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

引言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防火墙配置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知识面广,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组建与管理、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以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近几年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选择尽量做到内容新颖,偏重于实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演示课件结合模拟环境操作,然而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的网络设备的连接及配置方法,在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大部分同学无法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和学生的广泛交流,我们发现,由于路由器、

二、三层VLAN交换机等计算机网络设备,学生在生活中不曾接触过,设备的连接方法、设备的配置命令、子网的划分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尽管教师在上课时讲解了命令功能和参数配置,由于缺乏真实的网络环境来演示,学生仍缺乏感性认识,对老师在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并不能较好地理解,加上课后又缺乏实践的条件,因而在实验课时很多同学无法完成实验任务,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只能重新演示,个别辅导,效果并不理想。

可以看出,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高素质创造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其与多媒体技术、Web网页技术和数据库互连技术以及分布式对象技术结合,构建交互式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新形势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

1、开放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要求。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数字化学习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将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可以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及信息综合性等特点,可以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方便地链接到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讨论,自主掌握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材料的展示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是支持新型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门计算机网络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辅助。将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对这种新形势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出了新要求。

①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应当具备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知识学习功能,教师应提供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相关的最新技术等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制作中应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性能良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科学地表现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快捷、方便、准确地掌握。在内容组织上可以立体交叉,可按照逻辑顺序将各章节统一排列,或以知识单元为中心进行编排。学生可以打开各级目录进入章节,也可以直接进入各知识点。这种编排有利于初学者按照章节顺序步步深入地学习,也有利于复习过程中直接进入不同的章节。

②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同时应有相关网络实验的集成与模拟功能。随着网络带宽的拓宽和网速的全面提升,网络实验课程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流媒体(实拍教学场景、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和MUD(MOO)技术的虚拟真实教学环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虚拟实验环境提供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虚拟软件友好的人机界面,结合了视、听功能,形象直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信息量大,不需实验设备也能进行,从而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网络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和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网络规范与组建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操纵Cisco的虚拟机,直接操作Cisco不同型号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条指令的执行结果,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熟悉平时甚少有机会接触的网络设备,同时也不会损坏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这种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以把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学习效果是仅仅往网上放有关实验课程的文字、图片资料所无法比拟的。

③网络教学平台除了考虑教师的教学需要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提供习题、作业的在线解答功能,通过BBS论坛形式等形式提供一个师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开放式交互式网络平台,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了解专业应用、研究、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知识拓展功能。这种有利于快速灵活地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互动,打破了时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2、开放式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建构。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有力学习工具,并正以其实用性、高效性和交互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和教辅导手段。但是,要保证网络教学开展好,构建好的教学平台才是决定因素,所以,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而且,这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求和发展决定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我们着重做到:

①教学内容明确。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大多对资源信息的建设追求大而全,建设的学习资源系统,提供了海量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课件库、答疑库、试题库等,数量十分庞大,但没有针对学生进行内容定制,因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查找所需学习资料。然而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本身还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很难在如此浩大的资料库中获取适合其使用的学习内容资料,使得各类资源使用率低下,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所谓“信息过载”问题。

因此,在网络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教学时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各知识单元的核心、重点与难点,突出案例和实际应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导、促进作用,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做动态调整,使学生不至于在信息的海洋中迷航。

②个性化支持。基于网络教育技术下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在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具自主性。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他们的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因此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构建中,应以自主化、个性化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构建网上教学平台时,可设置导学目录,既方便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也利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每个知识模板的重点及难点,在每个知识模块内部还可设置一个作业点评,用于解决学生在完成作业和习题时易出现的问题,这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解决了学生集中学习时间不足的矛盾。新晨

③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教学中的“互动”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互功能,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其团队协作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这种互动是跨越“时空”

限制的,可以采用专题讨论区、QQ群、E-mail等多种方式进行。

3、总结。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优化路径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技术已经能够对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要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因此当代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未来在社会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我国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重任,其教学效果对社会人力资源结构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发展并不理想,教学实际效果一般相对较低,所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人才自身知识应用能力差,无法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必须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一、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得到了世界性的普及。我国计算机网络普及时间相对较晚,于上世纪90年底正式进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1]。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渐衍生出两种主要矛盾:其一,社会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与老化陈旧的师资、设备力量之间的矛盾;其二,教师自身教学积极性高涨与学生厌学情绪之间的主要矛盾,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高考体制的初步改革,导致一部分学生非专业课程基础较差,学生在计算机方面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优化路径探索

