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

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

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股利分配; 权益资本成本; 风险

一、引言

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重要方式,是投资者实现合理投资回报的有效渠道。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不足,约束力不强,有的上市公司少分红甚至不分红,回报股东的意识薄弱。自2001年来,我国证监会屡次督促上市公司合理制定股利政策。2012年1月,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完善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引导和鼓励增加现金分红”。2012年5月,证监会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给予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是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国政府已经逐步树立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意识,但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资本成本意识不强。这种背景下,研究股利政策与股东要求报酬率(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保护股东利益的财务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

资本成本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Modigliani和Miller(1958)(以下简写MM)指出“资本成本是实物资产可以被接受进行投资时必须具有的最低预期收益率”。MM将资本成本研究的视角放在了企业内部,并指出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决定了资本成本水平,他们的研究将资本成本与公司的市场价值科学结合,为后人围绕资本成本进行系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权益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但公司理财实务中,董事会、管理层很少直接以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作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Soule(1953)指出管理当局可以对其权益资本成本施加影响,Haugen(2002)更是认为权益资本成本与股东预期无关,权益资本成本水平由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预期来确定。

股利政策是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政策之一,是公司关于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及何时发放的方针和政策。20世纪50—60年代,Lintner、Modigliani和Miller引领了股利理论的发展,深入论证了股利与价值创造、股利与资本成本之间的相关性。随后围绕股利政策问题人们又进行了多领域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代表理论有:“手中之鸟”理论、税收效应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成本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等。这些股利理论为公司制定合理有效的股利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Lintner(1956)的研究表明盈余水平是股利变动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盈余稳定性是股利政策的基本特性,是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时通常要遵循的规则。Fama和French(2001)也指出盈余水平是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且大规模的公司由于更容易在资本市场发生融资行为而不倾向于利润留存。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如果公司的增长机会较多,公司需要更多的留存收益进行再投资,股东们此时可以接受较低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增长机会和股利支付水平负相关。

现有文献对资本成本、股利理论和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关于股利分配政策与股东要求报酬率(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甚少。本文以2007—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我国资本市场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设计和数据

(一)权益资本成本的估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测算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基于市场风险的收益率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和三因素模型;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市场价格和公司财务数据的贴现模型,这种方法认为权益资本成本是使现行股票价格等于普通股股东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内部报酬率,如Gebhardt等(2001)提出的剩余收益折现模型(Discounted Residual Income Model)。本文采用较为常用的Sharpe(1964)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CAPM模型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下,提出在投资组合中单只股票的必要收益等于无风险收益率加上风险溢价,即:

ri=rRF+(rM-rRF)bi

ri为股票要求收益率,即权益资本成本;rRF为无风险利率;(rM-rRF)为市场风险溢价;bi为股票的贝塔系数,是股票风险的指数,i代表第i公司。

也即:用CAPM模型估计的ri,以无风险利率rRF开始,加上风险溢价即(rM-rRF),反映个别股票风险的高低是通过它的贝塔系数bi衡量的。

(二)变量定义及假设

1.被解释变量。本文主要研究公司股利分配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被解释变量为权益资本成本(见表1)。

2.解释变量。本文研究公司是否支付股利和现金股利支付率的情况,若公司不支付股利,则现金股利支付率为0。因此解释变量统一用股利支付率(DPR)表示。一般认为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向外界表明了公司良好的盈利水平,能够吸引投资者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使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下降。股利支付率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3.控制变量。由于权益资本成本受到股利政策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控制这些变量在研究中对权益资本成本造成的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取了以下可能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因素进行后续的回归分析:

(1)系统性风险(BETA)。BETA系数反映了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国内外的实证研究均表明,系统性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2)盈利水平(EPS)。对于盈利水平较高的公司股票,投资者可能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来购买,从而降低了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可以认为盈利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本文用每股盈余(EPS)指标衡量公司盈利水平。

(3)经营风险(OPRISK)。经营风险的衡量指标一般为利润波动程度。一般用固定成本占总成本之比来衡量公司的经营风险,但上市公司通常不公布固定成本。因此,在研究中一般用与固定成本有关的长期资产占总资产之比作为其替代指标来衡量公司的经营风险,长期资产即总资产与流动资产之差。经营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

