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言专业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关注新闻;网络时代;新闻研究;校内实践
新闻传播事业是推动和促进社会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力量。尤其是在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新闻、参与新闻早已成为十分平常的事情。新闻传播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在我们对部分大学生的新闻调查中却发现,目前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度却并不高。
一、传统的新闻方式逐渐淡化 新颖的网络时代来临
现在正在上大学的学生几乎都是90后,大多属于思维活跃、追求新鲜的年轻人。所以相对于平常的电视新闻、报纸新闻,这一代的大学生更喜欢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了解新闻、关注实事,微博、论坛、贴吧等网络平台早已成为年轻人们交流、分享资讯的一个重要媒介。
可是,既便是有着如此快捷高效的传播平台,在我们的调查中,现如今的大学生在关注新闻时更多的是关注体育、娱乐等资讯,而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度则明显偏低。在对国家、社会的新闻关注中,其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是对社会负面新闻的关注。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仍有大量学生愿意从事新闻行业、参与新闻工作,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任何从事新闻实践工作的经验,对新闻工作的认知也十分的有限。
二、我院学生积极开展校内新闻实践
在学院领导、老师的支持下,为提高我院学生参与新闻实践的积极性,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我院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由大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先后成立了学院广播站、电视台、记者团等多种学生社团,创办学院新闻报、《新大学时代》等刊物,也在学院官网专门为该专业学生建立版块,由该专业学生自己管理。并与黑龙江省电视台、东北网、黑龙江晨报等多家媒体建立合作。通过来自各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进行演讲、座谈等多种方式,为汉语言专业同学们解答疑惑,然后以学生社团为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培养学生采访、组稿、编辑、主持等各项能力,该专业学生们也真正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对新闻工作形成初步的认识。
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院也充分给予学生自由,为汉语言学生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和优质的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仅一学期时间,学生们先后举行了多项活动,创办了报刊《龙外视窗》用于报道校内新闻资讯,成为学生们了解校内新闻的一个途径;学院为我院学生在校园网上开辟的版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学生们可以更加快速地浏览校园资讯;学院电视台定期在学院大屏幕直播新闻,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院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持,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到校内实践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但与此同时,在这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的不足也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学生们的理论水平不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碰壁。无论是在新闻节目设置上,还是在新闻稿件编辑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层出不穷。这让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消极懈怠甚至是放弃。完全没有任何专业的指导,而新闻较强的实践性又不得不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慢慢摸索。虽然最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常常达不到理想效果。为此,学院请来许多新闻工作者来为学生们现身说法,帮助大家解决了不少问题。老师们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为学生们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提高对新闻的认识。
第二,学生社团在新闻的校内实践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参与到这过程中的都是社团成员,其他学生对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其实并不高。由此学生得到提升的其实只是一个很狭小的面,就形成了部分人热闹而大多数冷眼旁观的局面。除了部分成绩不错的社团,对于其他社团来说,他们与受众也并未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换句话说,就是相当于大多数社团处于一个没有观众的舞台,自己表演的很热闹,但是却得不到喝彩,甚至连倒彩都没有的一个尴尬局面。
第三,校内新闻实践社团多数效率低下,报道的新闻事件时效性差且质量不高,而且,这些社团参与新闻实践的方式大多比较传统,都是采用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来传播新闻。传统的方式加上低下的效率就常常导致我们拿到手的几乎都是过期的新闻。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传统方式加上低效率产出的新闻成果得不到学院师生的重视,从而以消极的姿态投入到后期的工作中,长此以往,将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传统的新闻媒介需要资金的支持,例如印刷费用、机器设备费用,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尽管学院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对于需要继续维持运营的学生开说,支撑其发展还是需要投入不小的资本。这方面的投入常常成为社团的一个重要负担,影响着它们的发展。
三、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对于参与新闻实践的大多说来说,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就是成功的开端,就是一种进步。相信很多新闻校内实践基地,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积累和认识,对于自身优秀的发展经验有了一定了解,同时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相信通过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就一定会有所进步。对于他们来说要发展就必须会改变,会进步,那么又该如何改变呢?
