历经时间的洗礼最终形成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可以说时代的精华在民间艺术的灵魂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优秀的时代会孕育出优秀的作品,同时优秀的作品必有一个优秀的时代作为背景的原因。但是,纵观现实,民间文化没落消亡的现状触目惊心,所以,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号召全社会都形成民间艺术的意识,同时建立起民间艺术会消亡的危机感。
二、民间艺术的发展对策
(一)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计划
从现实出发,站在民间艺术的角度,有关的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用专业的方式对民间艺术进行系统全面的档案统计,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各级政府也要给予全面有力的支持,正确的保护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
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刻意的为民间艺术培养优秀的继承人,另外,针对一些面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要实行全面的保护,使他们得到有效的保存,鼓励年轻人从事民族艺术的行业,为民族艺术注入强有力的新鲜的血液,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保护、改善民间艺术文化的生存环境
对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与此同时,还要培养民间艺术的抗打击能力,即寻找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立稳脚跟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创新,但是,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创新,在创新的同时,还要保留民间文化的根本。不要单纯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有具有民间艺术最本真意义的创新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只有不断的探索民间艺术的改进方法,才能够使民间艺术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
(四)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
众所周知,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结晶,所以,号召全民对民间艺术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以全民为基础,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教育,使全民都充分了解到民间艺术的内涵,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形成全民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潮。
三、总结
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面对现代化的巨大冲击,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受到了巨大阻碍。因此,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体系,在中小学及大学课堂之中开展课堂教学,将会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课程
一、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中小学课堂
(一)课堂教学培养民族认同感
不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不可多得的璀璨财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人民在数年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创造出来的包括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的文明。而这些文明在当今,一方面渴望迅速地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恐惧自己的传统文化会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无法得以保存。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存在于每一处少数民族文化之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使民族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学校教育必须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教育是传承的重要途径。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在课本之中,使当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从受教育的课本之中了解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彩,培养其民族自信心与民族精神,使其具有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字、传统艺术以及其他许多特色方面的认同感,如,在中小学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中,讲述民族神话故事,学习本民族的手工艺技能,或利用电脑进行图片、视频展示,使学生们从小感受到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独特。
(二)多元文化造就多元人才
从中小学课堂入手,将民族文化作为课程在学生之中传播,让他们自小受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双重引导,使其成为具有更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也达到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将民族知识融于课本之中,首先,可以使学习者习得不同的文化,这样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认识多种文化内涵。其次,将民族文化作为重点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课本之中,可以让本民族的孩子自小就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他们的使命之一;随后,在接受主流文明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选择文化的权利,让他们在多种文化中感受生命的多元化,对塑造人格的健全更有帮助;最后,多元文化教育使不同民族的文明来到了一个平等的平台,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要求,增强了民族认同和民族平等意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
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大学课堂
(一)巩固和发展
不仅是中小学生,在大学课堂之中,同样也应该开设相应的民族文化传播课程。而针对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课程,则不应局限在对于民族文化粗略的了解,而应该更加深入。大学生能够在校内的网络与图书馆中对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同时,还可以开设民族语学习的选修课,鼓励学生去学习不同的本民族语言。或者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民族文化的讲座,加强青年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国内多所民族类大学之中,还成立了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学院,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作为主要的课程,招收各族学生进行授课,这些措施都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扩展,使其逐渐普及于精英教育。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不仅是要将其融入文学传播类学科的课程之中,同时,对于法律、经济、现代科学技术等学科的学生,同样应该加强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认识到作为青年大学生,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应尽的责任。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至今仍然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缺乏成系统化的机构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了保护民族文化的迫切需要。
(二) 提升能力,勇于创新
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中流砥柱,在面对世界各地的多种文化时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尊重其他文化,却并不盲从。而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更应该冷静思考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大学生能够提升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想要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要学会将其中阻碍文明进步的部分剔除,使其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这是中小学生等所缺乏的能力,因而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当代大学生,用最理智、科学的目光看待这些文化,选择出最适合它们继续发展方向。
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历史长河之中不可忽略的“活着的文化”,不能带着僵化、古板的思维去接触它,这样既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更无益于它作为“珍贵财富”的传承。由此看来,创新变得至关重要,面对少数民族文化,当代大学生要更加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教授课程的大学教师也应该更加生动地提出问题和疑惑,让大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并非一味地自己讲解,继续初高中时毫无创新意识的“填鸭式”教育。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他们的思维,引起对于问题的探究性意识,使学生对于解决问题更加活跃、更加积极、更加主动。这样才会使他们真正地融入这样一种文化之中来,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探索保护民族文化这一责任,而非国家、社会意识的故意强加,这样最终的结果会使得他们真正意义上地承担起这样的一种责任。
三、 总结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走进课堂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刻不容缓的一大步举措。在我国,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居民,根本不曾认识到他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目前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就是为何要让少数民族文化相关课程走进中小学、大学课堂的重要原因,令接受系统教育的学生阶级从小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让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自小深埋于心。同时,使他们用学生阶级更加先进、更加鲜活的视角来看待这些优秀的文化,通过改革创新,更好地将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05).
[2]汪丽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06).
[3]朱兵.文化遗产保护与我国的实践[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03).
[4]黎明.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源问题[J].民族研究.2007(03)
[5]祁庆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