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近日有消息称,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获批。中钢集团的债务重组方案即将尘埃落定,然而债转股并不应该大范围推广,也应该用破产重组的方法去产能。

中钢集团于2014年9月被传出债务逾期风波,在债务多米诺效应下,风波逐渐演变成危机。两年过去,该方案涉及中钢集团与几十家银行谈成的减债、展期、债转股等条款,方案中债转股的比例约占金融机构债务的一半,展期的部分债务时限为6年。

600亿元银行债务300亿元债转股,债务危机终化解。对中钢来说,是2014债务危机以来最大利好,以债转股和展期的方式,为中钢的改革调整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债务难题成为去产能的一大阻力。妥善解决债务难题,对国内钢铁行业去产能和降杠杆都将起到推动作用。中钢债转股方案的获批,对深陷债务泥淖的渤海钢铁、东北特钢等化解债务危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债转股毕竟是去产能、化解国企债务难题过程中的治标之举,只对于部分有发展前景、易于盘活的企业适用,债转股不应该大范围推广。

与上一轮债转股政策性一刀切不同,这一次债转股思路是市场化、一企一策、政府不兜底。前期在大宗商品的高点盲目扩张,导致企业严重亏损,负债累累。这种情况在央企、国企中非常普遍。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都将是央企债务违约的风险期和高发期。我们不能一刀切全都采用债转股的方式降杠杆为企业脱困,把风险和包袱全部转移到银行机构身上。这样,银行被拖入泥坑,也活得不好。何况,上一轮债转股的企业结果多不大好。

这种担忧,在东北特钢债务风波中,已被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债权人多次强调。在这次中钢债务重组,也有多家银行提及。

那么,究竟债转股适用于什么公司?满足债转股条件的公司不能是质地太差,产能落后严重、基本面极差的公司,这类公司直接破产清算核销往往是最优选择。质地极差的公司会导致银行再次成为企业的资金供应商。债转股适合那些产品竞争力在行业内资质尚可,但由于经济周期下行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然而能够判断出此类公司在经济周期向上时有能力恢复经营甚至表现尚好。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市场在希腊危机中大幅震荡。从悲观的大跌到出现转机后的大涨,然后又回复到徘徊彷徨,无不透露出市场对欧元区前景的担忧并未消除。

5月10日,旨在稳定欧元区的7500亿欧元的紧急计划给全球股市带来一波强劲的涨势,但涨势因市场担心欧元区债务问题将会持续而未能延续。

在这之前,由于担忧希腊债务问题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欧美股市曾遭遇恐慌性抛售,美股三大指数在当地时间5月6日遭受自2009年4月以来的最大挫折: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全天下跌幅度都超过3%。道琼斯指数一度还下跌近1000点,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盘中下跌。

在此前的5月4日,欧美各主要市场已经创下了今年以来最大幅度跌势,跌幅均超过2%。而油价则下跌4%,欧元对美元汇率创危机以来新低。投资者避险情绪大幅上升,导致黄金价格升至接近历史高位。

“兴奋剂”刺激短期走强

这套史上最庞大的救助机制能否改变市场悲观预期呢?

根据这套机制,如再有欧元区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将可以申请获得资金支持,所附加的条件将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与希腊类似。

救援计划规模虽创下纪录,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官员贝尔卡表示,紧急计划对市场来说只是救急,不能看作长期的解决方案。

巴克莱资本的外汇交易员声称,“欧元的前景依然黯淡。因为欧元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很大,因此找不到任何长期理由去积极买人欧元”。

分析师们指出,评级下调的风险将是欧元持续压力的来源。虽然在欧盟和IMF的计划帮助下,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违约担保成本下降,但投资者仍怀疑这些国家避免进一步陷入债务困境的长期能力。这种怀疑将成为欧元下行压力的来源。

欧元一蹶不振

中长期看,欧元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债务压力,债务危机有向欧元区其他财政高危国扩散的风险,而且欧元区内经济不平衡发展情况也在恶化。分析师认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独立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中加剧了欧元区内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希腊为例,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长内生性动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受制于统一的货币联盟,既无法主动贬值货币,也无法调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给刺激信贷。经济刺激政策仅限于财政手段,然而希腊为遏制公共债务继续累积已经对欧盟做出了巨大的财政削减承诺,这很可能会引发内需持续下滑和通缩的风险,为经济复苏的前景蒙上浓重的阴影。

