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资源的特点

文化资源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资源的特点

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特点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160-02

伴随我国的现代化转型的成功,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国家渐渐显露出发展优势,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还需要对以自由竞争机制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适应。在新的环境和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应该努力探索关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比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新型管理内容。以下就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对人才的重视,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注重人才个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并进。以现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来看,大多企业利用人力资源规划这一办法,对企业自身人力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分析、调整;其中包含有人才的招聘、培训、晋升、轮岗、工资等,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以人才为依托的智力支持与知识复用水平的可靠应用,对企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估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从作用方面看,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人力资源规划作为前提、奠定基础,如此才能让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因而它具备先导性、全局性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对企业战略加以分析,促进目标的具体化设计与完成;通常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内容涉及到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任务陈述,与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各种影响因素,比如人口、科技、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还有就是对人力资源规划实施方法的确定、对人力资源需求量的规划等,保障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

人力资源规划虽然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比如战略性、企业文化适应性、个人发展持续性等。

(一)战略性

从全局看,人力资源规划本身就是企业战略部署与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因而它具有战略性的特点。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的整体研究,来合理推动或促进企业各方面的发展,重点在于激活企业人才的活力、人才的知识复用水平;另一方面,这种战略性规划要求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相一致,而且要求企业在外部社会、法律环境的约束下进行进一步的跨年度计划等;另外,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调整需要与国家、地方相关的人力资源政策调整保持步调上的一致,比如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需要提供支持的安定、成长及持续原则。

(二)与企业文化相适应

现代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核心凝聚力。所谓企业文化核心即在于企业价值观,通常而言指向于积极向上、创新求实,符合实际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以,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表现方面,要求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就是要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对企业文化的应用、理解、融合、渗透,以此让企业经营显出自身独有的特征、特色,最重要的是通过软实力、真正的内在价值来达到一种组织力、约束力,让人才心向往之,共同推进企业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三)与员工个人发展相契合

现代企业关注人才、理解人才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它也认识到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对于实现自我价值或抱负的心理;加之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市场竞争激烈的增强,使得企业在一种主动、被动双重压力促进之下,重新认识到个人、企业的共同发展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它的原理基于向同一方向用力。因而企业在忠诚度、待遇、晋升制度等方面,人力资源规划都会在面向企业总体计划完成的同时将员工方面的发展计划与之联合起来,构建起个人、企业间的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关系。

三、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规划中主要存在目标、方法、效率、非计量因素、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

(一)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整体发展的一个部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相当大,然而实际的企业发展中,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存在规划不清晰的现象。比如对未来发展的方向估计不足,对未来核心人才的评估较差,这表明企业对于市场的调查研究、行业的前景分析评估能力不足,因而也造成了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目标方向的模糊,未能从整体上或全局方面,设置一个明确化的目标,给予企业人力以导向等。

(二)制订方法差、效率低

规划方面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战略进行分析,对各部门情况进行沟通、协调、了解,归纳出具体的人力资源需求,制订合理的规划计划;但实际的发展现状说明,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注重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而缺乏真正的调研精神,而且在需要论证与给出充分依据的地方较为含糊,造成了可操作性方面的疑虑,所以执行力相对减弱,工作效率也明显降低。

(三)人力资源控制较困难

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在于流动性,企业人才流动也是如此,原因在于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存在不可量化的非理性的一面,如意外事件、猎头公司、个人情绪等都容易对整体规划产生负作用;在这方面有时定量分析很难达到,所以需要更多的疏导性方法,但通常企业所采取的淡旺季或生意好坏裁员法、增编法,表面上看是得到了一时的利益,但因流动成本、规模累积等,让人力资源控制失去了信任力或者控制力,与企业文化发展相悖,所以人力资源控制相对困难。

(四)准确性差,操作性不强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从现在来看它依然活跃,给企业业务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所以企业战略调整方面,离不开对于市场的考虑,但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部门或人员,对市场的了解较少,未进行一些较为专业的数据调研与分析,而且往往因滞后性而使规划的精准性受到影响,加之企业在各种环境下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更给企业战略规划中增添了诸多阻碍因素;另一方面,大多企业存在盲目规划的现象,有时对于规划所要求的实践性未能充分考虑或者对规划方案评估不够,结果往往不理想,浪费了诸多资源。

