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五年级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能够听、说、读、写12个月份,及其缩写形式。
能用“Whenisyourbirthday?”询问对方的生日,并能用“Mybirthdayisin….”来表达自己的月份。
能用英文表达一年中的四季,并了解四季的划分。
教学难点:
能正确朗读12个月份,并能默写。
能结合所学语言点开展对话。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年历、声音和课件。
2.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Warm—up(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①教师播放歌曲“What''''syourfavouriteseason?”。
②学生跟唱,边唱边作每个季节相应的动作。
活动二:说一说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①教师将歌曲定格在春季的图片上,而后问学生“Whatseasonisit?”。学生回答“Spring”,如果没有学生能答出,教师再次播放歌曲。
②请学生用“Ilikespring/autumn…..”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季节。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活动三:学一学
教学参考时间:7分钟
①教师拿出事前准备的年历,逐月用英语介绍,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12个月份的英文表达方法。
②教师翻到某一月,向学生介绍说:“Mybirthdayisin….”,并在当月画上一个大的生日蛋糕,让学生理解“birthday”的意思。而后询问学生:“Whenisyourbirthday?”。
③学生课件,教师点击12个月份的英文单词,播放其发音。学生可重点学习自己生日的月份,而后说一说:“Mybirthdayisin….”。
④教师再次播放单词录音,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喜爱,重点学习三、四个月份。
⑤请若干名学生做小老师,教大家他会的月份,其他学生学习。
活动四:问一问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①学生看课件,出示28页中的第一幅图(两个小男孩对话),教师指着黑皮肤的小男孩问:“Doyouwanttoknowwhenhisbirthdayis?Pleaseaskhim.”。
②教师鼓励学生用“Whenisyourbirthday?”来进行提问,当大部分学生都能提问后,教师点击小黑孩的对话窗,让学生听后回答。
③请学生问自己的好朋友,或是他不知道谁的生日去进行提问。
如:a:Hello,jack.whenisyourbirthday?
b:Mybirthdayisinjuly.andyou?
a:Inapril.
Let’splay(趣味操练)
活动五:Let’splay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①教师说一个月份,请学生说出它的下一个月份。
②全班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男生队派一名代表说月份,女生说出中文;男生说中文,女生说出相应的英文。而后互换,评出优胜队。
③教师出示26页第一幅图,但展示时不出示月份及其英文。请学生猜一猜每幅图是哪月,教师问:“Whatmonthsarethey?”。学生指着一幅图说:“It’s….”,说对了教师则点击此图,出示月份及英文。
活动六:Let’sstart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①展示26页第一幅图,请学生把12个月份按四季划分。
②教师把四月画在春季后,请学生说一说还有哪几个月是春季。教师点击课件spring后,显现答案:三条线分别连着3、4、5月份。
③教师播放对话录音,请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而后请学生用“Mybirthdayisin….”说一说自己是哪个季节生的。
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活动七:Groupwork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①教师发给学生一个表格,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调查,问问组员都是几月份的生日。
②教师提问一个组:“Howmanybirthdaysarethereinjanuary/may…?”,学生根据小组的调查表进行回答。
③请若干名学生询问其他组的调查结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说一说全班在一月份生日的有多少人,二月份的有多少人…。
活动八:做一做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活动手册a部分中的第1题和第3题。
五、板书:
unit3Mybirthday
January(Jan.)February(Feb.)March(Mar.)
April(Apr.)MayJune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 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准备第四、五单元A、BLet’slearn部分的卡片和一些人物卡片。
准备第四、五单元主情景挂图。
第四、五单元A、BLet’slearn部分的卡片。
Zoom和Zip的头饰。
教学过程
Warm-up(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1-2分钟
教师播放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C部分歌曲“Wh/,!/atAreYouDoing?”的录音,请学生跟唱,复习已学过的动词的ing形式,帮助学生回忆一些单词。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歌曲中重新熟悉所学句型
Preview(预习)
活动二:做一做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⑴教师准备出第四、五单元中所出现的一些动词的单词卡片,让学生随意抽出任意单词,根据所看到的单词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请其它同学用“Heis……/Sheis…….说一句话。
⑵如果该同学说的句子是对的,则抽卡片的同学说:“Yes,I’m….”反之则说:“No.I’m….”
