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及效率上都有其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合工作及学习,而夜晚精力不足,适合睡眠,以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不能正常地进入睡眠,则说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2.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常以注意力是否集中作为客观的判定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那么此人极有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
3.暗示性
容易受到暗示的人,往往极易被周围的环境或事物所影响,从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和思维上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这类人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因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精神活动十分不稳定。
4.心理活动强度
心理活动强度是指一个人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受强烈的精神打击后,心理活动强度较弱的人往往会留下心理阴影,甚至可能会因为某次精神刺激而发生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心理活动强度较强的人虽然也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但不会因此而致病。
5.心理活动耐受力
心理活动耐受力是指一个人对生活中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这种慢性的精神刺激虽然不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剧烈的冲击,但却久久不易消失,几乎每时每日都缠绕着人们的心灵。在受到慢性精神刺激后,心理活动耐受力较弱的人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喜怒无常等负面情绪,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6.心理康复能力
由于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能力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每个人从一次精神打击中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及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这种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康复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康复能力越强,说明他的心理越健康。
7.自控能力
一个人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其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的自控能力较强时,他的心理活动及思维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也恰如其分,神情集中,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而这种表现正说明其心理很健康。
8.自信心
一个人是否具备恰当的自信心是衡量其精神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得到提高。
9.社会交往能力
社交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心理层面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对朋友或亲人表现得十分冷漠,甚至断绝与之来往时,那么,这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构成了心理学中的一种精神病症——接触不良。反之,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于进行社会交往,那他很可能处于一种不健康的躁狂状态。
10.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人们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陌生的环境,而且还能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关键词】 县级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10-02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psychiatry,CLP),又称联络精神病学或综合精神病学,是临床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精神科医师在综合性医院开展精神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重点研究心理社会因素、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等方面来多维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分支科学。我院是一所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被卫生部长马小伟评价为“代表全国县级医院最高水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医院床位1200张,设心理科门诊,可以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治疗。由神经内科医生负责相关精神心理科的会诊和门诊工作。现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间100例会诊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性55例(55%),女性45例(45%),男女比为1:0.81,年龄20-94岁,平均年龄56.2±19.1岁。
1.2 会诊病例 急会诊26例,一般会诊74例。其中神经内科21例,神经外科12例,消化内科12例,ICU9例,循环内科9例,呼吸科7例,内分泌科8例,急诊科8例,普外科6例,肿瘤科4例,骨科4例。
1.3 要求会诊原因 分为3种情况:①有明确躯体疾病出现精神障碍,要求诊断及治疗者占68例(占68%)。②主诉躯体不适症状,但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不能解释症状,疑为精神方面问题要求诊断和治疗者25人(占25%)。③原有精神疾病并患躯体疾病要求精神科处理者,或原有精神疾病加重要求处理者7例(7%)。总结原有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肿瘤、药物过量中毒、外伤、内分泌疾病、术后、酒精药物依赖与戒断及其他。
1.4 会诊的主要临床症状 抑郁状态27例(27%)、急性脑病综合征11例(11%)、躯体化症状17例(17%)、分裂样状态7例(7%)、焦虑状态11例(11%)、焦虑抑郁状态12例(12%)、神经衰弱6例(6%)、痴呆状态2例(2%)、轻躁狂状态2例(2%)、附体体验5例(5%)。
1.5 精神科会诊的诊断情况 精神科会诊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行精神状况检查,对会诊病人按照“CCMD-3”诊断标准作出相应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见表1、表2。表1显示100例病人诊断有精神科情况(或障碍),其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45例(其中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26例、脑变性病所致4例、颅内感染所致9例、脑外伤所致6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3例(躯体感染3例、内脏器官疾病所致8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9例,中毒性精神障碍3例)。
1.6 精神科会诊处理 精神科会诊处理情况见表2。处理原则为: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酌情给予对症治疗,对躯体疾病合并功能性精神障碍者给予精神药物治疗,通常使用小剂量或给予心理治疗。对于一些病人(兴奋、躁动、抑郁症状突出)药物治疗同时强调加强护理,防止意外。
