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资源应用

课程资源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资源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资源应用

课程资源应用范文第1篇

一、 校本课程资源

在一切可以利用的英语教学资源中,学校提供的教科书无疑是最重要的,它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对学科内容的系统反映。但是一本标准的教科书,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对教科书作些调整,并从其他教学资源中选择能够与教科书相匹配的内容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系统,既能突出自己的地方特色,又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使不同地方的教学均能获得最高效益。

如果学校拥有名师资源,就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由名师举办英语讲座,以高水平的叙说、分析,补充英语学习资料;还可以以名师为中心,整合出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校本英语教材,配合教科书进行使用。如果校内场地比较宽大,则可以创办环境优美的英语交流角,不仅可以提供学生口语交际的场地,还可以在其中建立习作交流榜,张贴优秀的学生作品;也可以从各年级中选择成绩优异而又愿意帮助同学的学生,组建指导团队,每天在英语角值日,帮助在其中活动的学生,成为活教材。能够建立广播系统,或者电视台的学校,还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加强英语语境的营造;如果条件更好,还可以在全校实行双语制管理,从语言到文字,从课堂到日常生活,全都实施双语管理,将校内一切事、物、人均作为英语教学的教材。

二、 社会生活资源

课程资源不仅能够从校内发掘,更可以源自广阔的社会生活,因为语言本身就来自生活,最终又要应用于生活,因此,如果从社会中寻找并整合课程资源,就能够将教学紧密结合实践,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运用的实际环境中,为形成良好的语感,正确的语法运用,恰当的语速、语调,以及区分英式或美式口音等,提供实际帮助,也为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供了利于记忆的途径。

在社会生活中,各种意义相关的单词或短语和与之有联系的实物都是集中出现的。例如,在外国游客经常光临的西餐馆中,我们常会看到Fruit、 Vegetable、 Beef、 Salmon、 Tuna、 Noodle、 Clear Soup等与对应的食物一同出现;在国际化都市的服装店中,我们也常看到coat、 shirt、 T?shirt、 trousers、 skirt、 cravat、 suit等表示服装种类的词语,以及dot、 linen、 silk、 cotton等表示面料质地的词语,出现在相应的橱窗里或服装标签上。在一个个生活情境里,相关英语单词出现在一起,分别与相应的物品一一配对,汇集形成不同的组合,教师如果能够将它们搜集,整合到一个教学活动中,或者让学生走进这些生活情境寻找自己认识的词语,并认识新的词语,都无疑会增强学生对于单词、短语记忆的深刻性和长久性。

三、 各种媒介资源

各种媒介包括网络、纸质、录音带、磁带、电影等多种形式的媒介,其中承载的内容都有可能成为课程资源,它虽然不如校本课程资源和社会生活资源那样真实,但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学想要维系多远,媒介资源承载的内容就能够延续多远,可以跨越时空;它还能把所需要的资料经过后期的制作,以重点突出、形式漂亮的样貌展现出来。这种资源目前比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其他任何一种课程资源都具有吸引力,尤其是网络,自出现之日起,就有众多的策划者,期望通过在学生喜爱的游戏中纳入教学内容,使之变身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资源,虽然至今都尚未有超越游戏本身的教学辅助软件,但某些与英语相关的教学软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教材的丰富性,提高了师生、生生交流的质量。同时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贴近了学生的心理,能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自主学习变得更简便易行。

如在讲授8A的Unit 4 Wild animals时,我们不仅可以从网上搜索大熊猫有趣的生活习性,帮助课文内容形象化,还可以搜索到世界珍稀动物遭到人类滥捕滥杀的视频,将第三部分的保护大熊猫这一主题作延伸,引发同学们对人类同伴——动物的保护意识,进而实现本课关爱动物的情感目标。

再者,借助网络平台,能够为口语对话和英语思维带来相对直观的英语语言环境,能够为口语学习提供口音纯正的对话对象,提供口语技能指导,提供关于英语学习的民族的、历史的和社会的背景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难以寻找到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应用范文第2篇

一、数学课程资源的基本内容

对数学课程资源认识的出发点是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还原数学学科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探究性和艺术性,这也契合了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即“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实际上,数学课程资源的确定与整合,将有效克服以往数学习题训练的宽泛与盲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基本内容源于新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一是必修课程,包括五个模块,除了高中数学的传统内容以外,增加了算法初步、统计、概率以及平面向量的内容.二是选修课程,包括四大系列,系列1是为未来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设置的,系列2是为未来学习理工、经济学科的学生设置的,系列3和系列4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是为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三是探究型学习内容,包括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等方面,属于数学知识应用与创新的范畴.

