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物科技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技实践活动;兴趣;引导;过程反馈
一、学生的兴趣是科技实践活动开展的内在需要
课堂上,当说到要讲果酒果醋这节内容时,学生们就已经开始议论起来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好奇,每个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肯定有不少学生恨不得学完这节内容以后自己也去做一做才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只是简单的说一说,课后学生会不会去实践,是不是真的做了,有没有成功,老师们往往不会过问。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觉得,面对高考这些都是无用功。可是如果我们站在教学的最终目标的角度去思考,你会觉得利用好这样的素材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多么的重要,可能牺牲的是自己的课外时间,牺牲的是自己的一些思考的时间,但殊不知这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碰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可以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素材时,作为教师应该不厌其繁的选择实施。
我在这节课讲完以后就对学生提出了实践的要求,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如对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阶段进行了指导:
第一阶段,以3-4人为单位,学生课后自由分组,并把分组后的名单报给课代表,要求当天完成。
第二阶段,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实践方案,并将设计好的方案报课代表,两天内完成。
第三阶段,以小组为单位,以设计的方案为蓝图,购买材料,设计实验装置并进行实践。全过程都要做好活动记录工作,以便活动结束时进行分析和反馈。该阶段时间在1个月左右完成。
第四阶段,在班级开展成果汇报课,让每组同学自主设计汇报内容,形式不限。如本实践活动,可以以制好的果酒和果醋(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实践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文字资料、总结和反思材料等等作为素材。
二、良好的人文环境是科技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决定实践活动能否正常开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家庭、学校的影响,如果家长看到学生在家里做果酒、果醋时,可能会有一部分认为搞这些完全是与学习无关的,甚至是会影响学习的,更有甚者会制止学生进一步开展活动。学校层面的阻力只要来自于领导层的教学理念,一个充分民主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是类似活动能够开展的重要条件。现如今,种种社会阻力影响到我们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这些都是由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决定的。
(1)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越性。授受式教学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一直使用着,他可以在短期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这确实给我们以往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以高考成绩决定学生未来的当代社会,它还会是很多教育人士或团体首选的方法。而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目标的未知性、生成性则限制了它的发展和使用。因此,学生学力考核机制的改革能否成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地方教育管理层对教育目的的宏观认识不到位。他们更多的是关注高考的成绩,关注升学率。作为管理层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战斗在一线的接受领导的普通教师呢?所以,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理念的深化应当与他们的考核机制结合起来,还要让社会专业团体对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和错误的作为有充分的有效的监督权利。
(3)教师自身没有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有些教师根本不懂如何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自身再没有学习的动力,外界又没有专业的课程培训和评价体制,又怎么能让这部分教师成长?这是我们未来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4)家长的功利心无形中影响到学生。如今我们的家长都期待子女成才,但他们更多的只是看孩子的分数,其他的基本上不论。殊不知,除了智,孩子的能力还会体现在:德、体、美、劳等诸多方面。而家长们对这些又关注了多少呢?社会上的这种风气如果不改变,恐怕教育还是要步入死胡同,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更无从谈起了。因此,我们的国家应该从精神层面上多一些关注和建设了。如果社会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都乐衷于物质享受,一切都向钱看,那么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又怎能期望它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呢!
