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硬件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静电;计算机控制;半衰期;静电衰减性能;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250-03
Development of Fabric Electrostatic Decay Tester Based on Computer Control
ZHAO Xiang-bin
(Office of Admissions and Employment, Shandong Foreign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bric electrostatic decay tester based on computer control. The instrument uses a stable and adjustable ±5kV high voltage DC power.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omputer, it can realize automatic switch motors and high-voltage power supply, which is safe and convenient. The amount of the fabric induction electrostatic charge, half-life of the static voltage attenuation and electrostatic residues are detected by constant time method and constant pressur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e fabric electrostatic decay tester has a good stability and can well evaluate the fabric static decay property.
Key words: Electrostatic; Computer Control; Half-life Period; Static Decay Property; Stability
静电衰减性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主要用来对织物防静电性能进行衡量,通常静电衰减性能好的织物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静电的产生和消散过程。静电衰减的半衰期(当外界作用撤除后,织物感应的静电电压衰减为初始电压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作为衡量织物防静电性能的定量参数,是衡量物体泄露电荷快慢,能否诱发静电灾害的重要物理参量[1,2]。
静电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当人体积累一定量的静电电压后,若接触门把手等接地物体时就会产生放电,给人体带来不适感甚至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更好地评价织物的静电衰减性能[3],为后期防静电材料的研制提供参考,因此我们开发了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织物感应静电衰减测试仪。通过使用计算机来控制电机和高压源的开关,可保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1 织物感应静电衰减性能测试原理
根据被测试样带电方式的不同,静电衰减性能的测量方法包括电晕喷电法、充电法和摩擦法[4]。本文介绍的仪器主要采用电晕喷电法:在试验的过程中,电晕喷电装置和电位测量装置固定不动,被测试样运动。使用电晕喷电法测量织物的静电衰减性能操作简单且可重复试验,能对被测试样实现非破坏性的测量[5]。
测试开始时,首先使用电晕喷电装置对被测试样进行定时间放电,当试样感应的电压达到最大值并稳定后,计算机记录该最大电压值并通过控制输出自动关闭高压电源。迅速将被测试样接地使其开始自然放电,通过计算机实时监测试样表面的静电电压值,当静电电压值衰减到最大电压值的一半时记录衰减时间或达到规定的衰减时间时记录静电电压值,并以此作为评估被测材料防静电性能的重要参数。
2 仪器设计
在对仪器进行整体设计时,主要从主机模块、计算机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三大部分完成设计。仪器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2.1 仪器主机模块
仪器主机采用对被测试样实现非破坏性测量的电晕喷电测量方法,主机的测试装置包括:高压源与喷电装置、机械转动装置和电位测量装置三部分。
高压源与喷电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试样进行充电。为避免实验室电压不稳对试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仪器使用24V直流电作为输入电压,通过自激振荡电路将直流电转为交流电并在升压变压器的作用下升压为交流电压,之后再经过倍压整流电路输出可调稳定的±5kV高压直流电源。该仪器中喷电电极与试样之间放电距离设计为20mm。
机械转动装置由电机和金属转盘组成。当金属转盘在电机的驱动下开始转动,被测试样与电位测量装置之间位置发生变化导致电容量变化,从而感应出持续的交流信号。为保证仪器在试验过程中保证整体平衡且有稳定的输出信号,在仪器主机模块的设计选择了转速稳定在 1500r/min的直流电机。
电位测量装置用来测量被测试样感应出的静电电压,在仪器的设计中使用电位检测探头来测量静电电压的大小,电位检测探头与试样的间距为15mm。试验过程中,试样的尺寸裁剪为60mm×80mm,在试验过程中试样的有效测量面积相对较小,同时作为高压源的喷电装置与用于测量感应静电电压的电位测量装置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喷电装置产生的电场不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2.2计算机控制模块
为了保证试验过程安全方便,织物感应静电衰减测试仪使用计算机来控制高压源与电机的自动开关。在计算机控制模块中使用BAOTRON BC6602板卡实现仪器与计算机的通信。BAOTRON BC6602具有16路单端模拟输入通道和2路接地端。试验过程中,仪器检测到织物表面感应的静电电压值并将该信号输出给板块,板卡在接收到信号后,通过A/D转换装置将该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相对应的数字信号,同时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也可以通过A/D转换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给仪器,进而实现对仪器高压源和电机的控制。
在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设计中,在输出电机停止转动的控制信号和强制试验停止的控制信号时,高压关闭的控制信号也同时输出,充分保证试验过程的安全可靠。
2.3 数据处理模块
织物感应静电测试仪器的动作响应及数据采集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仪器数据采集与处理部分的程序采用VB语言实现,计算机系统能够实时显示织物在感应高压及接地后自然放电过程中电压的变化,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织物感应静电衰减的半衰期或衰减到规定时间时织物表面的静电残余量。试验过程中,程序运行的主界面如图3所示。
3 试验及结果分析
根据标准GB/T 12703.1-2008《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的规定,测量织物感觉静电衰减性能的试验环境条件为:温度(20±2 ) ℃,相对湿度(35± 5 ) %RH。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在试验之前,试样需要在上述要求的试验条件下平衡至少24h。
测量静电衰减性能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定时法和定压法。不同试样的静电衰减性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6][7]。在计算机的控制作用下,上述两种测量方法的具体测量过程如下:
(1)定时法:对被测试样进行定时间加压(根据标准要求加压时间设为30s),30s后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关闭高压源并记录此时的最大电压值。关闭高压源后,金属转盘仍然继续转动,在此过程中,计算机对试样表面的静电电压值进行实时检测并记录。当达到规定的时间(60s)后,计算机记录此时试样表面残留的静电电压值,通过输出控制信号,关闭电机转动,试验停止。
(2)定压法:对试样进行加压的过程与定时法相同。在试样表面静电电压衰减的过程中,计算机实时记录并分析电压值的变化,当静电电压值衰减到最大电压值的一半时,计算机自动记录对应的衰减时间,同时通过电路控制关闭电机的转动,试验停止。如果半衰期大于60s,则记录此时试样表面残留的静电电压值,试验停止。
为了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选择了金属铜片A、普通织物B和添加抗静电剂的织物C进行了试验并使用定压法对试样的静电衰减半衰期进行了测量。在试验过程中为保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每种试样分别测试三次,最后结果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试验结果见表1。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绝缘材料在感应静电后放电困难,容易造成电荷的积累;导体金属铜片,在接地的一瞬间所带电荷以非常快的速度被释放掉;添加抗静电剂的织物半衰期明显小于普通的织物材料,在接地后电荷很快被释放,不易产生电荷积累,这也正好符合了防静电织物的特性[8][9]。
4 结论