第一,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除了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该专业的学生们还应从自身着眼,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由此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方面的书籍,查阅文献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此外,还应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断从自己参与的实践中时刻总结,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培养自己的意识,增强自身的新闻素养。
第二,作为参与新闻实践的学生来说,应当加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及时了解同学的动向;而作为参与新闻实践的社团来说,所产出的产品应当不断与受众积极的互动,这其实既是一种了解受众对新闻实践反应的方法,更多的也是一个新闻渠道。广发的学生可以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资讯,而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新闻往往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除了通过传统的有奖问卷、增加互动版块等多种方式来鼓励其他同学关注,其实还可以利用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快捷手段,早日建立起这样一个庞大的互动网路。
第三,这一点其实与上一点是相辅相成的,问题的实质就是:吸引受众的眼光。不管是电视新闻也好,还是报纸新闻,想要立住脚,除了有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以外,还应多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和方法,注重细节,保证高质量。
关键词: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中也得到改善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新课改的重头戏,为切实落实新课改要求,相关教师要积极研究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努力提高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一、改革思路
成人高等教学的专业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首先要把握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学习基础、教学经验的成年人,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知识、能力的传授和培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员的能力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要进行整改,适当删除部分陈旧课程,增加适应新教学环境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等,教育技术和师范技能课程也要结合新课改要求,加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内容。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高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1]。
二、落实教学目标
(一)树立成人素质教育观念
成人高等教育不仅是对知识技能的培训,也包含素质教育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高度重视教育理论的教学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也注重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使高教性和师范性相统一。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技能培训体系,改革人才教学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适应性和一定的超前性。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培养具备先进教学思想、扎实教学技能、教育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学员。
(二)修改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明确划分,突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特色,扩大选修课比例。完善教学体系,加强理论教学、强化实践能力训练,提高核心专业课的教学效率。
(三)重订教学大纲
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成人教育特点,本着实用的原则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指导、理论依据,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作出明确规划。在制定过程中要从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出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特色[2]。
三、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一)教材选择
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选择应也实用、适用为主,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课程系列教材作为主要教材,积极引进获奖教材、推荐教材。也可以根据学院情况自编教材,自编教材要有侧重点,突出重点、难点,根据学院具体教学情况设定教材难度,让学生易于接受。
(二)课程建设
课程结构建设应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以适应实际教学需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突出专业技能和专业特色,强化核心课程建设,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具备扎实的基础教育和特点突出的专业教育。
(三)狠抓教学重点
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重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应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比如毕业论文就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综合检验,学院应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环节,从开题报告开始做好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对学生的选题方向和毕业论文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让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真正提高知识技能的全面应用能力[3]。
四、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上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观点辩论等形式,让课堂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以布置写作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科研兴趣,设置相关课题,在课堂上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随时指导,提高学生的学术创作能力[4]。
五、教学管理改革实践
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的落实离不开教学管理改革。构建新的教学管理体系要符合成人高教学院特点,切实为教学改革服务。对岗位工作进行细化,规范岗位职责,合理调配资源,充实管理过程,建立管理评价制度,对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监督,确保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同时避免权力泛化、影响正常教学活动。
六、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成人高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要做到合理搭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吸收应届、往届毕业生,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重视老年、中年教育者的丰富教学经验,把成功的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结合,全面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和有效落实。
结语:
成人高教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法等方面全面着手,让陈旧的教学体制焕发出新的教育光芒,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龚森.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蒋菲.新世纪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崔铭香.我国成人高教“普教化”问题的反思与改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4.
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 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 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
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 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 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 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 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 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 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 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 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 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 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 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 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 、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 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 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 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 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 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 为学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实践教学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事业,2013年教育部对原“对外汉语”专业进行整合并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近年来,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继续发展壮大,众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增设了此专业,但每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能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毕业生凤毛麟角。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促进知识转化,形成基本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在汉语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来增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性,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尽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正式启用后有了新的专业内涵,部分高校对实践有所重视,但重视程度远不及理论学习。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该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比较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具体表现在:
1.1实践教学时间短,学分低
实践教学需要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没有充分的教学实践,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无法得到保障。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多安排在第七学期,约八周的时间,实习安排时间短且靠后,而且部分高校还会受实习条件限制,难以组织集中实习。整个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众比,多在20%以下。专业实践教学实际所占培养时间很少,这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多数高校基本上沿用原“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教学手段单一、专业见习开展不力等问题突出,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对实践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3实践教学缺乏过程评价体系
传统的实践教学设计较为松散,缺乏系统连贯性。合理有效过程评价体系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通过给学生具体的量化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实践效果。因此,在实习教学中加入过程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1.4实践缺乏国际化环境,实习基地建设受限
尽管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众多高校也纷纷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但是这并不能有效解决国内学生的实习问题,能够到海外实习的学生不多。一些国内高校缺乏相应的留学生生源和资金支持,实习基地建设受限,实践教学缺乏应有的国际化环境,不少高校该专业的学生到毕业都没有接触过留学生,走进过真正的留学生课堂,专业发展严重受限。
2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考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如何在教学中构建实践体系直接影响到教育水平发展,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
2.1汉语国际化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新特点
汉语国际化教育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呈现出综合性、多元化、国际化的新特点。(1)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汉语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具备相应跨文化交际能力。(2)实践教学中要强调多元文化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的特点,以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3)在实践教学建设上要逐步实现教学对象、实践教学环境的国际化。
2.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结合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的特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强调实践。建立贯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分年级实施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演习、教育实习,使国际汉语教师技能培养不再只从教育实习才开始,而是从学生专业学习的起点就起步。在四年的培养中全程设置专业实践,每个年级设立其相应的实践目标、实践要求、评价体系,使技能训练贯穿全程。
2.3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构成中强调系统系、持续性、实践性原则。(1)实践教学体系要具有系统性。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核心,语言知识、文化常识、外语能力、教学技能等课程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改变实践教学过于零散的状况。(2)实践教学体系要具有持续性。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演习、教育实习分阶段进行,不同年级不同阶段有所侧重,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持续性和渐进性。(3)实践教学体系要突出实践性。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实践性质的学科,要合理安排实习、实践类课程,体现本专业的实践性。
3基于郑州航院办学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
郑州航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每届招生在45人左右。学校地处内陆地区,较沿海和发达城市,专业建设起步晚。学校于2013年在非洲坦桑尼亚建立了孔子学院,2016年9月开始招收留学生,但人数仅有5名,尚未没有实习基地,校内实习资源有限,学生接触留学生的机会不多,能直接走入留学生课堂进行实践教学的很少。因此,建立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十分迫切和必要。
我们围绕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和综合能力这一核心,建立贯穿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分年级实施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演习、教育实习,根据理论学习的进度安排实践活动,在各个阶段有所侧重。这四个实践活动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能包含其他实践活动的一些内容。此外,在实践的全程实行学业导师制,导师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答疑、指导监督。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实践时长要求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调查、讲评等方式了解各项教学实践的效果。
3.1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主要集中在大一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兴趣为实践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对汉语教学的感性认识。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对汉语国际教育缺乏相应的了解,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环境、学习任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观摩有助于他们在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方面做好思想、心理上的准备。观察其他教师教学特别是优秀的教学,储备相关教学经验,对形成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很重要的作用。
见习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见习、课外活动见习等。课堂教学见习是主要部分,可通过实际课堂教学观摩、网络课堂观摩等途径实现;课外活动见习可通过游学观摩、与留学生进行联谊活动等途径实现。
3.2教育研习
教育研习集中在大二阶段,主要结合专业课开展相应的研习活动,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为实践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研习包括反思和研究。通过反思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调整;通过研究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深层次思考,进一步深化自己的专业能力。
研习内容主要包括:有关对外汉语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能力标准的研习;代表性对外汉语教材的研习;课堂教学技能研习;科研方法研习。研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可以贯穿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完相关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分组进行研习,形成书面报告。可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成立学习型社团或文化技能性社团、组织编写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教材等途径实现教学研习。研习是在“实践―反思―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集合的互动。
3.3教育演习
教育演习主要集中在大三阶段,以培养学生不同课型的教学技能为实践目标。尽管学生经历了大一见习、大二研习,但真正的汉语课堂还有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对外汉语课按照教学技能划分课型,包括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以及综合课等,每种课型对老师的技能要求不同,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每种课型都能教授,因此在教育演习阶段需要给同学们提供全面的练习机会。
教育演习包括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或微格教学等形式。微格教学是其主要形式,它不等同于真正的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兴趣小组、一对一辅导等形式进行微格教学,录制教学视频,训练不同课型的教学技能。根据所要掌握的目标技能设定不同的教学时长,结束后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个人反思或集体讨论提高相应的教学技能。
3.4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主要集中在大四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堂管理、跨文化交际等综合能力为实践目标。教育实习需要走进留学生课堂,验证和应用所掌握的教育理论,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是全面了解汉语教学环境、过程的现场实践。
教育实习包括备课、课前试讲、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实习的过程也是跨文化实践,特别是到国外实习的学生,跨文化性就更突出。教学实习通过校内留学生课堂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国外教学基地的实践等途径来实现。
结合我校办学实际,学校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与校外汉语培训机构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开辟国外教学基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交换生项目实现学生的文化交流;通过孔子学院夏令营、秋令营等活动志愿服务、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招募等使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实习。此外,还可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外企、外事机构、广播电台等实习单位,通过为涉外文秘、涉外管理、外文编辑等岗位提供语言服务等来完成实习。
总之,在汉语国际化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只有从人才培养需求和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兼顾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实施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才能谋得长远,培养出真正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