同样原因,欧元区“欧猪五国”中其他受债务拖累国家也面临相似的经济复苏受阻的风险。其中,西班牙的境况最令人担忧。除了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之外,西班牙经济萎缩严重,前景堪忧,失业率为欧洲之最,达到18%。西班牙是欧洲第四大经济体,一旦西班牙债务问题升级,与希腊问题相比,对欧元区资本市场的打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目前情况下,无论事态怎么演变,欧元已经注定进入长期贬值通道。”东方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表示。

短期内,或许欧元会有所反弹,但难以持续。有分析师预计,至今年年底欧元兑美元将下跌至1.20至1.25之间。

美元胜出

“从金融危机到希腊危机,其实质是美元与欧元的博弈和较量,现在来看,欧元不得不认输。美元还将维持其霸主的地位。”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夏小华说。

中投证券分析师认为,经过这次危机,美元主导地位被更加强化了。长期来看,美元将趋势性上涨,今年看85,明年看90。

不过,美元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从负债数额看,欧盟整体GDP与美国差不多,但国家总债务却比美国少1万亿美元;从负债国家看,英美日负债率都比欧盟更严重。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潘英丽认为,眼前欧元正处在恐慌性抛压下,美元相对较为强势。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美元持续走强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是因为美国政府所选择的战略性贬值,可能会维持3至5年,而且美国也需要进行经济转型。美国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以弥补其消费与生产的缺口。

相对来说,商品货币可能会呈现一定强势。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保持较快增长,对资源品的需求不会减弱,商品货币就可能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

“我们喜欢一揽子亚洲货币,包括人民币和新加坡元。我们认为,与希腊和葡萄牙这些财政脆弱的工业国家相比,这些亚洲国家的货币有着更高的价值。”被称为“目光最敏锐的全球经济观察家之一”的・埃尔-埃利安如是说。

商品市场或有反弹

也有乐观观点认为,借鉴雷曼经验,欧洲债务危机已经见顶。中投证券分析师表示,这次欧盟联合推出的救援计划将稳定市场信心,并且随着救援资金的到位,希腊将能够按时偿还债务,债务危机将逐渐平息。

债务危机见顶,欧元和商品(除黄金外)将反弹,而经过短期反弹后,美元的定价机制将逐渐回到债务危机前看谁先加息的逻辑上,因此欧元和商品的反弹不可持续。

随着商品的反弹,市场会认为欧洲央行定量宽松的开始意味着全球流动性将再度泛滥,黄金、金属、原油将进入新一轮牛市。但中投证券认为,受希腊债务危机拖累引发下跌后,商品价格有较大的反弹需求,而且商品价格(除黄金外)也多半会突破前期高点,但是欧元虽然即将泛滥,但商品价格毕竟是以美元定价,而美国就业数据的超预期将提升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因此希腊危机对于商品市场只是一个插曲,商品市场经过大涨、大跌后将进入中期调整,而黄金由于市场避险情绪的升温将受到追捧。随着通胀预期的加强,黄金仍会是市场关注的主要品种之一。

美股走势不明

对于美国股市,企业业绩仍然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但是,现在投资者更关注销售收入而不是利润。

美国为了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增加税收恐在所难免,这也增加了投资者的隐忧。房屋止赎率依然高企,失业率还在高位徘徊,再加上欧洲债务问题也没有解决,全球经济复苏和美国国内经济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分析师推断,今年剩余时间里美国股市走向将更加扑朔迷离。在动荡股市中,与其火中取栗,不如保持观望。

挑战中国经济

不能忽视的是,希腊危机也给中国经济带来挑战。由于此次危机蔓延带来的任何全球经济增长的明显放缓,都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并削弱中国控制经济过热压力而采取的紧缩政策的力度。

