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的成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经济;推动
Pick to: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to 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is a solution to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ottleneck problem. Many aspects of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 < /dangdai/ >, reduc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st, is the key to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To promote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利弊如何最终取决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近些年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不断递增,使粮食价格也随之提高。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所在。
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科技传播渠道建设障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加之用户入网费用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加上普遍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形成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使得新科技无法得到推广。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是科技转化的前提。
二、创新科技转化的对策
对于怎样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设,以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并要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导致农业生产者对信息产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应用受阻。
三、有利于科技转化的因素
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传统地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
而在近期举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也作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以依托科技中介这一“红娘”,为科研成果与“三农”牵线搭桥的决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红娘”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功能完备和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解决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市场尚不成熟,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闭使技术信息流动不畅、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小农生产形式与科技成果推广相矛盾、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认识不适应市场需求、资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规范建立也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增加信息流通的价值,是科技转化的必要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将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
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利弊如何最终取决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近1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食价格也随之提高。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所在。
一、浅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科技传播渠道建设障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加之用户入网费用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加上普遍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形成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
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使得新科技无法得到推广。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是科技转化的前提。
二、创新科技转化的对策
对于怎样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设,以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并要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导致农业生产者对信息产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应用受阻。
三、有利于科技转化的因素
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传统地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
而在近期举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也作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以依托科技中介这一“红娘”,为科研成果与“三农”牵线搭桥的决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红娘”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功能完备和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解决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市场尚不成熟,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闭使技术信息流动不畅、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小农生产形式与科技成果推广相矛盾、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认识不适应市场需求、资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规范建立也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推动作用。
四、总结
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增加信息流通的价值,是科技转化的必要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将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所在。把握其信息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改善信息传播条件,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将是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国际金融课程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主要分析和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间货币运动规律、国际金融业务、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以及内外均衡的实现等问题,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理论学科。内容上既有宏观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流动理论等),又有微观实务(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结合所学金融理论与实务,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金融现象和问题,在工作或生活中尝试国际金融方面的结算和交易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是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国际金融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直接结果,同时国际金融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不仅与一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紧密联系,而且涉及到一国的宏观经济的平衡和稳定,涉及到国际经济金融的协调和合作。国际金融课程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主要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的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1.时代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范围不断扩大,国际金融研究的领域也随之拓宽,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中,国际金融的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中加入国际金融新变化、新动向,理解、吸收、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国际金融研究的成果,注重国际金融乃至整个国际经济领域的发展新动向,密切关注我国对外金融活动就成为任课老师应尽的责任。
