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基于设计的学习;基于游戏剧本设计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7—0060—04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知识时代,社会的深刻变化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交往和生活方式,并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也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团队合作、跨文化理解、人际交往能力、技术素养、自我导向等21世纪学习技能。
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世界各国投入了成百上千亿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其成效或最终目标应该体现在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升上。[1]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也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固然是一种办法,但从长远来看,必须从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师范生培养,特别是从重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开始。
一、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1.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其原则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简称,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2]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协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的高级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
与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的教学设计内容均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地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相比,[4]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的学为中心;(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4)强调“协作学习”;(5)强调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2.“以学生为中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
什么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呢?笔者认为: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让他们能在学校里尽可能多地获得管用的生存和成长技能,尽可能轻松地学习、高效地学习。教师精彩的滴水不漏的演讲是不是高效的学习呢?从某种角度,对于某些内容来说应该是,但是对于更多的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的内容和技能来说,值得怀疑。那完全让学生自己去钻研吗?这也不太现实,学生毕竟是学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太有难度了。那完全遵循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意见呢?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首先学生不具备挑选教学内容的能力,他们只有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最关键的还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成功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3.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重点
结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及其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归纳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对象分析能力、学习情境创设能力,任务与问题设计能力、学习目标编制与融入能力、学习资源设计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评价设计能力等。教学设计能力对应着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的理解与应用。
这些能力每一项都非常重要,而且相互依赖、支持和相互制约。其中学习情境创设与任务设计以及教学策略、教学资源设计能力是重点和难点,这些能力的形成与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是基于“只关注教师教”的教学设计理念,其情境创设、任务和问题、策略、资源设计最多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很大意义;而如果基于“关注学生的学和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设计理念,设计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所以如何把“以学生为中心”融入到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中才是关键。
二、“基于游戏剧本设计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模式的具体应用
1.“基于设计的学习”模式
信息化环境下的典型教学模式,包括有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等,这些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典型模式,结合信息化教学设计对“设计”的独特要求,笔者认为:“基于设计的学习”模式应用于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基于设计的学习(Design—Based Learning,即DBL),被定义为“让学生创造能够反映主题、概念和标准的有形物体。有了这些物体,学生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学习基础学科,以促进信息的回忆和再利用”。[4]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中,把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融入到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中,学生利用一定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来支持学习,而学习的结论或结果则反过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通常基于设计的学习包括概念化、创建与测试、获得知识这三个基本的环节。其中从问题到解决方法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几个环节之间的不断循环,它是一个可修正开放的学习模式。[5]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学设计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Design Ability
YU Haisu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Abstract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new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design: instructional design concept behind; non-instructional design consciousness; emphasis on imparting teaching design knowledge, ignoring capacity and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develop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blem, the forme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path design Ability: times, upd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concepts; trai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pre-conscious design; comprehend related teaching knowledge and teaching content analysis capabilities have found that "living teaching" awareness and vision; attentio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design.
Key words preserve teachers; teaching design; training
1 教学设计概念界定
对于什么是教学设计,不同的学者看法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教学设计就是依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等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并做出具体安排的活动。教学设计是以教与学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解决教与学问题为目的;它既是一个系统规划的过程,又是有具体操作的程序;其具体成果是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是小学职前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
2 新入职小学教师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新入职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观念落后。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学功能的认识不断完善,对教学过程的要求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观。而新入职小学教师仅仅以老教师传授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为基础进行传统“备课”,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发展。
(2)新入职小学教师有良好愿望却无设计的意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大部分新入职小学教师完全按照或基本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要求去备课,或者照搬优秀教案的教学设计,或者裁剪别人教学设计重新组合等。这说明许多新入职小学教师缺乏设计的意识,过分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难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3)新入职小学教师偏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设计,忽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设计。目前,许多新入职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仍用大量的篇幅详尽地描写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发现、提炼、创造教材中潜在教材中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很少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去挖掘、利用教材所传递的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案。
(4)新入职小学教师重视设计教学内容,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一些新入职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停留在完成具体教学内容的水平,而没有真正实现教学目标。虽然“教学目标”和 “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内涵和层次存在差异。仅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不完善的。完成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升华。
