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号: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属于预防医学领域,主要研究饮食与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作用机制以及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个学科[ 1]。这门课程是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由于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了促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更好掌握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培养出能把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的预防医学人才, 2013年下学期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共5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人,一组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

1.2教学方法

根据右江民族医学院的授课安排,理论课全班一起授课,实验课分成两个小班进行授课,故参与式教学是在实验课的时候进行,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两组所用教学大纲、实习指导、课后复习题相同,实验内容、学时一致。

具体实施过程:

实验组:首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利用网络查找文献资料能力、电脑拥有情况、课件制作水平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对学生所缺乏的知识技能进行相应的指导,以保证参与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本次参与式教学主要采用小讲课、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的方式。小讲课内容是广西巴马长寿人群膳食结构、案例分析内容为维生素B1缺乏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内容是食物中毒事件、小组讨论的内容为糖尿病人食谱制作。把学生分成5小组,每小组5~6个人,自由组合,按照学习目标,每个小组都要承担课件制作、讲授、文字图片处理等,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各小组间相互学习、相互点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主持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由他代表小组发言。

对照组:对照组沿用以前实验课的教学方式,即先由教师介绍实验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提问、答疑,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1.3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1.3.1案例分析测试。参照公共卫生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部分历年考题模式,进行营养缺乏和食物中毒相关案例分析测试,共五个案例,满分100分。

1.3.2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期末考试试卷组成:选择题(5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满分100分。

1.3.3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不记名的方式调查学生对此次教学法的看法和认可情况。

1.4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病例分析测试得分情况比较

营养缺乏和食物中毒相关病例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最高分96分,最低分70分,平均分84.15分;对照组最高分90分,最低分60分,平均分74.21分。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得分比对照组得分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比较

期末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最低分75分,最高分99分,平均分86.69分;对照组最低分78分,最高分98分,平均分86.35分。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对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统计,96.15%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认为这种方法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课件制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讨论

此次实施教学改革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参与式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的期末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但病例分析测试中实验组得分比对照组得分高,这说明传统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授课的学生对于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到高分的考试都能应付自如,但对于需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营养缺乏与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传统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应用能力较差;而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授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职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中: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88-02

职业认同(careeridentity)是”职业对个人身份的重要程度”。可以将职业认同简单理解为:个体选择用“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者“正在从事的职业”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有研究证明,个人发展主动性,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环境探索均可以预测职业认同。另一方面,有关领域的研究还从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角度指出,当个体处于变革的环境或者明显的与变革有关的外部,内部压力源时,其必须回答并解决类似于“此时职业认同的核心是什么”这样的问题[1],重新评估自己与职业有关的价值和理想;职业认同是在持续地与工作环境的接触过程中获得的,一个在大学期间对职业生涯没有探索或者探索失败的个体,可能会在工作环境中平均挣扎6年~8年的时间。

2003年以来由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后初次就业者数量骤增,就业质量有待提高,且个体与组织之间,个体与工作之间心理契约频繁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针对处于从学校环境到组织与工作环境,从学生角色到组织员工角色转变过程的年轻人,探讨“在面临工作压力源这一职业认同发展的关键时刻,个体通过何种途径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地探索并最终获得职业认同,以在渐进地适应过程中顺利地完成发展任务,进而实现与组织在充满变革的环境中的共同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既是个人发展核心,又是评估职业适应重要指标的职业认同,有必要在具体环境中,针对处于特定心理发展阶段的个体进行深入探讨。

当今,医学研究生只是通过专业知识,英语及政治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录取,而没有医德考核,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职业认同感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基本的社会知识、行为规范和人迹交往能力;有的心理素质差、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有的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做事马虎草率,待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由于市场竞争和商品意识的泛化,知识价值观的功利取向与实用取向也影响到医学研究生的自身价值取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各种医德教育活动缺乏热情,而更多地把从医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在临床实践中缺乏责任感,不能做到真正尊重生命,不以病人为中心,而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病人,对病人缺少很好的尊重和理解。

我认为如何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认同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从招收医学研究生开始严格把关,以职业认同为基础选择学生

医学本身是门特殊的职业,面对的是生命,具有极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医学研究生作为医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更要强调其对医学职业的认同感。我国医学院目前招收临床研究生,只要考试分数达到录取分数线,身体健康,入学后经过三年学习,均能拿到硕士学位,进入临床工作。而这些研究生中究竟有没有不适合当医生的,没有人过多考虑。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是适合当医生的。曾经有临床研究生因为心理素质差,不适应医学工作,最后导致研究生期间的学业无法完成,不能正常毕业。在我国许多医学院校一窝蜂申硕申博,研究生导师人数激增,导致一些医学院校生源明显不足,为此根本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只要考生够到分数线,就统统招进来。这对个人的培养,健康事业的发展都不利,因此学院应该严格挑选学生,真正把渴望学医,成绩优秀,对职业责任强烈认同的学生选。才能保证医学院校多出人才,并且能出好人才。