2.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一般途径,对于国际金融来说,这一原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活动极为活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外部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内外均衡的冲突越来越引起注意,而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在我国总的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3.应用性。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从宏、微观层面更透彻的认识经济生活、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强调对与国际金融业务相关的经济事务、涉外企业管理等工作所必备的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理解和应用。如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变动的浮动和频率加大,如何强化外汇风险管理、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针对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而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并没有缩小这一事实,如何调节国际收支,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等问题,都是国际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4.创新性。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瞬息万变,如何创新金融工具、规避金融风险、保持外汇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完善金融市场、促进各国金融关系的协调发展,是每一个国家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创新的思维。
上述这些特点要求《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方法,扩大教学的视角,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多年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性地灵活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常规化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各种类型的经济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判断,作出决策,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国际金融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平时生活中较难接触到,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将国际金融的原理与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开展分析与讨论,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理论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一节时,可以利用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真实案例,讲解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及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民币未来汇率的变动趋势、汇率改革的基本途径等问题。又如在讲解“衍生金融工具”时,可加入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求。在外汇风险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部分,案例教学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开拓学生思路,开发智力潜能。学生通过多方面的锻炼,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业创新,以及写作能力、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高,使其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当其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熟悉业务,胜任工作。
2.模拟教学情景化
模拟教学就是通过对各种真实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增加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通过模拟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效解决书本上的疑惑,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熟悉工作岗位和业务流程,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有效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模拟教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利用某些证券、银行网站提供的在线模拟炒股、炒汇交易等免费资源模拟下单操作。如在讲授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实务操作内容时,如套汇、套利、期货、期权等的交易知识,我们也可采取模拟交易教学。以三角套汇为例,我们可以模拟交易市场(虚拟现实市场),由学生观察交易市场的外汇行情变化,在三个模拟“地点”,同时下单进行外汇买卖套汇,最后计算机根据学生的多次买卖操作计算其盈利,然后根据盈利额大小进行排名,亏损的亮“红灯”并要求其重新操作。
(2)条件许可的学校成立金融教学综合模拟实验室,引进或开发金融教学系统,在实验室模拟金融企业进行证券、期货、外汇投资分析和模拟交易。如外汇交易仿真模拟教学系统是一套可以模拟全球金融市场的实验系统,采用宽带网接收实时的全球同步的24小时外汇行情,进行外汇实盘模拟交易和外汇虚盘模拟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查询教师点评结果,通过模拟的交易环境加强学生对外汇知识的理解,熟悉外汇交易流程,训练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通过这样逼真的“实战”体验,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养成对知识持久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实践教学多元化
现在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社会实践是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效果、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实践过程中实际问题和特定事件的交互式探索,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培养有开拓精神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多元化。与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及有经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课程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进行参观、讲座、论坛等,了解金融机构的组织构成、业务流程和具体操作过程,熟悉“汇买、汇卖、中间价”的使用及我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直观的印象;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主管担任兼职教师和“金融顾问”;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各级“挑战杯”、创业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等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了解金融环境、金融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组织学生开展经济调研,加强学生对市场资料收集能力和洞察能力的培养,学会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用经济实践来说明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聘请知名金融管理人员开展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论坛等,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缩短金融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增加学生对经济社会的了解,强化学生对金融理论和政策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4.网络教学互动化
国际金融课程理论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金融信息更新快、金融市场复杂多变,跨时空的网络正好适应了金融信息化的市场要求。网络教学以其教学容量大、方式灵活、更新快捷、互动性强、直观生动、与现实联系紧密等优点,使学生可以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国际金融信息和国内外金融理论的发展动态。如利用浏览国内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各类交易所网站、查看国际货币图样等方法,将有利于学生直观体验,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浏览国内外学校、研究机构网站,参与国内外金融论坛的讨论,模拟金融交易,利用实时通讯工具(如ICQ、QQ)开展交流等方法,将有效拓展学习空间,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在讲外汇即期交易时,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上某些银行公布的外汇实时行情,结合一些背景资料,分析影响汇率变化的各种因素,对外币的走势做出预测;结合社会金融热点和难点,如“中国国际收支今后发展趋势”、“人民币升值”等开展网上讨论、辅导和答疑,这无疑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一方面强化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灵活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写好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5.双语教学规范化
双语教学是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在要求。通过双语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对专业术语、基本知识能规范表达,能用英语进行专业理论阐述,能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国际金融的最新知识和时事动态,提高学生国际金融的业务操作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我们的课程教学必须围绕能力培养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应该始终围绕这一目标,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千方百计为学生掌握知识及能力培养创造各种学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欣,赵红梅,王彤彦.工商管理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师,2003,(12):86-87.