复旦大学教授孙立坚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未来将面临汇率、游资和信心等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美元大涨、欧元震荡所带来的换汇成本和汇率风险上升的格局。近期欧元走弱导致人民币随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最近1个月对欧元升值7.6%,对英镑升值3.1%,对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也明显升值,因此进一步对美元升值的必要性较低。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欧债危机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关系紧密,进一步证明了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体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托的。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了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也导致了雷蔓兄弟的破产,导致了全球贸易遭殃。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随后,这场危机在发达经济体变成了债务危机,欧元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时,这也是一场货币危机,欧元陷入严重困境。欧元是非常年轻的货币,目前只有10年的历史。27个欧盟成员国之间,通过单一的市场,资本、商品、服务和人员建立了单一的市场,其中有17个国家使用共同的货币。从经济角度上讲,这个过程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有很强烈的政治意愿支持,这也是政治家们非常关注,希望能够尽快解决危机的原因。

二、欧债危机的现状和前景

1.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乏力和不均衡。我们在2011年下半年已经预计全球经济复苏速度将会减缓,但是,没有想到经济下降速度会这么快。世界贸易在迅速下降,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是如此。PMI是一个先行指数,这个指数预示着整个制造业的未来走势。从PMI指数来看,新兴市场经济状况好于发达国家市场。美国经济已经触底反弹,这体现在消费者信心以及私人投资和消费方面。日本情况非常糟糕。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但这是软着陆,不是硬着陆。中国经济增速很有可能会放缓到8%左右。

2.欧洲经济和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走向稳定,但依然非常脆弱。主要经济体债券收益率已经开始逐渐走低。现在公众很关心希腊问题,希腊问题很重要,但需要考虑希腊的经济规模。希腊只是一个很小的经济体,只占到欧元区经济总量的3%,占到整个欧盟的2.3%。意大利的债券收益率在去年秋季危机加剧时有所上升,从那时开始,意大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结构性变革措施。新一届政府承诺改善经济状况,降低赤字,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西班牙没有很高的债务,但失业率却非常高。与其他国家情况不同,西班牙需要增强产业竞争力,缩小房地产市场规模,同时还要努力降低失业率。西班牙目前的青年失业率已经达到5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西班牙新一届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强硬的措施,也获得了一些成绩。欧盟还是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人们的信心在下降,很多经济指标在去年下半年有很大下滑,可能在几个月之后才能判断何时到达拐点。去年第四季度欧盟经济呈现负增长,如果连着两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负增长,就可以认为进入衰退。我们预计,欧盟经济在2012年第一季度已经进入衰退。

三、欧盟各国采取应对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欧债危机需要全面的解决方案,即使希腊问题顺利解决,也不可能解决所有欧盟问题。解决危机不能只针对银行业,还要针对经济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降低失业率,增强经济增长的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爱尔兰、葡萄牙、希腊等发生债务危机国家提供贷款支持,为了使这种救助具有可持续性,必须首先让这些国家实现自救,以确保其还款能力。爱尔兰的情况比较好,过去一年里,他们改革了银行系统,增强了自身竞争力。葡萄牙也采取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案,但是他们的方案可能会用时比较长。他们对教育系统进行了改革,促进年轻男性就业。希腊是危机最严重的国家,他们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我们需要援助其整个产业,帮助其重建经济体系。风险管理也非常重要。在本次危机中,由中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参与的短期救助机制———欧盟金融稳定机制(EFSM),已经形成了长期风险管理机制,并将在三月份发挥作用。二十国集团(G20)即将在墨西哥召开会议,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让欧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总是依靠救助。

四、中国增长模式对全球重新平衡贡献重大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影响

Abstract : By the end of 2009, the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 was originated in Greece, a single state sovereignty debt crisis is already become the evolution of the whole eurozone debt crisis, and then develop into a "debt storm" which restrict and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At present, the eurozone countries hope through various cooperation and concerted effort to get rid of dilemma, but shambling.And where the debt crisis goes to, has become the focus question of the whole world.