二、数学课程资源的分类方法

1.有形资源

数学课程资源中具有物态化载体的部分就是有形资源.其有形资源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有形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等,主要包括各种纸质的文字材料、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实践性活动材料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学习场所.狭义的有形资源是教学活动必须关注的重点,它主要指教科书及其辅助资料.教科书是执行数学课程标准的思想,规范教学行为,实现课程目标的范本和重要资源.新教材的规定内容构成了数学课程资源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选取学习素材,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究、猜想、交流的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此外,教师教学用书、学生学习用书等要做到与教科书配套合理使用.

2.无形资源

数学学科理论注重抽象思维,通常以思想观念的形态出现,它是存在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师、学生、管理者、研究人员和其他工作者头脑中的,直接支配他们活动的数学课程思想资源,这种思想方法的存在是无形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无形资源是教师的数学素养与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成效的具体表现,我们要不断缩短数学抽象思维的塑造、再现过程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距离.这样,就必须合理运用教科书、各种参考书、各种电子媒体等资源,使静态的有形资源呈现无形化,成为支持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

3.网络资源

主要包括音像网络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等.具体有网络教学素材、教学案例、教学软件、网络题库与试卷、教学资源链接与索引等.

数学课程的网络化发展日新月异,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而且提供了资源运用的快速通道,加大了数学知识分布的密度,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由于网络资源的无纸化存在方式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它使抽象变为具象,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兴趣,拓展了他们的学习视野.

三、数学课程资源的运用方法

1.有形资源运用重在学习数学知识

以教科书为主体的有形课程资源,需要通过知识的系统传授与学习来完成,从而将新知识点与旧知识内容衔接起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2.无形资源运用重在训练思想方法

数学是抽象思维的“体操”,研究数学问题的主要方法离不开抽象思维与思想方法训练.高中数学思想方法作为课程教学的无形资源,主要有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它既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要将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与具体的解题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思维习惯养成与数学素养提高的双向发展.

课程资源应用范文第3篇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院校许多专业的基础,承载着相关专业的学科发展重任,因为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石。在工科院校中,物理教学面向广,但是教学纵深与延展不够,严重滞碍了基础学科的后期发展,作者从事高校物理教学多年,依据高校物理教学现状提出了重视发展隐蔽性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利用,以此推动物理教学纵深发展,以此推动物理教学目标实现的效能,显现隐蔽性教学内容,使现有物理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深入的广阔前景,使高校物理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用大大提高。因此本文将对高校物理隐蔽性教学内容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此拓展物理教学的发展空间,真正体现物理知识的开放性与发展性。从而克服有什么学什么传统模式,转变为是什么学什么的新教学理念。

一、隐蔽性教学内容延展深度的把握

作为基础课,大学物理教学承担了传授物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大学生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有必要在讲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拓深和延展,但并不是因此就要把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不加控制、漫无边际地加深,而是要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以及本校的教学条件、硬件设施等制定客观的教学内容。从知识的难易程度上看,建议从专业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拓深的水平。对于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角度反过来推导应加深的教学内容,比如,针对于电气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在静电场、导体电学、电介质、稳恒磁场、磁介质、变化的电磁场、电磁波等内容上适当加深,特别是对于将来在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而教学内容中又未着重指出,很少涉及的,可以适当拓深,类似地,如果授课的对象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应就质点运动学、质点运动定律、机械能和功、动量和角动量、刚体力学、机械振动等内容进行适当拓深。

