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第1篇

关键词: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一、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

4.存货管理风险

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

5.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与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财务人员对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准确及时的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设置一些敏感性和可靠性高的财务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观察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企业可以对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和预报。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警系统依赖于对企业信息全面而精确的搜集,包括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相关财务资料,利用财会、企业管理、金融等理论,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3.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管理的职能分为决策、计划和控制,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的各个职能中,必须及时的识别、分析和测试财务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并对财务管理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4.强化企业内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通过强化审计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并改善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会计控制系统的措施,并将审计结果报告给公司高层。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下,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及时,为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和识别风险创造良好条件。

5.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并审时度势,把握借款时机,同时应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权衡收益成本。对于不同期限的债务,做到合理搭配,以减少偿还债务的压力。企业还应当提高自身资本积累的能力,不断充实资本。

6.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既要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进行比较和评估,同时,为确保资本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认真分析风险因素,并反映在项目的评估之中。投资决策的前提是企业投资目标,明确了投资目标之后,可以拟定具体的投资方向,制定多个投资方案,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最后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对企业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时,运用一些定量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等,切忌主观臆断。

7.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为企业提供了财务资源,但是他们处在企业之外,而经营者即管理当局在企业里直接从事管理工作。企业是所有者即股东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是股东的目标。股东委托经营者代表他们管理企业,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努力,但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出现了委托-问题。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可以建立激励机制,是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例如,给与经营者股票期权。

8.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风险策略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防范 企业 财务风险

1 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基本类型

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企业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各种因素,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与预期的经营目标相比,会与最终的财务成果产生一定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或带来一部分收益。

在企业整个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财务活动,例如资金的筹措、投资周期的长短期、利润的分配利等都会涉及的风险问题,通常情况下,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分为:

1.1 筹资风险

所谓筹资风险是指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资金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改变,企业进行资金筹集时给财务带来的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筹资风险主要涉及:利率、再融资、汇率、购买力等方面的风险,以及财务杠杆效应等。其中,利率风险是指在金融市场上,随着金融资产的波动引发筹资成本发生变化;再融资风险是指在金融市场上,随着金融工具的品种、融资方式发生变动,使得企业再融资产生的不确定性增加,或者受到企业自身筹资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再融资的难度;财务杠杆效应是指通过杠杆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外汇业务成果受到汇率变动影响和制约,进而引发的不确定性;购买力风险是指随着币值的变动进而为筹资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1.2 投资风险

所谓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向市场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后,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使得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进而增加投资的风险。在对外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企业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在我国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比例超过25%,那么就视为直接投资。所谓证券投资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股票投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需要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在财务活动方面,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只是定期地收取利息,其风险主要是被投资者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

1.3 经营风险

所谓经营风险(营业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供、产、销各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在一定程度使得企业的资金运动产生迟滞,进一步导致企业的价值发生变动。通常情况下,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生产、存货变现、应收账款变现等方面的风险。受原材料市场供应商变动的影响,进而产生供应不足,以及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因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发生变动进而导致的偏离,这种风险称为采购风险;受信息、能源、技术、人员变动的影响,使得生产工艺流程发生变化,或者因库存不足,进而导致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这种风险被称为生产风险;对于存货变现风险来说,通常情况下是因产品市场发生变动,进而阻碍产品销售;对于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来说,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因赊销业务过多,进而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的成本,或者赊销政策发生改变,使得实际回收期偏离预期回收等。

1.4 存货管理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保持一定量的存货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确定最佳的库存量比较困难,如果存货太多会造成产品出现积压,进而占用资金,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存货太少,进而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使得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违约现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信誉度。

1.5 流动性风险

所谓流动性风险通常情况下是指,企业不能正常、准确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以及不能正常履行责任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在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由于企业出现问题,这种现象被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

2 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

2.1 企业的理财活动跟不上外部经济环境

企业的财务活动通常情况下都是处于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受到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外部原因方面,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直接引发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由于这些因素处于企业之外,对于企业来说,难以预见和改变这些因素的变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在财务管理基础方面,由于企业比较薄弱,市场观念比较缺乏,同时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科学的预见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进而表现出反应滞后,必然产生财务风险。