四、解决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的策略

解决人力资源规划问题,需要从长计议,应该利用现代管理思维中的系统论原理、知识复用水平与人才结构配置等相关知识,展开战略性的分析与研究。比如在战略目标的设置上需要做到总目标、中目标、小目标的一致,再比如在当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知识推动社会迅猛发展的潮流中对于信息技术与相关数据系统的设置与应用,以便提升工作效率,做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规划这一优势。最重要的是对于相关管理者的培训、团队的建设、制度的全面化、可操作性考量与应用。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动性越来越大,对于未来的希冀也是每个企业心向往之的发展动力。要在动力的基础上,增加前瞻性与远大目标,从而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企业发展的调节器与杠杆加以更好的运用。

(一)明确战略目标

首先,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做好前提保障,使企业战略目标明晰化,再对应性地进行战略分解,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任务,然后再制定出人才需求计划、招聘计划等,让全局引领局部,让部分各就各位,并形成一个与之相配套的系统;其次,对于行业未来的定位、运营策略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人才对等。

(二)完善信息系统

管理层的领导与决策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至为关键,所以要求管理者在做各项工作时,尽可能的准确、及时、有力、信息详实,这样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所以,建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尽可能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客户、业务、市场进行深入了解、调查、分析、记录数据,并加以分析、预测,做出企业发展走向图、行业发展趋势图,尽可能地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模式转向动态化,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通过体系化的思维,将人力资源的相关资料与信息进行系统化整合,并构建起一个有效的可供实时分析、运用的完善化信息系统,以此为人力资源规划制订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增加轮岗,重视落地工具

首先,轮岗不但可以让企业员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发现自身的特性,也能够很好地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对人力资源规划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应该认识到综合、整合、全体的作用,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中各种事物间的关联性非常大,真正构成了人们所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模式,分工已经渐渐向着整合方面转移,各学科间的跨界研究,造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训练,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增加轮岗来达到人才的优化、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的灵活度。

第三,建立起一个具体的落地计划,也就是实践计划或执行体系。因为从总体上看,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在于变,每天都有新事物、新想法,当这种变化特征在现实的人力资源规划中被忽略时,人才的流动性也会增加。因此企业发展中应该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发掘,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这方面包括专业知识的讲解、技能的培训、轮岗、导师带领制、项目锻炼尝试等。

(四)制定规划要有弹性、前瞻性

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该设置有弹性、前瞻性强的计划,不但要考虑到企业未来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还需要从市场角度、外部环境角度积极进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及时评估,包括现有人才存量、核心人才存量、培养阶段、可用人才等。目的在于满足企业的项目或人才调整,以及企业在未来的扩张或者向其它领域进军。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变化性、不确定性,设置有弹性、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也是企业降低风险的一个重要办法。

总而言之,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注重人才关键性作用。我国鼓励创新,并且以创新发展为目标,这无疑给各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政策支持;加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干预的不断减少,给企业留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企业应该增加自信力,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尽可能的明确战略目标、完善信息系统、增加轮岗,制定有弹性、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如此才能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使其更好地向国际发展之路迈进。

参考文献:

[1] 郭 卉,刘妍妍,王 乐.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

[2] 张 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5).

[3] 于明升.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5(8).

[4] 杨桂兰.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J].现代经济信息,2014(8).

[5] 李明辉.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

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第2篇

独特的文化资源

江苏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苏有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南通、扬州、徐州、淮安、常熟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周庄、角直、同里、木渎、溱潼等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此外,江苏还拥有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等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包括大量古遗址、古建筑等在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包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艺术、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雕版印刷技艺、剪纸、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端午节等在内的众多绚丽多姿、璀璨耀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何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江苏文化也是如此。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江苏的特点是水多,境内共有河道2900余条,湖泊近300个。长江横穿境内大约400多公里,流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市;大运河贯穿境内大约690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市。江苏境内重要的河流还有淮河、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通扬运河等。中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占了两个,即太湖和洪泽湖。江苏的内陆水域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9%,是全国内陆水域所占比例最大的省份。江临黄海,有954公里的海岸线,隔海与韩国、朝鲜、日本相望。江苏可以说是一片被江河湖海所润泽的土地。江苏境内主要是平原,平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比例之大居全国之首,其中主要有徐淮平原、里下河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江苏低山、丘陵占全省面积14.3%,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和北部。这样的地理环境所孕育出的江苏文化主要是水文化和平原文化.同时兼及山文化。