针对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本文主要从教学体系的优化、实验体系的优化以及考核体系的优化三个方面对教学优化路径的探索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真正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

(一)对教学体系进行优化

首先,优化课程基本机构,更新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时展进程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修订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能够为基本教学目标所服务,在教学内容的具体选择上应该兼顾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以及时展中带来的新兴计算机技术,对陈旧不合理的知识加以淘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选取通俗易懂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的教材,注意教材内容应该推陈出新,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2]。其次,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我国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科技的发展特征合理选择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教学等,并将这些教学模式与计算机上机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的教学演示,对学生的上机实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知识应用能力。此外,互动式教学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自己带笔记本电脑上课,在具体的见解环节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进行实践训练,并将不懂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在增加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对教学实验体系进行优化

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对此课程进行讲解时应该在重视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3]。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保证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实践探索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其次,教师应该对教学实验的设计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不能够受到传统实验性实验的限制,而是应该积极开发实验教学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留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热情。

(三)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改革

传统的计算网络课程机考核对学生的理论成绩过于关注,对实验成绩相对忽视,一般只将实验成绩作为考核的参考。这样的考核体系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发展,学生在此考核体系的影响下,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偏低,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首先,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课程必须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教师相区分,保证实验教学的完成性。其次,在考核中应该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成绩的比例,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评价的同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结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的方式还有很多,除本文提出的集中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设计,鼓励学生积极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等,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经济适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星星,史国川,吕永强等《.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1):254-256.

[2]郝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索与创新[J].电大理工,2013(4):38-39.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 理论与实践 合理搭配

1.前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因此教学与实验的结合是必然。我们通过近几年对本课程的教学,分析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理论与实验合理搭配的新方法,努力实现科学地结合课堂实验与课外实验,并从实验开设多方位、多元化等方面下功夫,力求在网络发展的新形势下真正让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开展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2.《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网络的实践价值显而易见。学习网络知识要能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来消化书本上抽象难懂的理论,并最终在掌握理论基础后能够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2.1网络课实践性强,但实验课时偏少。

由于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大多数课程的课时都比较紧张,《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实验课时一般只有8―12个,实在有限。在这紧张的实验课时内,只有用心设计和搭配实验,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知识。

2.2理论课忽视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常认为理论和实验课有着明确的分工,因此在理论课上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分析和灌输,忽视了课堂上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其实在理论课中合理搭配和穿插相关的实验很重要。教学经验也证明,在理论课上结合教学进度开设一些短小紧凑、和教学结合紧密的实验,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并不会因为实验而耽搁课程进度。

2.3实验内容单调。

当前网络课程的实验内容开设往往偏于单调,通常过多地集中于组网建网等工程性较强的实验。这类实践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确实很有帮助,但总体实验内容不够丰富,而网络的内容却是多姿多彩,导致主要依靠这类实验对学习网络知识的帮助不够全面。既然计算机网络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那么只有开设多层面的实验,才能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到一个真正的计算机网络。

2.4实验空间局限。

传统的方法主要集中于实验课,而实验课时本身又有限,导致难以在这有限的实验空间内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因此除了实验课外,教师还应该积极探索通过各种方式扩展实验空间。

3.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建设的建议

要搞好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作为实验与实践教学的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

通过实验辅助理论教学,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的感观认知和深入理解。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动手实践能力。

激励新发明、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应用,鼓励学生在实验课中对各种问题的变位思考和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宽口径、分层次、突出前沿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综合认识和全面理解。

明确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之后,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总结的实际经验,现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做出几点探讨。

3.1理论课上合理穿插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要协调与相应理论课程的衔接,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要注重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网络中的原理一般都和实践结合,在理论课上要积极创造演示实验的条件,如配备多媒体演示设备,教室内开通网络,安装一些经典的网络软件,配备一定的网络设备,等等。针对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的教学特点,我们采用了多媒体课件、互动方法、实物展示方法和仿真演示方法相结合的理论课教学方法。实践表明,综合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学得更加扎实。

3.2实验开设多样化。

针对以往实验内容单一、偏重于工程化的问题,我们经过实践和总结,认为网络实验开设应该多样化,除了工程类实验外,实验内容还可从多个方面开展。主要几个方面的实验具体开展概要如下。