二、隐蔽性教学内容延展的广度把握

从知识的宽窄来看,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涉猎知识广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中完全可以加宽知识的覆盖面,即使学生多长见识,以便在未来能够“由此及彼”、“蓦然想到”,这也是延展教学内容的主要目的,但与之相矛盾的是相对固定的教学时间等实际问题,因此,就要在延展时有所选择,做到宽窄得当。既要照顾到教学时间安排,又要尽力教授更多的内容,不能“有感而发,越说越远”。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有代表性、与未来工作关系密切的延展知识。另外,也可以把这部分延展知识放到互联网的公开空间中,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后去学习。比如,在教授牛顿定律时,在讲授完大纲的内容后,可以大量延伸相关的知识,但由于材料很多,在课堂内不可能全都展示、讲解,因此,考虑学生大部分是学“电”的,将来也很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可只选择像“潮汐产生的原因”一项内容作为重点,联系利用潮汐发电的情况详细分析讨论,而对于其它的内容学生可以利用知识延展库自行学习。

三、隐蔽性教学内容的延展要尊重知识的发展性

与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讲授不同,拓深和延展的知识以新技术、新产品为代表,能够更多地反映出当今世界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因此,在选择拓深和延展的教学内容时,就要与进俱进,关注涉及先进的知识与成果,并及时地融入到课堂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敏锐的信息捕获能力和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比如,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就应该是计算机和网络了,学生们也普遍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这已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而这项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作为支撑的电子技术。因此,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就要思考如何把最先进的知识以拓深和延展部分引入到教学中来。在拓深上,由于学生们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原理不是很了解,可以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加以传授,但考虑到将来有的专业要专门学习(如计算机、通信专业),而其它专业只要会用就行,故要“重点考虑,点到为止”。在延展上,可以大做文章。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已使之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可预见,在未来会与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甚至会发展到与穿衣吃饭一样重要的程度。因此,既可以将3G技术、高清显示、无线网络、图像识别等当下知识介绍给学生,也有必要开阔学生思路介绍一些未来可能出现的诸如全光网技术、网络学习技术、新型网络安全模式等内容。

四、隐蔽性教学内容的延展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

课程资源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本土课程开发和应用原则

当前的校本教育在体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开发和应用本土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本土的特色教育资源,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以实现地方课程的特有功能。我们在开发和应用本土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符合思想政治课课程特点和科学性的原则

政治教师与学生在开发和应用本土课程资源时应遵循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目标。本土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要遵循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两个基本规律:一要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要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因而,开发和应用的本土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要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服务。这门功课具有系统性和常识性、基础性和时代性、理论和行为导向的一致性特点,所以我们开发的本土课程资源应符合以上这些思想政治课课程特点。

我们对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必须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一方面,对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注意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应该培养学生对本土课程资源的质疑精神。①我们要将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寓于科研课题的研究中,保证其科学性。学校可以通过科研课题,借助课程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开发和应用本土课程资源,使得所开发和应用的课程资源做到因地制宜,确保思想政治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提高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学术性价值。

2.适合中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原则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②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在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应该坚持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学生的发展是本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必须面向学生,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又要科学估计学生未来发展的最大可能性。本土课程资源的设计只有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才能有科学的课程目标。学生的发展要求本土课程资源开发要“以育人为本”,离开了育人,任何一种课程资源开发都将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

其实,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都是一种资源,所以我们在开发与应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时候要多关注本班学生的亲身体验,关注学生现有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把本班学生的体验和当地社会生活信息开发成很好的本土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社会生活的主体和不断发展中的主体。

3.本土性原则

各地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历史、生源、教职工的素质结构不同,其办学特色、校风等会有很大的差异,会形成各具特色的本土课程资源。③因此,学校在开发本土课程资源时,首先要注意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优势、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著名人物等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乐观向上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

学校的特色也就是学校的本土资源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又可以是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学校要积极开发和应用自身的校本人文资源,让本校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例如,南通市二中是一所具有90年历史的老校,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近代教育家张謇的哥哥怀着推己及人的情怀亲自创办了这所学校,“勤奋好学、笃实耐劳”是校训,全国知名科学家闵乃本、巢济平、吴蔚祖等院士和全国特级教师李虞楠都是该校校友,该校的风筝队曾在国际风筝节中获国际大奖,这些都可以开发成该校独特的本土课程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彰显该校独特的教育魅力。