江苏文化中最突出的是水文化。不同的水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因为江苏的水文化是由江河湖海孕育而成,因此,江苏的水文化也兼具了江河湖海的不同性格和特点。其中包括长江文化善于吸纳、善于融合、胸襟开阔、志向远大、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矢志开拓、锐意进取的特点,大运河文化朴实敦厚、安分守己、融会贯通、包容万象、不辞重负、甘于奉献的特点,太湖文化兼容并蓄、温润平和、敏慧灵动、清健秀逸、动静相宜、刚柔相济的特点,黄海文化胸襟广博、活力强劲,既刚烈又温柔,既粗犷又细腻的特点。江苏地理条件南北差异较大,因为长江的分界,汀苏客观上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因此,江苏文化整体上不是一种形态和单元的,而是丰富和多元的,形成了吴文化、维扬文化、金陵文化、楚汉文化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圈。又因为长江、淮河、大运河从江苏境内穿过,更因为人口的迁徙与流动,江苏文化总体上又呈现出南北交汇的特征。

文化资源主要是一种精神资源。由地理和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使得江苏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内涵上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一,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譬如太湖。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连接大小湖泊180多个,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风光秀美,水产丰富,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天下闻名。千百年来,太湖养育了无数太湖儿女,造就了太湖文化,而太湖儿女也始终以敬畏和感激之心守护和守望着太湖,一旦发现自身的失误,即刻予以改正。二,体现着人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譬如南京云锦,灿若云霞,花团锦簇,堂皇富丽,精致优美,其手工技艺代表了中国古代织锦工艺的最高水平,体现了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三,体现着人对美的追求以及生活的情趣和乐趣。江苏文化精美、精致。这种文化体现在工艺上,就是极为精湛、精巧、精妙、精细,所制造的用品和器物具有明显的审美化、艺术化、雅致化特征。这在苏绣、扬州漆器、苏扇、常州梳篦、苏州明式家具等传统工艺中都有着充分体现。苏州园林、扬州盆景、宜兴紫砂,都体现出江苏人高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智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四,体现着宽厚和包容之心。江苏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能将柔性与刚性、感性与理性、出世与入世、精英与民间、都市与乡镇、传统与现代、守恒与开放等诸多看似矛盾和冲突的文化对偶融为一体。项羽的身上,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刚性,也有“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柔情。苏州的“双面绣”,一面绣着文化,一面绣着经济;一面绣着传统,一面绣着现代。江苏不仅尊崇着失败的英雄项羽,甚至还尊崇着帮助越国灭掉吴围的西施,无锡专门精心创作排演了大型民族舞剧《西施》。五,体现着圆融的品格。江苏文化具有儒佛道相糅合的特点。这使得江苏人在精神领域有着巨大的回旋余地。江苏人为人做事不偏执,不走极端,灵活圆通。得意时不张扬、不张狂,失意时也不沉沦、不自弃。他们会给自己的精神找出路。因为此,家境败落的曹雪芹才有耐心,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写出了伟大的作品《红楼梦》;仕途不顺的郑板桥才能在画竹画石时,仍写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抗清失败的顾炎武才仍能写出《日知录》;任兰生才能在落职回乡后仍花十万两银子建造了现在被列为世界遗产的退思园。六、体现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弘毅品格。水的特点是不断向前流动,江苏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不断进取,永无止境。处于江南的吴地最早相对于中原和黄河流域尚属“荆蛮之地”,蛮民“断发文身,好勇轻死”。泰伯奔吴开创了吴文化之后,吴地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使得今天的苏南走在“两个率先”的前列,成为中国文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江苏人铸就和磨砺出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勤劳务实、坚毅刚强、崇尚和谐的精神和品格。这在张家港精神中有着突出的体现。

