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孩子叛逆期心理教育

孩子叛逆期心理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孩子叛逆期心理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孩子叛逆期心理教育

孩子叛逆期心理教育范文第1篇

一、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1. 从孩子角度分析问题。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孩子从心理和智力方面发展的都要更快一些,显著变化也会更大一些。这个时候,处于青少年期的他们,叛逆、多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尤其是走出约束了一天的课堂,此时的青少年学生更加想放纵自己,这也就使得随之而来的体育课成为了学生们一个发泄情绪的场所。在宽阔的操场上,体育老师的严厉反而压制不住学生的放纵情绪,再加上学生们的叛逆,体育教学便无法顺利进行,此时的“以毒攻毒”已经无法实现效应。

2. 从教师角度分析问题。(1)70后与80后的“老”教师。如果仔细算算,现在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的应该都是70后与80后的年轻人,如此大的年代差异却避免不了产生相同的影响。作为70后与80后的一代“老”教师,他们的教学思想也许更加定固在“严厉”、“死板”、“为人师表”这些名词上,体育教学中缺少创新,还是遵循“跳大绳”、“踢毽子”、“跑长跑”这些老套路的教学方法,是无法禁锢住作为00后的这些青少年学生们的。

(2)80后与90后的“小”教师。再说到80后与90后的一代“小”老师,都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他们也是在青春旺季,作为与00后相差不大的同龄人来说,“一起疯狂”可能是小学体育课上看到的最多场景。青少年学生喜欢陪自己“玩”的老师,老师们自己也乐在其中,但是不免对于真正的体育教学大纲抛之脑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学生们的“嚣张气焰”,对学生们约束心智、养成军人般良好作风形成了一些阻碍。

3. 从家长角度分析问题。青少年时期健康发展,与家长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的。现在的家长眼里只有分数,有些时候,孩子不想上体育课,不喜欢体育课,这都需要家长从中进行教育,不能因为孩子不想上课,就帮助孩子写请假条,不喜欢体育课,就跟随着孩子的性子,任由孩子不喜欢,时间一长,孩子不仅会认为不喜欢体育课是对的,而且会对家长的威信产生质疑。

4. 从社会角度分析问题。青少年学生具有叛逆思想和追求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应该与时俱进,一些老版本的教材或者老的教学思路应该进行变革,一味要求学生死板学习。学习老式东西,00后的青少年学生们是不易接受的。

二、逆反心理的解决方法

1. 从孩子角度解决。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在叛逆期和青春期的他们,心理和智力上发展都不是特别成熟,此时应多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循循善诱,用德育教导他们,用集体的力量和一些正面的案例来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和上进心。

2. 从教师角度解决。教师们一般都是师范类毕业,他们普遍懂得学生的心理。尤其是叛逆感时期的学生,一定要“以柔克刚”,不能硬碰硬,在不断增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应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多听学生所想,让学生在“怕”的同时“喜欢”你,在“喜欢”你的时候也不缺乏“畏惧”你,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3. 从家长角度解决。当孩子产生叛逆感,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产生排斥感时,作为家长,应该悉心教导,用德育多多与青少年孩子沟通,让他们知道排斥和叛逆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解老师、相信学校,多多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孩子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孩子叛逆期心理教育范文第2篇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高中时期的学生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自尊心强、独立性增强,而且从活泼好动转向内向含蓄,不再主动和他人交流,而且开始封闭自我。这种心理特征表明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而且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容易自卑和自负。而且渴望独立,对于父母的管制有抵触的心理,叛逆想法比较多。

二、加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1.建立心理咨询室

由于高中生的心理比较敏感,不愿意轻易向他人袒露心声,所以教师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心理教师要先将新生的心理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做好记录,建立系统、独立的学生档案,并和学生做好交流工作,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同时对于有心理障碍或者阴影的学生,教师要格外注意,加倍关注,并且进行耐心的疏导和沟通,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QQ、邮件等交流工具,尽量避免见面式的谈话,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孩子叛逆期心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医生;学生;心理健康

我担任初中班主任多年,并在学校兼任学生的心理辅导教师。近年来,我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表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本文是我多年来工作经验的积淀,旨在就班主任如何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一课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一、为什么要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当今社会,夫妻离婚率不断提高,单亲家庭有增无减,农村劳力往城市转移,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再加上各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一些中学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导致不少中学生犯罪现象的产生。因而现阶段学校教育需要大批既教书又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的教师。