(4)财务风险(LEVER)。财务风险一般用资产负债率衡量。资产负债率越高,所面临的破产风险也就越高,只有提高必要报酬率才能吸引投资者购买股票进行投资。财务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

(5)规模(SIZE)。规模越大的公司承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一般认为规模越大风险越低。规模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本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公司规模的大小。

(三)模型建立与回归分析

为避免多重共线性,本文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各变量指标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建立如下模型:

式中,β0—β6为各变量的系数,u为随机扰动项。

(四)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本文以2007—2009年期间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相关财务会计数据或指标缺失的公司;各年PT、ST类公司;BETA系数小于0的公司。经过上述处理,获得样本数量2 045家上市公司。本文使用的财务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无风险利率选择2007—2009年的一年期利率的平均值3.21%,市场风险溢价取Damodaran对中国2007—2009年市场风险溢价的估算数据5.84%、7.10%、5.85%。所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均在Excel2007和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

四、检验结果与结论

(一)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3概括了以上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中结果可以反映如下情况:

1.样本的权益资本成本(R)存在着显著差异,在2 045个观测值中,平均权益资本成本为8.21%,最小权益资本成本为-1.21%,最大值为16.57%,标准差为0.0267。

2.用于衡量系统性风险的BETA系数平均值为1.02,说明样本股票的市场风险与整个股票市场的风险基本一致,BETA系数具有代表性。

3.经营风险(OPRISK)和财务风险(LEVER)的标准差偏大,说明风险分布的离散或变异性的数额较大,各个观测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的绝对值较大。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在2 045个观测值中,各行业各企业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因而风险偏差较大。

4.股利支付率(DPR)的平均值为0.9389,最大值为83.33,标准差为3.7241,可见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差异显著。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对各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为各变量序列均为平稳序列,因此采用R=β0+β1DPR+β2LEVER

+β3OPRISK+β4EPS+β5SIZE+β6BETA+u模型对解释变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分析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发现,财务风险(LEVER)、股利分配(DPR)、BETA系数、规模(SIZE)、盈利水平(EPS)和权益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经营风险(OPRISK)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可见,经营风险(OPRISK)、规模(SIZE)、盈利水平(EPS)、股利分配(DPR)这些变量的变动方向与预期方向相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随着公司规模(SIZE)的增大,权益资本成本越高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我国股市存在“小盘股”效应。我国资本市场的小盘股效应更多是偏离基本价值面的炒作,是投资者为了获得超额收益而产生的一种“跟庄”心理。盈利水平(EPS)和经营风险(OPRISK)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与预期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我国股票市场忽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进行炒作的风气较严重,市场并没有依据盈利水平、经营风险等给出股票的合理定价。由于我国特殊的政策环境,上市公司申请配股或增发新股必须满足现金红利的要求,因此公司如果发放现金红利,可能向投资者传递有可能向市场再融资的信号,这可能是导致股利分配(DPR)的变动方向与预期方向相反的原因。

(三)结论

股利政策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一直是理财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CAPM模型估算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以我国2007—2009年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控制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盈利水平等变量的条件下,研究股利分配对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由于我国特殊的政策环境,股利分配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分配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但该效应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作用并不明显。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转型期,强制性分红的规定使股利分配不能成为预测我国上市公司未来盈余状况的有效手段。

2.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存在显著差异。总样本中股利支付率为0的数据约占50%,可见我国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现象普遍存在。在分配股利的企业中,股利支付率的差异较大,这与企业所处行业、企业生命周期、盈利能力及管理层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股利政策既有利于增加股东财富,又有利于股票市场的理性与健康发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势在必行,监管部门应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教育与监管,引导上市公司树立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意识,完善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有效保护股东利益。

【参考文献】

[1] Modigliani,F.,and Miller M.H.,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261-297.

[2] Roland P Soule. Trends in the Cost of Capital[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3(31):33-37.

[3] 罗伯特·A.哈根.新金融学——有效市场的反例[M].赵冬青,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Lintner,John. Distribution of Income of Corporations among Dividends,Retained Earnings,and Tax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1956(46):97-113.

[5] Miller,M.H.& Modigliani,F. Dividend Policy,Growth 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J].Journal of Business,1961(34):411-433.

[6] Fama,E.& French,K.R. Disappearing Dividends:Changing Firm Characteristics or Lower Propensity to Pay?[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1(60):3-43.