本文主要对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织物感应静电衰减性能测试仪进行了介绍,仪器包括主机模块、计算机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主机模块采用了稳定可调的±5kV 的高压直流电源。通过计算机控制模块的设计,实现了电机和高压电源自动开关,保证了试验过程的安全方便。为了更准确地对织物感应静电的静电衰减性能进行评价,本文分别使用了定时法和定压法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正确评价织物的静电衰减性能,可用于纺织品和服装的静电衰减性能检测,为防静电材料的研制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703.1-2008《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一部分:静电压半衰期》[S]
[2]王书平,刘存礼,范丽思.用静电电荷衰减时间评价材料静电性能存在的问题[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z1):110-112.
[3]刘真.简述纺织品功能性的考核标准和方法[J].中国纤检,2015(14):58-59.
[4]孙可平,李义鹏,王红岩.带电绝缘体静电放电能量测试实验技术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27(4):89-91.
[5]靳振岗.多功能静电电荷衰减测试系统[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8-18.
[6]黎晖, 魏光辉,刘掬.静电衰减时间测试方法与仪器研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 37(5):16-18.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当前该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形式方面
教学形式便是那些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其中教学中的单向反馈模式,则是阻碍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这种单向反馈模式表现在:①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要以课堂听讲、记笔记的方式来进行;②在教学中突出演示和模仿。从中可以得出,上述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应有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导向方面
当前企事业单位在财务处理上大多采取的是会计电算化方式,这就意味着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基于工作过程”特性。然而,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学生无法充分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运用手段,因此就要求他们在课后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巩固。
而现有的教学导向仍以应试为特征,再加上高职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较差,最终出现了眼高手低的局面。
二、对合作学习形式的构建
破解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但在未能调动起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情况下,其他方法都将处在被动的态势。而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方法便是将合作学习形式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合作学习的构建模式。
1.完成分组
毫无疑问,构建合作学习形式的第一步便是分组。在分组上需要考虑学生的性别结构,以及学习参与程度问题。特别对于后者而言,若是某小组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普遍不佳,那么合作学习活动就难以有效开展。
2.设计问题
由于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此,整个教学流程都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愿。从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出发,在问题设计上需要与职场岗位要求相契合,并努力将问题纳入到具体的工作情景中来。
3.建立反馈
合作学习形式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仍需要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控制。因此,建立起反馈机制(考核机制)是必然的。但笔者认为,应抛开传统测试的方式,而换作“研究报告”的形式来进行。
三、教学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下面着重就“设计问题”“建立反馈”环节进行讨论。
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电算化系统从流程上便要求实现会计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了便于电脑的集中处理,也需要通过代码化来反映会计信息。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中的档案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就可以围绕着“会计档案管理”,设计出“在会计档案管理中如何优化工作流程”这一问题。在向各合作学习小组这一问题后,可以将合作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最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交。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
随着我国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提高,社会中对计算机硬件专业人才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该改进其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提高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质量。本篇就主要探讨改进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的实践策略,以下就做具体介绍:
一、高校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现状
(1)教师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的教师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不仅缺乏对硬件产品的研发实践经验,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理论性强、应用广还与实践联系紧密,而且由于现在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快,故此在教学中教师对计算机硬件的掌握程度较低,因此在对学生教课中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还将会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
(2)缺乏实践教学。对于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其作为一门技术型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教学中会因为课时限制以及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在教学中缺乏实践教学的应用,不仅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硬件动手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的硬件学习兴趣,还有就是会降低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理解能力,这些都将会影响高校学生在计算机硬件知识方面的提高。
(3)硬件课程体系不完善。对于当前高校的计算机硬件核心课程中,不仅包括《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同时计算机硬件也是教育可以教学中的核心课程,针对目前高校教学中,其课程结构不合理。并且在硬件核心课程中,不仅缺乏联系,而且课程教学之间结合也不够严密,硬件课程知识中对于一些知识点又出现重复教学的弊端,这些问题都将给高校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带来一定困难,降低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质量。