2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致病作用,随之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综合医院精神心理卫生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精神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会诊-联络精神病学随着综合医院中精神卫生服务的出现而得到逐步发展,其重要性也是日益受到重视。
从会诊后诊断结果分析,县级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具有患者平均年龄大,与脑功能密切相关的神经科病人最多、以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要病种和新一代精神病的药物使用较多特点。与国内大多报道相符。
申请会诊的患者年龄较大,平均(56.2±19.1)岁。稍高于国内相关研究。分析原因:①年龄大者身体机能减退,患病时容易合并或并发精神障碍。②同申请会诊科室及原发疾病有关,本研究中神经内科申请会诊次数最多。而这些科室患者多为老年人。
申请精神科会诊者的原发病分布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申请会诊科室则以内科最多,尤其是神经内科为主。
会诊后诊断主要是器质性精神障碍68%,及神经症或神经症样反应(10%),躯体化障碍23%,器质性精神障碍仍然是会诊的主要任务,这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符,但器质性精神障碍所占比重明显多于其他研究,分析原因:①县级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注重会诊,忽略联络,临床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仍较低。得到精神科会诊治疗的人群不及需要诊治的1/20,绝大多数此类患者没有得到精神科的诊断和处理。②国内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范围长期仅限于对非精神病学临床专业对患者所出现精神症状的治疗。而非精神科希望得到精神科会诊的目的也仅限于控制兴奋、躁动病人或有严重自杀企图的病人,以减少自己在执业过程中的“麻烦”,而并没有注意到各种躯体疾病患者所存在的心理、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患者心态和躯体疾病病程、治疗效果、预后等的影响。③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大众对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知识了解甚少,这又给予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实践带来了困难。
会诊后处理方面,抗精神病药合并抗焦虑抑郁药(如新一代的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和SSRIs等新型抗抑郁药)占是主要部分。整体而言,抗焦虑药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多于抗抑郁药,这与国内研究一致。抗焦虑药物中,氯硝安定、阿普唑仑、地西泮使用较多,用于抗焦虑症、控制兴奋、及催眠作用之外。抗精神病药物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及利培酮使用也较多,两者除具备抗精神病作用之外,奥氮平的非特异性镇静作用较强,两者不良反应小,比较适合老年患者及一般状况较差者的患者。抗抑郁药主要应用SSRI类药物。
综上所述,有关专家指出,人类已经从“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心理疾病已成为21世纪的“世纪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在综合性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发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有利于丰富非精神科医生的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转诊率、及进行有效的处理。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是当今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 江开达.精神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3] 龚梅恩,刘军,黄学军.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277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06,37(3):72.
调查显示学生整体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制定有针对性的中医教育内容并用于实践,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学习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易于掌握的传统导引健身术,改善整体机能,同时和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运用食疗、中药、中成药的知识改善体质,综合各种常见症状有重点地讲授经络腧穴知识,掌握简单的针灸、按摩等技能维护身体健康。运用中医理论调摄心理,保持思想情志的平和,维护心理健康。如《黄帝内经》提到的“恬淡虚无”“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等。指出人要心无杂念,无欲无求,自能淡定。中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强调内心的修养,使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反之还会产生心理问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也”。各种心理导致的情志变化,中医统称为七情,认为情志条畅则气血和顺,因此要避免情志的过度变化,引起气血不和而影响身心健康。
2中医教育成果调查
中医教育完成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的改善。认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降到了14.55%。健康教育前发生率>20%的各症状分别降为:疲劳7.58%,畏寒9.39%,易热多汗5.76%,头痛10.91%;压力大与心烦下降但比例仍较高,为27.27%、22.12%,经常感觉抑郁者降至6.36%,记忆力差9.09%,嗜睡7.58%。发生率10%~20%之间的各症状降为:便秘6.36%,牙痛5.45%,胃痛4.24%,神经衰弱5.76%,眩晕6.36%,胸闷5.45%,心慌4.24%。失眠、健忘、紧张、敏感、易怒、空虚、悲伤、胆怯分别为5.15%、12.12%、10.61%、13.64%、10.91%、12.12%、4.85%、8.48%。发生率<10%的各症状降为:腰痛6.06%,消化不良2.12%,肢体酸软5.45%,口腔溃疡3.64%。孤独、自卑、偏执、焦虑分别为7.58%、3.64%、4.55%、0.61%。选取影响身心健康的主要指标,对比中医身心健康教育前后变化,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表2。统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身体健康方面还是在心理健康方面,中医教育前后各主要指标大多数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也与统计结果一致。研究揭示了中医思想非常适合用于身心健康教育并能发挥重要作用。
3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武术运动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和提高,“无身体疾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念已不再适合。
1989年, WHO(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要求,并明确指出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心理健康更是躯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与此同时,我国国家教委也将过去的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意在强调进行体育锻炼时,更应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的作用,对身心疾病也具有特定的治疗效果。特别应指出的是, 某些国家在青少年心理、精神塑造方面,他们是通过有选择性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指导青少年进行在以自我塑造、自我修炼、自我完善人格的科学身体锻炼基础上,培养青少年逐渐养成乐观向上、坚强勇敢、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这便说明,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同时对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而武术运动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锻炼方式,它本身所包含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更能使习武者在练习中逐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爱国主义精神观等方面的良好精神意识。