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 资本结构优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阶段企业的最优财务管理目标,它在融合了之前财务管理目标的基础上,融入了和谐社会的因素,考虑到社会整体成员的利益,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资本结构是指各种不同来源的筹措资金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构成比例,涉及到筹集资金的构成。资本结构的选择影响企业的规模、风险、获利能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等,而这些正是企业价值的综合反应。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下,企业选择科学的筹资渠道和方式,能使企业规模更大、风险水平降低、获利能力更强,更容易满足各种资金提供者的要求,因而优化资本结构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企业资本结构的高低通过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影响企业价值的高低,所以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包括筹资的种类、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

1.1 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筹资的成本和风险比较 企业筹资主要包括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企业应充分权衡二者利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筹资比例。权益资本即企业的原始资本,它不用还本,财务风险小,但付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负债资本需要还本并支付固定的利息,在资金的使用上具有时间性,需要到期偿还,从而使企业有了固定的财务负担,企业财务风险较大,但其资本成本相对权益筹资较低,并因此可以获得财务杠杆的效用。

1.2 财务杠杆 企业负债筹资的同时,当获得的利润率比筹资的负债成本高时,会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利润越大,债务资本的比重越大,利息越高,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大。负债筹资利用财务杠杆,企业扩大销售,增加息税前盈余,不仅可以提高资本的收益,还可以降低财务风险,所以,很多企业愿意采用负债筹资。

此外,企业还应该考虑到宏观经济因素、市场竞争环境因素、行业因素、预计的投资效益情况、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的股利政策、成长性、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的影响。

企业实际资本结构的构成不能一概而论,不同企业企业自身状况不同,微观方面,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偏好不同;宏观方面,市场环境千变万化,行业的政策导向也有不同,种种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资本结构的决策难以形成统一的原则与模式,企业应结合实际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科学确定筹资规模和结构。

2 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债务结构复杂,部分企业高负债率 我国企业的负债渠道和方式有很多,如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筹资方式中债券融资所占的比率最小。而债券融资成本低,又可以避税增加税后利润,还可以起到财务杠杆的作用,但这种融资方式却未能很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高资产负债率令人堪忧。统计显示,2012年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有近六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去年。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已经三季报的2470家公司中,资产负债率高于70%的上市公司有389家,占比15.75%。从行业方面来看,按照证监会行业划分,资产负债率出现上升的行业占比达到58%,其中,金融服务业、建筑行业、房地产业和公共事业的资产负债率都超过70%。虽然高资产负债率会给企业带来高的利润回报,但过高会使企业担负较大的财务负担,财务风险加大。

2.2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比重过高 依据西方资本结构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企业筹资的最优顺序选择为:自有资金、负债、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筹资顺序则正好相反,属于股权融资偏好型。股权融资在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同时,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负债率偏低,未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而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却更偏好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不愿意负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证券市场不完善和证券监管方面的问题造成的,权益融资风险小的同时,没有更好的体现出它的成本,对股东的分红弹性大,很多上市公司甚至长期不分红,即使分红,也是极少的,因此,股权融资的用资成本很低。

2.3 负债筹资尺度控制不当 负债筹资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表现为企业利润率大于举债利率时,会给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财务效应,表现为股东财富更大比例的增加,反之,则会给股东财富更大比例的缩减。所以,一定要控制要负债筹资的时间和数量。在正确的时间举债,可以使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举债适量可以减少企业的资本成本或者增加企业利润。企业不能随便举债,一定要经过科学计算和决策。

此外,还有资本成本和企业风险控制不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利润分配不合理、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3 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建议

最优资本结构指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的资本结构。主要衡量的是资本成本最低和风险最小,这就要求充分权衡市场的变化、企业经营的状况,从而选择最优的权益和负债筹资比例,并不断根据市场进行调整,使其在各时期达到最优。

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筹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94-02

21世纪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多变的世纪,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正在不断改变,技术革新﹑全球化和信息的快速传播意味着市场壁垒已被打破,企业正面临来自国内﹑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挑战。成功的企业家需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掌握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方法,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灭亡。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这样就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为了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和股东盈余最大化的目的,对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筹资风险是指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1)企业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2)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一)负债经营

企业财务风险是伴随企业负债融资而出现的。对企业来说,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给股东带来超额利益,而安排欠妥,则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在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企业资金成本较高,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倒贴,导致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恶化。如果付息偿债后的资金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经营,加大企业经营亏损,使企业财务危机成本增加,则会加速企业破产。所以,企业负债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最为本质的原因。