(5)新入职小学教师重视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新入职小学教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侧重于对课内知识研究,忽视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实践知识联系,往往导致教学设计单调乏味,也影响教学效果。尽管部分新入职小学教师们接受过新课程的培训,却不知如何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
(6)新入职小学教师重视教学前的教学设计,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和教学后的反思。大部分新入职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仅停留在教学前的设计,没有重视学生特点的分析,忽略教学中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教学后的反思也往往不在考虑之列。这种封闭式的教学设计,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3 小学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1)小学职前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设计观念,清楚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表1)。 (下转第106页)(上接第48页)
表1
(2)培养小学职前教师的教学设计意识。让小学职前教师清楚意识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的区别,树立独立性,追求创造性。而不是按照或基本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要求或者照搬优秀教案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3)领悟相关的教学知识和分析教学内容的能力,具备发现“生活教学”的意识和眼光。教师的知识有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这要求小学职前教师具有特定的学科知识,清楚教学内容。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教材、组织教材和处理教材,实现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封闭式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开放的、鲜活的与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教学设计。实现传授知识与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传授与教学目标升华相结合,实现课内知识设计与课外知识设计相结合。达到教学设计丰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培养小学职前教师重视全过程的教学设计。全过程的教学设计,意味着不仅重视教学前的教学设计,而且还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和教学后的反思。既重视学生特点的分析,又要重视教学中可能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教学后还要注重的教学反馈。这种开放式的全过程教学设计,才能使得小学职前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不断提高。
4 结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职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有了巨大变化。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起到关键作用。这要求每一个小学职前教师不断审视自己,在新课程中重塑自己。遵循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新的教学设计理念要求小学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更新,需要不断创新的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市教改课题项目“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小学教育专业毕业教学设计改革研究”(项目代码D02-04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年轻教师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立足学习者的需要,做到有备而教。
1.1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年轻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及认知 规律 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1.2反思教学平台的模块处理;作为教学的第一平台,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很多模块,其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这两个模块最能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鉴于学生能力训练的不同要求,年轻教师在处理这些模块时,有时方法可以较为灵活,不一定都是先观察后思考或先活动后探究,同样可以颠倒处理,只要有效地设置好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解决问题的疑惑,引起思维冲突,激起学习情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笔者对苏教版《化学2 察与思考:电解饱和CuCl2溶液》做了这样处理,先给学生这么几个问题:①标出 电子 流动的方向;②写出Cu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③标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流向方向;④说出阴、阳极所有可能析出的物质;⑤如何粗略验证析出的到底是哪一种物质;⑥再如何加以精确验证。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加以论证,最后让学生自己填写课本上的空格,感觉效果不错。
1.3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处在借鉴模仿的阶段,容易被左右而缺少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学设计上往往存在这些问题:形式单一、条框较多,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注重。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完善教学设计中的知识体系建构,主要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上下功夫。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前除了多方借鉴教案和课件外,还需进行大量针对性的练习,以练促教。只有通过解题训练,才能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掌握细节上的处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这样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才会比较完整、合理、有效。
2.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的内核在于 发展 学生的主体性,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年轻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及突发事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注意师生间的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2.1反思课堂气氛;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①年轻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②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2反思学生反馈;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爆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年轻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根源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年轻教师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年轻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3.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 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年轻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3.1反思成功之处;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年轻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①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②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程度辅助教学的?③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④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⑤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⑥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学;设计;要素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对于教学活动设计要素的认识。而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基本需要关注的是学习者、教师、教学目标、方法、教材和教学评价等六个要素。
幼儿教育中最为需要关注的要素是学习者幼儿。幼儿时期的学习,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对于社会对于生活的基本认识,获得生活经验,而非系统的知识传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不同生活环境的幼儿,对于社会、周边环境的认识都有所差异。所以,在幼儿教学活动设计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特征,他们所了解的、所好奇的,并且关注他们的个性特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兴趣以及如何有效让他们自主探究发现从而获得各种经验。
教师在幼儿教学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教师本身的能力以及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师需要考虑所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否突出自己的个人教学风格的同时,不要过分地关注自身的主导性,而压抑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则是需要充分考虑幼儿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以及结合教材和幼儿园整体的教学目标而制订。同样,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给予教学的对象――幼儿,选择较为活泼的并且符合教师个人能力和风格的教学方法。至于教学评价则是作为教学设计中的反馈因素,帮助老师更好地取得进步。最后,是对于教材的考虑,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教材,同时灵活地教授教材上的知识。
二、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需要关注幼儿水平和教材水平以及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应该以所教的幼儿为主体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并且适当地调整教材的内容,同时确定教学的目标。另外,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5岁左右的幼儿,其已经具有基本的语言水平和社会交际能力,所以,可以适当地采取观察、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对于小班的,年龄较小,语言水平较低的孩子,可以采取讲授小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并认知世界。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需要关注教学设计的几项基本要素,同时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并且需要在教学实践后,进行反思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冬云.刍议幼儿园教学艺术[J].学周刊,2013(30).
[2]刘军华.浅谈幼儿教学与管理[J].学周刊,2013(24).