检查学生掌握、认读、理解单词的情况,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现在进行时的句子,避免枯燥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三:找卡片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⑴教师将第四、五单元A、Let’slearn部分的短语卡片一次放在黑板槽内,让每位同学都能看清。
⑵将学生分为每两个学生一组。教师说一个短语,学生快速找到该卡片并读出卡片上的单词或短语。
检查学生认读单词的情况和对单词理解的情况
活动四:你能做什么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⑴教师出示第四、五单元主情景图的挂图,学生轮流描述情景图里人物/动物正在做的活动。
⑵请两人一组上来看图作对话练习。
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唤起学生对表示某人能力句子的记忆
Presentatio(新课呈现)
活动五:谁的眼力好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⑴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内容为“Thedogisswinging;Themonkeyisdancing;TheelephantiscountingthealeThebearsarefighting.”的画面
⑵第一遍后请同学说说看到了什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对于说对的同学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⑶第二遍后请同学互相补充第一遍没有说出或说对的句子。
⑷第三遍请每位同跟读听到的句子。
练习某人正在做某事的句子,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使每一位同学精神力高度集中,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活动六:说一说、找一找
教学参考时间;7-8分钟
⑴教师播放Readandmatch部分的录音,学生看对话并跟读。
⑵学生自己读短文。
⑶教师出示本部分的挂图,请同学合上书试着看着挂图来讲解或者是复述挂图内容。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能够用书上的话或者是自己的话来表达故事内容,逐渐脱离课本对自己的束缚。
⑷请学生分别扮演Zoom和Zip,分角色朗读课文。
⑸请学生带上头饰表演故事。
⑹完成连线活动,并用“Thedogisswinging.”这样的句式来说句子,核对答案。
重点复习某人正在做某事的句子
活动七:哪幅图
教学参考时间:6-7分钟
⑴教师分别出示Let’sfindout中的三幅图,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三幅图进行简单的描述。
⑵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也鼓励孩子们去说。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⑶教师可以对这三幅图提问:“Whatisthepandadoing?Canthepandasswim?Doyoulovepandas?”等等,也可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⑷教师播放Let’sfindout部分的录音,请同学看书选出答案。
⑸两人一组朗读对话。
Let’splay(趣味操练)
活动八:说歌谣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⑴教师播放Let’schant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录音看歌谣。
⑵教师请学生根据配图猜一猜歌谣的大意,教师做必要的讲解。
⑶再放一遍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歌谣。]
Coolidationandexteio(巩固和延伸)
活动九:听力练习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完成活动手册P57—1./P58--3
⑴学生听录音完成I.Listenandwrite和Listenandmatch部分。
⑵两个人互相订正检查。
⑶听录音,读一读Listenandwrite中的句子。
活动十:小结
教学参考时间:1分钟
⑴表示某人正在做某事,动词后面要加ing来表示。
⑵不同的人要变换成相应的人称,同时be动词也要相应改变。
五、板书
Recycle2
Thedogisswinging.Canyou……?
Themonkeyisdancing.Yes,Ican.
数
乘
整
数
教学内容:冀教201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
复习:1、5个12是多少?
3个0.5是多少?
怎样列式?
2.++=
++=
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
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
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1
多媒体出示例1,出示直条图,标注出长是“1米”
教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
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
教师:求3个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3或3×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是什么数?
式中的3是什么数?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探索。
1.学生尝试计算
×3。
启发:×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吗?
学生试做得出:
提问:分子上的3+3+3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3×3)
教师接着写
=
=
=(米)
进一步启发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提问:×3=
由此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
教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为了计算简便,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2.解决例题的第(2)题
出示: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3.总结计算方法。
引导:比较刚才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证书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三、巩固运用。
第1题
(课件出示)⒈
先在右边的长方形中涂出4个,再算出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按要求独立完成,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注意约分书写格式。
4×==
答: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
[师: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6份,涂色是其中的3份。那么,要涂出4个,就是要涂色4×3=12份。求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第2题
出示计算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第3题
(课件出示)⒈
看图写算式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想一想:你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看图可以列出3个算式。加法算式+表示2个相加的和,而2个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2×或×2。
第4题
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平方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计算,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底面积之间是什么关系?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六、作业
计算19/20×21
计算19/20×19
七、板书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科版五年下册《时间的测量》60-61《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l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l
进行改变摆的重量、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l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l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l
认识到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问题是很重要的。
l
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l
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计时表10只,单摆装置10个(铁架台、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三种各10份、实验记录单两种各10份。
教师材料: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荡秋千这个游戏很多同学都玩过。今天老师把这个游戏带到了课堂上。请看大屏幕。哪个小朋友荡得更快些?
2、上完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秋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摆。对于摆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摆。(板书:摆的研究)
二、探究新知
1、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一样吗?
2、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小组讨论)
(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锤重量、摆绳长度、摆幅的大小等。)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3、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实验一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a、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怎样来操作?
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方案。(课件出示)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实验材料,我们动手做实验。实验时要你注意。(请看大屏幕)
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找好记录)
d、科学实验报告会。(展示两个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果的小组举手!如不支持,拿出来分析。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实验二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a、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
一起设计实验计划方案。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科学实验报告会。(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其他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的举手。
师小结板书:对号。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7分钟)
1、现在我们来回顾之前的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对照我们的实验记录单。回答问题:
a.
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
b.
什么样的摆摆动得慢,什么样的摆摆动得快,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发现问题
作出猜测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2、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P6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课件出示)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是怎么想的?
5、师可根据学生时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虽然这两个单摆的摆绳一样长,但是他们的摆长却是不一样的。其实,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课件出示P61图片,红色线条指出两条摆长。)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四、质疑应用
1、哪个小朋友荡得快些?(荡秋千图1)
2、荡秋千图二,留个学生课后探索的空间。
3、调整快了2分钟的摆钟。
五、科学成果汇报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回答,整理板书)
板书:
摆的研究
摆锤的重量
×
快慢
摆绳的长度
√
摆幅的大小
×
附
实验一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发现: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
。(有关、无关)
实验二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发现: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
。(有关、无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
,摆动越
;
摆绳越
,摆动越
。(长
、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