1. 欧债危机的产生原因及最新进展

1.1欧债危机的产生原因

欧债危机的产生原因从两个方面来说,内因:国家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如过于依赖旅游业等外向型经济,如希腊。外因,主要是欧元货币体系的内部缺陷,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

欧债危机背后掺杂的是更深层较量,那就是美国与欧洲正在展开一场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大战。事实上,美国依然延续其金融货币霸权所赋予的“结构性权力”。而自从欧元诞生之日起,欧元就作为全球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面挑战美元霸权体系[2]。

首先,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欧元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由于欧元区主要出口商品品种与美国具有竞争性,欧元结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导致美元结算量的下降。结算量就是定价权,美元结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流失。美国打击欧元最佳的方法就是让世界各国认为欧元是一个不安全的产品,没有可持续的安全认同感。于是,近期美国评级机构不断调低希腊、爱尔兰、比利时的信用评级,轮番对欧债危机制造动荡,大举做空欧元,美元利用“避险属性”和阶段性强势,使资本大量回流美国本土,而美国成了这场危机的赢家,包括美国国债、美股及其它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大受追捧。尽管当前美国国债已经突破债务上限,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五个月低点,美国国债受到超额认购,债务融资得以顺利进行[1]。

内外夹击之间,欧债危机不再是欧洲五国的危机,债务危机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国蔓延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等待欧洲的将是新一轮的债务风暴。

1.2欧债危机的最新进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欧盟和欧洲央行组成的“三驾马车”代表团24日重返希腊,对其履行救助协议的情况展开评估。IMF26日表示,预计评估进程将延续至今年9月。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届时评估报告为负面,不排除救助方暂停向希腊发放救助贷款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希腊可能被迫违约甚至退出欧元区。彼得斯表示,三方救助机构此前的评估报告显示希腊并没有履行其执行紧缩和改革的承诺。因此,希腊很可能将申请延期完成改革目标,但如果延期两年则意味着救助方至少还要多支付超过100亿欧元(约合123亿美元)。彼得斯认为,欧债危机起因复杂,爱尔兰和西班牙因房地产发展过于迅猛,而希腊和意大利则是因为政府支出增长太快。他表示,各国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债务危机也难有简单的单一解决方案,但深化结构改革、使经济在中长期恢复增长是当务之急。彼得斯说,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减速,给重债国恢复经济增长带来更大挑战,预计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过程将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3]。

2.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1对德国经济的影响

根据对7000名企业家的调查形成的ifo商业景气指数,德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已经大体无疑。ifo商业景气指数已经由6月份的105.2点下降到7月份的103.3点。这已是这一指数连续三个月的下降。根据过去的经验,当这一指数连续出现三个月的下跌时,经济下行已成定局。企业家们不仅对当前的形势感到忧虑,甚至对今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势也不感到乐观。不仅是ifo商业景气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就是经理采购人指数也降之2010年以来的最低点。人们感到德国企业界和学术界似乎有一种担忧或悲观的情绪在蔓延。这主要是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元区经济普遍萧条,德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带来的。毕竟欧元区经济和德国经济紧密相连。受欧元区经济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德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

2.2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不仅使欧元区经济出现负增长,对美国经济和新兴市场国家也有很大的影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也纷纷调低自己的经济增长预期。世界经济下滑,这对以贸易立国的日本来说,意味着全球市场的萎缩,成为日本经济的巨大风险因素。

欧洲债务危机导致汇市动荡,投资者把日元作为避风港,纷纷抛售欧元,购买日元,使日本大幅升值。日元升值对日本出口企业是沉重的打击,日本企业本财年的设想汇率多为1欧元兑105日元、1美元兑78.14日元左右,日元对欧元每升值1日元,丰田损失50亿日元,马自达损失12亿日元,三菱汽车损失10亿日元,索尼损失60亿日元,松下损失20亿日元,日立损失11亿日元等。总之,日本所有的出口企业都会因日元升值受到巨大的影响。丰田总裁丰田章男惊呼,如此下去,日本的制造业将开始崩溃。可能对日本经济造成打击,要求联手干预汇市,虽然其它国家对此没有出现不同意见,但并没有回应共同解决日元升值问题。日本经济界要求政府和银行单独干预外汇市场的呼声甚高。

2.3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财长盖特纳称欧债危机是美国经济的最大风险。美国费城联储主席普罗索(Charles Plosser)(5月29日)表示,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联储为各种后果做好了充分准备。短期而言,美联储或通过下调美国利率以及能源价格来应对目前局面。欧洲的不确定性甚至或对美国经济有利。他称,市场对希腊的担忧或促使全球更多投资资金流入美国,进而提振美国的流动性。欧债危机对美国借贷成本下降以及汽油价格下跌形成积极影响,在短期内将抵消股市市值缩水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拖累,这一观点不无道理。对于美联储来说,挑战在于如何从日益被欧洲事件主导的金融市场中提取出有关美国利率变动的信号。