[2]骆祚炎.课堂讨论与案例教学的选题原则及其运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体会[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58-60.
[3]杨娟.《国际贸易与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思索[J].课程改革,2007,(4):42-43.
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是针对外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设的一门实验课,与其他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相比,国际贸易模拟课程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该课程以外贸软件平台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基于一定的模拟软件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国际贸易环境的模拟。学生可以在其中扮演出口商、进口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工厂等角色。从2000年开始,国内市场逐渐涌现出各种外贸模拟实训软件与平台,如对外经贸大学与南京世格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的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等[1]。其次,该课程在国际贸易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先导专业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在国际贸易模拟课程当中将得到系统地调动,起到“承上”的作用。同时,学生在该门课程中得到的操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其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和企业开展实际经贸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启下”的作用。第三,该课程教学难度相对较大。该门课程是对所有先导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由于各门专业课程分散在各个学期,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知识已经被遗忘。或者由于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程度不同,造成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部分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知识受限,因而在贸易中经常体验到挫败感,久而久之,对贸易模拟的兴趣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保证贸易进度的同时,兼顾专业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这大大提升了课程的教学难度。
2.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场所局限于实验室
外贸软件平台以互联网、局域网为基础,一般只能在实验室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从时间方面考虑,一次课90分钟的时间非常有限。能够完成的贸易业务流程并不多,往往是当学生还在积极地、充满兴趣地进行贸易的时候,下课铃就响了,贸易流程只能戛然而止。从空间上看,学生进行虚拟贸易的场所被限定在实验室范围内,减少了在课外和业余时间、宿舍进行贸易的可能性。
(2)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目前,对贸易模拟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采用软件系统自带的评分结果,结合实习报告给出综合成绩。而这种相对简单的考核及评分方法却有着内在的缺陷。例如:某学生在模拟前期经常缺课,但为了通过考试,只要集中若干天的时间,多做几笔贸易流程,可能做的只是最简单的FOB,T/T的贸易流程,系统也会给出相应的分数。因此,合理设置贸易模拟课程的最终考核方式以及评分标准,对于该门课程的正常进行,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外贸软件平台对于国际贸易模拟课程的教学肯定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如果单纯依赖于外贸软件平台,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一部分的专业能力将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如:在贸易磋商环节,在软件平台中贸易各方是通过E-mail的方式来完成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的过程。由于系统对邮件的内容不会进行评分,所以部分同学直接发送一封空的邮件,或用中文来书写邮件,系统也默认完成了该笔业务流程。因而,没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
3.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1)将角色扮演延伸到课堂外
贸易模拟不必局限于课堂上,可以通过局域网技术将软件平台覆盖至学生宿舍、图书馆等范围,突破实践和空间的局限,让贸易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课外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在生活中继续体验贸易所带来的乐趣。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贸易模拟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
(2)设置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
要想使模拟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合理的考核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2]。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实训效果:第一,单证缮制能力(单据制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第二,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第三,外贸函电写作及外贸口语表达能力(外贸函电写作是否熟练、外贸口语是否流利);第四,外销能力(对外宣传和社会性信息的公布);第五,商务谈判能力(贸易磋商环节必备的能力);第六,综合业务能力(交易商品的种类、采用的贸易方式、结算方式、交易对象的变换情况等)。
(3)分阶段、渐进式的教学模式
为了解决由于先导课程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所带来的问题,可以尝试分阶段、渐进式的贸易模拟方式。第一阶段:教师带学生完成一笔贸易。一方面,帮助学生熟悉软件平台;另一方面,帮助后进学生巩固贸易专业知识。第二阶段:学生单独贸易。即由学生同时扮演多种角色,与自己账户下的各角色进行贸易。第三阶段:学生相互间展开自由贸易。
(4)组织商务谈判等外贸模拟活动
针对外贸实习软件平台较难体现的一些能力,如:外贸口语表达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外贸争端解决能力等,可以通过其他外贸模拟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得到这方面的锻炼。例如:在贸易磋商阶段,组织学生集中进行几次分组商务谈判活动。
(5)实地参观及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讲学
关键词:高职;果蔬贮藏加工;课程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00-03
随着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课程势必在定位、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化。《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食品类与园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各类示范院校相关骨干专业、特色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它既有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然而,目前,在高职《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偏离、教学方法较为滞后、职业技能得不到加强等诸多问题。为此,我院在近几年的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中,通过实现《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和改革,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同类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课程的特色与定位
(一)课程特色
重构教学体系,突出职业能力 秉承“教学内容源于工作,工作任务融于教学”的理念,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地融入了工作任务与过程导向教学思想,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了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采用项目教学,突出职业素养 在教学设计上,创新地融入任务导向与项目教学思想。以项目重组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际,围绕职业能力的要求,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组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集约化。
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想、多练、多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实现在生产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
校企共建课程,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果蔬贮藏加工技术教材、多媒体课件与生产视频资源库,丰富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利用网络远程在线学习系统满足学生和企业员工的继续学习,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食品类与园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为培养果蔬贮藏保鲜、流通及加工行业生产岗位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专门设置的“工学结合”课程之一。该课程是在学习《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食品机械基础》和《食品保藏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解果蔬贮藏加工的基本原理,熟练操作典型果蔬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掌握果蔬加工产品的典型工艺,毕业后能够指导企业的生产过程。同时,在教、学、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与意识。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与生产实际脱节