二、高校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体系的改善实践。针对高校中计算机硬件课程,应该从整体上把握硬件课程的体系结构,并且能够遵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将计算机硬件体系划分为基础、应用以及提高这3个层次,分别用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应该为辅,学生应该为主,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实践技能,可以有效发挥学生在计算机硬件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2)改善教师水平。对于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并且还可以灵活采用网上答疑以及在线测试等教辅手段,促进学生在计算机硬件学习中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教学,开展综合性课程设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到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硬件课程教学,在改变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硬件知识水平,扩展硬件课程体系,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硬件技术知识,强化学习的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效率。
(3)改善教学方式实践。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针对计算机硬件教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中讲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编写一段硬件程序,引导学生做一些对于硬件接口芯片的扩充实验不仅会加深学员对汇编语言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针对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现阶段学生学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使学生制作一个渐变式折扇打开动画,如下图1中就是折扇打开到一半的状态:
图1打开折扇的flas
教师还应该仔细设计实验环节,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硬件实践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可以对硬件课程教学提升兴趣;先为学生讲解主要的知识点,包括FLASH图形绘制技巧、位图填充及调整、多层元件补间动画、遮罩的应用等原理,之后可以为学生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先找一面纸折扇图片作基础素材,使用Photoshop把图片底做成透明的,并从图片中“抠”下扇柄图片,打开flash软件,点“文件”――“新建”――输入画布尺寸,之后点“文件”――“打开图象”,将折扇拉到工作区,点“添加帧”,需要12个空白帧,在第1帧点“变形工具”,选中扇子复制粘贴,第2帧复制粘贴折扇图片,直到13个帧都有折扇图片,通过一系列设置之后,就可以做出折叠扇子的动画效果,既有趣也生动。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科技中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水平,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计算机硬件基础是计算机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涉及到计算机组成、结构、原理。学完该课程后学生应当掌握数字逻辑基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数据表示、计算机各硬件部分的组成及功能、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组装与日常维护等。学好了计算机硬件基础,学生在今后学习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等应用课程时将会领悟得更加透彻。
二、计算机硬件基础职业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办法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最大不足之处是:重理论,轻实践。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高职课堂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课为辅,这就造成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高,即使听懂了也没有办法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学生虽然知道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的组成,但是依然有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拆开主机箱,不能具体说出机箱内各个部件的名字。其次,课程设计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计算机硬件基础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科学、有趣的课程设计,才能吸引学生兴趣,进一步提学习质量和效率。要做好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任课教师要重视学生思想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和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入思政元素,树立国家正面形象。为了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适当提高学生平时成绩占比,给学生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突出学生主体
《计算机硬件基础》作为计算机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必须对课程理论知识有全局的把控,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样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全面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尊重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也要尊重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表现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信心;课程的终结评价应当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这两部分评价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四)拓展学习渠道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任课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分组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案例演示,学会归纳总结,达到增强对计算机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的目的。教师可以先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开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组织参观计算机生产基地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强调工学交替
学习借鉴“四环相扣”教学改革成果,课程教学目标应当围绕能力标准,课程本身按模块设置,教学过程充分工学交替,考核评价采用理论教考分离与过程考核相结合,避免教师单方命题。
三、市场对计算机硬件人才的需求情况
通过在当今主流应届生招聘平台进行了解,社会市场对计算机硬件方面需求的人才主要需求量同样巨大,一般要求应聘者需要掌握以下技能:(1)了解数字和模拟电路基础知识,具有数字电路设计经验;(2)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和软硬件架构;(3)具有单片机、ARM等处理器硬件设计基础;(4)具有独立完成模块调试、故障诊断、维修能力;(5)熟悉计算机编程;可以看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好编程的同时,若能在硬件方向有所造诣,求职竞争力会更加大。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就业市场需求为驱动,系统规划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实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硬件教学;应用型人才;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259-02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扩展,尤其是各种智能化电子电器产品的诞生与使用,近年来IT企业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目前大多数地方院校,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相对薄弱,培养的计算机硬件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1]。计算机硬件课程不仅难教难学,且对于硬件设备和实验条件有较高要求,教学成本远远高于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因此形成了计算机专业建设“重软轻硬”和师生教学“喜软怕硬”的畸形发展现象。然而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缺了任何一样都无法运行。不重视计算机硬件教学与科研的结果之一,就是近年来计算机软件人才相对过剩,硬件人才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使用的计算机核心芯片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核心器件严重依赖国外芯片制造商,这给国家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隐患[2]。加强计算机硬件教学势在必行。