2.2 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

对于企业来说,其资本结构主要是指各种资金的构成及比例。企业财务负担往往因资本结构不合理而变得沉重,进而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进而产生财务风险。现阶段,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对于企业来说,是其生产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结构,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普遍存在着。因为企业往往会通过向银行借入资金的方式,解决生产规模扩张过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

2.3 企业赊销、垫资比重加大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第3篇

所谓财务风险具体指的是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因受到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预期收益与财务收益出现偏离,因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与机会。企业活动的管理以及组织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任何一个方面有问题出现,均可能会使得此类风险向损失转变,造成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大大降低。一般可以将企业财务活动划分成四大方面,即收益分配活动、资金回收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相应的便有各类不同的、需要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产生。其中,收益分配风险也就是因分配收益给企业日后的经营生产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由此所产生的财务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指的是销售产品出去,其回收货币资金金额与时间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是指因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投资报酬率无法将预期目标达到而出现的风险;筹资风险也就是借入资金而使得企业偿债能力降低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与企业各个经营生产活动环节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正常的进行经营生产的一个企业,财务风险势必是企业无法避免的。

2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

①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在现代企业管理形式下,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重视不足,而且也没有全面、准确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导致财务风险管理效果较差。②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健全。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健全和强有力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财务制度的有效运行。而当前,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或者执行不严格,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产生财务风险。③企业的决策失误易引发财务风险。企业领导层错误的财政决策,也是引起财务风险的一个重大原因。我国企业在财务决策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依靠主观经验来经营企业的方法缺乏科学性,是一种盲目性的行为,会造成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更大。④缺乏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现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严格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一是缺乏对财务风险信息的监测,不能及时整合企业财务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将相关财务信息报告给企业决策层,导致存在潜在的问题和危机。二是缺乏对风险的评估和预控,没有对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提前的防范,或者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或问题进行评估,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

3 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风险的主要应对主体,加之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每个方面,所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无论是一般的员工还是领导阶层,都应当树立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防患于未然,从思想上树立风险意识,从行为上保持严谨作风,坚持谨慎细致原则。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有坚实的财务基础知识,具备财务分析能力,并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有职业的敏感度,在任何时期都能及时的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再次,要专业人员在平时的工作细节里,把财务风险意识渗透进去,让企业的其他员工也培养出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2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企业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应该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经营方式,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心中。做好风险预警和监控管理,落实财务风险防范职责,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报表的分析,积极利用会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专业的事务所来给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供有利的建议。其次,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3.3 提高企业管理者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财务决策是否准确对财务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失败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运用定量分析法建立模型,在决策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在选择可行性方案时,切不可主观判断。例如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要依据建立的模型准确计算各投资方案的回收期、净现值及投资报酬率等指标,综合评价计算结果,结合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方案。严格按照科学程序作出决策可以把失误降到最低,从而减少因决策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3.4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目的就是对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其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优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议,使得预警系统能够更加科学、客观的预测企业财务的发展方向。优秀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投资、筹资,在企业将要出现财务危机时能够事先告知企业管理人员,以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到危机的存在,纠正错误,防患于未然,使企业财务处于安全的状态。当企业出现不可逆转的财务危机时,预警系统也能够分析出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

3.5 确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化解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公司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所形成的资金来源和留用未分配利润提供的资金。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企业应选择以下投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融资,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属于企业自有资金,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资金能力和信誉水平,自有资金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其次,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应首选发行一般公司债券,其次是发行股票,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最低程度。

3.6 建立健全企业岗位责任制

这是有效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更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财产的安全、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的有效手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科学的设置企业风险管理岗位,针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有专业人员执行,做到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的原则,各岗位之间相互牵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135-02

作为企业综合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主要协调企业资金运作、处理企业财务关系,同时在企业决策中也起到推动作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同时需要结合企业、市场实际所需,配置、处理企业资金的进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状况,若财务管理水平低,则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因此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内容。

1 常见的企业财务风险

1.1 投资不当,资金亏损

财务管理不当很容易引发财务风险,这种经营性风险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每一阶段,每一阶段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由于企业决策层风险意识较差,致使企业在投资运营过程中没有充分调查分析市场,也没有细致考察研究投资项目,便直接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而项目后期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大规模的资金亏损。或者即便前期企业决策层针对投资项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调查,但由于调研信息不真实全面,最终致使调研结果无法反映投资项目的真实状况,最终的投资也极易亏损。这种资金利用率低而影响企业收益的投资,不但会影响企业资金流动,致使企业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周转,严重的甚至会对企业未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2 信用销售不当,无法回收账款