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容易走极端,既容易奋发向上,又容易自暴自弃。班主任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二、怎样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1.注重自身修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同时应具有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进行评估的能力,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状态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了解学生的心理现象及成因

(1)自卑、内向。不少初中生常常处于心理焦虑状态,担心学业失败,担心朋友少,担心被批评、被嘲笑,显得自卑而且内向。意志方面自制力较差,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不顺心,就悲观失望,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情况。

分析原因,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强烈地渴望友谊,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外界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过激的心理,会感到人际关系紧张,容易陷入自卑和内向。另外,初中学习任务繁重紧张,竞争激烈,父母又往往对孩子给予过高的期望,教育方式可能简单而粗暴,这些都给初中生带来很大压力,使其感到压抑烦躁和心理紧张,感到焦虑,外在表现是自卑和内向。

(2)自尊心过强,叛逆心态。初中生普遍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我意识较强,有较强的独立愿望,所以初中生为了表明“成年人”的独立地位,故意违抗家长,否定教师,与师长发生矛盾冲突,显得很叛逆。

这些心理特点的产生是由于初中生身体的成长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和习惯,而自身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在得不到大人和社会的承认时,往往采取叛逆的手段来宣示自己的存在。

(3)早恋和青春综合症。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两性关系的体验有了显著增强,非常在意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有些意志薄弱的学生,试图尝试两性关系,以至于现在的初中生早恋现象十分普遍。这些是由于初中生体内激素作用,性成熟引起的性机能和性意识的觉醒,性成熟也刺激了身体其他组织发展,带来的多方面的身心变化,即青春综合症,时常情绪烦躁,感到孤独苦闷,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听课没有精神,易产生厌学情绪和早恋现象。

(4)从众心理,追星现象。初中生由于知识的欠缺和社会阅历不足,心智还不够成熟,没有主见,道德判断能力还不健全,较容易受暗示而形成从众心理。再加上现在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其内容极为丰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面对学校和家长的要求,面对来自老师、同学、朋友,甚至社会的影响,无法秉持正确的道德判断而表现为从众行为,显得没有主见。更多时候是模仿明星而出现不正常的追星现象。

3.积极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的策略

(1)细心地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内心世界。班主任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言谈举止,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内心真实想法。

(2)用心用真诚来与学生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真正的朋友。在学生的眼里,班主任具有较高的权威,然而要想真正成为孩子的教育者,需要用心用真诚来与学生接触,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坦诚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真正的朋友,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无条件地依赖和信任,这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就会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更大的影响力。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支持和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这样才能客观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另外,很多学生的问题,往往缘于家庭因素,比如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班主任应当主动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并且要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老师的帮手。班主任应采用各种渠道来实现沟通,首先要经常召开学生家长会;其次对个别问题学生的家长,班主任要多与他们沟通,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给孩子更多的关爱,激励孩子进步;最后是让家长们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尤其是一些具有成功经验的家长,应当作为典型加以宣传。

(4)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个性化心理辅导。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家庭,受教育的方式和程度都有不同,因而个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笔者在所教班中有一个男生,学习成绩突然急转直下,性格也变得极端,情绪起伏很大,打架斗殴,给班集体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作为班主任,我没有立刻对他采取严厉批评甚至当众体罚的方式,而是多次找他谈心,多次联系父母。我了解到,他父母刚刚离婚,家庭破裂,而且父母在这个问题处理上比较粗暴,无意中伤害了孩子,使他低落烦躁,渐渐自卑愤世嫉俗,情绪过激,才有了那些不好的变化。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指出他其实有很多优点和潜能,开导他要增强自信,不要自暴自弃,鼓励他发扬优点奋发向上,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及时劝阻他的父母,即使离婚了,也应当继续好好培养孩子。通过我的热情关怀多次情感交流,他感受到了班主任一片真心,消沉的心灵被重新激活,他开始转变,不再自暴自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和积极生活上,成绩渐渐有了起色,心理也慢慢健康起来。

孩子叛逆期心理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职业教育;家校互通

一、家校互通形成教育合力

加强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是形成合力的首要因素,要让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家庭教育不能简单粗暴,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帮助孩子消除心理冲突,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为此我校专门开通了“校讯通”工程,要求班主任每周必须与家长联系,或告知学生在校情况,或与家长做教育建议交流等。