二、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认同教育

临床医学研究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性,以自己的良心、责任和医术成为生命的守护神。在新型医学模式为主体的当今社会,要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进一步明确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职业道德。

(一)培养临床研究生的职业认同感

培养临床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医生的职业责任心,荣誉感,职业尊严感。随着社会经济化发展,许多人选择医学院校,是因为医学职业比较稳定,有一门技术能带来可观的收入。而没有把医学作为自己的事业看待,荣誉感很淡薄。新生入学以后,我们可以将职业认同教育系统而全面地开展起来,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认同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医学是一门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专业,不容有半点马虎,一个小小的疏忽,将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大错。可以定期有针对性地邀请医院的相关资深医务工作者,进行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

(二)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选择了医学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要有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献身的精神。目前,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大概有80%是因为医生的态度和责任心引起。加强临床研究生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就医学研究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临床研究生一般第一学年进行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第二和第三学年进行临床实践工作和科研课题的研究。如何去爱病人,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观点并没有受到重视,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做得相对较好。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才,其发展关系到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承载着社会、家庭的高期望值,自我定位很高,有很强的成就动机。不仅要承受较大的就业生存压力,还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在功课方面与人竞争。如何促进高层次人才的职业认同,提高其应对挫折、承受压力的能力,从而使其自我潜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为全社会的健康事业贡献最大力量成为最近研究的热门。不少研究也发现,目前医学类研究生普遍存在较大的职业及学习压力,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可以以主题教育,咨询辅导为主的教育模式和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的自我教育队,紧密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完善心理预警和干预机制。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适量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安排适当的讲座来增强学生适应环境,抗挫折,战胜困难的意志力。良好的心态是临床研究生工作学习的基础,只有做到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践行职业道德。

(三)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临床研究生的治学态度

培养医学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求学精神,也是职业认同教育的一方面。作为一名医学研究生,其科研成果主要针对未来的临床应用,直接面向患者,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不难发现,不少医学研究生因为偷懒,耐不住实验的枯燥乏味,为了完成任务而造假,写的论文东拼西凑,甚至有人花钱买实验数据,更有甚者请人论文,对于医学研究生而言,学术上的半点虚假都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诚信很重要。在临床实践方面,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分析能力和较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许多临床导师忙于自己的业务而疏忽了对自己学生的培养,有的学生甚至一年难得见导师几面。针对这种现象,临床科室可以选派临床业务熟练,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担当研究生的带教指导工作,建立合理严格的规范化考核制度。全面提高临床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一)医学研究生要树立医学学科与人文学科并重的思想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医学模式下那种只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势。医学比其他学科更要加强高尚的人格修养和人文关怀精神,临床研究生在全面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人文精神。一个人只有学习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将之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优良的品质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到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

而各专业的导师更是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导师往往能够很好地将“传道”“授业”“解惑”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指导学生做课题,进行临床实践的同时,关注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指导研究生在学术和做人上取得双丰收[1]。

(二)加强校园人文文化环境建设,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中,尤其要突显医学特色,如南通大学一进门就有“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学校宣传栏里有最新的医学动态及优秀研究生的风采展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在浓厚的人文文化包围下,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整顿校园秩序,美化生活环境,创建文明校风等活动,使医学研究生在清新优美的育人环境中,塑造美好心灵。

研究生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医学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工作一段时候后又进行研究生学习的,因此整体的集体观念,参与活动的热情度大大降低。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适当的集体比赛,来提高团体的凝聚力。还有些高校组织研究生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了解自身优势,看到自身人文素质的欠缺从而主动加以弥补。通过社会实践,医学研究生学会承担责任与义务,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个人素质。

医者,当有仁爱、同情之心,才可以担当治病救人的重任。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职业认同感,可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引导其对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的正确思考,有助于推动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研究方法 异同

笔者以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参照物,与其他四本书即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

1.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首先,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学科群中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就是探讨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论基础的方式和方法。在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概念是:所谓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教育问题和构建教育理论时,研究者采取的程序、策略、原则、工具、方式的总和。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就是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的方式的总和。