关键词:教学设计能力 农村基层教师 虚拟学习社群
一 问题的提出
早在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作为指导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该标准对教师应具备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可是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村教师缺乏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他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多数教师基本上还是凭经验来设计,而且只能考虑教学中的几个因素,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特点、选择教学策略等,还不能系统地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媒体部分的教学时仅仅停留在对媒体选择与使用上,不会深层次的进行整合和反思。这样就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可见,培养农村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己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也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 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虚拟学习社群
虚拟学习社群,即是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同样的问题或者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一群人,通过网络,利用BBS、博客、即时通讯工具,培训平台或虚拟学习社区等社会性软件,不断进行沟通与交流分享各种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一起参与专业发展的计划、实施和反思,以促进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共同发展、加深在这一领域的知识与专业技术为目的而形成的网络群体。
网络以其跨时空的超越性正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更为自由和开放的探索和学习环境,教师也在不断地探索着自身发展的道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突破传统的“培训班式”和“专家讲座式”,出现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发展模式、协同发展模式等。[2]教师专业发展呈现依靠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和知识共享,依靠组织——虚拟学习社群的力量。这些变化使得网上教师虚拟学习社群应运而生。[3]从1999年我国开始在虚拟教研模式及平台上进行研究和实践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构建了许多教师虚拟学习社群,不仅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合作的发展空间,也为教师展示教研成果及学术探索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当前许多农村教师希望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自己的教学,但由于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在应用中事与愿违,不能得心应手。结合目前这一现状,利用虚拟学习社群对农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教学资源的分类和开发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等进行专题培训,搜索和使用网络上相关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尽快掌握如何利用教学软件进行组织教学,为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大有可为的培训方式,虚拟学习社群所依托的网络平台( 虚拟学习社区)正成为教师教育的热门阵地。
为了检验通过虚拟学习社群对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影响,笔者创设一个虚拟学习社群,以chinaETA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平台作为社群开展活动的网络主平台,另外还使用并借助天河部落博客群、海盐教师博客群、深圳电化教育网站、“第二生命”(Second Life)与“魔灯”(Moodle)联姻形成的SLOODLE来进行等开展研究。
三 培训实施过程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包括了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再参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求实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和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4],再依据笔者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后,在指标的制定过程中考虑对教师评价的多元化,并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选定了农村教师教学设计技术能力的10个评价指标(见表1)。
2.活动开展过程
基于chinaETA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为主,集中课堂面授学习为辅开展培训,以Barnum和Paarmann模式为基础,设计培训的应用模式(见图1)。
在信息培训中建设网络课程,注意结构化内容与非结构化内容的搭配,应当允许学员自定步调。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低成本和个别化的特点,同时应发挥面授教学高效率和“班级同步”的优势。网络课程除了提供实时网络互动平台,还应该适度增设面对面培训的学时。培训采取任务驱动的模式布置学习任务,将培训中完成的作品直接用于日常教学。成立固定的协助小组,建立实时与异时交流平台,分享彼此的经历、感想与心得。
本研究邀请加入的社群成员为清远市基层农村教师共185人,培训时间为半年,由于人数较多,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情况,采取分点面授,共分成10个班,每班安排三次面授,面授安排在每月上旬,其余时间各成员以chinaETA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平台、QQ群、天河部落教师博客群以及依托深圳电化教育网站所提供的教学资源等开展培训活动。
四 效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对虚拟学习社群进行了初步研究。培训后发放效果问卷调查表185份,回收180份,回收率为97.2%。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为96.1%。回收问卷中各类人员的分布为:女性占54.5%,男性占45.5%;教育硕士(在读)8人,本科学历(包括在读)116人占67.1%,大专学历45人占26.0%,中专学历4人占2.3%。
(1)在参加培训前后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若干评价指标的调查,如表1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加入社群前后,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从十个指标熟练程度的百分比也可以看出,大多数成员虽然对教学设计能力的评价技能不再陌生,但还停留在熟悉一点和较熟练程度,只要少数人员能够达到熟练运用,因而培训活动还需要深入开展,培训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学员对社群认同度的调查
93.7%的学员认为面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为理想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针对学员对培训效果的信心调查表明:65%的学员认为通过社群内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能学有所得,效果较好,21%的学员认为达到社群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困难。
(3)影响培训效果因素分析
针对影响学习效果因素的调查分析,学员普遍认为课程内容、网络培训平台、学习活动和教学案例这四个因素对培训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4)学员对网络培训平台(虚拟学习社区)的评价
81%的学员能熟练操作网络培训平台,57%的学员认为培训平台对学习有帮助,其中认为很
有帮助的有38%。74%的学员使用培训平台过程比较畅顺。
五 结束语
从调查结果表明,虚拟学习社群普遍得到了参与农村教师的认同,效果良好,通过参与社群的各项活动,农村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
1、培训内容包括面授内容和网络课程内容,72%的学员认为课程的内容设计合理,对他们的教学实践帮助很大;15%的学员认为课程的内容具有参考价值,对教学实践帮助还不是很大。总体来看,课程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强化成员间互动协助,除了培训活动或外,还应适时组织一些可以增强社群学习氛围的活动、竞赛或专题讨论,通过调查或其他方式,收集社群观点和反馈来调整活动安排,让每个成员都学有所获。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很多方面,限于笔者研究时间和能力,调查研究取样有限,只使用了10项指标来考察虚拟学习社群对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影响情况,测评结果难免有所遗漏,应用推广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也会不断地出现更多的评测内容和先进的教师协作交流模式和学习平台,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应该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因此,社群活动不会仅仅只限于半年的时间,社群的管理制度及其教学资源也需要不断完善,建立一整套激励机制来激发教师参与社群学习科研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EB/OL].http:///ji_chu_771/20060323/t20060323_150612.shtml,2005-11-16.
[2]殷航宇.教师虚拟实践社群的维持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