他还指出,美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在于,市场对欧洲银行业的担忧可能导致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市场资金方面受到更大的制约。美国可能出现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追逐给美国带来大量流动性的情况。普罗索称,美联储拥有应对欧洲风险蔓延的工具,其中包括现有的与欧洲央行之间的美元融资工具,通过美联储贴现窗口提供的长期贷款以及定期资金招标工具等雷曼兄弟(Lehman)时代的操作。?普罗索还预期今明两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2.5%-3%,失业率将逐步下降。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或需要上调其基准利率。

由此可见,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尽管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对就业市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这种影响是不足以对美国经济带来大的伤害。美国经济整体还是呈现增长的趋势[5]。

3.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1对汇率以及进出口的影响

欧美持续疲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这将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压力,汇率升值会吃掉本身就不多的出口利润。如果今后中国中国继续调减出口退税政策,估计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可能做不下去了。对于中国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之下的众多出口加工业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欧洲国家应对债务危机,降低赤字,大力推行紧缩政策,主要做法一是增税,二是削减政府支出,打压了民众消费力和经济活力,对经济的负面效果开始逐渐显现。欧盟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欧盟消费市场的疲弱将继续降低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不利于中国对欧出口。随着债务危机的深化,中国对欧出口还将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即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在紧缩政策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指望消费和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一部现实,更多国家重拾重商注意的政策,将出口看作摆脱危机的最主要手段。经济持续增长、市场日益庞大的中国既被欧盟视为主要的市场竞争者,又被看作出口的希望所在。所以欧盟一方面大搞贸易保护主义,试图减少中国产品对本地产业的冲击。双方贸易纷争也在增多。

3.2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欧元持续疲弱,欧元资产出现不同幅度的缩水。尽管不清楚欧元和英镑资产在我国外汇资产中所占比例有多高,但欧元和英镑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出现缩水。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外电报道“中国外管局正在评估所持欧元债卷”予以否定,表示欧洲本区克服债务危机充满信心,也是对欧元货币的一种支持。但我国防范外汇资产的缩水问题,必须采取动态的资产管理模式,外汇资产的管理不仅需要关注投资的收益,也要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资产价值变化,以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3.3对汇率的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导致人民币“被升值”。最近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美元指数先后突破85、86和87,美元对欧元、英镑、澳元和瑞郎等货币纷纷升值。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升值。从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达到15.9%;同期人民币对英镑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对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币“被升值”还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4]。

3.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中国的外需和宏观经济政策退出影响较大。尽管希腊、西班牙等“欧洲五猪”在欧洲的经济影响力不大,但目前来看,这场危机已经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步伐,欧盟各国不仅提出了援助计划,还勒紧腰带贮备所见本国的财政赤字。欧债危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需短期内继续承压。由于债务风险仍然存在蔓延的可能性,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退出也将面临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晓晶.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0,(4).

[2] 覃发艳.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分析[J].武汉金融,2010,第七期.

[3]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欧债危机最新进展[EB/OL] .

[4] 陆前进.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五方面影响.[EB/OL] /world/ 2010-06/04/c_12181018.htm.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 欧元区 经济一体化 政治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2)01-023-04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对希腊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希腊因债务危机最终走向破产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同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已经出现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问题,更是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并有可能进一步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甚至是国际政治领域。欧债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决定了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成因。欧债危机的起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既有欧元区内部的因素,也有国际经济政治大背景的因素。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双重视角深入探究欧债危机的起因。