(二)企业经营不善、投资失误

企业筹措到资金后,一般用于生产经营或通过项目投资来扩张企业规模及资金获取渠道,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经营利润与投资效益的获得是到期还本付息的保证。如因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大于息税前利润,必将促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使企业负担着到期付款的威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财务风险。所以,企业经营不善、投资失误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状况恶化最为重要的催化剂。

(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保守结构型和风险结构型。所谓保守结构型是指企业根本不负债,或负债比例很小。此类型企业通常不存在财务风险或财务风险很少,但暴露出企业资本策略过于保守,畏缩不前,对企业前途信心不足等缺点,同时也会潜在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风险结构型是指企业债务融资规模过大,债务融资比率过重,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负债率过大,或产权比率异常。此种类型是导致企业产生重大财务风险,甚至出现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财务风险产生、财务危机出现最为综合的因素。

二、筹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负债经营是筹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在资金结构中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加大了筹资风险管理的难度。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1)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2)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3)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有些企业过于追求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是错误的。

(一)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时,无论是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会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要求提高资金报酬率,从而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大提高。

(二)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方式,但不能用单项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当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企业最大化这一目标。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如何解决筹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筹资风险是针对负债资金的还本付息而言的,因此,从风险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将其分成两类:支付性筹资风险和经营性筹资风险。支付性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上,负债经营企业的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从而构成无现金或无足够现金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经营性风险是指企业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对于支付性筹资风险,要注重资产占用和资产来源间的合理搭配,安排好现金流量。理论上讲,如果借款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企业归还借款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事实上,由于资产使用寿命的不确定性,往往达不到资产与负债的完全配合。

对于经营性筹资风险管理,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一)优化资本结构

从财务上看,资本结构不当往往是经营筹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据企业的获利能力安排资本结构,是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原则。优化资本结构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增加企业权益资本的相对比例,降低总体的债务风险;根据企业的需要与负债的可能,自动调节债务比例。

(二)提高获利能力

经营性筹资风险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的获利能力。在实际操作时,采取两种形式:在利率趋于上升时期,采用固定利率制借入款项,以避免支付较高的利息;在利率趋于下降时期,采取浮动利率制灵活筹资,以减少付息的压力。

(三)实施债务重整

当企业出现严重亏损,处于破产清算边界时,可以通过与债权人协商的方式,实施对各方面都有利的债务重整计划,包括将部分债务转化为权益豁免部分债务、降低利息等,以达到减少企业的筹资风险。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是不可回避的,其成因的复杂性、效用的双重性要求我们积极规避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熟练掌握财务风险控制的途径和手段。企业的财务风险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企业带来损失,威胁企业的发展甚至是生存,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国际化、科学技术进步、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中,也给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带来了机遇,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自然界优胜劣汰法则在经济界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衡量水平还有待提高,财务风险管理尚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日渐重要,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建立合理的财务预警机制,合理运用和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强化财务风险意识,运用各种策略,尽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损失。虽然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希望通过本文对财务风险问题的探讨,唤起企业对财务风险问题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严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J\].会计研究,2005,(12).

\[2\]李艳.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辨析\[J\].会计之友,2005,(7).

\[3\]陈德强.财务管理中的辨证关系\[J\].上海会计,2006,(1).

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 资本结构 投资收益

    一、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资来源的构成和比率关系。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在一定条件下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什么样的资产负债比例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资本结构理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一般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持,随着现代财务理论的发展而被淘汰,但起基本思路仍然是我们理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主要有:净收益理论、营业收益理论、传统理论。早期资本结均理论虽然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和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过一定的描述,但是这种关系没有抽象为简单的模型。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是以MM理论为标志的。1958年,美国莫迪格利安尼(Madigliani)和米勒(Miller)两位教授共同发表的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提出了资本结构无关论,构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包括:无税收的MM理论、有税收的MM理论和权衡理论。

    1.MM理论

    (1)无税收的MM理论。无税收的MM理论又称为资本结构无关论。它认为增加公司债务并不能提高公司价值,因为负债带来的好处完全为其同时带来的风险所抵销。主要有两个结论:在没有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杠杆企业的价值与无杠杆企业的价值相等,即公司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等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无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加上风险溢价,风险溢价取决于负债比率的高低。