2.教育研究的类型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教育研究分为20个类型。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按研究目的,按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分为了10个类型。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从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论服务还是为实践服务的角度,从教育研究是为了探索、描述还是解释的角度,从教育研究的性质,从教育研究的内容为依据将教育研究分为10种类型。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围或内容,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及使用的手段,根据教育研究工作场所或资料收集方式将教育研究分为9个类型。温忠麟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未给出分类标准,只是说“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将教育研究分为7个类型。至于哪个作者的分类更好,要看读者的需要了。

3.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分为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制订研究计划,收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并验证科学抽象与假设,检验假设、撰写研究成果。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简单地将教育研究过程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过程是“选题—研究—分析—成果表述与评价”。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分为课题选择、整理资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研究方案、撰写成果。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的开展过程主要包括选择课题,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成果表述。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不外乎就是选题、研究、总结。相对来说,孙亚玲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步骤比较完整,而且最后的成果正不正确也要有检验,在五本书中只有这两本书提到过研究需要经过检验。

4.教育研究方法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有文献法、教育调查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叙述法、统计法等。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有文献法、历史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法等。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据搜集与定量分析法等。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有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统计与教育测验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而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比较研究等,基本技术有文献检索、问卷编制、数据分析、个别访谈、抽样调查、教育观察、课题申请等。比较起来陈时见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比较详细具体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由不同的类型可以得出不同的方法。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定性法和定量法。定性法包括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定量法包括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研究等。

5.结语

教育研究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在具体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著作也为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马苏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丛书系列之比较[J].2008,(12).

[4]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22—01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最为广泛的世界性语言。但是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翻译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很差,这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很薄弱,语法知识缺失,基础词汇量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部分学生是指在高中时期就根本没有接触过听说的练习,对于英语没有兴趣,这样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起点较低,就更不用说翻译技巧了;文化上的差异对学生的翻译水平产生较大影响,汉语跟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系统,两种文化的差异对两种语言在语义切换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这种定位导致了学生对于英语科目的忽视。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英语翻译的方法技巧以供参考。

第一,适当讲授翻译理论,并与语言文化背景相结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语境教授词汇, 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教授英语单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语境讲解, 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要说明词语的语体特征, 是书面语用法, 还是口语用法。要结合词语运用的文化背景进行介绍和练习, 译者是否熟悉文化差异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此外, 翻译时不必苛求字对字对应地直译, 因为词语的严格对应几乎是不存在的。只要遵循忠实准确的原则, 再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第二,改进翻译教学的方法,精心选择翻译练习,加大课后练习的力度。翻译教学必须变“满堂灌”为“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注重翻译练习内容的选择和点评,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 注重翻译练习的点评, 可以采取学生相互点评修正, 或对几个版本的学生译文进行比较分析, 教师做总结说明的方式。翻译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实践练习。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要完成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训练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翻译实践。

第三,明确翻译教学计划,讲解翻译技巧,加强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联系教材适时地介绍一些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技巧,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翻译技巧的作用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具体的双语转换规律, 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法、增译法、删略法、换序译法、词类转换法、长句拆译法、合句法、替代法、转态译法等。在讲解某一种翻译方法时,应先给出英文例句,并提供相应的翻译,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的共同特征, 选择适宜的翻译方法。翻译教学过程中,应有明确的教学计划, 讲授基本的翻译技巧, 强调结构分析翻译法的运用。此外, 英译汉中的一个常见的难点就是复杂的长句的翻译。处理长句的翻译, 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析清楚原文的句法结构, 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及其各层意思和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翻译长句时可采用以分析句子结构为主线的方法, 即“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指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成分, 剔除所有插入语, 再找出各分句的动词和各种短语结构, 然后再依次分解各个意群, 理解原文的意思, 最后再用符合汉语说话习惯的方式把语义表达出来。

第四,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翻译水平。大学学生基础水平差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见,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基础非常薄弱的大学学生,教师在评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大学所学的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词汇遗忘的速度会非常的快,这就要求教师教好学生的同学加强自身专业的学习与知识的更新,这样才能真正在知识上与时俱进,真正跟得上时代的潮流,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同时,关注基础英语教学的教师有必要认真对待翻译教学,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翻译教学水平。努力钻研教学方法的教师, 专业基础会更扎实, 教学效果也能更好。为了上好翻译, 教师要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不断地尝试新方法, 并且不断地反思教学。也只有这样, 教师自身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

此外,还可以利用重视电脑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来为翻译实践服务的能力;注重翻译教材建设也是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建设方面有所选择,找到适应学生学习的实用性的教材,真正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翻译水平的同时, 也要不断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翻译是理解表达和校对的过程,只有具备了相应的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艺术学专业 矛盾 引导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宗旨是什么?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说“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也。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使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合是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不可不为调合之发达。”