同时,武术运动特别强调形神统一、体用兼备和身心合一的科学练习方法,并注重对人的塑造,以“德”规范习武者的锻炼精神,对练习者的精神与道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与规范作用。可以说武术作为一种增强人们文化与内涵的身体锻炼活动方式,已成为东方高层次人才在进行自我修行、自我锻炼时的一门重要必修课。
本文基于对武术运动的传统文化及其所特有的内在特征对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情绪和情感、意志、个性、自我认识等重要指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来证明武术运动对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促进的作用。
1 武术运动对情绪的影响
1.1情绪的概念及体育锻炼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及人与人的需要关系的反映。情绪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情绪,另外一种是消极情绪。前者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而后者则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
人们或许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时,情绪会十分的低落,而这时如果去参加某项体育活动,而这项体育活动又是平时自己最喜欢的,那么情绪就会很快地高涨起来。这是因为在通过体育锻炼时,体育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带动了练习者的积极性,使练习者在进行锻炼时,缓解心理焦虑和紧张程度,体验体育运动的流畅性和运动所带来的愉快性,加快积极情绪的释放,改善与抑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满足练习者的一些心理的需求,使练习者维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消减了因消极情绪带来的身体与精神方面的疾病。所以说体育锻炼对人的精神情绪有调节的作用。
1.2武术运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武术运动作为一种身体锻炼方式,对参与者的情绪调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武术运动可以通过个人进行练习,例如,通过套路练习及表演能起到锻炼自我,稳定心境,张扬个性,享受成功愉悦等积极作用。就像武术套路的练习要求“动如波涛、静如岳”,动静结合,在静神的同时又必须动形,形与神俱,形神兼备,即人的形体与精神心理结合在一起,使习武者能自主地调节自身的情绪,体会武术锻炼带来的乐趣。
其中太极拳更是通过内动到外动,由内及外,以外引内,最后达到内外、表里一致,并“以练内为主”,兼具外动,从而达到身与神统一的练习要求指导着习武者进行系统规范的锻炼。同时太极拳还主张“心静意诚,术德并修”,通过养浩然正气,提高精神修养,最后达到“身心合一”锻炼境界。这些均说明太极拳作为武术运动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通过对内在心、性、意的培养和锻炼,从而达到调节和改善习武者情绪状态和精神健康的一种武术运动的锻炼形式。
武术运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多人集体演练,整齐划一的配合练习方式,在配合中使习武者探讨与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地合作,并抑制自己不良情绪的产生及学会包容他人等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
因此,科学合理地武术锻炼能使习武者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等消极情绪显著降低,积极情绪显著升高,并且,随着武术健身锻炼继续开展和进行,其疲劳、愤怒、抑郁和慌乱的消极情绪继续下降,较锻炼前的情绪差异非常显著,而同时其正视情感、正视体验等人生价值取向态度也均会显著升高。这也便说明长期的武术运动能够使参与者的心境向积极的方向转变,有助于调节参与者的精神面貌和提升心理的健康,对习武者的情绪调节和调动积极情绪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 武术运动对意志的影响
2.1意志的特点及武术运动对习武者意志的要求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支配行动,以实现目的的稳定心理过程,是完成任务的重要心理保证。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和果断性、坚韧性等特点。
我国武术素来强调培养精神意志和胆略气魄,明代戚继光说:“临阵若无胆向前,空自眼明手便”。拳谚说:“心力不坚,则无劲健”。而《少林拳术秘诀》一书则认为:拳术“以气功为始终之则,神功为造诣之精,究其极致所归,终以超脱于生死恐怖之域,而后大敌当前,枪戟在后,心不为之动摇,其气始可以壮往”;也有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这些均说明了意志在武术运动中所起的重要性,从这些便也可看出,我国传统武术中,有关意志心理训练内容是十分注重与丰富的。
在武术运动中,散打练习其主要目的不是战胜对手, 而是战胜自我内心的恐惧,临危不惧,临战不退。散打是两人直接对抗的项目,勇敢、顽强是散打运动员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同时散打也是锻炼习武者果断的一种心理品质,比如在散打比赛中,双方运动员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对手防守的空隙稍纵即逝,能否抓住这一时机,体现了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果断性,优柔寡断的运动员会坐失良机,丢掉得分机会,导致比赛失败。同时镇定,也是散打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另一个意志品质。在比赛中,运动员受到重创或比分落后是经常的事,如果因此而乱了阵脚,是不可能取得比赛胜利的。只有镇定自若,处变不惊,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便是武术中对习武者精神意志的一种要求与锻炼。
2.2武术运动能培养习武者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武术运动要求习武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需要常年不懈、持之以恒。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原指的是节气,既是冬至,冬至天气最为寒冷,这个时候练功,对修行和毅力都是一种考验。而三伏,则是最热的气节,即夏至,夏至是阳气的极点,天气最为酷热,此时练功,也是对习武者意志的一种磨练。所以,民间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说的便是在艰苦环境中才能锻炼人们的意志力,并培养习武者勤学苦练,立志成材的坚韧毅力。武术锻炼的坚持对习武者坚强的意志和敢于面对困难、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和决心也都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同时对于武术运动来说,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都要求练习者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战胜运动中可能出现一切困难的勇气。另外,武术运动还要求习武者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迅速选择应变措施、判断力和遵守规则为集体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等等方面的良好素质要求。因此,武术运动对于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武术运动对个性的影响
3.1个性的概念及武术文化对性格的影响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合,亦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包括个性倾向的需要、动机、兴趣、理念和信念。也包括反应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气质与性格。