江苏文化资源中所具有的这样一些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江苏文化资源的最大价值之所在,也是江苏文化资源能够变成文化产品的重要根基。

巨大的可开发空间

江苏的文化资源既包括江苏历史的传统的文化资源,也包括江苏当代的文化资源;既包括江苏以物质为载体的

文化资源,也包括江苏以精神为存在形式的文化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普遍意识到了文化资源的价值,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作出了许多努力。江苏近年来所涌现出的众多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利用江苏的文化资源而创作和生产的。如昆剧《1699桃花扇》利用了昆曲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歌舞音乐剧《茉莉花》利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这一传统资源和江南水乡的民俗文化资源,电影《南京!南京!》利用了这一历史资源,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决战南京》利用了人民这一历史资源,电影《多大事啊》综合利用了南京的人文资源,舞剧《西施》利用了吴越之争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散文诗集《人文遗韵――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诗性解读》利用了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但是,就目前江苏已生产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来看,我们对江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得还很不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整体开发、利用江苏文化资源的意识不强。目前,江苏在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中虽然注意到了要利用江苏优秀的文化资源,但这种利用还是随机的,即兴的,零散的,零星的,缺乏整体和宏观上的考虑与谋划,不成规模,不成系统。尽管这些文化产品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但因为力量过于单一和单薄,形不成气候,形不成风力,影响终究还是很有限,不能形成较大和持久的冲击力。二,在开发、利用中没有能够充分突出和彰显江苏文化资源有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文化资源中最具价值的是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只有把文化资源中蕴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彰显出来,传导出去,对世人产生影响,为世人所接受,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算做到了位,才能算成功。但是,就目前江苏大多数利用文化资源而创作生产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而言,在这一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是缺乏这种明确的意识,二是对江苏文化资源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挖掘得不够深,把握得也不够准。因此,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一个很浅的层次上,没能通过文化产品塑造一个鲜明生动、清晰完整的江苏形象。三,文化产品的形式比较单一。对一些重点和优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系统和全方位的考虑,文化产品的形式单一,图书就是图书,电影就是电影,舞台剧就是舞台剧,没有能够形成多形式、成系列的配套产品,社会的接受面有限,影响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

总体上看,江苏的文化资源有许多还不为世人所认识、所知晓,目前利用的层面很有限,还有着巨大的可开发空间。而文化资源又具有可以反复利用的特点,即便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利用的文化资源,也依然有着重新创新利用的可能。

把江苏的文化资源变成

优秀文化产品的方法和路径

要把江苏的文化资源变成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形成强劲的具有江苏特色的“东南风”,需要在这样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认真盘点和系统梳理江苏文化资源的“家底”,从中找出最具价值,最能体现江苏文化内涵、文化特质、文化魅力的东西。要拓宽视野,把江苏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当代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尽收眼底。

二是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可开发空间,找准比较优势,加强江苏的整体文化形象设计和宣传,明确文化产品生产的方向和重点。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适宜转变成文化产品,也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在转化成文化产品之后,都一定能够受到现代人的喜爱和欢迎。我们应该对市场需求作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确定哪些资源符合市场的需求,具有深度开发价值和可开发空间,哪些资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的开发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能够吸引人、影响人、征服人,除了它的外在形式外,一定有着它的精神内核。而这个精神内核一定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和现代人的精神、情感有关联,能够激起人们的兴趣,能够被人们普遍理解、接受和认同,能够引起人心灵和情感的共鸣。我们一定要找准江苏文化的内涵和现代人精神的关联点与共通点,充分彰显江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魅力。

三是要加强创意和创新,努力生产出创意新颖、内容独特、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贵在创新。创新既是江苏文化的重要品质,也是江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在生产文化产品时,一定要有高度自觉的创新意识,使其形式、内容、精神内涵、载体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欣赏口味。对一些重点和优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可集中采取文学、音乐、影视、舞台艺术、造型艺术、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以形成文化产品的集聚效应。

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东北地区;民族文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86-01