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不同步性

在历史上欧洲人曾经以各种方式进行过欧洲一体化的伟大尝试,但是都失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使欧洲人普遍寄希望于通过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来实现欧洲的和平与福祉。从二战后的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到1993年的欧洲联盟诞生,主要是走的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欧元区的成立实际上是二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结出的果实,各成员国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主要是货币,组成了一个共同的单一货币联盟。欧元区的成立在促进欧元区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方面也确实发挥过许多积极作用。成员国在加入欧元区之后,享受到了欧元区使用单一货币的好处,比如消除汇率浮动,促进跨境贸易和促进跨国就业等,使得政府和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更加便利,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更加顺畅。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欧元区成员国毕竟是独立的欧洲民族国家,历史传统和文化差异在短时期内是很难融合的,各民族国家的利益冲突也仍然客观存在。因此,欧洲的政治一体化一直都远远落后于经济一体化,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共同司法与内务合作、共同防务政策等方面的进展仍然非常有限。

按照加入欧盟和欧元的标准,欧元区似乎可以作为一种国家的~体化模式。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欧盟不但没能顺利解决希腊债务问题,欧债危机反而传染至更多国家。欧洲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还存在着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并发的可能性。欧元及欧盟运作机制当前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欧元区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不同步性有直接关系。与经济一体化相比,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地落后。没有政治联盟作为基础,经济联盟的发展就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欧元是一种共同货币,它的价值及其稳定与否还取决于各国在政治上能否保持团结一致。若政治一体化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对于欧元来说就是致命的伤害。目前急需解决的就是国家的让渡问题。国家对货币税收的管辖权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职能,更是一国的重要内容。对于参加欧元的国家而言,它们已经让渡了发行货币的,但是仍然保持税收和国家经济决策的权力。这不是单一的经济一体化所能解决的,更加需要政治一体化的发展来解决。

由于欧元区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不同步性,各成员国的国家利益与欧元区共同利益经常存在冲突。作为多种增长模式和多种发展速度共存的经济联合体,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欧元区的东扩,转轨中的中东欧国家逐渐加入欧元区,更加加剧了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元区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统一,德国、法国的经济开始回归正常,而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经济复苏之路曲折。各成员国对欧元区货币政策的诉求不尽相同,但欧洲央行显然难以同时兼顾所有成员国的利益,这一问题在单一货币体制下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如果有一个好的政治决策机制,当某个成员国债务风险上升时,欧元区应该能够果断地寻求一种合适的解决办法。但是,欧盟的成立是建立在一系列超国家机构基础上的,各成员国常常在机构设置,席位分配、表决机制等问题上争论不休。欧元区与欧盟密不可分,欧元区的重大决策中都由这些超国家的机构协调解决,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就是缺乏效率和执行力的。在欧元区现行决策体制下,欧洲债务问题不可能迅速得到解决。同时,欧元区设计上又没有退出机制,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很高,这也给欧元区危机处理提出了难题。由此可见,将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置于一个统一的货币区内,只搞经济一体化却没有政治一体化,必然存在着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制度上的弊端就已经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和经济趋同的不稳定

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实际情况不同导致经济政策各不相同,已经成为欧元区未来发展的重大障碍。虽然成员国在经济趋同上都达到了指标的要求,但是这种趋同仅仅是表面经济数据的统一和接近,欧元区真正需要的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还远远没有到来。成员国税收制度各不相同,失业保障制度以及养老金制度也不统一,成员国不同的通货膨胀水平与相同的利率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协调,成员国稳定物价的要求与放弃部分经济后调控手段受限制之间也有难以解决的矛盾。如果欧元区不能较好解决内部经济政策的不协调问题,那未来的欧债危机仍然会愈演愈烈。

成员国经济政策的不协调还严重影响了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按照欧盟条约的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应该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金融机构,它对欧元起到保证币值稳定、抑制过高通货膨胀的作用,是关系到欧元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和基础。但是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利益的差异性使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运作大打折扣。欧洲理事会控制着欧洲央行的人事安排,它是由各国央行的行长和董事会成员组成的,这些成员都代表本国经济利益说话。由于各国对货币政策的要求不同,因此都尽可能影响欧洲央行采取对本国有利的货币政策,从而威胁到了欧洲央行的独立性。有些国家在失去货币调控的手段后,只能利用其他手段来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些手段也经常地与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相抵触,从而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除了经济政策的不协调以外,成员国经济趋同的不稳定也是欧洲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加入单一货币体系,各成员国不惜一切代价地向经济趋同标准靠近,其中很多国家都是临时突击的结果。这种经济趋同标准很难在欧元区启动后长期维