为了扩大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企业为了提高产品销量而使用信用销售的营销方式。这样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性的经济效益,提高消费群体覆盖率。但是信用销售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纰露或者某一问题处理不当,将直接造成资金无法回笼。若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时,没有预先调查了解客户信用,而盲目地进行赊销,这种信用销售不当将会导致无法回收账款,信用账目变成烂账影响企业流动资金数额。由于信用销售不当而导致的资金无法回笼也是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1.3 管理不当,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融资是企业为了完成经营规模扩张的常见手段,很多企业为了扩大经营,在原有资金基础上利用多种渠道进行融资,例如银行借贷、民间借贷等方式,从而增加企业资金总额。但在融资前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资本规划,直接导致一些负债无法及时处理,致使企业负债率过高,一旦无法按时还款必然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例如短期负债率较高,则企业需经常性进行资金偿还业务,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负担。若长期负债率高,则很容易给企业带来远期负担。无论哪种负债,一旦管理不当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

2 财务管理实际问题

2.1 无法灵活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存在巨大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运作既要关注企业的内部环境,还应时刻关注企业外部的大环境,才能有效防范多种意外和突发因素带来的巨大风险。大环境包括国家政策变化和市场物价变化,还包括供求关系和行业竞争关系的变化、银行利率变化等。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于企业财务,如未能把握好各种变化趋势,必将造成财务管理不当,引发巨大的财务风险。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未能充分关注大环境变化,且对大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不强,导致各种破坏性环境因素肆虐,引发企业巨大的财务风险。

2.2 财务工作人员风险管理能力较弱

财务人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防控能力的强弱。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和培训机制不健全,造成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较低。首先,财务管理能力较弱,对风险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不足,未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且面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强,缺乏足够经验;其次,其职业素养较低,一方面责任意识不强,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投入精力不足,另一方面则存在违规操作行为,进一步恶化企业的财务状况。

2.3 企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情况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着巨大影响。内部机制不仅包括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还包括财务管理监督机制。首先,一些企业未能有效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导致财务管理过程中多种财务问题频发,造成企业财务运行上的巨大困难。其次,缺乏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财务管理部门的资金运作和投资借贷缺乏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一些规范制度流于形式和表面。这样一来,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呈薄弱状态,其在财务风险的管控上也就相对困难。

3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对策

3.1 关注外部经营环境

为了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应当Y合自身实际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首先,应当提高对外部经营环境的了解程度。结合实际经营需要,企业应当制定长期的系统性发展规划,为企业发展确定方向。其次,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市场信息调研部门,时刻了解、关注市场环境变化状况,为财务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最后,还应当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在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同时,当提升市场环境信息的管理水平,针对一些对企业有影响的市场变化,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3.2 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是保证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的基础要件,这要求企业首先应当牢牢把握人才选拔标准,聘任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其次建立在岗人员定期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培训一方面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则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最后结合企业实际和市场环境因素明确已经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培养其预测风险、防范风险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3.3 优化企业内部机制

企业内部机制的完善可以有效加强财务管理能力,通过制度体系的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财务风险预防能力。企业应当结合常见的财务风险制定风险的监督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落实监管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消除由于财务管理而导致的风险。同时结合财务管理的实际状况,积极配合财务管理工作,听取管理人员意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机制。

4 结语

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的破坏力巨大。为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稳定安全,企业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日常经营中企业应当及时了解外部经营环境,并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健全财务决策体系,提高风险应变能力。与此同时,完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强有力的财务管理队伍,从根本上提高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决策层也应当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全面提高财务安全性,为企业的稳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立刚,马欢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分析[J].企业管理,2015(12):176-177.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外部风险;内部风险

财务风险属于企业风险的一部分,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不仅肩负着企业责任,更加肩负着国家责任。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自身的财务风险,尽量把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由于电力企业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在日常工作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就有以下几点:

一、资产风险

资产质量风险,主要是电费应收账款回收慢、存货积压、周转缓慢(主要是备品备件),资产权属不清晰造成的资产流失、资产利用效率低;资产结构风险,如速动资产占固定资产比率较小等。