3.2.1工程类实验。这类实验是以往网络实验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组网建网实验,如局域网的搭建,跨交换机划分VLAN,使用路由器进行点对点通信,等等。通过这类实验,学生能了解网络是怎样组建的,用到哪些设备和技术,各种网络设备有什么特点,这些设备又是如何配置的,从而能真正以网络管理者的身份介入网络,理解协议的实际运用,积累一定的实际工程经验,提高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缩短所学与所用的距离。

3.2.2协议分析类实验。这类实验主要是应用协议分析软件(如Ethereal),或专门的协议分析仪(如Optiview),对典型的网络协议(如HTTP协议、DNS协议、IP协议、RIP协议等)进行分析。在实验前,教师可以给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分析具体协议的哪些方面,通过协议分析完成和掌握什么内容,等等。在有了类似的相关指导下,学生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分析全面。

3.2.3网络程序设计类实验。这类实验让学生在了解网络协议、网络软件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动手设计实现网络程序。实验前由教师给出网络程序要实现的功能、基于的基本原理、具体的主要步骤等。例如,编程实现一个简单FTP服务器:要求在熟悉FTP协议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和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FTP服务器,可以设计相应的客户端来测试服务器的工作。

3.2.4综合设计类实验。这类实验往往需要多个方面知识的结合,可能涉及以上几个方面实验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拓展实验空间。

以往的实验空间通常局限于实验室,我们认为对于工程性强的实验,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主要将其安排在能够提供相关实验环境和硬件设备的实验室内。在保证基础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将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新技术、新协议和新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增加到实验教学中来,及时补充和修改实验教程、讲义和课件,根据新的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实验,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与大量实验,对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有全局把握。包括以下措施。

3.3.1开发综合性课程设计。这种实验需要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一个实验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融合,无法在短短几个课时完成,因此该实验可以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配套课程设计。一般可由教师给出几个典型的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课题。这种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是一个考验,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多次沟通交流。这种实验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把网络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验中。

3.3.2举办网络实践竞赛。在开发综合性课程设计的同时,针对那些难度大、工作量饱满的实验(如实现和测试可靠的UDP传输、网站的设计和搭建、网络聊天软件的设计和应用等),我让学生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让其根据兴趣特长自由组合,通过小组内分工协作,依靠团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并参加比赛。

3.4保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教师除了不断加入新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之外,还要及时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辅助工具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及时接触计算机网络方向的新设备新工具,使得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4.结语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必然之路,但是结合的方式应该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克服存在的困难,注意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结合实际环境,紧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断更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关雪梅.浅谈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实验室科学,2005,(4).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实验课教学;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6-0000-01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al Courses Teaching Analysis

Ma Yao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The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curriculum teaching is raising the student actually beginning ability,grasps the computer knowledge aspect to play the influential role thoroughly.In the article analysis current universities and technical institut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twork experiment teaching exists did the question,how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experiment class the educational reform to make certain tentative plan.

Keywords:Network;Experimental courses teaching;Question;Discussion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前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各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课程,其中计算机网络课程就是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学生们要学想好这门课程,掌握真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做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把理论知识的讲授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而十分重视,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导致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理论讲出来头头是道,实际动手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这种状况,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不少院校的实验课程开设都是依附于教学工作的,只是作为教学之外的延伸或者补充,并没有将实验课真正独立地开设起来。对于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在认识上存有误区,重视程度上明显不够。由于重视程度的不足,就导致实验课的设置不规范,内容不系统,与理论的联系不紧密,造成学生理解和掌握困难,难以有效地学以致用,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不热情。

(二)实验内容过于简单、陈旧。当前科技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周期不断缩短,频率不断加快。以主机硬件来说,现在双核技术都已经普及,CPU运算能力异常强大。以操作系统为例,目前VISTA技术都已经被Win 7所取代,但与现实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不相匹配的是目前我国院校的计算机网络课实验内容过于简单、陈旧。如大多数实验内容仍停留在Windows2000的操作系统时代;甚至连小学生都已掌握的网页浏览、收发电子邮件、软件下载安装等操作技术仍出现在大中专院校的实验教学课程安排上,过于简单、陈旧的内容无疑难以激起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三)理论课与实验课之间的关联度较小。现今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大都能及时跟上当今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将较新的理论知识吸纳到教材中来,如目前广泛应用的TCP/IP网络协议,局域网的组建和管理等等。但由于这些内容没有在实验教材中反映出来,因此,导致在实验安排上和理论课的讲授内容上关联度比较小,学生很难将在课堂上难以理解的理论内容通过实验亲自动手的方式予以理解清楚,即使有的实验课安排了相关的实验内容,也往往由于此类实验对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要求较高,而院校实验室机器过于老化而难以担当起大型实验的重任。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校实验室的计算机CPU的运算能力仅在1.6G,内存容量256M甚至128M,这样的配置连顺利运行Windows XP系统都成问题,就更不用说进行其他多数据交换的实验了。