三、教师的合理、系统的引导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尽量避免要学生干什么,也不要过早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更不能职责和批评。如在本实践活动中,早期可以对活动安排进行一下宏观的指导,剩下来的事情可以放手让学生完成,在后期成果反馈时,可以提示每组的活动报告中加入自我评价的内容,小组之间还可以开展组内互评活动。但是放手不等于放任,不失时机的提示和引导还是必要的。
四、活动的过程关注与结果反馈同样重要
中学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为目标,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结果不应该作为评价的唯一内容,过程的评价也至关重要。如本活动中,我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
(1)制定的方案是否合理、详尽。
(2)是否有活动记录,记录是否有代表性。
(3)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
(4)活动过程中是否有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资料的过程。
(5)活动中是否有创新等等。
再由特别小组成员对以上指标进行细化,然后再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评价。如此才能把过程评价落到实处,才能引导学生更注重过程,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自身的能力。
五、结语
具体的说,光合作用除了制造数量巨大的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贮有在光全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以及维持大气中CO2和O2含量的相对稳定外,还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渗透: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空气,植物在不停地为我们人类和其他动物制造空气;没有食物我们就会饿死,植物在不辞辛苦地为我们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我们需要绿茵,植物为我们遮挡阳光;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结合形成O3,有效滤去紫外线,防止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恩养活我们的植物吗?例3教材内容: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是许多代谢反应的反应物,如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各种水解反应;自由水在生物体运输代谢产物,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课堂渗透:(1)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对我们有帮助的人;(2)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生命的组成物质,我国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喝不到干净的水———感恩自然界的水源,珍惜每滴水,爱惜每一滴水,形成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
二、课堂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的实施案例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之前,先给每位学生发一个网兜.要求每一位学生将大于七八公斤的书(约20本课本)装进网兜,然后将网兜系于腰间.(学生非常好奇,并感觉很好玩)老师按照教材安排,先述高等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分化各组织和器官,直到发育成一个幼体.在引导学生学习胎儿发育过程时,首先让学生看胎儿各发育阶段图和胎儿、脐带、胎盘的关系图,让学生思考、讨论:“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胎儿的营养从哪里来的?胎儿产生的废物靠谁排出?怀孕对母亲造成哪些影响?”问题的思考和交流让学生感悟到妈妈怀孕的艰辛和无私的付出,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随后,安排学生观看正式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有关青春期教育VCD音像资料“母亲在分娩时的真实录像”,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分娩录像让学生体验到了母亲生育的艰难和不易,学生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感恩父母、报答父母之情.随后让学生将自己带着七八公斤的书坐40分钟的感觉讲一讲.同学们七嘴八舌,这时他们也明白了老师的用心,并亲身体会到母亲怀孕的艰辛,自然地产生了对父母的敬重和感激之情.实践说明,感恩需要感悟,感恩更需要行动.学生在感悟和行动中学会了感恩.
三、在生物科技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
结合各类生物科技活动,开展感恩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每年都有许多以生物学为主的科普宣传和科技活动.如:“爱鸟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卫生日”、“艾滋病日”等,各种环境保护、自然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周年活动日等.课题组、团委和学生处结合,组织学生利用每班的黑板报、橱窗配合学校的活动进行宣传,要求在宣传中加入感恩大自然、感恩亲人、感恩生命等的内容.学生通过活动进行了体验,受到了教育.
四、将生物学科感恩教育向班会和有关活动延伸
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在生物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生获得的持久能力和品格,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用理性思维来进行科学探究,并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对于发展学生的上述核心素养,如果在传统课堂中通过教师讲授,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我们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录制微视频,学生在校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的视频学习(使用超级讲师平台)。在校内,我们在国家生物课程基础上,融合STEM教育理念, 设计了生物科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实验仪器、适当的实验指导,让学生在生物创客空间进行面对面的合作学习和团队任务合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让知识的传递过程发生在课外,在课堂中则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技术素养、创新素养等。
课程内容包括:生物实验扩展活动、生物模型制作活动、生物与艺术结合创作活动、生物学生公司运营活动、生物与医学相关职业体验活动、生物环保活动等。学生联系社会现实,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结构设计
本课程结构的设计紧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展开,从7个方面进行了设计规划(如图1)。
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建立网络班级,录制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讲解视频,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库。与此同时,完成生物实验室基础建设,包括两个基础实验室、一个“数字化实验室”和一个“植物组织培养室”,打造生物创客空间。学校组织师生参与实验创新,有效提升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并通过建立一个重过程、重能力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变化进行记录和评价。
1. 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定位是,在国家生物课程之外,以校本课程为载体,针对社会责任、生命观念和主动探究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它作为校本课程,提供给对生物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感兴趣的学生选修。该课程更加关注学生获得的持久能力和品格的培养,通过线上学知识、线下合作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进一步发展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课程的基本理念
(1)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针对生物学科特色,在生物实验拓展中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生物创客空间中形成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放实验环境,创设创客空间,带领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倡导职业能力训练
职业能力是学生在终身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提升的能力。在高中阶段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助于学生更早地做好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并有针对性地训练,以提升其基础的职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课程设计思路
生物科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内容,均为选修课程。