持下去。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务危机,明显地暴露出这种经济趋同的不稳定。欧洲某些大国出于政治目的而人为地搞经济趋同和加快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度,最终必然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对当年希腊为加入欧元区而做假账,德、法等国心知肚明,但急于扩大欧元区的政治心态压倒了本来规定的严格的财政、经济标准。希腊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原本与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相差不少,其福利水平也有差距。加入欧元区后,希腊背靠欧元这棵大树,大量借贷,福利水平迅速赶上甚至超过了其他国家。可以说,欧元区在成立之初就在经济领域埋下了地雷。欧元区成立之后不久,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宽松政策,希腊政府的财政原本处于一种弱平衡的境地,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根本无法通过公共财政来支撑过度的财政开支,因此在这轮财政宽松政策中出现了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区的其他国家包括德国和法国等核心国家都以尽量减少本国国家利益损失为出发点,来协调和寻找各方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完全没有当初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决心和进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成员国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和经济趋同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它们在面对债务危机时仍然退守回本国国家利益的底线,大大增加了各方的协调成本,还可能会延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于每一个欧元区成员国来说,未来逐步推动建立协调的经济政策并谋求稳定的经济趋同是很必要的。在这次欧债危机中处于困境的国家必须更多地服从欧元区的统一领导。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希腊在这次危机中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一部分自,公共政策上也将更多地受制于欧洲央行和欧盟的干预,这种情况以后可能还会发生在欧元区其他成员国身上。

三、货币政策的集中化和财政政策的分散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两大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两大政策的应用中,其调控的侧重点、调控目标、调控影响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货币政策更多地侧重于总量的调节,更多地侧重于保持币值的稳定,且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时候作用更突出:而财政政策可能更侧重结构性的调节,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比较突出,且在治理通货紧缩的时候作用更突出。因而,为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客观上必然要求将两大宏观经济政策统筹安排合理搭配使用,这在一个国家内部通常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欧元区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则具有较大的特殊性。欧洲区内的国家并非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国家,虽然欧元区的财政政策仍由各国政府自主制定并执行,但由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需要,各成员国将自主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让渡给了欧洲央行,由超国家的欧洲央行制定并执行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即欧元区实行的是自主分散的财政政策与集中统一的货币政策搭配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可以说,这一制度设计是欧元区的最大特色,但也为当前的欧债危机埋下了伏笔。原因在于,各成员国自主实施的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及解决本国失业等问题,而欧洲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目标则主要是为维持低通胀并保持欧元的对外币值稳定。

按照经济学理论,当一国财政状况恶化时,其信用将会降级,由此导致发行国债的成本上升,甚至金融市场对其继续发行债务还会附加诸多限制条件,这都会减少财政状况恶化的国家发行国债的可能性,进而对该国政府控制国债融资和政府赤字规模形成约束。但因欧元区实施的是集中统一的货币政策,因而金融市场对欧元区各国政府财政赤字融资的制约机制无法发挥作用。而且,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欧元区在一定程度上还为不达标的赤字国发行债务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如加入欧元区之前的希腊,意大利等国的政府赤字本就已偏高,其债务背后的信用担保能力已较低,但这些国家加入欧元区后并没有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以削减赤字,而是更加专注于通过扩张财政预算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实现本国经济增长及解决本国失业问题,将由此可能引发的通胀及欧元汇率稳定问题均抛给货币政策的统一执行者欧洲央行。由此可见,欧元区先天的内在制度设计缺陷,使欧元区各国家不仅丧失了主动弥补财政赤字的意愿,反而使其原有的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从而酿成当前非常严峻的欧债危机。面对欧债危机的爆发,欧元区各成员国仍无法在本国范围内单独采取任何货币政策来调整,只能寄希望于欧洲央行的统一安排,而这又发生很高的沟通成本,需要很长的协调时间,因而往往失去最佳的政策反应时机,造成很大的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可能。