在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根据课程开发中的职业工作分析获得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课程内容必须紧跟生产实际,不断补充生产中的新技术、新方法。而目前的高职《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数是早年本科课程的压缩版本,教学内容陈旧,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没能及时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教学内容无法很好地与生产相衔接,造成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际脱节。
(二)教材更新滞后,缺乏时效性
目前,课程教材主要由出版社组织各高职院校相关教师编写,而部分课程一线教师对教材熟悉程度不够,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本身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无法将理论知识系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与市场脱轨,结果新编教材仅仅是原有教材的重新编排或整理,教材严重缺乏时效性与职业性。此外,教材从组织编写到出版周期太长,造成教材内容更新跟不上生产技术的发展,存在严重滞后现象。
(三)实训条件不够完善
由于《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冷藏、气调贮藏等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又有罐头、速冻、脱水、果蔬汁、果酒、糖制、腌制等果蔬加工内容。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起了相应的专业实训室和部分生产线,但仪器设备较简单,多数机器设备陈旧老化,性能差,机械化程度低,与现代果蔬加工生产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领域多,多数学校也没有相应的院办实训企业,校内无法满足课程实训教学的要求;与相关企业工学结合不够,学生没有足够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专业技能缺少锻炼。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成效
(一)重组和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课程以果蔬采后处理和加工利用为主线,将果蔬保藏原理、生产工艺及设备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并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果蔬商品化及流通、果蔬加工技术、果蔬资源开发四大模块。
在贮藏保鲜方面,围绕果蔬市场主导的产业趋势,删除简易贮藏,增加贮藏保鲜新技术;在商品化处理方面,突出采后商品化处理、冷链流通及品质控制技术;在果蔬加工方面,针对食品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普及,适当弱化一般常规加工工艺,强化果蔬加工机械的设备使用与维护;在果蔬资源利用方面,增加果蔬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对于教师所安排教学内容的目的性不明确,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点不清晰,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为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与实例式教学相结合,既突出基本工艺理论,又强调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淡化工艺条件的罗列。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知识要点,设计相关技术方案,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训练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课堂授课、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远程教学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果蔬贮藏加工生产过程和场景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中直观地领会教学内容,增加学习兴趣。例如,“果蔬罐头加工技术”部分内容,采用观看企业罐头生产视频、讲授罐头制作要点、罐头制作实训的“三部曲”教学,使学生从初步认识、熟悉基本知识到掌握罐头制作技能,基本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三)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实施现场教学 采用真实环境下全过程、全方位的现场实践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我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平台,采用“双链双融”实践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链与职业能力链相接,教、学、做相融和校、企相融),利用企业教学实训基地资源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现场教学,以此弥补课程教学中实训场所不足、设备更新不及时等方面的不足,使实践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利用外贸蔬菜速冻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就速冻蔬菜的生产过程、操作要点及机械设备等,开展理论授课与现场操作相交替的教学活动,既能讲透技术理论,又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强化综合性实践 以往课程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传统而典型的实验,内容主要为一些验证性实验。实验前,教师先讲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让学生按实验指导书要求去操作验证。学生几乎完全是被动实验,难以培养学习兴趣和实践技能,更无法调动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真正培养与企业生产岗位“零距离”的职业能力。为此,我们进行改革——每次课程实验从仪器设备准备、原材料准备到实际操作、结果与分析等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在具体过程中提出要求与指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研究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实训是全班学生同做一个实验方案,往往造成操作者少,旁观者多,实验结果与撰写的实验报告基本雷同,无法达到实验实训的真正目的。为此,我们本着既重视学生的实践,更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的原则,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实验,即结合相关课题或新产品开发,先将实验内容设计为一个试验方案,再分解到各实验小组加以实施;或者针对果蔬产品制作方案让学生独立完成从配方设计、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到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全过程,经主讲教师审核后再实施。例如,在复合果蔬汁项目中,“最佳原料配比优化”和“稳定剂添加”是项目的核心内容,可以将整个实验内容设计为一个正交试验方案,然后分解到各实训小组实施,再通过产品评定,筛选出最佳方案和工艺参数。这样,通过“研中学、研中教”过程教学,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可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课程的考核与评价通常为理论成绩以“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实践成绩以实验报告来评定。而课程考试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平时作业又存在雷同,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从而造成学生即使没有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只掌握了理论知识就可取得优异的课程成绩,这使得对学生的评价出现偏差,学生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围绕如何客观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探索以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代替以往“期末考核+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评定课程成绩的传统惯例,将学生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列入考核范围,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与评价方式。这一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效果,突出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合理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阳,张晟.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的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41-45.
[2]井明伦.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高等教育,2009(1):75-78.
[3]谢东锋.高职院校“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0(6):124-125.
[4]陈怀侠,张必成,蔡火操,等.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103-104.
[5]文连奎,都凤华,王治同,等.“果蔬保鲜与加工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1):169-171.
[6]马大奎.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9-07-13.
[7]张淑英,张社国.“过程+成果”考评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6):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