模块一“高中生物实验拓展”,旨在通过生物实验的拓展训练,从材料选择、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等角度,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主动探究能力。模块一为国家课程中所涉及实验的拓展练习,实验设计及动手操作是本模块的核心内容。本模块适合学生进行学科特色的实验训练,主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适用于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学生学习,共34学时,2个学分。
模块二“生物创客工作坊”,则以工作坊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从社团和学生公司两个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以生物环保、生物模型制作、生物科普、生物与健康等为学习主题,设计制作相关产品,进行社会实践和社团展示活动,宣传学习成果。
模块二分为Marimo生物社团、生物智享学生公司两个主题,每个主题68学时,4个学分,适用于高中全学段学生学习。该模块在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社会实践为核心,在国家课程基础上,进行生物技术大实验、生物科技社团和学生公司运作,设计生物模型,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社会实践挑战以及生物医学相关职业体验。本模块适合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创新学习训练,主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
两个模块中有关实验原理、设计原理、公司运作等的知识内容由教师录制讲解视频,学生在课下自行学习,课上主要进行实验动手操作、产品设计、团队建设等合作训练。
课程目标与内容
1. 课程目标
改变重知识讲授的授课模式,开发项目合作学习为主的校本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 课程内容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模块:在高中生物教材原有实验基础上,设计研发24个拓展实验,从以下方面对高中生物实验进行拓展:(1)尝试更多实验材料、不同实验方法、实验形式等,训练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2)开发新的、有一定难度的、贴近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实验,从师生两个角度,不断更新生命观念、更新实验内容。(3)实验设计环节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分析结论的能力。
“生物创客工作坊”模块:以工作坊的形式,在改造后的生物创客空间中进行生物微观模型研究制作、运行学生公司、开展创意环保公益活动和职业体验。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设计、制作模型,传播科学、技术、艺术、数学设计原理。(2)注重创意产品的稳定性、艺术性和社会价值,传播技术、工程、艺术、经济原理。(3)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间寻求平衡,传播创新精神。(4)社团组织及学生公司运营知识的学习,以及核心成员的培养。
在两个课程基础上,以社团活动和学生公司为载体,打造生物创客空间,组织师生参与实验创新大赛。将学生在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和生物创客工作坊三门课程中学到的生物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效果。
课程实施与评价
1.“高中生物实验拓展”模块
拓展实验内容设计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学生从观察类实验入手,再尝试实验技术的改进,然后进行具体问题的探究实验设计,最后尝试开展小课题研究(见表1)。
2.“生物创客工作坊”模块
安排在每周二和周四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时间,校本课程时间侧重生物知识的模型制作等活动,社团活动时间侧重对社团、学生公司运营模式的实践。
培养周期按照两年为一个完整周期,学生可以在任何学段参与学习,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做指导。本模块中有两个主要的学习载体:一是社团,二是学生公司。社团建设侧重团队合作,每个成员都要能够完成全套的活动任务,可以在社团展示、科普宣传、模型大赛答辩、公益活动中完成所有工作。在每次活动任务中,可进行分工安排,不受人员变动带来的影响,社长对社团有绝对的控制权及组织权。学生公司侧重任务分工,模拟公司的运营。公司的核心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任务,在产品设计、活动计划等方面要考虑到成本及收入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责任问题。两种类型的项目课程有交叉,也有不同,加入公司元素,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会更容易理解。
本模块授课内容与学生需求有直接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发现社会需求,每个学期教师都会带领学生深入不同企业进行职业体验。
3. 学习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1)过程性评价
在网络平台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过程评价。
在研究活动、展示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并结合学生的自主评价和成员间的互评,进行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个性化指导。
(2)终结性评价
在每个学期、学年结束时,统计总结该阶段学习成果,主要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分三大类进行统计和评价(见表2)。
课程效果与反思
1. 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升
两年多时间,学生获得各类奖项数量均逐年上升,从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升明显。
2. 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
高中学生面对繁重的知识学习压力,创新、创意无法施展。在生物创客空间中,学生可以进行多种实验,开展研究,查阅大学资料,将微观世界中的知识逻辑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并呈现出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科普宣传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现社会问题,参与解决社会问题。三年的实践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快速提升,课程内容受到新华网、全国科协等认可和宣传推广,学生社团活动形成品牌效应,Marimo生物智享学生社团受到CCTV、北京卫视、新华网、朝阳教育等多家媒体的专访及报道。学生还受邀参加第五届科学嘉年华、北京市阳光少年科技活动开幕式、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日、朝阳区科技节、首都图书大厦专题讲座等,进行大型展示18场、直接服务人数超过10万人。
此外,我们的学生还运作学生公司,进行产品设计,策划环保宣传活动、市场调研和义卖活动,获得JA中国学生公司大赛全国15强,对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这也有助于高中生进入大学后进行创业训练、就业选择,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的校本课程,能够让师生在面对面交流的环境下,更多地进行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学生也得以动手动脑,互动交流。实践也证明,我校的生物科学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及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 教材 能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4-01
为了培养21世纪所需的人才,世界各国都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课程改革又以教材改革为重。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直接反映课程内容,又反映课程设计中规定的学习方式,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的质量,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对教材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要求,一般都从三个维度入手对教材进行研究,分别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文以新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新教材能力培养结构的构建以及呈现方式进行分析。
1.能力的概念及层次
1.1 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分为一般的能力和特殊的能力。
1.2 能力的层次。本研究试将能力结构分为六种: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六种能力反映在教材中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生的学习首先是对教材中科学概念的认识、理解、运用和评价,所以认识、理解、运用和评价概念的能力就是教材中能力培养结构的基本要素。具体由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四种能力构成,其中思维力的培养是核心。
第二层次:由教材能力培养结构基本要素组合形成第二层次的具体能力。也就是对由一个基本概念为中心的部分概念组合的生物知识子系统的认识、理解、运用与评价的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具体包括: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形成了对生物知识整体的分析、概括、评价与研究的能力。具体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2.能力结构在新教材中的呈现方式
2.1 观察能力
2.1.1 观察能力。观察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独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教学生广泛收集、精选观察材料,学会使用显微镜等观察工具,在课上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形,引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课外实践[1]。