人的个性一方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则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其中主观因素的形成受到一定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直接影响。文化是构成人成长的重要参数,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则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武术文化正是在对影响人们的主观因素这一环节上的广义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文化伴随着武术的发展和强大而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关注。因此,武术文化潜移默化地对习武者的精神和生活加以影响。武术运动也不仅仅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同时,也是习武者通过武术文化对社会的反馈使社会产生了变化。而这种社会反馈的不同,则正是由于个人性格与思想的不同而显得有所差异。这也便是,武术运动的文化对人的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2武德对习武者个性的影响
武术中武德对习武者个性的影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运动中渗透强烈的人文色彩,武术中以德为先,习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武德。《昆吾剑箴言》中记载:“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而无恒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生财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这些不仅说明习武者在习武前必须严肃端正自己的习武动机,同时授武者也应具备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习武者在习武之前更应明白习武的宗旨,如许多谚语中对习武者的习武宗旨有:“济危扶倾、忍辱度世”、“主持正义,以武会友,以诚待人”、“以武强身,以武明德”等等。这些都是武术前辈对武术习武动机的正确诠释,同时也是激励历代武术爱好者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箴言。因此,在对武术运动的具体学习中,授武者都会将武德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在学习中不断输入正确的武术观,使许多年轻气盛的练习者懂得了正确的为人之道,并在他们潜意识中使之形成对美好品德与良好个性的追求。
3.3武术运动观赏价值对习武者个性的影响
武术运动也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无论是赛场上两人斗智斗勇的对抗性搏斗,还是精彩的套路练习,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实践也证明,武术这一运动特点使经常从事武术锻炼的青少年,具有活跃和外向的个性特征,他们兴趣范围较广,工作学习效率高,社会动机较为强烈,在团体中的地位较高,受人尊重。他们中性格抑郁的较少,有自卑感的也较少少、而情绪稳定、积极进取等性格特征的比较多。这也更加说明参加武术锻炼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需要、兴趣和动机的完善。更是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以及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的坚定。
4 武术运动对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
4.1武术运动对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的影响
武术运动有助于树立人正确的自我认识观,即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因为武术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技与竞心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在进行武术锻炼中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能使习武者对自己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同时,在竞赛中也能提高习武者的自信心和抱负水平,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取向。
武术运动的锻炼也有助于习武者进行自我的教育。在武术运动的练习中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暴露缺点与发现优点,有助于习武者能正确地、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同时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地改正与克服,使其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
4.2武术运动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
武术运动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由于武术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练习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有助于加强心理的健康。因为武术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时,习武者之间的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习武者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他不仅要努力学会动作技术,而且更需要其他人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作、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帮助。因此,在武术运动中,习武者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掌握了动作技术基础上,便同时也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自己,克服了困难,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5 结束语
综上所诉,武术作为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聪明与才智的传统体育项目,其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武术萌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逐渐形成了以儒、道、墨、等思想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其这一特点便是其他体育项目远远无法比拟的。
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武术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等;其“心理价值层”更是武术这一传统运动内层最深层的文化结构层,因为它体现了习武者在长期习武过程中形成的心理习惯与定势,引导习武者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为习武者个性的良好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武术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对抗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也对习武者的心理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在当代社会的影响下,武术本着自身特有的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习武者的心理沿着一定的方向、以一定得速度、朝着某种良好的水平发展。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满足习武者的心理需要,促进习武者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习武者合作、竞争的精神,并完善他们的个性。更直接的是参与武术锻炼能够调节习武者自身的情绪,端正习武者的人生道德价值取向,增强社会实践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虞重干.专项训练――武术运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郑薇娜.论武术文化对人形成良好个性的影响.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4).