1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积极开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多次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其中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具体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很多教学内容陈旧,与实际应用脱节,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如仍以8086和DOS操作系统为平台来讲解微机原理。二、有些内容在多门课中重复出现,降低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对课程设置产生疑问。如中断、接口等知识在组成原理、汇编、单片机、微机原理中均有涉及。三、作为应用型人才,大多数学生就业后没有机会构造计算机系统,许多教学内容会让他们感到没有学习的必要,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如加法器的具体电路实现等。四、与软件技术知识联系不够,如与C语言、操作系统等软件课程的关联性强调的不够,使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即软硬件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如何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设置硬件的工作方式等。五、实验教学急需改革。受实验硬件条件所限,实验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综合应用型项目较少。传统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少数几个综合应用型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无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如何培养出应用型人才,这对很多高校来说,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重大命题。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计算机知识也在不断更新,相关专业的学生具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也在不断变化。我校计算机专业采取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四年的在校学习压缩到三年,第四年改在校外实训基地参加集训的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模式优点显著,即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之初也暴露一些问题,比如伴随课程整合,学生的周学时数达到或超过30学时,这影响了学生课外文娱活动的开展。有些学生为了参加课外活动而请假,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同时课时的缩减,特别是理论学时的减少,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系统性较难体现,个别课程出现用什么就只教什么,造成学生会操作,但对操作原理模糊不清。这对希望考研深造的学生不利。
经过七年的实践,我校计算机专业逐步完善“3+1”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对于硬件类课程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电路基础,微机原理,组成原理,单片机四大基础课程,不再单独开设汇编语言,缩减了组成原理,微机原理的课时,增加了单片机的课时,对硬件类课程相应增加实验课时的比例,增加课程设计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对于部分知识点的重合,各门课选择不同角度学习或进行相应删减,比如译码器,在电路中侧重介绍其电路构成,在微机原理中介绍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对于一些过于专业的知识点,适当降低学习难度,或改为选修知识点,供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研究;对于硬件设计中使用的软件编程,逐步采用C,C++等高级语言来实现,通过课程设计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在尝试对学生的分流教育,即允许学生选择在校外实习基地集训,由合作单位及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学习的评价,不选择集训的学生在校组织参加考研,参加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由授课教师进行评价。
3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计算机硬件教学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课时的相应增加,如何充分利用课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成了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单片机的教学改革值得借鉴。以往的单片机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主线,通过试验箱完成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改革后的单片机教学,首先学习单片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然后介绍一款具体的单片机——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使用方法、编程案例,再将学生三五人分为一组,选择不同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实验课上学生自行讨论设计方案并逐步实现,理论课上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知识点并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思路与经验。改革后的课程更受学生喜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环节也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有机环节,学生目标更明确。
4 学生学习评价机制的探索
以往教学中,学生的成绩主要是由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构成,对于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实践性没有很好体现。上个学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尝试采取了课程设计加设计答辩的成绩评定方式。学生分组完成课程设计,提交设计报告,组织学生参加课程设计答辩,由教师根据课程设计的完成度及学生在答辩环节的表现来打分。新的评价机制更加灵活,能够直观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当做一次毕业设计答辩的预演,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现场答辩时可能较紧张,没有完全体现自身水平,同时对教师的主观判断能力也有较高要求。未来可能将这种评价方式与传统评价方式进行适当结合,提高评价的公正性与全面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论
加强计算机硬件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仍是我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通过前一阶段的努力与实践,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硬件知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在专业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得过安徽省电子设计大赛高职高专类一等奖,安徽省单片机应用竞赛二等奖,安徽省机器人大赛二、三等奖等。同时改革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在改革过程中,仍有环节需要加强,如新的培养方式中对教师要求更高,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教学管理激励机制也应相应改革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