2.1.2 观察能力在新教材的呈现方式:(1)以实验的方式呈现;(2)以观察图像系统的方式呈现。
2.2 实验能力
2.2.1 实验能力。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操作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整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实验能力在新教材的呈现方式:(1)以实验的方式呈现;(2)以实习、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方式呈现。
2.3 思维能力。一般认为,思维是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和能动的反映过程;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脑一系列抽象的、形象的及灵感活动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2]。
2.4 自主学习能力
2.4.1 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分为广义的自主学习和狭义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与“自学”和“独立学习”有着重大的区别,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学生首先要有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做到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探究化。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以探究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在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创新知识能力;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2.4.2 自主学习能力在新教材的呈现方式:(1)以辅助材料的方式呈现;(2)以教材编排的方式呈现;(3)以学法指导的方式呈现。
2.5 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探究能力是指教师采用有效方法,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新教材的课程标准要求,在参与探究时,学生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2.6 创造能力。创造力是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中能力培养的最高目标,知识经济时代尤其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创造力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想像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新教材通过五个模型和课外制作等实验的方式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
3.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新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且能力结构在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具有多样化特点。
3.2 建议
3.2.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
3.2.2挖掘教材。
3.2.3避免讲实验。
参考文献:
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随着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的开展以及优异的竞赛成绩的取得,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也在逐步得到强化,牢牢地限定在生物学竞赛这一活动上面。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生物学难题,人类为了生存,就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也就是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见生物学研究的范围很大,内容十分丰富。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人才。21世纪是生物学领先的世纪,生物学知识将应用于21世纪的方方面面,各种生物学人才在21世纪将发挥各自的巨大作用,创造出较多的成果。如果仅把参加生物学竞赛的学生作为生物学特长生来培养,这是远远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我们培养的生物学特长生,应当是能够在将来应用各种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能够在促进人类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
可以看到,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应当具有较为广泛的意义,从而使生物学特长生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立志从事生命科学事业,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积极参加生物学科技活动,具备一定能力,并有突出表现,这应当就是中学生物学特长生。
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培养
在中学生物学特长生培养方面,弄清生物学知识的涉及范围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状况至关重要,它有利于我们搞清楚生物学特长生的发展和培养方向。
1.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中学生物学课程主要有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学。实施新教材后,初中教材统编为生物,分为第一册(上)、第一册(下)和第二册3册。中学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演化、遗传和变异、生态等方面。这些生物学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是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基本途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数量和质量。丰富的课堂内容、良好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场面能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持之以恒,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由一时的兴趣转化为志趣,从而树立从事生物学事业的远大理想。这些学生在生物学的学习上,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有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并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2.选修课是发展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重要阵地 教师应结合生物科技发展的状况及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不断地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事例,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宽知识视野。要努力使学生看到生物学发展的前景,看到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信心。学生通过参加选修课的学习,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初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辅导学习,自学能力、实验技能、心理素质大为提高。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表现更为突出,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都比较强,能成为奥林匹克竞赛选手的好苗子,再通过全面的培养和锻炼,使之成为21世纪的生物科技后备人才。
3.活动课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又一重要阵地生物学活动课的开设要注意体现全面性、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联系有关部门,结合当前实际,寻找存在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课的开设,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掌握的生物学技能,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及实验中的生物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取得课题研究项目的成果,得到社会有关部门的认可,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通过活动课,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制作研究,通过创造技能学习,研制一些生物技术产品,进行小创造、小发明活动。这样,使学生产生进行生物学研究和创造的萌芽。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是全面的,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不屈的研究探索精神。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使之具有生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生物科学价值观。
4.劳动技术教育课是发展学生生物学特长的又一领地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内容涉及多门学科,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内容;况且,生物学知识与生产实践联系广泛。生物学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