    无税收的资本结构理论虽然只得出了盲目而简单的结论,但是它找到了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起点。

    (2)有税收的MM理论。有税收的MM理论去掉了没有公司所得税的假设,它认为: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债务利息可以抵税,使得流人投资者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因此公司价值会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增加。企业可以无限制地增加负债,负债100%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主要有两个结论:杠杆企业的价值大于无杠杆企业的价值;有税收时,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也等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无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加上风险溢价,但风险溢价不仅取决于负债比率而且还取决于所得税率的高低。

    2.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在MM理论基础上,通过放宽完全信息以外的的各种假定,考虑了债务利息抵税、破产成本和成本分别或共同存在的条件下,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市场价值,进一步发展了资本结构理论。

    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存在一个最佳资本结构,但由于财务危机成本和成本很难进行准确估计,所以最佳资本结构并不能靠计算和纯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到。理论上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实际上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还需要通过除了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以外的各种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来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一)最佳资本结构的概念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二)影响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宏观因素

    1.经济周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既不会较长时间地增长,也不会较长时间地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财务状况常常陷入困境,甚至恶化。对此,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零负债”策略。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一般来说,由于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供求趋旺,大部分企业销售顺畅,利润上升,企业应果断增加负债,迅速扩大规模,不能为了保持资本成本最小而放弃良好的发展机遇。

    2.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通过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影响企业发展环境的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也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宏观的货币政策通过传导机制使货币供应量及资金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利率的上下波动。这种利率波动就会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如果一定时期内银行贷款利率较低,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的比重相对就会上升;反之,负债资金比重就会下降。税收政策决定了不同的行业施行不同的税率,某些所得税税率极低的行业,财务杠杆的作用不大,举债筹资带来的减税好处不多,因此负债资金比重小一些较好;反之,某些所得税税率较高的行业,财务杠杆的作用较大,举债筹资带来的减税好处就多,因此这类企业宜选择负债资金比重大的资本结构。

    3.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

    即使处于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因各自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其负债水平也不应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弱或处于垄断地位,如通讯、电力、自来水、煤气等企业,由于销售不会发生问题,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利润稳定增长,因此,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相反,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较强,如家电、纺织、房地产等,由于其销售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易于波动,利润平均化趋势使利润处于被平均以致降低的态势,因此,不宜过多地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三)影响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

    1.企业的资产结构

    企业的资产结构是构成企业全部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全部资产中的比例。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资产结构,不同的资产结构会影响融资的渠道和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资产结构。若企业中固定资产较多,则应考虑到固定资产具有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一般通过长期借款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若拥有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较多的企业,一般通过流动资金负债来筹集资金;高科技行业的公司负债较少,一般采用股权资本融资方式。

    2.企业偿债能力

    通过对企业原有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的分析,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偿债能力来决定其资本结构中的债务资本比例,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当强,则可在资本结构中适当加大负债的比率,合理确定债务结构,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增加企业的盈利。

    相反,各项指标若不符合规定的界限要求,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就不应该过度负债,而应采取发行股票等权益性资本融资方式。

    3.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风险,它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原因而给企业息税前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的经营是粗放型的,则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较低,很难通过留存收益或其他权益性资本来筹集资金,只好通过负债筹资,这样必然导致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加大,引发财务风险。当企业的资本全部为自有资本时,企业不存在筹资原因引起的财务风险,当企业有一部分借入资本时,在财务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就存在财务风险,而如果企业同时利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则同时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并非完全市场经济的产物,按照西方的资本结构理论,以加权平均成本最低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判断标准,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

    在企业缺乏内源融资的情况下,只能依赖于外部资金供给,而长期以来单一的融资体制,又限制了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补充资金,因而企业融资长期依赖于银行贷款,形成了居高不下的负债率。而目前我国的企业流动负债过多、长期负债较少。流动负债具有期限短、风险大的特点,企业过多的流动负债直接导致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压力和很高的偿债风险。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

    股权结构反映了企业多元化程度和集中程度,从而反映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目前,我国企业中主要存在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国家股票和法人占绝对控股地位,社会公众股比重偏小,缺少对国有产权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三)企业资本结构缺乏弹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保持一定的资本结构弹性是灵活适应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筹资渠道狭窄,主要依赖于国家投资和银行信贷资金。而且, 长期的经营效益低下和相互拖欠款现象严重使得企业信用严重受损,使企业很难获得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的资格。