二、资本结构风险

负债与权益比例失调,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一旦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将面临丧失信誉甚至导致破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当企业负债规模一定时,若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三、投资风险

随着电力供应过剩和竞价上网机制的推广,必将带来投资回报率的降低和投资风险的增大,投资决策时财务部门参与力度不够,缺乏对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的专业判断,缺乏对参股企业股权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监控,未能及时做出股权决策,难以保证自身的股东权益,投资完成后缺乏对投资项目的整体后评估。

四、内部控制风险

主要指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使得控制机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造成的风险。具体表现在内部牵制制度、合法的财务收支活动、资金的充分效能发挥和最大利益回报。

五、政策性风险

大部分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政策性风险是电煤价格、电价及机组未核准带来的风险。电煤价格风险主要产生于国家电煤价格开放政策;电价风险主要产生于不同区域、不同竞价模式的推广带来电价的不确定性,对公司盈利性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煤电联动政策可能难以抵消煤价上涨对公司的影响,使公司盈利性水平下降。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主要就是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达到由被动的风险管理为主动的风险管理,由静态的风险管理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由风险结果的管理变为风险过程控制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风险控制,达到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统一。根据以上具体表现出来的风险问题,我们可以分别从外部风险及内部风险两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从外部风险方面来进行控制:

一、政策性风险的应对

电力企业作为国家骨干企业,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方面责无旁贷。对于政策性风险电力企业虽然无法左右,但可以积极应对,争取政策倾斜。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自然风险及设备风险的防范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将风险降至最低水平,重点在于超前预防,即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就对工作环境和场所中可能产生的事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电业企业可以定期举行反事故演习;出台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加强日常设备巡视;加快电力设备改造;增加市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企业的沟通合作等。

同时,积极寻求转移自然风险损失的办法。例如,为电力资产投保,合理规划资产投保范围和条款,尽可能以最小的成本,转移部分风险损失。

三、煤炭市场风险的应对

近年以来,由于国家电煤价格放开致使电煤价格连年上涨,电煤价格已直接成为左右火力发电企业盈亏的关键因素。由于电力是一种差异性很小的商品,电力市场的同质性很强,发电企业不大可能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只能采取低成本竞争策略。因此,在煤电价格放开后,控制燃料成本首要在于控制电煤价格,发电企业应平时加强煤炭市场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通过对市场宏观情况的分析,结合各方面专家的建议,对煤炭市场一年的大致走向有一个全面的预测,通过对行情的预测,企业可以合理调配资金,合理采购煤炭,合理控制库存,努力将企业的燃料成本控制、降低,以此来应对煤炭市场的风险。

其次从内部风险方面来进行控制:

一、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

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首先应建立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系统性管理制度和流程,并持续修订和完善,建立企业风险库,进行统一的风险定义、分类,描述风险具体表现,确定风险衡量指标并评估风险等级,建立财务风险评级模型,按不同区域、不同机组等分类量化财务风险评估标准,评估财务风险水平,综合考虑潜在风险损失和风险发生概率,确定风险识别级别,确定各类主要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如分散、转移、降低、回避、接受、利用等。基于风险策略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确定控制点、控制措施和控制手段,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操作规范,建立规范的定期风险报告制度,增加各级机构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二、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制度,正确预测现金流量情况,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预算其核心是企业的现金预算,虽然现代电力集团公司基本上都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但市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只有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对全面预算中一些动态数据进行反馈、适应和调整,同时落实到各部门,将预算标准和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相比较,动态地对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实施绩效考核,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的风险控制作用。

三、负债规模适度,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企业应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实现资金成本最低化,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保持适当的短期变现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动态地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反映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确定最佳负债结构。

四、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营利能力是降低财务风险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企业应加强资金使用意识,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考虑投资回报、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确保投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筹资风险,实现资金结构优化,尤其要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确保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2、加强存煤管理,合理控制存煤的数量;3、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快资金回笼;4、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五、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抓好内控制度建设,构成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健全内部组织结构,部门之间要责权明确、相互制约,并建立科学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其次,按照内部会计制度的要求完善会计工作,有效的会计控制制度可以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企业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做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的控制。

六、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