人的生命外部关系复杂多样,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教育经历是怎样一种环境?当代社会又怎样影响了他们?他们来到我们学校怀揣着怎样的期待?我们能为他们带来什么?这是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艺术学专业的研究生,相较于其他专业,往往具有着更加鲜明的个性和敏感的感情特征,如何指引他们身心健康地进行自主式学习,全面发展,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是值得我们不断反思和探索的。

1 当前艺术学专业研究生面临的主要矛盾

“教育中的人生命自然展示为具有独特个性和内在驱动力的生命成长过程。”艺术院校的学生与其他学科的学生不同。他们较之后者个性更加张扬,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更为敏感,甚至“偏激”。我们的学生是“现实”的学生,而不是“抽象”的学生,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笔者采用调查问卷、当面访问等多种形式收集数据。

(1)追求安逸稳定与复杂的社会形成矛盾。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当问到他们的人生理想的时候,笔者发现有61%的人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是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仅有8%的人选择跨专业,工资波动幅度大,风险挑战更大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重视个人成长,但同时也暴露了一部分学生存在追求安逸、稳定的保守思想。尤其是有87%的学生考取研究生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了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是在个人学术能力上得到提高。但作为艺术学专业的对口单位,如设计研究院,往往对学生的抗压能力、工作时间上都有较高要求,因此这种追求简单、稳定的思想对他们将来面对复杂的社会,应对各种困难,挖掘自身潜力是不利的。

(2)目标高远,志向远大,与缺乏脚踏实地的行动构成矛盾。当问到准备怎样达到自己的目标,是否有具体计划时。有86%的学生认为为了自己理想事业要拼搏奋斗,勤奋刻苦,勇于竞争。这种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只有20%的人制定了可行的详尽计划。当问到他们是否坚持付出行动时,只有6%的同学说自己一直坚持完成计划,并且随时调整计划,从不懈怠。从此,我们看出一大部分学生缺乏勤奋学习的行动力和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

(3)能力不足,眼高手低与就业形势严峻形成矛盾。现在的学生还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学校严进宽出的问题。从家庭的角度讲,很多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方面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较高,另一方面又过于溺爱和关心他们的孩子。造成孩子能力不足,对自己期望过高。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未来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工作的学生多,社会可提供的岗位少。从学生个人的角度讲,艺术生天性敏感,处理问题容易情绪化。艺术生想要有所成就,但是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好坏无关紧要,只要毕业获得文凭。对文化课的忽视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艺术修养难以提高,从而又影响了他们专业水平的提高。不重视学习,能力不足、眼高手低的现实与志向远大,专业成就感的心理又形成了一对矛盾。

2 如何引导学生化解矛盾

2.1 从教师角度分析

作为教师,笔者认为,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不少学生缺乏自制力,难以深入研究学问,实践能力往往停(下转第43页)(上接第36页)留于表面而不能挖掘本质内容,更难以有新的突破。因此,在设置课程时,教师应保持课程的前沿性,即专业领域内存在争议并且发展研究空间大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料,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知识,把最新成果融进教学中。我们还要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角”。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老师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在平时的课程中进行学术研究。研究生的学习要跟生活联系在一起,要跟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联系在一起。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就可能带给学生很多启发。卢梭在《爱弥儿》一文中写到:“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老师的课程?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2.2 从学生角度分析

“凡出类拔萃的人都受过两种教育:第一种得自老师,第二种得自他自己。”而后者更加直接,更加重要。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教师的努力毕竟是外因,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的努力。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进入了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作为学生,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研究生?研究生与本科生有什么区别?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工作来进行学习的学生。”大学生基本上是接受知识,接受学问,而研究生应该学会对自己的课程及所读的书有所整理,有质疑学术的精神并且做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研究成果。一旦我们的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发地去研究,系统地读书,经常做学术报告,老师再用心地引导,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研究学习的状态,逐渐发展为一种稳定的自发学习的能力。如,我院通过组织“学术论坛”、“辩论赛”等多种学术交流活动,使同学们在积极参加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得到了学校及老师的鼓励和肯定,逐渐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研究生只学习还是不够的,最好建议学生们培养一两个小爱好以排遣压力。让学生在娱乐、缓解压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团体合作能力。

3 结语

研究生是学校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在整个国家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艺术学院的研究生由于其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去了解他们,呵护和提升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和新时代对他们的要求等等给他们造成的压力,我们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最重要的一点,用一句话概括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贯彻国家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缓解各方面的压力,深入研究知识,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袁祖望.文科硕士生培养理念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67.

[2] [德]勒德雷尔主编.人的需要.邵晓光等,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