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教学探讨

(一)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一方面有关领导应加大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重视力度,积极拨付更多资金,严格按照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标准,对当前大中专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升级和改造;另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编订新的网络实验室专用教材,并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内容配套起来,以方便学生理解和动手操作。

(二)重视规范实验教学环节。在进行每个实验前,每个学生一定要事先写出实验步骤和环节,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并要求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应该在报告中予以体现,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将网络仿真软件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真实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如学生在TCP协议实验中,经常出现实验用的测试程序发送的数据包被系统处理或者丢弃的现象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现有的操作系统内核已经实现了TCP协议栈,此外还在于现有主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节点的协议栈原理、功能和实现也有不同。因此,借助网络仿真软件,就可以模拟出与实际工程类似的实验环境,因而可以更好地增进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使用协议分析帮着学生理解分层理论。网络协议分析是网络课程教学的重点,由于分析十分抽象,所以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往往感到十分困难。因此,在讲授协议分析这部分的时候,可以借助协议分析工具如Ethereal、Sniffer、Natxray等,或者专门的协议分析仪器Optiview,对TCP/IP层次结构中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等重要网络协议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各层主要协议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的理解。

三、总结

总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必将不断深入下去,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并将之更新到网络实验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网络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职 实践教学 学案 计算机网络

受生源质量制约,中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能力,而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依葫芦画瓢”,独立思维能力被逐渐弱化,教学质量也每况愈下,明显与新课改要求不符。本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引导师生共同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

1优化“教案”与“学案”

传统的教案是以教师和知识点为中心的,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教师个人的经验和认识,很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激情。在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教案为教师机械性地讲授示范性操作,学生再模拟完成这些行为,这对于本身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中职学生来说基本是无用功。学案是教师为了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而准备的道具,它以学生和知识点为中心,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充分理解有兴趣的参加,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中,在学案的指引下掌握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这正好适应了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培养高技术蓝领的需要,为企业输送有用的人才。当然,如何优化学案,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花大力气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巧妙问答,让学生掌握知识起到“点拨”作用。计算机行业对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其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模拟,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企业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的期望值都相当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教案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各方需求,只有合理优化学案才能培育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2 设计合理的学案方法

帮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是学案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学案一定要紧扣计算机课程标准,与学科自身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学案交流切忌长篇大论,语言短小精悍,点拨关键,直击结论,三言两语话问题。

一是要有强烈“刺激“的设计。在教学中,对某类知识进行简单的理论介绍之后,需要通过实践训练来刺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案中应尽可能涵盖对各个知识点的应用,但不要直接给出结论,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结果,并启发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结果。

二是要强化共研的设计。学生在对某知识点只有感性认识时,很难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而这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强化。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学案中要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出现,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提高熟练程度,彻底明白问题所在。另外,多年教学经验总结,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困难面前比较畏缩,不善于动脑筋 ,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切合实际,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微思考“就能达到目标,同时给“微聪明“的学生提高练习的机会,力争在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分层教学“。

3 计算机网络课程学案设计

学案设计必须是具体的、确切的、周全的、严谨的、妥当的且规范的。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设计了卡片填空式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的引导进行上机实践,逐步完成学案空缺内容的填写,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抛砖引入,结合练习,教师再给予分析总结,可以说学案是学生平时练习和今后工作的有力助手。本文以“优化计算机”为内容进行学案设计说明。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前预习,由学生在学案引导下自行练习,出现问题互相讨论,引发思考。教师巡视过程中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再阶段性针对共性问题分析其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解决方案,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难题后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最后由教师总结,提升了学生理解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的灵活程度。这样一堂课下来,感觉很充实,有无限的动力,加深了理解,巩固了相关知识。经过多个教学周期的不断修改完善,形成基本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整套学案,在实践教学中检测学生基本应用能力。

4结束语

总之,优秀的学案既是锻炼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力助手,又是今后练习和工作中的有用资料,但一份好的学案往往需要花大力气进行设计,教师不但要注重自己的教法,更应研究学生的学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尽管学案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分层教学的效果似乎仍然不太理想,还需要在今后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袁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2(10).

[2] 徐念祖,等.Java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案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