基金项目:郑州航院2016年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zhjy16-22)。
参考文献
[1] 杨新新,刘晓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导向探索――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
关键词: 韩国高校 推式教育 拉式教育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专业知识教育早已不再是单调的“填鸭式”课堂讲授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关心度,让学生主动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主动参与教育过程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能的重要途径[1]。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导向,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能为根本目的,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寻求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
近年来韩国大学生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失业率连年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2]。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青年群体不主动尝试就业,而是为就业而参加职业学院或者培训机构的相关培训[3]。为缩短大学生毕业与就业之间的磨合期,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合理安排,有效配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推式教育”与“拉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践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的接受专业知识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珍惜接受课堂教育的机会,同时促进高校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准。
二、“推式教育”
“推式教育”简单地说是教育者推动受教育者主动参加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具体地说是指教育者利用各种客观存在的教育条件,推动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让受教育者亲身体验,并唤起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和行动上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教育者通过引导式教育,引导和推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主动接触客观存在的社会现状,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受教育者通过真实体验在内心世界产生的缺失感,认识到自己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以怎样的态度学习知识,产生学习知识的需求和动力,体现在行动上主要表现为易与教育者产生共鸣,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并寻求各种方式方法,主动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推式教育”必须以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否则学生参加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会在一种无计划的、无序的状态中进行,很可能导致学生曲解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比如有的学生没有学过4P理论就来参加企业的营销实习,没有学过销售管理和消费心理与行为学就进行促销实习,学生在个体本能理解的状态下参加社会实习的效果在概率上小于对事物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之后的实习效果。
三、“拉式教育”
“拉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能够吸引受教育者注意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拉式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主要表现为教育者通过案例教学、课堂小组发表、辩论比赛等多样化的第一课堂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有时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长时间的共鸣,不能持续地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危机感,易于被学生自身惰性所稀释,无法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学习动力。受教育者短时间内容易接受教育者的教育,表现在课堂认真完成听课,但是因为持续性不够,课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能的动力不足,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参加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学习和实践,从而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和动手能力。
四、“推式教育”与“拉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采用“推式教育”与“拉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前提是要求教育者接受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韩国高校教师多有过海外学习经历和企业实践经历,特别在近年来高校教师招聘过程中,没有海外高校学位、访学经历,或没有国际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很难在激烈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竞聘中抢占先机,这种专业学习实践阅历不仅使教师实现自我专业能力的提高,而且为课堂授课提供方便。比起主观性较强的模拟教学,受教育者往往在客观性更强的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触动更深刻,从而推进受教育者在行动上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并主动寻求更多的学习渠道和方法完善自己的学业,所以在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采用各种方式将学生推出课堂,推向实践,鼓励学生在一段时间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进行校内外实践活动,并设立相应学分考核学生。当然这种模式不是一味强调将学生推出校园,专业理论教学是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基础,组织多种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前提是学生拥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在进行专业课设置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压缩教师授课时间,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很多课程需要学生在课下多下工夫,课堂上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推式教育”需要“拉式教育”的积极配合,要求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生,将学生推向校内外实践活动中,从实践中学习和检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专业能力不足。调研发现,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为学生专门设立社会实践学分,而且如市场营销原理、市场调查、经营数据库、消费者心理学等理论课上布置很多实践性强的作业,比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企业的访谈,或者以小组发表的形式完成指定行业市场调查并做数据整理及市场分析等,按照个人提交报告情况或小组发表情况分别给予个人和小组成员不同的赋分,记录到平时成绩中去。也就是说如果想在专业理论课程考核中获得高分,不是期末考试一考定乾坤,而是需要平时的动手实践积累。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机会,在实践中量化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缺失感和危机感,产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欲望和需求,当学生结束阶段性的实践活动回到课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提高,教师采用“拉式教育”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摄取效率会更高,更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可以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推式教育”将学生推出课堂,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产生缺失感和危机感,所以会尽力去寻找能够消除这种缺失感和危机感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会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这种状态下,受教育者要得到知识的渴望程度比没有参加实践的学生高得多,表现出的学习热情高得多,他们经常会更多地提问,教育者在受教育者不断提问和要求下,会进一步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讲解更深层次的专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摄取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教师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教师与学生形成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准和学生的专业素能。
五、“推式教育”与“拉式教育”的关系总结
大学生是情绪波动较大的群体,既有积极向上的活力,又有很强的惰性,所以只对高校学生进行“推式教育”,没有一些规则和约束,没有专业理论基础,社会实践是无源之水,这不符合高校的教学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学生曲解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一味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会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产生惰性,没有理论的社会实践会成为学生未来职场生涯的瓶颈。同样,只对高校学生进行“拉式教育”,只有理论教育,事例教育而没有接受社会实践锻炼的检验,学生毕业后容易表现出职场生活的不适应和实践能力不强等弱点。“推式教育”为学生接受“拉式教育”提供心理助推器,“拉式教育”为“推式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推式教育”配合“拉式教育”可为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孙龙,张宁,崔镐圭.中韩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兴趣度和专业关心度实证研究[J].考试周刊,2014,81:17.
[2]韩国统计厅. [DB/OL]. http://kosis.kr,2013.
[3]
基金项目: ① 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交通学院管理学院为例”(JY201511)
② 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项目“韩国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对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启示”(JY201612)
③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交教研1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