四、区域经济差异和产业结构失衡

欧元区各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希腊,意大利等南欧国家在经济体制与运行方式上与德,法等国家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以这样说,在欧元区内部,经济强国的发展优势与弱国的发展劣势越来越突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经济强国带动不了弱国,弱国的放缓也同时拖慢了强国的发展。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既没有特殊的地域优势,没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没有明显领先的优势。以希腊为例,其经济发展非常畸形,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很低,房地产泡沫相当严重。希腊的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市场竞争不充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处于垄断地位的希腊公共企业改革阻力较大,公用事业市场开放相对滞后。希腊的国有企业不仅自身效率低下,服务质次价高,成为财政包袱,而且政府为了拉拢选民,赢得大选,还不得不大力扩展公共部门,进一步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希腊低迷的经济不能支持其庞大的财政支出,最终导致经济泡沫逐渐破裂。失业率居高不下,银行业坏账率激增,债务危机的爆发难以避免。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希腊等南欧国家的债务危机反过来也在制约德国等欧元区主导国家的融资能力,导致德国国债的再融资成本增加。例如,德国政府在最近发行国债时就遭到资本市场冷遇,投资者认购很不积极,最终导致德国央行不得不出手购入超过市场需求的国债,以避免此次国债拍卖失败。作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的德国长期国债一直是资本市场热捧的优质资产,如此高比例的德国国债在市场上不能售出尚属首次,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不信任。如果作为欧元区经济信用等级最好的德国尚且不能在资本市场充足地融资,欧洲其他国家的境况可想而知。最近这次德国国债发行遇冷,直接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作为欧元区实力最强的德国经济能否免于遭受欧债危机的担忧,也是德国经济遭受欧元区债务危机拖累的一个信号。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在金砖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市场,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几乎垄断了高科技产品市场,因此国际制造业市场中留给希腊这类国家的份额就微乎其微了。希腊进入工业化的时间相对较短,由于受到自然资源等诸多先天条件的限制,对制造业产品的进口依赖度很大,而

象希腊原来的传统产业如航运和旅游等,又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受到剧烈冲击,因此希腊的就业率和劳动生产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经济低迷时期,国家只能采取积极的经济刺激政策,这又使得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这些原因都加大了希腊在面临经济危机时的财政压力。在其他南欧国家,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和希腊也很类似,缺乏制造业支撑的产业空心化和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政策,都是这场欧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五、人口的老龄化和不合理的社会福利政策

欧洲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公共财政背负着很重的养老金负担,必然会表现为相关国家的公共债务不断上升。除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额养老金支出,欧洲的教育医疗福利、失业救济、带薪休假等其他福利项目的支出比例在全世界都属于高水平行列。如果把欧洲和美国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美国社会较欧洲更为开放,吸收的外国移民也比欧洲多,但是多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却是欧洲的两倍左右,失业率也只有欧洲人的一半,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社会福利水平比欧洲相对要低很多。与美国不同,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可谓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安全网”,除了经济活力受损外,还带来社会制度的僵化。在欧洲的选举政治下,欧洲国家不合理的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地被强化,没有哪位政治家或选举候选人能强力推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财政政策。因此,历史因素和现实利益交织在一起,使得欧洲很多国家的“寅吃卯粮”状态持续了很多年。近年来,欧洲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欧元区的成立虽然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种不合理社会福利政策的弊端,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最近几年,很多财政能力有限的南欧国家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向德国和北欧看齐,而完全不顾及本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导致债务无法按期偿付的危机。

在社会福利政策的形成方面,欧洲各国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就希腊而言,其债务危机的一个根源就在于其要靠借钱才能过日子,这样寅吃卯粮的状态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可以这样说,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有其必然性,这场债务危机的到来只是早晚问题。除希腊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信用评级最近不断被下调,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超过国家财政能力的不合理社会福利政策所导致。因此,这场欧债危机的爆发确确实实给欧洲高福利国家的公共政策敲响了警钟。

到目前为止,欧债危机的影响还远未结束,欧洲经济也没有出现回暖的迹象。欧洲的这场危机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来说,同样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首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统一应该成为我国未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着力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支结构和收支平衡尤其要重点予以关注,我们今后绝对不能出现欧洲这样的债务危机。其次,在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如何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福利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成为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改革攻坚点。最后,我国当前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应该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视野中重新审视和思考,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指导下开展的海外投资活动也必须要具备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既要注意规避欧债危机带给我们的各种风险,又要把握好欧债危机带给我们的战略机遇,更好地为我国的国家利益服务。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