[3]杨永强.论武术对心理的影响.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价值;对比;构建;人格
一、音乐
我国教育机构所公布的《有关加强一般大学中学生精神心理层面健全教育任务的建议》一文中重点指出“强化高校在校学生的精神思想健全教育任务是如今在这个时代中一定要整体落实的党提出的教育方案,同时也是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的关键措施,是完成加速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进步的关键通道,尤其是高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的关键构成成分。”能够看出来,发展新型的心理专业方面的教育方式对于高校在校学生的精神层面的健全依旧是重点教育任务,是非常关键的。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析
第一,拥有正面向上的心理专业的内容。积极心理专业指出,一个个体内心的心理素养并不会给这个恶人自身带来任何额外的能力或技能,然而当内心产生问题的时候,也会促使着人们去改掉自身的缺点,深挖所拥有的无穷的潜力,今儿完成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来完成对更加完美的自己的要求。我们能够这样说,具有正能量的积极心里专业可以激活人们内心拥有的无限的潜力,促使人们不断进步来获得更上一层楼的生活质量。根据相关信息能够看出,在人的大脑中,仅仅有百分之五的脑细胞得到了开发,依然有绝大部分的脑细胞还没有得到有效使用,这证明人们进步发展的未来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从正面心理专业的眼光来观察人的话,人们在社会中以个体存在时,一个一个的都拥有自身独有的美好的素质,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钻研含有正能量的心理专业,把相关知识和所学习到的运用到对自己品德素养的培养上,使自己成为更加完美的自己。第二,积极心理专业的内容。积极心理专业包含的内容可谓是森罗万象,同时需要从许多不同的层面来分析看待这个专业牵扯的到的情况。首先是正面向上的品质,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道教的书中都把智慧,仁德,勇气,公平,自省,出众几种道德品质糅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同时指出这些品德都是人们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表现,类似于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诚信,包容,有趣诙谐等这些品德则属于上述集中品德中衍生发展出来的,这些衍生的属性同样也为人们的发展发挥了正面的作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构建
第一,为大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开始是教育任务中内核部分的明确,当代的社会空间为高等学校学生带来的是没有条条框框舒服的,能够顺其自然生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学生带给了自主化的选择方案,能够自定义自身的发展,但是这种多样性和自主性也导致了高校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可控,假如高校学生的水平和愿望都很明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遭遇挫折,这说明他在最初也许是一个情绪悲观的学生,因此证明内心情绪是正面向上还是消极停滞的,对一个学生前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然后就是明确教育培训的个体是谁,针对高校学生建立的心理专业的培训目标理所当然是在校的学生,这就和以往的心理培训方式不同,以往只是选取极个别学生进行培训,这就有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情绪。第二,从教育内容塑造和强化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情绪。上边曾经指出,正面的心理专业糅合了几种主要的道德品质,也衍生出来了二十余种道德品质的具体细化,因此高等学校心理健全的培训需要适当培养这些品质,并且擅长去观察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些品质,用正面的角度来观察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身上产生的心理状况,利用激励的方法来和内心产生问题的学生交流,让他们慢慢放下心中的隔阂,敞开心扉向老师请教,为这些学生设定好以后的发展道路,保证他们内心的健全。然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具有相当水平的教育意义,由于不少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所具备的品德是难以察觉到的,这并非他们没有过人之处,没有本身的特点,只是因为他们并不会去可以展示这些品德,如此也许会导致高等学校的学生习惯了长久以来的隐忍,最终导致自身的特点和内心的思想慢慢流失。第三,构建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再者就是自助式心理暗示,这种暗示来自于大学生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他通过外部环境来改善被训练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强化他们的积极情绪,对大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极大提升。利用网站论坛、舞台演出、文字报刊等等传播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信息,这些心理健康信息的传播都能激发对大学生的心理暗示,起到一定的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影响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