    四、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对策

    1.提高资产赢利水平,强化企业自我积累能力

    企业债务不断沉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产盈利水平低下、缺乏效率,企业自我积累机制严重弱化。为此,要增强内部融资的能力,就必须努力提高企业资产盈利水平,增加企业的自我积累。

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管理与控制 防范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必须面对着极其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公司因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而使财务活动遭遇到更多的不确定性,使得经营的绩效风险性大大增加,从而造成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倒闭。因此,科学系统地对财务风险引发的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指导上市公司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加强风险控制能力,保持公司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并在未来面对相似的危机时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筹资管理不当,资本结构不当,导致负债过多

许多上市公司负债比例过大,到期无力偿还,从而引发财务危机。这是由于筹资不合理,造成资本结构不当而引起的,即公司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对公司的财务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公司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2、公司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流动资金短缺、甚至断流

流动资金是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血液和命脉,是各项决策的财力支持,决策的失误会直接导致流动资金短缺的危机,引发财务风险。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如: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失误、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对外担保带来的财务风险、盲目的多元化战略等都会使企业走上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危机的道路。

3、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风险应对能力差

风险应对能力差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难题。面对财务风险时,如何化解财务风险和处理财务风险后的遗留问题,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今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和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

4、上市后的更多责任,导致公司财务压力大增

上市公司的经营与业绩将对更多的投资人负责,即公众股东。而经营业绩和股东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公司股价的涨落。也因此,上市公司接受更大群体的监督,财务信息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这使得公司不得不在股利政策上花些功夫,从盈余中留出一部分发放股利,并支付高成本的披露费用,造成财务压力。

5、利率的变动,导致利率风险

既然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运用了债务筹资方式而产生的丧失偿付能力的风险,那么在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中,债务利息或优先股股息等固定性融资成本是一个基本因素。因此,利率是一个基础性因素。而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影响,贷款利率时常发生增长变化,而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

三、规避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1、控制资本成本,优化资本结构

公司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也可以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却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因此根据公司自身的经营发展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非常重要。在筹资管理方面,上市公司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负债规模,在债务利息率低于投资利润率、合理确定借款额度和还款期限、采取最佳资金来源结构的前提下,权衡成本和收益,适度负债以优化资本结构,同时要合理搭配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以达到最理想的资本结构。

2、健全科学的财务决策制度和体系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结构,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切忌主观臆断,对每一种可行方案都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这样可以使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在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中,可以通过公司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公司可以与其它公司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公司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

3、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一个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能够正确地处理财务预警权和经营管理权的集中与分散关系。可以细化为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保证监督控制能力,明确会计和财务的分工,并且确保企业经营者不干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等。此外,公司还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以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与监督。

(2)科学化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监督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一方面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政策;另一方面建立分工明确、互相牵制、责权分明的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4、采用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和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可根据自身行业性质和特点,以及持续经营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充分考虑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相关因素与市场反应,选择适合公司的、稳定的股利政策。其间应当综合考虑契约和法律法规等法律因素、变现能力因素、偿债需要因素、资本成本因素、资金需求因素、财务信息的影响因素、股东投资目的因素等。

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证券主管机关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现状来看,应当将强制披露制度与自愿披露制度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对年报信息进行再次分类以实行不同的信息披露制度。

5、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

规避利率带来风险,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是一个普遍使用并效果良好的途径。通常是由财务部门编制资金预算计划,它由资金预算收入、资金预算支出两大主体内容构成。其中,资金预算收入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增加额;资金预算支出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投资所需资金支出。通过编制公司年度资金预算计划,能够明确公司年度资金运作的重点,便于公司日常的资金控制,把握资金周转“脉搏”,节约公司融资成本,避免盲目贷款和不合理存款等情况的发生,即使出现利率风险,也可以及时调整,从容应对。

6、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1)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首先,要抓好公司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次,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再次,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最后,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2)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

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警示。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其进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更为严峻,上市公司更是首当其冲。此外,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变化,上市公司面临着更加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更多的风险因素、更为激烈的竞争,以及更为严峻的生存发展挑战。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上市公司只有具备了充分识别风险的能力,才能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应重视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使公司在重重风险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郁蓓: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

[2] 许学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