二、用关注构筑心灵桥梁

学生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叛逆行为,家庭教育是主因,但学校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老师应关注这样的“问题学生”,给他更多的关心与呵护,不应持冷漠的态度放任不管。对这样的学生我是这么做的:(1)真细致地了解情况;(2)与其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3)塑他的形象;(4)不定期地找她“谈话”;(5)让他参与各种活动等。

三、加强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法讲明道理,消除他们错误的认知因素,认真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确立适合他们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四、三点思考

1.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老师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没有心理健康的老师就没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老师具有健康的心态,才能让学生沐阳光而生善。为此老师要自觉地学习心理学,争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做到人人可当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在此基础上,老师要积累个案,做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律。同时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老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

各科教师应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老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学生在尊重鼓励的气氛中,体验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3.活动教育代替说服教育

孩子叛逆期心理教育范文第5篇

一、细心帮助学生,用爱温暖学生

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有着较强的向师性,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也是了解得比较多。在学习生活中,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参与学习,处于发展的“危险期”,他们渴望得到帮助。

例如,2015年9月,我新带了一个六年级的班级,有个学生平时表现不错,上课积极发言,又喜欢帮助同学。然而,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个学生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无精打采,课后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看着窗外。没过几天,这孩子突然不来上课了,我打家长的电话也没有接通。学生的突然离开令我非常不解。这么懂事的学生突然转变,应该是有“故事”在里面,于是,我按照学生联系地址找到了他的家。但这个房子是租的,学生一家已搬走,我通过房东那了解到他们一家的情况,原来学生的父亲得了重病,家里的经济陷入了困难之中,懂事的孩子不想让家里为他的学习而负担,提出辍学。任凭家人劝阻,孩子就是执意不听,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为家庭分担。我利用周日找到学生的家,并与大病初愈的家长进行沟通,再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对人生有比较深刻的看法。学生终于又回到了班级上课,他的状态逐渐恢复到从前,学生们看到我对学生的关爱,真心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心,班级团结的氛围逐渐形成。

二、耐心感化学生,用爱引导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而家庭环境、学习生活的压力会让学生的行为表现出现差异性,有些学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叛逆”,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不放在心上,甚至公开“对抗”班主任的教育。学生会出现叛逆心理,有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学生生活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中,也可能是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而无法实现,于是通过叛逆表现自己。面对学生的异常表现,教师不粗暴处理,而是耐心感化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改掉身上的问题,主动融入班集体。

例如,2016年3月,班里新转来了一个学生,刚开始,该生表现还可以,上课乖乖地坐着,作业完成质量虽不高,但也按时完成。没过几天,他就表现出另一面,上课经常影响其他同学。虽经多次教育,效果甚微,有一次放学路上,他和同学发生口角,两个人动手打了起来。由于学生是住在本村,我利用家访的时间走访他的邻居,通过多方了解到这个孩子比较调皮,而他父亲的教育方式比较粗暴,如果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就直接暴力教育。为此,我直接找到学生家长,向他反应了孩子在校表现,家长听后直摇头,情绪也比较激动。我就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和他沟通教育孩子的方法,长达两个小时的沟通,家长意识到了自己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家长沟通之后,我又找到学生,与他谈谈心,并告诉学生他的父亲以后会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他。经过家校的全力合作,学生暴力的次数越来越少,渐渐地把我当作朋友,学习也认真了,最终变成深受师生喜欢的学生。

三、真心协调关系,用爱呵护学生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总是会存在的,特别是升入高年级后,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会与任课老师发生冲突,他们想表现自己,他们想挑战教师的权威。面对师生之间的冲突或者学生之间的冲突,班主任要真心协调关系,既化解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冲突,又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让班级氛围更阳光。

例如,有一个学生上语文或数学课时表现还算不错,作业也认真完成,但在科学课堂上,他经常做出一些令师生苦恼的举动。如实验课,他故意捣乱或者回答时声音很大,答案不经思考,教师多次教育也无效。科学课程教师向我反映问题时大吐苦水。如何解决?说理教育可能效果不好,因为之前我多次教育他。我从他身边要好的同学入手,经调查原来这个同学觉得科学教师年纪比较大,他想挑战下老师,显示自己的“能力”。知道原因之后,我找时间同他聊家常、聊长辈,开始我并没有将他上科学课的话题扯上,后面再扯上科学老师,通过交流让他知道老教师的不易。此次谈后之后,学生终于改变了,他不再用捣乱课堂的方式“证明”自己,而是积极参与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