一、东北区域概况及地域文化的形成

(一)东北区域的地理概况。东北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多样。在这当中,位于中部区域的松辽大平原则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之一。东北的气候特点类型多样,分别有暖温带气候特点、温带气候特点以及亚寒带的气候特点,其中,南部与北部所表现的气温相差也很大,尤其是北部地区,因其处在最高的纬度带,所以冬天相对漫长,常年冰雪覆盖。除此之外,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蕴含大量的铁、煤炭资源、石油资源、黄金资源等等,而且植被覆盖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还蕴含着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例如:人参、鹿茸以及貂皮,被称为东北三宝。

(二)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社会等因素,在相互作用之下,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特点。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文化看作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下,人们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活从而衍生的生活体系。在明朝之前,东北地区主要是被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不断角逐的区域,也曾经出现过东胡、肃慎、扶余等一些民族。关东一词的出现则表明了汉、蒙、满三足鼎立的局面,一直到明末的时候,满族不断崛起,从而将各族居民进行了统一,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逐渐迁入关内。清末以来,东北地区的文化受到来自俄罗斯以及日本文化的影响,从而与本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多民族的交融、外来文化的侵入,从而构建出多元化的东北地域文化特点。

二、东北地域在多民族下表现的文化特征

(一)具有复合型特点的民族性格。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共存的状态,在长期的发展进程当中,各族人民互相吸引、相互融合,从而构建出豪迈、豁达、互相包容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在我们所熟悉的“闯关东”那一时期,迁移的浪潮,使得东北区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的频繁,在这当中不仅体现出当地民族那种豁达与包容的性格特点,同时还充分展现出北方民族那种阳刚和不断进取的性格特点。到了清朝末年,随着“封禁令”的解除,东北地区开始成为来自河北、山东以及山西居民不断迁入的重要场所,而在这些人当中大多都是一些生活疾苦的贫农或者是手工业者,也有许多商人为了生存而不断地涌入,而这些人群同时也是一些勇于开拓新生活的伟大强者。他们跋山涉水、背井离乡,独自踏上陌生的地方去建造家园,从而练就了乐观、豁达、勇敢的性格特点。

(二)具有多元化的文化特点。在东北地区聚集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其中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等等,这些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创造着独具特色的东北文化。1.从服装上来看,满族服装对于我国现代服装具有深刻的影响,旗袍、马褂以及坎肩等以独具特色的服装模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2.在音乐和舞蹈方面,东北的二人转作为最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具有非常浓郁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主要是源于地头文化,随便在一片空地之上,不用任何道具便可以畅快淋漓地进行表演;3.在饮食方面,满族人最喜爱的便是粘食,其中各种制作精巧的点心(如满族饽饽等)成为最具特点的食材,而朝鲜族的饮食文化则主要在于“精、净、敬”这三个字当中,最有名的则莫过于冷面和泡菜;在建筑表现上,满族作为东北区域的土著居民,早期居住的环境相对简陋,冬天主要在地窖中度过,夏天则是在马架子上居住,随着汉族的迁入,建筑逐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综合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段妍.民初东北区域社会风气的演变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2]郭蕾.文化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用概析――以岭南文化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J].兰州学刊,2007(11).

[3]王丽梅,牟芳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价值工程,2007(06).

[4]马兆俐,陈红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反思及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5]肖海凤,梁继超.东北地域文化创新的基本要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6]黄松筠.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5(06).

作者简介:

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第4篇

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著名学者徐复观说:“我们所说的传统,是某一集团或某一民族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因为是代代相传,所以从时间上看,有其统续性;因为是某集团的,所以从空间上看,有其统一性。”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累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财富,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作为教育资源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是指那些积极的、精华的、能够维系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被人们不断地予以认可和接受的各种文化要素。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从表现形态上来划分,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以下几种重要类型:文献形态,即通过文字方式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历史文化典籍,它蕴藏着中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历代中国人的创造智慧和经验。此外,历代文人墨客、仁人志士谱写的脍炙人口的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也是文献形态的重要表现。她们分布在各社区中,对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资源。器物形态,即通过各种器具、实物等有形方式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园林、古典建筑、名人故居、服饰、陈设等,它们不应该只成为旅游观光的看点和艺术品市场的拍卖品,还应该成为表现某种历史文化精神的物质具象,成为学校、社区、社会等各方面教育的生动素材。艺术表演形态,即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地方戏曲等。技能技艺形态,即通过手工作品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如刺绣、蜡染、剪纸等工艺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能。节庆活动形态,即通过各种民间节日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活动方式,其间包容了中国人的诸多习俗文化,搞好这些传统节庆活动,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精神。