4.贴近生活实际的原则

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原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和要求。④回归生活世界的本土课程资源生态观,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本土课程资源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来源。

坚持这一原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适应地方发展和学生需要的角度看,本土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比国家课程更强,更易贴近本地学生文化和思维的现实基础,渗透在课程中的创新思想更易被学生所体验与接受,更能让学生在解决身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到创新意识和过程的价值。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本土课程资源建构上贴近现实生活,深入实际。本土课程资源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理论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接轨的重要桥梁,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5.师生共同参与开发和应用的原则

开发本土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不能单打一,我们要充分调动政治教师和学生参加政治本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此外,这一活动要和本地的资源有机紧密结合,要和本校的各项活动紧密结合,要和当地的社会、家庭的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教师在其中也能更好地理解本土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特点,能比较成功参与开发和应用的本土课程资源,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在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教师同时还要起主导作用。我们开发和应用本土课程资源要坚持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要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进行引路、搭台。教师可用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本土事实、材料、舆论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师生可以共同努力设计班级文化园地、修造校园文化角等开发和应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形式,来着力开发校园内的隐性德育资源,营造德育环境;师生也可以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收集和编写名人故事和本校的校史以生成本土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地方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概念,教师可结合本地和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利用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摒弃以往以“教材为本”的一元课程资源观,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开阔信息视野,拓展思维方式,从而弥补课程缺陷。

注释:

①吴刚平.解析课程资源.现代教学,2006,(1,2):11.

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7.

③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3.8.

④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2004.3,第1版:39.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基础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基[2004]5号.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吴刚平.解析课程资源.现代教学,2006.(1,2).

[5]凌平.以人为本,构建校本课程资源体系.基础教育.2006.11.

课程资源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新视野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改革也越来越被关注。小学语文是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部分,他的课程资源备受关注。广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所以新课改把课程资源扩展到社会、学生生活、教师、家长和每一个学生,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科书、教参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的做法。

一、用新思维指导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1.从生活中提取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实质上的开发者。没有教师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社会生活这一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会枯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这一角色是教师的全新体验,也是一种考验。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明确认识三个问题: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重视积累相关资料。不仅能根据课程实施指南执行课程,而且能结合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设计、利用教育资源;善于把本学科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吸纳新知识,改善能力结构,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2.开发文字教学资源。课本是理所当然的基本的课程资源。那么怎么创造性地开发好这个资源呢?首先,应当做到课内外结合。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充分考虑到语文课程特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具体表现在:在“引言”和“阅读提示”中加强对课外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引导。要让学生在阅读“引言”和“阅读提示”时感到,课本再也不是金科玉律了,而是点燃生活体验的火苗。人间万象、大千世界、人生感悟可以尽收语文课程的视野;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注意将课文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教师自己更要做到真正理解。“研讨与练习”既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更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相关练习和活动,提供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并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铺路架桥。

二、开发学校中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1.利用实践活动开发资源。地域资源是缄默的课程资源。生活是五彩的,地域是多样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各地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学校周边自然、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如,我校开展以“体验矿工生活,实践人文德育,发展学生素养”为主题的“悠悠德铜情”的乡情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平日里,教师还可力争把这些实践性的活动课程化,到家乡的德育基地、名胜景点、以及社区工厂、医院、商场、学校等,并通过假日活动营等形式,进行主题性的参观、考察、课题调查、社会实践。

2.充分开发书本资源。实施新课改后,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了,他们富有个性化的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结果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面对新的情况,我们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努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掌握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善于利用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方法、情感体验;善于利用学生多样化的探索成果。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和情感体验,把这些思维方法、独特体验、多样化的探索策略和探索成果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充分提高,而且在思维方法方面也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彻彻底底地抛弃师本观,站在学生本位上思索,想学生所想。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方案,并依据课堂生成的学情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感悟、创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文本和生本的整体角度高屋建瓴地使用既有的和临时生成的课程资源。

3.创设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教师应该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沟通,可以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激发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

三、结束语

传统教学的课程资源就是课本和参考书,这显然不满足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母语,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扩展至关重要,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大的影响。新课改抛弃了传统以数书本资源为主的课程资源,把社会资源涵盖进去,这是我们在课程资源上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