二、传统文化资源的特点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因而其基本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就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有着众多层次和方面的一个系统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鲜明的地域性特点。由于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对同一客观对象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反映,从而出现了文化的多元化,经过一定时期演变,在一定地域内,会出现从多到一的趋势,即某一种文化得到该区域民众的共识,信奉者日益增多,并长期存在下去,形成传统文化,这就造成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鲜明的地域性的特点。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既吸取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在各自的地理环境中保有和发展着自己的传统,其民情风俗、工艺技术和构成一道多姿多彩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2.历史的传承性特点。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其产生符合当时的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它成为一种精神凝聚体、历史遗传基因,以人和物为载体而独立存在并代代相传。当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传统文化有极大的惯性,不会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当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出现一系列反映社会变化的新文化,传统文化会潜伏些时,但是不久又会重现。其原因在于新文化是由一些知识精英或主政者倡导的,在民众中要扎下根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传统文化在民众的心中有牢固的根基,从不中断、代代相传,这就使得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3.非凡的包容会通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总是能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其首先表现在对诸家学说、诸家思想采取兼容并蓄的学术会通。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宗教文化是其中重要代表,儒、释(佛)、道三家的精神得以长期并存,就反映了这一特性。它的包容会通性还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同化上。例如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发生了变异,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同时在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也得到了丰富和充实。传统文化的包容会通性不仅表现在宗教文化中,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等方面也具有这一特点。

4.无形的渗透性特点。传统文化资源总是以一种“借山光以乐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的方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人们的意识和心理。例如当人们看到岳飞庙、中山陵这些传统的鲜活的文化资源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产生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愫。传统文化资源的这种无形的渗透性,使人们在游览园林故居、欣赏歌舞戏剧、行走街头小巷时就能学习和内化生活这部精彩的教科书。

三、传统文化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生活的人群以共同利益、文化和社区意识为纽带而形成的生活共同体。要使社区居民过上安全祥和、健康快乐的生活,必须要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社会内,社会各方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为满足社区民众的学习需要而提供的有组织的教育服务,其宗旨在于顺应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实现人的终身社会化,振兴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发展,创造和谐共生的生活家园。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必须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手段和载体,在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社区教育,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区居民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从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它是传统文化的提炼,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我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一切最美好、最崇高、最富于理性的、最具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传统,经过选择和积淀,从而造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在社区教育中,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区居民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必须回归传统,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从传统文化资源中确认民族精神的合法性,形成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去发掘民族精神创新的基因,重新获得新时展的源动力。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使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我们对社区居民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良好宝藏。

2.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社区教育,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社区这个“小家”而言,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社区的遗传密码,深藏在社区的血液中,是一个社区的精神结构,它不会直接产生GDP,但离开了它整个社区就失去了凝聚力,千万不能“塞其源而欲其流远,伐其根而欲其木盛”。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传统文化资源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许多精彩的内容和资源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3.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修养。一个民族的素质,代表着这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社区的居民素质,代表着这个社区的发展水平和教育程度的高低。所谓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对于一个社区的教育来说更应如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了无数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利用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当代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对于提高社区居民自身素质和促进整个社区的进步来说,都是不可言喻的。它将渗透到社区居民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

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第5篇

1、佛教文化资源我国的佛教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我国佛教的传入主要分为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三种。这三个流派由于学说和传播途径的不同,使得每一个派别在与地区内的固有文化融合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引发出的衍生物也各有特点。例如北传佛教的雕塑造型与南传佛教的雕塑造型就不同,而北传佛教在与儒家文化的融合方面,对文人的思想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也影响了佛教建筑的整体形态。在我国,佛教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我国各个朝代均有具有时代特色的寺庙、佛塔、石窟等,也有佛教题材的碑文、雕塑、壁画、法器、书画作品等。

2、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刺激点佛教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色。例如寺庙建筑,北传佛教较多采用八角的佛塔,南传佛教则钟爱六角或双檐的佛塔。而佛教中的出世、崇尚自然的思想观念,也使得大多数的佛教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在一起,较多的寺庙、佛塔、佛堂都在深山之中,有着人文和自然的双重观赏价值,形成了对游客的双重吸引。佛教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神秘气息,且源远流长。如同中国的陶瓷、丝绸这些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一样,对不了解或者接触较少的游客而言,是异域别样的文化吸引,吸引着各方游客进行观赏、探究与了解。因此,佛教文化资源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旅游刺激点。

3、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给地区旅游带来的优势近年来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成为了新的旅游增长点,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合并开发,给旅游业带来了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以杭州为例,虽然西湖已经是城市标签,但如果没有灵隐寺、岳王坟、六和塔、抱朴道院等佛教文化景观的环绕,杭州的旅游业很难形成如今的规模。在杭州的旅游路线中,游人在西湖逗留的时间,远远少于在雷峰塔、灵隐、岳王坟的逗留时间,这充分说明佛教文化资源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对旅游业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而有些佛教兴盛地区,更是直接将佛教文化资源打造成了地区名片,从而提高地区知名度,如普陀山、五台山等,都是佛教名山,因为佛教文化资源而出名,从而形成了佛教特色的旅游区。

二、旅游开发中的佛教文化资源保护的问题

在旅游开发中,由于地区承载量有限,以及开发时无法估量到地区吸引情况等原因,往往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地区承载量远远小于实际的游客接待量,造成旅游中的“超载”现象,而由于旅游开发对自然必然产生的破坏性,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弊端,也带来了一些不利于佛教文化资源保护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文化资源区的生态破坏佛教中崇尚“天人合一”,讲究出世清修,因此佛教圣地往往位于深山峻岭,也有部分位于河流沿岸,也有在市区中建立的私家佛堂、佛学风格的园林等。这些文化资源,往往都与自然风光紧密结合,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游客素质的参差不齐以及观光带来的自然损耗,这些文化资源景区的生态平衡往往遭到较大的破坏。例如在敦煌石窟,作为名胜景点开发后的20年里,壁画的风蚀损耗速度相当于开发前150年的损耗速度,而人为的故意留下旅游纪念的乱涂乱画、随意触摸也造成了石窟内景观每年近2%的损耗。北魏的石碑文化较为出众,而由于风化作用,佛教梵文碑文的流失率在每4%。这些文化景观往往是历史遗产,有不可恢复性,因此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由于开发保护不到位,游客主动损坏的佛教碑文在500块以上,损耗到完全不具备观赏价值的超过300块,这些都是我国佛教文化资源保护中存在的较大问题。

2、佛教文化资源的变味及“走样”佛教智慧奥妙深邃,教义博大精深,佛教仪式和佛学众人的庄重神秘,景区环境的古朴、神秘、静谧的气氛也是佛教文化资源景区的特点。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前往观赏游览、听书讲禅,是修身养性的“净土”。可是由于景区内为了达到接待的需要建起的旅游附属设施,例如酒店、饭店、公厕等,往往在建筑风格上与景区内历史悠久、风格古朴的原始建筑格格不入,造成整个风景区的走样。以及逐利性带来的商业化炒作、商业化欺诈游客的现象,造成佛教景区整个人文气息的变味。

三、解决方案

1、合理规划承载量,注意开发广度和深度的平衡由于佛教旅游项目的开发风险小,高回报的特点,对于佛教旅游项目的过度开发已经成了目前存在普遍问题。佛教文化景区内的游客人数远远超过合理的承载量,适度接待和开发,是目前可以采取的手段。在部分寺院,已经减少了游客参与性观光的范围,即游客只能游览和观赏景区内的风光,不能住在寺院内进行吃斋、诵经、沐浴、念佛等活动,有效减少了游客在景区内逗留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环境承载压力。

2、加强管理,明确利益分配景区内应当实行严格的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赏罚措施,从而做到景区内严格按章办事,减少因追逐利益所带来的随意拉客、随意搭建、欺诈蒙骗消费者的现象。进行严格的管理,明确利益的分配,有助于保护景区的清净、古朴的整体风格,促进佛教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进一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